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atching Annotations
- Nov 2016
-
www.ruzang.com www.ruzang.com
-
梁启超的古籍辨伪方法 梁启超先生不仅是近代史界革命的倡导者,也是古籍辨伪的宣传者与实践者,同时还是传统辨伪方法的总结者。1922年,梁启超先生正式发表了《中国历史研究法》,1927年发表《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对古籍辨伪的重要性与方法进行了论述。 什麽是伪书?伪书有哪几种情况?梁启超先生在《古书真伪及其年代》中「伪书的种类及作伪的来历」一章中归纳了十种情况: 一、为全部伪; 二、一部伪; 三、本无其书而伪; 四、曾有其书,因佚而伪; 五、内容不尽伪,而书名伪; 六、内容不尽伪,而书名人名皆伪; 七、内容及书名不伪而人名伪; 八、盗袭割裂旧书而伪; 九、伪后出伪; 十、伪中益伪。 换言之,凡有以上十类问题的图书皆可入「伪书」之列。按照这个标准,在传世先秦两汉文献中,不是「伪书」的大概就没有几种了,就连《论语》、《史记》等等都包括在内,因此梁先生也不禁感慨道:「中国的伪书,真是多极了!」[7] 显然,梁启超先生提出的上述伪书的标准,有些是有问题的。 在辨伪方法上,梁启超先生在总结前人特别是胡应麟辨伪方法的基础上,将古籍辨伪的方法归纳为两方面,即:从传授统绪上和文义内容上辨别。如何从传授统绪上辨别?梁启超先生提出了八种办法: 一、从旧志不着录,而定其伪或可疑; 二、从前志着录,后志已佚,而定其伪或可疑; 三、从今本和旧志说的卷数篇数不同,而定其伪或可疑; 四、从旧志无着者姓名,而定后人随便附上去的姓名是伪; 五、从旧志或注家已明言是伪书而信其说; 六、后人说某书出现于某时,而那时人并未看见那书,从这上可断定那书是伪; 七、书初出现,已发生许多问题,或有人证明是伪造,我们当然不能相信; 八、从书的来历暧昧不明而定其伪。 如何从文义内容上来辨别?梁启超先生提出了「五大法门」: 一、从字句缺漏处辨别(如从人的称谓上辨别、从用后代的人名地名朝代名来辨别、从后代的事实或法制来辨别等等); 二、从抄袭旧文处辨别; 三、从佚文上辨别; 四、从文章上辨别(如从名词、文体、文法、音韵等等); 五、从思想上辨别(如从思想系统和传授家法辨别、从思想和时代的关係辨别、从专门术语和思想的关係辨别、从袭用后代学说辨别。[8] 胡适先生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也对古籍的辨伪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尤其对梁启超先生从文义内容上辨别伪书的「五大法门」极为推崇。除在《古书真伪及其年代》中对辨伪之法进行了专门论述,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还提出了辨伪书的十二条「公例」。 较之胡应麟的辨伪八法,梁启超先生的辨伪方法无疑要全面得多,因此备受学术界的重视,并且在古籍的考辨中被广泛应用。
辨伪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