282 Matching Annotations
  1. May 2022
    1. 结论2:设备像素比 = 设备物理像素/CSS像素

      因为设备像素比可变,所以要求CSS像素也可以变,而CSS像素越小,然后没有缩放,说明设备独立像素也越小,也就是尺寸越小???晕了,就是设备像素比越大,显示一个一个设备独立像素需要的设备物理像素就越多。 CSS像素的概念放到缩放层面考虑。

    2. CSS像素

      CSS像素是用于显示效果的,设备独立像素是覆盖在设备物理像素上面的,也就是应该以设备独立像素为主,设备物理像素可以理解为实际的硬件,设备独立像素就类似安卓的HAL层,而DPR/设备像素比例,可以理解为物理层/HAL层之间的驱动程序。

    1. Device pixel ratio = Device physical pixels / Device independent pixel

      比如说,手机屏幕像素很多,然后别人的一个像素,这个设备上可能有4个像素,这样就看得更细腻。

    1. Windows 1920x1080分辨率

      也就是DPR更大,也就是用几个像素显示一个像素,如果一个屏幕分成两块,设置不同的DPR,那DPR越多,一个像素就越大。

    1. The Browser attaches an assortment of them to the WebContentses that it holds (one for favicons, one for infobars, etc).

      浏览器将它们各种各样地附在它所持有的WebContentses上(一个用于favicons,一个用于infobars,等等)。

    1. RenderProcess object

      每个进程一般有一个和进程同名的对象作为主对象。 这里应该是设计模式吧,一个方块就是一个对象。 虚线框表示一个模块,大框表示进程?

    1. WebView has a single out-of-process renderer

      应该是每个app配置一个render程序吧,就理解为一个进程。只不过是多了一些内存消耗?

    2. , which runs in the browser process (so there's no sandboxing). The renderer runs on a separate thread, which we would call the “renderer thread.”

      没懂?意思是把render当做app自己程序功能的一部分

    1. within the browser process of an embedding app

      在一个嵌入型app的浏览器进程里,因为app是用Java写的,功能代码运行在Java环境里

    1. ultag

      这个就是一个html元素,元素是可以嵌套的,而且是地位等同的。也就是html整个文件算一个元素,里面的ul li div都是一种html元素。

  2. Mar 2022
    1. torch.tensor()总是复制data。如果您有张量 data并且只想更改其requires_grad标志,请使用 requires_grad_()或 detach()避免使用副本。如果您有一个 numpy 数组并且想要避免复制,请使用 torch.as_tensor().

      这些都是形式啦,转换本身就是一种理解,本质就是数据,无处不在的数据。

    1. 支付宝像一个集市一样,保罗了各种业务,业务为了增强自己的认知,也会定期搞营销活动。

      这有啥意义?本来就是工具,天天营销干嘛?

    2. 然而“惠星球”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首先业务上线就一波三折,从开发到上线经历了 8 个月,对于 3 周迭代一次的前端项目来说,仿若隔世,上线后流量也远不及星星球。

      有意义吗?无非就是让用户多使用,钱哪里来的?其他公司的广告费呗。

    3. 虽然是 2016 年,但是在支付宝里面做 3D 动画渲染,这还是第一次。

      没啥神奇的,中国就是落后国外,不要在乎事情的发生的时间,而要在乎因果。

    4. 也许是受到 Pokemongo 的启发,2017 年春节,支付宝推出了 AR 红包,大家扫周围的环境,就能发现朋友藏的红包。

      其实东西的发展很简单,重要的是有人啊,没人做,只有人可以克服时间。

  3. Feb 2022
    1. 一切都是故事罢了,哪有什么规律!正如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习惯,JavaScript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故事,里面有一堆人有不同的做事习惯。

    1. 很多 IDE 是收费的,但是它们都可以试用。购买 IDE 的费用对于一名合格的程序员的薪水来说,肯定算不了什么,所以去选一个对你来说最好的吧。

      扯淡,用vscode最好!

    1. ECMA-262 规范 包含了大部分深入的、详细的、规范化的关于 JavaScript 的信息。这份规范明确地定义了这门语言。

      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European Computer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第263号规范,用于规范脚本语言的。

    1. Creating a symlink is like creating a shortcut on disk, so that you could later delete the shortcut from the sites-enabled directory while keeping the server block in sites-available if you wanted to enable it.

      可以理解为可视化德开关。

    1. 有了矩阵动态下标这一实验功能之后,你就可以顺畅地用前一种方式来写程序了,通过设置 ti.init(dynamic_index=True) 即可开启。

      其实相当于扩展了python的功能啦!

    1. 这个子节点是一个函数调用,由于我们已经做了引用消解,我们已经知道这个函数在 AST 中的位置了。

      其实就是重定向的功能吧,没什么神奇的!

    2. 很多时候,语言的使用者意识不到这些内核函数的存在,但他们使用 TypeScript 本身的语法来处理字符串的时候,在运行时里就会调用这些内置函数。

      其实就是把一些算法封装成了一个函数而已。

    1. 在主面板中记录故事情节,然后用双括号标注重要关键词

      可以在时间中记录小说人物的故事推进,最好有一个二维的空间面板!

    2. 每日一页新的日志,让我能很轻松地告别一些不是那么重要的想法,不会被它时刻盯着以至于压力山大。

      这其实是时间流的一种体现,人脑就是随着时间流动的,通过时间外化同步我们的大脑,创造第二大脑!

    3. 不用纠结这次的记录该放在哪个文件夹,不用担心诸如灵感、吐槽、或者心情记录会搅乱这个 inbox,也不会发生备忘会被真的遗忘的情况。

      融合了日记思维

    1. 对于未来以文字、音频甚至视频等多媒体文件为主要产品的创作者经济来说,基于 Arweave 技术制定的 Atomic NFT 标准,无疑为未来行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感觉论文发布平台可以迁移到arveave上,可以根据DOI直接对接现有的文献数据,这样论文引用就可以分成了,也算是给作者的奖励。

    1. Cubox 有望替代全流程

      cubox目前只作为收藏功能用,批注全部使用hypothesis,卡片堆使用flomo,卡片盒使用Notion。 书籍/PDF批注使用MarginNote 3,需要导入flomo 思维导图使用processon,也可以导入flomo

    2. 可以看到,阅读工作流的每一环都离不开 # 标签 ,但现在还没有一个工具,可以将所有工具的标签串联起来。 

      感觉可以把flomo作为卡片堆,所有的卡片都同步到flomo,在flomo里任意打标签,Notion作为卡片盒子,形成主题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