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Matching Annotations
  1. Mar 2023
    1. 新版《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发布,建议中小学常规体检测血脂

      新版《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发布,建议中小学常规体检测血脂

      近日,由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修订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发布,这是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最新研究数据和临床经验,时隔7年后的一次重大调整。 与2016年版指南相比,新版指南增加和修订了部分内容,比如增加了“超高危”这个概念,进一步凸显血脂异常的高健康风险,利于“超高危”人群强化相关疾病治疗和健康管理等。 根据指南,膳食模式转变、身体活动减少以及不良生活方式,我国儿童青少年脂质异常血症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检出率高达20.3%至28.5%。为此,指南新增了儿童青少年血脂筛查的部分。另外,指南明确,血脂检测应列入小学、初中和高中体检的常规项目。 新版指南六大变化 1、血常规检测可考虑增加3个项目 在临床血脂检测的常规项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基础上,建议有条件的机构增加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脂蛋白作为血脂常规检测项目。 其中:载脂蛋白质A1正常人群水平多在1.20至1.60克/升范围内,女性略高于男性。载脂蛋白B正常人群在0.80至1.10克/升范围内。脂蛋白(a):浓度与遗传有关。通常以300毫克/升为切入点,高于此水平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2、血脂筛查频率有改变 2016版指南建议20至40岁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新指南建议改为了2年至5年测一次。具体为:40岁以下成年人每2至5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包括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TG(甘油三酯)。40岁及以上成年人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应根据个体化防治的需求进行血脂检测。在上述人群接受的血脂检测中,应至少包括1次Lp(a)的检测。其中,Lp(a)代表脂蛋白(a),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血脂检测应列入小学、初中和高中体检的常规项目。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先证者的一级和二级亲属均应进行血脂筛查。 3、血脂检查重点人群有新增 根据新版指南,4类人要注意重点筛查血脂,包括: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病史者;存在多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有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55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65岁前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4、新增儿童血脂检查 一级或二级亲属中65岁以下女性或55岁以下男性有心肌梗死、心绞痛、脑卒中、冠状动脉搭桥术、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猝死;父母总胆固醇超过6.2毫摩尔/升或有已知的脂质异常病史;有皮肤黄瘤或腱黄瘤或脂性角膜弓;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2到8岁)或超重(12到16岁)或有吸烟行为;对于怀疑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人,应进行血脂异常基因筛查。 5、调整了不同风险人群的血脂标准 管理好LDL-C(“坏胆固醇”)对于血管健康非常重要,不同人群标准不同。比如,普通健康者“坏胆固醇”只要不超3.4毫摩尔/升就可以;而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属于高危人群,建议“坏胆固醇”要在2.6毫摩尔/升以下。具体的风险等级可以由医生结合自身状况判断。 6、增加了“超高危”的概念 将发生过2次及以上严重ASCVD(即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事件或发生或1次严重ASCVD事件且合并2个及以上高危因素的患者分类为超高危群组。更严格的控制目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1.4且基线降低幅度大于50%。(北京日报)

    1. 2022年民生银行营收同比降15% 主要因资产收益率下降等

      【财新网】2022年民生银行未能扭转营收下降的趋势,降幅由2021年的8%进一步扩大至15%。在正式发布年报之前,民生银行召开业绩发布会并解释了营收下降的原因,“这其中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我们进行结构调整的因素。”

      3月28日,民生银行举行2022年业绩发布会并发布2022年年报摘要。报告期内,民生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424.76亿元,同比下降15.6%,延续了2020年以来的下降趋势。其中,利息和非利息净收入分别同比下降14.56%和18.63%。

      在盈利方面,民生银行在报告期内实现归属股东净利润352.69亿元,同比增幅2.58%,增速较2021年的0.21%有所回升。不过,报告期内该行的主要盈利能力指标的表现均不如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降28个基点(BP)至6.31%,净利差下降30BP至1.51%,净息差下降29BP至1.6%,成本收入比上升6.44个百分点至35.61%。

      在前述业绩发布会上,民生银行副行长李彬解释了2022年该行营收下降的原因,“这其中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我们进行结构调整的因素。”他具体指出了四个方面的因素:资产收益水平下降、存款成本升高、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造成非息收入下降和贷款规模增速不足。

      在资产收益方面,李彬指出,民生银行在2022年回归业务本源,加大了对重点领域和优质客户的贷款投放,同时受到外部环境影响,房地产贷款规模下降,“而且房地产贷款重新定价后的收益率下降也比较多。”

      民生银行报告期内的贷款收益率有所下降。由于发放贷款和垫款的平均收益率同比下降43BP,导致利息收入同比下降5.31%,进而使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173.62亿元。

      此外,民生银行延续2020年以来的趋势,继续降低非标投资和资产证券化(ABS)投资规模,“同时增加流动性较强、安全性较高的短久期利率债配置,利率债投资较上年末增加1144亿,增幅10.3%。”李彬介绍,2022年民生银行投资收益率3.17%,同比下降了22BP。

      “虽然本行的资产收益率有所下降,但是我们的资产结构更加安全稳健,所承担的信用风险也在降低,这对未来的发展肯定是有利于改善资产质量的。”李彬表示。

      此外,在贷款收益率下降的同时,民生银行报告期内存款成本同比上升。该行2022年年报摘要指出,报告期内利息支出同比增加了2.35%。报告解释称,受人民币存款定期化趋势及美联储加息影响,民生银行报告期内存款成本率同比上升11BP,这部分支出也导致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47.63亿元。

      李彬介绍,2022年民生银行存款成本率2.29%,同比上升11BP。“不过存款成本率的上升主要体现在当年上半年。”李彬说,“本行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负债管理,所以2022年定期存款新发生利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从下半年开始,人民币存款成本率逐季环比下降,存款成本得到边际改善。”

      此外,民生银行报告期内的非利息净收入350.13亿元,同比下降18.63%,降幅明显。对此,李彬解释,这主要是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因为2022年年底资本市场价格波动,对我行理财回表的股权、抵债股权等资产估值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下降较多。”

      该行2022年年报摘要也指出,“受资本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投资估值下降,报告期内本集团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下降66.17亿元。”

      在贷款规模方面,李彬表示,民生银行仍在改革转型的过程当中,“客户基础培育初见成效的同时,客户经营有待深化,还需要着力推进贷款规模的增长。”截至2022年末,本集团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4.1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6%,但在总资产中占比下降了1.1个百分点。“这一点也是未来我们需要着力去改善的。”李彬说。

      “从2022年总体的情况来看,我行业绩在短期内是有压力。但是我们坚持稳健合规的经营理念,大力拓展发展基础业务,持续改善业务结构,经营的安全性稳定性在不断提升。”李彬表示。

      2022年报摘要显示,截至报告期末,民生银行不良贷款总额693.87亿元,比上年末减少29.51亿元;不良贷款率1.68%,比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42.49%,比上年末下降2.81个百分点。

      资本充足率方面,报告期内民生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与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同比2021年上升13BP和19BP,分别升至9.17%和10.91%。但资本充足率较2021年的13.64%下降50BP至13.14%。此外,2022年民生银行资本净额同比下降1.17%。从2022年报摘要公布的数据来看,资本净额下降主要因为二级资本净额较2021年显著降低21.38%。

  2. Feb 2023
    1. 以史鉴今,超额储蓄推涨哪类资产

      一、2011-2016年:一轮完整的超额储蓄积累与释放   根据居民存款同比增速高低,上一轮超额储蓄周期(包含超储蓄积累和释放两个完整阶段)落在2011年-2016年。其中,2011Q3至2012Q3为超额储蓄累积时期;2012Q4至2016Q1为超额储蓄释放时期。

      2011Q3-2012Q3,居民存款同比持续上行,超额储蓄持续累积。

      居民定期存款同比增速从2011Q3开始提速,后维持高位,活期存款增速持续上行。绝对规模上,居民当月新增存款从2011年5月的3400亿元持续升至2012年8月的5300亿元左右。

      微观层面上,当期居民超额储蓄积累主要来自于居民购房和消费活动减弱。

      2011年宏观背景是地产走弱、产能过剩,经济增速和通胀开始回落,居民倾向于减少购房和消费,增加储蓄预防风险。

      2012Q4到2016Q1,居民存款同比趋势下降,超额储蓄释放。

      居民新增存款规模2013年下降,2014、2015年存款分别新增4.1万亿、4.4万亿,重回2011年水平。

      超额储蓄释放时间显然要比积累时期更长,超额储蓄释放时期整整跨时近四年。在这四年之中,不同类型资产在不同时期迎来截然不同的定价表现。

      回顾超额储蓄释放期间不同资产定价表现,我们需要更加精细地区分时间段来展开详细分析。

      二、超额储蓄周期下大类资产表现及蕴含规律   (一)超额储蓄积累时期,无风险资产相对受益

      超额储蓄积累期间,存款和理财规模快速扩张。

      居民倾向于持有更多存款,定期存款增速快速上行,居民新增存款规模扩张,2012年居民新增存款5.7万亿,远高于2010年的4.4万亿和2011年的4.7万亿。

      理财新规发布以前,银行理财是和定期存款性质相近,它在居民眼中都是风险极低的类存款。超额储蓄积累期间,居民风险偏好收缩,资金流向风险极低的存款和理财,二者规模同步扩张。

      2011年末理财规模为4.6万亿,2012年进一步扩大至7.1万亿,理财新增规模为2.5万亿,接近2012年居民新增存款规模的50%。

      超额储蓄积累期间,债券市场表现良好,债券收益率下降,信用利差收窄。

      债券作为典型的低风险资产,超额储蓄累积期间表现不俗。自2011年四季度开始,存款增速开始大幅提升,主要是定期存款快速上升,银行负债端改善。

      与此同时,资金利率开始见顶回落,宽松的货币环境下,10年期国债利率一度从3.86%下行至3.24%,5年期AAA城投债与5年期国债利差从245BP下降到1.47BP。

      超额储蓄积累期间,股市走弱,地产亦然。

      股市自2011年开始持续下行,上证指数从2349点下跌至2086点,跌幅达11.9%。其中金融风格表现最好,逆市上涨1.6%,周期风格领跌,跌幅达23.1%。

      居民减配地产的后果是地产销售快速回落。超额储蓄积累期间,2012年房地产累积销售面积11.1亿平方米,高于2010年(10.5亿平方米)和2011年(10.9亿平方米)。地产价格快速回落,2012年4月至11月增速持续再负值区间。

      (二)超额储蓄释放时期,风险性资产总体偏强

      超额储蓄释放时期,债券市场表现颇为波折。

      超额储蓄释放第一阶段,也就是2012Q4到2013Q4。2013年5月监管部门颁布“127号文”——《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行间流动性开始收紧,债券市场迎来一轮典型熊市。

      2013年债市表现甚至被市场从业者标记为“债灾”。2014Q1开始,债券市场开始转牛。

      2014年全年,债市表现良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13年末的4.60%下降至2014年末的3.62%,幅度达到98BP。信用利差大幅压缩,2014年全年信用利差收窄55BP。

      2015年上半年,债券市场震荡,10年期国债利率在3.35%-3.70%区间内震荡。

      2015年下半年,得益于股市转弱,债市重新开始走强。10年期国债利率从3.62%下降至3.03%。

      2016年上半年,债券市场处于震荡时期,利率中枢在2.95%左右。

      超额储蓄释放时期,股票资产在波折中迎来机会,一度走出历史罕见的全面牛市行情。

      2012Q4-2014Q1,成长风格大幅走强,创业板走出独立行情。

      创业板指从691点上升到1328点,上涨92%。这一段时间内上证综指整体呈现震荡市,下跌1.9%,期间曾从2444.8高点震荡回落至1849.7低点。

      2014年4月至6月中旬,A股发生风格切换,由成长切换为价值,上证指数跑赢创业板。

      2014年3月至2014年7月21日,上证综指上涨1.0%,而创业板下跌1.6%。

      2014年7月下旬开始,A股进入全面牛市,走出普涨行情。

      2014年7月21日至2015年6月12日,沪指从2076点上涨到5178点的高位,涨幅超110%。

      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A股“牛转熊”,股指更是一度腰斩。

      超额储蓄释放时期,地产迎来两轮机会,其中2015年表现最为强势。

      2013年,地产销售面积同比快速恢复,带动地产价格重回正增长。

      2014年,地产修复陷入停滞,地产销售同比增速下降。

      2015年,股市高点回落后,地产再次启动,并且反弹力度超过2013年,带动房价快速走高。

      超额储蓄释放后期,地产迎来强反弹,之后大宗商品接力上涨。

      2015年四季度,南华工业品指数触底。

      2016年全年强势上涨60%,创自2010年以来的最佳表现。

      三、超额储蓄释放通过两条渠道推升股票牛市   2013年开始的这一轮超额储蓄释放过程中,居民开始通过私募基金、券商资管产品、信托等各类资管产品进入股市,是推动股票牛市的重要因素之一。

      资管产品短期大规模内进入股市,并在市场其余参与者的推动下,容易形成“申购产品——产品配置股票,推动股票价格上涨——产品收益率上行——申购规模进一步增加“的正反馈,股票市场容易形成较强的上涨行情。

      2013年至2015年上半年这两年半时间,实际上是资管产品加速发行、居民资金加速入市与股市上涨形成了正反馈。

      (一)2013至2015年股票市场行情伴随大资管扩张

      2012年下半年,证监会修订和出台了针对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一系列新政,扩大投资范围,丰富产品种类,资管行业监管放松,各类资管产品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客观上,这一时期的资管产品扩张为居民储蓄向股票类资产释放构建了通道。

      资管产品发行与市场演化的逻辑关系如下,2013年开始,各类资管产品规模开始加速上升;2014年资管产品规模进一步扩张;2015年上半年,居民直接进入股市与各类资管产品发行增速达到顶峰,股票市场走出全面牛市。

      牛市结束后,居民资金开始从股票市场撤出,这部分资金又形成“下跌—赎回“的负反馈,导致股票市场经历了1年多的熊市。

      回顾2013年至2015年,居民储蓄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流向股票市,主要存在直接和间接两条渠道。

      (二)第一条资金渠道,资管、信托等金融产品间接购买

      第一类渠道:居民购买信托、各类资管产品等,将资金投向金融产品,金融产品管理方又将部分资金投向股票市场。实际上就是金融产品发行方作为一个中介,完成了居民存款向股票市场搬运的过程。

      以2013-2015年个人投资者参与度比较高的两个渠道为例:券商集合资管计划和资金信托。我们测算了居民通过这两个渠道投向股票市场的资金规模。

      其一,居民存款通过券商集合资管产品流入股票市场的规模大约为百亿量级。

      2013-2015年,券商集合资管产品规模分别增加、约8500亿元。截至2015年末,个人委托投资者资产规模为7195亿元,占比48.2%。按照2015年末,证券公司资管产品股票资产配置9.7%的比例,我们测算,2015年末居民通过券商集合资管产品投入到股票的资产约700亿元。

      其二,居民存款通过资金信托流入股票市场的规模为千亿量级。

      2013-2015年,信托投向股票的规模也有大幅提高,资金信托投向A股规模从0.21万亿上升至1.11万亿,大幅增加9000亿元。

      考虑到各类金融资产之间存在绕转和嵌套,所以实际居民通过购买金融产品流向股票市场的规模,并不能简单地将各个渠道资金加总。

      但不可忽视的是,2012年资管产品扩张打开空间,这些资管产品为居民资金引流提供了新的渠道。居民储蓄存款流向股市便利性提高,规模扩大。我们初步估计当年居民通过资管计划、信托等金融产品间接购买股票,资金规模或在千亿级别。

      (三)第二条资金渠道,购买股票基金或者直接开户入场股市

      第二类渠道是居民买股票基金,或者直接通过个人股票账户购买股票,居民存款流入股票市场,我们测算2013-2015年带来的增量资金约千亿级别。

      其一是公募基金。

      2013-2015年,股票+混合型基金发行规模分别为0.1万亿、0.19万亿、1.39万亿。

      其二是私募基金。

      2012年监管明确私募基金的监管规范后,私募基金规模扩张加速,规模从2013年末的0.72万亿,上升到2015年末的1.49万亿。

      其三是居民直接开立股票账户购买股票资产。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报显示,中国家庭持有股票资产规模从2013年末的6.24万亿上升至2015年末的16.31万亿。剔除股票增值的部分(2013-2015年万得全A涨幅122%),以及考虑到居民每年潜在的流入股票市场的资金规模,2013-2015年居民真实增加股票配置的规模约为千亿。

      四、超额储蓄周期中债市在两个阶段有较好表现   (一)超额储蓄积累时期债市大概率走强

      超额储蓄积累时期,债券市场往往有较好的表现,10年期国债利率大概率处于下行趋势,其背后存在微观和宏观的逻辑机制支撑:

      其一,存款等无风险资产规模提高,利好债市。

      超额储蓄积累往往对应居民风险偏好下降,居民会倾向于降低高风险资产的在资产配置中的占比,如权益类资产以或权益占比较高的金融产品,转而增加理财等低风险或存款等无风险资产,市场有更多资金配置债券,利好利率债。

      其二,金融机构降低信用风险敞口。

      居民风险偏好降低的过程中,实际上经济活动减弱,全社会风险偏好降低,金融机构也会降低对信用风险敞口,对信用类资产的偏好也会降低,利好利率债。

      其三,货币政策较为宽松。

      超额储蓄主要一大来源是购房支出减少,所以超额储蓄积累往往意味着地产销售低迷,而地产作为中国经济重要的内需部门之一,低迷的地产销售会对整体经济形成拖累,所以在超额储蓄积累时期,货币政策往往较为宽松,有利于债券市场。

      (二)超额储蓄释放早期债市走强逻辑

      超额储蓄释放的早期,债券市场也往往有较好的表现,其逻辑与超额储蓄累计时期类似:

      其一,风险偏好修复,资金从银行流向非银,配置固收类资产。

      超额储蓄释放初期,居民风险偏好边际修复,此时居民倾向于提高风险资产的在资产配置中的占比,但由于风险偏好整体仍偏低,固收类资产相比于权益类资产更受益,资金从银行存款流向理财产品等非银体系,对债市形成利好,同时信用利差压缩。

      其二,货币政策仍处于宽松阶段。

      超额储蓄释放初期,经济尚未完全修复,尤其是地产价格尚未企稳,货币政策会维持宽松,直到确认经济复苏,才会收紧。所以超额储蓄释放初期,流动性仍会维持偏宽松的局面,有利于债券走强。

      五、超额储蓄积累周期蕴含的三条资产定价规律   按照2011至2016这一轮超额储蓄周期(一个完整的积累和释放周期)中资产价格走势变化,我们总结出以下三条规律。

      规律一:超额储蓄积累过程中,债市走强,股市走弱,地产熊市。

      超额储蓄积累时期,我们往往观察到无风险资产表现较好,股票和地产表现较差。

      微观机制上的解释是,居民超配存款之后,银行负债增多,负债成本下降。作为债券配置主体,银行增配债券时,带动债券利率下行。当然,居民配置存款的同时,往往也会增配类存款的理财产品。理财规模扩张同时也会带来债市向好,尤其是信用债走牛,因为理财等类存款产品持有较多信用债,所以最终我们看到超额储蓄积累时期信用利差收窄。

      宏观层面上的解释则是,超额储蓄积累时期意味着居民超级配置存款。对于居民而言,投资回报率极低,增配存款的唯一解释就是居民风险偏好收缩。这一过程中,无风险利率必然同步下行。

      规律二:超额储蓄释放过程中,债券、股票和地产依次表现出机会。

      超额储蓄积累时期,我们发现股、债、地产均有机会。只不过债券机会在前,股票机会更多体现在超额储蓄释放中期;到了超额储蓄释放偏后期,往往也是地产表现最强时期。

      微观层面的解释是,超额储蓄释放过程本就是居民资产结构偏移,居民逐渐从极度保守的持有存款现金,过渡为持有收益率相对更高的流动性资产。这一过程中,股票和债券受益于理财、资管产品规模扩张而价格上行。最终居民风险偏好切换至地产时,地产迎来一轮强势表现。

      宏观层面的解释是,风险偏好回升,资产定价表现逐步从现金存款占优切换至理财、资管产品占优,这一阶段股债收益,并且节奏上是先债后股。最终风险资产涨价轮动到地产,并最终带动实体经济企稳。而在地产价格全局企稳之时,货币政策开始收紧,这一过程地产价格上行然而股债表现向下。

      规律三:超额储蓄释放过程中,只要地产未迎来全面大反弹,股市和债市存在阶段性机会,且债券早于股市。

      2013年超额储蓄开始释放后,地产反弹力度偏强,股市、债券进入熊市。

      2014年超额储蓄仍在释放,但地产走弱,债券先行进入牛市,股市在2014下半年开始走强。

      微观层面的解释,地产体量大,而且也是居民最广泛持有的资产。当居民再度优先配置地产时,居民较少超配其他资产。

      宏观层面的解释,房地产价格是中国金融资产定价重要的锚定变量。地产价格回升往往伴随着央行货币政策收紧。

      所以最终我们能够观察到一个规律性现象,超额储蓄释放过程中,只要地产未有大幅改善,股债存在机会。

      更有趣的是,地产价格环比持续下降的过程中,债券表现优于股票;而当高能级城市(尤其一线)房价环比止跌企稳,意味着地产金融属性企稳,若此时地产又未全面大修复,那么这一组合标志着宏观经济衰退和通缩风险下降,货币政策仍宽松,此时股票表现强于债券。

      六、居民资产配置逻辑看2023年超额储蓄蕴含机会   (一)两条重要的资产定价线索

      透过超额储周期中不同资产表现,我们可以把握两条主线。

      第一,居民资产配置风险偏好排序(由低到高):存款->货基、理财等类存款产品->资管计划表外金融产品->股票基金或直接购买股票->地产。

      第二,传统框架中货币政策松紧锚定地产价格,地产价格下行货币宽松,地产价格上行较快时期货币政策收紧。

      沿着这一条居民资产配置梯次序列以及货币政策松紧,我们可以更加清晰理解超额储蓄周期中的不同资产的定价表现。

      超额储蓄积累时期,居民风险偏好收缩,居民资产配置偏向存款、理财等类存款产品迁移。这一过程中,存款及理财多配债券,所以债券表现不俗;资金舍弃风险较高的股票或者地产。因为超额储蓄积累时期地产下行,所以这一过程还伴随着货币政策放松,资金利率下行,进一步带动债市走牛。

      超额储蓄释放时期,居民风险偏好抬升,居民开始赎回风险低低回报的银行存款,居民资产配置开始向理财、资管计划等倾斜。这一过程理财、资管产品规模扩张,而这些产品持有债券及股票,所以这一时期债券和股票都有不俗表现,而且债券机会早于股票。直到地产全面上行,居民开始将主要资金配置地产时,股债都迎来下跌。

      (二)对当下资产定价的启示

      回溯上一轮超额储蓄周期下的资产定价规律,我们可为理解2023年超额储蓄或有释放及所致资产定价表现,提供三点启示。

      第一,2022年超额储蓄积累时期的宏观背景与2012年有类似之处。

      2012年刚结束2001年至2008年出口和制造业生产黄金期,民营企业和制造业结束加杠杆,进入到降杠杆通道。2009年“四万亿“时期之后,国内地产和基建也面临动能不足约束。2012年宏观经济的底色是产能过剩,增长乏力,金融扩表动能不足,私人部门投融资信息不强。

      私人部门扩表乏力,实体增长动能有限,这些金融和实体层面的压力,2012年和2022年也同样面临。这也是为何我们观察到2022年出现了接近2012年的居民存款高增。

      第二,2023超额储蓄能否释放的关键在于私人部门投融资信心能否有效修复。

      存款收益率极低,几乎可以等同于现金。居民持有存款的直接原因在于风险偏好收缩。引导居民将存款转化为消费或者其他资产,关键在于修复私人部门的投融资信心。站在2023年,宏观经济复苏能否持续,经济能否关键在于地产能否企稳。

      既有经验显示,没有一次经济复苏是在地产价格下行过程中完成的。

      第三,相较2012年,当下资管产品规模扩张有限,居民存款向股、债流向的渠道不如2012年。

      若2023年超额储蓄释放,对股票等风险资产推涨幅度,或不及2014年涨幅。此外,2015年中国迎来一轮棚改货币化,三四线地产反弹力度极强。至今我们尚未看到类似棚改的强力政策,预计本轮地产反弹高度或不及2015年。

      第四,未来我们或将迎来资产定价高波动。

      地产是中国居民非常重要的储蓄资产。国家资产负债表显示,地产占中国居民总资产配置中的比重近60%。地产增速下行过快之后,居民将会面临一个现实问题,无法被地产吸纳的资金流向哪里?

      当居民风险偏好极低时,这些资金会转化为存款,2022年十年罕见超额储蓄存款便是极好例证。当居民偏好开始倾斜至理财,则会带来理财扩张,并进一步撬动信用债牛市,这也是2022年年中,2023年2月展现出来的市场特征。

      不难发现,2022年超额储蓄既是当年居民风险偏好收缩的结果,但同时也是未来资产定价波动性的来源。

      责任编辑:张帆(ZN005) | 版面编辑:刘春辉(ZN043)

    1. 香港重启投资移民 可投资产不包括物业|星港钱潮

      【财新网】为了吸引全球人才和新资金来港,港府将重新推出投资移民签证。2月22日,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公布本届政府的第一份《财政预算案》,宣布会引入新的“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申请人须将一定金额的资产投放在除了物业以外的其他资本市场,在通过审批后,便可来港居住及发展。

      目前,该计划的投资门槛、资产范围、是否需要在港生活7年才能获得永久居民身份、中国内地籍的人士是否可以参与等诸多细节尚未公布。

      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向财新表示,投资移民计划的重启将为港股带来一定的增量资金,有助提升港股的承接力。同时由于投资移民机制的限制,这部分资金的风险承担一般较低,大多买入一些派息比率高、低估值的股票,例如电信、银行、能源股。该计划也相当于为港股注入了一批长线资金。

      招银国际股票部执行董事苏沛丰告诉财新,计划的重启有助增加流入港股的资金,因为政府明确可投资范围不包括房地产;估计主要包括港元股票、港元债券、港元存款证和相关的基金。不过,他认为,因香港已推出专才移民计划,内地居民同时有其他移民方案可选,估计重启投资移民对港股支持作用并不显著,加上有关资金要符合投资移民计划的规定,预计不会频繁交易,对港股成交的推升也很轻微。

      世邦魏理仕香港区研究部主管陈锦平则认为,新的“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将有望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前景,并支持香港资产管理及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计划亦有望吸引高资产净值人士及高端人才来港生活及工作,增加香港的国际竞争力,并有利整体零售市场发展。

      2015年,港府暂停了上一轮“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时任香港特首梁振英表示,暂停投资移民计划,主要考虑香港目前不缺资金,当前的香港环境与2003年设立投资移民计划时不一样,强调香港要争取人才的“才”,而非钱财的“财”。

      以当时的“投资移民”计划为例,申请人的范围涵盖外国人士、中国澳门居民、中国台湾居民、已取得外国居留权的中国内地人士,但不包括一般中国内地居民。对投资资产的最低要求为1000万港元,申请人必须在递交申请书前的六个月内将不少于 1000 万港元投资于股票、债券、存款证等产品,投资者在获准在港逗留期间需要保证投资金额不低于上述门槛,不过如果产生了亏空也无需额外追加资金。投资者在香港连续居住7年以上,可以申请成为香港永久居民。

      2022年,外围环境显著恶化,俄乌冲突推高国际能源和商品价格,环球通胀严重,全球主要央行大力收紧货币政策。香港本地经济受第五波疫情冲击,金融状况收紧,为内部需求带来沉重压力。受外部环境和本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香港2022年GDP同比减少3.5%,该年度港府录得约1400亿港元赤字,高于原来预算的约560亿港元,财政储备则会下降至约8200亿港元的水平。

      过去一年,资金也在加速流出港元。自从2022年初美国进入加息周期以来,港元兑美元汇率较长时间处于弱方水平。2月15日,港元再一次触及弱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入市承接148.68亿港元沽盘,香港银行体系结余跌至约770亿港元。一年之前的2022年1月,香港银行体系结余仍高达3675亿港元。

    1. 从深圳二次房改展望中国房地产新发展模式

      从深圳二次房改展望中国房地产新发展模式

      针对中国房地产业潜在需求巨大和购买能力不足的现状,以长租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共同成长市场是中国式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创新

      2023年1月17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官网接连发布四份与保障性住房相关的征求意见文件。其中《深圳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到,为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决策部署,加快建立共有产权住房制度,完善本市住房保障体系,深圳将推出共有产权住房。共有产权住房按照土地出让时市场参考价格的50%左右确定,购房者需持有的产权份额原则上不低于50%,其余部分为政府产权份额。共有产权住房将封闭流转,不可公开入市交易,同时,深圳今后将不再建设安居型商品房。   此次政策文件的连续出台,被视为深圳的“二次房改”的深化, 是一次向新加坡住房制度的学习和对标,被认为是深圳由“香港模式”向“新加坡模式”的转变信号。 一、新加坡住房制度对深圳二次房改的启示和扬弃发展 1、新加坡城市发展历程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国土面积733.1平方公里,2022年总人口约545万,是全球基础设施最佳、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也是全球最为富裕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 [配图](https://img.caixin.com/2023-02-21/167696844153718.jpg) 2、新加坡住房制度发展历程及其适用 新加坡“居者有其屋计划”全球瞩目,推动了建筑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功能分区的优化调整,并促进了新加坡中产阶级的形成和壮大。1964年,新加坡政府宣布实施“居者有其屋计划”,通过公共住房政策,将市中心的居民人口和工业人口很快转移至新城镇,成功地解决了市中心的贫民窟和交通拥挤问题。同时,市中心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用于店铺、办公楼、百货商场、宾馆以及高层豪华公寓的开发,土地价值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城市复兴计划,市中心逐渐成为了一个国际金融、商业和旅游中心,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而新城镇则主要承担居住功能,规划产业配套并有序发展区域中心,实现区域内居住和办公的平衡,减少通勤时间,中心区与新城镇错位发展,珠联璧合,交相辉映,共同繁荣。 1970年,新加坡组屋覆盖人口的35%。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加坡组屋覆盖面越来越广,1985年组屋覆盖人口已达到81%,覆盖除了富人以外的所有社会成员;随着时代的发展组屋建得越来越美观漂亮,面积也从仅仅满足居住功能向宽敞舒适发展,功能性质逐渐升级,组屋已从最初为中低收入者提供保障性住房性质逐步发展成为全民性质的住房,发展成为一种让老百姓分享经济成长和资产增值的有效手段,成为奠定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石。目前,超过80%的新加坡人居住在全岛23个新城镇内的政府组屋,其中超过90%的市民拥有了自己的组屋,其余的居住在租赁组屋内。 新加坡的组屋覆盖面和标准远远超过一般国家的保障房概念,保证几乎所有老百姓都能够买得起较舒适的住宅,同时严格执行“每户家庭只能拥有一套组屋”的基本原则,在组屋的申请、租赁和退出各环节严格管理,成为新加坡建立全民“有产社会”的基础。组屋由建屋局按居住小区规划进行设计,统一组织建设,合理控制价格,建设质量标准高,分配覆盖人群广。在各居住小区内设有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小区也为居民设立娱乐,休息和社会活动场所,统一规范管理。新加坡组屋并不狭小,相反还比较宽敞舒适,组屋以70-80平方米的"三房式"(相当于国内2房1厅),90-100平方米的四房式(相当于国内3房1厅),100-120平方米的五房式(相当于国内3房2厅)为主,满足市民基本生活需求,但没有会所等豪华配套设施。 新加坡住房制度的有效性体现在市民基本不用为住房问题而烦恼,实现了“基本有保障,高端靠市场”的住房市场格局,对于高端需求,则主要通过市场解决,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然而,新加坡公共住房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过几十年发展逐步形成的,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新加坡是一个国家,但从面积和人口来看,也就相当于一个城市,外来人口不可随意进出,容易实行封闭管理;其次,新加坡政府有雄厚财力支持公共住房制度,整体经济发达富裕,且贫富差距不悬殊;第三,新加坡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法律严明,政府廉洁高效,是一个强势有为政府;第四,新加坡公民整体素质较高,遵纪守法,大局意识强。因此,尽管新加坡住房制度在全球广受赞誉,但由于各国发展阶段和国情各不相同,受制于经济财力、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政府管控、国民素质等各方面因素,其他国家和城市难以简单复制。 3、新加坡住房制度对深圳二次房改的启示和扬弃发展 2018年,深圳发布《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深府规[2018]13号),指出未来住房供应总量中商品房只占40%,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占60%,业内称之为“二次房改”。根据深圳市此次发布的四份征求意见稿,深圳住房保障体系将从“以公共租赁住房、安居型商品房、人才住房为主体”调整为“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 然而,单靠深圳现在的财政实力,很难在短时间内盖起大量的安居保障房。2022年10月31日,财政部发布支持深圳探索创新财政政策体系与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指出“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深圳保障性住房筹集建设的补助,推动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以及“支持深圳在全国税制改革中先行先试,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税收改革工作和研究课题”。也就是说,深圳此次房改,是由中央财政支持的,不仅要着眼于解决当前的住房问题,还肩负税收改革的重任。对于中央财政的支持,深圳应看作是一种长期投资,而不是馈赠,积极探索建立房地产发展良性循序,今后连本带利逐步归还。因为深圳是中国最富裕的城市,如果不能形成房地产发展良性循环,中长期形成正向收益循环,则在中国其他地区不可复制,也不可持续。 新加坡住房制度最值得借鉴的经验理念是,通过“居者有其屋计划”不仅在发展中逐步解决了居民住房问题,而且通过组屋将公共住房发展成为一种让老百姓分享经济成长和资产增值的有效手段,成为奠定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石。 共有产权住房制度的核心是共有而不是廉价低质,目标是共同成长。政府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将自身权益让渡给购房者长期甚至终身使用,在现实状况下解决中低收入人群基本住房需求,但有权利也有义务保留退出时按产权比例分享资产增值的权利。通过政府针对性让利,不仅有效提升老百姓实际购买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住宅的向往,共同享受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成果,但从根源上防范投机套利,这应该是共有产权住房制度改革的初心和关键。共有产权住房制度初级目标是通过政府针对性让利,在现实状况下解决部分收入不足群体的基本居住问题。目前深圳共有产权住房拟主要采用市场化方式建设筹集,限定套型面积、销售价格、使用和处分权利等,面向符合条件的居民供应,实行政府与购房人按份共有产权的住房。总体思路是通过封闭流转,遏制投机套利,进一步降低投资属性,维护公共利益属性。 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共有产权住房制度高级目标应是针对中国住房市场巨大的潜在需求和购买力不足的现状,打造老百姓和政府可共同分享经济成长和资产升值的共同成长市场,成为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基石。建议进一步完善有关方案,尤其是退出机制的利益分配,如共有产权住房出售退出时,资产增值收益按购房人和政府拥有产权比例分配,使购房者既能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又能从根源上遏制投机套利,在发展中逐步打造共同成长市场,同时政府逐步形成另一笔可持续财政来源,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二、共同富裕背景下,中国式房地产新发展模式探讨 针对中国房地产业潜在需求巨大但购买力不足的国情现状,融合美国的经济发展,新加坡的民生保障,德国的均衡发展,英国的高品质,共同富裕背景下中国式房地产新发展模式总体构想为租售并举,以租托底,其中租赁市场以长租房为主导,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多层次、全覆盖住房租赁体系;由长租房和共有产权住房共同构成共同成长市场,形成“高端靠市场,中端共成长,基本有保障”三轨制住房体系,逐步打造“商品房、共同成长市场、保障性住房”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售并举中国式住房新制度。 1、产业定位:兼顾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双重职能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中国房地产业是兼顾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双重职能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要解决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两方面问题。“市场归市场,保障归保障”,高效市场和政府有为有机结合,通过市场手段解决经济发展问题,通过政府有为解决民生保障是可行路径。事实上,中国要解决的不是高房价问题,而是解决高房价下中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居住问题,以租托底是现实可行的民生保障解决方案。 2、理论基础:政府有为,让渡自身权益,共同成长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完全依靠市场解决居民住房问题。针对中国住宅市场潜在需求巨大但中低阶层购买力不足的现状,政府将自身权益低价或无偿让渡给普通老百姓长期甚至终身使用,在现实状况下彻底解决中低收入者基本住房需求,不仅在发展中推动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而且通过长租房、共有产权住房等打造共同成长市场,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种老百姓与政府共同分享经济成长和资产升值的共同富裕有效手段,乃至成为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石,中国式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值得期待。 3、政府职能定位 从“经济发展”向“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双重职能并重发展; 从“土地供应商”渐进式向“土地供应商+房产经营商”转型过渡乃至并重发展; 坚持租购并举,以租托底,建立销售和租赁两个市场,以不同政策,协同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双重目标; 积极探索金融创新,创新性拓宽财政来源,从“土地财政”向“土地财政+资本市场”获取财政来源。 4、中国式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具体构想 共同富裕背景下,中国式房地产新发展模式要与时俱进实现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和资金蓄水池多重功能;政府从单纯的“土地供应商”向“土地供应商+房产经营商”转型升级,市场从商品房一股独大向“商品房、长租房、保障性住房”三驾马车转型升级;坚持租购并举,大力发展长租房市场,积极探索REITs等金融创新,以租托底,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居住需求;条件成熟的地区逐步放开限购、限贷等,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鼓励开发商更好地关注产品和服务,全面提升各类住房产品品质,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城市更新力度,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大城市加强调控和中小城市加大投资增值双管齐下,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加强正确预期引导,高效市场和政府有为有机结合,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发展模式转变三管齐下,促进中国房地产业从“局部非理性繁荣”向“理性均衡可持续繁荣”转型升级,在发展中实现中国房地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质的有效提升:商品房+长租房+保障性住房 处于转型升级期的中国房地产业,正告别过去大规模的增量建设,向存量的提质改造和增量的结构调整并重转变,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型升级。 对长租房,建议一步到位,按照高质量商品房标准,为各类需求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和配套服务;建议由共有产权住房逐步替代并构成保障性住房的主体,以产权比例而不是产品品质区分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一步到位大幅提升原有标准,为老百姓提供高品质的高质量居住生活;对商品房,建议政府通过土地供应和规划条件,引导促进开发商摒弃原有的“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模式,转型升级为注重产品品质和质量提升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模式。 商品房、长租房、保障性住房三管齐下,全面提升住宅产品品质和配套服务,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住宅的向往而不懈努力;同时,条件成熟时逐步放开并取消限购、限贷等行政手段,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房地产税制度,坚持经济发展和防范风险两手抓,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2)量的合理增长:长租房市场+保障性住房 房地产业规模大、链条长、牵涉面广,在国民经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中都占有相当高的份额,要发挥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充足的量的保障是基础,但随着房地产投资性需求的减少,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新时期的要求。 长租房可以通过不同产品标准,满足多层次需求,建立全覆盖市场,市场需求巨大,且只租不售,通过REITs等从资本市场退出,不会对原有商品房市场产生直接价格冲击,可有效解决住房结构性供给不足矛盾。 共有产权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为有置业需求的常住居民提供,其中,共有产权住房政府针对性定向让利,以降低产权比例方式,有效提升购房者实际购买能力;如有必要,保障性住房可采取“先租后售”模式,让全体老百姓共同分享经济繁荣房地产升值的红利。 两者均市场需求巨大,尤其是长租房,中高端可采取市场化原则,而对低收入人群可采取针对性优惠政策以租托底,政府有为和市场高效有机结合。 3)发展模式转变 1998年实行的商品房制度改革,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住房主要实行实物分配,体现社会福利功能,在此之后,开启了中国商品房时代,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如果说1998年的房改充分释放了商品房的商品属性,体现了市场高效原则;2022年开始的大力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居住需求,则是“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双管齐下,其中长租房是创新和关键举措: 长租房能满足各阶层人群不同居住需求,市场需求足够巨大,能有效弥补商品房需求下降量,充分保障住宅市场量的供应,有效发挥对国民经济巨大的拉动作用; 长租房由政府主导,政府/投资者拥有产权,可享受经济发展和资产升值红利,投资具有可持续性; 长租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政府权益部分或全部让渡,能充分提供民生保障,以租托底具有现实可行性; 长租房只租不售,通过REITs从资本市场退出,不会对原有商品房市场价格造成直接冲击,能实现保障量的供应和市场稳定双重目标; 以长租房REITs试点为契机,建立收益和风险介于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之间的房地产金融二级市场,为中国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和推动力。 三、长租房: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的潜在破题之举 针对中国房地产业潜在需求巨大和购买能力不足的国情现状,以长租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共同成长市场是中国式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创新。尤其是长租房,在经济发展方面,是只租不售的商品房,在民生保障方面,可以成为没有成本底线的租赁房。长租房优选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市场需求巨大,规模政府可控,未来前景可期,有潜力成为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的潜在破题之举。 针对中国3亿流动人口的巨大需求,长租房可以通过不同产品标准,满足多层次需求,逐步建立全覆盖住房租赁市场,潜在市场需求极其巨大。建议政府2023年大规模启动长租房建设,短期迅速拉动经济复苏,中期解决青年人、新市民、流动人口等住房需求,长期分享经济增长资产增值的红利,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长租房只租不售,通过REITs从资本市场退出,价格上不会对商品房造成直接冲击,但数量上可弥补商品房销售下降对经济的影响。最后,以人口净流入大城市长租房为底层资产的REITs,风险可控、收益合理且中长期具有升值潜力,可以为银行新增存款、机构投资者和广大居民提供一个可靠的优质理财产品。 城市和区域选择:长租房建议优先选择住房供求矛盾突出、市场需求强劲、人口净流入的一线和二线热点城市,优先选择具有升值潜力的优质地段; 开发模式:政府或政府代表(如城投)拥有土地,可聘请优秀专业公司合作代建和委托管理; 发展策略:以不同标准和策略覆盖不同人群,“高端靠市场,中端共成长,低端有保障”,逐步建立以长租房为主导的多层次供给、多渠道保障的全覆盖住房租赁市场; 阶段目标:初期重点解决大城市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中期可满足更广范围的流动人口需求,后期还可用于旧城改造拆迁、城市更新安置、改善性需求等用途; 退出机制:长租房通过REITs从资本市场退出,高端市场化,中端税收优惠,保障性住房“REITs+财政贴息”模式。同时,政府全资或部分拥有股权,可采取阶段性让利提升市场投资回报。

    1. 中方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文件 秦刚阐述破解安全困境的中国方案

      【财新网】2023年2月21日,“全球安全倡议:破解安全困境的中国方案”蓝厅论坛在北京举行,外交部长秦刚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宣布中方正式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

      据外交部消息,秦刚表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史所罕见的多种风险挑战,人类社会陷入前所未有的多重安全困境。“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已成为摆在所有人面前的时代课题。对此,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倡导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倡议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要义,目前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表示赞赏支持。

      秦刚表示,中方正式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文件阐释了倡议的核心理念和原则,明确了重点合作方向和平台机制,展现了中方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担当、对守护全球安全的坚定决心。《概念文件》具有鲜明的行动导向:

      坚定支持联合国安全治理核心作用。支持联合国为预防战争冲突、建设和平架构、推动战后重建所作的努力,支持联合国在国际安全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努力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倡导大国带头讲平等合作法治,反对搞霸权霸凌霸道,携手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

      积极推动对话和平解决热点问题。支持问题当事方以对话解争端、以协商化分歧,推动国际社会主持公道正义,给热点“降温”,给危机“泄压”。

      有效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致力于全球战略稳定,反对军备竞赛,防止核战争风险,致力团结抗疫、合作反恐,共同维护数据安全、生物安全、供应链科技链稳定。

      不断加强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推动形成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协同、非政府组织参与的安全治理格局。

      秦刚强调,安全是世界各国的权利,不是某些国家独享的专利,更不应由个别国家说了算。全球安全倡议服务的是全世界人民的利益,维护的是全世界人民的安宁,需要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共同推进。中国将坚持五大原则:

      一是相互尊重,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不同制度、宗教、文明一视同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尊重各方合理安全关切。

      二是开放包容,不针对特定国家,也不排斥特定一方,任何国家,只要愿意加入全球安全倡议,我们都欢迎;只要真心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我们都支持。

      三是多边主义,主动开展与世界各国及国际、地区组织的双多边安全合作,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断推进安全理念对接,积极寻求最大公约数。

      四是互利共赢,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把本国安全同各国共同安全结合起来,坚持相互成就、合作共赢,反对零和博弈、你输我赢,不断扩大同各方的利益汇合点。

      五是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安全治理,统筹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坚持安全和发展并重,努力消除滋生不安全的土壤,探寻实现可持续安全的治本之策、长远之道。

      秦刚表示,全球安全倡议植根于以和为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实践。中国将始终致力于走和平发展道路,未来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不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不搞军备竞赛,始终坚持作世界和平的守护者。中国将始终致力于推进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进程,积极应对全球挑战,坚持中国特色的热点问题解决之道。

      秦刚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安全的国际环境。同样,没有中国的安全也就没有世界的安全。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来自外部的对中国的打压遏制却不断升级,愈演愈烈,对中国的主权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我们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决反对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坚决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中国期待与各国一道,沿着全球安全倡议指明的方向,携手并肩,团结合作,共同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美好明天。

      本次论坛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主办,协会会长吴海龙主持开幕式,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图尔克视频致辞。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刘振民等各界代表线上线下出席,围绕“全球安全倡议与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与国际合作”等议题深入讨论。

    1. 郭凯:三部门资产负债表受损 或令货币政策效果受限

      【财新网】在通胀见顶、世界主要央行加息放缓、中国重启的背景下,全球信心得到提振。“但这是‘疤痕’下的复苏,国内外仍需关注海外高通胀、中国各部门资产负债表、中国地产市场三大‘疤痕’效应。”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郭凯表示。

      在2月1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代表处和社科院世经政所联合主办的IMF《世界经济展望》宣讲会中,曾在人民银行任职的郭凯指出,当前中国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大概率是高通胀、高利率和低增长的组合,国内则需要高度关注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的三张资产负债表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1月以来全球情绪明显改善,IMF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中上调2023年的全球增长0.2个百分点至2.9%。然而,“四十年未有之高通胀对央行信誉的冲击不能低估。” 郭凯表示,以往通胀预期稳定环境下,央行通过口头的沟通就能改变市场的预期;而在当前通胀高企的环境下,世界主要央行可能需要更多加息,经济增长更慢,才能够达到通胀目标。

      对于国内情况,郭凯指出,“过去两三年,中国(地方)政府、企业、居民三张资产负债表都出现了受损情况”,最近被广泛讨论的提前还房贷也与此相联系。资产负债表受损是指经济中有相当部分的经济主体资产方增长轨迹明显减速或出现下滑,资产增长速度赶不上负债增长速度,甚至已经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

      “这是中国经济在过去很多年都没有碰到过的情况,过去总有一张资产负债表是相对健康的,三张表都处于受损状态一个最直接的结果是货币政策的效果会非常有限。”郭凯解释,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方式是需要有一些部门加杠杆,如果所有的资产负债表都受限,加杠杆的动力就会受限。

      郭凯等人梳理1970年以来国际上22次房地产危机的相关数据,发表在《新金融评论》上的工作论文发现三个规律:房地产危机及其影响持续时间以十年为尺度,影响远超过一般性的经济周期,“疤痕”具有永久性。

      经济增长方面,危机之前这些国家约为4%左右的GDP增速,危机之后降到0附近。信贷的故事类似,危机前是加速上升的过程,信贷增速从15%左右升到25%左右,危机之后是雪崩式下滑。

      从对财政的影响来看,房地产危机似乎伴随着巨大的财政成本,进而导致了政府负债大幅度上升。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在房地产危机前大致保持在不到45%,危机爆发后会急剧上升至GDP的70%左右,此后债务率会一直保持在这一水平附近,十年样本期内不会出现明显下降。

      “对那些不是土地财政的国家,危机前基本上是小赤字甚至略有盈余,危机之后是大赤字,十年之后都恢复不到危机前持续的水平,结果就是公共债务的永久性抬升。”郭凯强调,“中国是土地财政国家,对房地产可能更依赖。”

      基于此,郭凯建议财政政策发力点要放在帮助企业和居民修复资产负债表上,倚重中央财政增加收入,“负个人收入所得税比发消费券、发钱甚至大规模基建都更有针对性,也更划算。”负个人收入所得税指的是当个人的工作收入低于一定水平时,国家按比例向个人支付一定数量的补贴。

      而货币政策需要更加重视利率工具的作用。“过去几年人民币汇率的灵活度有明显提升,2022年人民币汇率在6.3-7.3区间产生了大范围波动,但是市场还是相对稳定。”郭凯指出,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巨大进步为利率工具运用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对于不少人近来提及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配合,郭凯认为现代货币理论(MMT)或打通财政货币政策的呼吁,“本质上都有一点货币为财政提供融资的含义”,这既不利于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也不利于货币政策的可持续性,“还是应该朝着同一个目标、各自按分工一起努力”。

    1. 看了美国1月零售数据,美线货运有救了?

      刚刚公布的美国1月零售数据,出乎意料得好。

      连续两个月(2022年11月和12月)的环比下跌后,今年1月美国零售强势反弹,环比增长3%,超出主流媒体和经济学家的预测,也是2021年3月以来最大的单月涨幅。

      从餐饮、汽车、家具、家电到百货公司,几乎所有的零售领域都有增长。具体来说,汽车和汽配环比增长5.9%,同比增加2.8%,表明这一类的消费继续保持旺盛。疫情以来的三年,在美国买新车要么加价,要么等,选择还少。二手车的价格一度非常高,目前情况虽有好转,也看到有些dealer(4S 店)偶尔会给折扣,但还远没有回到以前普遍有折扣随时开车回家的状态。

      令人欣喜的是,作为美国最大单一进口品类家具的消费1月份非常令人鼓舞,环比增加4.4%,同比增长3.8%。电子产品和家电消费环比上升3.5%,同比下降6.3%。建材类消费增长就比较温和,这与美国地产市场有关,过去两年的超低息极大地刺激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美联储的加息终于让火热的地产市场降温了。

      服装类的消费也录得环比和同比的双增长。最令人称奇的是百货公司,环比竟然增加17.5%,同比也有5.4%的涨幅。餐饮消费同样引人注目,环比增加7.2%,是2021年3月以来最大的涨幅,同比增加25.2%(现在出去吃饭是真的贵)!

      什么原因导致1月零售数据如此强劲?

      看了一下主流媒体,专家给出了几个理由:1月相对比较好的天气方便消费者出门去店里买东西,比如纽约地区今年一直到2月份才下雪。日益增长的礼品卡的使用也刺激了1月的消费数据:美国商务部是按照礼品卡的消费日,而不是购买日计算消费的,12月买卡送人,1月用卡买东西,数据计入1月份。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的刺激因素在起作用。为了弥补高企的通胀带来的购买力影响,美国社保局决定从今年1月开始上调社保金8.7%,是几十年来最大的增幅,相当于有近7000万人增加了收入,从而刺激了消费。

      除了看得到的刺激,还有看不到却感受得到的因素:对未来的信心。美国1月新增就业机会高达51万,一反过去5个月的疲态,超出普遍预期,导致失业率达到53年来的新低(3.4%),1月的通胀也稍稍降温了。这一切意味着消费者对未来更有信心,也敢花钱了。

      USCB 公布1月零售数据的同时,也公布了去年12月的库销比。总体零售业的库销比12月环比微增到1.26。汽车和汽配、家具、家电、服装、百货公司的库销比环比都变高了,除了建材类有微跌。12月的库销比增加跟12月零售的环比下跌有关,虽然如此,如前文(《美线航运货量要反弹了?》)所述,跟2019年同期相比,某些品类的库销比已经接近甚至低于当年的水平,预计1月份的强劲消费会进一步降低库销比,具体的数据要等到三月中USCB才会公布。

      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

      1月出乎意料的旺盛消费似乎一再表明美国的经济短期内没有衰退的迹象,之前连续数月的疲态甚至引发美联储最快今年年底就要降息的讨论。作为消费者,信心最重要,目前的劳工市场还非常健康,虽然大公司裁员的新闻不绝于耳。疫情期间员工工资的涨幅是实实在在的,收入的增加也是真实的,而且工资涨上去了就很难降下来,除非真的遇到经济衰退。收入增加,工作机会甚多,就算通胀高企,消费还会维持在健康的水平,这就是目前的状态。

      由此,我还是维持之前的判断:美国消费没有崩塌,甚至比大家预料得还好,去库存已经取得进展,虽然不会一蹴而就。如果没有其他不可预知因素的影响,今年下半年美线货量回升到疫情前水平很有希望。历史一再告诉我们,跌得越惨,反弹越猛。至于美国进口量这个饼会怎么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运力的匹配和货量的反弹在时机上能否同步?过去的经历证明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时间差造成的短时间内运力的缺失就是运价上涨的最大推动力,如果货量上升的曲线越直,这种可能性就越大,2023年最大的“亮点”也就在此。

    1. 跨境炒股全渠道叫停新增 存量账户可交易需资金合规

      【财新网】互联网券商非法跨境业务治理进行之时,境内证券公司的境外子公司也加入到了整改队伍。投资者能否新增开户?存量投资者是否还有交易权限?2月15日傍晚,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境外持牌机构非法跨境展业规范整改情况答记者问,回应诸多市场关注的问题。受监管明确回应的影响,富途控股、老虎证券美股开盘前股价一度均跳涨超过10%。

      2022年12月30日,证监会依法推进对富途控股、老虎证券非法跨境展业的整治工作。两家公司未经核准,面向境内投资者开展跨境证券业务,根据《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其行为已构成非法经营证券业务。

      2023年1月13日,证监会正式发布《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明确将加强对非法跨境经纪业务的日常监管,稳步有序推进整改规范工作。按照同一类业务实施统一监管的原则,近日证监会部署开展了境内证券公司境外子公司非法跨境展业的规范整改工作。

      因为对监管部门加强跨境炒股的监管预期,部分香港券商已经暂停内地客户增量、甚至存量业务。香港本地券商耀才证券( 01428.HK )近日向其部分客户发信称,将于2月16日起暂停内地客户账户的买入功能,限客户2月23日之前提取账户内余款。另据接近国泰君安消息人士向财新透露,国泰君安国际( 01788.HK )上周亦召开内部会议,讨论针对内地客户跨境交易的安排,已叫停“线上见证开户”服务。(参见财新网《预期严管跨境炒股 部分香港券商暂停内地客户服务》)

      证监会表示,对上述非法跨境展业的规范整改工作,均按照“有效遏制增量,有序化解存量”的原则开展。核心要求是,禁止未在境内持牌的境外机构违规招揽境内投资者,并不得为其开立新账户;同时仍允许存量境内投资者继续通过原境外机构开展交易,但存量投资者向境外账户转入增量资金时应当严格遵守我国外汇管理的有关规定。

      证监会发言人表示,“绝大部分涉及此类业务的证券公司正在积极落实相关整改要求,停止了违规新增开户。相关证券公司及其境外子公司能够全面准确理解监管要求,依法合规有序做好整改,不会无故限制存量客户交易。”

      财新此前报道,严格按照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的规定,中国内地居民只能通过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以基金的形式间接投资海外市场股票,或者通过有一定门槛的“沪港通”“深港通”机制,直接买卖香港市场的标的股票。内地居民想要在境内合法合规地直接炒美股,法理上是行不通的。跨境炒股,多年来一直处于中国证券监管和外汇管理之外的灰色地带。(参见财新网《富途、老虎境内证券业务非法 证监会将采取进一步监管措施》)

      富途和老虎等这类实际在中国境内获客的境外互联网券商,之所以至今仍未被中国监管部门取缔,最重要的一条保命法则便是:开户和交易都在境外的关联公司和境外服务器实现,中国境内实体只负责技术支持和研发——而这并不会被认定为证券业务。同样,在外汇监管方面,境外互联网券商在中国境内保命的另一条法则是不帮客户换汇(参见2021年第13期《财新周刊》报道《跨境炒股热潮滚滚 灰色操作如何规范》)。

    1. 凶猛的信贷背后

      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4.9万亿元,好于预期的4.1万亿元,也较去年同期多增920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新增59800亿元,高于预期的54000亿元,同比去年少增1959亿元,但仍为近十年以来第二高点。M2同比增长12.6%,高于市场预期11.5%和前值11.8%。

      信贷数据和社融数据整体较强,反映了开局之年,自上而下更加重视稳增长,把拼经济的意志传递给了银行和资本市场。中短期内,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动力仍十分充沛,在此期间,应积极培育内生性增长动能,使经济复苏更加具有可持续性。

      具体看:

      1)新增人民币贷款大幅高于预期,且贷款结构大幅改善。1月新增49000亿人民币贷款,高于预期的40800亿和去年同期的3.98万亿元,为历史最高单月水平。

      从分项看,中长期贷款新增37231亿元,同比多增8807亿元,几乎解释了9200亿元同比多增的绝大部分,为主要拉动项。短期贷款15441亿元,同比多增4335亿元;票据融资择减少4127亿元,同比少增5915亿元,两者合计,短期融资和去年基本持平。

      信贷恢复好于预期,一方面与疫情放开后经济快速实现正常化有关。1月PMI时隔3个月重回荣枯线以上,春节期间春运、消费数据已经恢复到2019年70%-80%左右。另一方面与决策层强大的稳增长意志有关。年初以来,国常会要求“持续抓实当前经济发展工作,推动经济运行在年初稳步回升”;央行、银保监会要求“各主要银行要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适度靠前发力”。每年初,政策都会积极发力开好局,但从会议要求和各地落实上来看,今年稳增长的决心和意志大于以往,在短期工作中,处于压倒一切的位置。

      和往年一样,银行也存在“早投放、早收益”的内生性激励,将一部分优质项目信贷需求提前释放,也是1月份信贷凶猛的重要原因。

      2)新增中长期贷款看,企业贷款增长显著,居民户依然表现较弱。1月中长期贷款中,非金融公司中长期贷款新增35000亿元,同比多增14000亿元。居民户中长期贷款新增2231亿,同比少增5193亿,环比较上月多增366亿,但恢复势头仍不稳固。

      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显著,得益于疫情放开、政策支持,企业信心有所恢复。1月非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新增35000亿,远高于近5年同期均值21400亿。从地方两会透露的信息来看,今年地方投资不仅发力早,力度也大,多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期目标,最低为6.5%左右,最高为15%左右。再加上疫情放开后,存在一些积压性信贷需求积极释放,共同促进了企业中长期贷款放量增加。

      居民端则恢复势头尚不明显,仍需要积极呵护。居民户中长期贷款新增2231亿元,远低于近5年同期均值6712亿,延续着去年以来的低迷状态,显示居民购房信心依旧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振。虽然疫情管控全面松绑,春节假期再度迎来返乡高峰,但1月份三四线返乡置业并不显著,楼市继续低迷。

      整体来看,1月份,TOP100房企仅实现销售操盘金额3542.9亿元,单月业绩规模同比降低32.5%,环比降低48.6%,较2022年2月的降幅也达11.8%。

      3)余额同比看,人民币贷款增速连续2个月底部提速。1月,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8%,增速较上月增长0.7个百分点,增速已连续2个月加速。分项看,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8.8%和11.2%,增速较上月分别扩张0.6和0.5个百分点;票据融资余额同比增长27.3%,增速扩大2.2个百分点。与单月新增相比,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更稳定,更具有持续性,连续两月回升,表明经济正在实现触底回升。

      4)社会融资总额表现略低于去年同期,主要受直接融资整体形成拖累。1月新增社会融资总额59800亿元,同比少增1959亿元。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49300亿,同比多增7312亿,是最大拉动项。而企业债新增964亿,同比少增4352亿,是第一大拖累项。政府债券融资新增4140亿元,同比少增1886亿元,是社融第二大拖累项。

      直接融资同比大幅下降,一方面与春节提前有关。直接融资是场内交易,与交易日多少存在较高正相关。今年春节提前到1月份,期间交易所关闭,抑制了发行规模。

      另一方面,去年以来,企业债券发债环境整体较为恶化。去年四季度以来、受房地产行业低迷、城投债违约风险提升、信用债融资环境恶化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债发行大幅回落。但同时也要看到,相比去年12月,企业债券融资多增6373亿,已经开始修复。未来随着地产成交的回暖、经济修复、信用环境改善,企业债融资有望走好。

      政府债券由于去年基数较高,1月数据同比表现略弱。但从新闻来看,专项债今年投向、额度预计都有提升,一季度依然值得期待。《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的通知》显示,2023年专项债资金投向增加了两个领域;专项债用于项目资本金的领域也增加了3个领域,专项债杠杆作用有望放大。监管部门已向地方下达了2023年提前批专项债额度。申报的专项债需求规模要按照提前下达2023年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分配本地区额度的3倍左右把握。

      提前批额度于今年1月份启动发行,争取上半年将债券资金使用完毕。1月,媒体汇总各地披露的预算报告,显示多地2023年提前批专项债限额相比2022年大幅增加,增速在34%-92%之间,预计全国提前批专项债额度可能达到2.19万亿(2022年提前批1.46万亿)。也有机构预测全年发行专项债5.4万亿(2022年4.0万亿)。未来几月专项债数据依然值得期待。

      5)影子银行融资继续保持活跃。1月,信托贷款减少62亿元,同比多增618亿元;委托贷款新增584元,同比多增156亿元。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的多增,与今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部分以委托贷款形式投放相关。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新增2963亿,同比少增1770亿,表明经济复苏下,票据融资没有冲量压力,银行表外业务应部分已转回表内。整体看,影子融资存量同比持续上行,增速由去年年初的-12.2%收窄至1月的-1.1%。

      6)社融增速与M2增速剪刀差进一步扩大,经济修复仍需要一定时间。社融存量同比增长9.4%,增速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M2同比增长12.6%,高于市场预期11.5%,增速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剪刀差从上月的-2.2%扩大到-3.2%,创2022年4月以来新高。

      M2高增长主要源自预防性储蓄的继续上升,以及居民端提前还贷的影响。2022年1-12月居民户合计新增人民币存款17.8万亿,较去年同期增长80%。2023年1月,居民户新增存款同比增长15%,存款增速有所回落。但剪刀差持续扩大,表明居民存款并未向企业存款转化。去年下半年以来理财赎回催生居民提前还贷。新闻显示,春节期间多家国有大行APP的线上提前还房贷的通道已经关闭,提示需要到网点人工办理预约申请,最新数据显示等待期3-7个月不等。未来随着经济的进一步修复、专项债提前批的逐步落地,社融与M2剪刀差有望收窄,但提前还贷背后的谨慎心态,仍应引起高度重视。

      综合1月的金融数据,我们结论如下:

      1、决策层稳增长决心前所未有,并在金融系统内部动员起来。后续随着地方专项债发行的提速,中短期内,经济增长的动能无虞。但中长期来看,复苏持续性取决于内生性需求恢复程度,这非货币主管部门能完全控制,需要在消费、投资和基建刺激方面下大力气,需要有关部门“几家抬”,共同把经济复苏的引擎启动起来。

      2、经济正常化的速度快于预期,最差的情况已经过去。无论是企业中长期贷款数据,还是春节前后消费数据,均显示经济在快速实现正常化,经济正在从底部向上复苏;

      3、房地产仍是最大掣肘因素,必须尽快提振房地产行业信心,扭转其下滑局势。去年以来,各方面采取了政策松绑和放水措施,力度不可谓不大,但奈何地产行业这次受伤太深,元气大伤(《挽救地产,仅靠放水是不够的》)。必须采取实质性措施,在房地产领域,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恢复各方信心。否则,底部企稳的大好局面仍有较大可能性出现逆转。

    1. 预期严管跨境炒股 部分香港券商暂停内地客户服务

      【财新网】因为对监管部门加强跨境炒股的监管预期,部分香港券商已经暂停内地客户增量、甚至存量业务。

      香港本地券商耀才证券( 01428.HK )近日向其部分客户发信称,将于2月16日起暂停内地客户账户的买入功能,限客户2月23日之前提取账户内余款。另据接近国泰君安消息人士向财新透露,国泰君安国际( 01788.HK )上周亦召开内部会议,讨论针对内地客户跨境交易的安排,已叫停“线上见证开户”服务。

      上述人士称,开会讨论内地投资者跨境炒股的中资券商不止一家,行业正在等待监管机构厘清相关法规。有另一香港证券从业人士向财新表示,业界目前预期监管部门近期将进行窗口指导,提供行业监管进一步指引。

      上述事件发生的背景是,中国证监会2023年1月发布的《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将于2月28日起正式施行。当中援引《证券法》、《证券公司监管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强调将加强对非法跨境经纪业务的日常监管,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按照“有效遏制增量,有序化解存量”的思路,稳步推进整改。

      以上述券商做法来看,国泰君安国际叫停内地居民“网上见证开户”服务,属于遏制“增量”,而耀才证券直接叫停现有内地客户买股,则属于进一步对“存量”开刀。一名香港券商界人士对财新称,按监管当局现阶段的要求,焦点应该在“增量”方面,未必会直接砍断跨境炒股的“存量”服务;至于耀才证券,其属于港资券商,内地客户数量亦有限,理论上也不会是内地监管首先瞄准的对象。香港立法会金融服务界议员兼香港证券业协会主席李惟宏向财新指出,个别香港券商因应自身情况向部分客户暂停提供服务,但相关监管新规暂未对整个业界有严重影响。

      据耀才证券上述客户信,2023年2月16日起,内地客户的证券账户将暂停买入功能,只允许卖出,内地客户的期货、期权、杠杆式外汇、贵金属账户不允许开立新仓位,只能平仓;内地客户须在2023年2月23日或之前提取账户内全部余款,若未能限期内自行提取,余款将自动存入客户登记的提款银行账户。

      耀才证券表示,今日(2月13日)内将就客户信作出回应。截至港股收市,耀才尚未对事件作出回应,股价受事件影响下跌12.3%,报1.35港元。该公司于收市后发公告称,2月16日起被暂停买入服务的客户属于“内地客户于内地开立”的证券账户,也就是不包括内地客户亲自赴香港开立的证券账户。公司强调,香港客户占耀才收入达98%,故暂停上述客户服务不会对耀才的业务及收益有任何影响。

      而国泰君安国际叫停的“线上见证开户”业务,指的是内地居民毋须亲临位于香港的国泰君安国际营业厅,可以在网上以视频方式完成见证步骤来开立境外证券账户。财新记者向国泰君安国际客户服务人员了解到,目前持内地有效证件(港澳通行证)亲临香港开户并没有叫停,只是“预约额度已满”。国泰君安国际的已有客户,日常服务均不受影响。国泰君安国际股价今日微跌1.32%,收市报0.75港元。

      无论收紧内地客户“存量”抑或“增量”业务,皆因业界预期跨境炒股的行业监管正在趋严。监管部门近期不断明确监管立场,其中,2022年12月30日,中国证监会再次点名互联网券商富途控股(NASDAQ:FUTU)和老虎证券(NASDAQ:TIGR),指其未经核准,面向境内投资者展开跨境证券业务,已构成非法经营。(参见财新网《富途、老虎境内证券业务非法 证监会将采取进一步监管措施》)

      富途控股2月13日回应财新查询称,近期没有收到新的监管文件,但正与监管部门密切沟通具体整改方案,目前依旧按照监管的精神,积极落实整改工作,全力服务好“存量”投资者。

      值得一提的是,若严格按照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的规定,中国内地居民只能通过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以基金方式间接投资海外市场股票,或者通过有一定门槛的“沪港通”、“深港通”渠道,直接买卖港股。而若严格按照监管法理要求,境内并无合法合规直接炒美股的通道。

      接近内地监管人士对财新称,境外券商跨境展业(招揽客户)违反《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前期外汇管理部门也表示,居民换汇出境炒股属违法。境内居民直接投资港股,除了“沪港通”、“深港通”,符合一定条件的合理诉求可以考虑允许,如境外上市公司员工参与股权激励。

      该人士也指出,针对一些投资美股等境外证券的合理诉求,监管部门也在依法合规审慎的前提下研究“开正路”。

    1. 2022年法拍房挂拍量同比激增35% 住宅类成交折扣变大

      【财新网】三年疫情叠加教培、房地产等行业巨震,居民就业、收入受到较大影响。部分家庭的财务状况在2022年进一步恶化,无法正常偿还房贷,致使住宅沦为法拍房。与此同时,经济下行压力下,破产中小企业增多,导致商业、工业、其他类法拍房同步增长。

      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法拍房共挂拍60.6万套(按标的物统计,同一标的物,跨平台跨拍次仅统计一次),同比增长35.7%。在法拍房市场上,按用途可分为住宅、商业、工业、土地、其他五大类,其中住宅类为挂拍、成交主力。

      2022年,住宅类法拍房挂牌套数由2021年的23.6万套上升至31.7万套。但受政策收紧、楼市下行等因素影响,住宅类法拍房的成交率并不理想。

      如文中配图所示,2022年的成交率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在四类法拍房中降幅最大。从折价率(房屋成交价/评估价,折价率越低,成交折扣越高)来看,住宅类法拍房折价率下降4.9个百分点。四类法拍房中,土地类法拍房的成交率、折价率维持在高位,并在2022年小幅上升。

      国海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负责人靳毅指出,近年住房类法拍房增量明显,作为“断供”最常见的标的处理方式,住房类法拍房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区域居民偿还房贷压力。

      分省份来看,各省法拍房挂拍、规模差距较大。2022年四川挂拍6.6万套,为全国法拍房挂拍数量最多的省份,其次是广东省和河南省。从增量看,四川、重庆两地挂拍量达6.6万套、3.2万套,同比增长超80%,增量较高。

      上述省份法拍房挂拍量数量较多、增速较快,可能由两类原因导致:一是沿海发达省份,区域置业基数相对较大,受疫情影响的个体总量更大;二是中西部省份,产业结构相对薄弱,居民收入稳定性相对较差,导致法拍房挂拍量相对较多。

      从成交来看,法拍房成交则更集中于经济发达省份,成交量最高的省份为广东,共成交1.4万套。成交率最高的省市为北京,达46.1%。

      中国指数研究院报告指出,2022年法拍房限购政策的出台、房地产市场整体下行,共同导致了法拍房市场成交量出现下行。

      该报告还指出,法拍房对经济运行环境的反应存在一定的延后效应,普遍需要6个月或更长时间。据最高法院统计,2023年1月,全国在审破产案件企业数达2335个,其中浙江破产企业数量达391个,预计破产案件企业数较多的省市,后续法拍房挂拍量或出现一定增长。

    1. 扎堆提前还房贷何解

      文|财新周刊 刘冉

      托关系“插了个队”并交了1000元出头的违约金之后,辽宁大连的购房者姜女士终于在2023年2月初提前偿还了30万元的房贷本金,与中行大连分行结清了贷款。

      江苏苏州的黄先生就没那么顺利了。他向财新表示,1月向建行苏州分行申请提前还房贷,却被告知必须去现场办理,并且要排到4月以后才能还。

      广东深圳的刘女士则在近期尝试通过工行App提前偿还剩余房贷时发现,工行App的提前还贷入口消失了。客户经理告诉她:“要本人到深圳该支行柜台办理申请,申请通过后,再排队还款,目前来看至少要排两个月;同时还须按贷款合同约定缴纳提前还款违约金。”

      2022年以来的按揭贷款客户提前还贷潮,仍在继续。提前还贷和新投放的贷款相互抵消,导致按揭贷款余额增幅较小,这一变化已体现在金融数据中。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四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38.8万亿元,同比仅增长1.2%,增速比上年末低10个百分点,是近十年来最低;2022年的四个季度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速逐季下降,依次为8.89%、6.23%、4.12%和1.2%,与前几年持续两位数的增速相比,呈断崖式下跌。

      据财新了解,在2022年11月的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上,有金融监管部门人士提及2022年按揭贷款规模上不去的原因时分析,买房的人少了是重要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提前还贷的量较大,前三季度提前还贷2.5万亿元,主要由于前几年发放的存量首套房按揭贷款利率偏高。

      在银行信贷中,提前还款本是一种正常行为。借款人出于市场利率波动和自身资金安排考虑提前还款,可以降低个人债务水平、减少利息支出;银行基于风险管理需要,在符合合同约定的情况下,也可能要求借款人提前还款。

      2022年以来的提前还房贷,是居民部门对未来经济和收入不确定性增强、资管产品投资收益下降、按揭贷款利率相对市场利率形成“倒挂”等背景下,为减少利息支出而主动降低负债、收缩家庭资产负债表的体现。

      多位银行人士坦言,大量集中提前还贷,不仅影响银行的利息收入,也对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提出挑战。

      按揭贷款是客户的负债,亦是银行最优质、稳定、最具规模的长期资产,对于按揭贷款提前还款的规模,目前尚没有公开披露的数据。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副总裁、高级信用评级主任诸蜀宁认为,以目前全国近40万亿元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来看,如果其中5%至10%提前还款,也有2万亿至4万亿元,这对银行业是不小的挑战。

      一家城商行的内部测算显示,2018年至2019年,提前还贷本金基本维持在2万亿元左右,占当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比例分别为8.37%和7.2%;但疫情以来的三年里,提前还贷本金规模持续上升,分别为2.89万亿元、3.6万亿元及3.8万亿元,且占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比例持续升高,至2022年达到9.88%,体现了提前还贷人群占比的攀升。

      一位国有大行分支行个贷部人士表示,客户集中取存款,是对银行的一种挤兑;现在客户集中还贷款,是对银行的一种“逆挤兑”,将快速压缩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压力之下,部分银行紧急提高了还贷的“隐性门槛”:或关闭此前便利客户的App端提前还贷入口,要求客户去线下网点申请提前还贷;或告知近期没有提前还贷额度,需要排队等几个月;或取消此前的优惠条款,严格执行合同约定,收取提前还款违约金。

      这些只顾银行自身利益、不顾居民正当利益与合理诉求的临时性做法引发了居民的广泛关注甚至声讨,认为银行此举侵害了金融消费者权益,前述苏州的黄先生近日就多次拨打了银行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12378”。

      据财新了解,在前述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上,曾提及正在研究如何降低存量首套房按揭贷款利率——既能降低利率,又能尽量减少对银行的影响。但是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分析人士指出,银行发放的居民房贷是中长期贷款,本身就有再融资风险,意味着利率下调而按揭利率不随之下调,必然会引发居民“借新还旧”。如果房贷合同针对提前还款有惩罚条款,银行执行合同即可;但如果人为限制提前还款,本质上或构成履约违约。事实上,对于提前还款对银行久期管理的挑战,可以通过资产负债久期匹配(利率互换)等方式管理;更可以和银行客户重新安排和设计贷款(Refinace),以合理的市场化的安排来挽留住客户与资产,减少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冲击。

      为何扎堆提前还贷   对于提前还贷的原因,前述辽宁大连的姜女士解释,主要因为市场状况不太好,本来用于经营的资金没用出去,多出了一些“闲钱”,觉得最保险的去向还是还房贷。

      姜女士这种心态颇具普遍性。过去一年多,房地产市场低迷,房价上涨预期减弱。同时,在疫情冲击下,实体经济的投资风险明显加大。此外,信托打破刚兑、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收益”、存款利率下行,一些手中有“闲钱”的客户,在比较按揭贷款的利息成本和“闲钱”的投资收益后,觉得还是还房贷更划算。

      据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测算,目前的存量按揭贷款绝大多数为2014年以后发放。其中,2014年至2016年的按揭利率下行时期,测算存量余额为7.6万亿元,占全部按揭贷款的19.5%左右;而2017年至2021年的利率高位时期,测算存量余额为28.5万亿元,占比73%左右。而且,2017年至2018年新发生按揭贷款利率大幅上行至5.55%,2019年至2021年在5.3%—5.6%区间内高位运行。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在2018年之前的几年中,国内创业创新势头涌动、房地产市场持续上行,金融环境宽松,各类融资产品频出,居民端年化收益在6%—10%的投资产品较多,且多为刚性兑付,因此即便房贷利率在5%以上,也能被接受。彼时,很多人希望尽量多申请房贷、少付首付,富余资金流向资管产品或再投入楼市。但是,后资管新规时代打破刚兑持续深化,叠加2021年以来民营房企爆雷、股市债市调整,信托等资管产品高收益不再,甚至有些投资者连追回本金都遥遥无期。

      不仅高收益的资管产品销声匿迹,收益相对较低但基本可保本的银行理财,也在过去一年的净值化转型后变得不再稳妥,甚至出现亏损。2022年12月下旬的理财产品净值回撤高峰时,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理财累计单位净值跌至1元以下)一度达到26%。

      “大部分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收益高、风险低的理财渠道,因此提前还贷成了大家的共同选择。”房产大V“北京佳爷”解释。

      除了居民对未来经济和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加、资管产品投资收益下降等因素,存量房贷与新增贷款之间的利差过大,也是居民提前还款的主要动因。

      从新增房贷来看,2022年以来央行在首套房贷利率上不断向市场释放暖意。据央行披露,2022年12月新发放住房贷款利率4.26%,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是2008年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新低。2023年1月5日,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下发《关于建立新发放首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长效机制的通知》,对于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三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基于2022年9月至11月的房价数据,70城中有38城在2023年一季度符合调整利率下限的条件。截至2023年2月5日,已有超过八个二线城市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房按揭利率下限,房贷利率正式进入“3时代”。比如,广东珠海的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可以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基础上最多减60个基点,至3.7%。

      而在2017年至2021年期间,国内房地产市场维持较热,当时购房者房贷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或LPR加点。前述城商行的内部测算显示,如果以2021年年中的5.63%加权平均利率为基准,到2022年四季度,全国新投放按揭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下跌150个基点。以最新下限3.7%作对比,新老按揭贷款利率有将近200个基点的差距,这种“倒挂”也催生了提前还贷需求。

      前述刘女士于2017年办理的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最初为贷款基准利率上浮10%,即5.39%;2020年3月转为LPR定价模式之后,为当时的5年期以上LPR(4.80%)加59个基点,每年5月3日跟随LPR重新定价,但加点幅度不再调整。2022年5月3日的LPR为4.60%,因此该房贷利率目前降至5.19%,但比深圳的新增首套房利率还高59个基点。

      对于存量按揭贷款客户,即便全部还清按揭贷款,也没有办法再次以同一房产申请低利率的按揭贷款,因此,一些手上没有那么多“闲钱”的人就动了用小微企业经营贷置换按揭贷款的心思。

      目前,利率高位时期的存量按揭贷款利率,也明显高于小微企业经营贷利率。以北京为例,在现行“认房又认贷”政策下,马女士2022年上半年换西城区学区房,房贷利率按二套执行,为“LPR加105个基点”,即5.5%。她办完贷款不久,即接到贷款中介的经营贷推荐,通过一系列操作,申请到某股份制银行年利率为4.25%的经营贷,期限10年、可以续期;她随即申请经营贷,提前还了年利率5.5%的房贷。

      银行为留客各显神功   居民提前偿还高利率的房贷,显而易见会影响银行的利息收入。一位头部城商行资产负债部门人士表示,如果提前还款成为趋势,可能对下半年特别是明年的经营业绩造成扰动。

      因此,银行也想了多种方法来应对。最简单的就是加大提前还款的难度,拖长还款周期。比如,关闭便捷的银行App还款端口,要求必须本人到网点柜台申请;即使申请通过后,还要排队等待两至四个月才能还上。

      有些银行甚至变更合同原本约定的提前还款违约条款,增加还款成本。2022年8月1日,交通银行官网发布公告称,11月起,对提前还款补偿金收费标准进行调整。调整前,对于部分提前还款补偿金,每年可免收补偿金进行部分提前还款一次;从第二次开始收取部分提前还款补偿金,补偿金额为当次提前还款本金金额的1%。调整后,个人按揭类贷款(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商业用房贷款、个人厂房贷款)及个人线上抵押贷(消费),每年一次的提前还款补偿金免收政策取消了,变为“具体以贷款合同中约定为准,补偿金比例为提前还款本金金额的1%”。

      该公告一出,旋即引发热议。面对质疑,交行于8月2日迅速删除该公告。当时有交通银行的内部人士称,个人贷款合同按格式条款一般都会有补偿金的约定,但在实际执行中,银行为了维护优质客户,不少情况下会选择免收。

      财新从多家银行了解的情况显示,各银行的提前还贷补偿金政策有所差异,有的银行明确表示没有补偿金,有的银行贷款合同约定在一定情况下收补偿金,比如客户还款未满三年等。

      即使贷款合同约定了补偿金条款,银行在实际执行中,根据当时的政策环境也有一定的灵活度。例如建设银行上海分行的一位房贷经理对财新表示,之前该行也有提前还贷收取补偿金的要求,但2021年开始就全部免收了。当时政策调整的背景是,银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政策刚出台,该行的贷款额度紧缺,新客户办理房贷等待时间延长,因此有吸引老客户提前还贷腾出额度的需要。

      多位银行业分析师指出,除了上述手段,银行需要进一步精细化经营,为按揭客户推出更多能满足灵活资金需求的产品。

      一位北京银行客户经理介绍,该行有一款“存贷盈”产品,实际上就是为想提前还贷的客户提供的房贷再定价服务。房女士在北京银行的房贷余额为80万元、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剩余还款期为20年;房女士仅需在“存贷盈”活期账户中存入达到她房贷余额的金额,银行就可以给她约3.4%的存款利率。而目前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普遍在2%出头,这相当于北京银行变相为房贷客户降低了1个多百分点的按揭利率。

      房女士说:“置换存款是从2.2%的货币基金换成3.4%的北京银行‘存贷盈’,置换贷款是从5.1%的按揭换成3.7%的经营贷,二者差不多,置换存款又不需要贷款那么多麻烦的手续,是适合我的产品。”

      此外,还有些银行为留住房贷客户,与市场上的一些融资中介机构合作,支持客户通过小微企业经营贷置换按揭贷款。

      北京的梁女士是平安银行的二套房贷客户;2022年平安银行大力推行小微经营贷,为梁女士办理房贷的信贷经理主动联系了她,建议她把利率较高的房贷换成利率更低的经营贷,具体操作有三步:第一,先找一家小贷公司借到过桥贷款,用来偿还梁女士名下120万元的二套房贷;第二,在满足以家庭为单位、夫妻双方都没有大额负债的条件下,用梁女士丈夫名下的公司申请个人经营贷;第三,用个人经营贷资金偿还过桥贷款。

      为何同一家银行的同一位信贷经理会主动劝说客户把高利率贷款换成低利率贷款?有平安银行人士向财新解释,因为银行对客户经理的考核是新增贷款,贷款发放后即使客户提前还款,也和信贷经理没关系了;之后为了完成经营贷的考核,客户经理当然有动力劝客户再贷一轮经营贷。“这么做带来了双赢:客户得到了实惠;信贷经理完成了业绩。其实,银行也没有亏,小微经营贷有财政贴息,资金成本较低。”

      “现在很多银行为了留住客户都会主动提供这样的转贷服务。例如过程中需要的过桥资金、借款人名下的公司等,如果客户没有,信贷经理会主动介绍贷款中介来帮忙解决。”一位平安银行信贷经理介绍。

      梁女士为了将年利率5.63%的120万元房贷转为年利率4.25%的经营贷,前后共花了不到1.5万元的手续费,包括20天的过桥资金利息5000元、找公司增股东所需手续费等。“其实找过桥资金、增股东等手续还是挺麻烦的,如果利率差别不大,我也不想折腾。”梁女士说。

      近两年在政策支持下,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规模持续攀升。2022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3.6万亿元,同比增长23.6%。虽然监管部门严格禁止小微企业贷款资金进入楼市,并屡屡对这类行为作出处罚,但随着房地产进入下行期,有部分银行悄悄放松了小微企业贷款的准入门槛和资金流向。

      对于用经营贷置换按揭贷款,前述国有大行分支行个贷部人士提示了相关合规风险:如果拿10年期的经营贷置换期25年期的按揭贷,借款人是基于整体利息成本的缩减考虑,但会以加重月供为代价,而且要综合考虑置换费用。另外,如果小微经营贷的用途真实性有问题,以后万一政策环境变了,被监管部门查出来要提前收回贷款,客户怎么办?

      存量按揭高利率争议   财新从多位大行和监管部门人士处了解到,提前还贷现象在2022年就已引发关注,监管部门也很清楚利差较大导致市场上存在用经营贷置换按揭贷的套利行为,过去几个月曾多次召集大行开会研讨应对方案,希望把存量首套房按揭利率降到合理水平,并让各家大行上报各类假设条件下对本行利息收入的影响。

      一家国有大行的估算显示,在不分城市、不分存量增量、不分首套二套的极端假设下,如果该行所有按揭贷款利率都降到4.3%(目前的5年期以上LPR)的水平,每年将减少上千亿元的收入。

      王一峰认为,下调存量房贷利率,从“防风险、扩消费、促公平”的角度看,具有现实意义,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缓解贷款早偿压力,进而促进按揭贷款平稳增长,甚至能够促进住房销售尽快复苏。具体而言,可以调降存量首套高利率房贷,压降LPR加点点差,对高利率的刚需购房按揭贷款予以优惠。

      他分析道,考虑“因城施策”总框架下的房贷利率调整,即假设标杆意义较强的一线城市存量按揭利率暂不调整;其余城市中,房价出现环比下行、房屋库存较高去化缓慢、按揭贷款信用风险上行的城市更可能下调存量首套按揭利率。依照此假设,判断符合下调要求的按揭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在25%—50%之间,假设实际执行利率均降至5年期以上LPR的水平,则最终LPR加点点差压降幅度可能在40—50个基点,居民房贷利息支出将减少300亿—850亿元,对应上市银行营收增速下降0.6—1.4个百分点。

      调整存量按揭贷款利率,此前也国内曾有过先例。2008年10月22日,在国际金融危机加剧、中国经济明显承压的背景下,人民银行决定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由贷款基准利率的0.85倍扩大至0.7倍,当时这一政策仅针对增量按揭贷款。2009年1月,多家国有大行和股份支行相继发布公告称,遵照央行、银监会的有关规定,结合自身实际和同业情况,对于存量房贷,只要客户半年内没有拖欠还款记录,均可申请七折优惠房贷利率。

      王一峰在研报中指出,当时存量按揭贷款利率下调对上市银行2009年营收冲击约2个百分点;股价表现上,存量利率下调初期银行板块承压,但后期随经济形势向好而出现反转。

      不少银行人士直言:“国有银行在当前的政策背景下、站在以人民为本的立场上,如果国家让我们降存量贷款利率,我们就降。”

      “历来全国‘两会’前的2月都是政策真空期,今年又适逢政府换届。”有观点认为,全国“两会”后,新的金融监管部门领导班子到位之后,可能会有政策调整。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全国“两会”后的经济形势和市场情绪可能已经发生变化,调整存量房贷利率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不一定还存在。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应关注降低存量按揭利率的连锁影响。如果按揭利率降了,银行为保持盈利稳定,可能降低存款利率,而居民储蓄是银行存款的主要来源,到头来还是老百姓的存款收益变少了。

      此外,如果存量按揭利率统一下调,也可能出现一系列相关问题。比如,有银行人士指出,2009年有些房贷利率打了七折,但现在年利率只有百分之三点多,现在要不要上调?如果上调,客户肯定不同意;如果不上调,是否有失公平?另外,如果下调存量按揭贷款利率,前些年那些期限十几年至20年、利率较高的企业长期贷款,利率是不是也应该降一降?

      前述头部城商行资产负债部人士称,该行在内部讨论过降低存量按揭贷款利率的可行性,除了对银行盈利的影响,“当时大家讨论的重点落在如果仅仅调整存量贷款利率,可能会形成更多的矛盾”。

      他指出,房贷利率都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经过激烈博弈形成的,与当时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和银行的信贷资源密切相关。如果存量贷款利率要统一调,也会有人不满意。比如,统一下调20个基点,对于原本利率是6%的人,影响是3%;但对于原本利率是4%的人,就影响了5%。原本利率高的人会觉得不公平。但如果同样下调利率的5%,原本利率低的人又觉得不公平。而且,一、二线与三、四、五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差异很大,导致同一家银行在不同区域的按揭利率不一样。“所以,调整存量贷款利率,是蛮复杂的一件事,讨论起来就发现不太好操作。”

      “转按揭”与“Refinance”   近期,在抖音等社交媒体上,不少融资中介以“按揭转按揭”业务为噱头,宣称银行之间开始相互挖角存量贷款客户;该业务吸引了大量房贷人群关注。

      所谓的“按揭转按揭”,就是购房者通过重新向另外一家银行申请低利率房贷置换此前银行的高利率房贷,新的按揭贷款利率按照目前利率计算,能够大幅降低购房者的还贷压力。以30年期、年化利率4.1%的100万元按揭贷款置换年化利率5.88%的贷款计算,购房者总计可以节省近40万元的利息。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早就禁止了银行提供个人住房贷款“转按揭”“加按揭”服务。2019年8月,央行发布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基准调整公告时,再次重申了这一态度。

      近日财新采访了部分银行,均答复“并未开展这类业务”。融资中介所说的这种业务,实际上还是利用过桥资金、经营贷等方式置换房贷。

      早在2005年至2007年,不少城市的银行曾经大力推行过“加按揭”和“转按揭”,以及个人住房循环授信、存抵贷、房屋净值贷款等业务。

      业内人士指出,这些贷款都有相同的特点,即房贷的贷款额度会随着房屋估值的上升以及欠款额的减少而增加。截至2007年8月底,全国16个城市主要金融机构个人住房转(加)按揭贷款余额约410亿元,是上年同期的3.5倍,当时甚至部分外资银行都推出了“转按揭”。时任央行副行长刘士余认为,在经济上行、房价持续上涨的环境下,这类业务极易放大住房信贷规模,且信贷资金大多用于购买多套住房或进入股市,增加了银行的潜在风险,加剧了房地产和股市泡沫成分。

      2007年9月底,央行和原银监会规定,不得发放“随房价上涨追加贷款”的住房贷款,并指出,在房价出现剧烈波动时,“个人住房循环授信”等贷款产品的信用风险将显著上升。同年12月18日,央行首次明确叫停了“加按揭”和“转按揭”业务。

      到了2008年,央行为应对金融危机,在短期内多次降低贷款基准利率,新放贷款的基准利率由7.74%降至5.94%,且增量按揭贷款利率可以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打七折。2008年11月,部分地区银行的“转按揭”业务再次死灰复燃。随着2009年初多家银行对存量按揭贷款利率也执行基准利率七折优惠,“转按揭”业务在严监管下逐步淡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的银行业务中,个人申请住房贷款后,如果贷款利率大幅降低或者个人信用分数显著提升,为了减轻还贷压力,客户可以申请“重新贷款”(Refinance),以节省利息,既可以延长贷款期,也可以缩短期限。

      但不能忽视的是,“重新贷款”是有一定成本的,客户需要支付过户结算费(Closing Costs),一般是贷款金额的3%—6%,此外也有可能失去原先贷款时的附加优惠条件;贷款客户可以自行权衡哪种方式更优惠。

      一位国内银行业人士评价道,美国的贷款市场比较成熟,市场化程度高,“重新贷款”的规则也比较清晰,都在贷款合同中提前约定好,不容易形成扎堆提前还贷的情况。国内银行当前没有这种正规的业务,客户用经营贷置换房贷,实质上就类似美国的重新贷款。

      对于类似的“重新贷款”业务,诸蜀宁认为,想要在中国推开,首先需要有社会共识这一基础作为先决条件,比如银行、老百姓都能够接受,并且要有完善的规则;其次,一定要根植于中国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产品设计问题。在当前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下,对于居民的刚需住房贷款是支持的态度,如果设计的产品与此相悖,就很难取得成功。

      陈博、范浅蝉对此文亦有贡献

    1. 美SEC叫停交易所数字货币质押服务

      【财新网】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告显示,因SEC指控其未在SEC注册情况下发行证券,数字货币交易所 Kraken 将终止其面向美国用户的数字货币质押服务,并向SEC支付3000万美元的追缴、预判利息和民事罚款。

      Kraken总部位于旧金山,是全球第三大加密货币交易所,日交易量约为6.5亿美元。该公司在其网站上表示,它支持超过185种加密货币。Kraken至少从2019年开始,就为公众提供了质押(Staking)服务。Kraken的质押服务提供高达20%的年化收益,并承诺每周向客户发送两次质押奖励。这次仅是将面向美国用户的质押服务停掉,但非美国客户不受影响。

      “质押”是一种被币圈广泛采用的挖矿方式。与比特币挖矿不同,前者使用工作量证明机制(POW),要求节点不断进行哈希计算来验证交易有效性。质押则不需要太多算力,没有那么高的硬件门槛,它基于权益证明(POS)和代理权益证明(DPOS)机制,要求用户证明自己拥有一定数量的数字货币的所有权。用户只需要把一定数量的数字货币,锁定在数字钱包或交易所中,运行一段时间即可获得收益。收益包括智能合约产生的区块奖励,一般是某种数字货币。类似把钱存在银行,然后收取利息。另外,如果采用的是具备借贷功能的智能合约,那在他人需要借入某种数字货币时,投资者作为出借人获得的出借利息收益。

      而币圈的这种“质押”产品,一直被SEC视为是证券产品,须受到美国证券法监管。“豪威测试(Howey test)”是美国最高院在1946年的一个判决(SEC v. Howey)中使用的一种判断特定交易是否构成证券发行的标准。该标准包含四大条件:第一,是金钱(money)的投资;第二,该投资期待收益(profits)的产生;第三,该投资是针对特定事业(common enterprise)的;第四,收益的产生源自发行人或第三人的努力。

      目前,该定义中“金钱”的概念不断扩大,当然包括各类数字货币;币圈投资者把数字货币进行“质押”当然是期待产生收益;特定事业的定义比较模糊,可以是对项目的投资;最后一条,如果投资者自身的行为将决定盈利是否产生,则该等投资将不构成证券,但币圈的“质押”收益取决于项目方或交易所。该标准以“实质重于形式”为原则,不论这些投资产品叫什么名字,如果被认定为证券,则需要遵守美国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的规定。

      SEC认为,币圈所谓的staking(质押),lending(借贷),earn rewards(赚取奖励),APY(生息存款)等生息产品,只是说法不同,本质上都是证券,都应受到监管。因此,提供以上这些服务的数字货币机构,必须要在SEC注册,并提供全面、公平、真实的信息披露,做好投资者保护工作。

      为此,SEC官网同时还发布了一个视频,SEC主席Gary Gensler亲自出镜解释:用户把数字货币转让给一个质押服务提供商,这些服务提供商可能会把你的数字货币与成百上千万其他人的数字货币汇集在一起,一起获取收益。那么,服务商就应该进行披露信息,例如,收来的数字货币的用途?是否真的是质押?是否借出、借入或用它们进行交易?各类业务之间有无防火墙?收益从何而来?每个投资者得到的收益份额是否是公平的?底层的区块链合约是否真正为投资创造了价值,还是它们只是新的数字货币,稀释了投资者原本已经拥有的价值?

      SEC在对Kraken的起诉书中称,Kraken对其质押投资计划进行了虚假陈述,Kraken称投资者的收益来自于Kraken代表投资者进行的活动。SEC对Kraken“质押即服务”条款的描述中,特别指出投资者在向“质押即服务”提供商质押数字货币时所承担的风险,并指明这些风险是由于提供商没有做好投资者保护工作导致的。

      受此影响,美东时间2月10日数字货币行业开始下跌,且受到竞对Kraken被罚的影响,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的股价跌超14%,创下六个多月来的最大跌幅。

      值得注意的是,但在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发表讲话时,Gary Gensler此前在多种场合谈到过“经纪商和交易所等加密中介机构应向监管机构注册”。虽然他此前曾表示比特币(BTC)不属于证券,也一直拒绝具体评论以太坊(ETH),但当去年以太坊区块链开启POS新征程后,9月Gary Gensler首次发表“POS 代币可能是证券”的言论,并认为数字货币经纪商和交易所等中介机构应向SEC注册。

    1. 1月新增信贷4.9万亿元创新高 居民贷款依旧疲软

      【财新网】尽管受到春节假期影响,但在年初的传统旺季时点、叠加疫情影响消退,1月金融数据还是“不负众望”,迎来新增信贷的“开门红”,相应支撑了新增社会融资规模。

      2月10日,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1月金融数据显示,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9万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5.98万亿元,双双超过市场预期。此前财新调查显示,经济学家对于1月的新增人民币贷款预测均值为4.1万亿元,对新增社融的预测均值为5.5万亿元(参见财新网报道《财新调查|1月新增信贷预计超4万亿元 新增社融或同比回落》)。

      1月是信贷的传统旺季,2022年1月的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近4万亿元,已经是有统计以来的最高值。在高基数的前提上,2023年1月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了9227亿元。对此,中信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程强直言,这次信贷“开门红”的含金量较高,有望进一步强化。

      不过信贷结构的改善仍不明显,企业部门依旧是新增贷款的“主力军”。1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68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规模的95%。在信贷维持较高景气度的情况下,部分银行通过压降票据资产来腾挪额度,1月票据融资减少4127亿元,同比大幅回落5915亿元。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认为,政策适度靠前发力、支持保交楼等方向明晰,短期内信用扩张的主要动力来自政策端。

      相比之下,1月住户贷款仅增加2572亿元,同比少增5858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2231亿元,同比少增5193亿元。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按揭贷款在地产销售未见明显改善以及“提前还贷潮”加剧的情况下,新增规模依然较弱。

      “住房库存的粘滞性比较强,不会像传统餐饮部门恢复那么快,而住房销售想要改善,不能只靠激励政策。”一位私募基金宏观研究员对财新表示,疫情三年弱化了人们的收入预期,居民的购房意愿尚未恢复。具体来看,尽管近期一线城市二手房的交易显著增加,“该消费群体主要还是有钱人,因为一线城市住房的供给比较稀缺,想买核心地段就只能通过二手房交易,这部分人的投资行为并不能代表居民购房意愿的整体恢复”,相比之下,未来三四线城市的一手房恢复情况或许更有参考意义。

      1月社融增量为5.9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959亿元。虽高于市场预期,但分项来看,非信贷的部分一直在缩量,最主要的拖累项仍是企业债券。一方面,政府债券净融资4140亿元,同比少1886亿元;另一方面,企业债券净融资1486亿元,同比少4352亿元。

      “政府债券净融资同比减少受政策影响更多,并不是实际市场的成交结果,因此不用担心。”前述私募基金宏观研究员认为,但理财赎回潮余波对企业债发行的影响不容忽视,2月或能显著改善。

      同时,温彬指出,部分企业发债需求转向贷款,贷款和债券置换效应明显。

      货币供应方面,1月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2.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2.8个百分点,创下2016年中以来最高水平。1月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在2022年高基数上继续同比多增7900亿元,这表明受个人消费意愿仍偏低等因素限制,居民更多选择将收入进行储蓄而非消费,助推M2高增。

      此外,自2023年1月起,人民银行将消费金融公司、理财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三类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统计范围。2023年1月末,三类机构贷款余额8410亿元,当月增加57亿元;存款余额222亿元,当月增加27亿元。

    1. 多省份披露2022年“防疫账” 粤浙京规模较大

      【财新网】近期多省份在2023年度财政预算报告中披露2022年“防疫账”。各省数据口径不同,简单比较,广东、浙江、北京等人口密集、经历多轮疫情的省市资金投入较大。

      据财新统计,全国31个省份中有17个省份公布2022年疫情防控支出,资金规模从10亿元左右到数百亿元,其中广东以711.39亿元高居首位,浙江、北京防疫支出规模也较大,分别达435.09亿元、近300亿元。

      不过,各省份的披露口径不同,多数省份公布全省的疫情防控资金规模,一些省份如上海、吉林、内蒙古只公布省(直辖市、自治区)级防疫支出,分别为167.7亿元、85亿元、62.9亿元。

      吉林表示,2022年省级(财政)共筹集资金85亿元,其中发行一般债券38.1亿元,重点用于支持市县建设方舱医院和隔离点;统筹中央转移支付增量补助资金37.7亿元,支持市县开展疫情防控,重点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长春、吉林等市县倾斜。

      防疫支出主要从一般公共预算和医保基金两本预算安排,多数省份对此未加区分,不能确定披露数据是否包含医保基金拨付资金。少数省份同时公布了财政和医保基金的防疫投入。例如浙江披露,2022年全省安排疫情防控资金435.09亿元,保障免费核酸检测、隔离点建设及运行、防控物资采购等重点领域;医保基金支付6.92亿元,保障新冠病毒疫苗全民免费接种。

      陕西表示,2022年共计投入疫情防控资金190亿元,用于保障新冠肺炎患者免费救治、核酸检测、一线医务人员临时补助、定点医院补助、隔离点建设、防疫物资购置、增加医疗设备和重症医疗资源以及支援外省防疫等经费需要。此外,累计拨付医保基金专项资金37.8 亿元,保障9588万人次免费接种新冠疫苗。

      福建虽未公布医保基金拨付的防疫资金,但披露了财政和医保基金的分担责任。2022年全省各级财政投入130.43亿元,用于疫情处置和防控能力提升、核酸检测、疫苗及接种费用补助等支出。医保基金全额承担新冠病毒疫苗购置及接种费用,支持全民免费接种,市县财政按30%比例补助医保基金,省级统筹中央资金对市县财政负担部分补助60%。

      哪些用途的资金计入防疫支出,各省份口径也有不同。北京称,2022年投入疫情防控资金近300亿元,特别是加大对各区疫情防控资金支持,全力保障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资金需求。广东全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疫情防控资金711.39亿元,全面保障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医务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等疫情防控必要支出。

      上海市级财政安排的167.7亿元防疫支出中,除了疫苗接种、提升核酸检测能力,还包括医疗救治、发热门诊改造、定点医疗机构开办运营、方舱医院建设、购置诊疗设备、发放医务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服务保障外省市援沪医疗队等。

      宁夏未公布全部防疫支出,但披露了“补齐全区疫情防控硬件短板”的资金投入10.9亿元,用于支持新建8个平战结合型方舱医院,购置 6辆移动核酸检测车,建设15分钟核酸“采样圈”,及时保障调拨重点地区和单位疫情防控物资,支持中宁县疫情隔离板房紧急建设、银川市重症救治医院建设、疫情防控电子门禁购置安装和市县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此外,宁夏表示,新冠疫苗接种、全员核酸检测、患者救治费用等全部由政府财政承担。

    1. 研究:接种三剂灭活苗,突破感染后对奥株抵抗力却下降

      【财新网】此轮大规模奥密克戎感染潮接近尾声,在基础免疫超九成以及加强针接种过半的背景下,国内突破性感染例子随处可见。尽管不少研究显示,接种三剂新冠疫苗比接种两剂对具有更好的中和活性,亦即对病毒抵抗力更强,但尚不清楚接种疫苗后的突破性感染,对接种三剂和接种两剂疫苗的人的免疫反应有何影响。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叶菱秀团队联合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教授王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许洁在《Cell Research》上发表的研究对前述问题做出讨论,研究题为《反复接种灭活SARS-CoV-2 疫苗,反而会抑制突破性感染中对抗奥密克戎毒株的中和抗体》(Repeated vaccination of inactivated SARS-CoV-2 vaccine dampens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gainst Omicron variants in breakthrough infection)。

      这项研究发现,接种两剂灭活疫苗或三剂灭活疫苗的人突破性感染BA.2后,他们针对新冠原始毒株的中和抗体水平相当,但接种三剂疫苗者针对奥密克戎 BA.2、BA.4和BA.5的中和抗体水平反而显著下降。

      这些研究数据表明,重复接种灭活病毒疫苗(第三针加强接种)会增强对原始毒株的免疫反应,但这反过来会降低对相关但不同的新毒株的免疫反应。

      该研究收集了2022年3至6月上海疫情爆发期间135名BA.2毒株感染者的血清样本,其中24人从未接种新冠疫苗,56人接种两剂灭活疫苗,其余55人接种三剂灭活疫苗。接种过两剂或三剂新冠灭活疫苗后仍被奥密克戎感染的人群即为突破性感染人群。

      为了对比不同疫苗接种背景下人群的免疫反应情况,研究团队通过VSV假病毒中和法测量了血清样本中针对新冠病毒原始毒株和奥密克戎突变株(BA.2、BA.4、BA.5)的中和抗体滴度。

      最终结果引人注意:与接种两剂的人相比,接种三剂疫苗的人具有高水平抗原始毒株中和抗体的比例更高,但其具有高水平抗奥密克戎的中和抗体水平的比例却明显较低。这一结果表明,重复接种(即接种第三剂加强针)产生的中和抗体对原始毒株的中和活性要高于新的毒株。

      研究团队还绘制每个疫苗剂量组的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接种三剂疫苗组的抗原始毒株的中和抗体滴度最高,但是与两剂疫苗组并没有明显差异;与两剂疫苗组相比,三剂疫苗组的抗BA.2、BA.4和BA.5的中和抗体滴度显著下降。通过分析,研究团队排除了各分组年龄差异以及症状轻重不同造成偏差的可能性。

      整体上说,种种结果表明,在突破性感染中,由于对原始毒株的免疫印记(immune imprint)更强,反复接种灭活新冠疫苗会抑制针对奥密克戎的中和抗体反应。

      “这种新冠灭活疫苗诱导的免疫印记,可能反映了流感领域中的抗原原罪(original antigenic sin)学说。”文章开篇综述段落提到。“抗原原罪”是指身体免疫系统建立了针对某个抗原的免疫记忆后,再遇到一个新的类似抗原时,会优先激活针对之前抗原的免疫反应。在本项研究中表现为接种三剂疫苗者对奥密克戎BA.2、BA.4和BA.5突变株的中和抗抗体活性降低。

      不过,研究提到,与两剂疫苗组相比,三剂疫苗组对奥密克戎的中和抗体活性虽然较低,但这两组之间的临床症状相似,并且接种三剂疫苗已经被证明能够降低感染后的重症和死亡风险。研究团队强调,这项研究仅限于接种疫苗后的突破性感染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仍然强烈建议进行新冠疫苗加强接种以预防重症。

      研究团队呼吁,在设计后续疫苗接种和加强接种策略时,要谨慎对待免疫印记。同时,可以参考流感领域所提出的应对免疫印记可能的方法,即开发针对当前毒株和未来相关毒株的通用疫苗。

    1. 2023年地方怎样“全力拼经济”

      2023年伊始,接连召开的地方“两会”与地方政府“开年第一会”就稳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做出了部署,表明了积极推动一季度开门红和全年经济好转的务实、进取态度。当前,全国31个省市均已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了2023年的GDP增速目标和具体工作安排。地方政府对2023年经济走势的预判如何?2023地方经济发展的抓手有哪些?

      2023经济发展目标大多在5%-6%   (一)GDP增速目标:区域分化明显,各地方政府对2023年经济发展务实但积极

      1、区域间GDP增速目标分化

      31省市中,GDP增长目标最高定为9.5%最低定为4%,区域间GDP增速目标分化明显。当前,“十四五”规划进入攻坚阶段,全国31个省市均已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23年的经济发展目标做出了部署。其中,GDP增速目标最高的是海南省,预期增速为9.5%。国家疫情防控战略调整后,海南的旅游产业热度不断攀升,并进一步带动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在疫情影响逐渐消退的预期下,海南省2023年增速目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除海南外,增速目标在6%以上的还包括西部地区西藏(8%)、新疆(7%)与宁夏(6.5%),中部地区江西(7%)、安徽(6.5%)、湖南(6.5%)与湖北(6.5%)。其余省(市、区)的增速目标则在6%至4%之间。北京与天津增速目标全国最低,仅为4.5%与4.0%。

      纵观各地经济发展目标,相比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形势判断更为乐观。一方面,在新发展格局下,内需得到了充分重视。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心转变为在关注对外开放的同时也关注国内市场建设。中国统一大市场腹地的中、西部地区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全球加息潮导致外需萎缩明显,特别是在欧美发达经济体衰退风险加大的预期下,对外贸依赖度更强的东部省市经济增长受到影响大。

      2、与2022年相比,21省市GDP增速目标下调,地方政府的发展预期相对务实

      与2022年的增速目标对比,全国31省市中仅有4省调高了GDP增长目标。其中,新疆将GDP增速目标上调了1%,海南、黑龙江与重庆分别上调了0.5个百分点。上海、吉林、江西、湖南、西藏和内蒙古6省的GDP增速目标与2022年持平。其余21地区均将GDP增速目标下调了0.5至1个百分点。各地方政府对今年的经济预期相对谨慎务实。

      3、所有省市2023年目标增速均高于2022年实际增速,反映进取一面

      受疫情冲击影响,2022年部分省市增速放缓明显。经济工作会议将“稳增长”放到更高位置,并将“稳信心”与“扩内需”作为稳经济的重要突破口。会议指导下,政策总体预期是宽松的,市场风险偏好也将相应上升。从数据上看,2023年各地方GDP增速目标均高于2022年实际增速。海南、吉林、西藏和上海的GDP增速目标高于实际增速较多,分别高出了9.3%、7.9%、6.9%和5.7%。增速目标上调幅度较小的甘肃、福建、陕西和山东也分别高出了1.5、1.3、1.2和1.1个百分点,反映出政府换届完成后积极进取的一面。

      (二)地方财政增速目标:大多地区与GDP增速目标保持一致

      大多数地区一般公共预算目标定在5%-6%左右。在已公布一般公共预算增速目标的24个省份中,海南、新疆、湖南及安徽的增速目标相对较高。其中,海南与新疆分别将目标增速定在15%与10%,是目标增速最高的两个地区,均在10%及以上。湖南和安徽的目标增速分别为8%与7%。最低的是陕西、天津与北京,目标增速分别为3%、4%和4%。其余省份的一般公共预算增长目标基本设定在5%-6%之间。

      大多数地区一般公共预算目标与GDP增速目标保持一致,仅有少部分省市的财政收入增长目标略高或略低于经济增速目标。其中,海南、新疆、湖南及安徽四地一般公共预算增速目标高于经济增速目标,分别高出5.5%、3%、1.5%和0.5%。陕西、宁夏、山西、云南、河南、福建、广西、北京8地区一般公共预算增速目标比GDP增速目标略低。其中,陕西低2.5%,宁夏、山西、云南和河南略低1%,其余地区均略低0.5%。

      与2022年相比,2023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目标有所提高。主要原因在于2022年初有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安排。减税降费退税导致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基数低,因此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目标比2022年略高。其中,海南目标增幅最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目标上升5个百分点。云南、湖南、新疆和吉林也分别将目标提高了4至2个百分点。31省市中仅有浙江、山西、甘肃、河北、四川和上海6地将一般公共预算增速目标下调了0.5至1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信心较足,但对消费增长仍持谨慎态度

      从投资看,各地区2023年投资增速目标较高,地方政府投资增长信心充分。在已公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的22个省份中,目标最高的为海南和新疆,分别设定在12%和11%,均在10%以上。天津的固定资产增速目标最低,仅为3%。其余省份大多将目标设定在6%至10%之间。与2023年GDP增速目标及2022年投资增速目标对比,2023年的投资增速目标处于较高水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增长”及财政“加力提效”的政策引导下,各地方政府对今年的投资增长抱有较大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普遍上升的背景下,天津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下滑明显,由2022年的8%下降至2023年的3%。2015年以前,天津通过城投平台有息债务筹措了大量建设资金,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未带来产业快速发展。2015年以后,城投有息债务增长接近停滞,2015-2021年年均增速仅0.1%。同时,天津市债务风险相对较大。2021年天津债务率达到205.1%,位居全国第1。天津市地方政府主导投资的财政空间相对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天津市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从消费看,相比2022年,大部分地区对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增速目标略有下调,虽疫情影响逐渐好转,但地方政府对消费大幅增长仍持谨慎态度。在已公布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增速目标的19个省份中,新疆的增速目标最高,为12%,也是全国唯一消费增速目标在10%以上的地区。其余地区大多将目标设定在10%至6%之间。其中,湖北、福建、海南、云南和甘肃对当地消费增长预期较为乐观,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增速目标设定在10%。宁夏与浙江则相对悲观,消费增速目标仅为5%及4.5%,不及当地的GDP增速目标。与2022年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增速目标对比,已公布的19省份中仅有6地上调了2023年的消费增速目标。虽疫情影响逐渐好转,但地方对消费大幅增长仍抱谨慎态度。

      工业生产方面,各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目标较去年变化不大。在已公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目标的15个地区中,新疆与云南的增速目标最高,为9.0%。随后为江西、重庆与宁夏三地,增速目标为8%。广东与浙江的则较为保守,增速目标为全国最低,仅为5.5%。与2022年相比,除贵州大幅下调3%,新疆与重庆上调2.5%及2%以外,其余地区工业生产目标增速调整较小,浮动均在1%以内。

      此外,各省份物价和就业预期目标较为一致。25个公布物价预期目标的省份,均将物价预期目标设定为3%。在已公布调查失业率目标的省份也均将目标设定在5.5%上下。

      2023年地方“全力拼经济”六大关键词   2023年是全面贯彻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一年。一般而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后,各地方在会议指导下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在两会中提出2023年的政府行动计划。2022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的工作总基调是稳中求进。同时,会议也提出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展和安全两大统筹,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和社会大局稳定。在此指导下,各地方政府也在地方两会及“新年第一会”中对产业发展、内需回暖、稳增长、防风险等方面做出了部署,具体举措主要从促消费、稳增长、强产业、扩开放、防风险、惠民生六大方向展开。

      (一)促消费:举办主题活动、建设商圈物流、挖掘农村市场

      在新发展格局下,内需得到了充分重视。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放在经济工作重点的第一条。在地方两会的经济工作计划中,辽宁、吉林、江苏、重庆等地区将扩大内需放在了2023年工作重点的第一条。上海市及江苏省也在“新年第一会”中着重部署了提信心、扩需求的相关工作安排。具体举措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在城市形成消费商业集聚,围绕推动打造当地主题品牌购物节并加快商圈建设。二是扩大消费群体、推动消费下沉,由推动物流体系建设、推动电子商务下乡等展开。

      各地促消费的主题活动颇具地方特色。贵州省提出要常态化开展“多彩贵州扶商助旅促消费”行动,开展“黔酒黔菜美食季”等主题活动。江苏主打“苏新消费”四季主题购物节、“水韵江苏”文旅消费季等活动品牌,山东省预备发力“黄河大集”活动,预备打造黄河文旅消费品牌。

      在商圈物流体系建设上,各地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特色的建设方案。如贵州省计划以贵阳市为中心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江苏省则联合南京、苏州和徐州三地,提出了提升南京、苏锡常和徐州“三大商圈”的建设方案。

      此外,今年地方政府也将消费下沉作为促消费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同时,与之相配套,建设贯通县、乡、村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也是江苏、山东、西藏、新疆等地的重点工作内容。

      (二)促投资:重大项目储备、财税金融配套、营商环境建设

      稳增长工作是近两年中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促消费与促投资则是稳增长工作的两大重要抓手。2023年,各地方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浙江、重庆、辽宁等地的政府工作报告均将促投资放在2023年经济工作首要位置。在“新年第一会”中,也有安徽、广东、云南、新疆等地强调了促投资的重要作用。具体措施主要解决项目来源、资金来源及项目经营三大问题:

      一是做好重大项目谋划、储备、推进工作。山东主要发力绿色低碳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表示要大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谋划实施15000个左右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并且,深化基础设施“七网”行动,加快交通强国示范区建设,交通投资完成3100亿元以上。吉林省项目预备围绕“六新产业”“四新设施”展开项目,提高储备项目成熟度,为项目开工建设创造条件。云南与福建也在“新年第一会”中着重部署了2023年重大项目推进工作。

      二是发挥财政引导带动投资的积极作用,完善财税、金融、产业等配套措施、机制。譬如,辽宁省提出要从省产业引导基金、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结构性金融工具三角度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融资需求。广东省重点关注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财政工具,同时预备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

      三是改善营商环境,激活民间投资。如山西省提出要形成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常态化,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参与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加强民间投资融资支持。吉林省的“新年第一会”更是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项目建设”为主题,多角度部署了当地营商环境建设工作。

      (三)强产业:升级旧产业、布局新产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增量提质

      产业升级是今年地方经济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综合来看,2023年升级旧产业、布局新产业及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地方政府促进地区产业升级的主要方式。

      一是积极主动升级旧产业。部分地区有传统产业占比高的现象。这些传统产业往往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在实现传统发展模式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有必要逐步完成旧产业的淘汰。旧产业的技术升级也是实现产业更新换代的路径之一。煤炭化工产业重地山西省就提出要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1600万千瓦,加快现代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同时建设风电光伏五大基地,推进氢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开发利用。

      二是前瞻式布局,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在升级旧产业的基础上,地方政府也就产业发展做了前瞻式部署。福建省主要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等领域,提出要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并支持宁德打造世界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安徽省提出要围绕十大新兴产业开展强链延链补链。江苏主攻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 。湖南省也在“新年第一会”中强调了要以健康湖南建设为引领构建大健康产业目标。

      三是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扩规模、提质量。今年,全国有14省在两会中提出要推动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通过促进研发设计、信息软件、商务会展、运维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更好推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

      (四)扩开放:设施、政策、营商环境等多点发力

      对外开放是双循环战略的组成部分,也是地方政府2023年重点工作内容之一。纵观各地两会报告,扩开放的举措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是贸易便利化建设,推动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标准“软联通”。此举主要是可以帮助减少贸易双方的运输成本、产品技术标准管理等成本。河南省的工作围绕郑州国际机场展开,预备推进郑州机场三期扩建,建设郑州国际陆港航空港片区。贵州省则提出要扩大贵阳国际陆港集疏运能力,加密中欧班列,拓展中老铁路货运。边疆民族地区新疆主要依托口岸经济,一方面提升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等口岸的铁路集疏运能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中吉乌公铁多式联运,稳步实现国际航班常态化。

      二是政策对接,搭建RCEP、一带一路、东北亚经贸合作先行区等多边或双边贸易伙伴关系平台。值得注意的是,各省份的区位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各地扩开放的战略支点也存在鲜明地方特色。譬如位于中国西南部的贵州省,对外开放战略定位沿着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展开,主要是以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政策推动开拓东南亚、南亚市场。位于东部沿海的福建则重点关注港澳台贸易伙伴关系,提出要深入拓展国际友城交流,扩大闽港闽澳各领域交流合作,以侨为桥,以侨引侨、以侨引外。

      三是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抓好营商环境,大力推进招商引资。譬如,有16个地区均提出了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不断优化地区营商环境。有9地区表示要进一步优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为各类企业营造更好经营环境。

      (五)防风险:守住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科学疫情防控、提升公共治安

      一是守住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对地方债务、虚拟货币、房地产企业债务、非法金融活动等风险做好处置应对。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各地方政府对政府债务风险表达了关注,共有17个地区表示要有效防范、处理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湖南省提出要坚持举债有度、用债有方、还债有源、管债有法,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处置和化解债务存量,坚决防止违规举债、虚假化债。贵州省主要从债务责任出发,指出要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系统解决和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体制机制,积极稳妥扩大县级化债试点。

      二是科学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科学精准优化防控措施。落实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措施,着力保健康、防重症,顺利渡过流行期,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

      三是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管控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风险,做好安全生产和社会治理,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升农贸市场、学校食堂等重点场所监管水平,排查整治企业和家庭安全隐患。

      (六)惠民生:稳就业、强化公共服务

      一是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多省提出要通过促进就业创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一方面,健全援企稳岗扩就业政策,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退役军人就业保障,抓好零工市场建设,强化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另一方面,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系列计划,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二是强化公共服务。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推进医疗体系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兜牢民生底线,实施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责任编辑:张帆(ZN005) | 版面编辑:李东昊(ZN042)

    1. 警惕海外宽松交易阶段性退潮

      2月1日,美联储2月会议宣布加息25BP。虽然鲍威尔一再强调通胀风险和年内不降息,但市场进一步下调美联储的加息预期。未来美联储和市场之间巨大的预期差将如何收敛?

      中性发布会后市场继续“狂欢”,会议声明让市场对暂停加息的盼望落空。

      文稿分析上,2月会议声明与12月份大多一样,美联储新增表述“通胀有所放缓”(inflation has eased somewhat)。不过,美国通胀增速放缓并非新增信息,会前投资者更关注能否在声明中找到关于暂停加息的“蛛丝马迹”。针对这一问题,美联储保留了“委员会预计继续加息将是合适的”表述,市场对暂停加息的盼望短期落空。

      发布会中鲍威尔未蓄意打压资本市场,不确定性落地后市场继续宽松交易。

      相较于市场预期,2月会议声明实际上小幅鹰派,美股也确实在声明发布后小幅走软,同时美债利率和美元有所冲高。然而,会议当天标普500收涨1.05%,2年期美债利率下行12BP,美元指数大跌0.93%,市场走出典型的宽松交易组合。

      我们认为,鲍威尔的记者发布会中,有两点表述被市场解读出鸽派偏向。第一是鲍威尔表示并不对近期金融条件的放松感到担忧。会前,由于美股上涨,美债利率下跌等原因,美国金融条件显著放松,市场一度担忧鲍威尔会在发布会中表示对金融条件的关切,向市场“泼冷水”。鲍威尔的发言最终缓解了市场的恐慌情绪。第二是鲍威尔表示假如经济数据如12月经济预测般发展,则年内不会降息,但如果数据超出预期,政策可能会有所调整。很明显,鲍威尔的言下之意是如果通胀增速回落的速度超出预期,那么年内降息是可能的。

      市场与美联储之间的分歧本质上是对通胀增速回落的高度乐观。

      当前市场对美国未来加息节奏的预期和美联储出现巨大分歧。据联邦基金期货定价,目前市场定价美国终端利率为4.89%左右,且投资者认为美联储将在2023年下半年降息2次。很明显,这样的定价和美联储12月预测的5.0%-5.25%终端利率,以及一直强调的“2023年不降息”均相去甚远。

      近期各期限美债利率以及美元指数都显著回落,叠加衍生品定价美联储下半年降息,部分投资者认为这是因为市场反应“衰退交易”。

      但是,对经济增长高度敏感的美国高收益债利差仍维持在相对低的水平,并显著低于2016年和疫情时期。同时,美国OIS曲线显示,虽然未来数年美国短端利率将快速下行,但仍高于美联储预测的长期均衡水平。而一旦美国进入经济衰退,美联储都将把利率下调至均衡水平以下去刺激经济。显然,美国利率市场并非在定价经济衰退,而是通胀超预期下行所带来的利率下调。

      我们认为短期内可能美联储是对的,即需谨慎对待通胀回落;而在中长期维度,美联储可能会在年末因为经济深度衰退而进入新一轮降息周期。

      短期内需要关注能源价格反弹和工资韧性带来的通胀超预期风险。美国最近几个月CPI同比增速的下行的一大原因是能源通胀的拖累。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重启,能源需求的上升外溢至海外市场,我们看到美国零售汽油价格已经连续5周上升。汽油价格的上行可能会让美国能源通胀增速在近期反弹。

      同时,美国劳动力市场持续火热。12月非农职位空缺数录得1101万人,超过市场预期。高涨的劳动力需求可能让美国工资增速难以进一步下行,并对核心通胀形成支撑。

      我们认为美联储为了冷却劳动力市场可能不得不超预期加息(加息至5.25%),最终造成经济衰退,并在2023年末重启降息。美国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失衡意味着,如果美联储想要把薪资增速压制至合理水平(如疫情前水平),需要以就业大幅恶化作为代价。而失业率的大幅上行往往和经济深度衰退挂钩。随着经济深度衰退,美国通胀增速将在2023年末回到美联储的2%目标附近,美联储也将降息以应对经济下行。

    1. 解读全面注册制(五)|资产重组认定标准提高 降低公司成本(完)

      【财新网】在全面注册制改革中,沪深交易所同步更新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下称《重组审核规则》)并向社会征求意见,提高了重大资产重组的认定标准,多个基础性制度在各版块之间实现统一标准。

      备受关注的重组认定标准和定价机制上,两条变化值得留意。一是在“购买、出售的资产在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所产生的营业收入占上市公司同期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指标中,增加“且超过五千万元人民币”的要求;二是上市公司为购买资产所发行股份的底价从不低于市场参考价的九折调整为八折。

      “新增5000万财务要求亦属合理,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一般都能达到,太小的项目审批起来比较琐碎麻烦。八折这个变化也让市场各方谈判空间变大、心理更平衡,因为此前一个重组里可能出现配套募集资金价和认购价折扣不一样,现在都是八折,算是小优惠。”上述并购重组资深人士表示。

      此外,根据规定,标的资产通过主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实现重组上市的,其发行条件、板块定位要求与首次公开发行上市保持一致。此条“铁律”已经并购重组参与方心中根深蒂固,市场上再无2015年、2016年重大资产收购交易规模均破万亿的狂热情绪。

      事实上,自2016年出台史上最严重组上市新规以来,A股借壳数量自当年开始大幅下滑。2019年10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对主板重组上市进行大幅松绑并放开创业板借壳禁区,但借壳回暖并未如期出现。

      《重组审核规则》规定,涉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上市公司应当向交易所提出申请。交易所设立并购重组委员会审议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申请。沪深交易所相应调整了重组审核程序的适用范围,并明确了并购重组委员会的审议内容。

      增设咨询沟通条款,规定上市公司、独立财务顾问和证券服务机构在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案披露后至申报前、首轮审核问询发出后,可以就重组审核相关业务问题或者事项向本所重组审核机构进行咨询沟通。

      完善审核程序方面,借鉴主板“分道制”审核安排,本次《重组审核规则》明确规定,对于符合条件的重组申请,可以减少问询轮次和问询数量,优化审核内容,提高审核效率;明确交易所应按照证监会的要求,对注册程序中发现的影响重组条件的新增事项进行问询并形成审核意见;增加独立财务顾问主动撤回申请文件即触发终止审核情形等。

    1. 解读全面注册制(四)|中介被查不“连坐” 但“申报即担责”

      【财新网】根据现行规则,IPO期间中介机构被监管立案调查,在最终调查结论出来前,该中介机构所承揽的其他项目的审核进程也会受到牵连,市场俗称“连坐”。而根据全面注册制改革的征求意见稿,中介机构被立案调查不再与其业务的受理审核程序相挂钩。

      因中介机构的原因而触发审核中止与终止的,将限于中介机构“被中国证监会依法采取限制业务活动、责令停业整顿、指定其他机构托管或者接管等措施,尚未解除”,或者签字保荐代表人、签字律师、签字会计师等中介机构签字人员,被采取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等监管措施等情形。

      “考虑到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刑事追责相互衔接的立体惩戒体系更加成熟,且上位规则已删除立案调查与业务受理审核挂钩的规定,不再将中介机构立案调查作为不予受理及中止审核的情形。”上交所在相关规则的起草说明中表示。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对中介机构的要求有所降低。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实行注册制并不意味着放松质量要求,不是谁想发就发。特别是要用好现场检查、现场督导等手段,坚持‘申报即担责’的原则,发现发行人存在重大违法违规嫌疑的,及时采取立案稽查、中止审核注册、暂缓发行上市、撤销发行注册等措施。同时,科学合理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保持投融资动态平衡,促进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

      证监会有关人士表示,注册制试点以来,多数保荐机构能够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内控,执业质量也有明显的提升,但整体而言,“相当一部分的保荐机构在职业理念、组织架构和专业能力方面,与注册制的新的要求还不够匹配和适应,有个别公司也暴露出‘带病闯关’‘一查就撤’的问题,引起证监会和交易所的高度关注”。

      2020年6月,为配合《证券法》修订和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证监会修订《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下称《保荐办法》),要求证券公司进一步强化内控三道防线,同时将问责范围从保荐代表人扩大到管理人员、内控人员、项目组成员等各类责任主体;在加大行政处理力度的同时,也要求保荐机构建立健全内部问责机制。

      此次在全面注册制背景下,《保荐办法》再一次修订,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的看门人责任,在继续强调廉洁从业要求的同时,增加了保荐机构业务质量评价的要求,拟将保荐信用记录和质量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日就发布了2022年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结果,12家公司被评为A类,50家公司被评为B类,15家公司被评为C类。

      据了解,2022年证监会共对投行业务存在违规问题的17家次证券公司和121名责任人员,采取了行政监管措施93项。其中,对两家公司采取了暂停业务资格三个月的措施,对23名责任人员采取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的资格罚;针对“带病闯关”“一查就撤”等问题突出的,对八家保荐机构的内控情况开展了专题现场检查,对七家机构采取了行政监管措施,对一家情况比较严重的保健机构暂停了保健有资格。

      “这些工作下一步会常态化的开展,持续的加强监督,对于涉嫌违法违规的一些项目和保荐机构,坚持一查到底、问责到人。”前述接近监管的人士表示。

      证监会在答记者问中提醒发行人、中介机构等市场主体,证监会和交易所坚持开门搞审核,全程公开,全程接受监督,不存在“特殊通道”,与市场主体的正常沟通渠道是敞开的,没有必要请托、找“门路”,更不能搞利益输送、充当“掮客”。

      “下一步,将建立发行人廉洁承诺机制,深入推进中介机构廉洁从业建设,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让行贿人‘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在这方面,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否则会付出惨痛代价。”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1. 中国式“财政货币化”对资金面的影响

      3月即将迎来全国两会,中国将迎来怎样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市场对此颇为关注。

      展望2023年,相对确定的宏观趋势是外需收敛然而内需扩张。我们认为2023年内需扩张需要依赖两个部门扩表,一是居民部门,二是中央政府。

      中央政府扩表涉及QE、财政货币化等概念探讨,本质上是在追问一个问题,中国财政货币如何协同。

      一个更具体的问题是,“财政货币化”过程中流动性将呈现怎样的格局?

      财政货币协同,中国式“财政货币化”   “财政货币化”虽然常被讨论,但学界与市场对其赋予的内涵并不相同。

      学界常常讨论的“财政货币化”,指央行直接在一级市场上购入国债的行为。

      一国财政扩张时,若政府直接对话央行要求资金支持,央行随即在一级市场购入政府债券(例如国债),央行与财政直接同步扩表,即学界所称“财政货币化”,意在刻画一国央行为配合财政而缺失独立性现象。

      市场上讨论的“财政货币化”,更多指代央行二级市场购买政府债券——间接与财政联动的行为。

      如果政府先绕开央行,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后续金融机构再从央行获取流动性,央行间接与财政扩表,即市场所探讨的“财政货币化”,其更多反映一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

      1995年以后,由于受到法律的约束,学界讨论的“财政货币化”从未在中国发生,因此讨论中国式“财政货币化”,自然将央行在一级市场购买国债的行为排除在外。本文即将展开讨论的中国式“财政货币化”,不仅包括央行在二级市场配合财政扩表,还包括商业银行、政策行对财政的信用支持。

      中国式“财政货币化”的政策规范演绎   (一)当前政策禁止央行一级市场购债

      主流国家(美日欧)都禁止央行一级市场购债。

      不同国家均以相对严格的法律形式约束央行直接认购国债,譬如美国《联邦储备法》明确美联储只能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日本财政法指出央行原则上不能在一级市场购买国债(但英国、日本等主流经济体也在特定时期或特定情境下容忍央行直接认购国债)。

      央行一级市场购债被禁止,因为这种方式会挤压央行必要独立性、同时带来道德风险,一旦财政“不负责任”扩表,将带来恶性通胀等不良后果。

      中国也从法律层面禁止央行一级市场购债。

      首先,1993年财政部被禁止直接向央行借款。1993年以前,中国财政资金紧张,政府曾直接向央行借款行为(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公布前,中央财政向人民银行借款1663.57亿元)。

      在央行与财政协同且缺乏约束的背景下,1993年中国发生了较为严重的通胀,通胀率高达14.7%。同年12月25日,《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下发,要求“财政部停止向中国人民银行借款,财政预算先支后收的头寸短缺靠短期国债解决,财政赤字通过发行国债弥补”。

      随后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出台,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央行不得在一级市场上购入国债,进一步切断财政和央行直接联系。《中国人民银行法》其中第二十八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1995年以后中国央行恪守《中国人民银行法》,至今未曾在一级市场对财政融资。

      (二)当前政策允许央行二级市场购债

      绝大多数主流国家均允许央行在二级市场购买国债。

      观察不同国家央行资产负债表,美国、日本、英国等主流国家均有对政府债权科目,一级市场购债被禁止前提下,说明各国央行允许在二级市场购债。原因之一是可以为低利率国家的货币政策找到出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冲击、2020年疫情冲击期间,日本、美国、欧洲开展的大规模量化宽松均在二级市场上开展。

      原因之二在于,二级市场购债能够反映政府信用的真实价值,一旦政府信用陷入危险,二级市场国债价格将迅速走低,从这一层面上,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货币超发风险。

      中国同样允许央行在二级市场上购入国债。

      中国于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中明确,央行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等优质债券。其中第二十二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及外汇。”明确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进行现券买卖。

      2013年-2014年后,央行创设多项货币工具(MLF、SLF等),允许金融机构将优质债券与信贷作为抵押品释放流动性,意味着央行与财政联动的形式不再局限于二级市场购买国债。

      (三)中国式“财政货币化”历史上的四个关键时点

      上文仅讨论央行于财政的协同,如果将商业和政策行对财政协同的政策也纳入讨论,我们将得到中国式“财政货币化”的四个关键时点。

      第一个关键时点,1993年,财政部禁止向央行借款。

      在此之前中国财政资金紧张,政府可直接向央行借款。90年代初经历高通胀之后,1993年国务院发文要求“财政部停止向中国人民银行借款”。

      第二个关键时点,1995年,央行被禁止在一级市场购买国债,被允许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国债,开启预算内财政货币化。

      《中国人民银行法》出台,明确央行不得在一级市场上购入国债,彻底切断财政和央行在一级市场上直接联动。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央行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等优质债券。

      第三个关键时点,2009年,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城投获得商业银行、政策行信贷支持,开启预算外财政货币化。

      1996年《贷款通则》明确借款人并不包括政府,及政府无法直接从金融机构借款。而在2009年3月央行、银监会下发〔2009〕92号文,为落实四万亿投资计划,中央支持地方政府通过城投平台融资,至此以后,地方政府得以通过城投与商业银行、政策行联动扩表,开启了中国预算外的财政货币化。

      第四个关键时点,2013年-2014年,央行创设多项货币工具,支持财政预算内外货币化。

      央行创设多项货币工具(MLF、SLF等),允许金融机构将优质债券与信贷作为抵押品释放流动性,意味着央行与财政联动不只有二级市场购买国债一种路径,也意味着央行不仅可以支持财政预算内扩表,也可以实现对财政预算外扩张的支持。

      中国式“财政货币化”的三种模式   根据实施财政货币化的主体以及使用货币工具的不同,中国式“财政货币化”可划分为三种模式:其中模式一、二是央行对财政的协同,模式三是商业银行、政策行对财政的协同。

      模式一:央行直接买卖或接受抵质押品

      模式一是央行配合财政扩张的方式之一。央行可以基于自身意愿,直接在二级市场上买断或接受政府债券抵质押,进而投放流动性实现财政与货币的协同。

      2013年以前,央行更多采用现券买断投放流动性。

      2000-2003年,当时央行为了调节市场流动性,多次在债券市场上进行现券买卖。2001年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就明确提到,在当年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方式中,现券的交易量明显增加。

      2013年以后,央行更多使用逆回购、MLF、SLF工具,通过接受抵质押品投放流动性。

      2013年以后,在各类创新货币工具的加持下,央行不局限于外汇资产派生基础货币,而是接受政府债券、政府富有偿还义务的信贷、信用债等优质资产作为抵押投放流动性。这样一来,央行可以实现对财政预算内、外扩张的协同。

      当然,买卖、接受抵质押品的主动权掌握在央行手中,财政扩张时,央行没有义务100%进行配合。

      模式一中,政府通过发行政府债券、借助平台融资的加杠杆,必然伴随着宽信用。央行若在二级市场上买卖国债或者接受政府债券作为地址押品,投放MLF等结构性工具,那么这一过程伴随着流动性投放。

      模式二:央行创设并投放流动性工具

      模式二是央行配合财政扩张的方式之二。

      在这一模式下,央行通过创设不同种类的结构性货币工具,金融机构先向政府提供贷款,随后央行向金融机构输送流动性(即先贷后借),最终实现财政货币协同闭环。

      针对政府扩表而开展的流动性工具包括PSL(2014年创设)、设备更新再贷款(2022年创设)。

      2014年开设的PSL(补充抵押贷款)实操模式中,政策性银行首先向地方政府提供棚改贷款,再将相关贷款或其他资产抵押给央行获得流动性支持(贷款本金的100%)。

      2022年创设的设备更新贷款,实践流程中,先由21家金融机构向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提供用于专向用于设备更新贷款,随后再从央行获得资金支持(贷款本金的100%)。

      结构性货币工具秉持“先贷后借”原则,金融机构在“贷”后必然跟进“借”的操作。在这一模式中,政府扩表同时伴随着流动性同步宽松。

      模式三:商业及政策性银行信用扩张

      和前两大模式不同,模式三中央行的直接参与度下降,而是由政策行与商业银行配合财政进行扩张。

      除了购买政府债券,商业银行和政策行还能向政府提供信贷类支持。

      2015年以前,政府扩表主要依赖商业银行扩表。法律约束下,商业银行不能直接给政府贷款,但在多年的实践中,出现了商业银行接受政府资产(譬如土地)抵押,向融资平台提供贷款、商业银行接受实体企业或个人的政府购买承诺抵押,向企业提供贷款等方式,实现商业银行对政府扩表的协同。

      2015年后,隐债监管趋严(对融资平台监管力度加大),政府更依赖政策行扩表。对于政策行而言,一般通过政策行信贷或者设立专项建设基金(即开发性金融工具)的形式扩表。譬如2015-2017年设立2万亿专项建设基金、2022年设立0.7万亿建设基金,新增逾8000亿政策行信贷。

      现实中,中国财政扩张更多借助模式三。模式三也是预算外财政扩张的主要渠道。值得强调,模式三中的财政货币协同,财政和银行同步扩张,会消耗流动性。除非央行后续跟进流动性投放,否则模式三的直接效果是带来流动性收紧。

      中国式“财政货币化”之下的流动性启示   海外主流财政货币化往往对应着银行间流动性宽松。

      海外主流财政货币化流程是财政发行国债,然后央行在二级市场上或直接购买,或接受国债作为抵质押品。

      这一传统财政货币化进程中,财政扩表需要央行在公开市场上投放流动性,最终实现央行和财政部同步扩表。央行终究需要投放流动性来配合财政扩张。

      这一传统财政货币化模式中,财政扩张的同时央行维持流动性宽松。

      中国式“财政货币化”可以有三种模式,并不必然意味着流动性宽松。

      尤其模式三,财政通过预算外渠道扩表,普通商业银行或者政策性银行开展信用扩张,这一过程不仅没有对应央行流动性投放,相反会消耗银行间超额准备金,效果是银行间资金利率收紧。

      当然,央行可以在后续跟进降准,公开市场操作等流动性投放操作,最终可以缓解预算外扩表带来的流动性压力。但单纯从中国式财政货币化模式三而言,商业银行或政策性银行扩表的直接效果,的确是造成流动性收紧。

      回溯历史,某些财政货币化年份反而伴随着银行间流动性收紧。

      一个典型的宽财政时期,2015-2017年,当时财政同步启用PPP、棚改贷款、政策性金融工具三项准财政工具。财政刺激下,这一时期基建和地产投资需求得到提振,社融增速高企,宽信用效果显著。

      反观资金面,2016年末至2017年资金利率快速抬升,流动性趋紧。这一时期呈现出典型的财政扩张、信用扩张(社融增速抬高),然而银行资金利率收紧。

      原因比较容易理解,2016年至2017年,政府通过PPP、政策性银行扩表等形式进行财政扩张。与此同时,央行在银行间市场未投放足额流动性,最终我们看到的是资金面结束了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的宽松,最终在2016年下半年迎来收紧。

      2023年,预算外财政扩张或仍将是财政主流选择。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及政策性扩表是2023年财政货币化的主要模式。

      我们曾在《年度财政基建展望》中提出,中性情形下,今年仍有0.7万亿政策性金融工具有待发行使用。

      这一模式下,流动性格局或将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财政货币化同时,央行不必然配合流动性宽松。第二,全年维度,流动性波动率或提高。

    1. 解读全面注册制(三)|解决“单边市” 融券券源大扩容

      【财新网】根据全面注册制改革的最新文件,新股上市首日即可纳入融资融券标的,还优化了转融通机制,扩大融券券源范围。

      由于做空手段并不多元,A股主板市场常年出现融资余额远大于融券余额的“单边市”情形,融券业务相当于融资业务的长期跛足是两融市场发展众所周知的难点。让投资人可以方便的获取券源信息,包括价格、数量和期限等被视为交易博弈最为有效的破解方法,也使得买卖力量促进价格回归。

      融资融券是证券市场重要的基础性制度,也是国际证券市场中较为成熟的交易方式,对提高市场双向价格发现、丰富投资者交易策略、满足多元交易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对投资者而言,融资融券业务提供了风险对冲工具,有利于投资者投资策略的完善;对交易所而言,融资融券具有放大成交量的杠杆效应,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市场流动性水平。

      为提高市场定价效率,沪深交易所同步修改了《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明确注册制下股票上市首日纳入“两融”标的,注册制下股票自被撤销风险警示之日起调入融资融券标的范围,存托凭证比照适用融资融券相关规定。

      此外,优化投资者融券卖出所得价款的投资范围,在原有可投资品种基础上增加债券交易型ETF,不过跟踪指数成分债券含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除外。由于债券申报数量相关内容已不再使用“手”的概念,在申报数量上,交易所将融资买入、融券卖出债券的申报数量规定调整为10万元面额或者其整数倍。

      作为融资融券制度的补充,为了完善多空平衡机制,沪深交易所还修订了《转融通证券出借交易实施办法》,转融通证券出借交易是指证券出借人以一定的费率通过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出借证券,借入人按期归还所借证券、支付借券费用及相应权益补偿的业务。

      此前,证金公司在“双创板”率先实施转融券约定申报后,上市公司股东参与转融通出借意愿强烈,融券券源有所放量,融券规模有了明显提升。截至2月1日,科创板融资余额为662.64亿元,融券余额为199.90亿元,融券占两融的比例为23.17%;创业板融资余额为1807.90亿元,融券余额为154.13亿元,融券占两融的比例为7.86%。而沪深两市整体数据而言,融资余额为1.55万亿元,融券余额为925.55亿元,融券占两融的比例为5.98%。

      借鉴科创板、创业板改革经验后,全面注册制下的A股将实施市场化约定申报机制,允许双方自主协商出借期限、出借费率,并可以灵活展期和提前了结。同时,提升转融券交易效率,约定申报支持盘中实时撮合成交、实时调整账户可交易余额,也就是说出借人与转融券借入人可实时出借或借入证券。

      一位券商从业人员告诉财新记者,融券业务发展最大的限制在于券源不足和成本过高。券商要想拿到券源需要动用其所有的资源,要么是自己出资买股票,要么跟公募基金保持良好的关系去拿券,或者自己去找上市公司非金融机构法人股东,都是券商自己的销售人员一单一单谈下来的,所以券商综合实力越强,这块业务的发展潜力越大,这也是为什么目前的融券业务市场集中度要明显高于融资市场,头部集聚效应明显。

      此次改革,在证券来源上,扩大了转融通证券出借券源,允许参与注册制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在承诺持有期限内,出借获配股票。还提升了证券出借申报灵活性,将单笔最低申报数量全面调低至1000股,此前这一规定为“不得低于1万股”,单笔最大申报数量全面调高至1000万股,更好满足市场参与者的需求。

    1. 解读全面注册制(二)|部分引入双创板经验 主板涨跌设限仍为10%

      【财新网】根据沪深交易所最新发布的《交易规则》征求意见稿,全面推行注册制后,主板交易制度将发生改革,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第6个交易日起日涨跌幅限制继续保持10%不变,并优化盘中临时停牌制度。

      试点注册制之前,主板新股首日涨幅限制为44%、跌幅限制为36%,首日后涨跌幅限制变为10%。44%的上限与主板交易制度相关,若一只新股首日上涨20%,会触发30分钟临时停牌机制。若此后还上涨20%,那么交易会彻底停止,此时股价较上市发行价格的涨幅为44%。而在科创板、创业板新股上市前五个交易日,并未设置涨跌幅限制。上市五日后,“双创板”每日涨跌幅为20%,股民一度用“20厘米游戏”来笑称追逐涨停板的投机行为。

      事实上,俗称的“涨停板”机制 (Daily Price Limit Rules)在全球股票市场中,尤其是在个人投资者占比较高的新兴市场中被广泛使用。当个股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时,市场通常还会引入“暂停机制”来稳定市场情绪。

      此次全面注册制改革,复制了部分“双创板”交易机制推广至主板,明确主板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上市后的前5个交易日不设价格涨跌幅限制。但是,主板新股上市第6个交易日起,日涨跌幅限制继续保持10%不变,这与此前市场预期的20%有所不同。此外,主板的投资者适当性也保持不变,对投资者资产、投资经验等要求照旧。

      日内的涨跌停交易限制,尤其在“散户市”中最为人诟病的就是投机资金诱导交易的行为。投机者故意将股价拉高至涨停板吸引追涨资金买入,随后又在次日卖出获利。此举屡试不爽的原因在于,个人投资者看到“起飞”的股价,会自然而然认为股票价格存在没有充分反应基本面的信息变化,心甘情愿高价接盘。因此,在制度规则层面,涨跌幅限制的具体数值颇为关键。

      “主要考虑是,从实践经验看,主板存量股票及新股第6个交易日起波动率相对较低,10%的涨跌幅限制可以满足绝大部分股票的定价需求。”接近监管的人士表示。 同时,在临停机制上,将股票重新上市首日的盘中临时停牌机制调整为“盘中交易价格较当日开盘价格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30%、60%的,各停牌10分钟”,与其他无价格涨跌幅限制股票的盘中临时停牌机制实现统一。

    1. 解读全面注册制(一)|主板标准提高 拉大板块差距

      【财新网】全面注册制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明确了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的板块定位,通过上市门槛拉开板块之间的差距。

      根据征求意见稿,主板要突出“大盘蓝筹”特色,重点支持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科创板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

      创业板则是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北交所主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企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大板块差异化定位之下,多层次资本市场版图落地,不同类型、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可以在不同的市场中寻求上市,同时搭配差异化的投资者门槛要求,实现板块投资风险适配,资本市场将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国泰君安证券的观点称。

      为了突出主板的“大盘蓝筹”特色,此次改革大幅提高了主板上市条件,针对境内发行人设置了“净利润+现金流/营业收入”“市值+净利润+营业收入+现金流”“市值+净利润+营业收入”三套财务标准,满足任一一套标准即可。

      相对而言,主板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要求更高;相近市值规模下,主板对净利润、营业收入、现金流等指标的要求也更高,但同时也取消了现行主板发行条件中关于不存在未弥补亏损、无形资产占比限制等方面的要求。

      在主板核准制发行时代,对于拟上市企业侧重考察盈利指标,要求发行人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5000万元或者营业收入累计超过3亿元。实践中,2020年以来所有主板上市企业上市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扣非与扣非后孰低值)均在5000万元以上。

      而在全面注册制下,根据征求意见稿,与之相对应的要求提升至“最近三年净利润均为正,且最近三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1.5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1亿元或者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10亿元”。

      不过,在净利润等要求提高的同时,主板新增的另外两套财务标准则体现了包容性,但仍要求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市值+净利润+营业收入+现金流”“市值+净利润+营业收入”都侧重于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大盘蓝筹” 定位相符。

    1. 全面注册制:专业投资时代启幕

      2023年2月1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等规则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次不仅是主板注册制改革,是全面注册制改革,包括了各板块,首发、再融资、并购重组、发行交易、持续信披等内容的全面改革,板块的重中之重是上交所、深交所主板,核心的变化是选择权交给市场,信息披露质量成为灵魂。这次改革,毫无疑问将对二级市场带来深远影响。总体看来,以下几方面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一、能上能下将成为常态化标志   全面注册制改革,相当于企业干部制度的“能上能下”改革,也相当于市场对上市企业的360测评。监管和市场各归其位,因此该发行的就会发行,该退市的也要退市,对于炒壳、炒新类投机将产生遏制作用。

      实际上,在试点、过渡期间,很多变化已经发生。比如2022年A股市场首日破发比例是28.8%,而2021年仅为4%。2022年A股退市家数再创新纪录达到46家,2020年为16家,2021年为23家,再往前追溯的话,平均每年不到3家,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趋势变化。相比美股6%的退市率,A股2022年退市率不足1%,尽管由于地方政府出于发展经济天然的“保壳”冲动,退市率短期大概率不会出现美国趋势,退市的选择权回归了市场。壳资源不再是香饽饽,“买壳”的冲动也将面临降温。港股市场是A股的镜子,因为内地公司比重足够大,2022年港股IPO破发率是59%,有 47家(主板37家)上市公司被港交所以上市规则除牌,17家(主板15家)私有化及自愿撤回而退市。

      二、A股港股化,专业机构投资和价值投资时代正式开启大幕   注册制后,优质的上市公司和高声誉券商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容易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即强强联合,不断受到市场认可。而绩差的上市公司风险大,券商也不敢像以往那样徇私舞弊。这些绩差的上市公司将逐步被市场边缘化。同时,注册制全面实施也将会从根本上改善制约中国股市的一个顽疾——只进不出,今后绩差上市公司退市的风险将会大大增加。持有这些股票的投资人遭遇重大损失的风险也随之加大。这种现象也称为A股港股化。

      注册制改革后,市场机制成为IPO的天然紧箍咒,不必担心IPO家数大幅度上涨的情形。说白了,得有人买单才可以。2022年在香港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共238家,主要是主板,其中137家为首次递表,当年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的有 102家,不到一半。A股开始走向成熟市场,当然也会开始具备港股化、美股化的特征:一是机构投资者比重将逐步提升,专业机构“抱团”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可能会强化。二是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成长性成为最重要的验金石,战略思维型董秘将炙手可热。三是长期价值投资必然回归。但并不是便宜的股票一定会得到市场追捧,成长性好的中市值股票可能成为是调研热门。而机构投资人比重的提升,使得投资更加趋向长期化和专业化。四是市场“进退之间”,股市“二八”分化也成为可能趋势,垃圾股将在寒风中悲鸣,游资炒作将风险巨升。

      还要进一步强调的是,在注册制推行后,原核准制下隐性的23倍限制已逐渐被打破,新股发行市盈率出现分化。这也反映出股票发行市场对于IPO定价趋于理性,市场定价机制有更多的发挥空间,承销商及市场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质量的公司给与不同的IPO定价。新股不败神话将被打破。在核准制下,打新无风险几乎成为市场共识。实施注册制之后,这一局面发生改变,高估值的IPO很容易破发给打新投资带来亏损。未来,投资者如想要在这个市场长期活下去,请远离垃圾股的博弈,拥抱性价比高的绩优上市公司。

      三、中介机构声誉也将成为投资判断更重要的参照系   低声誉券商承销的股票上市首日涨幅相对高于高声誉券商承销的股票。描述IPO首日涨跌幅的概念是IPO抑价,由金融学家Logue于1973年首次提出,当时称为“新股发行之谜”。学界成因解释主要分为信息经济学、行为金融学和政治经济制度三类。其中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接受度较高:IPO企业、投资者和承销商三类市场主体之间存在信息差,为了对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进行补偿,吸引投资者积极参与认购新股,股票发行人不得不降低IPO价格,由此产生IPO抑价现象。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承销商声誉和IPO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信誉高的券商承销股票时容易获得相对较高的发行价。其原因主要在于:现行监管政策下,券商失责成本较高,市场对声誉高的券商相对信任,愿意接受更高的承销价格。

      对于准备持有一年到二年以上时间的股票投资人,选取高声誉券商承销的股票投资收益相对较高。承销商声誉与企业IPO后的长期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高声誉券商承销的股票在一年到二年以上的时间投资收益高于低声誉券商承销的股票。这主要是因为两方面原因。1)承销商声誉机制兼顾了激励与惩罚,声誉优良的承销商会更积极维护自身声誉,发挥自身优势在承揽业务阶段对发行企业进行甄别筛选,承接高质量、低风险公司的IPO业务,此类公司在IPO后一般有更好的市场表现。2)鉴于高声誉承销商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发行价,优质公司IPO时也会倾向于选择高声誉券商。

      总的来说,低声誉券商承销的股票上市首日涨幅相对高于高声誉券商承销的股票。但从2、3年或以上的周期来看,高声誉券商承销的股票会获得更高的相对收益。高声誉券商在注册制下承销业务将占优势:一方面他们容易获取更多的业务,另一方面也容易获得更高的融资额。

      四、后注册制改革时代市场展望相对乐观   (一)美国和印度实施注册制后市场走势都是乐观的

      美国注册制前的行情和当前的A股非常相似。美国1933年注册制实施前经历了经济危机,经历了33个月的股市暴跌(1929年9月—1932年6月)道琼斯指数终极顶点、低点:381.17点、44.1点。跌幅:89%。1933年实施注册制以来经历了1933~1937年的疯牛和1937年~1942的慢熊,之后迎来了一轮百倍的上涨慢牛行情。

      中国注册制前也经历了一场大熊市的挤泡沫;2015年后走了4年多的大熊市,估值回到历史熊市底部区域。2019年科创板正式实施注册制,之后创业板也逐渐实施注册制,这期间经历了三年结构性牛市,2022年再次出现股市暴跌,估值下跌回到历史底部。今年全面实施注册制主要针对主板市场。很明显现在的A股和当时美股的非常相似,美国股市的注册制实施也是从熊市见底开始(1933年),在牛市里慢慢过渡的。

      印度1992年首次施行IPO注册制以来,不仅IPO数量暴增,退市的公司数量也不断增长,资本市场开启了优胜劣汰的时代。此外,在印度实施IPO注册制以来,主要的股指SENSEX30从1992年初不到2000点,到2022年底的63583点,累计暴涨了近30倍,开启了30年大牛市。

      (二)中国实施注册制采取的是稳中求进策略,市场心理准备充足

      A股市场全面实施注册制,是在各方面条件都成熟的背景下实施的。我们是在科创板、创业板等实施注册制之后,平稳过渡的。注册制并不是放低门槛,不审查,随便上市,近几年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审查力度并不低。只是将应当由市场判断的,交给市场,权力放到交易所;另外对企业的判断,尤其是企业的估值不再由监管确定,而是交给市场判断。但基本的上市门槛并不低。

      结合目前国内外经济情况预期,A股有望走出一波大的行情。这一点代表聪明资金的北向资金似乎更加敏锐。近期北上资金持续流入抢筹,节奏类似2018年底2019年初。

      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2023年美国GDP增速为0.5%,日本为1%,欧洲为0,中国为4%。从目前各省市“两会”公布的数据分析,中国2023年GDP极有可能在5.5%附近,从全球主要经济体角度来看投资机会在哪里,不言自明。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

    1. 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 不认为现在是暂停加息的时机

      【财新网】北京时间2月2日凌晨,美联储发布2023年的首份议息决议。该决议显示,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提高至4.50%—4.75%,符合市场预期。在2022年12月议息会议上放缓加息至50个基点后,美联储再度缩小加息幅度。

      尽管加息幅度继续缩小,但美联储仍未改变将“利率目标区间持续上调是合适的”的这一措辞。但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捕捉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承认“通胀减缓(disinflation)的过程已经开始”后,市场情绪得到提振。

      受此影响,美股由跌转涨,三大股指中涨幅最大的纳指收涨2%;债市方面,美债收益率有所下降,其中2年期美债收益率降至4.129%;美元指数短线下挫,至101以下;国际金价小幅走高,纽约金主力连续合约报1966.80美元/盎司。

      通胀减缓过程已经开始   “我们现在可以第一次说,通胀减缓过程已经开始。”鲍威尔表示,因为供应链被固定,需求正在向服务部门转移,供给短缺或已得到缓解,因此看到商品通胀的下降。

      美联储也在本次议息声明中调整了有关通胀的措辞:从“通胀仍居高不下”调整为“通胀已有所缓解,但仍处于高位。”从美联储更为关注的个人消费支出指数(PCE)来看,2022年12月PCE同比上涨5.0%,较上月的5.5%继续回落;剔除掉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CE同比上涨4.4%,也低于上月的4.7%。

      同时,鲍威尔仍强调应关注剔除能源、食品和住房等价格的非住房核心服务通胀。并且表示,目前还没有看到这部分通胀的下降。这部分通胀在6个月和12个月的维度来看,涨幅仍在4%以上。他预计,在新租约继续降低带动住房服务通胀回落之前,其还有可能继续上涨一段时间。因此,他称,“我们仍然有40年以来最高的通胀,工作还没有完全完成。”

      “我们将对宣布(控制通胀)胜利和发出游戏已经胜利的信号持谨慎态度。”鲍威尔认为,通胀减缓的进程还处于早期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这将需要时间。

      鲍威尔再次表示,美联储正在试图控制加息过多而引发的不必要的经济伤害,但同时也要避免在降低通胀方面做得不够的风险。他表示,不希望美联储处于一种境地,即在停止加息后的6个月或12个月,发现通胀回升,而不得不再提高利率。

      在同日发布的《长期目标和货币政策策略声明》中,美联储重申其政策目标,即促进最大化就业、稳定物价和适度的长期利率。同时,仍将其长期通胀目标稳定在2%。

      现在并不是暂停加息的时候   虽然美联储对近来通胀数据的改善表示肯定,但仍未在政策声明中明显改变其未来的货币政策方向。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重申,为使通胀在一段时间内恢复到2%的目标,适当上调利率目标区间将是合适的,从而达到足够限制性的货币政策立场。

      “委员会显然不认为当前是一个暂停(加息)的时机。”在被问及是否考虑在某次会议上暂停加息,而后再恢复加息时,鲍威尔称,他不认为这是FOMC正在考虑的事情。

      对于未来的政策路径,鲍威尔表示,美联储还未就终端利率的确切位置做出决定。他称,在2022年12月议息会议上,联储官员给出当时的最佳估计,即终端利率的中值在5.00%—5.25%的区间,而在接下来3月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将更新这些评估。

      他进一步表示,美联储将仔细研究自现在起到3月、5月议息会议间的数据,如果美联储认为他们需要将利率提高到比2022年12月所说的水平更高的位置,美联储肯定会这样做;如果数据指向另一个方向,也将影响美联储的政策决定。“在接下来的会议上,我们将依据数据做出决定。”

      同时,鲍威尔表示,鉴于美国经济的前景,美联储不会在2023年降息。

    1. 吉利旗下电动汽车公司路特斯科技拟以SPAC方式登陆纳斯达克

      【财新网】吉利旗下又一家公司即将上市。1月31日,武汉路特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路特斯科技”)和纳斯达克特殊目的收购公司L Catterton Asia Acquisition Corp(下称“LCAA”)宣布,双方已达成最终并购协议。

      合并交易完成后,路特斯科技将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LOT”,合并后新公司估值约为54亿美元。路特斯科技称,此次交易已分别获得路特斯科技和LCAA董事会的一致批准,预计将于2023年下半年完成合并。

      路特斯(Lotus)于1948年在英国创立,是著名的跑车、赛车制造商,与法拉利、保时捷齐名。1982年路特斯创始人柯林·查普曼(Colin Chapman)离世后,公司多次易主。2017年9月,吉利集团从马来西亚DRB-HICOM集团收购路特斯51%的股份,获得控股权,其他49%股份则由马来西亚汽车品牌Etika Automotive持有(详见财新网报道《吉利集团完成收购英国跑车品牌路特斯51%股份》)。

      2021年7月,路特斯在英国发布最后一款燃油车型EMIRA,此后开始全面电动化。

      路特斯科技是路特斯旗下的电动汽车公司,成立于2021年8月,总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据财新记者了解,路特斯科技采取轻资产模式运营,聚焦电动汽车研发销售,其产品由吉利控股旗下的武汉工厂生产。路特斯科技股东包括吉利控股、Etika Automotive和蔚来资本等。

      2022年3月,路特斯科技发布首款纯电SUV Eletre,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开启交付,同年晚些时候在英国和欧盟市场交付,未来也计划进入美国和全球其他区域。根据不同配置,该车型定价分别为82.8万元和102.8万元。路特斯科技计划还将在2023年和2025年推出两款纯电车型。

      路特斯科技称,这笔合并交易募集到的款项将用于加速产品创新、开发新一代汽车技术、拓宽全球分销网络,以及企业日常经营。合并后路特斯科技的董事会将包括由LCAA指派的一名董事。

      LCAA隶属于消费品私募投资公司L Catterton。据L Catterton官网介绍,2016年1月,公司由私募股权公司Catterton、全球头部奢侈品牌LVMH和Bernard Arnault的家族控股公司Groupe Arnault共同成立。Bernard Arnault是LVMH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一名熟悉路特斯科技的人士称,LVMH投资的豪华电动汽车对于资本市场来说颇具想象力。

      另一豪华车品牌保时捷已于2022年9月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据CompaniesMarketCap数据,目前保时捷位居全球车企市值排行榜第四位,仅次于特斯拉、丰田和比亚迪。保时捷2022年全球销量约31万辆,同比增长2.6%。2015年10月,法拉利在纽交所上市,法拉利目前位于全球车企市值排名第11位。

      近年来,吉利系企业加速进入资本市场。2022年6月,由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控股集团共同持股的电动汽车品牌Polestar极星在纳斯达克上市。2022年12月12日,吉利汽车( 00175.HK )发公告称,旗下电动汽车品牌极氪汽车准备分拆上市。2022年12月21日,国内汽车软件企业亿咖通科技(NASDAQ:ECX)宣布,以SPAC方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详见财新网报道《吉利系企业加速上市 亿咖通以SPAC方式登陆纳斯达克》)。

  3. Jan 2023
    1. 美国智库New America《数字政府建设路径》报告解析

      美国智库NEW AMERICA发布报告《The Digital Government Mapping Project》(《数字政府建设路径》),该报告就数字政府的建设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数字政府建设的成功案例进行了整合,并且为政府和相关的利益者如何加快政府数字转型提出了建议。

      随着互联网科技时代的发展,网络数据的作用愈发显著。尤其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彻底暴露了国家政府建设滞后的问题。正如报告中引用Madeleine Albright所说,大多数国家都依赖于19世纪设计的机构和20世纪的技术来解决21世纪的挑战。在过去,除了政治变革,在公共机构的运作中寻求系统层面的改进几乎是没有选择的。然而,新一代数字工具的出现和发展,这种情形将出现转机。对新冠肺炎做出了有效反应的国家无不为自己的机构提供了数字平台,政府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报告认为促进数字化的一个重要措施即使用模块化、开源的数字平台,这将会大大提升政府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报告研究得出的结论以“数字政府堆栈”的概念框架作为指南。“数字政府堆栈”阐述了这样的一个概念——关键在于寻找到并做好基础层设计,在此基础上添砖加瓦,由此形成一个整体。这里所指的基础层则是政府的部分关键职能:数字身份、数据交换和数字支付。在此基础层上支持税收与公共财政公共利益、资产跟踪、土地所有权、公民参与和投票、采购、重要记录和商业信息的公共登记处等政府服务的提供。

      《数字政府建设路径》报告要旨   报告列举了几个收集到的成功例子来说明“数字政府堆栈”的概念框架:

      一、DHIS2是世界上最大的健康管理信息系统(HMIS)。这是一个开源平台,供72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医疗机构、医生和诊所使用。DHIS2可以适应不同的本地设置和需求,同时仍然可以在不同的用户之间交换数据,因为它利用了成熟的数据标准和开源软件。该平台可以管理疫苗冷藏运输单位的物流,监测农村社区孕妇的健康状况,并跟踪传染病疫情。DHIS2最近添加了一个模块,专门用于检测和管理COVID-19的公共卫生响应。

      二、MOSIP是一个数字身份识别平台,能够使各国建立自己的身份识别系统,并根据当地的需要调整该平台。由于MOSIP的模块化设计,各国可以配置软件的独特实例,以满足当地的隐私要求,与不同的合作伙伴集成以进行认证和身份验证,并遵守网络安全法规。MOSIP还与生产生物识别扫描仪和电子身份证等身份识别工具的公司合作,制定安全标准和认证,以促进身份服务行业的增长和竞争。

      三、UK Notify 是由英国数字政府服务开发的开放源码工具,用于通知政府部门应用程序或进程的各种状态更新。自2016年以来,英国Notify已被近500家机构采用,用于1500多个公共服务应用。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U.S.Department of Senior Affairs)和加拿大数字服务公司(Canadian Digital Service)正在使用UK Notify发布与大流行相关的公共卫生公告。

      《数字政府建设路径》报告建言   建立数字政府堆栈的工作还必须遵循十大原则:

      一、模块化

      模块化的建设将有助于政府在遇到问题时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轻松地重新配置和优化。就像一套乐高积木一样,模块化平台可以重新组合,以满足刚创建时可能没有预料到的需求和机会。

      二、开源

      几乎所有的政府都必须提供公共福利、收税等服务,并履行一系列明确界定的其他职责。这些责任可以通过技术加以简化。开发和共享开源解决方案,可以为公共部门提供动力。与模块化设计一起,帮助政府合作开发一流的解决方案,以满足政府的需求,并快速地跨国界扩展,以最小的额外成本使其他社区受益。同时,开源开发允许公民社会检查政府实施的系统,并指出设计缺陷、安全风险以及对隐私和公民权利的威胁。这将大大加强政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伦理设计

      政府有责任照顾本国公民的利益,在部署数字政府平台时应优先考虑隐私。同样,负责任的政府利用制衡来防止在执行政策时滥用权力,公共部门的技术系统必须防止坏人利用善意的系统来剥削使用它们的人。

      四、多方利益相关者治理

      在数字平台上保护公民利益的任务非常重要,不能让政府仅凭一己之力承担。社区在开发和部署新技术时应依靠多方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利益相关者可以在部署技术系统之前检查算法偏差、危险的治理模型或其他意外后果。分散控制技术系统增加了治理的复杂性,但也提供了防止潜在滥用的关键保障。

      五、数据的用户所有权

      随着政府开始利用数字平台为其机构提供动力,政府应该帮助公民拥有和控制个人数据。为实现这一目标,社会可能需要重新考虑数据所有权和数据保护规则。

      将用户置于公共数据架构的中心,可以让个人在私人公司、政府和研究人员如何使用敏感的个人信息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各国政府应该参考世界经济论坛最近发布的Presido原则,为如何重申个人权利和建立更分散、更具弹性的数据模型提供一个创新的新价值观框架。

      六、互操作性

      如果将数字系统组合成一套完整的系统,创造出一个大于各部分总和的整体,那么数字系统的功能将更加强大。如果各国政府采用共同的标准和数据可移植性协议,它们将有助于开发更广泛的互操作平台,以实现公共价值。

      七、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决策者应该让用户参与公共部门数字平台的设计、测试和改进过程。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原则从受数字工具影响的社区汲取专业知识和意见,并将其纳入设计工作中。确保所有群体,特别是边缘化群体,在如何开发和部署工具方面拥有发言权。以人为中心的协同设计过程带来了更具包容性的数字工具,并降低意外伤害的风险。

      八、数字公平

      当政府建立数字平台时,他们应该明确计划满足那些上网或数字技术有限的人的需求。数字化转型有可能加剧与数字边缘化人口之间的不平等。政府应该建立公共事业,如应用程序接口和采用培训,不仅增加获得服务的机会,而且确保所有社区都能从创新中受益。世界各国政府应探索将模拟和数字系统分层的方法,以确保能够使用不同数字工具的社区不会被数字转型抛在后面。

      九、弹性建设

      使用数字服务的优势之一是,它们可以通过提供多种“冗余”的途径来获得公共服务,从而培养恢复力。从低成本远程医疗作为无法获得当面护理时的后备手段,到数字和邮件投票,再到补充当面投票,可选择性原则应适用于所有基本服务。为公民提供多种途径获取重要服务,在出现问题时提供保障。数字平台不仅加快了效率低下的模拟服务交付过程,而且还创建了有意的冗余,以降低模拟系统故障时的风险。

      十、高低数字容量设计

      模块化、开源的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可以让新兴市场采用下一代系统,使它们能够跨越一代人的发展,也有助于拥有过时遗留系统的国家迎头赶上。随着数字公共产品开始生产以建立更有效的机构,决策者应该努力确保他们的解决方案能够适应不同情况下不同水平的数字能力。

      《数字政府建设路径》报告焦点   许多人在新冠疫情的暴发中失去生命,我们应该意识到在这场危难当中,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没有一个国家能幸免。数字政府的建设是新时代全球性议题。今天,我们需要社会和体制创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实现这一愿景,报告认为需要在两个领域持续关注:

      一、制度架构

      在政府中,人员配置是政策。最成功地在其机构中部署数字政府平台的政府通常会专门为提高公共部门技术质量的任务专门设立一些部委。芬兰和爱沙尼亚的北欧互操作性研究所、印度独特的身份识别机构、韩国的科学和信息通信技术部以及加拿大的数字学院等组织提供了一些机构的例子,这些机构协调资源、人才和战略,以加速下一代数字公共的发展基础设施。

      每个国家都应建设国内政府能力,帮助指导其公共机构使用技术。这些协调机构可以打破政府机构之间的隔阂,制定跨机构的国家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战略,教育政府官员了解下一代数字系统的优点和风险,并提供人员配置,以提高公共部门建设和整合新系统的能力。

      与此同时,越来越需要新的多边机构为公共机构开发、主办和部署数字平台。开创性的合作伙伴关系,包括数字公共产品联盟、数字影响联盟和繁荣协作组织,都表明了在这一领域合作的重要性。多边机构可以帮助建立负责任使用的最佳实践,在公共部门共享开源解决方案,并建立互操作性标准。

      二、投资机制

      政府、技术人员、民间社会和慈善机构应该开始探索新的模式,为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的开发和部署提供资金。数字政府平台将需要激励持续投资、反复改进和公共责任的融资机制。早期在创建开放的数字生态系统和国际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方面的尝试说明了创新融资模式如何可持续地为数字政府平台融资。Omidyar Network和Boston Consulting Group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数字身份平台Aadhaar和MOSIP使用公共和慈善基金资助初始开发和部署,后来开始向企业收取费用。爱沙尼亚的电子居住平台等其他模式通过更高效的政府服务节省成本,为平台分配资源。在公共卫生部门,全球疫苗联盟通过汇集低收入国家的需求和协调疫苗生产以降低接种成本来纠正市场失灵。改善公共卫生促进的经济增长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共同资助疫苗。政府、资助者和民间社会组织的联盟可以通过采用这种模式来引导技术产业朝着更好的社会结果迈进。

      由于这些项目的生命周期很长,创新的融资机制也可能促使养老基金和主权财富基金投资于公共技术平台。安大略省的土地登记处(landregistry)等令人信服的模型已经提供了养老基金如何提供开发世界级技术所需的前期流动资金,并随后从长期、稳定的财务回报中获益。早期的公共投资和公共风险管理系统的快速部署和维护,可以使公共资本的快速扩张和长期发展得到支持。

      报告描绘了这样的一个数字政府建设图景:以“数字政府堆栈”为概念框架,遵循“数字政府堆栈”十大原则,建设模块化、开源的数字平台,为公共部门的运作提供动力。同时,还要在世界范围内要创新体制,形成新的秩序框架,迎合数字政府趋势,完成政府数字化转型。要完成这项工作是复杂的,充满挑战的,但却又是势在必行的。这将是一段漫长又艰苦的旅程,世界将又迎来一次大变革。

      作者吴沈括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黄诗亮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研究助理

    1. 金融法律监管年度报告(2023)

      回首向来萧瑟处,亦有风雨亦有晴。2022年是动荡不安的一年,俄乌冲突、全球通胀与疫情冲击并行,寒气笼罩市场。2022年也是转折新生的一年,不确定性因素正逐步消除、机遇在挑战中孕育,春景就在前方。

      或跃在渊,进无咎也。2023年的国际环境依旧风高浪急,但相信中国金融业将初心不改,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金融政策将发展与监管并举,既着力支持“恢复经济”,又恪守风险防范和金融安全的底线,继续构建中国特色的金融监管和司法体系。

      2022监管大事记   1月4日: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

      3月17日: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筹)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设立获批;9月2日,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设立获批

      4月6日:央行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12月,进一步修订的草案提交人大审议

      4月8日:《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发布,个人养老金制度确立;11月起,《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等具体实施政策和试点措施陆续出台,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实施

      4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通过,8月1日起施行

      5月起:各监管部门不时出台政策,保障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促进和支持房地产恢复和发展

      7月起:监管部门陆续同意新华信托、易安财险、辽阳农商行、辽宁太子河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入破产清算或破产重整程序

      7月7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发布,9月1日起施行

      8月26日:中美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12月15日,美方宣布历史首次可以对中概股底稿审查,中概股退市危机暂时解除

      10月:瑞银作为第二家获批基金代销牌照的外资机构开始通过旗下数字化财富管理平台对外提供服务

      12月14日:人民银行发布《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12月30日:证监会发布对富途控股、老虎证券非法跨境展业的整治通知

      2022监管主线回顾   1.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促进经济恢复

      为贯彻落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顶层政策方针,2022年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更加具有实体经济导向的政策和规定,下半年以来,更是直接将“促进经济恢复”纳入政策话语与评价体系。

      直接的降本增效手段是金融政策的重心:央行于4月和12月两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低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和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央行和外管局发布的“金融23条”直击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银保监会鼓励银行减费让利、保险保障政策,为小微企业和疫情受困主体持续纾困;证监会加大直接融资力度、实施延期展期政策,以助力复工复产。

      促进经济复苏的政策亦注重对于特定行业的精准投放。2022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加大了对受疫情影响的个人和各类困难行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和保险保障,设立各类专项再贷款支持农业生产、能源保供、交通运输、普惠养老等实体行业,推动基础设施REITs扩募和常态化发行。此外,房地产的相关政策松绑以及重点企业的银行定点合作等新政,体现了金融政策的有的放矢。

      “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作为一项基本的金融政策,在2022年经济受挫和复苏的局面下更加彰显了其重要性和生命力。

      2. 风险处置法律制度框架见雏形,机构风险处置稳步实施

      2022年新一轮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了多项阶段性成果。机构层面,对多家风险金融机构实现妥善处置或取得重大进展:五家村镇银行的风险处置暂告一段落;辽沈银行、中原银行以及相关省级农商行等作为高风险中小银行合并重组的成果出炉;新华信托、新时代证券、新时代信托等明天系金融牌照或浴火重生、或黯然退出,逐步走向尘埃落定。此外,三家金控公司于2022年设立,昭示了为防范监管灰色地带而应运而生的金控牌照的正式落地。资产处置方面,2022年1月至8月新增处置不良资产1.74万亿元,融资类信托、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进一步压降。海航、方正集团以及多家房地产企业的金融风险也得到有效控制。

      2022年也得以见证金融监管部门在2018年以来所确立的“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大方针下稳中求变的思路变化。

      过往的风险处置多偏重于“一事一议”,存在一定行政主导下的多方平衡,缺乏统一的标准与可预测的操作思路,市场化处置工具尚不完善,中央、地方以及行业保障基金的职权分担缺乏清晰的法律规定。2022年4月金融监管部门会同发改委等多部门发布《金融稳定法》草案,并于12月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金融稳定法》草案确立了以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化解和处置金融风险的基本原则,强化“自救”制度,突出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厘清了金融稳定发展统筹协调机制、金融机构主体责任、中央地方权责、风险处置资金来源以及可用的风险处置工具等诸多重大问题。其中,针对包商、安邦等案例中行业救助基金的大规模使用所引发的该等风险处置策略可持续性的担忧,草案提出设定金融稳定保障资金,将其定位于由中央掌握的应对重大金融风险的“总预备队”,创造性地为风险处置的后续工作引入了增量资源。

      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早在2022年3月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实现首批646亿元资金初步积累。与此同时,2022年保险保障基金、信托保障基金作为行业基金相继迎来对其管理办法的修改征求意见稿。同时,新华信托等通过破产清算方式进行风险处置的案例构成了市场化处置金融机构的前哨站。有理由相信,一个统一的制度化风险处置框架已在逐步确定之中。

      3. 金融政策进一步强化 “金融为民”导向

      2022年金融监管部门首提“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并出台一系列体现“金融为民”政策底色的措施,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金融政策价值取向。

      金融工作的人民性,首先体现在普惠金融广度和深度的持续提升。2022年金融精准帮扶贷款、涉农贷款余额不断攀升;央行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扩容升级,设立陕西铜川、浙江丽水和四川成都三个试验区,探索普惠金融助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支持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三种方案;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在2022年的市场化接续转换,进一步实现了小微市场主体纾困发展。金融政策的人民属性同样投射于民生问题当中。在“保交楼、稳民生”的政策驱动下,金融政策一边加大对房地产企业的纾困,一边有效回应个人合理住房贷款需求。保障性租赁住房通过项目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试点发行REITS等特殊政策实现快速发展。此外,推动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成为2022年金融机构的重点工作,反映了金融政策层面对于城市化进程中有关民生问题的关注。

      2022年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行业的监管要求亦突出共同富裕的核心理念。例如,理财产品净值化,鼓励证券、基金、担保等机构进一步降费,丰富金融产品供给(包括个人养老金)等监管要求,均致力于多渠道增加居民安全稳定的财产性收入。在基金行业,对于“基金挣钱、基民不挣钱”等问题,2022年《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基金行业应当成为心系“国之大者”的践行者,督促行业履行环境、社会和治理责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年内出台的对国有金融企业、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薪酬规定也顺应了共同富裕的大趋势。

      4. 金融监管体制建设稳步推进,严监管本色纵深发展

      2022年,多个维度的金融改革工作均有条不紊推进。底层金融制度日臻完善,《期货和衍生品法》出台,《公司法》修正案在酝酿一整年后于年末形成二审稿,为金融机构治理深化和金融产品的推陈出新打下坚实基础;现代金融机构改革建设如火如荼,《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理财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等新规的出台加强和完善了现代金融监管,并为金融机构深化改革设定合规底线;多层次金融市场构建成效显著,券商获颁科创板做市商牌照,北交所转板上市制度落地,广期所首个品种工业硅期货成功上市,车险实施综合改革,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取得积极进展。

      在推动金融改革与创新发展建设的同时,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业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未减。根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披露,2022年1月至9月,人民银行处罚被监管机构521家次,罚没合计约6.3亿元;银保监会处罚银行保险机构约3200家次,罚没合计约20亿元。作为对比,2021年全年人民银行累计罚没约5.4亿元,银保监会全年罚单总金额为20.5亿元。两相比较下,金融监管部门2022年前三季度的罚没金额已经超过或约等于2021年全年,很显然2022年仍然是一个“严监管大年”。不仅如此,金融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不断升级,顶格处罚频频显现,如证监会在3月对两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作出罕见的撤销业务许可的处罚;监管处罚中个人问责已成常态,2022年个人被终身禁止从业或担任高管的处罚屡见不鲜。同时,2022年的监管罚单见证了监管部门对新业务、新领域加强执法,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业务、保险公司信用卡偿还保单贷款等领域均迎来首张罚单。

      此外,随着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速度加快,数据和互联网金融相关事项的愈发成为监管重点:银保监会对21家全国性中资银行机构EAST数据质量违规问题作出了总计8760万元罚款处罚,证监会对招商证券及其有关人员出具的首单网络安全事件的“双罚”警示函,均体现监管对金融机构数据治理能力的强监管;银保监会对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持续发文,对网络小额贷款从业机构新设的叫停,都是监管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的缩影。

      5. 制度性开放步伐加快,跨境监管破冰

      2022年的金融领域继续呈现审慎开放的姿态。

      境内市场与产品层面,《关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事宜》统筹同步推进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探索建立健全兼容多级托管的包容性制度安排。《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的修订发布以及12月正式启动的货银对付(DVP)改革,有效提高国际投资者对于国内结算效率和资金安全保障的信心。《期货和衍生品法》对加快期货市场双向开放做出明确制度安排,QFII投资境内期货期权制度于9月正式落地,12月证监会又公布豆粕、豆油期权与期货等多个境内特定品种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交易,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进程井然有序。8月,央行将德意志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绿色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同样不遑多让。

      机构层面,多个金融监管领域的外资审批获得加速或者落地。2022年上半年施罗德交银理财和高盛工银理财获批开业,10月农行与法巴的合资理财筹建获批,就此五大行合资理财均已落地;基金行业迎来第一家通过增持方式实现全资的基金公司泰达宏利,同时此前已经设立良久的富达、路博迈终于正式获牌开业,瑞银旗下基金销售公司正式开业并落地财富管理在线平台,银行、证券等领域的审批进展中外资也多有斩获。

      制度性开放在2022年迎来新进展。一是深化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拓宽跨境投融资渠道。本外币一体化的银行境外贷款政策框架建立,将银行境外人民币和外汇贷款业务纳入统一管理。沪深港通标的范围得以拓宽,互联互通下ETF交易正式启动,数家境内上市公司赴瑞士、英国等欧洲地区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二是推动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积极深入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中美双方于8月26日成功签署跨境上市公司审计监管合作协议,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获得全面检查和调查中国公司的权限,纠葛多年的中概股审计底稿检查问题终于落地,悬在被美国证监会列入“预摘牌名单”的上百家中国公司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暂时放下,未来中国企业赴美上市障碍也得以清扫。

      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对跨境金融活动的宏观审慎管理也在加强。12月证监会对富途、老虎两家跨境证券服务商发出正式的整改通知,体现了监管对于此前关注良久的跨境金融服务正式采取行动。与此同时,数据出境问题仍然是企业合规的重要痛点:《网络安全审查办法(2021)》与《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分别于2月和9月生效,其他相关规定指引也发布征求意见稿,中国企业数据出境的监管体系将加速完善。在企业境外上市领域,国家网络和数据安全成为重中之重:众多拟赴国外上市的企业基于新规向网信办申报网络安全审查,网信办历经一年公布对某拟赴美上市互联网企业的网络安全审查结果震慑市场,证监会也通过《关于加强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再次强调企业境外上市过程中对工作底稿和档案的在岸要求

      6. 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加快,监管科技战略地位提升

      2022年以来,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按下了加速键。伴随着2021年底央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提出“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指示,银保监会于2022年1月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为全面推进银行业和保险业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提出建设性意见,明确了未来几年银行保险机构强化金融科技支撑力度的具体方向。在该《意见》的指导下,2022年各地银保监局对银行保险机构的金融科技组织架构、业务经营、风险控制、数据和科技人才储备等各方面提出要求,持续推进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工作。证监会亦致力于引领和支持行业机构的数字化转型:2月,证监会联合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联合印发了《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并在2022年发布多项金融行业标准,规范证券期货业务内部接口、统一业务核心术语、提升机构的数据安全治理水平。此外,证监会积极落实2021年发布的《证券期货业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有序开展证券期货全行业数字化转型活动。

      监管科技层面,为应对“监管科技手段与行业数字化水平的差距凸显”的局面,2022年《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相较于2019年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的表述进一步加强,由“健全金融科技监管基本规则体系,着力打造包容审慎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到“加快监管科技的全方位应用,强化数字化监管能力建设”,由此可见监管科技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政策上的重视有望带来应用层面的突破,当前监管科技已经开始运用于反洗钱、关联交易、监管报送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领域,未来有望见到科技在监管舞台的进一步表现。

      2022年也是“监管沙盒”(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首批项目的验收丰收之年,各地纷纷公告此前两年试点工具应用(其中不乏互联网银行的有关产品)完成测试的公告,即完成所谓“出盒”或“出箱”。监管在2022年再接再厉,新增启动多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试点(包括证监局审定的更具有挑战的资本市场沙盒),在地域上也扩展至黑龙江、湖南、云南等地,充分体现了监管对于此前试点产品的信任和认可。新的试点产品相比于过往比较传统的金融机构产品(如反洗钱、风控等),逐渐引入了普惠、绿色、农村、互联网金融等变量,充满新意。除此之外,金融科技的监管态度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在对于2022年风头正紧的“Web3”、“NFT”、“元宇宙”等事物的适当宽容——相比于2021年出台多个规定施行对于加密货币的全链条禁止,2022年监管除提示有关“元宇宙”旗号的非法集资风险之外,整体上保持了未置一词的态度。

      7. 平台经济:整顿完成,进入“常态化”监管

      2022年,平台经济从专项整顿的压力下逐渐走出,迎来高质量发展机遇。过往几年,监管部门从金融业务、信息保护、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等多方面对于平台经济开展了专项治理。2021年,为坚决推进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金融监管部门约谈14家头部网络金融平台,且出现了中国反垄断史上最大额罚单。2022年靴子落地,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也陆续基本完成,标志着此前的平台经济整改已取得阶段性成效,4月29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定调下一步工作重点更多转到“常态化”的平台经济监管。

      2022年以来各大会议以及监管政策持续向好平台经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成为风向标。早在21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已经对平台经济提出“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建立健全规则制度,优化平台经济发展环境”的要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将“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置于“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的篇章中;全年无论是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专题会议,还是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无不强调支持并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带动更多就业、参与国际竞争。值得关注的是,12月证监会明确了对平台企业海外上市的监管政策,提出“推动企业境外上市制度改革落地实施,加快平台企业境外上市‘绿灯’案例落地”,我们有理由相信2023年中概股或许迎来春天。同时,“两个毫不动摇”等总体方针也将持续给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平台企业注入信心。

      虽然国家政策已对平台经济重新定调,但“常态化”监管并非等于零监管。“坚持金融业务持牌经营”“将平台企业支付和其他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的红线依旧在2022年清晰醒目。平台经济企业未来需逐渐从模式创新为主,转向技术创新为主的全新发展道路。在强调金融与科技分野的指导下,2022年互联网企业的投资赛道有所转变,在推动金融业务整改(包括清退部分金融牌照)的同时,投资聚焦收缩于主业。此外,证监会也暗示了平台企业海外上市“红绿灯”制度的存在(即也会出现红灯)。2022年反垄断领域的立法和执法亮点众多,也落定了此前对于平台企业的有关监管原则。《反垄断法》的修订明确提出“经营者不得利用数据和算法、技术、资本优势以及平台规则等从事本法禁止的垄断行为”,将近年来对平台企业新型垄断行为的监管抬升至法律高位。可见,对平台经济的强监管仍在继续,鼓励平台经济发展和对平台经济的常态化监管将并行不悖。

      8. “第三支柱”养老业务体系初步形成

      2022年中国个人养老金融相关的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取得了突破进展:3月,《“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发布,确立在十四五期间推动支付、储蓄、理财、信托、保险、公募基金等养老金融产品全链条对于养老金融进行扶持,并实现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体系的总体方针;4月,《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发布,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出台铺垫了高级别的政策底色。

      11月,五部委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标志着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实施。配套政策紧跟其后,包括对个人养老金实施递延纳税优惠的《关于个人养老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规范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以及基金机构展业的《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以及规范机构个人养老金业务运营和养老理财、储蓄、保险产品的《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等。随着上述法规政策的出台,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个人养老金金融服务实施和监管体系初步形成。12月,监管部门依照上述规定颁布了养老金基金产品、销售机构、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名录,雷厉风行地推进个人养老金落地,并确保2022年缴纳居民可以实际享受到当年的税收优惠。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通知,四家保险公司参与的业务试点也将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随着试点地区个人养老金业务正式开启,由养老理财产品、养老目标基金、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产品等四大支柱组成的个人养老金融产品体系已现雏形。

      新政的实施也给金融行业机构带来了新的业务机会。商业银行持续加强养老金开户营销,多家基金公司成立FOF部门,由包含多家金融机构在内的17家公司共同发起,养老保险行业注册资本金最高的公司——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3月开业,该公司将担任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的重要载体,探索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的解决方案。证监会在12月发文称将推动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尽快形成市场规模,养老资金入市所带来的红利也有望逐渐在市场中显现。

      2023监管趋势展望   1. 金融政策重在支持“恢复经济”

      2023年的金融政策将会不遗余力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以“恢复经济”为核心要义形成诸多灵活、导向明确的金融政策。

      针对中央经济工作所揭示的“总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扩大消费将成为2023年恢复经济的当务之急:2022年以来中国监管部门已经采取多项举措降低消费成本,推动消费拉动经济恢复和发展,相信在2023年努力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总体方针下,金融政策将继续加大支持消费的力度,综合运用消费贷款、信用卡政策、支付优惠等多种手段助力消费活动、增强居民消费能力;12月银保监会发文2023年将发挥金融资金在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方面的重要支持作用,不排除汽车信贷与按揭贷款利率将会下降。消费之外,金融为重点领域的实体经济提供融资的战略功能也将持续显现:银行机构的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将会进一步扩大,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量子计算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将会获得充足资金支持;证监会下一步也将强化对于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民营企业等资本市场制度供给(包括扩大注册制、发挥期货市场功能、继续实施民企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和支持工具等方式),以提升其资源配置效率。除此之外,预计房地产市场、保险资金运用领域均可能出台政策以更好服务经济整体好转。

      银保监会2022年12月发文,金融政策要更主动地配合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我们相信2023年的相关金融政策将会充分反映这一原则。在不确定性消除、中外周期错位的背景下,政策性、社会性强的金融政策将与经济、财政政策相得益彰,将成为时代的一抹亮色,也必将助力中国经济在2023年焕发蓬勃的生命力。

      2. 金融法治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

      2023年有望成为一个新的“金融法治体系建设”大年。在2022年,由于种种原因,人大以及一行两会的立法立规进程相对于年初所制定的计划有所落后,相关工作预计将会集中到2023年逐步完成。

      诸多大量关系金融体系顶层设计的基础性规定,包括已经征求意见超过一年臻于成熟的《公司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反洗钱法》《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等重磅规定,将有望在2023年完成落地,除此之外,根据此前人大立法计划以及人民银行官网的披露,《保险法》和《信托法》也可能迎来大修。市场与产品层面,《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办法》在证监会2022年度的立法计划中列为“需要抓紧研究、择机出台的项目”,其如能在2023年有突破,将会将REITS市场带入一片新蓝海。机构层面,银保监会在2022年发布《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关于加强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业务合规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一批涉及非银机构的监管规定,预计2023年银保监会承接此思路,进一步推进充实和发展非银机构的相关监管框架,包括已经征求意见的汽车金融公司监管规则。金控公司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并表管理办法以及其他细则(尤其是业界颇为关心的集团内部协同等)也可能会有序落地,构筑起金控牌照的完整监管与红利图景;此外,《证券公司业务资格管理办法》也有望出台,以厘清《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审批暂行规定》在后《证券法》时代解决与日新月异的券商诸多业务资格之间的不适配问题。

      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除法律法规本身,监管的顶层设计思路也在不断进步与发展。2022年12月人民日报连续刊发《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和《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两篇文章,分别提出建设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立足中国国情、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借鉴国际金融发展有益实践经验的现代中央银行和构建内涵丰富的现代金融监管。何谓现代?如何构建?相关问题尚待观察监管部门对此的进一步厘清,不排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对外开放领域所强调的“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将是一个重要信号(《公司法》修订中可略见端倪)。总之,2023年可能会带来见证金融供给侧的一些深刻变革,可以展望一个立足于现代金融监管思路的金融监管体系正逐渐形成。

      3. 持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着力市场化,法制化风险化解

      2023年的金融风险化解防范形势仍然严峻。虽然“重大风险攻坚战”已经结束,但央行的金融机构评级结果显示,截至2021年四季度高风险机构数量仍然有316家,而根据要求该数字应在十四五期间力争望压降至200以内。除此之外,2022年由于疫情等原因,也沉积了部分金融机构风险,不排除在疫情后释放。因此预计进一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尤其是“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仍然是2023年的一项核心政策。

      在各个监管部门对于2023年的工作安排中当中,金融风险化解防范的侧重各有不同:中小银行保险机构(包括中小银行、村镇银行、信托公司等)改革化险应是2023年银保监会的一个着眼点。为应对信贷资产质量劣变风险,2023年预计会出台更多举措(包括发行专项债)以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同时会进一步推进中小银行合并;此外,为鼓励银行机构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2023年预计会进一步沿袭2022年《关于引导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聚焦主业积极参与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开展第二批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的有关思路,进一步鼓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及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参与不良贷款处置(包括支持部分五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购重组),同时在参与机构中向城、农商行覆盖。证监会层面更加立足于产品和市场,2023年可能会出台期货市场的进一步细则规定健全期货市场的风险识别、预防和处置制度体系,扩大期货交易场所的紧急措施和突发性事件处置措施等职权。此外,承袭过往几年“行刑衔接”方式打击证券犯罪,2023年证监会也必将坚决贯彻零容忍姿态,多渠道、多方式持之以恒化解证券市场风险。财政层面,鉴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问题将日益凸显,2023年将力推“继续抓实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治理”,金融监管侧应也会提供相应配套支持,可能对于城投、政信项目做特别处置。

      在整体的监管体系构建方面,法治化是一个核心思路。纲领性文件《金融稳定法》预计很快落地,2023年更加值得企盼的是其相关配套文件,包括诸多行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的修订,以及是否会设立统一的非银行支付机构行业保障基金,从而快速形成一个制度性的市场化风险防范化解框架。此外,2022年末发布征求意见稿的《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将金融基础设施范围 “牌照化”并设定明确监管制度框架。鉴于前期金交所的类“运动式”清理整顿卓有阶段性成效,理解后续将通过《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过渡到法治化的监管图景中。《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在严格准入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外商投资此类机构需进行“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同时也对境外金融基础设施跨境交付管理提出严格管控研究,蕴含了监管部门对于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视:如第五条所宣示,对于涉及底层金融安全、外溢性强的金融基础设施类机构,保持国家绝对控制力。银保监会在2022年5月也发文指出,防范金融风险的任务之一即是“积极应对发达国家宏观政策与法律的外溢性影响”,包括西方金融政策的冲击,“长臂管辖”制裁等,以努力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金融环境。很显然,国家金融安全也作为一项重要的风险防范内容组成部分纳入监管视线。

      4. 在高水平背景下,保持制度型开放姿态

      2022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在防疫政策调整优化后经济逐步恢复发展、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确定性显著增强的大背景下,我们认为2023年中国的金融政策依旧会保持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姿态,并将在内容、执行层面均有所突破。

      可以预计2023年将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方向的开放,力图打造不断对标国际通行规则,进而实现制度创新的“制度型开放战略”。ESG/绿色金融领域可以作为一项很好例证: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基金会)已于2022年年底财政部签署谅解备忘录,决定在北京设立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办公室,预计2023年中期落成。ISSB志在助力推动一套ESG报告的全球标准的出台,相较于过往对于国际组织的审慎态度,备忘录的签署被业内认为蕴含了中国出台与国际接轨的ESG标准的潜在意图,显露出ESG标准领域开放的信号。除此之外,大湾区建设国际金融枢纽筹划“碳市通”、碳交易机制(包括碳配额和碳信用)的逐步推进也依赖于中国逐步对标国际的碳排放权管理体系。

      相比于2022年相对审慎的态度相比,2023年监管部门对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具体执行层面,将可能会更加积极。例如,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自2023年1月3日起,将延长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时间至次日3:00,以覆盖亚洲、欧洲和北美市场更多交易时段,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更多便利以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互联互通将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层面沪深港通互联互通扩大标的、优化交易日历有望落地,“互换通”预期也将启动实施。此外,不同于2022年(尤其是前三个季度)外商投资金融机构相对冷淡的局面,预计此前处于“堰塞湖”的诸多外商投资金融机构的审批进度将在2023年释放。

      “高水平”仍是对外开放的标准和基调。随着开放程度的逐步提高,在引入外资金融机构时,监管部门可能会对经营稳健性、资质状况和专业特色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跨境监管将成为日常,对外开放(包括互联互通)将长期处于两种监管思路的交织作用下“戴着镣铐起舞”。以跨境上市为例,由于中美跨境上市公司审计监管合作的开展、中概股退市风险的解除与中国企业赴美上市道路的重新开通,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有望再度活跃。但同时,为应对随之而来的安全方面问题与挑战,继先前建立的数据出境(包括境外上市融资)的安全监管机制,中国企业赴境外上市也可能面临将在2023年进一步完善的监管与审批体系:包括《关于加强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有望完成修订,酝酿已久的红筹或VIE企业境外上市的审查和报批程序也有望得到明确等等。

      5. 既有金融政策将保持“稳字当头”持续推进

      金融监管的目标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长治久安、行稳致远。我们认为,2023年监管部门所出台的服务于社会效应以及经济规划的临时性、时代性措施(主要为促进经济恢复的有关措施),不会影响此前所确立的关于金融体系监管长远发展的重大政策在2023年继续保持高度的稳定与一致性。

      预计机构治理在2023年保持有条不紊的推进态势。作为《健全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收官之作,11月末新版《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监管评估办法》正式实施,充分吸纳了三年的公司治理监管评估工作经验,实现了与近年来诸多治理规则的准确配套,并明确后续的年度评价安排——实现了从“政策化”到“制度化”治理评估的有效过渡。此外,该办法首次将非银机构纳入评估机制,体现了银行保险业治理范围在2023年的明确扩大。银保监会亦明确会继续此前关于金融机构跨区域经营问题的整改活动,有望在2023年推动实现金融机构业务牌照分类分级管理。证监体系下,证监会将如约而至在2023年全面实施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

      个人消保也始终是监管心系人民的重点事项,尤其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背景下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制度层面个人消保框架不断深化,《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将于2023年3月1日施行,基本实现了银保监体系相对于原人民银行统一规定的专门规定,2023年有望见证《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并出台,如此将有效补齐银行保险金融消保监管框架的最后一块拼图。特别地,银保监会在2023年初撰文指出,在“人民至上”的立场下,未来需进一步构建“大消保”工作格局,厘清部委间、部门间消保职责分工,加强协调联动,持续发挥金融监管消保协调机制作用。有机会展望2023年一行两会在交叉消保领域(譬如银行代销基金产品)监管协调合作、甚至统一执法的新动作。

      此外,一些中长期政策建构于远期宏观的深思熟虑决策,尽管短期内并无非常直接的市场效果,但推行力度并不会减弱。譬如碳交易、绿色金融有关的命题,《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或将出台,同时CCER有望自2017年后停止后首次重启,针对不同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指引或将陆续出台,均是2023年值得展望的新动态。养老层面,除第三支柱保持支持之外,其余养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于养老机构的融资支持也会逐渐落地。

      作者单位为方达律师事务所 

    1. 房企拿地战线大回撤 2023年土地市场分化料持续

      【财新网】2022年,房地产市场销售持续探底,并将寒意传递到土地市场。

      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12月,土地购置面积1005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53.4%,土地成交价款9166亿元,同比减少48.4%。

      过去一年间,土地市场整体降温,且各线城市之间的分化仍较为显著。资金面压力增大背景之下,房企追求“把钱用在刀刃上”,拿地策略发生较大转变。

      市场机构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50家百亿代表企业的一、二线城市拿地金额合计占比为91.3%,较2021年上升了20.2个百分点,快速调仓换仓一二线城市趋势明显。对比2021年,代表企业在三四线城市拿地金额占比收缩较为明显。

      如文中配图,2022年,一线城市拿地金额占比较上年增加23.8个百分点至40.4%,投资强度陡增,主要源于一线城市市场支撑度更强,有望率先企稳复苏;二线城市拿地金额占比有所下降,同比下降了3.6个百分点,但拿地金额占比达到50.9%,仍是主要重仓城市;三四线城市市场承压,2022年拿地金额占比仅为8.7%。

      土地出让金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财力来源,楼市销售与土地市场形成负反馈、代表房企减少拿地,使得部分城市财政平衡压力骤增。在2022年土地市场上,地方城投拿地金额大幅上升,是央国企之外重要的拿地力量。四季度,国央企拿地脚步大幅放缓,城投更是频繁在土地市场拿地。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在拿地面积TOP100房企中,有71家地方城投公司,去年同期只有21家,其中城投公司参与拿地较多的省份有湖南、四川、江苏和山东。

      从拿地金额占比来看,中泰证券研报梳理发现,江苏、湖南、湖北、重庆、四川、江西、安徽和浙江等省份城投占比较高,超过20%。其中江苏城投拿地金额占比最高,达44.48%。

      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苏高新等部分区属一级的城投有一定开发能力,但大多数城投的房地产项目开发能力相对欠缺,在后续开发中或给部分未能拿地企业带来一定的合作、代建机会。

      2023年,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重要内需增长动力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热点城市交易量或企稳。在土地市场上,房企可能继续保持谨慎,集中投资于一二线城市的优质地块,土地市场的分化也将持续。

    1. 美、荷、日管制对华芯片制造设备出口 包括但不限于光刻系统

      【财新网】美国、荷兰、日本关于对华限售芯片制造设备的谈判取得了进展。针对媒体此前对美、荷、日达成协定的报道,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NASDAQ:ASML/AMS:ASML)在1月29日发给财新的一份声明中称,已知悉几国政府间就达成一项侧重于先进制程芯片制造技术的协议有了最新进展,其中将包括但不限于先进制程的光刻系统。

      在声明中,ASML同时表示在协议正式生效前,还需进一步细化相关具体内容并付诸立法,仍需一定时间。ASML预计这些措施不会对2023年的业绩预期产生实质性影响。

      ASML还将继续与当局沟通,告知任何拟议规则的潜在影响,以评估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影响。与此同时,ASML的全球业务也将继续进行,行业需要稳定性和可靠性,以避免全球半导体行业进一步动荡。

      1月28日,两位分别在中美两地的半导体行业人士亦向财新记者确认,美国、荷兰、日本政府已经达成协定。“现在具体怎么禁,荷兰人还得和企业商量,”其中一人告诉财新。目前三国政府尚未披露协议的具体条款,业界关心哪些设备将受到影响。

      光刻机在芯片制造中扮演关键角色,以光源波长划分,由最早的UV(紫外线光刻机),发展到DUV(深紫外线光刻机),再到最先进的EUV(极紫外线光刻机)。EUV主要用于7纳米及以下先进芯片制造工艺,荷兰ASML是唯一的供应商。早在2018年,美国政府游说荷兰政府禁止ASML对华出口EUV光刻机,ASML无法向中国出口EUV光刻机。

      随后中国产业界寄希望于部分较先进的DUV产品,即ArFi,通过工艺改良实现14纳米甚至更先进的制程,这一类光刻机荷兰ASML、日本尼康为全球唯二的供货商。2021年ASML公司ArFi产品的出货量为81台,而尼康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一年,ArFi产品出货量仅为3台。

      正是看到无法完全堵死中国实现14纳米以下先进工艺的芯片制造,美国在去年10月7日出台半导体出口管制新规后,希望进一步拉拢荷兰、日本,通过两国立法的方式阻止相关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中国。

      当地时间1月17日,荷兰首相吕特(Mark Rutte)访美。根据白宫公布的纪要,拜登在会谈前直言双方将共同建设“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以应对中国的挑战,“我们的公司—国家迄今为止在行动上和对未来的愿景上保持同步,”拜登说。吕特在会前并没有与之呼应的表态,这让外界认为美、荷关于限制对中国半导体出口将不会取得进展。

      然而会谈进展超出预期。彭博社、路透社此前援引多名匿名人士称,荷兰、美国的官员正在华盛顿商讨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最早于当地时间1月27日达成协定。根据路透社1月27日报道,吕特称“这些对话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我们不会对外公开任何事,不确定是否会有对外信息公布出来。”他同时表示,荷兰政府和ASML之间的沟通也是保密的。

      以客户工厂所在地区划分,中国大陆是阿斯麦第三大市场,2022年上半年为阿斯麦贡献了15.14亿欧元的收入,占上半年总营收的16.9%。除中国大陆外,中国台湾、韩国、美国、日本为前五大市场,2022年上半年贡献的营收占比分别为31.6%、31.2%、10.9%、5.0%。而此次可能涉及的ArFi产品为ASML仅次于EUV的第二大产品线,占上半年营收的38.3%。

      ASML不希望失去中国业务。此前ASML的CEO温彼得(Peter Wennink)就曾多次强调,DUV光刻机对中国的出口一直正常。去年10月,美国升级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要求含一定比例美国技术的产品不能出口给特定中国客户。温彼得当时表示,5%的未交付订单会受到影响,“我们在中国大陆的客户主要是成熟制程厂商,即便不能给中国大陆先进制程厂商供货,我们在全球其他地方的需求超过了供给。”(详见财新网报道《ASML: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将影响5%未交付订单》)

      而随着出口管制的扩大,ASML态度更为着急。1月25日,在荷兰总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温彼得称,美国主导的出口管制将最终导致中国发展起自己的半导体设备。“如果他们得不到这些设备,他们就会自主研发,这可能需要时间但他们最后一定能做到。增加压力只会迫使他们加大投入。”温彼得还警告,出口管制将会阻挠效率和创新,“将会影响我们每一个人。”

      然而短期内国产半导体设备很难顶上。目前国内生产半导体光刻机仅有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尚未有ArFi产品。其最先进的ArF产品仅能支持90纳米制程的芯片制造。

      而除了光刻环节,芯片制造前道工序中的刻蚀、涂胶显影、离子注入等设备基本被美、日企业垄断。以订单金额来计算,中国晶圆代工行业的前道设备国产化率普遍不足10%,部分设备更是低至2%左右。

      以涂胶显影设备为例,东方证券研报显示2019年在中国大陆市场上,两家日企东京电子、迪恩士分别占据了91%、5%的市场份额,国内芯源微市占率仅为4%。刻蚀机方面,国信证券引用的调研机构Gartner显示,2020年全球刻蚀机市场上,美国泛林(Lam Research)、应用材料公司(AMAT)和东京电子(TEL)三家就占到了91%的市场份额。

      即便是业内公认国产替代机会较大的CMP(化学机械研磨抛光,前道流程之一)设备行业,目前国内市场也被美国、日本设备公司垄断。华海清科招股书显示,美国应用材料和日本荏原合计拥有全球CMP设备超过90%的市场份额,中国绝大部分的高端CMP设备也由美国应用材料和日本荏原提供。

      一家晶圆代工厂人士向财新表示,除了部分刻蚀机中微公司可以做到5纳米,其他设备28纳米以下制程还是被美国、日本厂商垄断,国产光刻机目前更是只能做到90纳米。他同时也坦承,一些国产设备技术水平仍需提高,目前只是“勉强”能用。“有总比没有好,需要慢慢来验证。”(详见财新周刊封面报道《限“芯”冲击》)

    1. 直面人口负增长时代

      文|财新周刊 许雯

      “如果问我,人口负增长是一个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它只是一个消息,早晚会来的。”对于预料中的中国人口负增长的到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教授郑真真这样评价。

      2022年,中国人口开启负增长——即便中国近年迅速滑落的出生人口和生育率数据,早已预示这一天的到来,但当靴子真正落地的刹那,依然令舆论震颤,更有不少人直呼“见证历史”。

      1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披露最新人口数据:2022年,中国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低于全年1041万的死亡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0.60‰,全国人口141175万人,较上年减少85万人。

      “几十年来大家都一直在预测,中国人口什么时候会从内在的负增长转换为显性的负增长。” 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感叹,除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人口过去几十年来一直处在正增长状态,但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逐渐逼近零增长和负增长,2022年如预期中出现人口负增长并不惊讶,但依然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拐点,“我相信在人口发展方面,2022年注定是会被经常提起、写入历史的一个年代。”

      多位人口学者判断,中国人口数量已达到峰值。人口负增长是既定的必然趋势,不可逆转,未来可能某一年或某几年伴随增长和反弹,但长期看人口减少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总体看,由于人口负增长惯性内在规律的作用,未来我国人口负增长将是长期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许颖认为,根据出生人口监测数据估算,“十四五”时期中国年度出生人口会有所波动,预计“十五五”(2026—2030年)以后,将进入稳定人口负增长时期。

      2021年5月12日,北京,家长带孩子在公园里玩耍。低生育率、低增长或负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并不是中国的特有现象,不仅是中国也是全球在21世纪将要面对的挑战。图:Kevin Frayer/视觉中国   专家预计,中国人口负增长短期温和,逐步加速。据张许颖及其团队成员的研究,依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下称“七普”)数据,经过多情景模拟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人口年均减少80万,“十五五”期间人口年均减少230万,2031—2040年均减少370万,2041—2050年人口年均减少620万。相对14亿人口,2035年之前中国人口缩减规模较小,减少态势平缓。但长期来看,人口负增长不断提速,预计2050年之后,会出现年均减少1000万的情况。

      伴随人口负增长时代开启,长期看,中国人口总体规模将开始下降。这意味着什么,又将带来什么改变?

      出生人口为何持续下降   在人口负增长到来之前,中国出生人口从2017年起已持续走低,至2022年跌破1000万,已不及20世纪90年代初期2000多万新生人口的一半。有学者形容中国人口形势这样的剧烈变化是“人口塌陷”。

      究其成因,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陈卫认为,育龄女性规模不断减少应放在首位。

      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的育龄女性规模从2010年以来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从2010年的3.7亿下降到2020年的3.2亿和2022年的3.1亿。2017—2020年,育龄女性人数年均减少567万,其中对于出生人口贡献最大的20—29岁生育旺盛期女性,年均减少540万。这也是上世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的“独生一代”,即常说的“80后”和“90后”年轻女性人数比“70后”明显减少。

      女性结婚年龄推迟是另一重要原因。近10年来,女性初婚年龄加速推迟。陈卫介绍,“七普”数据表明,中国女性平均初婚年龄由2010年的24岁上升到2020年的近28岁。

      这导致结婚女性数量明显下降,进一步减少了出生人数。2010—2020年20—24岁女性已婚比例从32.5%下降到19.6%,25—29岁女性已婚比例从78.4%下降到66.8%。全国结婚登记人数连续8年下降,从2013年的1347万对下降至2021年的764万对,减少了43.3%。其中,初婚登记人数从2386万人下降至1158万人,减少了51.5%。

      已婚女性生育率近年也在持续下降。陈卫称,2010—2017年已婚女性生育率基本呈现上升趋势,但是2017年之后转而下降,进一步压低了出生人数。

      新冠疫情也对婚育行为产生一定影响,进一步降低生育率和出生人数。陈卫认为,在疫情冲击下,很多人尤其年轻人的就业、收入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被迫延后或取消婚育计划,心理健康也受到冲击,例如疫情可能造成孕妇焦虑,导致流产增加。

      在前述表象之外,究其根本,导致中国近年出生人口下降的内在深层原因是民众生育意愿低迷。

      “我们可以这么认为,中国妇女的生育意愿可能是全世界最低的,不仅低于西方国家,也低于日韩等生育率极低的国家。”陈卫指出,尽管这些国家的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但是生育意愿高于更替水平,但中国的生育意愿也大大低于更替水平。

      已有诸多研究数据揭示这一结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社会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於嘉等发表的论文《中国居民理想子女数量的宏观影响因素》指出,中国居民的理想子女数量很低,其均值在全球最低范围内。另据2019年全国人口与家庭动态监测调查显示,“80后”和“90后”女性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分别为1.82个和1.66个。

      这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陈卫认为,中国女性生育意愿较低与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高等教育扩张带来的女性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有很大关系。与此同时,中国快速的经济社会变化,对影响生育决策的一系列因素产生很大冲击,其中生育成本的大幅度上升成为最关键的影响因素。

      照料负担过重阻碍着家庭再生育意愿。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指出,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养老和抚幼的责任几乎全部回归家庭,“上有老 下有小”,加上工作压力,这种预期或现实造成了婚育人群“恐婚”“恐育”的心理,焦虑感被传递和放大。

      生育养育孩子的现实经济压力也摆在每个家庭面前。陈卫称,城市不断攀升的房价、越来越高的养育费用、公共托幼服务的缺位和市场养育服务的高成本让家庭“生不起”“不敢生”。尤其是全社会高度重视下一代的教育,家庭对教育存在过度追求的现象,学区房、课外辅导等精养型的孩子养育方式使得孩子的养育成本非常高。

      更无法避而不谈的是,中国女性还在普遍遭受“母职惩罚”。陈卫指出,社会对女性存在“母职+公职”的双重期待,而市场环境对女性不友好,对女性的各种显性和隐性的就业、升职等歧视,一方面加剧工作与家庭冲突,另一方面也带来就业和经济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加。

      经济增长能否持续   无论成因为何,中国人口负增长已成既定事实。“中国总人口和劳动力人口将开始双下降,势必引发人们对经济增长和劳动力短缺的双重担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童玉芬一语中的。

      首要的问题是,迈向人口负增长后,中国经济是否能够实现持续增长?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厚莲分析认为,短期内,人口负增长的经济影响是温和的;但长远看,人口负增长对经济增长会产生冲击,对经济系统的抗风险能力产生影响,这需要有足够的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生产效率提升和经济治理能力提升来应对不利影响。

      他更进一步分析称,人口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要素,既是消费的主体,又是生产的主体,通过需求侧、供给侧共同作用于经济增长。

      从需求侧看,一方面,人口负增长意味着消费的群体规模缩小,对食物、住房等基本需求带来“下降效应”;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能力提升、消费结构变化,社会消费需求产生“增长效应”。当增长效应超过下降效应时,总消费需求便不会下降。短期内,人口负增长平缓变动,经济需求依然会不断增长。

      从供给侧看,人口负增长并不直接作用于经济产出,而是通过劳动力供给,以及劳动力与资本投入、技术进步等其他要素的相互作用来影响经济产出。虽然人口负增长时期劳动力供给下降,但经济对劳动力需求也会下降,同时资本投入、科技创新、要素配置改革等形成替代,经济生产能力依然会继续提升。

      纵观国际经验,刘厚莲的结论是——人口负增长并非经济衰退的决定性因素,人口负增长与经济增长能够并存。

      他和研究团队观察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13个国家人口负增长和经济增长事实。分析发现,这些国家在经历人口负增长时经济依然保持增长,总体表现出经济发展水平高而经济增长率低。例如,对于高收入国家的日本、意大利,经济增长率在1%左右;低收入国家的乌克兰、波黑等超过3%;刚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不久的匈牙利、罗马尼亚甚至达到5%。另外,部分国家则先出现人口负增长,而后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比如,匈牙利、罗马尼亚、波兰。

      “我国正处在跨越中等偏上收入阶段,国际经验表明,人口负增长并不会阻止我国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刘厚莲认为,从人口负增长后经济仍实现增长的国际事实来看,人口负增长时期的经济增长更加依靠劳动力质量提高、科技创新、要素配置等新动能。

      劳动力短缺隐忧   与经济增长并存,另一重担忧在于:今后中国劳动力是否会伴随着人口负增长出现严重短缺和不足?

      实际上,中国劳动力下降早于人口下降,已延续十年,它不仅是人口负增长的前兆,且会伴随人口负增长的到来和发展继续下降。童玉芬介绍,2012年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规模达到了10.06亿的峰值,随即开始了持续至今的劳动力负增长,到2021年已经降至9.49亿人,每年大约减少712.5万人。

      她预测,随着人口负增长趋势出现和持续,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会继续下降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大概到本世纪中期甚至之后,同时劳动人口内部的年龄结构也会继续老化,如果不考虑国际移民,相当时期内中国劳动力持续减少不可逆转。

      劳动力虽然持续减少,但规模依然很庞大。从国际经验看,童玉芬指出,世界其他先行国家发展过程中,没有发现总人口负增长会立刻引起劳动力人口的进一步急剧下降。“我个人认为中国劳动力下降不大会出现劳动力的总量短缺,与其关心劳动力数量会不会短缺,不如更关注劳动力质量。”

      如何利用窗口期,更合理地调动存量劳动力,应提早做打算。童玉芬认为,人口负增长时代,可以通过加快促进劳动参与率来增加劳动力有效供给,尤其是老龄人口中的低龄人口在今后一段时间还比较丰富,需要提高低龄老年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段成荣呼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让劳动力自由充分地迁移流动,发挥现有人力资本存量的作用。

      具体而言,段成荣分析称,中国地理情况、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本水平存在地区差异,劳动力、土地、资本在地域空间上配置不均,现实中,劳动力尤其是其中的流动人口,并没有享受到同流入地户籍人口对应的就业、教育、住房、生育、公共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均等服务。这也就使得劳动力并不能充分地在不同地区之间流动,制约了劳动力充分地发挥其自身的人力资本。

      据此他认为,在过去传统的人口规模红利已经式微的情况下,必须破除过往妨碍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让劳动力自由、充分地跨地区流动。“把现有劳动力的生产能力和创造能力充分地运用起来,这将是我们有效应对人口负增长带来的种种问题时,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最重要的举措”。

      更长远看,段成荣认为,政策制定者应利用窗口期,提早为劳动力的跨国流动进行制度设计,这也是不少发达国家应对劳动力短缺的解题思路,“比如我们未来可能短缺哪些领域的人才、满足什么条件可以引入。”

      政策和社会规范需主动求变   “人口变化是事实,本身不应该是问题,不认识到人口变化会导致什么社会经济后果才是一个问题。”郑真真认为,当务之急在于如何适应人口负增长态势,预期到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挑战,制定应对策略。

      前瞻性的应对准备尤为重要。郑真真提到,中国的很多政策、制度以及社会规范和家庭传统习俗,都是在人口具有高生育率和年龄结构相对年轻时形成的,已经明显不适应当前人口发展和未来人口发展趋势,需要及时作出调整和改变。

      以家庭传统习俗为例,她认为近年兴起的“两头婚”即是传统婚俗因应“独生一代”的嬗变。“两头婚”最早兴起于江浙一带,夫妻双方结婚后通过协商来达成婚姻的平衡,例如孩子跟谁姓、住男方家还是女方家,男女双方或者双方家庭基于平等,达成的一种长期契约。

      政策支持应更加积极和超前。面对严峻人口形势,为提振低迷生育率,中国已从抑制性生育政策向支持性生育政策转变。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出台,提出一系列支持生育配套措施,涵盖生育、养育、教育、税收、住房、女性权利,如试点育儿假、研究婴幼儿照护费用抵扣个税等。但短期内,刺激生育效果暂未显现。

      时隔一年,2022年8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7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围绕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完善生育休假和待遇保障机制等七个方面,完善和落实20项具体支持措施。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发展研究中心茅倬彦认为,中国生育支持政策还在起步阶段,基础较薄弱。各地政策在实施力度、执行难度和落实难度各不相同,政策执行的衔接性以及内容设计的精细程度还有待加强。

      茅倬彦提到,近年来中国人口形势出现婚育年龄推迟、同居率上升、离婚率提高等新变化,带来新的生育问题。例如婚育年龄推迟提高了高龄高危孕产妇数量和比重,相应提高了孕产医疗费用,如35岁以上高龄产妇必须做“羊水穿刺”或“外周血游离DNA”检查,平均价格在2500元左右;婚育年龄推迟也使不孕不育问题凸显,增加了不孕不育治疗和辅助生殖技术服务需求和费用。目前医疗保险尚未将这些费用纳入报销范围。

      段成荣期待,改善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尤其生育相关的公共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流动夫妇的生育意愿。他通过对以往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流动的育龄夫妇的生育意愿,特别是在中国流动人口的主体乡-城流动人口中,其生育意愿高于城市本地户籍人口。但流动人口处在人户分离的状态,相关服务和措施还不能很好满足他们对于生育的需求,因此流动人口相对较高的生育意愿同生育行为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他认为,通过流动人口的市民化举措,具体来说,让流动人口能够享受到同城市户籍人口均等的公共服务,特别是完善基于家庭视角的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通过构建流动人口的生育支持、流动女性育后的就业保障以及婴幼儿照料的政策机制,可以把流动人口这一部分没有实现的生育意愿变成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助推生育率的提升。“我曾经大概做过一个测算,把这部分能够真正实现起来,可能有0.1甚至更多一点儿的总和生育率的提升。”

      低生育率、低增长或负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并不是中国的特有现象,不仅是中国也是全球在21世纪将要面对的挑战。郑真真认为,中国人口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高速增长转变至即将到来的负增长,这种“压缩”式的变化发生在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无疑会带来更大的冲击力,“人口负增长将是中国的人口现实,未来其对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家庭的影响,都不可低估并应及早准备应对。”

    1.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是误导中国吗

      最近很多朋友都给我转来网络上热传的一段林毅夫老师的视频,林老师说,“过去一段时间,有一种说法说我们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不可持续,要改成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我觉得提出这个看法的人不是不懂经济,就是故意误导中国。你要想想看,如果没有劳动生产力水平提高带来的家庭收入的增长,消费增长可持续吗?如果说收入不增长,消费增长,开始的时候靠自己的储蓄,储蓄很快就用光了,就开始变成家庭的负债,家庭负债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那他要还钱嘛,还不起钱那就变成家庭要破产了。是哪个地方最早提出这个说法的,美国!是啊。”

      林毅夫老师是经济学界的前辈,他的新结构经济学和长期主张政府扩大投资的观点,大家都很熟悉,但上述这段话的逻辑却有点不太顺:

      第一,林老师说,“如果没有劳动生产力提高带来的家庭收入增长,消费增长可持续吗”。这个前提条件有点来历不明,扩大消费跟劳动生产率提高有矛盾吗?扩大消费同提高居民收入有矛盾吗?包括我本人在内,国内所有呼吁扩大消费的学术主张,几乎都是从发钱、发消费券促消费或其他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改革开始。中国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只有43%,几乎是全世界最低,不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怎么扩大消费?所以,呼吁扩大消费,就是呼吁扩大居民收入,这二者本来就是一回事;反之,表面上是反对扩大消费,其实就是反对给老百姓发钱或发消费券,就是反对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改革,二者也是一回事。

      第二,林老师从扩大消费推导出家庭破产的过程,好像有那么一点点夸张和危言耸听,不符合现实世界的情况。他说“开始的时候靠自己的储蓄,储蓄很快就用光了,就开始变成家庭的负债,家庭负债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那他要还钱嘛,还不起钱那就变成家庭要破产了”。可是,不论是“开始的时候”还是什么时候,消费都是从收入开始,而非从储蓄开始的。居民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来消费,一部分用来储蓄(储蓄再通过银行信贷转化为投资,即便通过降息、完善社保、改善预期来提高新增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降低边际储蓄倾向,储蓄总量仍然是随收入而增长的),怎么就开始的时候靠自己的储蓄?又怎么就储蓄很快用光了的?中国2022年住户储蓄总额120多万亿元,比上一年又多增加了17.8万亿元,好像“很快就花光”也不那么容易。

      第三,消费又不是浪费,消费的过程就是老百姓享受美好生活的过程,生产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消费吗?“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能仅仅是满足一种“向往”,而是必须通过实实在在的居民消费过程才能实现,而且中国面临出口增速下滑、投资过剩,只有扩大消费才能引领经济循环:通过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需求旺了,企业的产品才能卖出去,企业产品卖出去了,才能增加就业或增加员工工资,然后才有居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消费才更旺盛,经济增长就从负循环转为正循环……说到底,讨论消费驱动还是投资驱动,不是讨论企业要不要自主投资,也不是家庭要不要自主消费,那是人家自己的事,而是讨论政府稳增长的预算资金怎么花?是继续几万亿、十几万亿、几十万亿去大搞特搞基本建设投资,还是给老百姓发点钱、发点消费券以促消费启动经济循环的问题。如果发一块钱的消费券可以带动3到5倍的需求增长和经济循环,而一块钱的基本建设投资在很多省份还产生不了一块钱的GDP,那政府稳增长的钱是应该优先发消费券,还是几万亿、十几万亿地搞投资、为此扩大消费为零的财政预算?

      第四,林老师说,批评投资拉动过时、主张消费拉动,是误导中国,但是却没有论证投资拉动为什么不过时。全世界各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大部分20%-25%,发展阶段比我们晚、基础设施比中国落后的印度也只有27%,中国已经连续20多年大于40%,2022年121万亿GDP中,固定资产投资57.2万亿,占比47.2%,这么高的投资率能持续吗?如果按照林老师的主张,继续扩大投资,就算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十年后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每年要达到80万亿-90万亿,这可能吗?没有修不完的路,也没有盖不完的房子,我们要去给月亮修长城吗?后基建时代,每年有个三四十万亿关键领域投资就够了,如果还主张让老百姓省吃俭用省下钱让别人去搞那些大部分已过剩的投资,既没有微观效益,也没有宏观需求乘数,还会造成巨大的国家和地方政府债务,这是不是误导中国?

      第五,过去三年来曾经主张投资驱动的很多经济学家也开始根据新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转而支持稳定和扩大消费,这是新时期经济深度转型的必然要求,而不是这些学者都不懂经济。毕竟大家都看到投资饱和、过剩的情况:全国高速公路、高铁已经过剩而每年亏损几千亿,大部分特色小镇空置无人,地方专项债找不到合适的项目……不久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扩大内需要把稳定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然而这个重要决策观念转变还没有具体落实为政策和财政预算的关键决策。此时,继续鼓吹巨大规模的投资驱动陈旧模式,可能会影响中央“发挥消费基础作用、把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最新决策指导思想的落地,同时掩盖由部门职能驱动、地方政绩观驱动、相关利益驱动等过度投资的“体制病”,不仅会造成极大的社会资源浪费,还会造成进一步的投资过剩,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无论我们批评过度投资的体制病,还是呼吁增加居民收入促消费,都是基于新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深度转型的需要。希望经济学界、决策部门深入讨论研究这些问题,理性引导社会观念和决策观念的转变,让中国而经济发展结构更合理,决策更加科学,经济增长可持续,人民生活更幸福。

      责任编辑:张帆(ZN005) | 版面编辑:李东昊(ZN042)

    1. 是断臂求生还是反目为仇?民生银行起诉自家副董事长及其公司!

      2023年钟声还没敲响,泛海控股集团却迎来当头一棒!泛海集团及其董事长卢志强遭到起诉,索偿金额超70亿元。挥起大棒的不是别人,正是卢志强担任副董事长并参与发起创立的民生银行。大过年的,一家大银行与自家副董事长对簿公堂,这事有点匪夷所思。

      1月20日晚间,民生银行公告称,民生银行北京分行以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为由,对武汉中心大厦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武汉中心公司”)、武汉中央商务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武汉中央公司”)、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泛海控股”)及卢志强提起诉讼。

      民生银行的核心诉求是:判令武汉中心公司偿还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借款本金39.72亿元、判令武汉中央公司偿还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借款本金30.46亿元,以及相应的利息、罚息以及至实际清偿之日止的利息、罚息。

      民生银行指出,借款人武汉中心公司、武汉中央公司未按合同约定履行还款义务,而泛海控股和卢志强未履行保证担保责任。

      根据民生银行复原案件情况显示:

      1)借款人武汉中心公司与民生银行北京分行,于2018年6月签订《固定资产贷款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40亿元,尚欠本金39.72亿元。担保方式为武汉中心项目土地及在建工程抵押、泛海控股以及卢志强保证担保。

      2)借款人武汉中央公司与民生银行北京分行于2020年3月签订《固定资产贷款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30.66亿元,尚欠本金30.46亿元。担保方式为武汉中央公司名下五块土地抵押、泛海控股及卢志强保证担保。

      案情原委并不复杂。武行中心公司、武汉中央公司均系泛海控股旗下子公司;两家子公司在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分别贷款40亿和30.66亿元;泛海控股和公司法人代表卢志强提供连带责任担保。贷款到期还不上了,子债父偿,双方不得已对簿公堂。

      本案之所以引起舆论的关注,还与本案被告泛海控股及其法人代表——卢志强的特殊身份有关。泛海控股不但是民生银行六大股东之一,其法人代表还是民生银行副董事长。

      说起泛海控股及卢志强本人,那可是大名鼎鼎。上世纪90年代,卢志强参与了民生银行发起,可以说劳苦功高。自2006年至今,一直担任民生银行副董事长职务。而泛海控股在民生银行2000年发行上市前持有民生银行9.42%股份,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仍作为民生银行第六大股东,直接持有其4.12%股份。渊源如此深厚的一家人为何兵戎相见呢?这与泛海控股近年来经营效益持续下滑,接连出现债务违约不无关系。

      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是一家以房地产、金融、能源、综合投资、资本经营为核心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业务涵盖房地产、银行、保险、证券、典当、能源、战略与创业投资、文化、资产管理和资本经营、物资贸易、消防电子、酒店、物业管理等诸多领域;其中房地产和金融是其最核心业务板块。凭借“房地产+金融”业务布局,泛海控股生意做得风生水起。2016年,泛海控股迎来高光时刻,资产总额2747亿,净资产429亿,营业收入达到246.71亿,增幅94.7%,2017年上榜《财富》中国500强排名254位。进入2020年,受房地产政策调整、金融去杠杆、疫情反复等影响,泛海控股开始谋求“去房地产”化,加快金融转型。但“去房地产化”非一日之功,金融转型又遭遇强监管,急需大笔资金铺底,泛海控股负债规模开始居高不下,经营业绩持续下滑。近三年财报显示,公司2020年净亏损46.22亿元,2021年净亏损112.55亿元,而2022年前三季度也已亏损22.4亿元。

      让泛海控股备受市场诟病的是旗下武汉中心商务区地产项目,耗资超百亿,建设12年仍未全面交付;计划投资29亿美元的美国旧金山泛海中心项目,处置7年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受此拖累集团部分企业在民生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融资出现逾期、欠息,债券违约、诉讼、资产冻结事件频发,一时间乏海控股债务缠身。

      大股东泛海控股深陷债务泥潭,民生银行岂会坐视不管。2021年底,民生银行曾宣布,给予泛海控股集团最高授信额度216.05亿元,支用限额216.05亿元,额度有效期2年,试图通过关联银行大额增信,提振乏海系市场信心。然而,泛海系资金困局似已病入膏肓,泛海系所持民生银行股权质押率接近100%,18亿银行A股股份被轮候冻结。民生银行作为一家由民营企业直接注资发起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曾以小微企业和房地产激进策略快速扩张。受经济下行和宏观政策调控影响,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不良攀升,重点扶持的恒大、泰禾等房地产企业接连爆雷,经营效益未达预期。2022年前三季度,该行实现归属股东净利润337.78亿元,降幅4.82%,实现营业收入1085.96亿元,降幅16.87%。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大股东乏海控股的停摆爆雷,对民生银行无疑雪上加霜。此番,民生银行对泛海控股及自家副董事长提起诉讼,是断臂求生还是反目为仇?抑或二者兼而有之,大概率是民生银行为保护债权,寻求自保的无奈之举。

      成也房地产,衰也房地产。债务压顶,泛海控股能否度过这至暗时刻?民生银行会否安好无恙?

      (本文作者介绍:EFP金融管理师,山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某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部门负责人。)

      责任编辑:李琳琳

    1. Paxlovid假药调查

      【财新网】“Paxlovid最夸张时炒到什么程度?‘新十条’后,有人给北京现货开价5万块一盒。”药品经销商杨明说。

      Paxlovid是美国辉瑞公司研发的新冠口服药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的商品名。其三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未接种疫苗的新冠感染者在出现症状5日内服药,28天内的住院及死亡风险可降低89%。目前还没有其他药物能够超越这一数据。2022年2月,中国药监局附条件批准Paxlovid进口注册。8月,Paxlovid本土化生产开始推进,确定华海药业为辉瑞在中国内地销售的Paxlovid提供制剂委托生产服务,但目前国内的药物仍为进口。

      2022年11月底12月初,中国防疫政策迅速转向。随着11月11日《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二十条”)和12月7日《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新十条”)相继发布,全国疫情封管控区陆续“解封”,各地感染及重症高峰随之到来。不但退烧止痛等对症治疗药品告急,新冠抗病毒口服药Paxlovid更变得一药难求。(参见财新周刊:《封面报道|解封进行时》《封面报道|医院顶住》《封面报道|缺药求解》)

      尽管辉瑞持续加大供应,自费网售渠道陆续放开,北京等特大城市出台政策要求Paxlovid下沉至社区医院,但即便在少数了解Paxlovid且有意求购的中国家庭中,能购买到的也是极少数。

      Paxlovid海外代购市场骤然火爆,价格暴涨至每盒1万元以上,“花了钱,很多药贩子还不能确保你什么时候拿到,也说不清药从哪儿来的,”杨明的合伙人王诚说,“市场变得很乱。”

      直到2022年12月底,中国方面有意加大进口力度。当地时间1月9日,辉瑞首席执行官Albert Bourla在美国旧金山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年会上表示,该药品的对华出口量近期大幅增长。在2022年,辉瑞向中国出口数千个疗程的药物,而在最近几周,这一数字增至数百万。

      不过,虽然该药品在北京等大城市允许社区医院医生开方,但对于用药者的限制条件高于药品说明书建议的60岁以上或其他相关基础病患者满足一条以上高危因素即可考虑用药,要求无论有何种基础病,都必须满足年龄在65岁以上的要求。一些仍有需要的人士涌向“京东”“美团”等渠道寻求互联网医院开方,但每日定时限量的药品令“抢购”链接很难登录。(参见财新网《谁有资格在社区开到新冠口服药?|大流行手记(1月4日)》《解药|新冠老人求医问药难,其他地区特效药怎么开?》)

      本应享受定向供应的基层医院,Paxlovid“下沉”也不顺畅。今年春节前夕,财新走访广东多家乡镇卫生院,不少医院管理人员、一线医护都称尚未接触过新冠口服药。有的县级医院拿到少量新冠口服药,但迫于供应紧缺,这些药物只能用于重症、危重症病人,尽管新冠口服药在感染早期,尚未发展成重症之时服用才能更好发挥效果。(参见财新网《阿兹夫定降价纳入医保 抗新冠药物如何下基层?》)

      2023年1月8日,Paxlovid在华医保谈判失败,意味着医保报销将只能持续到3月31日。与此同时,进口事宜并不顺畅。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Paxlovid的实际需求远大于统计数据,官方正在积极推动华海药业的产能,希望每月至少生产百万份以上,但工信部方面收集到的需求量很少,仅仅几十万份量级,和市场感受相去甚远。(参见财新网《独家|辉瑞Paxlovid医保谈判基本未降价,报价高出局》《“后新冠时期”医用产品如何满足需求?|大流行手记(1月15日)》)

      “正版药”的紧缺至今仍未彻底缓解。而药商对于这一形势早有预判。2022年上半年,杨明和王诚开始在大中华地区贩卖一款印度药企生产的Paxlovid“仿制药”,其商品名为Primovir。后来,另一款印度“仿制药”Paxista也开始在市面上出现。为便于区分,买卖者常根据包装盒设计的不同,分别称其为“绿盒”“蓝盒”。

      一般所谓仿制药,是指在原研药(创新药)专利到期后,或受到原研药企授权后,按照其成分和工艺生产出来的药品,原则上剂量、安全性、效力、质量以及适应证均应与原研药基本相同。印度是仿制药生产大国,其药品专利保护政策的执行有独特规定,也常存在漏洞,常批准企业生产“强仿”药,即不经原研药专利权人许可生产的仿制药。2018年上映的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我不是药神》,讲述的便是主人公将物美价廉的印度仿制药引入中国内地帮助白血病患者,却违反相关法律的故事。

      “11月中旬,似乎有客户嗅到了什么风声,我手上的绿盒现货突然全部卖光了。”王诚回忆。11月底12月初,销量暴增,日销售量比之前“翻了好几倍”。更令他惊讶的是,自己从原厂进货后以不到2000元卖出的药品,一度在药贩子手中被炒到5000元以上,市面上更涌现了比自己预计多得多的“绿盒”。

      在高峰期,“蓝盒”“绿盒”的销售者五花八门,包括王诚和杨明这样的经销商,京东、拼多多等网购平台上的代购商,还有许多在社交媒体上卖“散货”的个体电商。个体电商通常找上游的药品批发商拿货,再转手卖给顾客甚至下游销售者,这种不与药品生产源头直接接触的药商常被称为“药贩子”。“做‘药贩子’的门槛很低,看到一些大的网购平台都在卖这个药,加入的人越来越多。”王诚说。

      在罕见的暴利下,假药出现了。12月中下旬,越来越多的绿盒消费者和自媒体开始发声,称市面上一些“绿盒”是假货,其中不含Paxlovid的核心成分奈玛特韦。贩卖这款药时,王诚与厂家亲自对接,且委托专人实地看厂、现场提货,并抽检过每一批次药品,一度十分信任原厂药品的质量。但在风波骤起后,他送检了一批2022年12月最新进口的“绿盒”,发现其中存在假货。

      郑永新认为“绿盒”假药事件,对这个行业来说“相当夸张”。他也对财新谈到,印度小药企造假的事情,他见过太多,一些药企没有生产能力,但却热衷做中国“药神”生意。浑水摸鱼的人中,不乏造假的印度人,也有和其串通的中国人,甚至有中国人亲自下场,在印度搞一个伪品牌,建地下作坊。

      “这就是《我不是药神》的故事里面没有涉及到的:还有很多‘伪药神’。”郑永新感慨。

      假药   12月初,中国防疫政策转向,医疗机构随即迎来感染及重症高峰。

      新冠感染海啸般暴发,能有效降低重症及死亡率的新冠口服药一盒难求——国内定价2980元/盒的Paxlovid,被炒出1万元以上的“天价”,甚至有个别飙升到数万元。

      它的两款印度版仿制药Primovir(绿盒)与Paxista(蓝盒)随之大量流入国内,内地售价也从最开始的几百到1000多元,普遍抬升至3000—5000元。对其趋之若鹜的,一边是抢不到原研药的家庭,他们急着为家中的高龄合并有基础病老人备药;另一边是嗅出新冠口服药稀缺性,准备送礼的政商界人士。

      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十倍暴利刺激下,在印度本土乃至港澳药房都曾流通的仿制药即将拉开造假序幕。

      赵玟是求购印度版仿制药的人之一,她家中有4位60岁以上合并有基础病老人。赵玟首次购药在2022年12月23日,通过国内某科技博主代购,“有辉瑞药,现货,三天内发顺丰,2500元/盒”,她付款1万元,买了4盒。发货后她才被告知,并非是原研药,而是印度版仿制药Primovir。

      刘俊宁也在2022年12月先后购买了两盒Primovir,都通过某香港经销商。第一次在12月上旬,当时他很谨慎地查看了药品的清关单和质检报告,价格在1500元/盒左右;第二次在12月下旬,价格涨到了1900元/盒。

      12月27日,科普博主“凯喜博士DrCash”首次在微博上质疑印度版仿制药有造假行为,并进行了基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定性检测。该检测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可以确定药品中是否含有效成分奈玛特韦。经社交平台发酵后,科普博主、公益组织及有资源的个人相继推出了对两款印度版仿制药的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送检的Primovir造假比例达九成以上。1月2日至8日,华大集团CEO尹烨以个人身份,委托华大质谱平台,开展了对印度版仿制药的免费公益检测,其累计完成249份药品检测,其中19份可检出奈玛特韦,230份未检出,造假比例为92.4%。19份可检出奈玛特韦样本包括14份Paxista(2份孟加拉版,12份为印度版),4份Primovir和1份无外包装信息的样本;230份未检出奈玛特韦样本包括173份Primovir和57份无外包装信息样本。

      赵玟与刘俊宁都参与了检测,他们都买到了假药。像他们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赵玟曾向卖家求证真假,卖家信誓旦旦“亲自去了印度,还倒贴机票,只是帮助身边熟悉的人”。她在1月4日晚收到尹烨的检测结果:“您所寄送的两份药品经检测均不含有奈玛特韦。”卖家在1月5日回复“不知道这个情况,也解释不了这个情况”,改口称自己也是中间商赚差价被骗,并退还了购药款。

      刘俊宁则收到“凯喜博士DrCash”的检测结果:从某香港经销商处,他购买的第一盒是真,第二盒则为假,没有检出奈玛特韦,只检出了奥司他韦。奥司他韦是一种抗流感病毒药物,对新冠并没有疗效。刘俊宁对比了两批药物的外观,他发现,外包装颜色、字体、包装盒上二维码、电话信息以及药片形状存在不同。香港经销商向他解释是“印度的药厂后面拉了一条新的生产线”,言下之意假药是从源头来的,他们卖了很久这个药,不会造假,并退还了购药款。

      同一渠道先后购买到了真假仿制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造假   不仅消费者,“绿盒”造假风波也让王诚措手不及。

      “我在疫情政策转向前就注意到Primovir了。”王诚说。此前,他和“绿盒”Primovir的生产商,印度企业Astrica Healthcare(下称“Astrica”)合作过三款药品。2022年初,他发现Primovir在印度各大药房有售,且销量不错,便想寻求合作。他委托合作伙伴考察了“绿盒”位于印度南部城市海得拉巴的工厂,谈妥了合作事宜,又委托另一持牌医药批发商代其办理从香港海关进口药品的报关事宜。到四五月份,他开始正式接受订单,顾客主要来自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

      王诚参与印度“药神”生意的时间不长,但他曾从不少同行处耳闻印度仿制药行业种种鱼龙混杂之处。据他分析,一方面,即便在印度正规注册生产的仿制药,其质量也可能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存在中国团伙将原料药在印度本地罐装,把假冒伪劣药品伪装成印度产仿制药销往内地的情况。王诚坦言,相当一部分印度药厂提供的各类资质证明,不熟悉印度的人,很难辨明真伪。“我的原则就是,你的药质量好不好,我只看我自己的检测报告。”

      王诚采用的方法是,看过印度厂家提供的检测报告后,又在每一批货物到达香港港口后,随机进行抽检。检测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样品是否含有超标的有害物质;二是是否含有两种核心成分奈玛特韦与利托那韦;三是有效成分的含量是否符合仿制药的标准。

      Paxlovid实际上是奈玛特韦与利托那韦的联合使用制剂,前者是其核心成分,也是一种新药,后者是一种抗艾滋病毒“老药”。也就是说,Paxlovid及其仿制药的药盒里含有两种药片,一种是奈玛特韦片,每片有效成分含量150毫克;一种是利托那韦片,每片有效成分含量100毫克。疗程内患者每次服用两片奈玛特韦,一片利托那韦,每天服药两次。

      2022年11至12月的销售高峰到来后,王诚加大了进货量,共进货三个批次。考虑到市场已出现乱象,他将三个批次的样品分别送往国内几家权威检测公司做药品的定性定量分析,即不仅检测药物含什么成分,还检测每种成分的实际含量。

      王诚向财新提供的检测报告显示,综合多种谱图分析,他在12月初送检的第一批药品,利托那韦片中利托那韦单片含量与原研药的差距在25毫克之内;奈玛特韦中奈玛特韦含量与原研药差距在20毫克以内。12月中旬送检的第二批药品,利托那韦片中利托那韦含量与原研药差距不超过60毫克,奈玛特韦中奈玛特韦含量与原研药差距不超过40毫克。

      无可争议的“假药”出现在第三批,也就是12月底送检的一批。该批次10个样品中,利托那韦片均检出利托那韦,单片含量在42.9—83毫克间浮动;奈玛特韦片仅有一片检出奈玛特韦,且单片含量只有32.3毫克。假“奈玛特韦片”的主要成分是奥司他韦,一种流感抗病毒药物。它对新冠没有疗效。

      王诚说,在检测报告出炉前,自己已经觉察到事情可能不对。“在12月中下旬左右,Astrica给我们供的货开始比他承诺的少,同时市场上出现了比他原有生产能力多得多的货物。那时我就猜想,这个厂家可能没那么地道了。”随后,他不再接新的绿盒订单。

      王诚回想自己的进货过程:采购人在原厂提货时,会拍摄点货视频;货物从香港海关进口时,有相应的报关单;药品进入中国内地的物流,每一单也有相应的记录。他分析,12月发现存在“假药”的这批货,中途被“掺假”的可能性极低,问题出在印度原厂。

      12月底,王诚还自费送检了一盒自购的“蓝盒”Paxista。在此轮印度仿制药造假风波中,多个自媒体博主均表示,网友寄来的Paxista检测含有奈玛特韦,是“真药”。王诚的检测报告显示,Paxista样品中,奈玛特韦片中奈玛特韦比例为37%—38%,单片含量为113.96—117.04毫克;利托那韦片中利托那韦比例为13.5%—14%,单片含量为135—140毫克。

      近日,财新联系Astrica和“蓝盒”的生产厂家Azista Bhutan Healthcare(下称“Azista”),均未得到回应,拨打Astrica官网电话提示处于无法接通状态。据《科创板日报》报道,Astrica公司相关负责人称,其销售Primovir时,原料药的需求量没有那么大。后来随着需求增长,代工厂生产了不含奈玛特韦原料药的Primovir,因此新批次的Primovir是无效的。

      王诚告诉财新,他刚与Astrica合作时,只有两家工厂在生产“绿盒”,每日产量在2000盒左右。但在12月中旬,据他从同行处了解,Astrica给中国经销商的供货量远远超过了这一数字。在造假风波发生时,王诚曾多次联系Astrica相关负责人,厂家先对造假予以否认,还提供了一份王诚所拿到的药品都是“原厂直供”的声明。到1月初,厂家才向他含糊其辞地表示,他们后续开了新的生产线。

      对印度原厂可能造假,郑永新并不意外。他说,有很多小药企都有一些生意面向中国人,但不见得有自己的生产能力,打着他们的旗号做中国“药神”生意的人,不乏造假的印度人,也有和其串通的中国人,甚至有中国人自己在印度搞一个伪品牌建地下作坊。

      而对于印度版仿制药通不过定性和定量检测,郑永新表示“这种不靠谱的事情,我们经历过不止一次。相较而言,印度的上市企业还关注自己的形象与市值,还有点底线,一些小药企完全一点底线没有。”

      郑永新所指的不仅是常规意义上的“假药”,他认为即便是在印度国内获批上市的仿制药,也有风险。“审批下来的药,他们自己组成分,给你少加一点,或者是给你替换掉,这种事情我们之前都遇到过。”

      王诚还认为,造假的渠道或许不仅是原厂。他检测的Primovir假药中,均含有奥司他韦,这不是非制药工厂可以随意取得的原料。但根据一些自媒体发布的检测报告,一些绿盒“假药”成分是纯淀粉,制假成本及门槛更低。

      仿制药何来   如果确实是源头造假,在印度可能发生了什么?回到事件最初,这两家印度药企何以能仿制Paxlovid并出口海外?

      印度确实有仿制Paxlovid的资格,但前述两款仿制药是否合法合规仍待确认。财新记者12月底给印度药监局(CDSCO)发函了解审批情况,至今未获得回复。“这两款药我在老挝以及印度药监局官网上没查到它们的审批信息。”郑永新告诉财新。

      印度是仿制药大国。根据印度品牌资产基金会(IBEF)的数据,印度出口的仿制药占全球仿制药出口量的20%,销往200多个国家,满足了美国40%、英国25%的药品需求。

      印度的仿制药传统可追溯至1970年,其推出《专利法》,排除了药品的产品专利,规定药品领域的产品发明不授予专利权,药品价格得以大幅度降低。1995年,印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专利法》几次进行修改,使之与《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协定)的内容一致。

      2005年,印度《专利法修正案》由建立了专利强制许可(强仿)制度,即不经专利权持有人许可,也可以批准生产仿制药。该修正案规定,专利授权之日起满三年,基于以下理由,任何人可以向专利管理局提出强制许可的申请,一是向专利权人提出合理的许可使用请求但未获得满足;二是专利权人就其专利产品或方法设置了公众难以负担的价格;三是该专利发明尚未在印度境内实施。

      《专利法修正案》还规定,允许印度政府在法定特别情形下,未经任何利害关系人申请而颁布强制许可公告。具体情形包括国家陷入极端紧急情况、社会公众的非商业性使用。

      目前在印度售卖的Paxlovid仿制药包括四款,除前述两款涉嫌造假的Primovir、Paxista,还有Zenara生产的Paxzen,与Hetero生产的Nirmacom。

      这四款中,只有Hetero的Nirmacom获得了原研药的生产商辉瑞授权仿制,并在印度国内获批紧急使用。Nirmacom每盒定价为5000卢比,约合415元人民币,已被纳入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格预审名单(WHO-PQ)中,作为基准供发展中国家采购,是全球首个获此认证的Paxlovid仿制药。

      2021年11月,辉瑞与药品专利池组织(Medicines Patent Pool,MPP)签署了一项许可协议,以促进Paxlovid在95个中低收入国家以可承受的价格获得。2021年12月,Paxlovid在美国获紧急使用授权。2022年3月,MPP宣布与全球36家企业签订协议,授权其生产Paxlovid的低成本仿制药,其中包括19家印度药企,Hetero位列其中。

      MPP长期与全球原研药企就药品专利自愿许可进行谈判,争取原研药企自愿免费将其药品专利放入专利池中。仿制药企可以向MPP申请专利授权,取得授权后生产仿制药并在中低收入国家销售。但MPP的授权条款中明确规定,得到授权的企业只能在95个中低收入国家商业化其产品,这些国家中包括印度,但不包括中国。

      若仿制药企有意向申请专利授权,可在MPP官网上填写一份在线意向书(EOI),提供制造有质量保证的药品的能力、产能和追踪记录,以及研发、监管合规性和财务状况的详细信息,还有对希望获得许可的产品的具体计划(包括开发、制造、监管计划、分销和预测投资)。

      EOI一般在MPP宣布从专利持有人那里获得专利许可后立即开放,通常有三到四周的时间进行在线申请。MPP将对每份EOI进行严格和客观的评估,最终的决策者不知道申请人的身份,每个问题都有一定的权重和最高分,MPP使用标准化的工具对答复进行分级,并选择得分最高的申请人。一家获得授权的仿制药企人士告诉财新,MPP对生产Paxlovid仿制药的数量不作限制。

      而除Nirmacom之外,余下三款或都属于强仿。根据公开资料,Zenara的Paxzen已通过一致性评价证明安全、有效,在印度国内获批紧急使用,每盒定价为5200卢比,约合430元人民币。而大量流入中国的另外两款印度版仿制药Primovir、Paxista,财新并未在当地政府官网查询到其获批的信息。不过,一位当地人士称,确实曾在印度药房中看到有这两款药售卖。

      财新在印度政府的公司事务部(ministry of corporate affairs,MCA)查询到,Astrica成立于2021年8月,注册地在印度海得拉巴,目前经营状况正常。公司董事为Sateesh Reddy Kadari和Asha Kiran Kadari。工商资料还显示,两名董事自2010年起就一直合伙担任医药公司的董事,最早可追溯至一家名为Asha Analytical Instruments的医疗器械公司。

      王诚说,这两人是兄弟俩。1月下旬,王诚从熟悉印度的合伙人处打听到,这两人此前已经移民英国,目前都不在印度境内。

      Azista则成立于不丹,财新未能查到官方工商资料。其官网信息显示,Azista由印度企业Azista Industries和不丹企业Druk Holding and Investments合资成立,主要在不丹生产药品,出口到印度和其他国家。MCA信息显示,Azista Industries成立于2014年,注册地为印度海得拉巴。

      值得一提的是,Azista Industries的董事之一Srinivas Reddy Male在Hetero旗下的三家企业任职(Hetero Life Sciences、Hetero Healthcare、Hetero Marbles)。1月13日,财新曾致电Hetero的中国办事处,询问Azista与Hetero之间是否有股权关系,工作人员称不知情,且从未在中国销售过Paxista,“它在国内还没批,是一个不符合销售规定的药。”

      除CDSCO外,截至发稿,就Paxlovid的两款仿制药Primovir、Paxista的相关情况,财新多次联系MPP及其余获得MPP授权仿制Paxlovid的印度药企,均未获得回复。

      在与药品专利池组织(Medicines Patent Pool, MPP)签署协议的药企当中,有5家中国药企也被允许其生产辉瑞新款口服药Paxlovid成分之一奈玛特韦原料药或制剂。5家中国药企分别是上海迪赛诺、华海药业(  600521.SH  )、普洛药业(  000739.SZ  )、复星医药( 600196.SH  ,  02196.HK  )、九洲药业(  603456.SH  )。不过,根据协议,即便这几家企业已经生产了有关药品,也不能用于中国销售,而是需要供应获得MPP和辉瑞授权的中低收入国家,按协议价格提供药品,否则即视为侵犯原研企业专利权。

      新冠口服药的可及性在多国都属民众关注的重大议题。此前,因不在MPP划定的95个中低收入国家范围内,多米尼加、智利、秘鲁和哥伦比亚曾有声音敦促当地政府将Paxlovid纳入专利强制许可范围,以求合法引入或强仿生产仿制药。

      但各国对于强仿药品的决策都十分谨慎。在不少专家看来,这一方面是因为关贸总协定的有关知识产权协议有明确规定,其中的TRIPS协约(Agreernnt on Trade-Related Aspets of Intell ectual Propey Rights,简称)于1994年在摩洛哥签署,要求成员国对于药品等产品的专利必须严格保护。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药品研发需要付出巨大成本,毫无约束的强仿会伤害药企创新的热情。

      代购之痛   印度版Paxlovid仿制药流入中国,有关部门已开始行动。

      1月16日,国家药监局网站发文称,要加大对制售涉疫药械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其表示,针对近期市场上出现的非法销售来源不明的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品线索,多地药品监管部门采取线上监测和线下摸排相结合的方式,会同属地公安部门联合执法,已捣毁了部分犯罪团伙及窝点,并在收网行动中现场查获一批假冒Paxlovid(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及未经批准进口药品等。

      国家药监局表示,经检验,查获的部分产品不含有效药品成份或非法添加其他药品成份,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销售假药罪的规定。目前,案件正在由公安部门依法办理中。

      1月18日,国家药监局网站发布《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该《办法》由国家药监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五部门联合发布,要求各部门间加强协作,统一法律适用,健全情况通报、案件移送、信息共享、信息发布等工作机制,2月1日起施行。

      因急需用药而不得不购买涉嫌违规仿制药的消费者,面临哪些法律风险?若买到“假药”,又如何维权?

      首先要看购买渠道。中国药科大学药品监管科学研究院合规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乐乐认为,如果是从国内销售者处购买,购买者无需承担法律责任。若发现仿制药不含有效成分,购买者可根据《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对方承担赔偿责任,购买者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对方进口销售假药、药品存在质量问题等违法事实以及对自身造成的损害后果等。

      但如果购买者属于从印度或其他境外药商进口,张乐乐表示,中国《药品管理法》禁止未取得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进口药品,Paxlovid仿制药均未在国内注册,购买行为和法律规定有一定冲突。

      不过,张乐乐也表示,禁止进口存在两项例外情形。第一,根据《药品管理法》的规定,未经批准进口少量境外已合法上市的药品,情节较轻的,可以依法减轻或者免予处罚;第二,根据《海关法》的规定,个人携带、邮寄入境的药品,应当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并接受海关监管。

      2019年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向保障公众用得上、用得起“救命药”倾斜,修改了假药、劣药的定义,取消了旧法“未经批准进口的药按假药论处”的规定。这些新条规也被民间称为“药神法”。此前,《我不是药神》原型、慢粒白血病患者陆勇因帮助病友在印度代购低价仿制药品“甲磺酸伊马替尼片”,该药当时国内价格2万多元一盒,代购仿制药最初数千元,后降至数百元。2014年,陆勇被湖南沅江市检察院以涉嫌销售假药罪和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提起公诉,并遭沅江市公安局抓捕,此事引发巨大争议。2015年公诉机关撤回起诉。(参见财新网《《我不是药神》背后:印度仿制药能否进中国?》《药品管理法修订草案三审:拟重新界定假药劣药》《医生推荐境外抗癌药 惹上官司担何责?》)

      但即便在“药神法”之后,国内部分患者群体的用药难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中国创新药起步较晚,研发质量、数量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许多国外已上市新药国内并未审批,或国内药品价格与仿制药仍有不小差距。国内患者用药常需依赖海外购买渠道。(参见《财新周刊|找到便宜的罕见病药之后》)

      原研药价高、量少、进口审批时间长、全球法规不同步是普遍难题。2021年,罕见性癫痫患儿家长胡阿弟为孩子及他人海外代购喜保宁和氯巴占,因涉嫌走私、贩卖毒品罪被河南省中牟县检察院提起公诉,当时这两款药品均未在国内获批上市,且氯巴占是国家管制的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前该案未宣判,舆论发酵后,国家卫健委协调相关机构和部门组织集中申请和进口,2022年,临时进口氯巴占全国首方在北京协和医院开出,国产氯巴占亦获上市批准。

      实际上,若国内药品供应充足且价格可及,无人愿意铤而走险购买印度版仿制药。王诚认为,应该客观看待印度仿制药产业及其流入中国的现象,仍有不少患者通过代购渠道获得了“救命药”。

      相比购买者,仿制药的销售者承担的法律风险更大。张乐乐表示,如果明知该药没有取得注册证书还销售,且该药并未在印度合法上市,或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则销售者可能涉嫌犯罪(妨害药品管理罪),最高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此外,如果国内销售者没有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例如属于自然人销售者的,则还应当根据《药品管理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果药品检验机构质量检验表明这些仿制药属于假药,销售者应根据《药品管理法》接受行政处罚;其次,给用药者造成损害的,销售者还应承担赔偿责任;第三,销售假药的行为还可能涉嫌触犯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罪。

      销售者发现印度药企造假如何维权?张乐乐表示,如果销售者与印度厂商之间签订了销售代理合同或药品买卖合同,则可就合同提起涉外仲裁或涉外民事诉讼,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销售者需要就对方提供的药品属于假药举证。

      虽然可以诉诸法律手段,但吃过亏的郑永新坦言国际官司很难打,“印度人骗中国人这种案件太多了”。

      王诚也很悲观。他告诉财新,在发现造假后,几名中国港澳地区经销商向Astrica要求退还价值超过千万元人民币的货款,Astrica至今没有回应。他最新打听到的消息是,Astrica的员工还在,两名董事则已经离开印度。“我们现阶段能做的就是做好客户的售后服务,同时保留证据,证明他们(印度厂家)造假而我们不知假。但想在印度本地起诉企业维权,可能性微乎其微。”

    1. 药品定价那些事:以P药谈判为例

      如何理解药品定价的特殊性?如何理解公共卫生领域药品定价的复杂性?如何解读Paxlovid的医保谈判结果?为何辉瑞的Paxlovid仿制药无法供应中国市场?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工作于2023年1月8日正式结束。今年,共有阿兹夫定片、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下文简称“Paxlovid”)、清肺排毒颗粒3种新冠治疗药品通过企业自主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等程序,参与了谈判。根据官方信息,其中,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谈判成功,Paxlovid因生产企业辉瑞投资有限公司报价高未能成功。

      辉瑞公司Paxlovid谈判失败的消息立刻引发海内外媒体的热切关注和报道,不同观点讨论的激烈度前所未有。可见公众对抗病毒药品定价、报销和供应保障社会关注度极高,围绕着Paxlovid,由此衍生出“有药可用,用得起药”的社会呼声,在疫情暴发下引起强烈反响。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抗病毒药品定价和报销现状,通过梳理药品定价基本原则和国际相关实践,从概念解析到深度分析解读四大问题。

      关于药品定价特殊性的解读

      理解抗病毒药品价格和定价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药品价格定价的基本方法。药品价格如何制定,有哪些特殊考虑和参考要素?在药品定价特殊性基础上,如何理解公共卫生领域药品定价的复杂性?

      首先,药品定价的特殊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理解:

      第一,尽管创新治疗药物对提高医疗体系治疗效果和患者健康维护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医疗资源有限,药品定价挑战不断。

      一般商品价格贵,我们可以选择不买,但药品价格贵,在没有可替代治疗的情况下,患者不能因此放弃治疗,因此价格处理不当,容易引发敏感的社会问题。

      此外,如何平衡患者可负担和企业创新动力,药品定价更是永恒的难点。

      药品价格政策也是所有医疗控费政策中,运用最广泛和最直接的政策工具。不同医疗服务体系,不同医疗保险体系和筹资水平,对药品定价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

      例如国家主导全民保障 (Single Payer) 的支付模式,往往只有全国统一药品保险目录,也是新药获得医保报销的唯一途径。这种情形下,政府的谈判能力往往非常强大,采取此模式国家包括中国、英国和法国等。

      相反,美国的医疗保险体系由不同的商业保险计划和Medicare 、 Medicaid 政府保险计划组成,因此美国医保药品报销目录体系由不同的药品报销目录组成,并各自独立运作。

      第二,药品的定价不同于经济学原理运用市场供需曲线来决定商品的价格,如电视机和手机的价格。专利保护和医保报销对药品这种特殊商品的定价影响很大。

      (一)新药拥有专利权,在有限的专利期内(大约10-15年),由于没有仿制药竞品,药品享有市场独占期,一般新药会定较高的价格,确保在有限的专利期内尽快收回前期研发投入成本。药品一旦过了专利期,由于有了仿制药出现和价格竞争,专利期过后的原研药价格大幅下降。因此药品专利期是对创新药价格的最大保护,也是药品全生命周期发展中最快和最重要的阶段。

      (二)不同于其它商品,医保报销对药品重要性不言而喻。药品的定价对患者的影响,在获得医保报销和没获得医保报销的情形下是完全不同的。药品纳入医疗保险报销后,患者仅仅支付自付的部分。因此,患者往往更关注自己实际自付价格,对报销前的药品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

      例如,辉瑞CEO (Albert Bourla)在2023年1月9日JP Morgan HealthCare Summit,与 CNBC记者电视采访中重复提到,在美国Paxlovid治疗可以实现患者零支付负担。

      因为2021年以来,通过签署政府购买协议,辉瑞Paxlovid 全部由美国联邦政府通过财政拨款,统一采购、支付和发放,所有患者,不论是否有医疗保险,均接受免费治疗。

      因此,有了政府财政补助或通过医保报销,患者实际支付价格就变得较低,药品的定价和患者的可负担性问题相对不是很敏感。

      第三方面,药品药物经济学评估很重要,但不是药品定价的全部基于药品定价模型,影响新药定价的因素不但考虑产品自身特点,也考虑所处市场生态环境。

      产品自身特点包括药品临床价值和差异化,所在治疗领域的疾病严重程度,药品的经济性或可负担性,整体药品报销社会基金支出的影响 (如节省还是增加费用)。

      一般来说,药品临床价值高、未满足治疗领域需求大、临床亟需、不可替代、药品经济性相对好、有明确适应症患者群体 (而不是所有人群)、短期医保基金支出影响可控,药品定价空间相对较大。

      以中国药品谈判采纳药物经济学评估为例,评估新药的价值一般参考因素包括未满足的医疗需求,临床额外价值和差异化 (对比现有治疗方案),药品治疗费用和可负担性(微观层面),药品对全国医疗系统的基金影响 (宏观层面),这些主要因素的评估直接影响新药的价格定价。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新药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的重要性获得更多共识,即评估一个新药真实临床价值只有通过临床实践检验才能证明,仅临床试验数据是不够的。

      2023年1月7日国家下发关于实施 “乙类乙管” 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通知,标志疫情防控策略正式从预防转向治疗。毫无疑问,对呼吸道疾病暴发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作为一项独立的干预措施,具有很好的成本效益,对全社会经济性获益贡献巨大。因为应对新冠病毒感染大流行,药物可以延缓患者住院,降低重症和病死率,以及住院后疾病进展的风险。

      如何理解药品的临床额外价值和药物经济性?

      以Paxlovid为例,2022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论文,公布了一项2-3期的使用Paxlovid的随机对照双盲实验,参与试验的病人(2246人)没有打疫苗,是有进展成重症风险的非住院病人,经过28天的观察,发现相比安慰剂,症状发作后3日内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可使28日时住院或死亡的风险降低89%。总体来说,Paxlovid治疗对于降低住院、疾病进展和死亡风险方面更有效。

      基于2022年初香港54355名新冠患者数据,Paxlovid的药物经济性的研究于2022年10月5日发表于Lancet Reg Health West Pac上。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相比没有使用任何抗病毒药物的常规治疗方式,使用辉瑞新冠口服药Nirmatrelvir-Ritonavir每位住院患者费用节省了1256.58美元,死亡率降低23%;门诊患者使用Paxlovid降低63%的住院率。在入院治疗中,由于住院时间缩短,使用Paxlovid共节省157688.2美元 (约112.21万元),平均每1000人节省1299.7美元(约9248.67元)。

      固然,药物经济学评估很重要,也是药品定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医保支付方在药品定价综合参考要素中,市场生态环境要素也很重要。

      市场生态环境要素大约包括产品竞争格局(现有和未来1-3年上市其它同类药品)、医保支付政策、总体社会疾病负担程度、人均收入水平、市场规模和国际药品价格水平等。例如中国拥有的巨大患者市场规模,药品价格谈判引入“以量换价”策略,对药品价格影响甚大。

      此外,由于各国所处的市场生态环境要素影响不同,药品成本效果比发挥作用也会不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地区,政府医保基金和公共财政吃紧,医保支付方考虑更多是市场生态环境要素,药品成本效果比发挥作用较小,有些低收入国家甚至忽略不计。

      关于公共卫生领域药品定价复杂性的解读

      在前面了解药品定价的特殊性上,如何理解公共卫生领域药品定价的复杂性?

      根据安永咨询建议,新药可以按照价值和价格关系分为四大类,即高价格和高价值的药品,高价格和低价值药品,低价格和高价值药品和低价格和低价值药品。

      以目前全社会关注极高的新冠抗病毒防治,如疫苗和抗病毒药品,可以归类为以上四大分类中第三类,即低价格和高价值药品。这类产品不但疾病预防和救治临床价值高,社会效益和长期价值高, 而且价格相对低。

      复杂性之一:传播速度快,全社会感染人群占比巨大,社会和经济影响面广泛,短期支付压力大。

      抗病毒药品价格相对其它治疗,价格较低,疗程短,但纳入大量人群,进行快速治疗,短期内对支付会带来严重的基金压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已披露的人口数据,2021年中国总人口为14.13亿,其中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占比达到14.2%,约2亿。我们假设全国人口感染率为50%和80%,符合新冠治疗药物(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中的阿兹夫定和Paxlovid为例)的患者人数大约1亿-1.6亿。

      1)由于Paxlovid医保谈判失败,未进入医保目录,医保将临时支付至2023年3月31日。

      假设按1890元(盒/30片)计算,中国公共卫生方面将承担近1895亿/3032亿的药品支出,若价格降至500-800元区间,将分别承担501亿-802亿和802亿-1283亿的药品支出。2)对比阿兹夫定口服片,同样按照全人口50%和80%的感染率计算,在不同价格降幅假设下,Paxlovid和阿兹夫定总体药品支出费差大约在3-6倍之间。

      复杂性之二,由于新冠病毒救治涉及公众面广,药品定价需兼顾公平性。

      前面提到药品在专利期内和纳入医保报销前,企业可以自主定价,但如药品涉及公共卫生领域抗病毒药品,或影响弱势或老年群体用药需求(如罕见病或老年痴呆症),政府在最小程度影响企业创新动力的情况下,在必要时候对价格进行监督或相应干预,这对维护用药保障和公平性十分重要。有些情况下,由于独家药品,市场强需求,不可避免出现高价格市场垄断,因此政府监管是必要的。

      1月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印发关于《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形成指引 (试行)》的通知,单从政策的目标,笔者认为“价格指引试行”指导思想之一是政府应对近期患者在购买辉瑞Paxlovid药品出现问题的快速反馈,同时通过提高申报材料的要求和动态监测,进一步加强对抗病毒药品价格的监管,通过价格和供应保障机制建立,确保涉及危及生命安全,重大公共卫生领域用药可及性和公平性。

      然而,在确保公平性上,各国做法不同,大部分发达国家,如美国和英国等,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般采取政府直接购买药品干预方式,免费派送指定药店,患病凭医生处方接受免费治疗。

      例如,根据路透社,2021年12月13日电美国政府同意向辉瑞公司(Pfizer Inc)支付近20亿美元用于新冠肺炎抗病毒药物的额外370万个疗程,拜登政府此前同意支付约106亿美元,每个疗程大约530美元,用于订购前2000万个疗程。此外英国、法国等欧盟国家已基本采取政府直接购买药品的方式,确保每一有患者有机会得到治疗。

      另外,从药企的角度解决患者的可负担性,往往会采取患者援助项目(PAP),或者医保部分支付等方法。同时通过原研药企以Voluntary Licensing仿制授权的方式以极低的非盈利价格,提供药品用以中低收入国家患者治疗。

      中国政府近期做法也值得点赞。在上周国家医保局刚刚制定的新冠“乙类乙管”后优化治疗费用医疗保障政策的通知中,明确延续了诊疗方案内的目录外药品医保临时支付政策,先行支付到今年的3月31日。即在医保报销免费期所有开支将由医保基金、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共同分担。

      复杂性之三:由于新冠病毒短时间救治需求集中暴发特点,药品供应保障是国家安全战略。

      2022年12月初疫情突发以来,全国范围内一度发生抗病毒药品供应不足,严重药品资源挤兑的问题,尤其Paxlovid 在中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为首推药物,“一药难求”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秩序混乱。此外,在WHO目前推荐的疗法建议目录的14种抗病毒药物中,其在2022年4月22日信息栏里,特别对于用于住院风险最高的非重症COVID-19患者,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进行标注(强烈建议使用)。

      可想而知,大众对Paxlovid作为治疗新冠的救命药是抱有极大期望的,如果药品供应不足,出现社会问题不可避免。

      为了确保Paxlovid中国供应,2021年8月,辉瑞与华海药业达成合作,华海药业将在协议期内(5年)为辉瑞公司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的新冠病毒治疗药物Paxlovid提供制剂委托生产服务。辉瑞公司提供奈玛特韦原料药与利托那韦制剂,华海药业负责奈玛特韦制剂生产,并完成组合包装。

      在1月9日CNBC采访上,辉瑞CEO艾伯乐(Albert Bourla)对记者表示,辉瑞会积极加快Paxlovid对中国市场的供应。1月10日《证券日报》报道华海药业也会积极配合加快推进Paxlovid在中国的本地化生产,期望在未来3-4个月实现本地化发展,提高药品可及性。

      辉瑞这些动作传递了积极信号,Paxlovid 中国市场的供应将会有所改善。但是笔者认为涉及突发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用药,不论哪个国家,从国家药品供应保障和安全角度,抗病毒药品本地化生产和及时供应保障对药品供应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于辉瑞Paxlovid这次谈判的结果的解读

      这次辉瑞Paxlovid药品医保谈判失败,国家医保局官方信息通报企业无法给予更低价格。Paxlovid药品谈判结果,辉瑞公司具体报价高出医保底价多少,以及辉瑞公司在中国的价格策略是属于企业商业秘密,有媒体报道辉瑞已经给予中国最低价了。

      本文暂不对Paxlovid具体价格做详细多方数据佐证,本文主要目的是尝试从企业方和支付方视角来解读这次谈判结果。

      首先我们通过了解国际药品价格策略和定价规则,来解读企业方的视角。

      第一,不论Paxlovid给到各国实际采购价如何,但必须了解由于各国的药品价格政策复杂性。药品流通价值链的不同加价率,商业供货渠道和具体采购合同的条款不同 (如折扣和返现等),不同的支付方所谈的价格也不同,而且多数药品采购合同协议价格是保密的,因此仅看市面价格本身,可能会有失全面信息。

      第二,如何理解跨国公司的全球定价策略。跨国公司全球新药上市定价基本定位是全球销售,惠及全球患者,同时利用国际市场规模效益尽快收回早期研发投入。制定一个统一价格无法顾及国家之间收入水平差异,因此,制定一个全球价格走廊或价格带(Global Price Corridor or Global Pricing Band)包括最高和最低价格是国际通用规则。一般按全球分,或按地区分价格带,如欧洲、亚洲和非洲区域不同,价格带也不同。

      跨国企业全球定价差异会考虑到不同国家的人均GDP或购买力平价差异等指标来决定不同市场的价格水平 (包括最高和最低),以及综合各国的药品价格监管政策情况。在经济学上解释为价格歧视 (Price Discrimination or Tiered Pricing Approach),即同样产品、同样服务,企业会根据不同人群和国家支付意愿(Wiliness to pay)和可负担性来制定不同的价格。

      根据辉瑞官网,截至2022年9月,通过与全球基金组织合作,辉瑞已经向全球基金(Global Fund)提供给中低收入国家Paxlovid近600万疗程。获得全球基金费用资助的132个中低收入国家是根据全球基金根据不同国家经济水平和疾病负担来制定标准的。

      近年来国际参考价(International Reference Price)在主要国际新药上市定价参考中运用较为广泛。尤其在欧洲国家,数据显示欧洲地区的区域价格带价格差近年不断缩小,其中主要原因是避免出现平行贸易 (ParallelTrade,即在一国低价买进,在另一国高价卖出) 。为了避免国际价差过大,国际参考价国家一般选择经济水平、政治、文化和医疗保健系统相接近的国家为参考国家。

      第三,如何理解新药上市定价运用国际参考价规则。由于全球主要药品市场国家医保方频繁参考使用国际参考价,政府一般会选择国际参考国最低或较低价作为本国新药上市的定价基础,企业为了避免新药上市后全球价格不断走低,因此设定每个新药上市的最低价底线已经成为跨国药企的全球定价不可动摇的规则,没有例外。

      国际参考价不但是各国新药定价时的参考,也是主要周边邻国药品全生命周期价格的动态调整的依据。如果国际参考价的相关国家相同药品价格下降,新药上市其它国家也会在后续药品价格中进行相应调整。

      国际参考价规则下被列入参考最多的欧洲国家为德国、英国和丹麦,日本、巴西和加拿大是欧洲外其它地区国家被参考最多的国家。

      目前,在理论上,中国还未被正式列为国际参考价的一篮子参考国家目录,但由于中国是重要药品市场,全球第二大制药国,其价格对全球价格体系虽没有直接影响,但间接影响重大,而且今后影响力会逐步加大。

      此外,我们从支付方关注的药品临床价、合理价格和基金影响维度,来解读支付方的视角。

      除了药品本身的临床价值和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结果,市场生态环境要素包括产品竞争格局(现有和未来1-3年上市其它同类药品),对支付方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其中,市场竞争格局现状和趋势是影响支付方决策、决定国家医保局如何谈判的重要考量要素,尤其在总体社会疾病负担程度、人均收入水平、市场规模和国际药品价格水平短期内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试想,本轮疫情暴发,如没有任何国产抗病毒药物获批上市,在举国无药可用的情况下,辉瑞Paxlovid谈判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根据GBI数据统计,目前中国与新冠抗病毒药品研发相关,在海内外处于不同临床试验阶段(口服、注射和雾化吸入)的产品近30多个。除了目前两款Paxlovid、阿兹夫定片分别于2022年2月和2022年7月通过中国药监局进行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上市外,默沙东莫诺拉韦(Molnupiravir)也在中国于2022年12月29日获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上市。

      根据已在临床试验3期抗病毒药物名单,不久有望陆续获批的药品包括盐野义(日本)的S-217622(3CLpro抑制剂)、君实生物的VV116 (RdRp抑制剂) 、开拓药业的普克鲁胺(GT0918)(AR拮抗剂),和前沿生物的FB2001 (3CLpro抑制剂)等。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对理解Paxlovid在经过长达4小时双方谈判后的结果可能会有一定的认识。

      当然,除了这次医保方手中有可替代药品外,双方对什么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合理药品价格也存在分歧。

      近期有媒体观点表示辉瑞Paxlovid在医保谈判前已经从2300元/盒降到1890元/盒,通过谈判纳入医保应该再进一步下降。第一,中国市场和患者需要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即使“以价换量”对辉瑞业务发展也是可观的。第二,中国居民的可支付能力地区之间差异悬殊,多数患者特别边远农村地区依然支付不起,辉瑞应该发挥跨国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

      同时,根据媒体相关报道,辉瑞CEO艾伯乐认为“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我认为他们付的价格不应该低于萨尔瓦多。”萨尔瓦多是中南美洲国家,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披露的该国2021年GDP世界排名是101位,排在尼泊尔、柬埔寨等国之后。辉瑞CEO以这样一个小国为例,无非是想说中国应当为Paxlovid支付高价。

      关于辉瑞Paxlovid仿制药无法供应中国市场解读

      除了以上提到中国自主在研发抗病毒药品外,是否有机会获得专利厂家仿制的授权也是公众极为关注的问题。

      根据辉瑞总部近期信息,辉瑞将不会供应中国市场Paxlovid的仿制药。

      “仿制替代”是各国政府包括发达国家解决药品供应保障和降低药品负担的重要手段。前面提到,对于在专利期内的专利药品如被其它企业仿制涉及专利侵权问题。但涉及公共卫生危机事件药品亟需,获得紧急仿制授权一般有两种途径。第一是Voluntary Licensing,即原厂家“自愿授权”;第二种是Compulsory Licensing,即“政府强制授权”。笔者认为中国目前不会采取“强制授权”这一高风险且不符合中国大国国情的做法,具体原因这里不展开讨论.

      第一种药企“自愿授权”是文章讨论重点,此措施涉及危害公共卫生疾病和人民生命安全的药品可及性,尤其在贫穷低收入国家。为了避开药品专利保护期限制,在第三方非盈利机构支持下,通过专利自愿许可方式,药企会尽可能提供当地市场可负担的药品价格。

      例如,位于日内瓦的非营利机构,Medicine Patent Pool 在2021年11月16日,和辉瑞就“药物专利池”(Medicines PatentPool,简称MPP)达成了许可协议,允许其进一步授权其他制药商生产Paxlovid的仿制药。根据MPP的许可协议,“药物专利池”可向95个国家和地区的合格仿制药企授权仿制,并免除了授权使用费。而这些国家和地区以中低收入国家为主,大约占全球总人口的53%。此外,MPP与MSD签订的莫诺拉韦协议包含105个中低收入国家。

      MPP是由Uniaid资助下在2010年成立的,Unitaid由巴西、智利、法国、挪威和英国于2006年成立,旨在应对全球卫生领域日益严重的不平等现象,在专利药品技术垄断和缺医少药的贫穷国家寻找创新方法解决公共传染性疾病的药品可及性问题,包括艾滋病,结核病和新冠感染疾病。

      MPP目标是通过自愿许可和专利池的创新方法,增加中低收入国家获得救命药物的机会,并促进其发展。因此,无论人们住在哪里,他们都能快速获得有效的治疗。MPP有一系列合作伙伴,包括民间社会、国际组织、行业、患者团体和政府。

      在药企自愿许可和专利池内,MPP将国家分为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MPP的国家收入划分参考世界银行全球统一标准。根据2021年数据,高收入国家人均GDP在13205美元以上,中低收入国家在该水平线以下,包括低收入国家人均GDP低于1085美元,中低等收入国家人均GDP在1086-4255美元,中高等收入国家人均GDP在4256-13205美元。

      2021年中国人均GDP为12551美元,按照世界银行标准,中国属于中高等收入国家,不在MPP自愿许可和专利池内援助的95个中低收入国家里,因此辉瑞将不会供应中国市场Paxlovid的仿制药。

      即使获得MPP Paxlovid授权的5家中国仿制药企业(包括复星医药、华海药业),今后的Paxlovid生产药品也只能销售给按照签约协议规定的95个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市场,不包括中国市场。

      根据海外媒体不完全报道,目前唯一通过MPP仿制授权并生产的是印度厂家HeteroGroup,Paxlovid仿制价格为60美元/盒;非洲一些国家价格可能会低于30美元/盒。

      Paxlovid仿制授权价格类似当年吉利德的丙肝基因1型小分子药品索磷布韦的情况。数据显示吉利德通过MPP授权仿制给最低收入国家的药品价格(3个月的疗程)与原研专利价格可以相差十几倍。

      一方面,行业认为辉瑞给到中国的价格按人均收入来讲是偏高的,可以再低一些。从人均收入的视角,这次辉瑞给到中国的价格为1890元/盒,接近美国政府采购价格的54%,但是,中国人均收入不到美国人均收入的20%。另一方面,中国现有人均收入又高于MPP规定的LMIC国家,导致目前中国在抗病毒进口药价格问题上处于比较困难的谈判局面。

      基于前面分析,跨国企业定价差异也不完全按国际收入水平,企业研发投入和全球定价策略都是考虑要素。因此,如果为了解决价格和费用问题,国产公卫领域用药,尤其是本土抗病毒药品企业崛起变得非常重要。

      展望和结语

      第一,加快鼓励国产抗病毒药品研发发展是国家重大策略。今后解决广大患者用药问题还得靠自主研发国产抗病毒药。但是,国家鼓励创新药发展不能等到病毒来了才行动,这是一项涉及民生安全的国家科技发展的长远国策,不能因为疫情停止而停止研发创新。

      第二,随着药品研发端与支付端的关联性愈加密切,今后负责药品定价报销的国家医保局和负责药品审批上市的国家药监局跨部门合作将进一步加强,有利于国家整体药物政策基于突发公共事件的需求进行评估,提早做好前瞻性应对和部门协调发展。

      第三,辉瑞在中国的市场总体销售额,尽管占比不如美国和发达国家市场,但辉瑞不会不重视中国市场,随着疫情趋势的变化,新冠病毒是否长期存在,未来还会面对很多不确定因素,也许后续关于Paxlovid还会有更多政企之间的交流和谈判协商。

      随着Paxlovid通过华海药业开展本地化生产,不久的将来,辉瑞是否有可能通过患者援助项目(Patient Assistant Program)进一步降低Paxlovid疗程费用,特别对老年高危患者人群。针对中高收入人群,Paxlovid会有自费市场机会,毕竟其是目前认为最佳有效的治疗方案。

      第四,和Paxlovid同类的进口药品还包括默沙东莫诺拉韦,和后续将上市盐野义(日本)的S-217622(3CLpro抑制剂)和国产抗病毒口药品,各自市场策略如何,对下一步中国抗病毒药品定价,报销和供应如何也值得关注。

      作者陈怡为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兼研究员,张天问、张奥为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20级研究生

    1. “大杀器”再战江湖?

      “大杀器”再战江湖? 以股权融资放开为标志,金融纾困房地产的“三支箭”于2022年11月全面射出。至此,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的房地产调整周期,已在政策面完全转向。

      最近的风向标就是,12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第五轮中国-欧盟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上发表的书面致辞。在致辞中,刘鹤指出,“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针对当前出现的下行风险,我们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城镇化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有足够需求空间为房地产业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其实,房地产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对地产经济的价值如何判断,人们都不得不承认,房地产过去20年一直扮演着连通投资与消费、金融与实体、地方财政与居民收入的重要角色。

      作为经济调控的“大杀器”,在受到调控政策影响和疫情冲击之后,房地产如何重新定位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将会是2023年最被关注的话题之一。

      支柱产业“正反观”

      房地产之所以被称为“支柱产业”,首先在于其对GDP的贡献。虽然按生产法计算,房地产业增加值对GDP贡献不大,但是从支出法计算,房地产业的贡献比较显著。根据中银研究的测算,自2013年以来,房地产消费对支出法GDP增加的拉动作用基本保持在7.5%—8.5%左右;2002年至2020年期间,房地产开发投资对支出法GDP增长的贡献率波动相对较大,但近些年GDP增长的贡献率基本稳定在6.5%—7.5%左右。

      其次,房地产业具有链条长、关联行业多的特点,因此房地产投资对其他行业增加值具有较强的间接拉动作用。

      第三,住房商品化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家庭持有的房产不断升值,房产价值占到了家庭总资产的七成,因此房产的价格变动会极大影响消费者的财富体验。

      更重要的是,房地产作为一项银行最为认可的抵押品,在贷款投放和派生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房地产行业的疲软会影响到经济的多个层面。在2021年中国经济周期转入下行之后,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从拉动转为拖累,并且牵动着金融机构、地方城投、购房群体等利益相关方。

      首先行动的是地方政府,行动目标是救市场。开发商爆雷、商品房销售额持续下降直接导致土地出让不畅、地方财政收入锐减,进而危及城投平台债务偿还,最终削弱地方政府信用。在维稳与财政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地方政府频频出台需求端政策纾困房地产,“一城一策”鼓励购房,搭台唱戏维稳房市,怎奈购房者并不买账,市场仍在持续恶化。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鼓励购房的政策。融360发布的房贷利率报告显示,2022年11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已降至4.17%的低点,这意味着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已低于5年期以上LPR(4.30%),甚至部分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降至4%以下。如果再加上交易环节和税收环节的优惠政策,各级政府机构为推动购房者入市可谓用尽解数,但效果仍然堪忧。

      真正触及政府和社会底线的,是预售楼盘烂尾对购房群体的影响。以“保交楼”政策启动为标志,决策层开始动员更多的力量投入到对房地产项目的救助中。这就涉及到与房地产行业的利益绑定最深的行业——金融行业。

      《财新周刊》11月25日的封面文章《稳住房地产》,就针对银行、债市、监管、市场“奋力”投身救市房地产的前前后后进行了梳理,理清了各类金融机构的救济动机与能力边界,从中可窥得各路资金真实的行动逻辑。

      截至2022年三季末,银行持有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29万亿元,这其中包括个人住房贷款和开发贷两大类,而个人住房贷款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三。最近“保交楼”贷款(第一支箭)发放火热,背后的盘算是以小规模增量贷款“保交楼”、盘活已经发出的其他贷款。

      不过,以信托资管AMC和债券市场为代表的影子银行已经被深度套牢。AMC们推动房地产纾困项目,恐怕其中很多都是在为自家资金解套而奋斗。

      真正可能扭转战局的,是新注入的资金。首先,是央行再贷款和中债增信对开发商发债的支持;其次,是证监会放开上市房企的再融资。这两组政策分别被称为金融救助房地产的第二和第三支箭,为房地产公司带来了债券和股本方面的新资金,重新打开了资本市场的筹资渠道。特别是股权投资,作为可以撬动杠杆、吸纳损失的资本金。至此,对房地产行业的救助已经从救市场、救项目转为救企业,这对于重整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至关重要。

      市场如何出清

      有了“三支箭”在前方开路,房地产软着陆的概率已经增大许多。余下的问题是,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后,各行业恢复尚需时日,居民购房意愿的提升并不会一蹴而就。在这个焦灼的过度阶段,市场会如何出清。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是以救助房地产行业为总目标,但央行再贷款和中债增信的此番出手,必定会在维护宏观和金融稳定的同时,对行业的未来行为规范加以引导。从股市角度,投资者是要用真金白银参与定增,必然会要求一个能反映当前风险收益情况的合理价格,挑挑拣拣、坐地还钱是市场的常态。

      其次,目前已有房企停牌准备再融资,投资者要真金白银投到上市房企的股权里,市场如何定价有待进一步观察,但无论如何,2023年当会是房地产并购的大年。

      但是,市场真正出清还需要价格因素发挥作用。2022年,不时有地方政府鼓励公务员带头买房或者摊派任务买房的新闻传出,但这些措施目前的效果不彰。说到底,相对于目前国人的收入水平或收入预期,房价已经太高。这一轮房地产周期当中,虽然很多城市的一二手房价格出现明显回落,却仍然未达购房者预期。

      精打细算的购房者等待着进一步降价,但是,随着金融支援的到达,此前负债加身的房地产开发商融资条件持续改善,大规模降价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如此僵局中,房地产又能以何种姿态软着陆?

      这里恐怕还是要靠新增资金来打开局面。一方面,上市房企再融资开闸,后续必然出现股权或资产层面的并购潮。另一方面,房地产投资基金和房地产专项REITs也会在“排雷”的过程中大显身手。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近期就表示,要加快打造REITs市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板块,研究推动试点范围拓展到市场化的长租房及商业不动产等领域。

      翻看新近发行的保租房REITs,可以发现测算回报率都能达到4%以上。相比北上广深各大城市的租金回报率,这是一个不错的收益水平。如何做到?关键就四个字“买的便宜”。

      在开发商急需重整资产负债表的时刻,个人购房者能否捡漏抄底要看运气,但机构投资者们基于各种模型评估之后的杀价可能会非常狠辣,完全不会客气。

      不要浪费危机

      2016年,最高决策层已经提出“房住不炒”的理念,但直到2020年下半年,在房地产市场主管部门主导下,金融管理部门及各相关部门配合推出“三线两杠两集中”等政策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才正式进入调整期。

      “房价永远涨”的神话不再,叠加疫情对家庭财务的持续压力,房地产市场中的各方面参与者,都应该从这一轮周期中吸取教训,并且做出实质性的改变。

      一个乐观的估计是,经过机构杀价并购重组,房地产的租金回报价值将会凸显,并为“租售并举”的地产格局转型打开通路。

      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这意味着长期以来靠房产增值带动家庭财富增长的模式将要改变;而且,经过三年疫情环境的考验,很多家庭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财务杠杆和现金流,通过保租房等渠道寻求在城市安居的更多办法,进而重新规划资产配置。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注重长期投资的个人养老金账户之开启和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近来多次提出央企国企上市公司的价值重估,二者背后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股市与长期资金本就应该相互成就;其次,上市银行市值权重极大,在地产企稳之后,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也会回升,此轮房地产救市或许会成为央企国企价值重估的起点。

      文|财新 陈慧颖

    1. 房产税、人口自由流动和中国经济发展

      2022年12月22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上撰文指出,中国经济严重失衡,居民消费率太低,“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很少能惠及家庭”。与之相应的是,多家机构下调了对未来中国经济的预期。

      实际上,克鲁格曼所表达的思想很多中外经济学家都谈过,并非什么新鲜言论,问题的关键在于市场目前已经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了一种保守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在仅仅一年之前还是“异端邪说”。虽然克鲁格曼的言论有点老调重弹的意味,但它也使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人类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什么?发展经济的目的,说的俗气一些,是为了让人更好地吃喝玩乐,说的正式一点就是为了提高居民消费。我们已经不需要论证中国的居民消费率是否很低这个问题了,那为什么中国的居民消费率会这么低呢?这与当前中国的制度结构有关。

      在目前的中国,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有业绩上的考核,这个考核标准主要就是GDP的增长。在一般情况下,GDP增速快的地方,地方官员获得升迁的几率就高。投资是带来GDP增长最简单的办法,中国经济长期主要也是靠投资驱动的。为了实现更高的GDP增速,地方政府需要对本地经济进行更多的投资。既然要投资,就必然要找投资方,所以你会看到几乎所有的地方官员都非常热衷于招商引资。在业绩考核的压力下,地方政府倾向于获取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经济建设中,例如通过土地出让等手段向居民征收隐形税收以助力经济发展,而对一些无法带来GDP大幅增长却要花钱的公共服务,例如医疗、教育和养老,则“能省就省”。

      这里有一个需要讨论的重要问题,就是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属于公共服务的一部分,但即使亏钱,地方政府也往往非常热衷于在此发力,这与其对医疗、教育和养老等领域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地方政府之所以这么做,原因在于基础设施虽然不一定可以带来足够的收益,尤其是短期的收益,但其往往可以带来巨大的投资,有利于经济增长,例如地铁,这与地方官员升迁的考核标准是一致的。基础设施投资可以提高其周围土地的价值和城市的吸引力,导致更多的人口流入,这与医疗、教育和养老等公共服务的作用是相似的。但现有的制度容易催生过度的基础设施建设,而过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会导致三个问题,一是边际效用递减,例如当城市核心区都修满地铁后,郊区人口较少,再修地铁的收益就会下滑;二是基础设施的投资巨大,会对其他公共服务项目形成挤出效应——这很好理解,基础设施的钱花多了,可用于其他公共服务的资金就减少了;三是会形成巨大的债务负担。基础设施建设往往依靠高杠杆操作,当经济增长快的时候,这些债务尚不要紧,但当经济增速下滑的时候,这些债务就会对地方财力形成巨大的负担,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所以综合来看,基础设施对地方经济和人民生活的作用较为复杂,关键是一个度的问题。

      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从总体上推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中国有些公共服务缺失的最重要的原因不是财政上的错位——地方政府获得的财政收入比例较小,但公共服务主要由地方政府来提供,即所谓中间存在财权事权不匹配的问题。这种财政错位论的观点是较为片面的,根据以上描述,地方政府提供医疗、教育和养老等公共服务不足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积极性,用经济学的语言说就是缺乏这方面的激励。

      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等方式向居民征收隐形税收,这样一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就变少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就下降了。医疗、教育和养老等公共服务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又导致居民不敢消费,不得不将更多的钱用于储蓄以备不时之需。在这种局面下,居民的消费率怎么可能上得去呢?

      那么要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应该做哪些改革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改革,一是弱化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GDP考核,这是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

      二是逐步减少土地出让金的收入,慢慢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允许集体土地自由入市,同时开征房产税。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可以促进土地市场的自由化,这会提高土地市场的效率,造福整个经济,同时降低地方政府的隐形税收,让利于民。虽然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减少了,但开征房产税可以为它带来新的收入,更关键的是,房产税将提高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性。具体来说,房产税开征后,人口的流入会增加对本地房屋的需求,这会提高本地的房价,进而提高本地的房产税收入。人多了,钱就多了,这对政府意味着人不再是负担,而是能下金蛋的鹅。提高本地区对居民吸引力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这里的公共服务不只包括基础设施,也包括医疗、教育和养老等项目。这样一来,地方政府就有了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性。

      三是允许人口自由流动。房产税可以提高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性,但这里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允许人口自由流动。时至今日,中国仍然没有完全取消对人口自由流动的限制,比如户口制度依然存在。假如人口不能自由流动,那么居民就没有办法以用脚投票的方式来激励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

      进一步说,这也阻碍了地方政府提供多样化公共服务的可能性。每个地方的禀赋是不同的,有的地方环境很好,有的地方经济发达,有的地方教育质量很高,有的地方医疗实力很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优势。从居民的角度来说,在选择居住地时,人们会理性地在税收、公共服务和生活成本等方面做优化,这也就决定了地价在空间上的分布。这里暂且不谈税收和生活成本等方面的考虑,仅以公共服务来说,当人可以自由流动的时候,每个地方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本地居住,都会尽力去发展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这样一来,每个地方的公共服务就比较容易形成自己的特色,这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增进了居民的福利。

      最后,笔者想说,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要牢记一点:在经济发展中,人是目的,而非工具。就像上文所说,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居民消费,现在的投资也是为了提高将来的消费。以人为本是我们从事所有工作的基本逻辑,只有在此逻辑的指导下,中华民族才能蓬勃发展,所有人才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1. 叶简明的世界500强骗局⑤:沙上金字塔兴也勃亡也忽(完)

      【财新网】自2009年进入上海,叶简明和他的经济共同体依靠不断融资,建立了一个投机金字塔——利用贸易和金融对接的灰色领域,华信系从银行和国企获得了大量的低成本融资,通过做流水乃至虚构贸易背景,华信不仅实现了自身、也帮助跟其有业务关联的部分国企实现了营业收入的虚假膨胀。

      连年进入世界500强,叶简明不是看不到金字塔地基下的沙滩。他对财新记者称:“我们的结构正在转型,有些后遗症就像地震的余震,调整到今年基本全部结束。”

      后遗症应该是指用贸易链获取的信用证融资太脆弱,也易受到虚构贸易背景的质疑。截止2017年6月,上海华信资产总额显示为1601.19亿元,其中负债1167亿元,仅以企业债一项而言,华信目前尚未到期偿付的共210亿元、以及2.5亿的美元债。华信主要的债权银行是国家开发银行。截至2017年3月,上海华信在金融机构获得的授信额度共521.56亿元,其中国开行的授信额度为349.07亿元,其时已使用347.89亿元。

      李勇介绍,国开行的授信主要就是贸易融资,由华信向国开行出质和转让应收账款。孙运峰也解释,“国开行的贷款我们2017年会还上,再争取国开行对收购俄油的项目贷款”。

      “报表是各种权益的调配,实际上我们真正欠的所有的钱,就是银行的600多亿元,其中包括国开行的300多亿元。这600多亿今年都要还掉。”在2017年接受财新采访时,叶简明表示,会通过出售资产来偿还这600多亿元的银行贷款,“境内外有些资产,以及不少股权性的投资,包括航空板块、贸易系统等在内,今年通通要剥离,这些卖掉的话,反正都跟你说了,将近700亿元。以后剩下的就是油气权益资产和金融平台资产。”

      “今年(2017年)我们内部为这事开了四次会议。”叶简明称,将包括贸易系统在内的产业剥离,是“经济共同体”的共同决策。

      但这并不容易。占到整个华信体系营收近八成的上海华信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前,贸易在其整体营收中仍占比约95%。其借壳上市的华信国际盘子不大,2017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89.37亿元,驱动力也来自橡胶和成品油贸易。与此同时,曾在外围配合过华信串单的外围公司,即“经济共同体”的成员,他们该如何平稳剥离,也考验着叶简明对内的制衡能力。

      “剥离并不意味着要把华信分了,就是帮助大家进行产业区分、区域区分。我们也不会拿到社会上去弄,否则别人以为我们已经卖资产了,我们会卖给核心骨干。”他补充说,“好比大生做农业,山东华信下一步做军工产业,他们(核心骨干)拿钱把(其它产业版块)买去,我就不要了;有的口头说要给我10%的股份,反正愿意给他们就给,有些我们商议好的核心骨干,像上海华信李勇这样的留在总部,其他都不留。”

      叶简明给华信规划的双轮渠道新战略,核心一是能源,二是金融,为此,他近年来将触角伸到金融领域,试图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更直接的融资通道。继2014年购入证券公司后,2015年上海华信又控股位于郑州的万达期货,更名华信期货,并将其注册资本增至18.3亿元,上海华信持有90.32%股份。叶简明提出,以强健的自有金融体系,推动公司产业发展战略,“自己有母鸡,就能下蛋。”

      华信一名中层经理介绍它向金融平台的转身时,称“华信是在跑步中调整方向”——不变的主题或许是这家公司对资金的饥渴。“现在华信的状态跟当初没什么不同,只是需要的资金数量级不一样。”一位原华信财务相关人士称。

      在资产管理的布局上,华信证券走在前面。华信证券的定期理财产品“金玉满堂1月期”用于补充发行人运营资金,每期规模约为3000万元,到2018年初已发行至1271号。高端理财“华睿尊享”系列已发行至51号,其中12个受让目标公司为华信外围公司“大生”系相关公司,共58.7亿元;3个受让目标为华信外围公司“国能”系的相关公司,共20亿元。

      国能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牛芳。在2015年华信的总经理会议上,牛芳曾作为代表发言,李勇及华信的另外两位总经理邓国池、熊凤生曾担任过国能的法定代表人和监事。数位华信人士称,牛芳为人老实听话,其父曾任河北省公安厅副厅级干部,华信的多个物业和资产在国能名下。目前上海华信公布的投资性房地产共约74亿元。这远非全貌。仅以上海华信2016年购得的上海嘉汇广场89套房子及车位而言,国能在该项物业中拥有一半的股权。国能名下还包括安徽明天城市广场开发有限公司、海南的置业公司等。

      2016年10月至12月,国能香港有限公司以4.87亿港元购买第一德胜( 00918.HK )66%股份,以6.48亿港元购入良斯集团( 01683.HK ,后改名皇中国际)75%股份,又通过收购股份及债转股持有香港建屋贷款( 00145.HK )29.55%股权,成为主要股东。

      了解叶简明的人士称,国能是其留下的后手。但叶简明对此予以否认:“我们通过国能先买几个壳,因为国内融资肯定会越来越难,香港今后会更放松。但这个壳不属于华信,这是对兄弟们的交待。这些公司是真给他们,不是假的。”

      但另一种后遗症以出乎叶简明意料的方式出现了。2017年11月20日,美国司法部披露,华信下属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秘书长何志平已于当月18日在纽约被捕。

      1950年生于中国香港的何志平是眼科医生,医学博士,曾任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等职。何志平是名人,其妻子是70年代台湾文艺片的玉女明星胡慧中。

      美国检方指控,至少从2014年秋起,何志平与西非国家塞内加尔前外交部长谢赫·加迪奥(Cheikh Gadio)合谋,以慈善捐款名义向乌干达、乍得两国政府高官行贿数百万美元。

      起诉书显示,何志平向乌干达总统约韦里·穆塞韦尼(Yoweri Museveni)、乌干达外长库泰萨二人行贿,并承诺在筹设的合资公司利润分成——华信计划联合穆塞韦尼、库泰萨二人各自的家族企业,在乌干达设立合资公司,意在争取乌干达外交部协助华信获取商业竞争优势,所涉商业项目包括乌干达一家银行的潜在收购计划。

      美国检方指控,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库泰萨曾担任联合国大会主席,在此期间及之后,何志平均向库泰萨行贿;2016年5月,何志平向库泰萨指定银行账户汇款50万美元,汇款从香港发出,经由纽约银行系统,最终汇至乌干达;何志平还经加迪奥牵线,与时任乍得总统代比取得联系,在何志平运作下,华信向代比贿送200万美元,以期申请当地石油开采优先权。起诉书显示,加迪奥在该项贿赂计划中扮演重要角色,2015年,何志平向其汇款40万美元以示酬谢,汇款同样由香港发出,途径纽约银行系统。

      在美国检方指控何志平涉嫌代表华信行贿的时间段,华信及叶简确实与乌干达、乍得等国存在往来:2015年8月2日,叶简明在香港会见时任第69届联合国大会主席的库泰萨,被聘为联合国大会主席特别荣誉顾问,叶简明请库泰萨转达其对乌干达总统的诚挚问候,并表示愿意积极推动双方深入合作;2015年10月16日,叶简明在北京拜会代比,乍得石油部长、经济部长等主要内阁成员参与会见。当年12月,华信与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获得乍得三个油气区块35%股权。2016年9月,这笔股权转让以1.1亿美元交割。

      针对美国检方的指控,华信与香港中华能源基金会均于11月21日发表声明予以否认,称基金会旨在开展民间公共外交,促进全球能源合作和文化交流,不参与华信的商业性活动,华信在乌干达没有任何投资活动,在乍得的投资项目是对台湾中油开展的财务性投资,不涉及与乍得政府的所谓利益关系。

      2017年12月中旬,美司法部正式起诉何志平八项控罪,包括违反美国《海外反腐败法》、洗黑钱及串谋洗黑钱等。2018年1月8日案件首次提堂时,何志平否认全部八项控罪;同年12月5日,经联邦陪审团裁定其中七项罪名成立。2019年3月25日,美国南纽约州联邦法院就此案宣判:何志平被判处三年监禁及罚款40万美元。到2020年6月8日,何志平获提前释放。

      叶简明不断用借来的钱妆点更大的局面,再去借更大的钱,做更大的梦。很显然,与多数民营企业不同,华信给自己订立的公司新战略,无论能源还是金融,都是立足海外——叶简明深谙“携洋自重”的法门。

      在华信的官方表述中,面对国内油气产业由央企和国企主导的局面,它宣称已在欧洲完成了销售、炼化、储运一体的终端体系,还将逐步转向其他新兴市场,完成对中东、东南亚、印度等市场的战略辐射,依托自身深厚的国际政治资源,开拓中亚、中东、非洲的上游油气资源;掌控了上游油气资源后,再在国内外建设大型石油储备,实现国际国内市场联动和产业链掌控;金融方面则发展全牌照,并与国内外大型金融机构共同设立全球并购基金,建立多元稳定的资金渠道,以匹配能源产业发展所需的巨额资金量。

      这是一个与之前的华信截然不同的大故事。华信描绘如此大场面的底气,来自于2015年12月以6.8亿美元对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KMG)子公司KMGI的51%股权及2016年3月以8亿欧元对捷克J&T金融集团50%股权的收购,这两家外国公司被华信列为双核心。KMGI前身为罗马尼亚国家石油公司(Rompetrol Group),注册地及主要资产位于罗马尼亚,此外在保加利亚、摩尔多瓦、格鲁吉亚等国运营炼化、石化、零售等业务。

      “我们第一阶段的目标就是能进入油气和金融的最高端圈子,能跟他们一起玩。”叶简明称。“从油来讲,像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中亚一带,再过去就是中东,伊朗、卡塔尔、沙特,这些国家的油资源非常多。再延伸过去就是非洲,非洲主要还是西非跟南非。”他的思维在世界地图上跳跃,按照他的讲述,地球上富含能源的每一个角落,“都会被插上华信的旗帜”。

      叶简明把新华信的规划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获取油气股权。2016年9月以1.1亿美元获得乍得油气区块35%的股权,这是它对外收购油企股份谈成的第一笔生意。这块区域尚未开采。据路透社报道,台湾中油卖出股份一是因为国际油价的下行,二是军人政权的不确定性。

      2017年2月,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宣布,以9亿美元向华信转让阿布扎比陆上作业公司(ADCO)和陆上油田开发项目4%的股权。李勇介绍,ADCO项目从收购到最后的投入大概是18亿美金,国开行将提供80%的项目贷款。

      叶简明称,这4%的股权对应每年300万吨的份额油,另外ADNOC也允诺了华信每年1000万吨的原油采购权,“等于他给了我1300万吨”。

      以91亿美元收购俄油14.16%股权,是华信最大的一笔投资。据华信方面宣称,俄油同意自2018年起每年向华信出售1100万-1300万吨原油,采购规模最终将逐渐扩大至4200万吨。叶简明雄心勃勃的对财新记者称,俄油加阿布扎比ADCO项目,再加上在乍得、哈萨克斯坦的权益,“我们的油现在整个加起来将近8000万吨”。

      不过,这些收购都不太顺利。2016年3月,华信宣布对J&T的持股比例将增至50%。但两个月后,华信的A股上市公司华信国际发布公告称,由于该收购事宜需要捷克、斯洛伐克、巴巴多斯等多国央行审批,审批流程复杂,时间具有不确定性,或将终止收购。从可见的最新数据,华信目前在J&T金融集团占股还只有17.9%。华信6.8亿美元对KMGI的控股收购也未完成,虽然2017年7月罗马尼亚政府批准了华信对KMGI51%的股权收购,但仍需欧盟监管机构的批准。

      “华信号称对外的油气股权投资,到现在没有拿回一份石油技术,也尚未换回一桶石油。”华信的一位债权方负责人对财新记者说。

      石油行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资金需求巨大,因此更大的疑问在于,华信的收购资金从何而来。在2017年4月第一次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叶简明只粗略的说:“我们通过在海外设立基金,在欧洲投了几千亿,我们没用中国的钱,实际上是用他们的钱收他们的东西。”他没有具体解释这“几千亿”是人民币还是美元,都投了哪些项目。

      在2017年10月第二次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叶简明介绍,对KMGI和J&T的收购都是自有资金,“我们也发了一两百亿的债”。

      叶简明还告诉财新记者:“在葡萄牙我们也控制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的资金我自己做投资是不行的,但保险公司本身是财团;有些是葡语系的国家比如像安哥拉,我能拿到资源,但我的开采能力不够,将来可以跟俄油战略协同。”根据华信官网消息,2017年11月27日,华信控股葡萄牙蒙特彼奥互利会(Montepio Geral Associação Mutualista)旗下保险公司Montepio Seguros的签约仪式在华信上海总部举行,华信将通过增资的形式控股,不过该交易还需要公司股东大会和葡萄牙监管机构批准。

      在叶简明三步走的计划中,第一步掌控了上游油气资源后,“第二步是油气深加工和产业链掌控”。华信官网表示,计划建设大型石油储备,实现国际国内市场联动:在海内外建立大型石油储备,发展国家战略储备与商业储备;与中铁、国储、中船、营口港、日照港等国企混合经营能源物流,布局关键油气物流节点,构建境内外一体的多元化储备体系;依托大型储备,建立欧洲、中东和国内石油储备串换机制。

      但这些令人咋舌的合纵连横,基本都还只属于华信单方面的纸面宏大叙事。能查到的项目进展不过是:2016年4月,山东华信与内蒙古蒙铁石油有限公司、中铁特货汽车物流责任公司三方合作成立了中铁中亚天然气物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山东华信持股50%,未有业务展开;2016年6月,上海华信与日照港集团合资成立了日照港富华国际码头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华信持股25%,2016年年报显示从业人数为“0”;2017年4月,营口市委领导带队去上海招商,与华信洽谈了贸易物流项目。

      在油气产业链领域,或许只有在海南洋浦港的石油储备基地有了实实在在的基石。这个规划总库容1200万立方米的储备基地,一直到2017年5月,一期工程280万立方储备库的竣工验收会议终于召开,此时距离其开工仪式已经过去了将近六年。

      叶简明的第三步是开发燃料产品,“无非就是电”。他的话听起来像经过加密处理的文字碎片:“电,很重要的,它不单纯是这样。因为互联网时代一定会变成物联网时代。远程输送电,包括太阳能跟所有电的转换能力已经很强了,这个技术我们已经研究出来了。加上区块链金融,甚至我们都在研究更远的……”

      随着叶简明被有关部门调查,这些沙上金字塔跟随华信神话一起坍塌。正如《零容忍》所说:随着叶简明于2018年涉嫌违法被调查,“华信系”迅速土崩瓦解,其经营中隐藏的诸多违法违规手段、靠高负债支撑的脆弱根基,都随着它的崩塌清晰地显现出来。如今它旗下71家公司已经合并破产,资产正在司法拍卖中。国开行至今有巨额贷款难以收回,给国家金融资产造成重大损失。(连载完)

    1. 叶简明的世界500强骗局④:总统顾问的外衣

      【财新网】缓过气来的叶简明开始一步步实现他的升级版富豪生活。

      2013年第四季度,香港华信购入湾流 G550 公务机一架,由工银国际融资租赁公司下属Sky High XVIII Leasing Limited Co.代为支付3500万美金,融资租赁期七年。两年后,华信子公司SHX Cayman Company Limited又以类似方式购入一架6050万美元的空客A319-115,这笔租金和融资费用直到2023年才能付清。

      了解叶的人士称,这也是他深谙人性的表现——私人飞机和豪宅更能征服人心,“华信现任高管们在香港贝沙湾都有自己的住处”。

      同年华信总部搬入上海徐汇区兴国路111号。这所拥有20栋花园住宅的院子更像一个金字塔状王国,顶端的叶简明有专属的“主席楼”,数个执行董事分享“总裁楼”,其他高管则分布于各处楼中。

      2012-2014年,除购入时价值约11亿元的兴国路物业,华信投资的房产主要包括时值9.6亿元的广州锦恒商业广场,以及48.08亿元的上海南京西路明天广场7-32层。跟华信后期购置的房产一样,这些都用于为华信的融资提供担保。

      在搭建商业帝国的同时,叶简明也逐渐在交际圈收获果实,他给外界的神秘感多源于此。

      早在2011年摇摇欲坠之时,华信就成立了两个基金会:在上海成立华信公益基金会,由前一年刚退休的上海警备区原政委李光金担任执行理事长,中央军委办公厅管理局原副局长王宏源担任常务理事;在香港成立中华能源基金会,聘请香港民政事务局原局长何志平任秘书长。

      2012年,叶简明在华信筹建党委,由退休的武警上海总队原副政委、武警上海政治学院原院长蒋春余担任党委书记。叶简明起点很高,要求华信能对接上海市针对“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开展党务工作的社会工作党委。蒋春余称,武警执行任务地方化,他在地方有资源优势,组织、宣传、纪检、保卫,都比较通,“如果你人头不熟,对接会慢些”。

      他也为此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张奇称,“可能蒋春余一辈子在军队拿的工资,都不如他这几年拿得多。”

      一位原部队政工干部出身的华信董事告诉财新记者,自己不懂业务,优势是人脉,“以前在部队挣钱没关系,现在再挣就犯规了,我心里也不踏实,索性脱下军装发展经济”。

      即便不认同叶简明理念的共事者,也会称奇于他腾挪整合政经资源的能力和胆略,“资源整合是华信的高明之处,用钱带动一些资源,再用其他资源融到更多的钱”。

      除了华信公益基金会常务理事,为珠海振戎和华信架起沟通桥梁的中央军委办公厅原副军职军官王宏源还有另一个身份:华信顾问中心秘书长。籍贯浙江义乌的王通过乡谊和战友关系,运作了一批将军成为华信的顾问。华信内刊显示,顾问团还去各分公司宣讲如何“深入学习贯彻叶主席重要讲话精神”。

      与王三运、胡怀邦这两位部级高官的关系,也充分体现出叶简明整合政经资源的能力。财新此前报道,在华信通过虚构贸易快速膨胀为所谓“世界500强”的过程中,国开行起到了重要作用:至少自2014年起,也就是胡怀邦到任国开行不到一年,国开行就成为华信最重要的贷款银行。“叶简明的关系是胡怀邦从交行带来的。”不止一位国开行人士曾向财新记者表示。国开行给华信提供的贷款支持,成为叶简明自我介绍时的背书,带动其他银行相继对华信提供贷款。(参见《财新周刊》报道《胡怀邦陷落》 )

      中央纪委电视专题片《零容忍》披露,叶简明是经王三运介绍认识的胡怀邦,并请王三运出面帮助自己提出请托事项。王三运说:“我觉得叶简明对我不错,他找到我,我也跟胡怀邦熟,我也觉得不是个难事儿。我跟胡怀邦谈的时候,就说反正情况就是这样,你能够帮就帮他。”

      在2018年10月11日河南省郑州市中级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王三运受贿一案的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中,曾出现过王三运收受中国华信贿赂的两项证据画面,一是王三运通过时任交通银行董事长胡怀邦,为上海华信入股海南银行提供帮助的证据,二是王三运通过时任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胡怀邦,为中国华信下属海南华信获得国开行48亿美元综合信贷额度提供帮助的证据。

      胡怀邦2008年9月到2013年4月担任交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2013年4月到2018年9月落马时为国家开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显然第一次请托发生在2013年之前,第二次48亿美元巨额贷款授信的桌下交易则发生于2015年。胡怀邦在电视专题片中承认:“这个(给华信的授信贷款)确实偏离了开行改革的方向。叶简明怕我不同意,所以又找我,叫王三运一起吃饭。我到次年2月份,这个圈就画了。”

      胡怀邦用“一把手”的权力强力推动,使得国开行批准了这笔从一开始就潜藏重大风险、也明显不符合国开行定位的巨额贷款。作为报酬,王三运和胡怀邦各自从叶简明那里收受了数千万元巨额贿赂。面对胡怀邦在任期间的这些问题贷款项目,国开行内部并非没有反对声音。但为了通过华信项目的审核,胡怀邦创造了很多内外部条件,从机制、人员安排上处心积虑。据国开行一位前高管透露,为了给叶简明贷款放绿灯,胡怀邦在国开行大调岗,涉及50多人。“从头到尾的审核环节,都换成了胡怀邦的自己人,还改变了国开行运行多年的风险评审流程,胆子很大。”2021年7月16日,国开行海南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徐伟华也因涉华信案落马。

      除了权钱交易,胡怀邦等省部级高官之所以愿意为叶简明帮忙,还有更深的目的,或者说他们也被叶简明的哪些神秘感所迷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干部刘华松在专题片中披露,胡怀邦明知华信的业务并不属于国开行的贷款范围,但是他还要把它包装成、解读成一种政策性业务,其实这背后就是胡怀邦想利用他手中的金融资源与地方领导作结交、相勾连,甚至通过向一些所谓“神通广大”的老板进行利益输送,妄图给自己的个人仕途升迁铺路,以谋取更大的好处。

      设在香港的中华能源基金会则充当了“国际外交”的平台。包括蒋春余在内的华信数位高管都称赞了秘书长何志平的“国际性”人脉。何志平兼具东西方教育背景,在他组织举办的基金会各类论坛上,充满了形形色色的名流和政要。

      一批石油、金融等国际化程度较高行业的央企“局级”干部,也在2015年后作为高级人才被叶简明挖来,或者许以高薪,或者参考共同体外围公司模式,高级人才与华信成立合资公司,收益分成。

      2014年8月,华信斥资10亿元购入财富里昂证券,更名为华信证券。2016年4月,汇添富基金管理公司原副总经理陈灿辉加盟华信证券担任CEO,他曾将汇添富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带到行业前列;2016年7月,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原副总裁吴红兵加入华信担任副总裁;2017年2月,曾任招商银行总行公司银行部总经理、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副行长的姜明生加入华信任副总裁;2017年6月,姜明生的原同事、浦发银行总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于志良跳槽至华信担任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人才进来他不会让你吃亏,奖励也是到位的。”蒋春余称,“搞金融和融资的,都按(业绩的)小数点奖。”

      有过政府工作背景的金融人士更受华信的青睐。2014年12月,量鼎资本管理(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上海市金融办原副主任徐权担任法定代表人,华信控制的两家公司合计认缴出资额2500万,占股共50%。2015年10月,由另一名上海市金融办原副主任马弘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中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华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认缴出资额3000万元,持股30%。

      此类新的合作方式被华信称为合伙制。蒋春余介绍:“给你一个平台和办公地点,业务自己去跑,合作中产生的效益双方分配,既有合作又有自主。”

      “有多少人会拒绝别人递过来的金橄榄枝,何况他还自称在为国家争夺在海外的话语权?”熟悉叶简明的人士称。

      从2014年起,各种头衔和荣誉就像另一个影子,紧紧跟随着叶简明。他是知名智库罗马俱乐部、美国能源安全理事会的荣誉主席,被聘为联合国大会主席特别荣誉顾问……列数起来是高高一堆。

      对于周游列国拜会政要和大佬,叶简明充满了激情。通过华信官方流露出来的众多跟要人的合影,以及出自他本人口中的跟政要交往的轶事,叶简明传达了这样一个形象:他不仅是企业巨擘,还是站上国际政治舞台的尖峰人物。

      了解叶简明的人士称,“他打的是替换牌,拿国内的资源去撬动海外,又拿海外的故事在国内说话,国内也搞不明白,将此神秘化。”

      2015年,叶简明以民间身份获聘担任捷克总统顾问,华信宣布在欧洲建立第二总部,一度被华信视为黄金岁月到来的关键时代。掀开那层神秘的外衣,还原其轮廓,大致可见真实形态和路径。

      “跟大人物们建立联系并非难事,中间人的角色很重要。”一位华信董事告诉财新记者,在华信的捷克事务中,担任华信捷克主要代理人的雅罗斯拉夫•德沃吉克(Jaroslav Tvrdik),“至少起了一半的作用”。

      德沃吉克曾于2001-2003年担任捷克国防部长,2004年任捷克航空公司(Czech Airlines)主席,期间由于给管理层集体涨薪、购买豪车等举措,2005年遭工会弹劾辞职,此后为企业提供咨询和顾问服务。2012年后,德沃吉克以捷中友好合作协会主席身份游走中国,2013年被任命为捷克总统中国事务顾问。

      公开资料显示,德沃吉克于2014年9月访问华信的上海总部,同行的还有捷克众议院议长哈马切克。1个月后,2014年10月27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在中捷两国领导人的注视下,华信入股捷克J&T金融集团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华信宣布将通过定增和配股认购,向J&T金融集团注资6.43亿欧元,持股30%。这是当天中捷企业签约资金规模最大的项目。

      J&T金融集团总资产为93.9亿欧元,旗下拥有捷克第六大银行J&T银行及斯洛伐克邮政储蓄银行,号称是捷克第二大财团和斯洛伐克第一大财团。其时捷克经济面临困难,包括J&T金融集团在内都急需支持,而寻求对外投资的中国企业就像新时期的阿拉伯富翁一样,备受捷克的欢迎。2015年4月23日,叶简明会见了到访上海的捷克总统办公厅主任米纳什等人,米纳什宣读了聘任其为总统顾问的聘书。

      2015年5月,华信集团(欧洲)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向J&T集团再注资7895万欧元获得其5%的股权。华信由此开始了在捷克包罗万象的投资:2015年9月,华信以7846万美元控股捷克第四大啤酒商洛布科维茨酿造集团(Pivovary Lobkowicz),从前任捷克运输部长里贝奇卡手中购得即将破产的捷甲劲旅布拉格斯拉维亚足球俱乐部60%股份,并成为两家媒体公司Medea和Empresa的股东——其中一家为原捷克旅游部长所有,华信还收购了布拉格总统府广场的马丁尼茨宫和坐落于捷克央行旁的原捷克工商银行大楼这两处地标性建筑;2016年,华信以1亿美元控股捷克ZDAS特种钢铁公司,以约3.1亿美元购得布拉格市中心的办公楼Florentinum,其中入驻企业包括中国银行捷克分行。

      华信在捷克的这些投资,似乎更多取决于代理人、布拉格斯拉维亚球迷德沃吉克的个人经历和趣味取向:2015-2016年,华信对捷克旅游航空服务公司Travle Service的持股比例从10%增至49.92%,这家公司持有德沃吉克本人曾担任过主席的捷克航空三分之一的股份;而为了“打造旅游枢纽”,华信先后又收购了两家五星级酒店,投资了一家在线旅游电子商务企业。

      在华信的官方描述中,将在第二总部开展国际投行投资。其高管也坦诚,华信没做好准备,“在捷克收购时全公司召集外语好的业务人员,很难凑全。外方团队权重较大,也有派不出人这个原因”。除主要负责人德沃吉克外,华信在捷克的外方团队中,包括多名前捷克政府官员。

      叶简明在接受财新采访时也表示,包括捷克的旅游、航空、钢铁等工业装备版块,未来都将通过向“核心高管”转让的方式进行剥离,既是为了偿还银行贷款,也是为了以后专注于金融和能源平台。

      华信资料显示,其在捷克投资已有约15亿美元。其中最被叶简明寄予厚望的是J&T金融集团。在华信官网的公司简介上,华信未来以能源和金融两条腿走路,金融和油气平台互为服务对象,“通过多年国际能源业务合作和民间公共外交积累的深厚国际资源优势,实现产业与金融相结合的双轮驱动”,其中金融的重要抓手即是J&T金融集团,华信官网展示的愿景是:“(将)在上海设立J&T外商独资银行,开展跨境同业业务及结算支付,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将J&T银行作为国开行在欧洲的发债窗口及海外结算中心;J&T银行代表捷克政府与中国工商银行共同作为主发起人设立中东欧投资基金,采取亚投行模式,吸收中东欧16国共同参与,协助中国企业对接‘一带一路’投资合作。”(未完待续)

    1. 叶简明的世界500强骗局③:危机重重中的扩张

      【财新网】华信系左手倒右手、真假难辨的贸易固然能轻易地拉大营收规模,以时间换空间的维持资金链,但出众的营收增长背后,是极低的毛利率。以上海华信为例,尽管营业收入在七年间膨胀了700余倍,毛利率却一直在2%-3%浮动,2012-2013年更以低于2%的水平成为洼地,仅为 1.27%、1.72%。

      大宗商品交易也蕴藏着致命风险。2011-2012年,就被认为是向来资金链紧张的华信系“最紧张的时期”。

      首先倒下的是华信外围公司上海大华国化石油有限公司老板林鸿辉的橡胶交易,林鸿辉被前同事们形容为“赌性太强”。2011年,橡胶价格结束了自2009年起持续上行的牛市,年初国内期货创下4.30万元/吨的最高历史记录,年底跌至2.65万元/吨。林鸿辉的命运也在这一年经历了过山车,“2011年下半年套进去,2012年上半年就完蛋了”。

      一位早期“常委”对财新记者透露,华信当时囤了四万多吨橡胶,亏了约7亿元,最终华信与林鸿辉切割。叶简明则称林鸿辉当时亏损1.7亿元,“不过他早期赚过钱,所以我还支持了他1000多万”。

      在华信的人事公告上,林的离职时间显示为2012年4月。林本人以“离职多年”为由拒绝了采访。

      同年还发生了“钢贸之殇”,2012年3月到9月,螺纹钢的价格从5300元/吨猛跌至3300元/吨。另一位华信早期董事局“常委”周林的钢贸生意也因冒险遭遇了惩罚。了解周林和华信钢贸业务的人士称:“这就是当年金融体系的混乱之处,一批货拿到各个银行去重复质押,到处融钱,钢铁价格一跌,整个链条就崩盘了。”

      橡胶和钢贸业务的失败,拖慢了华信踏入油气行业的布局。除了与珠海振戎合作的上海振戎,2011年华信还与山东省黄淮海投资集团合作成立了山东省新能源有限公司。但无论是资金能力还是行业准入,都决定了当时华信无法真正涉及上游的油气资源和下游的炼厂。“叶简明的态度则是取其中,拿储备项目建油库。”早期高管称。

      2011年9月,华信洋浦储备基地在海南举行开工仪式,包括一名上将在内的多名将军专程来琼出席,时任海南省四套班子领导也尽数参加。但真正的开工要等到两年后。“当时要应付各方面的开支,做到最后就是十个瓶子只有三个盖。洋浦就没钱动工。”早期高管称。直到2013年8月,已经由胡怀邦掌舵的国家开发银行为洋浦一期工程提供了至关重要的24.4亿元贷款,占项目总投资80%,10月份洋浦储备基地得以正式开工——此后这里便是叶简明向外界质疑者显示华信实力的必到之处,它不仅为华信获得更多融资提供了优良的固定资产,也为日后对外讲述油气故事做了背书。

      也是在2011年下半年,叶简明亲自带队去广东,向珠海振戎致歉。综合包括李勇在内的多方说法,华信利用上海振戎的授信额度做商票和应收货款的商业保理,未能及时回款,欠了约2亿元。工商资料显示,珠海振戎与华信的合作终止于2012年。

      期间叶简明还试图通过舆论来转移华信的财务压力。2011年9月,香港《明报》以叶简明为主角,报道了“内地石油巨子2亿购贝沙湾大屋”的消息。“别墅当时没买下来,他只是释放信号,让内地的债权人安心。”一位早期高管称。

      贸易融资已不足以解决接连而来的财务难题,叶简明曾尝试通过借壳上市来突破资金困局。他提出要“拿下国内上市公司的平台,完成对海南、山东石油大储备项目的建设”。

      2011年12月,福建南纸( 600163.SH ,后更名中闽能源)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福建省轻纺(控股)有限公司拟作价11.48亿元,转让29.8%的上市公司股份,上海华信为唯一受让方。2012年6月,该重组宣告搁浅,公开报道称双方未能就职工分流安置达成一致。

      福建的收购搁浅仅一个月,2012年7月,安徽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002018.SZ ,后更名华信国际)发布公告,称上海华信将斥资19.71亿元认购其60%股权。这次借壳伏笔在一年前的2011年7月,时任华信常委的张奇拜访了合肥市主要领导。上述早期高管称,这得益于李光金介绍了其在福建任职时的老同事、时任安徽省省长的王三运。

      “当时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不到副省长以上级别,谁说了也不算。”负责华信外交的张奇自认大方、善交朋友,“我做前置的事情,后续其他人再跟进。我是江湖出身,有些事适合我做。叶主席的厉害,就是用人准。”

      借壳华星化工,华信基本没有花费自有资金。2013年5月20日,华星化工以2.65元/股向上海华信定向增发7.29亿股,募资19.31亿元,上海华信持股60.78%成为华星化工控股股东。5月25日,华星化工发布公告,称上海华信已于5月21日将持有的60.78%全部股权质押给华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以5月21日的收盘价8.32元计,华信的账面浮盈41.33亿元。按质押四折折扣率计,交易前20日华星化工的股价在6.88-8.28元波动,上海华信至少通过质押融资20亿元,至少保证了收购的资本金回笼。

      早期跟随叶简明闯荡上海滩的南平商人给华信带来了资金和业务量,也带来了债务黑洞。在蹒跚走过2011-2012年后,叶简明壮士断腕,剥离了外围企业中的重灾区。继林鸿辉后,两位“常委”周林和张奇也排队离开。在华信的公告上,二人同为2013年2月离职。但数位早期高管回忆,张奇跟华信切割完毕应在2014年。

      其时“世平”系董事长为周林,副董事长为张奇,后者同时执掌“巨力”系。一位原世平系高管称,世平系的资金一是用于世平融资担保公司,这家公司2013年后身陷多个债务纠纷;同时购买了上海杨浦区北美广场约一万多平方米物业,因为银行青睐房产类的抵押物。

      张奇介绍,周林全家都做钢贸,“七大姑八大姨的钱都在他那里”。2012年钢贸崩盘,周林遭遇了要求集中退还资金的危机,“他把现金都压在那栋楼里,产权没办完,银行贷不了款,两头都够不上”。

      这处房产是压垮世平的稻草,也是后来勉强挽救周林的浮标。世平系高管介绍了当时如何清理战场,“切割完是2013年年末,世平没有现金,但有房产,我们跟叶老板说这里值5亿元,我们不玩了,这些东西都归你。”

      “周林出事比我早。”张奇称,“那栋楼把他的债基本平掉了,他比我幸福了。”

      如果说林鸿辉和周林的崩盘源于市场的坏年景和自身的判断力,张奇后来的资不抵债,在数位早期高管看来,部分归因于他奢华的生活方式,部分是替华信扛起了十字架,背起了债务。

      张奇名下的巨力环球控股有限公司2013年营业收入达到238.7亿元,在“2014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名列153名。这家公司以及其它“巨力系”企业,福建巨力活塞有限公司、青岛巨力进出口有限公司等,多次被列入失信名单。

      “我一共亏了20多个亿。”张奇对财新记者称,最多时他的融资接近50亿元,其中银行借款42亿元,民间借贷6.5亿元。

      巨力系相关人士称,2012年通过业务上的配合做大流水,巨力在青岛的银行贷款额度8个月内增长到约42亿元,“有一批富二代把家族的钱挪给了张奇,他们见的不如张奇多,有些在外围配合巨力串单。”

      张奇的套现生意更像一个封闭的链条,依靠不断增长的贷款才能维系,新债覆盖旧债。2013年年初银行停贷,相关人士称,“窟窿就填不上了”。

      2017年清明节前夕,财新记者在杭州灵隐路的一处静谧会所里见到当时仍负债十多亿元的张奇。他带着上国际学校的孩子和司机保姆住在会所,解释称那是朋友租下的物业。过去他活在更绚烂的金粉世界,有800万的劳斯莱斯、飞往非洲的豪华头等舱,以及自己的“随性”带来的外联上的成功,跟官员们交往时“不管三七二十一最好的酒店给你开好了”。

      在张奇的讲述中,“主席”几乎是一个先知、父亲和兄长般的角色。他称自己跟华信是合作关系,“当时叶老板还劝我,不能极速扩张”,果然生意垮了,但叶仍愿意帮他。仅在2016年,叶简明就替张奇还了亿元以上的债务。

      “华信还是讲感情、讲义气的。”叶简明解释,张奇在华信,“无非是外面搞好外交,有时华信有资金需求,他及时供应些,但他只是很短配合过我们,大部分是利用我们在做他的(营收)业绩”。

      原世平高管称,之所以世平和巨力的外围公司要剥离,一是战略上需要,二是负面影响对华信太大,“华信要玩完了,不等于整个兵团都完了吗?肯定是主力先撤,其它掩护,等主力活过来,再救你们也不迟”。

      这种做法在华信一篇名为《中国华信:创造 “中国机遇” 践行 “中国方案”》的宣传稿中进一步概括为:“华信执行严格的纪律,实行总部战略和财务管控,一旦大集体利益受损的时候,可以牺牲小集体或者个体的利益,这都是为战略目标服务,事后再有组织的调整弥补。所以华信叫集体制民营企业,也叫有组织的共同经济体。”

      在“牺牲小我为大我”,切割了外围企业债务黑洞的同时,华信又从与国企的贸易融资中获得了宝贵的输血,得以度过险滩。这一操作模式被华信早期高管称为“国企放贷”模式:“很多国企要完成营业指标,要做大规模,进入世界或者国内500强,自己没业务怎么办?那就买。出不了成本怎么办?它们借钱给华信,或者由他们背书,帮华信在银行借款,通过关联贸易实现借款和回款。”

      这种模式的妙处在于,包括华信在内,参与方的营业额都因此得到了扩张。从相关资料看,这种操作始于2012年下半年。华电(厦门)能源有限公司(下称华电厦门)2012年、2013年被列为上海华信的主要销售商之一,其母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旗下多元化清洁能源上市公司华电福新( 00816.HK )披露的信息显示,华电厦门2012年8月开始商贸运作,当年4个月内贸易版块实现销售收入44.29亿元。这些商贸运作从上游到下游的交易流向为:华信及外围公司(上海华信、华信石油广东有限公司、华信石油海南有限公司、青岛华信联港石化有限公司、青岛佐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华电厦门→华信外围公司(五洲贸发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大华国化石油有限公司、盛洲控股有限公司、五洲贸发北京进出口有限公司、福建巨力活塞有限公司等)。虽然净利润只有0.03亿元,但这四个月的贸易业务占到了全年华电福新营收总额的31.48%。

      华信执行董事李勇称:“华电想把业务量做上去,他们老总过来找的我们。”

      华信也是福建地方国企福建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福能集团)下属福建省福能电力燃料有限公司(下称福能电力)的最大客户。福能电力2015-2016年仅对海南华信的销售额就达51.59亿元,贸易流向为“华信外围公司→福能电力→华信”。在华信的配合下,2014-2016年,福能集团的营收呈现稳步增长,为274.79亿元、313.85亿元、369.8亿元,港口商贸物流占比也随之提高,分别为44.14%、50.06%、60.10%,超过煤炭、化工、建材、房地产、酒店等其它版块营收总和。

      另一家从华信贸易业务中受益的国企是安徽的淮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淮南矿业)。2016年,华信对淮南矿业的销售额超过200亿元,其中海南华信作为主要供应商,与淮南矿业的交易多达130.6亿元。当年度淮南矿业营业收入597.6亿元,贸易物流版块占比46.55%。

      有行业人士指出,这一“国企放贷+贸易业务买卖”模式,其实与华信之前的“信用证循环融资套现+贸易串流水”模式一脉相承,是后者的升级版。一方面,在银行信用证抵押贷款之外还增加了从某个国企获得的预付货款及应付账款,对方企业还能提供银行担保;另一方面,由于双方都是为了做业务量,更容易形成虚假贸易的合谋。

      叶简明对财新记者解释,跟国企合作的优势是,一是对方具备资金,其次是国企的信用背书更有利,还有部分合作是“国企托盘”,“一批货可能三个月六个月没卖掉,货我先押给你,你的资金先给我用,有个账期,提高资金的加速使用”。

      华信更大的国企“金童”,是拥有“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山东唯一港口上市公司的日照港集团。“日照港的资金对华信很关键,解了燃眉之急。”一位华信早期“常委”称,华信原董事、计划执行局常务副总经理吴本志2012年末用包括茅台酒在内的“武器”攻陷了日照港领导。

      根据财新记者调查,自2013年起,日照港集团通过子公司日照港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等与华信开展贸易。此前日照港集团的营业收入始终在100亿元左右浮动,2013-2015年提升至200亿元、215.79亿元和202.32亿元,2016年前三季度也达到163.38亿元,贸易版块在其整体营收中占比约60%。不过日照港集团的贸易版块毛利润同样不尽人意,2013-2015年显示为0.81亿元、4.15亿元、3.74亿元。

      日照港集团跟华信的业务配合跟上述华电厦门类似,以2015年为例,其交易流向为:华信系公司(山东华信、上海华信、上海华信集团香港有限公司等)→日照港→华信外围公司(香港国贸联合投资有限公司、盛洲控股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燃油香港有限公司、上海益电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等)。

      在与华信开展贸易之前,日照港集团的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2011-2012年总计为24.7亿元和27.4亿元,此后呈现激增,2013年日照港集团的应收账款为17.34亿元,其中海南华信占16.29亿元;预付账款为57.3亿元,其中包括预付上海华信16.54亿元、山东华信13.69亿元。总计2013年日照港集团以应收款和预付款的形式对华信借款约43.67亿元。从账面上,这相当于该年日照港集团向华信提供了超过40亿元的借款。

      2016年11月,在日照港集团工作了34年的董事长、党委书记杜传志调任日照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一个月后被纪委带走。2017年4月,杜传志被立案审查,日照市纪委公布的其严重违纪行为包括“违规出借大额资金,私设小金库”。此前日照港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原经理朱同兴、日照港集团财务预算部原部长吕传田等都因严重违纪问题被开除党籍,并立案审查。

      《中共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关于巡察整改情况的通报》显示,在杜传志主政期间,日照港存在投资、贸易、合同管理松散,国有资产“跑冒滴漏”严重,内部审计、财务部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通过实际贸易或虚假贸易为民营企业提供担保,或者以预付货款的形式向民营企业提供资金,形成大量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风险管理失控,已造成损失和潜在的损失巨大”。

      关于跟日照港集团的合作,叶简明最初对财新记者表示,“对它的资金使用,我们倒是不在乎,更多是帮它做业绩”,后又称,“2013-2014年我们困难时它是有过帮助,没有你说的40亿那么多,大概20亿,到了2015-2016年我绝对没拿它一分钱”。

      但2014-2016年,华信及其外围公司仍出现在日照港集团应收账款和预付款项的主要债务人名单中。2014年,华信外围的中国海洋燃油(香港)有限公司欠日照港应收款5.07亿元,日照港对上海华信的预付款为8.6亿元;2015年,日照港对上海华信及其子公司的预付款为24.7亿元;2016年上半年,日照港的应收款名单中包括华信两家香港外围公司的12.14亿元,预付款中包括上海华信的8.62亿元和山东华信的6.27亿元。

      至于为何2015-2016年华信及外围公司还在日照港的应收和预付款名单上,叶简明解释,吴本志个人收受了日照港相关领导6000万元的好处,“我们财务部门听他的”,日照港虽在账面上形成了对华信的应收账款,但“实际上钱被他们(日照港领导)自己弄出去了”。

      2018年接受记者采访时,处于取保候审的吴本志驳斥了自己收受6000万元好处的说法,称“无稽之谈”。吴称,日照港在跟华信合作中获得了8亿元的利润,亏空跟华信无关,是由于日照港相关领导的贪腐,纪委表述不准确。

      对于实际贸易和虚假贸易的比例、涉案金额等更多细节,日照港集团宣传部的人士称不掌握宣传口径;日照市纪委相关人士表示以整改通报为准,称通过虚假贸易融资在山东近年很普遍,案子已移交检察院。淮南矿业和福能集团的工作人员都表示,不便就与华信的合作接受采访。

      对信用证融资和“贸易业务买卖”中虚假贸易的问题,叶简明称,“我们三分之二都是真实的终端客户 ,有一部分(做营收业绩),我们也是被栽进去的”。

      他又数次强调:“当然我们对于这样的业务,今后全要停掉。”

      在外围公司和相关国企的配合下,自2014年跃进《财富》世界500强后,华信的营业收入节节攀升,在世界500强的排名也稳步前移,2014-2017年,华信的营收分别达到341.34亿美元、346.99亿美元、418.45亿美元、437亿美元,在《财富》500强榜单上列349、342、229和222。

      “依靠贸易变成世界前100强,那都不算什么,业内还是会瞧不起你,我们将来都要去掉这些。”叶简明解释,华信在500强排名上没有大幅前进,是由于“我卡得越来越死”,“(后期营收)如果把贸易都算上的话,那就上万亿了,全世界第一了。”(未完待续)

    1. 叶简明的世界500强骗局②:叶建明、叶洪鸣、叶简明

      【财新网】在诸多关于叶简明的猜测中,最引人联想是一份目前已经从华信官网上抹去的中英文声明。

      “中国华信(CEFC)叶简明正式声明:

      由于出现关于我个人的不实揣测,特此声明,我并不是叶选宁少将儿子,也不是叶剑英元帅孙子。

      2002年6月11日,香港。”

      叶简明解释自己为何发声:“周围很好的朋友,都说你是叶家的,我众口难辨。”

      这份落款于2002年的声明带来了更多的疑问——它所有的要素都发生在不该发生的年代:2002年,中国华信尚未创立,这家公司采用英文缩写CEFC更在八年之后;2002年的叶简明尚叫叶建明,是一名25岁的闽北山区青年,彼时应无需澄清跟叶家的关系。

      叶简明曾在各个场合只言片语地透露过自己的过去。早年他曾就读于南平市的建瓯一中。跟叶接触过的人士称,那是所很好的中学,但他在其中属于差生。

      2002年时的“叶建明”,在建瓯县与人一起合作成立了五家以“新叶”命名的小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卫生用品、生化微肥、木竹业加工和消防器材经营部。

      “建瓯是农业大县,最多就是木材和竹材,肯定是靠山吃山。”叶简明曾经的创业伙伴、华信早期董事局“常委”张奇称。

      华信强调,叶简明1999年就定居香港,后以招商引资的身份回到内地投资。对于上述“新叶”公司,华信执行董事李勇的助理李帅解释称,“不是几个人开了几个小店,是叶主席家族的代持,很快就转让了。”

      从公开材料看,当时即便在地方商界,“叶建明”也称不上瞩目。2004年,“叶建明”参加了首届“南平市十大青年杰出企业家”评选。《福建之窗》的“县市报导”一栏中转载了此条消息,介绍背景时称叶建明“大专文化,高级经济师,现任福建省巨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27岁的“叶建明”最终未能获得这个商业上的虚荣。关于他当时到底在从事何种事业,张奇语焉不详,“小地方的池子太小了,容不下他,他也经历了一些苦难,然后就离开了”。

      所谓“苦难”,张奇解释,是实业上遇到的困难。“光做实业傻乎乎的。”张称,实业吃了亏以后,叶简明就领悟出来怎么做了。

      引领“叶建明”的事业走向省城的,并非地方特色产业。“他最早在建瓯走的是武警消防那条线,做些武警消防车上的配件,当地领导调来调去,他的关系也跟着延伸。”华信一位早期高管称。

      2005年9月,福建华信控股有限公司在福州成立。简陋的分类广告显示,它位于福建省防控指挥中心7层,主营业务为“金融”,联系人为“叶洪鸣”。这是他的第二个名字。

      等到2009年左右到上海发展时,第三个名字叶简明出现了。上海华信早期员工回忆称,“是取‘大道至简’之意”。

      叶简明解释,在其1999年去香港之前,叶建明和叶洪鸣一为真名,一为别名,到港后一直称叶简明,“到香港之后,国内的户口就没了,只有身份证”。

      华信官网显示,叶简明的国籍为中国香港。他还拥有上海、湖南吉首两个户籍,相关文件显示,他生于1977年2月23日,而非华信官方公告的1977年6月5日。

      不仅名字、户籍、出生年月多变,叶简明涉足能源行业的起源也模糊不清。在接受《财富》中文版杂志采访时,叶简明称自己接手了涉及“远华案”的厦门华航石油公司(下称华航石油)的牌照。叶简明早期的创业伙伴则透露,华信不仅成功接手了华航石油的牌照,而且还接收了包括物业在内的附带资产。福建省产权交易网显示,华航石油有限公司100%股权于2006年6月30日被拍卖,去向不详。

      跟财新记者第一次见面时,叶简明的介绍有所不同:“这个拍卖是有复杂性的,拍下来之后对方反水了,并没有卖给我们,我们跟华航底下的人交流石油这个行业怎么做,他们就投奔我们了。”

      到第二次见面时,叶简明的说法又有了修正,称拍卖虽未成功,“但华航石油被取缔后,厦门多了块石油牌照,我们就去省里谈,希望把牌照给我们,因为我们下面一批人是华航出来的。当时商务部就来考察,把牌照给了我们,华航是不可能给我们牌照的。”

      后来的华信高层中确实有两名来自华航石油:华信执行董事兼总裁陈秋途是原华航石油总经理助理,原华航石油的副总经理庄苗忠后来成为香港华信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

      直到2009年将总部迁往上海,华信的生意还是以大宗商品贸易为主。在进入上海前,叶简明的资产到底有多大规模?一位华信早期高管称:“那时经常发不出工资。早期跟着叶简明从福建来沪的老板是带钱过来的,借了大量的高利贷。常委就是要带钱、带资源进来,交投名状。”

      这种类似于山寨绿林结盟的集资入股形式,或许就是华信自称集体民营企业的来由。在2011年内刊《华信新视野》中,叶简明称:“上百个老板在我们华信有出钱的,有出资产的,人家拿几十万出来,这都是心头肉,但为了华信的事业,包括我在内都是这么奉献的。”

      出资较多的,除了“盟主”叶简明,就数张奇和周林,两人也因此在早期名列华信董事局“常委”。

      1979年出生的周林来自以钢贸闻名的闽东北山区宁德市周宁县,1981年出生的张奇较叶简明和周林更为年轻,和叶简明是建瓯同乡。综合各方说法,当时闯荡上海滩的这三位年轻福建老板很大程度上是同一种人:他们都没有获得过高中以上的学历,都野心勃勃充满欲望,经常出入KTV,能喝酒——在一场喝酒引发的健康事故中,叶简明的胃部被部分切除。

      尽管学历不高,在对人性的洞察方面,叶简明堪称博士后。早期高管称,华信在上海徐汇苑买了数十套房子,每位董事局成员配置一套房一辆车,“去见地方领导,都是奔驰560以上的车队,那时没多少钱,多是二手车。这既能造势,老板的虚荣心也得到了满足。”

      “常委”张奇曾经负责华信的“外交”事务,频繁交游于高级干部,他回顾称:“主席给了我一个梦想,一个愿景。厉害的人就是把自己的思维装到别人的脑袋里,把别人的钱装到自己的口袋里。正好他的目标也是我要去的,他只是告诉我怎么去。”

      关于何时进入上海,华信提供的材料称,2008年,由陈秋途、臧建军、庄苗忠设立上海华信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之后组建中国华信。不过工商系统里查无这家公司。在叶简明2012年的一份简历上,他跟上海的渊源又往前拨了五年,简历显示其于2003-2005年担任上海国际友联会副秘书长。

      工商资料显示,2009年4月底,上海航昱物资有限公司成立,由原华信董事、山东华信石油有限公司(下称山东华信)负责人苏卫忠担任法定代表人。这是华信登陆上海的前奏。2010年1月,航昱物资更名为上海华信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上海华信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华信)。2009年11月,华信在北京成立另一家子公司北京华信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先后更名为北京华信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信国际能源有限公司,下称北京华信)。

      “李光金给了叶简明很多指点。”华信早期一位核心成员透露,华信进入上海跟李光金调沪保持同步。李光金2006年起任福建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2009年5月调任上海警备区政委,并于次年7月退休,“华信刚到上海时,搞了很多将军书画展,都是李光金的作用。”

      叶简明表示,跟李光金只是志趣和价值观相近的朋友,李光金在华信“等于是没拿工资,搞搞公益”。

      在诸多连带关系中,由中央军委办公厅管理局负责财务营后建设的原副局长王宏源介绍,华信跟央企珠海振戎公司的创始人杨庆龙建立了联系。2014年去世的杨庆龙人称“石油李云龙”,其一手创建的珠海振戎曾是伊朗原油的全球最大买家。财新记者也从不同渠道听说了当年华信高管们陪杨庆龙喝酒的各种情节。

      叶简明的英文简历还显示,他于2007年至2008年担任上海振戎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不过这个公司两年后才成立。2010年3月,华信与厦门韬略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厦门韬略)、珠海振戎及其子公司广东振戎能源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上海市振戎石油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振戎)。珠海振戎及其子公司广东振戎共占股50%,厦门韬略占股12%,华信占38%。厦门韬略的实际控制人为台湾竹联帮元老、绰号“白狼”的张安乐。

      “华信做了很多公关工作,上海振戎实际由华信运作。”相关人士称,作为央企的珠海振戎在银行拥有较高的综合授信额度,这是振戎为华信做出的贡献。

      为了服务于“贸易带动金融”的定位,早期华信开发了“经济共同体”的概念。据内刊《华信新视野》的阐释,共同体内部核心是个相对集权的体制,外围企业则是分权的“联邦”,其独特的组织架构服从“五个统一”:统一领导、统一方略、统一号令、统一行动、统一步调。

      “经济共同体”除华信外,还包括中能、大生、世平、巨力、五洲、益电等系列,即为各位常委和委员名下的企业,它们虽为外围企业,但对华信举足轻重。“为了获得金融市场的支持,外围必须要有一些企业作为上下游支撑,这些企业之间互相参股和担保,也互为贸易上下游。”上述华信早期高管称。

      共同体充分体现了民企的灵活特性,“老总”可以带着公司加入华信,或者带着资源过来,华信助其成立卫星公司,并据其资金或资源获得“常委”“委员”的职务,享受对应的待遇,分管相应的企业。

      人力资源的配置其时也刚起步。一位董事局委员曾是福建省外贸领域的处级干部,他坦率地表示“周林和张奇都不懂业务”。包括陈秋途在内的数位高管毕业于福建地方院校的财会专业,担任职业经理人的角色。从2010年起,中石油、中石化地方企业的一些员工逐渐加入华信。

      而离开福建选择上海作为总部,因为这里让华信看到了玫瑰色的资本未来。张奇称,上海的人才资源、金融视野都比福建优越,可以带来更多可能性,“福建的银行行长只有10亿元的放贷权限,上海的行长有50亿元的权限”。

      进入上海的华信,既带有它的既有基因,也在不断更新。“世平”系做钢贸,商业地产和橡胶也在叶简明的视野之中。他最为看重的、每个体系也都涉及的,还是贸易。

      所谓“贸易带动金融”,华信相关人士介绍,初期就是通过信用证套现,获取比高利贷成本低的短期融资,套现资金用于贸易和房地产。除了给高管们在上海的徐汇苑买房,华信还在香港购置物业,“当时林鸿辉做橡胶,有段时间赚了一笔,日子还不错。”林鸿辉曾任华信外围公司上海大华国化石油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上海亚旭石油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上述人士介绍:“一个信用证融资周期通常为90天,更理想的是180天。下游企业在银行开立信用证,交20%以下的保证金甚至免交,银行先放款给上游,下游经过数月的销售期后回款给银行。华信的做法是通过关联公司循环套现,放大融资杠杆。”

      对于利用信用证循环套现进行贸易融资,叶简明解释,“国内设计了3个月、6个月的信用证,这套设计是存在问题的。从订货、到销售到回款,至少要一年,这就导致回款赶不上信用证的刚性到期,而2009年无论大宗商品还是房地产都在不断上涨,很多公司都把贸易当成了融资工具。”

      “民企最困难的是融资,起初大家没别的办法。”叶简明提了几个房地产商的名字,称他们最早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当然有些企业家更高尚,有远大目标,逐步完善管理,把这些问题停掉了”。

      上海华信是华信旗下融资的主体,也是其门面,叶简明称,“上海华信就是中国华信”。上海华信业务以贸易为主,品种包括芳烃(调油的化工原料)、PX、燃料油等,2012前芳烃约占贸易量六成,2012年后油品的比重不断上升,到2015年第一季度已占贸易量的八成。

      华信的信用证贸易融资,其贸易对手大多是自己的关联公司和经济共同体企业,通过不断左手倒右手的做流水。这种做法常隐藏着虚假贸易、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操作。“很多时候,这种做法只是贸易单据的旅行,货物空转甚至根本没有实际货物。也就是说可能一船货物停在港口一年都可以不动,但已经在关联公司间转手了几十上百次。”一位业内人士说。

      上海华信的募资说明书为其贸易融资方式提供了注脚:上海华信自2011年以来上下游的主要交易对手,都属于关联的“华信经济共同体”,包括中能、大生、世平、巨力、盛洲、益电等外围公司,以及一家名为China Ocean Fuel (Hong Kong)Co. Limited 的离岸公司。以2011年上海华信PX 产品第二大供应商“厦门南湖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厦门益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潘恺蓉同时兼任上海世平投资有限公司、上海益电能源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而后者2013年以12.2亿元、2014年以26.6亿元的交易额,分别成为当年度上海华信芳烃产品第二和最大的供货商。

      募资说明书只列出了上海华信的PX、芳烃和油品单项前五名主要供应商和销售商,约占上海华信整体业务量的40%-60%,因此无法描绘出全貌。交易是如此关联交错,而业务总量又巨大到以千百亿计,就连华信早期高管也认为,如果有一个上帝能准确掌握细节的话,那就是银行的流水。

      “在华信,这叫把业务串一串。”早期高管称, 2011年前后,华信所有的银行授信额度也就几个亿,只能依靠不断融资来覆盖旧债,高利贷还在进行,银行的授信也在推进,通过做大流水、扩大授信额度,不断开立信用证,靠借来的时间生存。

      虽然华信将主要油企列为其下游,但它们从未进入它的主要销售商名单。“举例来说,摩科瑞(Mercuria)是全球有名的大宗商品交易商,油企能直接与之对接,华信要是插一杠,贸易链通常也会复杂化:上游(如摩科瑞)→A→B→C→下游(油企),A、B、C都是华信或者外围公司。这样它们的流水都会做大,下游反正以市价或者略低些的价格拿到货,他们也不关心整个贸易的走向和流程。”上述高管称。

      这也意味着,贸易是做大营业收入的最短路径。“贸易的营业收入是进出项都算,审计署也是允许的。”张奇称,一批货物在到达真正的终点之前,中间可能有上百次的转手机会,之所以通过高频次的交易做流水,是因为营业收入事关行业排名、企业品牌、 授信许可、谈判条件。对于这种做法是否涉及虚开增值税发票问题,张奇未予明确答复。

      叶简明解释,作为共同体的经济模式,“都是兄弟们在一起,当时的财务不像现在管理那么严格,流水都会让他们走一走,等于帮他们做了些业绩,我们没意识到走流水会有问题,当时对这个认识不够,包括我自己。”

      但这种支持并非单向,而是互相的,华信本身的流水也因之快速剧增。以上海华信为例,其2009-201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35亿元、38.07亿元、126.91亿元、303.5亿元、1026.59亿元、1771亿元、2065.89亿元、2472.55亿元,七年内增长了700多倍,占整个华信营收的比例也从2012年的22.4%持续跃升至2015年的78.5%。叶简明介绍了华信营收的计算方法:“基本上算上游的进项,后来为了冲刺世界500强,其实下游也算进去了一部分。”这些上下游,就包括了“兄弟们”配合的流水。

      2012-2013年,上海华信披露的关联交易额为81.87亿元和151.9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27.0%和14.8%,关联方包括北京华信,以及参股公司福建大生控股有限公司,其它由华信实际控制的交易对手,如上海承砚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振戎、镇江润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它们与华信的关联关系并未在上海华信的融资券募集说明书中得到充分披露。

      早期高管透露,华信有的贸易甚至没有实际货权,纯粹虚构出来从银行套钱,这是比串流水更严重的虚假贸易问题。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叶简明对此矢口否认。(未完待续)

    1. 叶简明的世界500强骗局①:“主席”的两次受访

      [编者按:2022年1月15日晚8时,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五集电视专题片《零容忍》播出第一集《不负十四亿》,69岁的甘肃省委原书记王三运满头白发露面荧屏,在镜头前忏悔自己收受数千万元贿赂,充当掮客,替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叶简明出面联络国家开发银行原董事长胡怀邦,获取国开行巨额贷款的故事。

      王三运为叶简明充当不光彩的“掮客”角色发生在2012-2016年,当2017年7月11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已经转任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王三运落马消息后不久,叶简明就被“请去说明情况”。

      但彼时的叶简明并没有随之“失联”。他仍然娴熟的玩弄“挟洋自重”游戏,满世界博取头衔,并且在当年的9月8日获得更强力的加持。全球资源贸易巨头瑞士嘉能可公告,将其与卡塔尔主权基金共同持有的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14.16%股权转让给中国华信,交易对价约91亿美元。华信一跃成为仅次于俄罗斯政府和BP的俄油第三大股东。叶简明更在22天后坐在上海徐汇区他的豪华会所里笑容满面的接受了财新记者的第二次采访:“我们既然有缘分,我跟你坦诚地讲,不是说我对你的报道要怎么去干预,还是希望更多能像朋友一样。”

      然而再五彩斑斓的气球,也会被一根银针扎破。2018年3月1日,财新网独家报道华信叶简明政商勾结、华信虚假贸易的故事,这位时年仅40岁的福建籍商人用不到十年时间做到世界500强排名第222位的神话,就像一只漏气的气球迅速崩塌,并于2019年11月进入破产程序。

      叶简明华信神话倒塌,只在市场上留下了上千亿的债务黑洞。作为又一名从舞台上消失的轰动一时的人物,很难定义叶简明是金钱游戏的赢家还是输家,毕竟,他获取过跟其社会和商业价值完全不对等的地位。他是怎么让人在眩晕中上钩的呢?更为复杂、有趣,也更令人心痛的追问是,那套不负责任、漏洞百出的把戏,为什么能玩这么久?]

      《叶简明的世界500强骗局》财新正在连载中,查看连载内容

      【财新网】2017年4月6日,上海徐汇区兴国路111号,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下称华信)总部,“主席楼”的一楼像缩小版的人民大会堂,华信董事局执行董事李勇和数位董事、总监,陪同财新记者在这里等待他们的董事局主席叶简明。穿制服的工作人员不时上前低声通报“主席”的行止,增添了这场会面的仪式感。

      在华信内部,叶被描述成隐士一般的国王,即便是董事级别的高管,也甚少有见他的机会。这一天,第一次坐在财新记者面前的叶简明,多数时间像石像一样面无表情。在周围金黄色的建筑基调中,他脚上的素色僧鞋格外显眼。

      叶简明习惯把自己的影子藏得严严实实。对于财新记者之前的外围采访,他并不欢迎。“你用了很调皮的方法,我们不是很喜欢。”叶简明用先抑后扬的开场白,展现自己在地位和精神上的优势,“这种做法我也能理解,要不然我哪能见你?”

      他称不是自己想摆架子,确实有太多人要找他了,“国内那么多省长、书记,你说他们不想见我吗?”

      在公开资料里,叶简明是商业世界里的年轻巨人。2017年7月26日,华信连续第四年进入《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榜单,以437亿美元营业收入位列第222位,较上年上升七位。彼时的叶简明正率华信代表团访问缅甸,受到时任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的接见,并与缅甸计划和财政部、电力与能源部、中央银行等多位部长会谈。

      在华信官网上,叶简明的简历缺乏任何细节,他的职业被概括为“实业家、慈善家”。他的来历和华信真实业务状态在内部也显得模糊。“他的管理是切割式的,其它版块永远对你保持神秘,这样就不会出现信息上的串通。”一位了解叶的人士称。

      公开活动中,作为民营企业家的叶简明,总是能跟外国政界要人走在一起。他曾与时任以色列总统佩雷斯、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时任乍得总统代比、时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等世界领导人合影,受阿布扎比王储接见,保加利亚总理为他设宴欢迎。叶简明还是首位担任欧洲总统顾问的中国商人,2015年4月他获聘担任捷克总统泽曼的“对华经济、外交与投资事务顾问”。华信集团党委书记蒋春余称:“华信善于跟国家行为捆绑在一起。”62岁的蒋是一名退休军官,曾任武警上海政治学院院长。

      2017年5月,在搭乘叶简明的空客私人飞机(他的坐骑还包括一架湾流商务机)、目睹了叶在以色列被授予“犹太人民亚基尔奖”的种种盛况后,一位加入华信不久的高管目眩神迷。叶的神秘光环带来的敬畏感,华信高蹈的世界500强排名与其实际业务的强烈反差,让这位出身金融央企的经理在私下交流中直言“看不懂”新东家。

      外人看不懂的更多——华信获得了民企少见的“中国”冠名;其最高管理层董事局的执行董事们早期被称为“常委”;公司内设党委和纪委,由曾有过军职的退休官员担纲;叶简明本人的荣誉还在不断增加分量,仅2017年6月底的一次韩国之行,他就拿到了韩国京畿大学名誉政治学博士学位和韩国佛教太古宗“首席金刚大护法”两个头衔。

      2017年9月8日,叶简明获得更强力的加持。全球资源贸易巨头瑞士嘉能可(Glencore)公告,将其与卡塔尔主权基金共同持有的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下称俄油)14.16%股权转让给中国华信,交易对价约91亿美元。华信一跃成为仅次于俄罗斯政府(通过控股公司Rosneftegaz持股50%)和BP(持股19.75%)的俄油第三大股东。

      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俄油是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也是全球油气行业最大的上市公司,跟克里姆林宫的亲密关系众所周知。叶简明通过这次交易获得的影响力熠熠夺目。BP中国公司的一位负责人看到新闻后,连声用“震惊”二字形容内心。

      山河大棋局给叶简明带来的神秘加持,并不总是美轮美奂。2017年11月18日,香港民政事务局前局长、华信下属香港中华能源基金会秘书长何志平在美国被捕,美方指控何志平涉嫌代表华信向乌干达和乍得高官行贿数百万美元,以谋求商业利益,部分汇款经由美国银行系统,触犯美国《反海外腐败法》。

      很难讲美国对华信的这次出手,与其对俄罗斯及俄油的制裁有怎样的关系,但华信入股俄油这样重大的海外投资,迄今中国官方保持着令人遐想的沉默。先是有消息称华信2017年12月底已经拿到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央行和外汇管理局的批文;然后亦有消息称,华信此前对91亿美元收购资金的安排是一家俄罗斯银行提供50亿美元过桥贷款,然后由国家开发银行来接,另外40亿美元由华信自筹,不过无论国开行的贷款还是华信在国内筹资,“恐怕都难以成功”。

      在华信的官方表述中,这家公司以超音速赢得大局面,靠的是“金融与能源有机结合、两条腿走路的产业金融发展模式”。叶简明,一个12年前想入选“南平市十大青年杰出企业家”而不可得的福建籍商人,给奇迹横生的中国商业界又制造了一个巨大的谜团。

      叶简明习惯用政治来解释自己,在言谈中喜欢表露“家国情怀”,称“华信是为国家战略服务的”。他要求财新记者面向他的未来而非过去:“你问的都是我婴儿期跟成长期的事,但更重要的强壮期,这个人的使命是什么?”

      2017年10月1日,上海徐汇区辛耕路58号晶苑小区,叶简明的会所,每隔三五步就会出现一位佩戴着对讲耳机的工作人员,把客人领往下一处。他们多是打扮得体、面孔明艳的年轻女郎。

      在铺着厚地毯的会客室里,财新记者第二次见到了坐在踱金高背椅上的叶简明。这位刚刚摘取了皇冠上宝石的主席先生一改首次见面时的生硬,笑容满面:“我们既然有缘分,我跟你坦诚地讲,不是说我对你的报道要怎么去干预,还是希望更多能像朋友一样。”

      之前的2017年9月,对叶简明是个关键的节点。他因为十二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曾任安徽省省长和甘肃省委书记的王三运落马,而被“请去说明情况”。他拥抱世界的野心,也在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遭遇绊脚石。就在4月跟财新记者首次见面前,华信宣布以1亿美元收购美国综合金融服务公司考恩集团(Cowen Group)19.9%的股权,成为这家美国老牌证券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叶简明其时已将此作为光荣扩张的标记,称“这次我们在美国收购是仅次于摩根士丹利的投行”。但交易并不顺利,9月15日,华信和考恩集团宣布撤回和重整此前提交至CFIUS的材料,未来这场交易还将面对复审。

      不过在9月份突如其来的入股俄油的成功映照下,这点挫折不算折翼。在叶简明向财新记者讲述中,俄油股份收购交易是夙愿得偿:早在2011-2012年时,华信就希望跟俄罗斯做生意,“好朋友”捷克总统泽曼“非常讲义气”,多次与俄罗斯高层牵线搭桥。

      2018年1月底刚刚连任捷克总统的泽曼确实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欧盟国家里最铁的盟友,叶简明也有着泽曼总统顾问的身份。但这个故事的可推敲之处在于,2011-2012年华信还是一家蹒跚而行、名不经传的贸易商,泽曼2013年才当选为捷克总统,华信跟捷克的关系,始于2014年后在该国的一系列收购。

      2017年6月和8月,叶简明与俄油CEO伊戈尔•谢钦互访对方总部。根据华信官网的新闻稿,在当年6月14日叶简明到莫斯科俄油总部与谢钦会谈时,双方达成共识,一致认为可以共同设立平台,开展油气上下游项目合作,并在金融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8月2日,谢钦率领俄油七位副总裁到访华信总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信与俄油将在油气上下游和资产交易、金融服务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推动中俄在能源、金融、基础设施等多领域经贸和双向投资合作。

      华信相关人士曾经对财新记者表示,俄油开始态度强硬,双方常不欢而散。因此2017年9月8日华信能够入股俄油,也更出乎各方意料。

      “跟俄油之所以谈得这么快,是出于双方所需。”叶简明解释说。

      在俄油的股权转让过程中,各方都浸透了秘密。2016年12月8日,嘉能可和卡塔尔主权基金组成的财团以102亿欧元(约合116亿美元)购入俄油19.5%股权——交易四天后,俄罗斯第二大国有银行VTB即向买方提供了6920亿卢布(约合116亿美元)的全额过桥贷款——因为收购款需要在年底前进入俄罗斯国库。这笔贷款的账期和利率并未公布,法新社援引俄罗斯银行人士的判断,称这笔过桥的年化利率约为11%-12%。

      根据收购条款,嘉能可和卡塔尔主权基金合建一个各占一半股权的财团,分别投入3亿欧元和25亿欧元自有资金,意大利银行Intesa SanPaolo为52亿欧元提供信用担保,另有22亿欧元来自俄罗斯银行。实际的资金路径未曾为外界厘清,但显然,嘉能可方面只是一个过渡角色。

      俄油总裁谢钦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称,仅仅九个月后,嘉能可与卡塔尔主权基金又将手中的大部分俄油股权转让给华信,是由于汇率变化导致利息高,债务负担重。

      “嘉能可和卡塔尔方面是代持,但俄方没想到美国的制裁这么长,这就提出卖给中国。”叶简明视这场交易为淘金,“卡塔尔方面亏了3亿多美金,它希望俄罗斯从政治上弥补它的利益,卖给我们是亏损的。”

      两次交易以美元结算,时隔九个月,嘉能可和卡塔尔主权基金转让给华信的14.16%俄油股份,交易对价上涨了约11亿美元——卡塔尔主权基金的亏损说明了股权转让溢价仍覆盖不了它付的利息。

      当华信像神风特攻队一样钻进俄油的收购时,它的资金准备尚不充分。叶简明向财新记者介绍了两个筹资框架,一是设立股权基金,“我们出一部分劣后,再找些境外和国内的投资人做优先”;从现实路径来看,华信选择了第二个框架,即自有资金结合银行贷款,加其它融资。“俄罗斯银行愿意提供贷款,我们自筹20亿美金没问题,这20亿我们打算让一半出去。”叶简明解释,“不是缺钱,就是想接的人多,有几家央企、国企抢着做,我们想选有终端优势的战略协同企业,其它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也愿意提供资金。”

      华信入股俄油消息发布后,谢钦曾表示,华信入股俄油正在走中俄两国的监管审批程序,这些程序将在2017年年底前完成。

      2017年10月中旬,华信宣布将从俄罗斯VTB银行获得51亿美元的过桥贷款,“目前双方还在洽谈,年底或可达成正式协定”。叶简明的助理、华信主席办副主任孙运峰介绍,草拟的协议约定过桥期为两年,华信可在一年期时选择提前还清贷款,“年化利息4%,比国内的还低”。财新记者当时就此向VTB银行求证,对方未做回应。

      之所以需要过桥资金来填补时间缺口,是因为华信彼时正在寻求其主要贷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对该项目的支持。彼时,叶简明通过王三运结识的老朋友胡怀邦还在国家开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的任上。

      但这次海外大手笔投资的走势并不顺遂。“去年美国抓了香港那个前民政局长、中华能源基金会秘书长何志平后,所有国外银行都不敢给华信贷款了。华信的人全世界找钱,包括花旗、汇丰都拒了,说要么出具律师函承诺不用于对俄交易,因为俄油和谢钦是被美国制裁对象。而由于政府不表态,中资的国开行、招行、人保等也态度暧昧。”一位知情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本来2018年1月中旬俄油和华信打算举行的一个进一步的合作仪式也取消了。

      2018年1月19日,俄罗斯《新闻报》又报道称,俄油向华信出售14.16%股份的交易可能将于1月20日后的一两周完成,“双方已经起草了最终协议,双方计划在隆重场合签署”。

      但麻烦比谢钦、叶简明想象的要大得多。“到2月底,如果华信拿不出钱来交割,这个交易有可能终结,嘉能可和KIA也会追要罚款。”上述知情人士认为,俄方此前大张旗鼓宣传,把这个交易当作是突破美国封锁的案例,但适当其反,“现在是骑虎难下”。(未完待续)

    1. 民生银行起诉泛海控股及卢志强 索偿超70亿元

      【财新网】民生银行与纠葛多年的股东之一泛海控股及其实控人卢志强彻底撕破了脸。

      2023年1月20日,民生银行( 600016.SH )晚间公告,民生银行北京分行以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为由,对武汉中心大厦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武汉中心大厦公司”)、武汉中央商务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武汉中央商务区公司”)、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泛海控股”, 000046.SZ )及卢志强提起诉讼。借款人武汉中心大厦公司、武汉中央商务区公司未按合同约定履行还款义务,泛海控股和卢志强未履行保证担保责任,要求判令被告偿还两笔借款本金39.72亿元和30.46亿元及相应的利息、罚息。

      就在前一天,民生银行1月19日晚间公告,本行股东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泛海集团”)因作为被执行人不履行相关法律义务,所持本行1,799,582,618股A股无限售流通股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轮候冻结。冻结期限为36个月。泛海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本行2,554,163,588股,占本行总股本比例为5.83%。其中质押股份2,550,563,587股,占泛海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本行股份比例为99.86%;本次轮候冻结股份,占泛海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本行股份比例为 70.46%,占本行总股本比例为4.11%。泛海集团还是被告泛海控股的大股东。卢志强是泛海集团的董事长,也是民生银行副董事长。

      根据民生银行财报,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泛海集团持有民生银行4.12%股份,仅次于大家人寿保守型投资组合和稳健型投资组合的16.79%、同方国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4.31%、新希望六和投资有限公司的4.18%。此外,泛海国际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泛海国际”)还持有民生银行1.70%股份。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泛海集团及其关联企业在民生银行的贷款余额为212亿元。

      2018年6月,武汉中心大厦公司与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签订《固定资产贷款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人民币40亿元,尚欠本金39.72亿元。担保方式为武汉中心项目土地及在建工程抵押、泛海控股以及卢志强保证担保。

      2020年3月,武汉中央商务区公司与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签订《固定资产贷款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人民币30.66亿元,尚欠本金30.46亿元。担保方式为武汉中央商务区公司名下五块土地抵押、泛海控股及卢志强保证担保。

      因武汉中心大厦公司和武汉中央商务区公司未按照双方签署的相关合同约定履行还款义务,北京分行向北京金融法院对武汉中心公司、武汉中央公司等提起诉讼。诉讼请求:一是判令被告武汉中心大厦公司偿还原告借款本金39.72亿元、判令被告武汉中央商务区公司偿还原告借款本金30.46亿元,以及相应的利息、罚息以及至实际清偿之日止的利息、罚息;二是判令被告武汉中心中心公司、武汉中央商务区公司向原告支付因实现债权和担保权利的全部费用;三是判令原告对被告武汉中心大厦公司、武汉中央商务区公司名下的抵押物折价或者拍卖、变卖所得价款在上述第一、二项诉讼请求确定的债权范围内享有优先受偿权;四是判令被告泛海控股、卢志强对上述第一、二项诉讼请求确定的武汉中心公司、武汉中央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泛海系作为国内最大的民营金控集团之一,由原知名民营企业家商会组织“泰山会”核心成员卢志强创办,以地产起家。2014年卢志强决定抽身地产发力金融,加上早年布局,拿下的金融牌照有民生信托、民生证券、民生财富、亚太财险、民生期货、民生保险经纪、民生典当等;控股泛海控股、民生控股( 000416.SZ )、中泛控股( 00715.HK )、中国通海金融( 00952.HK ),参股联想控股( 03396.HK )和民生银行( 600016.SH )、渤海银行( 09668.HK )等上市公司。除了地产与金融,泛海系的业务触角还延伸至数据信息、能源、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

      民生银行于1996年1月12日在北京成立,是中国第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2000年、2009年先后在上交所和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2016年7月11日至14日,短短四天,原本只持有民生银行1.1个百分点股份的泛海系斥资75亿元买入民生银行股份,持股比例上升至5.69%。2018年1月24日,泛海通过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和泛海控股、泛海股权及隆亨资本合计持有民生银行6.94%的股份,成为民生银行第二大股东。

      “泛海系”早年在民生银行就因作为股东超额贷款与当时的监管起了冲突,并被要求限时整改。泛海将泛海控股的主业由地产转为金融后,利用所控金融机构的融资能力为自己在海内外扩展房地产等项目供血。盲目国际化、多元化,再加上很快遇上的疫情等因素,“泛海系”曝出债券违约、处境困难,实控人卢志强目前正处于处置资产的自救阶段。

      据财新此前报道,2021年2月以来,泛海系旗下民生信托、民生财富及泛海投资基金(下称“泛海基金”)类资金池产品全线爆雷,规模超过300亿元,基本以延期半年至一年不等处理。例如2022年4月18日,泛海控股( 000046.SZ )公告收到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执行通知书》,要求子公司向民生信托支付22.08亿元本金及相关违约金。泛海系通过泛海集团、泛海能源等合计持有泛海控股37亿股,持股比例71.23%,其中35.2亿股已被质押融资,因无力还债致股票质押融资逾期,多笔上市公司股份也遭到拍卖(参见财新网《大股东质押逾期 泛海控股3亿股拆5笔拍卖成交3笔》)。

      民生银行1月20日收报于3.50元,涨0.57%。

    1. 中国人口开启负增长 2022年新生儿跌破1000万

      【财新网】中国成为继日本之后第二个出现人口负增长的亿级人口大国。2022年,中国全年出生人口跌破1000万,数量低于全年死亡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转负,全国人口较上年减少85万人。

      1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去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这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除1960年和1961年外,中国首现趋势性人口负增长。

      中国即将步入人口负增长阶段早已在预料之中。2022年7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杨文庄表示,中国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预计进入负增长。同年,联合国发布《世界人口展望2022》预测,中国最早可能在2023年出现人口负增长。(参见财新网《中国人口即将进入负增长》)

      中国近年迅速下降的出生人口数和生育率,也预示着这一天的到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陈卫介绍,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下称“七普”)数据推算,2017年中国出生人数1800多万,2010—2017年基本上在这一水平附近波动,但短短几年后,2021年出生人口就降到1062万,2022年跌破1000万,“中国的生育水平已进入世界最低行列”。

      在专家看来,中国已经累积了30多年人口负增长的惯性。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宋健指出,1992年中国人口总和生育率低于2.1的更替水平,开启了人口内在负增长。此后30年来人口总量依靠惯性势能继续攀升,当蕴含在年龄结构内的正增长惯性势能消耗殆尽,负增长终会到来。

      总和生育率,指的是平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生育的孩子数,通常认为其达到2.1是保持人口总量基本稳定的生育更替水平。当生育率降至2.1以下,人口将出现负增长;1.5被认为是“警戒线”,低于这一数值将掉入“低生育率陷阱”;一旦总和生育率低于1.5,扭转生育率下降趋势将变得非常困难。

      中国生育率水平已在更替水平之下波动下行30年。“近20年来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总体上在1.6左右波动。”陈卫此前告诉财新,新中国成立以来,生育率变化跌宕起伏,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总体上呈现不断下降趋势,90年代中国生育率跌入更替水平以下,并持续走低。2000年以来生育率在波动中保持低迷趋势,“两孩政策”的实施使生育率有所回升,但随着政策效应的消退,生育率出现更迅速的下降。“七普”结果显示2020年总和生育率仅为1.3,不仅达到历史最低,更低于学界共识中1.5的“低生育率陷阱”红线。

      人口负增长趋势在地方已有显现。1983年江苏省太仓县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5‰,成为中国人口转变过程中第一个出现人口负增长的区域;1991年上海市首次出现负增长,引起了广泛而持久的关注。进入21世纪,江浙地区的和东北地区的部分城市相继进入负增长。近些年更多省份出现人口负增长。

      多名专家指出,中国人口负增长是既定的必然趋势,不可逆转。未来可能某一年或某几年伴随增长和反弹,但长期看人口减少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总体看,由于人口负增长惯性内在规律的作用,未来我国人口负增长将是长期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许颖认为,根据出生人口监测数据估算,“十四五”时期中国年度出生人口会有所波动,预计“十五五”(2026—2030年)以后,将进入稳定人口负增长时期。

      专家预计,中国人口负增长短期温和,逐步加速。据张许颖及其团队成员的研究,依据“七普”数据,经过多情景模拟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人口年均减少80万,“十五五”期间人口年均减少230万,2031—2040年均减少370万,2041—2050年人口年均减少620万。相对14亿人口,2035年之前中国人口缩减规模较小,减少态势平缓。但长期来看,人口负增长不断提速,预计2050年之后,会出现年均减少1000万的情况。

      全球范围看,半个世纪前已有国家步入人口负增长阶段。1972年,德国第一个步入人口自然负增长,此趋势持续至今,靠接收移民维持人口规模。与中国同处东亚地区的日本和韩国近几年先后进入人口负增长:日本于201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跌破零,出现负增长;2022年,韩国死亡人数首次超过出生人数,出现人口负增长。“随着生育水平走低,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将有9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进入人口负增长行列。”张许颖说。

    1. 机构盘点“保交楼”进程 全国仅两成楼盘真正全面复工

      【财新网】全国各地推进“保交楼”行动已逾半年。近日,市场机构克而瑞调研后发布报告称,截至2022年底,全国290个出现过停工情况的项目中,真正实现全面复工的比例仅占两成。

      克而瑞调研的290个停工楼盘分布在湖北武汉、河南郑州、陕西西安等32个城市,尚未交付的总建筑面积共4532万平方米、尚未交付的住房总套数约40.8万套。位于二线城市的停工楼盘占比近八成。

      调研结果显示,290个楼盘中有126个仍处于停工状态,占比达43.4%;另有16个项目虽有复工动作,但仅仅是间歇式、小范围复工。290个楼盘中有86个实现部分复工;真正全面复工的项目仅62个,占比仅21.4%。

      郑州的保交楼进展最大。克而瑞调研的楼盘中,位于武汉、郑州、西安、长沙和昆明的最多,分别有36、35、35、20和19个。郑州的“问题楼盘”项目中,近九成已处于部分复工和全面复工状态。此外,昆明亦由于保交楼政策启动较早,停工楼盘的复工比例也较高。

      2022年下半年,楼盘大面积停工触发业主抗议。当年7月,全国多地烂尾楼和停工项目购房人联名向当地住建局、银保监局、贷款银行喊话,要求楼盘复工并按期交付,否则将集体停止偿还贷款。

      迫于业主“断供”压力,“保交楼”行动成为地产行业中心工作。各地方政府启动“保交楼”行动,多地出台一揽子政策,联动房企、金融机构等相关方推进项目复工。

      郑州是停工情况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当地“保交楼”行动颇受各方关注。2022年12月20日,郑州市长何雄在一个公开论坛上发言称,郑州已筹措保交楼资金130亿元,95%以上问题楼盘已实际性复工。当地推动“保交楼”的方式包括申请中央专项借款、协调银行对项目发放配套融资、设立纾困基金、确立“统贷统还”等。

      在中央层面,2022年7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这是“保交楼”首次被写入政治局文件。当年9月和11月,央行相继指导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发放2000亿元专项借款和2000亿元再贷款,为保交楼提供资金支持。

      “停工项目越快解决,越有利于抑制消极情绪的蔓延,巩固市场信心,稳住后续销售”,克而瑞在报告中称,从上述调查情况来看,“保交楼”任务依旧是“道阻且长”。

      据此,克而瑞建议各地针对不同项目的工期进度和责任主体实施具体措施。例如,对销售进度已过半、且开发商本身并未出险,但因资金监管过严而无法顺利支付工程款导致停工的项目,监管部门可适度松绑预售资金监管,并保证已售房源的按揭贷款全部发放。对目前尚处于开工初期且销售进度不足10%的项目,克而瑞建议在风险可控范围内允许购房者退房。

    1. 数字人民币首次纳入M0统计 有序推进研发试点

      【财新网】数字人民币试点三年多之后,金融统计首次将其纳入流通中货币(M0)统计口径。

      2023年1月1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央行副行长宣昌能指出,按照“十四五”规划“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要求,人民银行将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试点,持续完善顶层设计和生态体系建设,强化产品和应用创新,逐步建立健全管理框架,不断深化试点成效;金融统计也会关注未来数字人民币发行情况,并及时向社会发布相关数据。

      央行在1月10日发布2022年12月金融统计数据时,首次将数字人民币纳入统计。央行在备注中提到,自2022年12月起,“流通中货币(M0)”含流通中数字人民币。同时,央行披露12月末流通中数字人民币余额为136.1亿元,修订后2022年12月的M0增速为15.3%,2022年各月末M1、M2增速无明显变化。

      从12月末的数据看,136.1亿元数字人民币在10.47万亿元M0余额中的占比约0.13%。

      宣昌能表示,数字人民币是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它与实物人民币一样,本质上都是货币组成部分。从统计和管理角度看,有必要对二者进行一并统计、合并分析、统筹管理。

      他认为,近年来,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的逐步深入,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稳步扩大,交易金额、存量也不断增加,相关管理和统计制度不断完善。

      央行自2014年开始研究数字货币,并于2019年末正式启动试点。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31日,15个省(市)的试点地区累计交易笔数3.6亿笔、金额1000.4亿元。

      2022年12月16日,数字人民币试点迎来扩围,在现有试点地区的基础上扩展至广东、江苏、河北、四川全省以及山东济南、云南昆明等地。至此,全国共有17个省市全域或部分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

      央行曾于2020年刊文指出,国家有必要利用新技术对M0进行数字化,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通用性的基础货币。然而,用数字人民币替代M1和M2,既无助于提高支付效率,也会造成现有系统和资源的巨大浪费。因为批发资金依托支付系统实现了电子化,支持M1和M2流通的银行间支付清算系统(如大小额支付系统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等)、商业银行行内系统以及非银行支付机构等各类支付系统不断完善升级,较好地满足了经济发展需要。

      近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人民银行研究局原局长谢平坦言发展数字人民币应认清状况,与时俱进;要改变数字人民币仅仅是现金M0、用于消费支付的定位,可扩大使用领域,例如个人购买金融产品(详见财新网报道《谢平:数字人民币定位为M0和零售支付 推广存挑战》)。

      在此基础上,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对数字人民币发展提出三个方向,一是纳入智能合约、发展有条件支付的功能;二是用作批发性的支付,“现在数字人民币基本上是一种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三是发展跨境支付功能(详见财新网报道《专家建言数字人民币发展方向:跨境、批发、智能合约》)。

    1. 广东省各级财政三年累计投入疫情防控资金1468亿元

      【财新网】自2020年初暴发至今,新冠疫情持续三年,各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防疫。广东省财政厅过往向省“两会”提交的预算报告显示,省各级财政在2020年和2021年投入的疫情防控资金分别为302.78亿、453.76亿元。

      2023年广东省“两会”正在会期中,广东省财厅披露的新报告显示,2022年财政投入的疫情防控资金为711.39亿元。这意味着,三年广东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1467.93亿元用于疫情防控。

      这三年广东全省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12921.97亿、14103.43亿、13279.73亿元。三年间疫情防控财政投入费用分别相当于当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34%、3.22%和5.36%,呈逐年递增态势。

      广东省财政厅曾详细披露2020年逾300亿元的疫情防控资金使用方向:投入6.15亿元,实现应检尽检人群核酸排查“全免费”、发热门诊筛查费用“全保障”、患者救治费用“零负担”;投入19.77亿元,关心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投入119.48亿元,保障防控物资供给,加快推进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投入56.56亿元,重点支持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建设规范化发热门诊和诊室,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加快广州呼吸中心建设;投入100.82亿元,重点支持防疫科研、外防输入和局部应急处置等。

      在2021年和2022年的预算报告中,广东省财政仅大致罗列了资金用途,没有细化说明每个用途的数额。

      2022年预算报告显示,2021年广东省支持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提升新冠病毒医疗等生物制品批签发能力,累计接种1.24亿人、2.75亿剂次;推进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达到818家,单日最大检测能力突破412万管;建设7家市级国际健康驿站。

      根据预算报告,2022年广东省“坚持优先保障疫情防控经费”,全面保障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医务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等疫情防控必要支出,全力支持提升疫情处置及防控能力。

      疫情防控资金逐年增长,背后是新冠病毒不断变异,其传染性越来越强,致使防控难度越来越大,2022年尤为显著。

      “广东作为人口大省、开放大省,是全国疫情防控压力最大的省份。”1月12日,广东省长王伟中在省“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2022年广州、深圳两个超大城市经受住一波又一波疫情的严峻考验。

      自2022年初开始,深圳本土疫情爆发,整座城市几乎“停摆”。王伟中称,深圳本土疫情“超乎寻常”,地方政府在阻击本土疫情、防境外输入、支援香港抗疫“三条战线”上同时发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了最大的防控效果”。

      2022年10月,广州多个城中村爆发“较大规模聚集性疫情”。王伟中称,广东坚持全省“一盘棋”,统筹各市各方面力量,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全力支持广州应对“抗疫三年来最复杂最严峻最艰难的防控形势”。

      广州市财政局于1月上旬向市“两会”提交的预算报告显示,2022年广州市级财政投入225.6亿元“提高卫生健康服务水平”。这笔资金相当于广州市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2.46%。

      在广州市的这笔超过200亿元的资金投入中,有22.9亿元用于支持四级公共卫生委员会高效运转,构建全市卫生应急体系,成立10个区域急救医疗中心;有31.8亿元用于支持广州呼吸中心等医院投入使用;有39.8亿元用于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除上述项目,这笔资金还用于“科学精准疫情防控”,包括提高核酸检测能力,提升防疫物资生产和储备能力,推进一批方舱医院、应急隔离场所建设或改造投入使用。

      随着全国防疫政策调整,各地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我们聚焦保健康、防重症,全力做好医疗救治和疫苗接种工作,全力保障药品和医疗物资供应。”王伟中说。

      广东省财政厅报告显示,在2023年,广东省将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疫情防控医疗救治体系,提高村卫生站医生补贴标准,加大对农村防疫的支持力度。广州市财政局报告则显示,2023年市级财政安排140.1亿元用于发展卫生健康事业,较2022年实际支出缩减近四成。

    1. 中信里昂“风水预测”:恒指兔年运程讨口彩

      【财新网】“长耳兔从地洞中冒头,但鹰隼会猛扑而下,财运和风险可能就在一步之差。”2023年1月12日,中信里昂发布一年一度的香港恒生指数(下称恒指)“风水指数报告”,这份娱乐性质的报告预测说,今年恒指在夏天之前将保持轻微升势,5到8月持续下跌,11月以较大升幅反弹见顶,冬季以小涨之势收尾。

      中信里昂风水指数报告诞生于1992年,是一份充满娱乐性的报告,最初只出现在新春佳节来临时寄给客户的贺卡中,当中简要归纳多位风水大师的所谓“神机妙算”,此后增加预测恒生指数走势等内容,已成为香港市场每年春节前饶有趣味的传统节目。今次是中信里昂发布的第29期风水指数。

      今年是水兔年,以2月4日立春为传统新春的起点。中信里昂风水指数报告称,诞生于1969年11月24日的恒指五行属土,生肖为鸡,命盘中缺火。水兔带有火势,正好能够与土鸡相平衡。但由于兔子八字缺金,对股市并非吉兆,预示着虽然全年有些微起伏,最终收获不会太多。

      据风水指数报告的预测,青草在春季茁壮生长,兔子们能够饱食一顿,恒指在5月之前将出现上升的势头。但随着捕食的猛禽在夏季出现,股价会持续下挫,到10月会出现“今年市场最后一次大跌”。恒指在11月将反弹至高位,保持小的升幅,平稳地结束冬季。

      在行业方面,按五行来算,今年火系行业的财运最旺。在与火相关的行业中,石油、天然气、时尚、科技等将在春末迎来最好的发展时间。风水报告认为,因为木生火,所以与木相关的种植业、医疗保健和教育等行业也将有较好的运势。但由于整体八字缺金,金币也代表股市,所以金融业和电池等需要金属投入的行业将持续受压。

      同时,中信里昂风水师还煞有介事地表示,随着香港与内地在分阶段有序恢复通关,旅游等行业将有所受惠,较2022年将出现极大的改善。但从风水角度的预测来看,因为房地产、建筑与土相关,旅游、酒店和运输行业与水相关,全年表现将会较为平淡。

    1. 政府杠杆的尽头

      1月10日,央行公布2022年12月金融数据。12月社融存量同比9.6%,较前值走低0.4个百分点;12月M2同比11.8%,较前值走低0.6个百分点;M1同比3.7%,较前值走低0.9个百分点。

      理财赎回大潮之下,12月企业债过度收缩,企业中长贷异常扩张。

      12月企业债券融资-2709亿元,为历史同期最差。12月企业中长贷融资1.2万亿,为历史同期最高;同比增速257%,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11至12月企业债券融资异动,起因理财赎回引发债市大跌,企业债发行停滞。

      9月后企业中长贷便进入持续扩张通道,11月以后扩张速度加快。主因有三,一则政策性金融工具加码;二则地产企业银行授信放松;三则制造业贴息信贷放量。

      2022年金融数据反应私人信用连续收缩,政府逆势再加杠杆。

      11月以来企业债券融资下降过快,背后是私人部门风险偏好收缩;企业中长贷也持续超常扩张,背后清晰可见政府宽信用动机。

      2022年私人部门风险偏好逐步收敛,从地产到股票,再到理财,再波及至企业债券融资,私人部门信用逐步收缩。

      2022年政府部门信用持续扩张,只不过扩张渠道从专项债转为政策性金融工具,再到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扩张手段从传统减税降费、基建投资,过渡至修复房企现金流量表,增扩制造业信贷投放。

      相较总量增速高低,“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极致结构更能反应2022年中国金融主线——私人部门信用收缩,政府部门信用扩张。

      政府可以无限加杠杆么?政府杠杆的尽头是私人部门能否重启一轮投融资。

      2022年私人部门信用收缩幅度之大,政府杠杆力度之大,历史少见。这种私人降杠杆—政府加杠杆的极致模式可否永续?换言之,政府杠杆是否有尽头?

      国际经验表明,政府杠杆面临两个显性约束,外债占比过高,或国内通胀失控。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国家外债占比低,国内通胀偏低,就可以无限制政府加杠杆。政府杠杆还面临软约束,政府杠杆能否有助于修复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帮助私人部门重启扩表。

      2022年中国资产负债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故事,当私人部门对未来信心受损,风险偏好异常收缩,此时政府部门杠杆所获资金,投放至私人部门,私人部门只愿意持有现金存款,不愿将资金转化为有效投资,也就无法有效撬动增长。这就是私人部门积累超额储蓄的底层原因,这种现状也即所谓的“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之下,政府部门无论以何种力度扩张信用,私人部门依然无法有效重启一轮正常的投融资,经济发展迟滞。

      2023年重要的不是政府杠杆空间几何,重要的是修复私人部门信心。

      2022年财政大幅扩张,预算内外财政扩表力度均不俗。然而2022年私人部门信心不足,企业和居民囤积大量超额储蓄。这说明2023年重要的不是政府再加多少杠杆,重要的是修复私人部门信心。修复居民信心,不仅需要打开疫情约束,更需要将疲弱的地产拉回常轨,因为房价是居民资产负债表的重要锚。

      既然方向明确,当前居民部门又持有十年难得一见的7.4万亿超额储蓄,对未来地产修复节奏和幅度,我们可以更乐观一些。

    1. 元宇宙的十大经济规则

      元宇宙是什么?按照我的理解,元宇宙是一个由分布式网络技术、分布式账本和分布式社会/商业构成的三层架构。首先,元宇宙是数字空间,是由一系列数字技术融合创新而来的数字空间。其次,元宇宙也是一个虚拟世界。最后,在这个虚拟世界里,我们将构建出一个与现实宇宙相对应、相平行的宇宙。元宇宙的经济规则一定不同于互联网的经济规则,就好像互联网的经济规则不同于制造业的经济规则一样。我认为,元宇宙有十大经济规则。

      一、经济制度   从产权制度和资本收益分配制度看,我们可以粗略地将现有的经济模式分为三种。

      工业经济模式或制造业经济模式为“主街模式”,华尔街是金融资本,“主街”是工业和产业资本。“主街模式”在产权上是集中的,资本收益是独享的。这个阶段出现了很多大资本家,比如福特、卡内基和洛克菲勒等。

      到了信息经济模式即“硅谷模式”,产权是分散的。“硅谷模式”很重要的一点是资本范围扩大,不再局限于金钱的多少,知识也变成了资本的一部分。任何有能力的人都可以写商业计划书,通过吸引风险投资来实现知识的变现。“硅谷模式”让股份变得非常社会化,知识作为一种资本可以代替资金来换取股份。创始人保留一部分股权,经过A、B和C等轮次融资对股权的分散,还有很多股权会以员工期权的方式分配给员工。所以,“硅谷模式”下不会有大资本家,大部分是职业经理人,也有“创始人+职业经理人”的结合,资本收益相应地从独享变为分享。

      在元宇宙经济模式中,股权制度不一定存在,或者即使存在,价值也可能被大幅度削减。所有的贡献者、参与者等以利益相关者的身份,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大规模协作,共享元宇宙所实现的价值,因此资本收益是共享的。其中,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发生了变化,即从“创始人”变为“发起人”。在“硅谷模式”下,我们可以介绍自己是某公司的“创始人”,表示自己是以“Owner”(所有者)的身份拥有这家公司的。但在元宇宙经济模式下,无论是网络还是自组织都不再属于某个人,“发起人”只是对组织有足够大的影响力而已。这就是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的概念,追求的是共同利益最大化,或者组织利益最大化。

      二、经济组织   中心化的公司组织将逐渐走向元宇宙的分布式自治组织(DAO)。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来看,公司组织的本质是,驱动力把外部市场功能内置到商业机构,以降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包括搜索成本、匹配成本、物流成本和支付成本等。在作坊经济时代,作坊完全依靠外部市场来交换,交易成本非常高。公司组织在降低交易成本上是一大进步,但在架构上不断走向分布式。公司组织在兴起时,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属于U形结构。随着多元化发展,事业部出现了。接着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地区总部出现了。事业部和地区总部慢慢分走集团总部的权力,出现了M形结构。

      元宇宙中的DAO,本质上继承了公司组织从集中式的U形结构走向分布式的M形结构的趋势。DAO通过对智能合约可编程性的应用,可以内置货币和支付系统,以及资产交易和清结算系统。

      总之,基础经济制度的不同将导致经济组织出现巨大的不同。股东资本主义以公司制建立商业组织,然后把权益份额化,变成股份;而在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下,不再有公司这种组织,而是变成DAO,并以代币化(Tokenization)来给利益相关者分配组织的权益或者利益。

      三、金融制度   元宇宙的资本市场和我们现在熟悉的资本市场不同,将来可能存在两套资本市场体系。

      第一,以工业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的股权制度和资本收益分配机制为基础的股东资本主义,以及由此构建的股票市场。股票市场让资本变现,激励大家拼命去创立新公司,创造新商业模式。更多公司带来更激烈的竞争,以及更新、更好的服务,使消费者从中受益。

      第二,在元宇宙经济的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下,基于智能合约的可编程货币和可编程资产将发挥重要作用,以实现利益相关者“持份”和共享资本收益。在市场中交易的代币(Token),代表的不再是所有权,而是使用权。这意味着通过代币化,原来的所有权市场将演变成使用权市场。因此,通过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再配合新的商业组织DAO和新的代币市场,我们有可能建立一个崭新的金融市场体系,暂且称之为去中心化金融(DeFi)。

      四、价值创造规律   在制造业经济中,价值创造规律即使公司股权价值最大化。这就是所谓的股东资本主义。

      互联网时代已经不仅追求公司股权价值最大化,而且追求网络价值最大化。凯文·凯利举过“传真机效应”的例子。你花200美元买了一台传真机,这是成本。但是加入传真机网络后,你和其他人之间可以相互发传真,你享有的网络价值远远高于购买传真机的成本。不仅如此,别人买传真机后,你因为有更多发传真的选择,也收获了增值。“传真机效应”非常好地解释了网络价值的概念。

      元宇宙是一个空间概念,包含数字空间、虚拟世界和平行宇宙等层次。元宇宙在追求网络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追求整个空间价值最大化。特别是,虚拟空间不受很多物理规则的限制,可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支持更大的价值创造。

      五、价值分配规律   制造业具有固定成本高、边际成本递增的特点。汽车行业是制造业中的典型。一款新车的设计研发成本可能高达10亿美元甚至20亿美元。其中除了研发,还要经过工业化、制造样车、修改设计和再制造样车等漫长过程,而且每多造一辆车,必定会多一份成本。所以,制造业经济的定价模式基本是成本加成,不可能有免费模式。

      到了互联网时代,免费模式占据了主流,形象说法是“羊毛出在猪身上,由狗来买单”。免费,是因为互联网经济的特点是高固定成本,但边际成本递减甚至趋近于零。一个软件一旦开发完成,无论是一个人用还是一千万个人用,成本没有显著差别。如此一来,就可以用“免费”方式使加入网络的门槛变得非常低,进而快速聚集起流量,因此互联网经济也是流量经济。一些互联网服务看上去免费,但免费的东西实际上可能比“物以稀为贵”的制造业产品还贵。制造业企业最高是几千亿美元市值,互联网公司可以有几万亿美元的市值。

      元宇宙是否属于上述模式?我认为不属于。任何人都可以作为利益相关者参与元宇宙经济,并按照一套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分配机制来享用大家共同创造出来的价值,真正实现产销者合为一体。我借用目前元宇宙商业中很热的一个词“X to Earn”(一切能在Web3.0时代获得收益的行为),改造为“Player to Earn”(参与者获取收益),指利益相关者赚取回报,共同分配元宇宙产生的价值。

      六、关于“Player to Earn”中的“Player”   Player指元宇宙经济中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开发者、创造者、贡献者、消费者和投资者等。所有参与者都是元宇宙的Player(参与者),不再有股东这种独立的分享者存在。那么他们“Play”(参与)什么?就是作为参与者,只要做出了贡献,无论是来自智慧、能力还是声誉上的贡献,都可以获得一个NFT(非同质化通证)作为凭证。NFT作为区块链上发行的凭证,用来证明Player的贡献。

      七、关于“Player to Earn”中的“Earn”   Player在为元宇宙做出贡献并得到NFT凭证之后,将通过Token经济模型,赚取标准化的、份额化的Token。可以说,元宇宙的基本商业模型应该是“Play NFT”,然后才是“Earn Token”。区块链作为分布式账本,就是为“Player to Earn”记账用的。我们现在已经看见一些“Player to Earn”的应用场景了,但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将来还会有更大发展。

      八、分布式决策机制   元宇宙经济的决策机制是去中心化/分布式机制。很多人对去中心化存在巨大误解,认为去中心化就是抗审查、拒绝合规或拒绝监管。其实去中心化真正的含义并非如此。

      效率与公平是经济学中一个永恒话题。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各自代表着商业决策“效率与公平”的两端:在需要强调效率时,应该采用中心化的决策机制,自上而下高效统一;如果要追求公平,应该征求更多人的意见,让更多人参与表决,达成共识之后再付诸实践。

      元宇宙经济的去中心化,只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引入一个更偏向于公平的商业决策机制。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元宇宙的商业场景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越是偏基础设施的东西越要强调公平,越是到上层的应用则越要强调效率。

      我相信,如果能打消外界对去中心化的误解,那么大家对区块链和元宇宙的接受程度会提高很多。

      九、元宇宙商业的价值捕获   元宇宙与互联网在产品和服务上是不同的。当初在讨论区块链的时候,一直有人问:区块链的杀手级应用是什么?确实,与互联网应用相比,区块链好像没有什么“杀手级”应用。要理解这个问题,需要分析协议层和应用层在价值捕获上的分工。

      互联网是一个协议栈。比如,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模型基于多重协议,依据IP来分配网址,依据TCP让网址之间能够交流。互联网是“瘦协议,胖应用”。“胖”和“瘦”的区别在于是否具备捕获价值的能力。“胖应用”指互联网应用层价值非常大,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市值万亿美元级的大型互联网平台。但是,TCP/IP、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和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等都是开源、开放和无需许可的,都没有内置Token,也都没有办法捕获价值。因此,互联网是在“瘦协议”的基础上做出很多“胖应用”。互联网经济对协议层开发者不友好,这些开发者没有一个人赚到钱,但互联网在应用层却是“大厂”层出不穷。

      区块链与互联网一样,也是一个协议栈。比如,比特币可以视为区块链的货币协议,以太坊则可以视为区块链的结算协议。但区块链的协议栈内置了货币系统和价值系统,变成了“胖协议,瘦应用”。协议层本身就能捕获价值,这是区块链和互联网最大的不同。

      元宇宙的基础设施协议也内置了货币系统和价值系统,在协议层也能进行价值创造。而元宇宙在应用层将结合很多数字化技术,是一个空间概念,价值创造空间不亚于互联网。所以,元宇宙经济可能的情况是“胖协议,胖应用”。

      十、元宇宙颠覆制造业   前面提过,制造业的特点是固定成本高,并且边际成本递增,但在元宇宙里面就不一样了。

      此处以宝马用英伟达的Omniverse数字化平台造车为例说明。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设计、制造一款汽车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并且问题发现、设计升级和迭代等都必须借助实物来进行,因此打造一款新车的固定成本极其高昂。宝马在Omniverse数字化平台上造车,从设计、仿真测试到开模、工业化和生产线布局,统统都在数字化平台上完成。如此一来,设计和制造一款新车的研发成本、测试成本、产品化成本和规模化成本等都将大幅下降。

      制造业历来都是采用瀑布式开发,一款产品必须先做到完美,然后才能投入市场销售。可是这种完美只是厂家自认为的完美,不是客户追求的完美。大部分产品制造出来后未必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但是巨大的研发和制造成本已经发生。厂家必须卖出大量产品(比如100万台以上),才能收回研发成本。如果换成用数字化平台进行研发设计,就可以在软件里进行快速迭代,极大地压缩固定成本,最后也许只需卖出10万台就可以收回成本。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厂家可以更快盈利,二是消费者需求能够得到更好的满足。

      这种快速迭代不仅是指硬件,软件也是如此。比如,智能联网汽车。我们常说,汽车从买来第二天就开始贬值。但如果一辆汽车能智能联网,随着越来越多的车加入这个网络,相互共享的信息增加,那么也可以形成“传真机效应”。如此一来,制造业也能实现规模成本递减和规模报酬递增,这对制造业的价值分配规则将是一场巨大的颠覆。

      以上是我理解的元宇宙的十大经济规则。预测未来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说的不一定对,但仍然想强调:元宇宙的经济规则一定与互联网不一样,就像互联网的经济规则与制造业不一样。

      (本文为《元宇宙经济学》一书“推荐序”。该书2022年12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作者为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万向区块链董事长兼总经理

    1. 辉瑞回应Paxlovid在华医保谈判失败 全球定价如何?

      【财新网】新冠口服药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商品名:Paxlovid)在华医保谈判失败。

      辉瑞方面对此做出回应。据CNBC报道,当地时间1月9日,辉瑞首席执行官Albert Bourla在美国旧金山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年会上表示,辉瑞与中国就Paxlovid在华定价的谈判已经中断,原因是中国政府要求的价格低于Paxlovid在中低收入国家的售价。他还表示,今年4月后,Paxlovid最终可能只会向中国的自费市场开放。

      此前,辉瑞药品在中国方面曾披露过医保挂网价2300元一盒。后经医保部门约谈协商,每盒进一步下调为1890元。医保目录谈判后,财新从权威渠道获悉,辉瑞公司此次医保谈判中在1890元基础上降幅轻微,最终因报价距离专家测算的医保底价较远而出局。(参见财新网:《独家|辉瑞Paxlovid医保谈判基本未降价,报价高出局》)

      一熟悉医保谈判的专家向财新表示,Paxlovid全球销售额目前已超过220亿美元,其中整个亚洲仅有10余亿,中国市场更小。“不会为小市场去影响更大巿场的价格。”他如此推测辉瑞的动机。

      Paxlovid在中低收入国家的定价通常远低于其原产地美国。在美国,每个疗程Paxlovid定价530美元,约合人民币3587元。而在柬埔寨,Paxlovid定价为每疗程95美元,约合人民币643元。

      此外,受益于辉瑞让渡药物专利及药品专利池组织(MPP)授权,中低收入国家可以销售Paxlovid的正规仿制药,其售价可低至原研药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2022年3月,MPP宣布与全球35家企业签订协议,授权其生产奈玛特韦仿制药,并向覆盖全球约53%人口的95个中低收入国家供应Paxlovid。其中,印度Zenara Pharma生产、销售的仿制药“Paxzen”在当地售价为5200印度卢比,约合63美元、427元人民币。同年5月,克林顿健康获取倡议(CHAI)宣布与多家仿制药生产商达成协议,这些厂商生产的Paxlovid仿制药在中低收入国家将以不高于25美元,约合人民币170元的价格销售。中国并不属于中低收入国家。

      Paxlovid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定价普遍与美国接近,当地政府多以政府采购并免费发放的形式提供药物可及性。例如,目前美国已至少采购2000万个疗程的Paxlovid,并向药店、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免费发放,患者凭处方购买。中国香港则在2022年3月进口第一批Paxlovid,由公立医疗机构或资质经政府审核通过的私人医生向患者开具处方,并免费提供。

      前述大会上,Bourla还澄清了路透社1月6日的一则报道,称辉瑞并无计划向中国开放Paxlovid仿制药授权。“我们并未讨论此事(指对中国授权仿制药)。就在华本地化生产,我们已经达成协议,我们的中国合作伙伴会为我们生产Paxlovid并供应中国市场。”Bourla说。

      他还说,Paxlovid的对华出口量近期大幅增长。在2022年,辉瑞向中国出口数千个疗程的药物,而在最近几周,这一数字增至数百万。

      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Paxlovid未能通过谈判纳入医保目录,但根据近期国家医保局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通知》要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中的所有治疗性药物,包括Paxlovid、阿兹夫定片、莫诺拉韦胶囊、散寒化湿颗粒等,医保都将临时性支付到2023年3月31日。在此期间,感染新冠病毒的参保患者使用这些药品均可享受医保报销政策。(参见财新网:《新冠药Paxlovid医保谈判失败 3月31日后或自费开药》)

      Paxlovid入华已久,随着防疫政策转向,中国内地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2022年2月,Paxlovid获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用于治疗成人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冠患者。3月,Paxlovid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并临时性纳入医保支付范围。8月,Paxlovid本土化生产开始推进,由华海药业在5年内为辉瑞在中国大陆销售的Paxlovid提供制剂委托生产服务。12月以来,Paxlovid在多地“一药难求”,自费网售开放后,也常被抢售一空。在种种灰色渠道中,Paxlovid和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仿制药,一度被炒至数千乃至上万元一盒。

      全球疫情方面,截至2022年1月10日早10时,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6.64亿例,死亡病例超过670.8万例。过去28天内,报告病例最多的地区分别为日本、美国、韩国,三地分别报告了443.6万、177.7万、175.9万新冠确诊病例。

    1. 陈茂波:当前是香港发展Web3的黄金新起点|星港钱潮

      【财新网】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1月9日出席在香港数码港举办的“Power Web3创新者峰会”上称,香港正处于由治及兴的新阶段,在Web3和虚拟技术相关金融发展方面,当前正值黄金新起点。

      港府去年10月底发表了令区块链和虚拟资产业界惊喜的《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以下简称《政策宣言》),拟将香港打造成国际虚拟资产中心。陈茂波形容,当前是发表《政策宣言》的合适时机,让全球从事虚拟资产业务的创新者知道香港拥抱金融创新,积极推动这个市场稳慎发展;在一再有虚拟资产交易所暴雷的背景下,香港成为了优质虚拟资产企业的最佳立足点。

      比起日本、韩国、新加坡当局,香港政府对虚拟资产以至Web3的积极取态来得比较迟。行业在2022年连续经历了Terra算法稳定币崩盘、加密货币对冲基金三箭资本破产、虚拟资产交易所FTX破产及引发连环爆雷等事件,正陷入寒冬,因而港府对虚拟资产的监管政策即使尚未明朗,仅凭支持行业发展的态度,已得到业界青睐。

      Nano Labs创始人孔剑平乐观地表示,全球这么多国家和地区,像香港这样既能够与欧美“比法例”(香港实行普通法),又能够与内地“比效率”的地方不多,即使只有《政策宣言》,香港虚拟资产行业也能发展起来。

      “Power Web3创新者峰会”的主办方——Marsbit 创始人王峰透露,之所以这次选在香港举办峰会,正因为见到港府在积极推进加密经济、加密货币及区块链技术。他坦言,港府的《政策宣言》一出,便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MarsBit联合创始人商思林称,最近见到不少华人Web3投资者、从业者由海外来到香港。积极投身币圈的美图秀秀董事长蔡文胜则形容:“在香港感受不到加密货币寒冬。”

      孔剑平分析称,区块链发展目前进入了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应用区块链时代;考虑到当前中国内地政策不够明朗,香港政府却明确表态支持应用类项目,这会给香港带来比较大的发展机会。他表示会关注香港监管当局如何对NFT(非同质化代币)领域进行界定,以及港府是否有足够的前瞻性来推出引导型政策,例如若能提出框架监管和接纳DAO组织(去中心化自治组织,Web3时代的组织协同方式,类似Web1、Web2时代的“公司”),将非常有开创性。

      港府发表《政策宣言》后,香港立法会2022年12月7日三读通过《2022年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制度的(修订)条例草案》,其中规定,2023年6月1日起,在香港经营虚拟资产交易所将须向香港证监会申领牌照(详情见财新网报道《香港修订法例 经营虚拟资产交易所须申领牌照|星港钱潮》)。

      香港证监会将就上述发牌制度发表咨询文件,与业界充分沟通后,落实细则。与此同时,香港证监会去年10月底宣布准许符合资格的虚拟资产期货ETF在港公开发售后,南方东英资产管理推出的比特币期货ETF( 03066.HK )和以太币期货ETF( 03068.HK )已在去年12月16日正式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使香港成为亚洲率先为散户投资者提供合规投资虚拟资产敞口的地区。此次峰会上,陈茂波称,有信心香港很快会发展出一个蓬勃的虚拟资产生态圈。

      参投了380多个Web3项目的区块链游戏开发及投资公司Animoca Brands总裁Evan Au Yang也表示,看好香港能够成为Web3行业发展的引领者,这背后主要得益于大中华区充裕的行业人才和背靠中国内地、联通全球的独特制度和区位优势。

      区块链大数据服务供应商欧科云链( 01499.HK )董事长兼行政总裁任煜男称,香港百年来都是一个自由港,除了信息自由、人才自由、资金自由,现在再加上创新自由,相信香港可以将Web3建立在一个自由港的环境里,欢迎和期待业界人士到来。

      Uweb校长、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共同主席于佳宁则指出,未来6个月是香港发展虚拟资产行业最黄金、最关键的窗口期,《政策宣言》的出台,意味着“东八时区又回到了Web3的主流舞台”。

    1. 独家|辉瑞Paxlovid医保谈判基本未降价,报价高出局

      【财新网】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商品名:Paxlovid)在医保谈判中报价究竟如何?财新从权威渠道获悉,辉瑞公司在此次医保谈判中基本未降价,并非网传报道的600多元。

      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系此次医保谈判中关注度最高的品种。此前有媒体报道,有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辉瑞实际的报价是600多元,但应当距离国家医保局的底线还比较远。

      “600多元绝对是假消息,没有这回事”,上述渠道人士告诉财新,辉瑞报价实际是要比600元高很多,1890元这个价格基本上没降,至于具体专家测算的医保底价属于保密,无法对外披露。“国家医保局新闻稿上写得非常清楚,就是报价太高,报价过高。”

      2022年2月,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Paxlovid进口注册,用于治疗成人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冠患者。3月,Paxlovid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并临时性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随后吉林、上海等地的疫情中,Paxlovid开始投入使用救治患者。8月,Paxlovid本土化生产开始推进,由华海药业在5年内为辉瑞在中国大陆销售的Paxlovid提供制剂委托生产服务。进入12月,防疫“新十条”落地、社会面管控放松以来,民众对于Paxlovid的需求一度高涨,但药品的获取困难重重。

      Paxlovid此前医保采购价为2300元,因其价格较高,社会对其在医保谈判中降价充满期待。国家医保局此前称,早期批准上市的阿兹夫定片和Paxlovid两款药品供求矛盾和价格问题比较突出。国家医保局先后约谈了两款药品的相关生产经营企业,企业主动采取了降价措施。以Paxlovid为例,价格从2300元降至1890元。

      在医保谈判结束的1月8日当晚,国家医保局又释放谈判消息。国家医保局称,今年共有阿兹夫定片、Paxlovid、清肺排毒颗粒3种新冠治疗药品通过企业自主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等程序,参与了谈判。其中,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谈判成功,Paxlovid因生产企业辉瑞投资有限公司报价高未能成功。

      医保谈判的具体规则是,药企在两轮报价后超过医保底价115%的将出局,落入范围内将继续磋商谈判,落入底价以内则谈判成功。医保底价的形成主要参考药品的药物经济学评价和医保基金预算影响分析。其中,前者主要根据临床获益程度,同时参考国际最低价、市场竞争程度等因素综合判定价格。后者对比谈判药品以现有价格和估算的谈判价格分别纳入医保后,对基金的影响情况,综合衡量其最终价格。两者各自测出价格,通常取其低者为谈判“底价”。

      亦有行业人士认为,对于Paxlovid的医保谈判,药物经济学在里边的作用可能并不是那么大,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多重,包括基金预算影响、市场竞争如将来仿制药的出现、政治因素等,也得看人均支付能力,药品价格会参考百姓的总体支付能力。总体比较复杂,这次谈判失败,药物经济学不见得是主要原因。

      Paxlovid未能谈判成功令外界意外。不过,此前即有创新药企人士向财新表示,Paxlovid市场竞争优势十分突出,且国内未有仿制药竞争。“P药能否谈判成功,关键在辉瑞,而不是医保局。关键是看愿意接受多大程度的降幅。如果是我,我会扛着不降,或者意思点降。”

      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虽然Paxlovid未能通过谈判纳入医保目录,但根据近期国家医保局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通知》要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中的所有治疗性药物,包括Paxlovid、阿兹夫定片、莫诺拉韦胶囊、散寒化湿颗粒等,医保都将临时性支付到2023年3月31日。在此期间,新冠病毒感染的参保患者使用这些药品均可享受医保报销政策。

      此外,当期Paxlovid的供需矛盾还很突出。“p药供应太紧张啦,厂家控的太死。乡镇卫生院基本排不上,能供三级就很难了!原来我们一个月才50盒!多方努力现在才400盒左右,我们基本是用“阿兹夫定”保供!社区、乡镇卫生院及县级以上医院基本够用。”一南方地市医保局负责人说。

    1. 郭树清:14家平台企业金融业务专项整改已基本完成

      【财新网】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在谈到“促进互联网平台企业健康发展”时表示,14家平台企业金融业务专项整改已经基本完成,少数遗留问题也正在抓紧解决。

      这是监管部门高层首次公开做如此表示。

      郭树清还表示,后续将实行常态化监管,鼓励平台企业合规经营,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这个提法,与不久前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二者表述一致。

      自2020年10月以后,各级政府部门对此前自由生长多年的平台经济开始了强监管。先是2020年11月2日,蚂蚁集团终止IPO进程。2020年12月26日和2021年4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两次联合约谈蚂蚁集团后,2021年4⽉29日,金融管理部门联合对腾讯、美团、字节、滴滴等另外13家从事金融业务的网络平台企业进行监管约谈,14家平台企业金融业务专项整改由此揭幕。

      参与此轮整改的14家企业包括:蚂蚁、腾讯、百度旗下的度小满、京东金融、字节跳动、美团金融、滴滴金融、陆金所、小米旗下的天星数科、360数科、新浪金融、苏宁金融、国美金融、携程金融(参见财新我闻|金融一线观察“平台整改进行时”系列文章)。

      金融管理部门针对当前网络平台企业从事金融业务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一是坚持金融活动全部纳入金融监管,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二是支付回归本源,断开支付工具和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严控非银行支付账户向对公领域扩张,提高交易透明度,纠正不正当竞争行为;三是打破信息垄断,严格通过持牌征信机构依法合规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四是加强对股东资质、股权结构、资本、风险隔离、关联交易等关键环节的规范管理,符合条件的企业要依法申请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五是严格落实审慎监管要求,完善公司治理,落实投资入股银行保险机构“两参一控”要求,合规审慎开展互联网存贷款和互联网保险业务,防范网络互助业务风险。六是规范企业发行交易资产证券化产品以及赴境外上市行为。禁止证券基金机构高管和从业人员交叉任职,保障机构经营独立性。七是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规范个人信息采集使用、营销宣传行为和格式文本合同,加强监督并规范与第三方机构的金融业务合作等(参见财新网报道《金融监管部门约谈13家网络平台企业 提七点整改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1年6月30日,滴滴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在美国上市,引发强烈地震,随即“滴滴出行”APP被下架处理,成为第一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被处理的大型互联网科技公司。同年12月3日,滴滴宣布从美国退市,这距离上市仅相隔5个月。

      期间,设置资本“红绿灯”的提法应运而生。2021年底的中央经济会议提出“为资本设置‘红绿灯’”,随后,证监会、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进一步提出“对特定敏感领域融资并购活动从严监管”、“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无序扩张”。除了一行两会外,发改委、网信与安全等相关部委都积极参与“红绿灯”的设置。

      2022年3月2日,郭树清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和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平台整改情况时透露,“14家互联网平台企业现在自查方面工作已基本结束,整改还没有完全结束,还有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探索。”

      监管部门释放的严厉信号很快被资本市场捕捉,由于外界对于平台经济治理进展产生诸多疑问,以及国际环境等因素,美股、港股中的中国互联⽹科技企业持续大跌,跌幅深达70%。

      直至2022年春节后,政策信号开始明确。3月,副总理刘鹤在国务院金稳委专题会议上强调,关于平台治理,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针完善既定预案,坚持稳中求进,通过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财新从多个渠道获悉,最近一次监管约谈14家互金平台是2022年9月20日,央行召集14家头部平台召开座谈会,央行有关负责人主持了会议。多位与会人士透露,这次座谈会透露出互金整改不会再出更严厉政策的精神,将尽快完成整改,然后实施常态化监管,但相关内容当时未正式见诸媒体(参见财新我闻|金融一线观察2022年12月9日《公司治理或成下一步 资本红绿灯监管重点何在》)。

    1. 新冠药Paxlovid医保谈判失败 3月31日后或自费开药

      【财新网】备受瞩目的新冠口服药品辉瑞新冠口服药奈马特韦/利托那韦(商品名:Paxlovid)医保谈判失败,为过去几天业界、媒体的种种猜测画上句号。

      Paxlovid可谓是本次医保谈判过程中最受关注的药品,即使是前来谈判的其他企业、未参与谈判的药企,都在多方打听。围绕其具体谈判的日期,也传出多个版本,价格传言纷飞。

      此轮医保谈判在1月5日-8日进行,8日上午企业谈完后宣告结束。1月6日、7日接连两天,辉瑞全球生物制药集团中国区副总裁、市场准入负责人钱云均出现在谈判现场。其中7日早上,钱云入场,直至下午1时后才独自一人快步离开,为上午最后结束谈判的企业。1月8日上午,财新并未在现场见到辉瑞方的代表,但另有一名接近谈判专家的人士在医保谈判结束后走出会场,称Paxlovid在上午谈判结束。

      在医保谈判结束的1月8日当晚,国家医保局随即释放谈判消息。国家医保局称,今年共有阿兹夫定片、Paxlovid、清肺排毒颗粒3种新冠治疗药品通过企业自主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等程序,参与了谈判。其中,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谈判成功,Paxlovid因生产企业辉瑞投资有限公司报价高未能成功。

      医保谈判的具体规则是,药企在两轮报价后超过医保底价115%的将出局,落入范围内将继续磋商谈判,落入底价以内则谈判成功。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人士称,今年的医保谈判规则还有细微调整,倘若药企在首轮报价即落入底价的115%,将直接进入磋商谈判环节,并不会面临二轮报价继续压价。分析认为这也是前几日结果被视为较为温和的原因之一。

      医保底价的形成主要参考药品的药物经济学评价和医保基金预算影响分析。其中,前者主要根据临床获益程度,同时参考国际最低价、市场竞争程度等因素综合判定价格。后者对比谈判药品以现有价格和估算的谈判价格分别纳入医保后,对基金的影响情况,综合衡量其最终价格。两者各自测出价格,通常取其低者为谈判“底价”。

      Paxlovid未能谈判成功令外界意外。不过,此前即有创新药企人士向财新表示,Paxlovid市场竞争优势十分突出,且国内未有仿制药竞争。“P药能否谈判成功,关键在辉瑞,而不是医保局。关键是看愿意接受多大程度的降幅。如果是我,我会扛着不降,或者意思点降。”

      Paxlovid此前价格已有下降。国家医保局此前称,早期批准上市的阿兹夫定片和Paxlovid两款药品供求矛盾和价格问题比较突出。国家医保局先后约谈了两款药品的相关生产经营企业,企业主动采取了降价措施。以Paxlovid为例,医保采购价格从2300元降至1890元,医保报销后个人自付费用更低。以上海为例,基层社区报销比例为90%,个人自付189元。

      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Paxlovid未能通过谈判纳入医保目录,但根据近期国家医保局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通知》要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中的所有治疗性药物,包括Paxlovid、阿兹夫定片、莫诺拉韦胶囊、散寒化湿颗粒等,医保都将临时性支付到2023年3月31日。在此期间,新冠病毒感染的参保患者使用这些药品均可享受医保报销政策。

      此外,该负责人称,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经过本次谈判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治疗发热、咳嗽等新冠症状的药品已达600余种。同时,为满足各地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治疗的需要,近期各地医保部门结合当地医保基金运行情况,又将一批新冠对症治疗药物临时纳入本地区医保支付范围。总体来看,医保报销的新冠病毒感染治疗用药品种并不单一。

      近期,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印发《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形成指引(试行)》,对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需的新上市抗病毒治疗药品,采取全周期多层次的措施引导企业公开透明合理定价。

      基于文件所设规则,新上市药品的价格将分类指引,首发报价通过后还将接受动态评估和调整。对于仿制药来说,价格以不超过仿制对象价格的60%为参考基准。新获批的小分子化学药和注射用单抗药物优先以临床试验阳性对照药物的当期价格为参考基准,未设阳性对照药物或未与阳性对照药物的主要临床疗效终点进行比较的,以已获批的小分子化学药、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当期较低价格为参考基准。

      对于动态评估调整的频次,医保局要求正式挂网后每满3个月开展价格再评估和动态调整,一年后则是每满6个月,另有对照药品降价超30%、进口药品转本地化生产等多项调整价格的触发条件。

      一熟悉情况人士介绍,此次文件所提价格引领,主要是指药品在参加国家医保谈判之前的价格引领,现在新冠药品用量较大,患者急需,决策方亦不希望企业在国谈前的空档期价格过高,使患者个人负担太重。这亦是此次政策出台的初衷。

      上述文件还提到,对于申报首发价格的企业,药品的直接研发费用分摊需按不低于五年算,分摊测算依据的销售数量由申报企业自行评估,以限门诊处方的新冠治疗药品为例,建议按每年不低于1000万人份的标准分摊。倘若Paxlovid降价至700元每疗程,以此计算每年总费用70亿,若报销比例为70%,医保需花费49亿元。

      “40亿在国内是很大的品种了,现在已经乙类乙管,国家不需要给特殊待遇。”有药企人士称。

      据此前公布的形式审查名单,除Paxlovid外,辉瑞公司今年还有6款产品参与本次医保谈判,包括一款抗感染类药物注射用硫酸艾沙康唑,一款特应性皮炎用药阿布昔替尼片,四款抗肿瘤药物,分别为洛拉替尼片、奥加伊妥珠单抗,注射用醋酸地加瑞克和哌柏西利囊。此外,还有四款药品进行简易续约,包括阿昔替尼、枸橼酸托法替布片、依那西普注射液、克唑替尼胶囊。

    1. 央行建立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动态调整机制 38城进入放宽范围

      【财新网】房地产销售一再探底,金融监管部门从房贷利率入手,进一步放松需求端政策。2022年12月30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建立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2023年1月5日,央行官网公布了上述消息。

      按照央行、银保监会要求,从2022年第四季度起,各地政府可以上季度末月至本季度第二个月为评估期,对当地新建商品住宅售价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评估。

      在评估期内,如果新房售价环比及同比连续三个月下降,当地政府可自主决定,自下一季度起,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该地首套住房商业性房贷利率下限。当地央行分支机构及银保监会派出机构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配合实施。若后续评估期内,新房售价环比和同比连续三个月上涨,该地则应恢复执行全国统一的首套住房商业性房贷利率下限。

      央行称,将房贷利率与新房价格走势挂钩,便于各地政府根据房价变化情况,“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更好支持刚性住房需求。

      金融监管部门这一最新表态延续了2022年9月底房贷政策差别化调整基调。当年9月29日,央行、银保监会通知,2022年6月至8月新房售价环比及同比连续下降的城市,可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新发放首套住房商业性房贷利率下限。

      根据央行此前规定,自2019年10月起,首套商业性房贷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二套商业房贷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加60个基点(BP)。但2022年年初以来,楼市成交持续低迷致使房贷业务量萎缩,多地银行陆续自行下调房贷利率。当年5月15日,央行、银保监会首次发声,统一将首套住房商业性房贷利率下限下调至LPR减20BP(详见财新网报道《监管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20基点 当前最低可至4.4%》)。

      2022年12月20日,央行宣布五年期以上的LPR为4.3%。以此计算,目前,全国首套商业性房贷利率下限为4.1%。

      据市场机构贝壳研究院统计,2022年5月至12月期间,北京、上海、深圳首套房贷利率分别累计下调30BP,广州降幅达70BP;同期,其他46个重点城市首套房贷利率累计回落幅度为30BP至150BP不等。

      2022年12月,四大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首套房贷利率仍高于当期LPR,广州该指标与LPR持平;其他重点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普遍与全国统一利率下限持平,部分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比利率下限低15BP至30BP。

      值得关注的是,同在2023年1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称“住建部”)部长倪虹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提到,要大力支持首套购房者,首付比、首套利率该降的都要降下来;还要合理支持二套房购房者,对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生育多子女的购房家庭给予政策支持。

      据财新记者此前了解,住建部对于房地产的整体调控思路还是以稳为主。对于需求端放松和刺激性举措,住建部态度审慎,希望避免重新触发投资需求,导致房价上涨。此次住建部公开对需求端放松释放积极信号颇为罕见。

      近期,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在公开演讲时预计,2022年全年,全国商品房整体成交金额可能为13.3万亿元,成交面积可能达13.6亿平方米,行业销售规模重回2015年水平。

      多名接近政策制定部门的人士告诉财新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房地产需求端政策应有进一步变化,房贷利率下降是其中之一。(详见《财新周刊》报道《2023如何稳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2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里,新房售价同比及环比均连续三个月下降的城市共计38个,包括13个二线城市与25个三线城市,相比2022年9月29日增加了15个。这或意味着,下调首套住房商业性房贷利率下限的城市还会继续增加。

      不过,多名房地产销售端人士认为,房贷利率下调对楼市需求端影响有限。以深圳为例,深圳贝壳研究院近期对超600名购房者进行调研。结果显示,近23%的购房者希望放开限购,21%的购房者期待放松限贷。这一结果反映出购房资格及首付比例放松才是鼓励购房者入市的关键因素。

      但从长期来看,购房需求恢复有赖于经济面重振,购房者对未来收入预期反转。一名大型中介机构深圳区域高管分析称,购房者对房价失去上涨预期是目前销售最大障碍。

    1. 农村战新冠:缺药后梨价上涨

      【财新网】12月份以来,河北邢台一个两千人口的村子里,相继有十二位村民在感染新冠后去世,殡仪馆和墓地排起长队。

      “身边的人差不多都感染一遍了,往年一整年也只有八九个去世的。”村民郭贵感叹。每个村有一个卫生所,治疗方式多为吊水输液或打“屁股针”,病情严重送到县里甚至石家庄的市医院,但前段时间由于医护感染不予接诊。老人们只能开点药,自己在家里休息,“治不好也就这么回事了”。

      自社会面防疫管控措施放开以来,疫情迅速蔓延至广大基层地区。12月中下旬,当一线城市忙于应对第一波冲击时,距离北京1600余公里的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靛房镇,卫生院院长向迎辉注意到县城已经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感染人数,每天接待的发热病人由三四十人增加到一百三四,近三十名医护只有两三人还未感染。多位河北、湖南、湖北、安徽等省份的基层医生在12月底告诉财新,感染率已到达70%—80%。

      药品告急、医护人手不够、床位紧张、救治能力有限....医疗资源压力正紧逼着全国近98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5万个乡镇卫生院和59.9万个村卫生室。他们自身基础条件羸弱,又在社会舆论中处于边缘地位、所获关注颇少,防疫新常态下困难重重。

      1月7日,2023年春运将拉开大幕。经交通运输部初步研判,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20.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新一波感染风险令人担忧:过去三年,不少外出务工人员因疫情防控春节无法回家,管控放开后,大批人员输入中国农村;同时,春节习俗中红白喜事往来多,人员接触频率也大大增加。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赛娟团队和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范小红团队初步判断,此轮奥密克戎疫情感染人数于2023年元旦前后在北京、广州、上海、重庆等城市接近尾声,对于四川、陕西、甘肃、青海等省,估计在农村和中小城镇地区的感染峰值将于2023年1月中下旬出现。

      而更为严峻的是,重症和死亡高峰可能在几周后随之而来。“县级医院提升重症救治能力,乡镇卫生院加快提升新冠肺炎患者接诊能力,村卫生室就近做好农村居民健康服务。”这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要求,它们能否充分发挥基层首诊、有序转诊的作用,构筑起第一道堡垒,将决定着村镇地区能否最大限度降低重症和病死风险,平稳渡过疫情冲击。

      春节返乡在即,作为中国医疗资源最薄弱的基层地区,如何应对很可能更大范围的感染?“缺药缺人”的现状何时能够得到改善?这是一场需要共同面对的大考。

      感染冲击   疫情来得比想象中更快一些。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一家诊所的负责人高俊最早在12月5日察觉到了发热病人的增多。“之前每天可能只有两三个人来看病,突然增加到30到50个人。”他告诉财新,自己的诊所规模不大,只有两名医护人员,最忙碌的时候门口长队排到十几米,接近30平米的诊室里挤满了输液的患者,绝大部分都是老人,咳嗽声此起彼伏。

      向迎辉回忆,从12月7日放开后,大概十天左右,县城开始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感染人数增长,目前镇上的感染率也已经到达了70%—80%。

      而随着学生放假、在外务工人员返乡,从大城市到小县城,从乡镇到农村,新冠感染潮正逐渐沿着人流蔓延至更广阔的基层地区。

      福建省建宁县伊家乡某中小学教师何润在12月底感染,据他推测来源是前段时间县城教育局来慰问。他所在的乡到县城的直线距离17多公里,全乡加上周边村落的人口不到一万,“基本没闹过疫情,除了20年最严重的时候停过三个月的课”。

      但从12月中下旬,何润已经隐隐感觉到了疫情的到来。22日,他去县城法院办事,门口的法警告诉他“基本上一半都阳了”。这段时间,他所在学校的课后服务费用也无法发放,“因为县财政局和教育局差不多都阳了”。

      让何润稍有庆幸的是,学校已经提前放假。按计划假期从1月6日起开始,但12月14日学校发布关于可能提前1—2周放假的预通知,到19日忽然临时宣布“直接放假,改成线上教学。”

      他猜测,学校提前放假,许是因为各个大学放假遣返、在外人员返乡,担心传染给学生们,“尤其中小学人群密度大,我们又是寄宿制的,学校如果一个得了(新冠),基本上200多人都跑不了。”

      而在四川省雅安市石棉顺河村,从12月13日、14日起,村里就已经开始出现近三分之一的感染者。当地村民说,第一批感染者是从生产队开始扩散的,“又隔了两三天,就阳了一半多,爆发性地一下就阳了。”

      各地感染进度不一。据近日多省披露的新冠感染估值,四川省阳性检出的高峰期集中在2022年12月12日—23日,21个市州183个县(区、市)的158506名被调查者的感染率为63.52%,另外还有28%的调查人群虽未测核酸或抗原,但有发烧、咳嗽等症状,因此实际感染率应更高。12月30日,海南省卫健委预计感染率达50%,每日新增人数处于高位波动期。

      有不少村镇目前已经度过了第一波高峰期。安徽六安市金安区城北乡东城村卫生室的村医徐先锋告诉财新,他所在村里的病人高峰期为12月16日—20日,大约到24日后,“病人就变得不是很多了。”

      河北石家庄井陉县秋树坡村常驻人口近1000,感染率已经有90%,当地村医邢红称:“从国家把政策放开以后,没有全面要求强制性做核酸,病例就多起来了。最近我主要还是在村里面跑,给村民上门问诊,普遍症状都是发热、咳嗽。”

      但不少老人没有熬过去。小杰的爷爷今年78岁,感染后发烧、流鼻涕、嗓子疼、失去味觉,先在村里输液普通感冒药,摔了一跤后胸闷气短,便被送往县医院治疗,血氧饱和度在90%上下徘徊。12月30日,爷爷去世。小杰告诉财新,秋树坡村在一星期内“走”了有12个人,大多数年龄在七八十岁。

      而在另一端,囿于匮乏的医疗条件和医学知识,基层村镇对新冠感知的理性程度与大城市不可同日而语。河北省邯郸市邱县的一位村民表示,自己的爷爷奶奶在11月底感染新冠后,村里避之不及,他们在居家隔离期间屋门被装上厚重的大锁,村书记甚至让她少去送饭,一直也没有人员送药和诊断,“恨不得都躲得远远的”。

      河南西部农村一位村民用“在沉默中扛过了疫情”来形容家乡正经历的感染潮。他告诉财新,周围的人一般不知道抗原是什么,也不会有人测,就当成普通感冒治疗,吞两片安乃近,严重了再去卫生所输液。

      药品告急,偏方出场   在很多人眼中,熬梨汤缓解咳嗽被视为比吃药更有效的方法,因此这个冬天河南农村梨价上涨。

      “一切都太突然了,根本还没来得及做好储备。”向迎辉坦言,社会面放开之际,卫生院没有预料到大面积感染的出现,在十二月初的药品抢购潮中未加以限制,导致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脱销,直到现在仍处于紧缺状态,仅储存了少量的连花清瘟。

      1月7日,在复旦大学主办的“生命健康 科创先行”光华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再度提及,基层应抓紧新冠感染早期的黄金72小时,及早使用抗病毒药物,用对治疗方案可尽量减少重症和死亡。但这些药物在农村难觅踪迹。(参见:财新网《张文宏:用对方案,抓住救治黄金72小时》《谁有资格在社区开到新冠口服药?|大流行手记(1月4日)》《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治规范与分级诊疗流程》)

      何润在“新10条”刚刚发布后看到北京缺药的新闻,便抓紧时间给家里买了布洛芬和莲花清瘟。12月下旬,他再次挨个给当地药店打电话问询,了解到已经很难买到退烧药,体温计更是难求。

      缺药、少药成为基层面对疫情冲击时最紧迫的问题。过去退热类、止咳类、抗病毒类和抗生素类“四类药品”的销售购买被严格管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具备接诊发热病人的资质,因此药物储备量少。据财新了解,退烧药和止咳药在基层普遍告急,布洛芬尤其紧缺。

      安徽黄山市屯溪区昱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直没有布洛芬,止咳药则按照配置量规定,只能备两三天的量,遑论血氧仪和抗原。十二月初以来,湖北十堰房县陆续出现为期十天左右的药品短缺,一些诊所不得不关店停业,高俊自己的店也停了将近两天。

      紧俏之下,药价攀升。四川雅安市石棉县顺河村的教师姜远发现,原来10元左右的感冒药,现在都是28元一盒。“我问药店为什么涨价这么高,对方回答没有办法,不加价自己也卖不出去。”买到药物也越来越难,姜远所在学校要想拿到药,需要统一向当地医院申请。他听亲戚说,市里急诊科的药也基本卖完了。

      不少村民只得采用自己的偏方。“山上到处都有药材,我们采来自己吃自己炒,再加点正统中药和在一起搞来吃,目前倒问题不算太大。”姜远说。四川南充山区一位村民则告诉财新,村里人基本都感染了,最基本的感冒药都不好买。“已经两周了都没好,只能熬引子水喝,就是柑子皮,子树,生姜,红糖。”

      无法开源,只能节流。基层卫生机构多采取折零限购销售、赠送的应急措施,将仅有的药物提供给急需的人。向迎辉告诉财新,卫生院之前都是按盒出售,现在一粒一粒地卖。最近县里组织采购了一批布洛芬,只免费发放给发烧38.5℃的患者,同时向病情比较严重的孩子赠送布洛芬混悬液。

      “不像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能买几盒回家备着,现在不行了。”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卫生院的医生祝露称,目前最紧缺的是清热解毒类药物。因为储备不足,现在卖药“卡得很紧”,布洛芬等退烧药优先卖给症状严重的患者,不是发热的基本不给,让其他患者回家多喝热水。

      祝露还将同疗效的药物辩证替换,勉强撑到现在,比如没有布洛芬就用连花清瘟,如果连花清瘟也没有再看哪一部分人适合用银黄颗粒,哪一部分可以用小柴胡颗粒。“但这极为考验医生的个人水平,一是经验,二是敢开。”

      储备之外,药品的供给和调配不畅。向迎辉表示,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以来,当地医保局建立了采购平台,各村镇医院在该平台上与供应商对接。但是最近平台上的供应商也没有货了,卫生院根本采购不到,只能等待依靠市、县一级医院和政府的支援。“整个湘西自治州严重都比较严峻,自治州和县卫健局每天向我们调查需求量,但是下沉到这边还需要时间。”

      一位医药流通行业曾对财新表示,此前“四类药”限购时,生产企业和医药商业公司都没有多压的库存,流通环节也受此限制。但随着全国药厂产能释放出来,情况将逐渐恢复。其所在的某全国性医药流通公司,目前单日出库量已经到达往日的4—5倍。

      12月15日,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加强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按服务人口的 15—20% 人份动态储备中药、解热和止咳等对症治疗药品和抗原检测试剂盒。12月3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再次联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加强当前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导建立村民委员会与医疗机构、药房等直通热线,适当向农村地区倾斜供应药品。

      但短期内实现较为困难。以龙山县靛房镇为例,作为镇上惟一一家卫生院,服务近两万人,这意味着需要储备3000—4000份药物。12月25日,县卫健局从外地采购15000片布洛芬,按照人口数量和感染情况发给各乡镇,靛房镇最终分得840片。山西省运城市一名基层卫健部门工作人员许峰透露,政府向企业采购药品后,按照乡镇医院50%、村服务站30%、中医院15%、妇幼医院5%的比例发放,已优先供给村镇。

      无奈之下,一些私人诊所和药店凭借自己的“门路”广泛找药。“现在大家称得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高俊告诉财新,当地医生们有的找医药代表,有的联系供药公司,利用各种渠道进货。但是药品进价、配送费、加班费都相应涨价。“不仅是退烧药,连常用的抗生素也涨价了。”

      基础硬件短板   相较于一二线城市建设完备的医疗条件,基层医疗机构往往规模小,人数少,面对突发的感染高峰,问诊排队、床位紧缺、医生精力耗竭等问题陆续在全国各地出现,暴露出各类基础硬件的短板。

      过去发热病人必须在具有收治新冠患者能力的医疗机构进行,而社会面管控放开以后,毫无处置新冠患者经验的基层医疗机构被推上前成为首道防线。《通知》要求,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设置原则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暂未设置的可通过配置发热哨点、指定发热诊区等形式提供发热患者接诊和开药服务。发热诊室原则上24小时开放,配备至少1名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医师。

      基层普遍承压明显。龙山县靛房镇卫生院共有两个分院、近三十名医护人员,十二月开始接诊新冠病人。向迎辉介绍,每天问诊的发热病人翻了数倍,从三四十号增加到一百三四十号。医护人员连轴转,目前仅剩两三人未感染,阳性轻症者也必须上班。

      “我前天(12月27日)晚上体温39.7℃,昨天38℃,今天就上班了”。屯光镇卫生院的医生祝露同样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

      她所在的卫生院由三人轮班,现在一名医生被调到了隔离病房,两人要应对每天六七十位发热患者和近一百个电话,除了问诊和拿药,还要承担换药、包扎、收费等全部工作。

      “最近常常半夜十二点接到电话。如果不管,我心里也难过,但是我们也是人啊。”祝露说,目前最大的诉求是希望得到充分的休息。医院原本的营业时间是早上七点半到下午五点半,最近院长将开门时间调整到八点,尽量在中午期间关门,给医生留出短暂的午休时间。

      河北石家庄井陉县秋树坡村自12月放开以来,已经有近九成的村民感染。村医邢红表示,卫生所有床位,但是不多。目前针对情况严重的病人,主要是输液,尽量不占用床位。

      村里仅有两位村医,邢红是年长那位,已经从医五十年。她目前基本每天都在上门问诊,最近还要去隔壁村看病。“因为有的村医害怕被感染,根本不会管”。

      针对人手不足问题,《方案》提出,可通过上级医院派驻医师、招募近5年内退休医务人员及增加临聘人员等方式,快速扩充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队伍。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逐级建立医疗卫生人员梯队,发生短缺时梯队人员立即通过驻点、巡回医疗等方式填补,确保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正常开诊。

      不过这或许只能暂缓燃眉之急。祝露反映,今年镇卫生系统招聘了好多人,但要么刚毕业临床经验不足,要么干上一年就走了。有县域医疗人士曾对财新表示,大多数基层医务人员被抽调到高速路口疫情卡点,进村入户做核酸和健康监测,整理公共卫生填表体检,完全无暇顾及其他。必须让基层医生回归看病救人的本职工作,同时提高薪酬待遇,才能让更多人愿意下沉基层。

      分级诊疗目前在基层已有推行。向迎辉介绍,镇上的20个村各自配备一名村医,此外由医院和卫生院安排三人组建家庭医生团队,共同做电话咨询。出现发热病人后,按照家庭医生摸排、镇卫生院、县级定点医院的顺序就诊。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依托县域医共体提升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保障能力工作方案》明确,以乡镇卫生院为主体落实基层首诊和居家治疗;普通型病例、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但病情稳定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转诊至亚定点医院;以新冠肺炎为主要表现的重型、危重型病例和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例,转诊至县级定点医院或者城市定点医院;以基础疾病为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转诊至县域医共体牵头县级医院。

      但基层首诊能力有待提高。郭贵称,村卫生所的治疗方式很简单,吊水输液或者打“屁股针”,前段时间人送到县医院甚至石家庄的市医院,由于人手短缺不予接诊。村里的老人只能开点药,自己在家里休息。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一村民说,村里更常用输液和煎中药,虽然慢但大家觉得效果好。

      “镇上虽然没有出现重症,但大家症状普遍比预想的严重,少量肺部感染,很多村民高烧不退很痛苦,要求住院治疗,还希望能去县里,造成资源挤兑我们也没办法。”向迎辉称,卫生院把原本的中医馆划分成了阳性接诊区,20张床位已经超额运转。而县里的定点医院更为糟糕,住院的患者根本排不上队,反而“逆向”蜂拥至镇上。

      而作为县域医共体的上一级,县级医院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感染新冠后,小杰把爷爷送到了县医院治疗。床位已经非常吃紧,楼道里挤满了临时加的床,中间用板子隔开。他还发现,近五个月内医院住院区新增一栋感染性疾病大楼,目前专门用来接诊新冠病人,“比原来门诊地方加起来还要大”。

      在河南省平顶山汝州市某县医院,感染科内医护人员感染严重,其他科室尚可保持正常运转。但病人排队时间比较长,常常要排一两个小时。

      重症资源提升何时提上日程?河北省沧州市某县人民医院作为当地惟一定点医院,在2022年初拥有发热留观病房20间,救治病房11间,收治传染病人的病床22张,设有独立感染科,其中医生6人、护士10人,远未满足国家发改委《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对于病床和人才配备的要求。

      该院院长告诉财新,县级和市级卫健委曾印发提升救治能力的文件,比如ICU改造面积40平方米,将ICU内现有15张病床改造为1张负压病床、14张层流洁净病房;购置手术室医疗设备、CT机、超声、透析机等设备。“归根结底是财政拿不出这么多钱。”她透露,自己曾多次找县里要求建立传染病楼,但四五千万的资金对于地方财政压力过大。

      对于春运带来的感染高峰,向迎辉较为乐观。他认为经过第一波冲击,在药物的储备和分发上有了经验,医护人员感染康复后返岗,面临的压力比之前会小很多,“现在的重点是盼着药品能赶快送到。”高俊称,现在门诊人数重新回归到个位数,预计春节期间肯定仍有散发病例,大规模暴发的“措手不及感”应该不会出现。

      基层已着手应对。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雅拉乡头道桥村干部告诉财新,村里常住人口400多人,感染比例估计在70%,但在外务工人员比例很高,因此十分担忧疫情反弹。最近正加强宣传教育,要求村民自觉少串门、减少聚集、佩戴口罩。目前村民仍然买不到布洛芬,但是在家里常备了感冒药,附近中医院的中药储备也充足。“老人们都在家里呆着,我们也都是线上办公。”

      更有甚者,将“非必要不返乡”再次提及。2023年1月5日,湖南邵阳倡导在疫情高流行期非必要不返乡,避免跨地区探亲、旅游。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严重基础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尽量避免出行,引发一定争议。

      许峰介绍,为预防春节期间感染潮,政府正在协调医药公司给各个村卫生室、服务站、社区医院配发布洛芬、安定痛、快克等药品和医疗设备。疫苗接种率的要求一直是100%,由村干部成立小组挨家挨户上门催促,因特殊原因不能接种必须由医院开具证明。目前村里前两针接种率超过90%,受疫情影响第三针进度相对迟缓。

      “最害怕的还是疫情的无法预料。”虽然近期感染人数回落,但山西运城马家村的村医赵俊廷不免担心,下一波高峰同样也在某个时间节点突然袭击,“该应对还是得硬着头皮上”。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郭贵、高俊、何润、邢红、小杰、姜远、祝露、许峰均为化名

    1. 特别报道:没有收监的涉疫罪犯

      【最新动态:据财新闻,1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海关总署联合出台《关于适应新阶段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依法妥善办理相关刑事案件的通知》。《通知》明确,自2023年1月8日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之日起,对违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预防、控制措施和国境卫生检疫规定的行为,不再以刑法第三百三十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第三百三十二条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定罪处罚。目前正在办理的相关案件,依照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及时妥善处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处于被羁押状态的,各办案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解除羁押强制措施;涉案财物被查封、扣押、冻结的,应当依法及时解除。】

      文|财新周刊 张一川

      2022年10月31日,法槌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法院落下。两名大货车司机贺宏国、韩东被认定犯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一审分别获刑4年。

      绥中县法院审理查明:2022年1月22日,贺宏国和韩东驾驶大货车前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送货,1月25日返回绥中县。二人得知牡丹江市代管的绥芬河市暴发疫情后,未履行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对去过绥芬河市的行程进行报备。后二人均被确诊患有新冠肺炎,造成绥中县范围内大量人员被感染。经绥中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统计,累计报告感染183人,隔离7865人,绥中县陆续划定34个封控区、管控区和重点防范区,启用隔离场所61家,使用隔离房间5224间,绥中县财政共支出各项疫情应急处置费用约1.55亿元。

      绥中县法院认为,贺宏国、韩东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拒绝执行县级以上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引起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传播,后果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遂作出前述判决。

      该案宣判时,距2022年11月11日国务院发布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只有不到两周时间;距12月7日再度放松管控的“新十条”出台也只有一个多月。在财新收集到的个人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公开案例中,这是最新的一例,也是刑期最重的一例。

      实际上,尽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在1997年即已写入《刑法》,但直到新冠疫情来袭时才被激活。近三年来,中国裁判文书网及北大法宝等数据库分别公开74份涉及该罪的刑事判决书及40份不起诉决定书。不起诉决定书中的40人均未受到刑事处罚,而判决书中80名被告人中,有28人刑期在1年及以上,平均刑期为9.3个月,41人适用缓刑。不过,这些判决书中被法院认定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以感染人数或被隔离人数为例,均不如绥中县货车司机案,最多一起也只有千余人。

      一审宣判后,没有多少法律常识的贺宏国、韩东未上诉,判决现已生效。“当时有人跟我说,上诉会再往多了判,判完了咱也没敢吱声。”贺宏国说。他们并不清楚,上诉不加刑是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让二人稍感安慰的是,判决生效后他们没有被立即送往监狱服刑,而是一直被监视居住,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有关方面给出的理由是“疫情原因”。

      2023年元旦过后,贺宏国和韩东委托亲属向绥中县法院递交再审申请书。“就是放开了,才敢申诉看看。”贺宏国说。韩东也表示,“真的是因为我们传染的吗?这么多损失都扣在我们头上,光说我们的责任,实话说心里有点不舒服”。

      多名受访专家也指出,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是结果犯,而病毒传播因素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目前流行病学调查的技术条件尚难以证明病毒传播因果关系的唯一性。“流调所认定的因果关系是概率上的,而刑事裁判需要认定的因果关系却必须是确定性的。也就是说,流调可以相信很大概率是你传播的,但法院要认定你犯罪,证据必须排除其他可能性,这使得对传染病犯罪的证明成为困扰司法实践的疑难问题。”有检察官说,“应该讲,我看到的案例在这方面证据都称不上是确实和充分的。”

      随着2023年1月8日新冠病毒感染回归“乙类乙管”,类似贺、韩二人这样的已决和未决涉疫犯罪案件,将何去何从?

      返乡16天后疫情暴发   韩东现年41岁。贺宏国年长一些,45岁,是韩东的妹夫。两人是绥中县加碑岩乡人,都只有初中文化。

      “肇事”的那一趟行程中,两人一起开车。大货车价值40多万元,贺宏国出了一半的钱,货运公司出另一半,赚取的利润由贺宏国和货运公司分享。韩东属于打工的,每个月拿9000多元固定工资。

      韩东进入货运行业已有10年。在他的印象中,早年行业还算景气的时候,买车的老板都是雇两名司机打工。近些年从事货运行业的人越来越多,贺宏国这种自己贷款合伙买车,然后跟着司机一起跑货运的,业内都叫他们“养车的”。

      三年疫情加重了他们货运途中的负担。韩东告诉财新,因为各地防控力度不一,有时候上高速公路后从哪里下都是问题,高速公路口说行程码不行就会隔离。“像我们拉蔬菜水果都是有时间要求的,装完车,就给多少个小时必须到达。有时候都是车不停,在车上做饭、吃饭。”而在卸货时,驾驶室还会贴上封条,不让下车,想上厕所都得自己在车上解决。

      韩东回忆说,2022年1月,他们从湖北武汉拉上一车蔬菜,目的地是2500公里外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趟下来“挣不上4000块钱”。一路上两人不停地开,睡觉也在车上,每隔4小时轮换一次。途中他们先回了一趟家乡辽宁绥中,1月22日在绥中做了一次核酸检测,晚上9时许出发前往牡丹江市。

      据判决书记录,1月23日上午11时许,他们到达牡丹江市一个货站,卸下半车包心菜后,又装了半车胡萝卜前往绥芬河市。晚上9时到达绥芬河市一家公司的转运库房,卸货后前往另一县级市东宁。1月24日凌晨3时许到达东宁装配玉米,上午9时许从东宁前往辽宁锦州。1月25日凌晨3时许到达锦州港附近卸货,11时从锦州返乡。

      贺宏国和韩东均称,在高速公路和国道行驶途中全程都没有下车。判决书中未记录他们离开绥芬河市的时间,两人在再审申请书中写道,装完货离开绥芬河市时,是1月23日晚上11时许。

      在尚未从锦州启程返乡的1月24日晚间,贺宏国通过其妻,韩东则是自己,在各自所在村屯的微信群报备了从锦州返乡的行程,并上传了1月22日在绥中县做的核酸检测报告。“因为24号核酸结果就要过期了,为了省点核酸检测的钱就提前报备了自己的行程。”韩东说。两人都觉得,“最后从哪里返绥的就报备哪里”。

      绥芬河市这座小城与俄罗斯接壤,有铁路和公路通往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三年来多次暴发疫情。贺宏国、韩东不知道的是,正是在他们返回绥中的1月25日,绥芬河发现了3名新冠确诊病例和9名无症状感染者。此外,行政区划上“包围”着绥芬河市的东宁市也发现了1名确诊病例。此次疫情包括无症状感染者在内,仅绥芬河市就有61人感染。

      大约在1月27日、28日,韩东从手机短视频上看到了绥芬河市疫情的消息,此后也告知了贺宏国。但在他们看来,从绥芬河市离开时疫情还没有暴发,这件事跟他们关系不大。“自己都到家了也就没想那么多”,判决书记录的供述与辩解中,贺宏国这样说道。此后,两人继续正常过春节、走亲访友,未进行居家隔离。

      贺宏国辩解称,韩东告知他绥芬河市疫情的消息后,曾让他一起去做核酸检测,但他觉得两人同车,“做一个人的核酸就行了,所以我也没去”。而韩东实际上是在2022年2月2日(农历正月初二)才去做了核酸检测,他称当时是因为身体略有不适,“也怕招上病毒”,在绥中县的医院做了一次核酸检测。

      韩东提供给财新的核酸检测报告截图显示,他于2月2日上午11时许采样,下午2时许报告结果签发,显示为阴性。结果出来后,韩东和妻子一起去参加了亲戚王某某的家庭聚餐。2月4日,韩东一家及妹夫贺宏国一家还在韩家父母家中聚餐。

      据判决书中记录,2月7日晚上,王某某“感觉浑身没劲,像感冒了似的”,主动去医院做了核酸检测。2月8日,贺宏国和韩东离开绥芬河市的第17天、回到绥中县的第15天,王某某被确诊为新冠病例。绥中疫情就此暴发。

      2022年1月29日,黑龙江牡丹江,绥芬河居民检测核酸。   2月8日,韩东做了核酸检测。他听说10个混管里有7管结果异常,2月9日他被集中转运隔离。贺宏国同样也是在2月9日被集中转运隔离,他前一日的核酸检测结果报告为阳性,之后多名亲属相继确诊。2月10日,韩东确诊,次日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也接连确诊。

      2月24日,葫芦岛市召开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宣布,经对确诊病例样本的病毒基因测序,本次疫情病毒毒株分型属于德尔塔变异株。本次疫情存在以下特点:一是病毒载量高,部分确诊病例的CT值低于20,最低达到了6.5(检测CT值越低病毒载量越高);二是传播性强,某患者一个人的传播链条就造成了65人感染;三是潜伏期长。本次疫情发生后,葫芦岛市在36小时查清了疫情的源头,迅速划定了管控区域。

      通报中并未明说这65人传播链的源头是谁。但在贺宏国、韩东的判决书中,一份作为证据的情况说明声称,经流调发现,是由黑龙江省返回绥中县的贺宏国、韩东两人患病并在社会面活动造成疫情传播。其间,绥中县财政共支出各项疫情应急处置费用约1.55亿元。

      另一份情况说明则证明,绥中“0208”疫情发生以来,累计报告感染183人,累计隔离7865人。全县陆续划定34个封控区、管控区和重点防范区,启用隔离场所61家,使用隔离房间5224间。绥中县法院审理查明,“其中,绥中县加碑岩乡密接、次密接1878人”,这意味着累计隔离人数包括次密接在内。根据2021年5月11日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密接的密接”需要在12小时内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此外,一份“关于做好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显示,葫芦岛市以外来(返)绥人员要自觉承担个人防控责任,主动向所在社区(村)或第一落脚点报备,如不报备出现风险严肃追责。对瞒报谎报旅居史、接触史和健康状况,拒不执行防疫规定的人员,将依法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上述三份文件均未记录出具人或出具单位,财新也未能在葫芦岛市政府、绥中县政府官网和社交平台账号上,查询到这份“关于做好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综合包括上述三份文件在内的书证以及证人证言,绥中县法院认为,贺宏国、韩东引起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传播,后果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不能排除其他可能”   韩东回忆说,审查起诉阶段,检察官曾问他是否签认罪认罚具结书。“检察官问我,认罪不?我说认。又问我,认罚不?我问怎么罚?检察官说量刑3年。我问,实刑还是缓刑?检察官说实刑。我感觉有点多,心里有点不舒服,就没有签字。”韩东和贺宏国最后都是“认罪不认罚”,在两人的印象里,这一过程并没有律师在场。

      开庭审理前一日,贺宏国和韩东各自接到自称是法院指派的辩护律师的电话。两名辩护律师与他们接触很少,但向法院提交了辩护意见。

      贺宏国的辩护律师做了罪轻辩护,他提出贺宏国到案后认罪态度较好,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系初犯、偶犯,无前科劣迹,建议从轻处罚。

      韩东的辩护律师在罪轻辩护之外,还重点提及2022年2月2日韩东曾自行去做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而且2月8日因疫情防控被隔离后也多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直到2月10日才检出阳性。即韩东从绥芬河市返回绥中县经过17日才确诊新冠,并不能排除其从疫区返回时并未感染,而是回到绥中后才感染的可能。

      财新尝试从贺宏国、韩东的两位辩护律师处了解案件情况,他们均表示应与绥中县法院联系,自己不方便透露更多。

      韩东也对财新表示了与辩护律师所提类似的意见。他称自己转运隔离前后至少做了两次核酸检测,直到2022年2月10日才报告为阳性。他认为自己有可能是在转运途中或集中隔离期间感染,而不是在绥芬河市感染并将病毒带回。不过,韩东未能提供这几次核酸检测结果的证明。他说,在集中隔离点的检测结果都是口头告知。

      同时,韩东和贺宏国还称,2022年春节前,县里曾动用大巴车,从高速公路出口接回一批在陕西西安打工的绥中人。这批人中也包括他们村屯的老乡,二人都曾在街上见到西安返乡工人在活动,“也没有隔离”。二人表示,绥中县疫情的确诊病例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这些人,“传染源头是这些来自西安的返乡工人也不一定”。

      西安的疫情自2021年12月9日暴发,直至2022年1月23日,陕西省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前一日无新增报告本土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据两地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绥芬河市毒株为德尔塔AY.112进化分支,未公布来源;西安毒株也为德尔塔,未公布进化分支,来源为2021年12月4日巴基斯坦入境航班输入。

      2022年2月11日,葫芦岛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经中国疾控中心基因测序比对显示,当地首发病例感染病毒株与牡丹江市绥芬河市疫情早期病例高度同源。而在贺宏国、韩东判决书记录的书证中,中国疾控中心文件用以证明贺宏国病毒基因组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25”疫情早期病例病毒基因组高度同源,但未提及韩东的病毒基因测序情况。不过,此前各地用于判断病毒传播链时,均会送检10余人的检测样本,并通报“高度同源”,这意味着如果传播链为同一条,所有人感染的病毒理应高度同源。

      关注此案的四川律师万淼焱对财新分析说:第一,虽然有病毒基因组“高度同源”的证据,但首发病例王某某是与韩东而非贺宏国一起聚餐,贺宏国与王某某没有直接交集,中疾控文件并没有确认韩东的病毒基因组同样“高度同源”;第二,二人在锦州货场卸货时,并未见到锦州暴发疫情的消息;第三,德尔塔毒株潜伏期1至14天,最常见的是3至7天,二人2月9日、2月10日才检出阳性,距二人结束绥芬河市、东宁市行程已有十六七天,超过了正常的病毒潜伏期。

      对应的是,负责大数据排查的工作人员的证言证明,该期流调排查表上,还有其他与绥芬河市相关的排查对象。据绥中县2月8日发布的首发病例王某某行动轨迹,前一周其社会活动相当频繁。并且,韩东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并与王某某聚餐当天,还有其他人在场,但判决书中采纳的王某某及其他证人证言都表示,“记不清其他人是谁”。王某某声称在确诊前没有去过黑龙江省,也没有接触过有牡丹江市旅居史的人,但他同时也承认,在与韩东聚餐之前,并不知道韩东都去过哪里。

      据此,万淼焱认为,不能排除绥中县当时已有病毒在社会面上流传,首发病例王某某是通过其他人员而非韩东感染。“本案证据链无法排除合理怀疑和其他可能,即便是在从快从重打击涉疫犯罪的背景下,也不能人为地降低犯罪证明的客观标准。”万淼焱说。

      此外,韩东还提出,在去社区接种疫苗、出入医院以及出入联通营业厅时,都曾被要求出示行程码,上面记录了他在绥芬河市的行程,但都顺利通过了,没有受到防疫部门关注。绥芬河市疫情发生后,他曾接到来自绥芬河市防疫工作人员的多个电话。他回忆说,电话内容基本都是问他在绥芬河市何处,他回答说在辽宁绥中,电话那头便没再说别的。“我印象中有一个工作人员问我是否隔离了,我说没有,然后电话就被挂了。”此后,也并没有葫芦岛市本地的防疫人员联系过他。“即使真是因为我传染过来的,政府是否也要为疫情暴发承担一部分责任呢?”韩东反问道。

      2022年2月15日,绥中县官方发布疫情问责通报,对包括上至县卫健局“一把手”、下至村网格员的21人,给予诫勉谈话、党内警告、党内严重警告、留党察看、政务撤职、降级、建议解除职务等处分。

      从扩大适用到首次激活   自从写入1997年《刑法》,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沉睡”超过20年,直至新冠疫情来袭的2020年,才被首次激活。

      在2020年12月26日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之前,《刑法》第330条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四种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司法实践中适用的多为第四种情形,即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出台之后,则主要适用第五种情形:拒绝执行县级以上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

      2003年“非典”疫情时,因为该罪适用范围严格限制为甲类传染病,而当时《传染病防治法》尚未修订,中国认定的甲类传染病仅有鼠疫、霍乱两种,“非典”未有归类,后又按乙类传染病管理,因此处置“非典”疫情时并未适用此罪。

      2003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即明确规定: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患有突发传染病或者疑似突发传染病而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者治疗,过失造成传染病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按照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全国检察业务专家、贵州毕节市检察院检察长张宇2020年2月18日在《检察日报》上撰文认为,这一司法解释实际上将部分符合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构成的犯罪按照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予以定罪,而实践中有的符合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案件甚至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认定。

      2004年8月,《传染病防治法》完成修订,“非典”明确为乙类传染病,同时“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法》还规定: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此即现时因为新冠疫情而为大众所熟知的“乙类甲管”。

      随后,2008年6月,最高检及公安部出台了《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下称《追诉标准》),其中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引起甲类或者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应予立案追诉。”由此,“乙类甲管”传染病也被纳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打击范围。

      曾担任最高法院研究室刑事处副处长的黄应生对财新表示,虽然《追诉标准》是由最高检和公安部制定,但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如果最高法院对定罪量刑标准没有规定,也可以参照适用《追诉标准》。

      到2020年2月6日,时值新冠疫情愈演愈烈,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出台了《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下称《新冠疫情意见》)。《新冠疫情意见》再次提及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指出这适用于“已经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病原携带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病人”,而并非这两种主体违反防疫措施的,则应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论处。这也延续了《追诉标准》中的做法。《新冠疫情意见》出台之前,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通过2020年第1号文件宣布,新冠肺炎采取“乙类甲管”措施。

      当时在严格防疫措施下,多地已经出现的违反乃至破坏防疫措施的行为,基本上都被公安机关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案侦查。《新冠疫情意见》出台后,进入起诉和审理阶段时,相应罪名也改为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2022年2月14日,《新冠疫情意见》出台后第9天,公开法律文书中的第一例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案,在湖北省嘉鱼县宣判。

      “疫学因果”与证据标准   财新梳理发现,新冠疫情三年来涉及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案件,案情绝大多数与贺宏国、韩东案相似:犯罪嫌疑人从发生疫情的地方到达另一地后,没有如实或及时报告行程,并存在一定社会面活动,一段时间后确诊。防疫机构按照疫情处置方案,对犯罪嫌疑人此前一段时间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其传播链上的确诊人数、被隔离管控的人数以及相应的疫情应急处置费用,即被视为法条中“引起传染病传播”或“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后果。其中有少数案件,犯罪嫌疑人在被诊断为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后,仍未如实报告全部行程行踪。

      《新冠疫情意见》出台后一个月,2020年3月15日,北京市大兴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张海军和检察官高爽在《检察日报》撰文认为,涉疫情犯罪的因果关系比一般刑事案件的因果关系更难认定,因为病毒传播过程无法感知,且事后难以通过鉴定加以证明。“由于潜伏期和个体差异的存在,往往难以追查被害人的感染是否由行为人直接引起⋯⋯即使是与行为人密切接触后被确诊的感染者,也未必就是行为人感染的,还有可能是之前或者之后在其他场合与病原体接触而感染”。

      两位检察官写道,正是由于病毒传播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目前的技术条件,尚难以证明病毒传播因果关系的唯一性,这使得对传染病犯罪因果关系的证明成为困扰司法实践的疑难问题。

      在黄应生看来,判断传染病传播的因果关系和普通刑事犯罪没有大的不同,但他也认为“因果关系认定是办理此类案件的重点、难点”。对于“行为人并非在疫区感染病毒”以及“被害人存在其他感染途径”这两种可能性应予排除的观点,黄应生表示认同。

      前述两位检察官提出,“疫学因果关系理论”可以作为判断依据。该学说根据流行病学原理,认为符合以下四个条件,就可以肯定某种因子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一是该因子在发病前一定期间发生作用;二是该因子的作用程度越明显则患病率越高;三是该因子的分布消长与流行病学观察记录的流行特征相符;四是该因子作为原因的发生机制与生物学并不矛盾。该标准实际上是在原因如何引起结果的详细机理不甚明确的情况下,根据流行病学的统计方法,经过大量观察,判明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高度可能性,从而推定有因果关系。

      “疫学因果关系理论”诞生于日本审判实务中处理环境污染与受害人染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中国法学家在21世纪初首次向中国学界介绍,并引起了一定讨论。

      一些法学家认为,作为一种以“高度可能性”为结论的理论,可以适用于可划分责任比例的民事案件,但对于责任“全有”或“全无”的刑事案件则并不合适。实际上,即使是提出这一理论的日本,根据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黄礼登等人考证,1977年至2020年间,共有129件案件判决中的因果关系认定涉及“疫学因果关系理论”,其中涉及民事行政案件126件,涉及刑事案件仅3件,并且均提到疫学上的证明不能够直接等同于刑事审判中的法律证明。

      而在中国的司法实践中,包括三年来涉疫案件的审理,则未见有检察官或法官将“疫学因果关系理论”用于案情分析。

      就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司法实践而言,由于在严格防控的大背景下,犯罪嫌疑人几乎全都认罪,大量案件采用简易审理程序;采用普通审理程序的案件,有的也只在判决书中记录证据名录而不记录证据内容;甚至于财新收集到的74份判决书中,有29份没有流调报告或未记录任何证据名录,部分判决书中仅有“密接者名单”形式的流调报告作为证据。

      另一方面,财新收集到的40份不起诉决定书中,有10份被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其中有5起案情呈现出上述“隐瞒—活动—感染”模式,但检察院认为在“是否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方面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财新试图联系这些检察院询问他们的分析过程和判断依据,有的检察院电话无人接听,有的则拒绝回应。

      从快、从重   在《新冠疫情意见》发布之初,不少法学家认同,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采取严厉的刑事政策是合理的,《新冠疫情意见》将在实践中起到统一认识、统一尺度、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但他们也表示,政策不能超越法律,司法应严格坚持罪刑法定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避免在个案上出现方向错误,随意扩大打击面。

      也有观点认为,《追诉标准》和《新冠疫情意见》为惩治不法而采取了扩大解释策略,有功利主义之嫌。一位不具名的高校刑法学教授即对财新表示,这种扩大解释显然违反了罪刑法定的原则。

      《新冠疫情意见》发布后第三天,2020年2月12日,最高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文峰在《检察日报》上撰文论及准确适用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时表示,《追诉标准》这一扩大规定符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传染病防治法》时专门增加规定“乙类甲管”的立法本意。李文峰同时强调,实践中执法司法机关在办理妨害传染病防治案件时,应当注意“依法从快从重打击,及时形成有效震慑”,在程序上,要依法加快办案节奏;在实体上,比平时同类犯罪行为要依法从重处罚,及时警示、教育、引导社会各界严格遵守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措施。

      就目前公开的司法文书来看,“从快”的态度在司法实践中得到体现。在记录了确诊时间、到案时间或采取强制措施时间的86起案件中,有28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在自己或相关人员确诊后30天内,即已到案或被采取强制措施,占比约三分之一。其中部分犯罪嫌疑人到案时尚在治疗期间,10起案件间隔时间在10天内,有2起案件间隔时间甚至仅有1天。

      40份不起诉决定书中记录了到案或采取强制措施时间与移送起诉时间,间隔最短的同样是1天,7起案件在10天及以内,6起案件在10—20天以内,2起案件在20—30天以内。记录了提起公诉时间和判决时间的54份判决书中,14起案件间隔时间在10天以内,18起案件在10—30天内,其中间隔最短的为2天。

      2020年2月14日宣判的尹某某案最为典型。1月23日10时,离汉通道关闭后,尹某某在无运营许可证的情况下,于10时至20时许先后两次驾驶小型普通客车接送乘客往返于武汉和湖北咸宁市嘉鱼县。2月4日尹某某确诊后,密接20人被隔离,被嘉鱼县法院认定引起传播严重危险,判处1年有期徒刑。

      而尹某某在确诊后1天即被监视居住,8天后的2月12日被起诉,10天后的2月14日宣判。这种快节奏,也使得该案成为目前公开司法文书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第一案。

      但从快处理也会带来司法上的瑕疵。在尹某某案中,嘉鱼县检察院和嘉鱼县法院认为尹某某违反的防疫措施是《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第1号)》。在其他案件中,依据的则都是本地的防疫措施规定或文件。这些作为书证的文件给人以“五花八门”之感:除常规的由县级以上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印发的文件,还有“致某地人民的一封信”、镇政府文件、“居委会广播稿件”、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明、疑似内部下发的未公开文件等。与此同时,并不是所有案件都在证据中罗列了被告人应当遵守防疫措施的依据文件。

      另一方面,犯罪嫌疑人是否明知或被告知了相关防疫措施,在部分判决书中难以看出,尤其是涉及2020年疫情早期的相关行为时。有的检察院对此会进行考量。如在新疆昌吉市的一起案件中,姜某某2020年1月在重庆、天津、攀枝花、成都等地出差,返回新疆后未进行报告,并在社会面有活动,2月6日确诊后导致400余人被隔离。昌吉市检察院认为,证实姜某某主观上明知自己病情为新冠肺炎症状的证据不足,证实其客观上是否被告知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措施的证据不足,在其从伊宁回到昌吉后,昌吉各小区的封闭状况、其是如何进入居住小区的事实不清,最终检方作出了不起诉决定。

      2021年8月10日,重庆,渝鄂省界处G42沪蓉高速公路巫山服务区疫情防控查验点,巫山县交通综合行政执法队员和卫生健康人员对过往车辆进行行程扫码检测。   至于“从重”,在李文峰表态前,《新冠疫情意见》本身也提到:对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实施有关违法犯罪的,要作为从重情节予以考量,依法体现从严的政策要求,有力惩治震慑违法犯罪,维护法律权威,维护社会秩序,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财新梳理公开的司法文书发现,刑期较重的有3起案件,被告人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其中2名被告人适用缓刑;共有28名被告人被判处1年及以上有期徒刑,全部80名被告人的平均刑期为9.3个月,其中41人适用缓刑。

      处罚较轻的,有法院判处被告人3个月拘役,同时缓刑6个月;也有法院将已经监视居住的8个月“实报实销”,判处被告人4个月拘役。最轻的则是检察机关认为“不构成犯罪”或“可以免予刑罚”,作出不起诉决定。

      还有一类引发争议的是“医生擅自接诊发热病人”案件。2022年5月10日,四川南充市顺庆区法院一审判处一家医院正、副院长有期徒刑1年,两人均已上诉。而在浙江平阳县的一起案件中,村卫生室负责人苏某某于2020年1月24日至31日,在知悉不得诊治发热病人的要求情况下,仍私自接诊有发热症状的2名病人。2月4日,这2人确诊,致其间就医的17人被隔离。平阳县检察院认为,苏某某实施了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行为,但犯罪情节轻微,具有如实供述情节,不需要判处刑罚。

      这也符合李文峰在强调“从快从重”的同时,提醒执法司法机关要“注意采取非刑罚处理方式,避免打击面过大”。他表示,并不意味着只要违反这些防控措施的就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情节显著轻微的,或者危害不大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由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公安机关责令纠正,给予警告、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

      2020年3月10日,最高法刑一庭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也表示,由于各地面临的疫情形势和防控任务差异较大,法院在案件审理中也要充分考虑各地这种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形势任务。因为同样的行为在疫情风险等级不同的地区,其危害性是不一样的,裁判中要有所体现,要平衡国法、天理、人情,实事求是,做到罪责刑相适应,避免政策把握粗放化、简单化。

      “乙类乙管”之后   《刑法修正案(十一)》在2020年12月26日通过,并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次修法,《刑法》第330条“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修改为“引起甲类传染病以及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具体情形中,第四种“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修改为第五种“拒绝执行县级以上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并增加一种情形:“出售、运输疫区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者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未进行消毒处理的”。

      关于“扩大解释”的争议,最终以《刑法》进行修改、与司法解释对表而告终。不过,从司法实践来看,目前公布的114份司法文书中,仅有24份是在《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实施之后作出的裁判。实际上,这些案件绝大多数都发生在2020年1月和2月,由湖北返乡或途经湖北返乡人员引起。

      颇为巧合的是,整整两年后,2022年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22年第7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经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再纳入《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

      稍早前的2022年11月1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公布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二十条”)。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又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新十条”),再度放松了对新冠疫情的管控,包括进入绝大部分公共场所不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查验健康码,也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

      从2023年1月8日开始,新冠感染正式回归“乙类乙管”,从而不再适用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基于防疫政策优化,2022年12月中上旬,黄应生接连公开发文,呼吁调整涉疫案件处理思路。他向财新解释称,《刑法》上的“从旧兼从轻”原则,是指对于法律修改前的行为,依照当时的法律定罪量刑,而如果修改后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新法。该原则不仅适用于《刑法》条文本身发生变化的情形,也适用于《刑法》条文所指向的前置法律(如行政法律)发生变化的情形。

      黄应生表示,“乙类乙管”之后如果再根据行为时的政策,对违反防疫规定的行为加以刑事惩处,则不再具有正当性,反而可能会激化社会矛盾、损害司法权威。因此,他建议,对于先前发生的妨害传染病防治案件,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应当依照“从旧兼从轻”原则作无罪处理;对于已经判决生效的案件,也应当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只要当时判决所依据的政策是各地擅自“层层加码”的不合理、不合法的政策,或者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均应当纠正。

      黄应生强调,尤其是对于2021年11月以来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的疫情,因为传播奥密克戎毒株而受到刑事或者行政处罚的当事人,应当作为纠错的重点。因为奥密克戎的传播性极强,流调往往不够及时、准确,要认定嫌疑人的行为“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在证据上并不容易,更多的只能是推定。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韩旭在谈及“医生擅自接诊发热病人”案件时提到,很多判决会考虑当时的政策背景,是政策实施型的。虽然判决是以法律的名义,但背后隐含着落实贯彻政策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也不能说当时的判决就一定是错的,“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形势变了,政策调整了,自然司法也应该随之调整”。

      为了便于实践操作,韩旭建议,对于未了结案件的判决或者裁决等,可以以政策调整或证据不足为由不予追究;而对于已经判决生效的案件,建议通过再审程序纠正。韩旭还提醒说,即便当事人确实违法,也应尽可能对之前的行为适用行政处罚,而非刑事处罚,以体现《刑法》谦抑精神。万淼焱则从技术角度提出,已经判决生效的案件,可以通过减刑、假释等方式,先恢复当事人的人身自由。

      对贺宏国和韩东来说,相较于被收监服刑的罪犯,他们因为监视居住的确也享受着一定程度的自由。但无论如何,已经生效的有罪判决,让他们的人生背负上了刑事案底。再审申请书里,贺宏国提出,原审认定事实有误,适用法律不当,量刑畸重,请求绥中县法院提起再审,依法改判。韩东提出,原审认定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依《刑法》规定存疑案件不能定罪,请求绥中县法院提起再审,改判无罪。

      2023年1月3日,绥中县法院已收下了二人亲属代为提交的再审申请书。“法院说也在研究是不是判得有点重,要重新再审;说你们家属要能提出再审,就更好了。”韩东说。

      徐路易、赵今朝、周东旭、单玉晓,周昕、黄佳钰(实习)对此文亦有贡献

    1. 内地人可赴香港接种复必泰二价疫苗 价格约2000港元

      【财新网】香港与内地即将于1月8日通关,内地游客届时可赴港自费接种mRNA新冠疫苗复必泰二价疫苗。1月6日,复星医药( 600196.SH / 02196.HK )宣布,为香港地区的私营医疗体系供应复必泰二价疫苗,有需要人士可在提供复必泰二价疫苗的诊所或医疗机构自费接种。

      据财新了解,当前提供内地人自费接种复必泰二价疫苗的诊所数量不多,接种一剂疫苗的价格约为1500港元至2000港元。位于中环的莱佛士医疗中心告诉财新,包括医生问诊费用在内的接种价格为1988港元,可以提供个人证件号电话预约。体检中心快验保在旺角和铜锣湾的服务机构的复必泰二价疫苗接种套餐价格则为1488港元。香港老牌私立医院养和医院告诉财新当前正筹备提供复必泰二价疫苗,暂未有详细价格和安排。

      复必泰二价疫苗是针对新冠原始毒株以及奥密克戎BA.4/BA.5毒株的mRNA疫苗,是复必泰原始毒株疫苗的迭代,与欧美地区使用的辉瑞/BioNTech二价疫苗为同款疫苗。这款疫苗适用于12岁及以上,已经完成新冠疫苗基础免疫人群的加强接种,即需要完成两针灭活疫苗接种之后才能接种复必泰二价疫苗。

      辉瑞与BioNTech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二价疫苗作为加强剂接种后,针对奥密克戎BA.4/BA.5变异株以及原始株等病毒株均可产生强烈的中和抗体反应,与原始株疫苗相比,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和广谱性,能全面覆盖奥密克戎变异株,同时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1月6日,复星健康平台正式开启复必泰二价疫苗赴港接种预约,预约服务的价格为299元,预约成功后即可赴港自费接种复必泰二价疫苗。在此之前,复星健康曾上线了二价疫苗接种意向的预约系统,但是截至发稿,复星健康未回复财新关于有意向接种人数的查询。

      2022年12月,复必泰二价疫苗在中国香港获正式注册,这意味着,私营医疗机构可自行采购此类疫苗以供自费接种。在此之前,香港市场的复必泰二价疫苗由政府统一采购,香港居民等其他合资格人士可以免费接种。

      复必泰至今仍未在内地获批,内地居民无法在内地接种。澳门此前于2022年11月1日开始正式运行非本地居民复必泰新冠疫苗的自费接种服务。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接种点工作人员此前在采访中告诉财新,内地游客赴澳门接种复必泰的热情很高。“12月以来,内地游客接种量大增,从一开始的几个人到现在每天一百多人,目前基本处于都是满负荷运作状态。”

      澳门目前向非本地居民仅提供复必泰原始毒株疫苗,其接种预约平台GoSmart线上平台显示,不同的年龄段接种的费用也不一样,60-70岁人群接种费用最高,为1650港元/针,约合人民币1480元/针;18-40岁青年人群以及7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费用最低,为1360港元/针,约合人民币1220元/针。

    1. 中国法院拟扩大涉外案件管辖范围 境内消费者或可在住所地起诉境外经营者

      【财新网】未来将有更多涉外民商案件纳入中国法院管辖范围。正在修改中的《民事诉讼法》拟对多项涉外诉讼规则作出调整,力图将国际民商事诉讼规则引入中国诉讼制度。

      《民事诉讼法》是规范民事诉讼程序的基础性法律。中国现行《民事诉讼法》1991年通过,2007年、2012年、2017年、2021年先后四次修正,但都未对涉外民事诉讼程序作出实质调整。此番修法重点调整涉外诉讼规则,修正草案日前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初次审议,目前正公开征求意见。2023年1月28日前,公众可登录中国人大网或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提出意见。

      为何2021年修正后,转年再次修改《民事诉讼法》?最高法院院长周强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作关于《民事诉讼法》修订草案的说明时表示,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加强涉外法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此外,2021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最高法院试点改革民事案件级别管辖制度,并要求试点期满修改完善有关法律。

      周强亦表示,近年来中国法院审理的涉外民商事案件快速攀升,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当事人主动选择中国法院管辖的案件日益增多。“司法实践面临的管辖权际冲突等问题愈加复杂,现有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功能定位、制度设计便捷解决涉外民商事纠纷。”

      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吴玉良在分组审议时亦透露,2022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最高法院关于涉外审判工作情况的专项报告,为协助常委会做好相关工作,全国人大监察司法委对法院涉外审判工作进行专题调研。调研中发现,现行法律关于涉外诉讼程序的规定已不适应实践需要。比如,涉外送达难、调查取证难长期存在,造成涉外审判周期长,有些案件几年结不了案;涉外管辖连接点少,导致有些案件难以受理,不利于保护中国公民企业海外利益。

      财新注意到,修正草案共对民事诉讼法作出28处调整,涉及29个条文,其中新增条文16条,修改条文13条,涉外诉讼规则占据较多篇幅。

      草案完善中国对涉外民商事案件的管辖规则。一是增加管辖涉外案件的类型,将管辖纠纷的类型拓展至财产权益纠纷和非财产权益纠纷, 增设侵权结果发生地和其他适当联系作为管辖依据,更好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诉权。二是完善涉外协议管辖规则。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对于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不在中国领域内的,明确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中国法院管辖。此外,草案还增加涉外专属管辖的情形。借鉴各国立法实践,增加因在中国领域内设立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设立、解散、清算,该机关作出的决议的效力等提起的诉讼,以及因在中国领域内审查授予的知识产权的有效性等提起的诉讼等与中国利益密切相关的特定类型案件,适度扩大中国法院管辖范围。

      草案还明确涉外消费纠纷、涉外网络侵权纠纷的管辖规则。顺应跨国电商平台消费快速增长的趋势,就因涉外消费引起的纠纷, 加大消费者诉权保护力度。草案规定:消费者对住所地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经营者或经营者分支机构提起的诉讼,消费者住所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可由消费者住所地法院管辖。另外,修正草案破解涉外信息网络侵权情形下确定地域管辖的困境,将司法解释中的合理规则上升为法律,明确涉外信息网络侵权的管辖依据。

      国际民商事案件多出现管辖权冲突。就此,草案将司法解释中关于平行诉讼、不方便法院的成熟规定上升为法律,完善相关适用条件。保障中外当事人正当司法需求,明确中国法院可以受理他国法院已经受理的案件。顺应国际社会“预先承认”的立法趋势,降低中外当事人诉讼成本。对于具备法定情形,中国法院审理案件和当事人参加诉讼明显不便的案件,适度礼让由他国法院行使管辖权。

      在涉外案件中,司法文书送达难降低了审判效率。在保障受送达人程序权利的前提下,修正草案优化涉外送达制度,适度穿透法人或非法人组织面纱,增加相关自然人与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之间替代送达的适用情形。积极稳妥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增加即时通讯工具、特定电子系统等电子送达方式。此外,草案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赋予以受送达人同意的其他方式送达的法律效力。缩短公告送达期限,优化涉外公告送达规则。

      此番修法还增设域外调查取证条款,保障法院准确查明案件事实。对域外调查取证作出明确规定,在尊重所在国法律及双方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明确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工具或其他方式取证,拓宽法院查明案件事实的渠道。

      草案还完善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制度规则。一方面增强中国司法审查的透明度。当事人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除法定情形以外,应予以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裁判违反中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或者侵犯全、社会公共利益的,则不予承认和执行。

      另一方面,明确因同一纠纷向我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程序与我国法院案件审理程序的关系。当事人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所涉争议与我国法院正在审理案件属于同一争议的,中国法院可以中止审理,促进稳定相关法律关系和当事人预期,同时明确中国法院恢复诉讼程序的情形。

      此次修法还推进仲裁裁决的国际流通。将认定仲裁裁决籍属的标准由仲裁机构标准修改为裁决地标准,促进仲裁裁决的跨境执行。增设申请人住所地法院、与裁决所涉纠纷有适当联系地法院为仲裁司法审查的管辖法院,便利仲裁当事人权利救济。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曹建明在分组审议时认为,应完善涉外送达规定,建议对草案第21条第5项“受送达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立的独资企业中的“独资企业”修改为“企业”。曹建明表示,实践中,外资在华投资以合资企业形式居多,合资企业与外国投资人事实上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为进一步提高涉外送达的便捷性,可以考虑将独资企业扩大为与外国投资人具有资本联系的企业,而不必仅仅局限于独资企业。“实际上对涉外送达这一单纯的程序性问题,国外立法对此规定一般都更为宽松和灵活。”

      “希望草案能够考虑一下若允许消费者在住所地法院起诉境外经营者,可能会造成境外经营者的重大不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委员在分组审议时提出,对境外合法经营者的保护要有适当平衡。境外经营者为了避免在中国被起诉,将可能采取多种防守型的对抗,例如不卖货给中国消费者,不和中国人打交道,不投放任何财产在中国,以免被执行,强制中国消费者对境外管辖表示同意,从而实际操作上排除中国法院的管辖等。他建议应规定中国法院原则上只对境外经营者造成严重人身损害,或重大财物损失的诉讼主张进行管辖。

  4. Dec 2022
    1. 预警新冠后另一“杀手” 药企争投RSV药物

      【财新网】“目前RSV急诊和住院人数的峰值是过往的三倍多。”凛冬将至,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正席卷北美和欧洲,“(RSV病例)激增正在世界许多地方发生,预计中国也会有,尽管现在还没有开始”。

      在接受财新采访时,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科大学儿科/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全球母婴和儿科健康项目主任Joseph Domachowske作出上述提醒。

      RSV是全球婴幼儿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因,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由此被称为“婴幼儿杀手”。作为季节性流行病毒,RSV原本在冬春两季广泛流行,但新冠大流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前两年RSV的流行态势。Joseph Domachowske介绍,通常美国的RSV流行季从11月中下旬开始,一直持续到次年4月。然而,2020-2021年没有RSV流行季,2021-2022年,美国在夏季和初秋爆发了RSV,2022-2023年RSV流行季开始得很早,到9月底,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例已经增加。美国全国范围内约80%的儿科医院床位被占用。(参见财新网《欧洲建议标注mRNA疫苗月经副作用 美国儿童医院RSV病例激增|大流行手记(10月29日);“三重疫情”冲击欧美 警惕婴幼儿RSV感染激增风险|大流行手记(12月16日)》)

      当前,RSV病例激增的国家正处于“还债期”。Joseph Domachowske分析认为,这种急剧激增的可能原因是2020-2021年没有RSV传播。新冠疫情后,由于广泛的社交疏远、戴口罩和学校关闭,年长的学生没有将病毒从学校带回给他们的兄弟姐妹。“这些年没有正常的病毒活动,只有极少数婴儿感染了病毒,留下两个出生队列的婴儿对首次感染没有任何局部免疫力。这被称为RSV的免疫负债(an immunity debt against RSV),而我们现在正在偿还债务。”

      自1956年从黑猩猩呼吸道中被发现以来,RSV至今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或抗病毒药物,也尚无疫苗获批上市。

      目前全球范围内获批用于预防和治疗RSV的药物仅有两种,分别为帕利珠单抗,以及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但前者仅获批用于预防少数具有特异性特征的婴儿及低龄儿童的RSV感染,且在国内尚未获得批准,其单剂量成本也高达1000美元至3000美元;后者虽获批用于治疗RSV感染,但由于缺乏显著临床疗效,以及存在明显的不良副作用,尤其是致畸性及溶血性贫血,美国儿科学会及中国专家共识均不建议使用。

      不过,这一局面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打破。近10年来,针对RSV的抗病毒药物研发已经显示出临床应用前景,并可能在未来几年陆续上市。其中,在新冠药物及疫苗的研发和商业化中成绩亮眼的辉瑞也通过收购布局了进展可期的在研新药。

      几经挫败的RSV疫苗距离上市仅一步之遥,单克隆抗体药物亦呼之欲出。据《柳叶刀》在今年8月发表的《呼吸道合胞病毒预防触手可及:疫苗和单克隆抗体的前景》(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prevention within reach: the vaccine and monoclonal antibody landscape )一文介绍,包括疫苗和单克隆抗体在内,目前全球有33种RSV预防候选药物正在进行临床开发,其中有9种候选药物处于三期临床试验阶段。今年11月,由赛诺菲和阿斯利康联合研发的预防用单克隆抗体Nirsevimab已经于在欧盟和英国获批,用于婴儿预防RSV疾病。

      不过,在积极布局研发的药企当中,目前仍少有中国企业的身影。

      抗病毒药物呼之欲出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一种核糖核酸(RNA)病毒,属于肺炎病毒科(Pneumoviridae)正肺病毒(Orthopneumovirus),“合胞”是指多个单核细胞聚合起来,变成巨型的多核细胞。RSV经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多发于人群密集之处。

      面对RSV,婴儿和老年人是脆弱群体。对成人而言,它通常只带来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但在老年人中,RSV会加重已有的肺部和心脏疾病,是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婴幼儿中,病毒会攻击肺部的小气道,若不及时控制,可进展为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造成呼吸困难,危及生命,在早产儿及有潜在心脏和呼吸问题的儿童中尤其严重。 Joseph Domachowske告诉财新,大约97%的儿童在2岁之前第一次感染,67%的儿童在1岁之前被感染。其中,1/3的儿童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约10%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情严重,需要住院治疗。

      病程进展往往难以预料。Joseph Domachowske表示,一些婴儿患上感冒,一周到十天内就会痊愈,其他人则会继续发展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我们不知道哪些原本健康的孩子会有轻微疾病,哪些会发展成严重疾病。如果婴儿严重到足以住院,病毒仍无法预测,有些婴儿会开始康复,其他人则进一步发展到呼吸衰竭,需要插管和机械通气。如果没有重症监护(ICU),这些婴儿就会死亡。

      在发展中国家,RSV是造成婴儿死亡的第二大常见原因。Joseph Domachowske介绍,据估计,RSV每年会在全球范围内杀死约25万人,资源贫乏国家的死亡率最高。绝大多数死亡发生在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在这些地区,许多婴儿由于缺乏或没有足够的医疗保健来支持他们度过感染而死在家中。在发达国家RSV死亡率很低,以美国为例,每年大约有100名婴儿死于呼吸道合胞病毒,而总出生队列仅接近400万。

      由于缺乏特异性抗病毒药物,RSV的治疗通常为对症治疗,即根据患者症状进行退烧、吸氧、水合等。

      近年多款针对RSV的抗病毒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目前进展较快的主要有爱科百发的Ziresovir、强生的Rilematovir、Enanta的EDP-938和已被辉瑞收购的ReViral公司研发的Sisunatovir(RV521)等。其中Ziresovir、Rilematovir和Sisunatovir的靶点都是病毒上的F蛋白,EDP-938的靶点是病毒上的N蛋白。

      Sisunatovir是一种在研的口服融合抑制剂,旨在通过抑制由F蛋白介导的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融合,以阻断RSV复制。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授予其快速通道资格。其在健康成年人群中开展的2期试验结果显示,Sisunatovir可明显降低病毒载量;Sisunatovir 治疗儿童患者的全球2期临床研究也在进行中;针对成人和儿童患者的进一步临床研究也正在计划中,公司称届时将根据监管机构给予的反馈择机启动。

      12月19日,辉瑞宣布从联拓生物获得Sisunatovir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地区,以及新加坡的开发和商业化权利。Sisunatovir原为ReViral公司产品,2022年6月,辉瑞完成了对ReViral以及该公司RSV治疗候选产品组合的收购,但这一收购不包括Sisunatovir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新加坡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权利。该许可此前已由ReViral在2021年3月以1.19亿美元授予联拓生物。

      另一款研发步伐更快的抗病毒药物Ziresovir(AK0529),是RSV融合蛋白小分子抑制剂,通过结合病毒的F蛋白从而阻止病毒侵入人体细胞,防止感染引起的疾病,也可以阻止病毒通过细胞与细胞间的融合(即形成“合胞体”),从而实现抗病毒效果。据爱科百发公司披露的3期临床试验结果,Ziresovir临床起效迅速,在治疗第3天,与安慰剂组相比,其针对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提高了30%;在RSV的重症高风险人群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中,Ziresovir表现出更显著的临床获益,与安慰剂组相比,其临床症状评分的改善提高了55%。2022年12月19日,爱科百发宣布Ziresovir已在中国递交上市申请,并被纳入优先审评。

      强生在研的Rilematovir同样是一种小分子抑制剂,针对儿童、成人和免疫缺陷人群,目前正在对因RSV感染住院的婴儿进行临床评估。Rilematovir显示出非常有效的抗病毒活性和低细胞毒性。除了对RSV A2株的活性外,Rilematovir对许多来自A和B亚群的RSV毒株也具有高度活性。据公开信息,2期试验将于2023年结束,3期将结束于2025年。

      相较之下,Enanta公司研发的针对病毒上N蛋白的抑制剂的EDP-938的临床试验进展并不顺利。5月18日,Enanta Pharmaceuticals公司公布了EDP-938在RSV成人患者的2b期临床研究结果。试验未达到总症状评分降低的主要终点和抗病毒的次要终点。

      触手可及的RSV疫苗   如今RSV感染性疾病仍是没有疫苗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预防RSV感染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全球首要任务之一,RSV预防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也被WHO列为全球优先级最高的产品之一,但截至目前尚无RSV疫苗获批上市。

      过去60年,全球科研人员对RSV疫苗进行了大量研发,但一直面临安全性不足或免疫原性弱等巨大挑战,RSV疫苗以临床试验失败率高而著称,目前已有7种进入临床试验的RSV疫苗因安全原因被叫停,或是因保护效果不足而宣告失败。除此之外,RSV疫苗缺乏理想的动物感染模型,很难开发出一种同时适用于孕妇、儿童和老年人的疫苗。

      代价最为惨重的一次失败在上世纪60年代。彼时由辉瑞公司研发的福尔马林灭活疫苗(formalin-inactivated RSV,FI-RSV)是全球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的RSV疫苗,但儿童接种后再次感染RSV,疫苗不仅不能产生保护效果,反而加重接种者病情,导致80%接种者入院并造成2名儿童死亡。

      此后几十年,RSV疫苗研发一度成为研发“黑洞”,直至2013年,研究者解析出构象稳定的RSV融合前 F 蛋白(prefusion F protein,Pre-F)。在RSV疫苗的研发中,研究者普遍靶向病毒表面较为稳定的F蛋白。F蛋白包含 Pre-F和 Post-F两种构象,Pre-F 是一种亚稳定结构,当病毒与人体细胞发生融合后,转变为稳定的Post-F。在2013年以前,RSV疫苗均针对 Post-F 设计研发。Post-F 虽稳定但难以引发高水平的抗体;Pre-F可以引发高水平抗体但不够稳定。

      2013 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教授Jason McLellan等研究者对 F 蛋白进行优化改造,获得了稳定的 Pre-F,并发现了新的中和抗体表位 ø。ø是Pre-F 特有的抗原表位,产生中和抗体的活性最强,较针对其他表位产生的抗体中和活性高几十倍,该成果被评为 2013 年度科学十大进展之一。

      此后,以 Pre-F 为基础的RSV疫苗研发项目大量出现。目前全球有十多款RSV疫苗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涉及6种技术路线:病毒载体疫苗、亚单位疫苗、颗粒疫苗(particle- based)、减毒活疫苗、嵌合疫苗和核酸疫苗。多款候选疫苗三期临床试验数据表现不俗。

      由辉瑞研发的疫苗PF-06928316(RSVpreF),针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2022年8月,辉瑞公司发布了3期临床试验中期疗效分析的积极顶线结果,数据显示其保护力达66.7%,并且耐受性良好,也没有出现安全性的顾虑。此外,孕妇通过在怀孕晚期注射该疫苗从而将抗体传递给胎儿,还能在婴儿出生后头6个月对其进行保护。

      继辉瑞告捷之后,今年10月,由GSK研发的疫苗RSVPreF3OA也传来好消息。10月13日,GSK宣布,其针对60岁及以上成人的RSV候选疫苗在关键的3期试验中达到主要终点,疫苗的总有效率为82.6%,满足试验的主要疗效阈值。

      上述两款疫苗的研发进展被列入美国《科学》杂志评选的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榜单:两种疫苗的大规模临床试验最终证明它们能够安全地保护受这种常见感染影响最严重的两个群体——婴儿和老人。

      单抗在路上   单克隆抗体(mAb)研发亦前景可期。与疫苗激活人体免疫系统的主动免疫机制不同,单克隆抗体能提供及时、快速和直接的免疫保护。目前针对RSV 的单克隆抗体研发主要针对位于 pre-F 蛋白上的高度中和敏感表位的下一代抗体,下一代 RSV 抗体经过 Fc 突变改造,可延长半衰期,并在整个 RSV 季节保护所有婴儿免受下呼吸道疾病的侵害。近几年RSV在研单抗药物中,Nirsevimab和Clesrovimab (MK-1654) 等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由赛诺菲和阿斯利康联合开发的单克隆抗体Nirsevimab(MEDI-8897),这是一种针对F蛋白Ø位点的人源单抗,Fc部分有YTE突变,可以延长半衰期。与已批准的Palivizumab相比,Nirsevimab最突出的优势是不必每月注射,一次肌肉注射就可以使婴儿在整个流行季节得到保护,从而有效降低成本,而且该预防手段不仅可用于高危儿童,而且适用于所有婴儿。11月4日,欧洲委员会批准nirsevimab用于新生儿和婴儿,帮助他们在第一个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行季到来时预防RSV下呼吸道感染疾病。

      该药在2b期试验中证明对健康早产儿具有很高的疗效,在3期试验中减少健康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的RSV下呼吸道感染。2022年3月3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Nirsevimab 3期临床试验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单剂Nirsevimab保护婴儿免受需要就诊的呼吸道合胞病毒引发的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达到74.5%,具有统计学意义。

      Joseph Domachowske曾参与NirsevimabIIb及III期临床试验。他告诉财新,Nirsevimab有可能彻底改变婴儿RSV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RSV季开始时的单剂量对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近80%。

      由默沙东研发的Clesrovimab(MK-1654)是另一种半衰期延长的单克隆抗体,具有与Nirsevimab相同的YTE突变,靶向位点IV(由于部分靶向RSV F蛋白的位点V, 而优先结合pre-F)。其正在进行婴儿的2b/3期试验和3期试验。这种单克隆抗体在体外显示出对RSV临床分离株的高效力,并且对RSV亚群A和B毒株等效。

    1. 国产新冠口服药VV116对标Paxlovid,临床试验数据有何不同?

      【财新网】一款国产新冠口服药的III期临床研究结果在权威学术期刊发表。

      12月29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在线发表了国产新冠口服药VV116的III期临床研究结果,VV116由君实生物( 01877.HK )自主研发。该研究表明,伴有高风险因素的轻中症新冠患者服用VV116后,临床恢复的时间“非劣于”辉瑞的新冠口服药Paxlovid,而且VV116的安全性顾虑更少。

      VV116的III期临床试验在2022年上海疫情高峰时完成,入组患者来自瑞金医院和瑞金医院管理的方舱。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赵任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皋源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院士、徐懿萍教授、谢青教授,共同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曹竹君、高卫益等。

      今年4月4日至5月2日期间,该临床试验纳入822例确诊患者,均为轻度至中度的新冠患者,且伴有高风险因素。高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在60岁以上、心血管疾病、肥胖或超重、吸烟、糖尿病等。

      上述新冠患者中,有384名接受VV116的治疗、387名接受Paxlovid的治疗,其中77.3%的患者都在出现症状后5天内接受治疗。研究的主要临床终点是临床症状恢复的时间,次要终点为截至第28天进展为重症、危重症或死亡的患者比例(以下简称“转重症”)等。

      研究结果表明,VV116与Paxlovid对比,临床恢复时间达到非劣效,而且VV116组的恢复时间中位数为4天,短于Paxlovid的5天。次要终点方面,VV116和Paxlovid两组均无患者进展为重症、危重症或死亡。

      此外,VV116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7.4%,低于Paxlovid组的77.3%,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味觉障碍和高血脂,其中严重不良反应较少,在VV116和Paxlovid两组中分别发生1起和2起。

      研究者在论文中坦言,该临床试验有一定局限性。该临床试验采用单盲设计而非更严谨的双盲,单盲仅对研究者设盲,即受试知道自己服用的药物是什么,可能影响患者的主观感受。研究者对此解释称,由于奥密克戎的暴发,Paxlovid的安慰剂在临床试验开始前未完成生产,因此无法采用双盲设计。

      同时,由于两组患者中均无进展到重症的患者,研究者承认VV116在转重症这一次要终点无法得出任何有效结论,需要在另一次试验(NCT05242042)中再评估。

      研究者还指出,在感染早期及时给予患者新冠口服药,有助于减轻住院负担、暴露后预防,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家庭传播。

      VV116由君实生物研发,合作方包括旺山旺水、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亚药物研发中心。该药物是一种核苷类似物,改造自瑞德西韦(Remdesivir)的核苷代谢物GS-441524。

      吉利德研发的瑞德西韦最初曾尝试用于治疗丙肝,之后又研究用于抗击埃博拉病毒。2020年5月获得美国FDA的紧急使用授权,被批准用于治疗新冠肺炎。但瑞德西韦需要静脉注射,其对住院患者的疗效却有限,由于给药方式的限制,瑞德西韦的可及性也难与后来上市的抗新冠口服药相提并论。(参见:《解药|瑞德西韦治新冠获美正式批准 有效性争议持续》)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沈敬山领衔的研究团队选择GS-441524作为修饰的母体结构,经过氘代修饰和全酯化设计,最终确定了VV116作为候选物。临床前研究发现,VV116在体内外都表现出显著的抗新冠病毒作用,且与瑞德西韦相比具有更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2022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发表VV116的I期临床结果后,君实生物很快开展III期临床试验并完成入组。5月23日,君实生物在公告中披露了III期临床试验的结果,但由于修改临床终点等原因受到过质疑。

      根据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ClinicalTrials.gov)公开的资料,VV116的III期临床试验最初设置了两个主要临床终点,即临床恢复时间和转重症比例。2022年5月14日,转重症比例的临床终点被放弃。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专家曹彬、王业明在NEJM授权的平台撰文指出,这可能是由于研究团队在试验执行过程中发现Omicron致病性下降,导致重症事件发生概率极低。

      面对质疑,君实生物今年7月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中回应称,头对头三期临床研究方案经与监管部门沟通后开展。目前NEJM发表的正是三期临床结果。不过,截至财新此次发稿,VV116的上市申请仍未递交,君实生物仍在与药监部门沟通。

      2022年5月,VV116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上市,用于中重度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君实生物方面对财新表示,除了已完成的这项与PAXLOVID“头对头”III期临床研究外,VV116还在不同的人群中开展了两项国际多中心的III期临床研究,这些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将为VV116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目前,国内获批上市的新冠口服药只有辉瑞的Paxlovid和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Paxlovid及其印度仿制药在国内仍一药难求。(详见《财新周刊》2022年第50期报道《缺药求解》)

      “口服类抗病毒药物因具有给药便利、耐药屏障高、运输存储限制少等优势,有助于缓解医疗负担,被认为是抗疫必不可少的防治手段之一。不过目前,仍有多种因素导致药物的应用受限(如:药物和药物的相互作用、可及性等),因此还需要研发更多有效、安全的治疗药物。”君实生物表示。截至12月29日收盘,君实生物股价报40.2港元,单日涨幅超5.3%。

    1. 黄益平: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人民币国际化是从2009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大家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了怀疑。2009年4月周小川行长在一篇关于国际货币积极改革的文章中提出,要把SDR做实,即超主权货币,但在客观的操作上比较困难。事实上,当时IMF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如何扩大SDR功能的研究小组,有七八个世界各国的专家作为研究小组的顾问,我是他们的顾问之一,不过做了一年多的就突然中止了。我们对人民币国际化有自己的考虑,但也有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变化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有内在的矛盾,即特里芬两难。

      2009年至2015年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个阶段,当时最突出的是两个特征:一个是政策驱动为主,另一个是主要强调支付结算的功能。虽然很多跨境贸易、跨境投资用人民币作为结算,但当时社科院世经政所的同事做过调查,发现用人民币结算的跨境贸易投资,事实上还是以美元计价。如果单从支付的角度来说,2015年人民币国际化是暂停了。“8.11”汇改后引发了一系列包括汇率和跨境资本流动方面的政策调整。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就停顿了,甚至有些倒退了。

      2016年形势开始稳定,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二个阶段开始了。2017年,国内金融市场加入了一些国际指数,一些双向开放的举措慢慢推出,可以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举措。我们现在处在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的区别之一是,除了政策驱动以外,现在更加重视市场需求的驱动。具体内容来看,除了支付之外现在更重视市场和投资的功能,下一步需要继续往前推。对人民币国际化和货币国际化进行简单概括,其实就是货币的三个功能——支付、计价和投资功能——能否到国际市场上发挥?过去支付做得不错,投资现在有些进步。但非居民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灵活持有人民币资产?现在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所以我们正处于第二阶段。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新形势   目前的人民币国际化面临一个新的国际形势。今年2月底以美国为首的32个国家行动一致,对俄罗斯采取制裁,把俄罗斯央行的外汇储备冻结了。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本轮全球化大概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每个国家可以自由地去参与经济金融交易,主要考虑投资、风险和回报,即便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不一样,仍然可以参与全球化活动,这是全球化的一个本质含义。中国作为全球化最主要的获益者之一,也从这样的体系中获得了很大的好处。改革开放以后最大的外部经济支持因素就是出口高速增长、大量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中国,这两件事情发生的大背景就是全球化。全球化包含很多公共制度秩序的安排,其中之一就是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成为了一个全球金融的公共品,大家都可以用,很少担心美元会出问题。2018年以来,中美发生了贸易冲突,经常有人说美国有没有可能把我们的外汇储备没收?当时我一直觉得不太可能,因为美元虽然是国际货币,但对美国的金融体系在国际中的重要性同样重要,如果没收了我们的外汇储备,其实对他们来说损害也非常大,所以我一直觉得不太可能。但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在今年2月就这样发生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并不在于是俄罗斯对还是美国对,而是一个国家利用全球公共品美元制裁另外一个主权国家,这样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就改变了。过去我们基本上不太担心持有美元或者欧元资产的潜在风险,但恐怕将来这会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制裁措施刚出台的时候,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就说这个措施出台以后,将来各国央行做投资必须考虑新的风险溢价问题,即不再是基本上没有风险、可以自由持有美元,而是要担心持有美元的风险问题。这是对我们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个最大冲击。其实这不仅是美元的问题,欧元、日元和英镑也有类似的措施。可以看到,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的货币是在一起的,但并不意味着一部分国家可以利用全球公共品的地位制裁另外一些国家,这说明将来的金融秩序可能发生改变。在这个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是怎样的?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将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到底会怎样变化。最合适的办法是真的创建一个超主权货币,而不是由个别国家操纵,但这种可能性在短期也不是非常大。比较理想的话,需要美国重建世界各国对美元和现在国际货币体系的信心,让其变得更加包容,可以让新的货币加入国际货币体系中。

      现在的问题是,所谓的国际货币主要是发达国家的货币,有没有可能增加一些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人民币只是一种考虑,有没有可能印度的、巴西的或者另外一些国家的货币也能够加入这个篮子,使其更加多样化。现在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没有多样化,还是在一个小系统里面。将来可能两套系统相互并行、相互竞争:美国为首的建立一套体系,发展中国家再做一套体系。我个人不太倾向于支持这样的体系,但这种风险是存在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进入到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

      如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肯定是要往前推的,但我们一定要考虑在一个开放的全球化的框架中来推。其实我最担心的是将来人民币国际化被推成只有伊朗、俄罗斯和朝鲜等部分国家使用,那样人民币国际化是不成功的。我们一定要防范这样的风险,重视央行和私人投资机构持有的美元风险溢价,要高度警惕美中关系。货币国际化的三个功能:支付、计价和投资的功能,最根本的还是投资的功能,原因在于非居民有信心、有能力、有可能持有人民币资产、货币,这样的人民币国际化才是可持续的。如果只是因为做交易用一下人民币,这种人民币国际化不太稳定。

      金融市场的开放对于提升人民币的投资功能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好的金融市场不但要有非常大的量,也要有流动性和很多不同的产品,要有好的制度安排。外国投资者投资了这样的产品,有着足够的流动性,随时想走就走,随时进来就能进来,有着足够的产品作为风险配置。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我们是不是准备好可以放开了?其实我是有一点怀疑的。但我觉得重要的是,实际上中国已经有国际标准、国际水平的金融中心,就是香港这个金融中心,我们能不能考虑把香港市场做成全世界最大的人民币资产的市场?如果非居民都可以在香港交易,其实相当于就可以持有足够的人民币资产,这在国内市场不能完全开放的前提下,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有帮助的。要尽量把香港做成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但香港事实上已经是国际水平的金融中心,如果可以真正开发一些人民币国际化的资产,这对人民币国际化是非常有帮助的。

      能不能用数字技术帮助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央行数字货币应该是很有希望的。国内有些民间的机构也一直在推动人民币往外走。我们的微信、支付宝可以到100多个国家去用,这个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化,但我们在这些方面已经有现成的技术,用数字技术帮助我们去做这样的工作,应该是特别值得推动的。因此,数字技术作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国际上也不算落后甚至领先的技术,要充分利用这样的有利条件,一起共同稳健推动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

    1. 如何救治新冠感染老人?

      【财新网】岁末交替之际,多地感染高峰已至,重症高峰亦紧随其后。北京等地出现发热门诊排长队、就医过程缓慢、医院重症床位不足的情况。财新走访多家医院急诊,挤满了输液、吸氧的老人,120持续不断送来新病人,部分医院一度没有足够床位收治。(参见财新网报道《特稿|北京迎战重症高峰》)

      重症救治是抗疫中面临的最大挑战。老人群体基础病多、身体更脆弱,感染新冠后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很高。多位医生向财新描述,最近一周内住院的病人基本为七八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同时伴有基础性疾病,心脏、肺部储备功能本身就差,感染后雪上加霜。

      老人怎样服药?如何治疗?及时妥善救治老人,对于守住最后一场战役、压平感染曲线发挥着重要的托底作用。

      及时监测,降低重症风险   根据北京协和医院12月26日发布的新冠诊疗参考方案,发生重症和危重症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65岁、养老机构居住人员、未接种疫苗、患有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神经认知障碍、肥胖症等)、各种形式的免疫抑制人群(肿瘤放化疗、器官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先天性免疫缺陷、HIV感染、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使用者等)。

      这多项指标均指向老年人。作为最容易发展为重症的人群,必须及时观察监测阳性老人的身体机能,将重症风险的关口努力往前推。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满祥介绍,老年人进展成重症的表现包括高烧持续不退、胸闷气短、运动耐量低。“如果老年人在服用解热镇痛药后,仍有头晕头疼、食欲不振的症状,或者稍微走段路、上层楼梯就浑身没劲,应警惕重症风险。”因此,及时监测指脉氧、血气、血压、酶血等指标,若胸闷气短则说明病毒感染到肺部,需拍胸部CT。

      而对于身体状况的监测要求更为细致。“老年人的身体反应往往较为迟钝,感染症状不典型,不一定像年轻人一样表现出突然的高烧,可能只是胃口下降或者精神低迷。”武汉六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发久解释,加之许多老人自身不爱表达,又独自居住,导致症状的捕捉不够敏感。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12月21日召开的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燕明提醒,尤其需要加强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观察。一是一般情况的变化,比如进食状态是否良好、有无尿失禁等;二是精神及神志状态,假如出现明显失智、认知障碍或者言语失去逻辑,都是危险信号;三是新的异常情况,比如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或者出现一侧肢体活动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沉默性缺氧”现象值得关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近日的公开发言中提到,许多老年人对缺氧反应迟钝,甚至完全感受不到呼吸困难,比如九十多岁的老人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发现异常时已经缺氧很长时间,很容易进展到危重症肺炎。他建议居委会或企业给每个有老年人的家庭送一个脉搏血氧仪。

      对于不少老年人来说,危险已经显现。河南许昌的刘春来(化名)今年79岁,患有糖尿病,未接种疫苗。11月12日感染后身体未出现明显不适,村里也没有药物供服用。然而在第九天起床时他突然双腿发软摔到地上,喘息非常急促,最终诊断双肺严重感染引发胸腔积液,最严重时血氧饱和度一度跌破80%,住院治疗10天后才痊愈。

      另有一名河北的老人家属告诉财新,82岁的外公前几天感染后吃不下饭、一直睡觉,家人以为是正常反应没太在意,拖着没有去医院。然而12月25日的CT结果显示肺部大片变白,只能靠吸氧输液维持。“医生说外公大概率撑不了太久了,同病房这几天来了好多老人都是类似情况。”

      目前许多家庭自行配备了指夹血氧仪和呼吸机。李满祥介绍,血氧仪是在家中监测老年人血氧饱和度的便捷工具,如果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意味着肺部已经受损,应立即就医。不过他提醒,对于没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准备呼吸机没有太大必要。“制氧机参数的设置最好在医生等专业人士的诊断治疗下,此外还需要其他的配套医疗措施,在医院的安全系数更高。”李发久则认为,相较于呼吸机,操作门槛更低的制氧机适合家庭储备,以防不时之需。

      同时,坚持做好老年人的基础性疾病管理。李满祥表示,老人感染新冠后会诱发原有基础病发作,尤其是与血管相关的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阻肺。由于老人免疫力低下,肺部阴影的进展趋势会非常快。

      2022年7月,《Vaccines》杂志发表一项关于北京地区灭活疫苗对Omicron和Delta变异株感染进展为肺炎的保护效力研究,显示65岁以上的人群感染后,发展为肺炎的比例是45%,相较6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增加4倍。而64%的糖尿病患者在感染奥密克戎后出现肺炎,没有糖尿病史的病例仅13%。

      李发久称,新冠和基础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以糖尿病为例,感染新冠后血糖随之波动升高,如果控制不稳定,炎症则难以得到抑制。如果仅忙于新冠治疗,忽视基础疾病常规服用的药物,将导致血压、血糖的上升,双重打击对于患者的多器官功能损伤更为严重。“保护老人的心、肝、肺、肾、大脑等器官,防止出现功能障碍甚至衰竭,这样新冠的治疗效果也会更好。”

      用药和就医   目前能够显著缩短病程、降低重症风险的一款抗病毒药物为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商品名:Paxlovid)。其关键性临床试验(EPIC-HR)显示,对于未住院、未接种疫苗的、轻中度新冠病毒感染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成人患者,在出现症状5日内服药,可将第28天的住院或死亡风险降低89%。

      李满祥介绍,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一定要尽早,在出现症状5日内同时服用300mg奈玛特韦片与100mg利托那韦片,每12小时一次,连续服用5天。据他观察,前往就医的老人多数还未服用Paxlovid,住院治疗期间会给他们使用。

      他同时建议,应特别注意与其他药物服用的过敏反应和拮抗作用。比如奈玛特韦和利托那韦是CYP3A的底物,心血管、糖尿病等部分治疗药物可能高度依赖CYP3A代谢,可能导致这些药物浓度升高,产生不良反应。据前述协和医院公布的诊疗方案,Paxlovid禁止与沙美特罗、利福平、他克莫司、西罗莫司、吗丁啉、辛伐他汀、利伐沙班、艾司唑仑等呼吸科常见药物合用。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告诉财新,第五波疫情时香港的经验是第一时间免费向感染的老人和长期病患者提供一个疗程的Paxlovid。“任何一个可能的风险因素都是开药的依据,比如特别肥胖、高血压病史。”

      但在内地,Paxlovid的获得仍是一项难题。一方面,医院出于医保控费的考虑,对于采购价高达2300元的Paxlovid,在储备和使用上多有顾虑。另一方面,Paxlovid在互联网平台上架后立刻售罄。近日,北京计划统一将Paxlovid配送至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社区医生接受培训后指导患者服用;同时将其纳入医保甲类报销,即全部纳入报销范围。不过据财新了解,目前患者可及性远未满足需求。

      何种情况需要就医?李燕明在12月13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第一,症状持续或者加重,比如发热持续甚至有加重倾向。第二,出现新的症状,比如胸痛、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或者突然肢体不能运动,特别是单侧肢体不能运动;或者老年人不能进食、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或者老年人嗜睡不认人了,出现定向障碍,这些都是危险的信号。第三,基础疾病的加重,比如老年人本身有冠心病的,出现心绞痛;原来有慢阻肺病或哮喘,出现了慢阻肺病和哮喘的加重。第四,80岁以上、未接种过疫苗的老人,是出现重症新冠肺炎的高危人群,需格外重视。

      患者通过门诊或急诊进入医院后,李发久表示,首先进行相应的症状处理。“比如发烧给他降温,喘气给他平喘,心衰给他控制心衰,另外提供Paxlovid和阿兹夫定两类抗病毒药物。”接着观察老人的并发症情况,出现肺栓塞进行抗凝治疗,细菌感染时给予抗细菌治疗,炎症风暴严重则施以激素来抑制炎症反应。

      如果患者呼吸困难须进行氧疗。按照严重程度,分别采取鼻导管吸氧、高流量吸氧、无创呼吸机、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来维持呼吸。甚至当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做CRRT(床边血液滤过)、ECMO(体外膜肺氧合)等抢救性治疗。

      李满祥介绍,目前医院为应对重症高峰,将其他内科开通收治普通新冠患者,把所有监护室尽量腾出来收治重症病人,同时想办法为ICU扩容。

      “任何时刻接诊医生都要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和医院条件和可能作最好决定。多数情况下收老人住院仍然是预防性,以防止万一。如一切都充裕,任何老人都收住院。但‘大海啸期’医生可能要决定有一、二或三种高危因素的老人才能住院。”金冬雁认为。

      城市之外,基层是重症患者救治的薄弱一环,三级诊疗体系的建设迫在眉睫。李满祥指出,首先,乡村家庭医生与辖区内老人建档对口保持联系,在他们感染后及时鉴别是否出现重症倾向。而村镇卫生院和基层医院并不具备重症救治能力,必须转诊至县市的三级医院。

      有农村老人家属向财新反映,由于村里药品短缺,且没有人手运送其前往县级定点医院治疗,老人转阴后仍有肺部炎症和双侧胸膜局限性增厚,同时加重了原有脑梗基础病,现在必须卧床插胃管尿管。

      张文宏在前述公开发言中建议,基层医院应当具备提供基本的氧疗、小剂量激素、俯卧位通气治疗的能力,这将为新冠疫情分级诊疗打下好的基础,避免医疗资源挤兑,使得高级别医院能及时收治危重症病人,或者即使在上级医院被挤兑的情况下,病人也能回到基层医院解决问题。

      轻症居家   对于轻症的老年人,同其他年龄阶段的患者一样,居家期间做好药物服用和健康监测即可。

      药物服用遵循“对症下药”的原则,比如发烧吃退烧药,咳嗽开点祛痰或者镇咳的药,此外多饮水多休息,让身体排毒。

      北京协和医院曾发布《新冠居家治疗,老年人如何选用退热药》的科普文章,指出老年人的肝脏、肾脏、心脏和肺脏各项功能出现减退,即便服用正常剂量药物,产生的反应也有明显变化。老年人对发热不敏感的同时,常规的退热药物有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应首选物理降温。准备温水蘸湿的毛巾,轻轻擦拭额头、耳后、颈部、手心等部位,水分蒸发可带走部分热量。物理降温效果不好时,再考虑退热药物。

      其中,患有严重的消化道溃疡,或有严重冠心病或心衰,或者正在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的患者,建议退热首选对乙酰氨基酚;中重度肝肾功能不全者,或已经在服用其他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伤的药物(如他汀类降脂药等),需在医师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水平,警惕加重肝肾功能不全,当出现恶心、皮肤黄染、尿量减少时及时就医。

      李发久提示,老年人对于药物说明书的理解掌握有限,避免吃错、乱吃药或同疗效药物重复服用,造成肝功能损伤,另外,老年人在服用退烧药后大量出汗,若未及时补充水分,容易出现滴血容量性休克或突然昏倒,因此用量上应给予正常成年人的一半甚至1/3。

      密切观察仍是第一要义。12月23日,北京市卫健委和医保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重症救治服务能力的通知》,提出依托辖区医联体等机制,加强早期干预、畅通转诊通道。向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发放血氧夹,在家自测血氧,明确简明监测预警标准。出现预警情形后,及时与社区医生对接,并转诊或指导患者前往辖区二三级医院。同时鼓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氧气灌装服务,方便居家氧疗。

      “居家老年人随时随地可能出现病情加重,需仔细观察他们的饮食、睡眠、精神、氧饱和度,同时保证健康的膳食结构和充足的休息,做好基础疾病药物的治疗。”李发久说。

    1. 现代央行制度起步

      文|财新周刊 王力为 王石玉

      中央银行的资本金不足,是否像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一样应引发担忧?多数经济学家并不这么认为,但央行家对此的回答多是肯定的。

      在全球多国央行都在艰难平衡拯救经济和控制通胀“两难任务”的当下,央行资本金与财政的关系引发一些关注。

      国际清算银行(BIS)货币和经济部部长Claudio Borio近日对财新表示,由于中央银行在危机后大规模购买政府证券,央行财务强健度的问题引发一些担忧;这些操作缩短了政府持有债务的久期,但央行因此积累了大量政府债券,资产负债表规模大幅扩大。

      当利率上升时,央行获得的利润可能减少,甚至亏损。“尽管央行可以在负资本的情况下运作,但如果有一套安排——在考虑各国特定环境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央行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应对通胀,无疑很重要。”Claudio Borio表示。

      在中国国内,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方面,提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此前,这一表述曾出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

      随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中发表题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署名文章,称“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有关规定,实行中央银行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充实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和资本,实现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健康可持续,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并以此促进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

      多位了解货币政策的人士指出,这是人民银行首次从制度层面提出资本金问题。一位资深金融监管人士表示:“当前阶段的重点不在于具体的资本金水平等细节,更在于普及央行也需要资本金的理念。”

      2022年,人民银行在正常履行货币政策职能之外,还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以增强可用财力、稳就业、保民生。根据2022年10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1月至9月人民银行已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1.13万亿元。结存利润主要来自过去几年的外汇储备经营收益。

      一位知情人士指出,人民银行利润上缴财政是惯例,但在实际操作中,每年上缴多少,并没有明确的规则,“多是一事一议、随机博弈的结果”,财政比较宽裕时人民银行先存着,财政比较紧张时就让人民银行上缴一些。这位知情人士分析,人民银行的全部资本由国家出资,属于国家所有,在这样的体制下,央行利润放在央行还是财政部的账上,对国家来说是一样的;但是,从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角度而言,应该制定相对明确的规则,并把规则制度化。国外央行通常会明确每年利润按一定比例上缴财政,有具体的计算公式。

      一位接近人民银行的人士认为,提出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是希望让宏观调控更规范化、制度化:一方面要防止赤字货币化;另一方面要防止央行资产负债表承担企业的信用风险,最终影响市场对央行的信任。

      国内金融风险增多,是当前提出这一制度的一大背景。易纲在前述文章中写道:“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历史阶段,我国经济金融运行面临更加复杂严峻的环境,外部冲击风险明显增多,国内经济金融的一些风险隐患可能‘水落石出’。”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未来一年的五大重点工作之一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并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

      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在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透露,金融稳定法前期推进较快,目前已进入人大立法程序,预计2023年有望出台,这将明显提高重大风险防控能力,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发挥重要作用。他还提到,金融风险通过“一事一议”进行处置的比例过高,处置责任仍然有待进一步明确,处置资源仍需进一步充实。

      对于如何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分析道,应尽可能由财政、央行与监管共同来构建一个国家金融安全网,央行在必要时提供最后贷款人的支持,财政也要发挥作用,代表政府出资来兜底;一些西方国家发生大的危机时,便是财政来注资,央行提供流动性。

      早在2020年12月,易纲就曾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的文章中强调:“防止财政赤字货币化,在财政和中央银行两个‘钱袋子’之间建起‘防火墙’。”

      在2023年如何稳增长等迫在眉睫的任务面前,央行资本金制度建设似乎不是最紧急的事,但是作为着眼未来五年发展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立现代央行制度,却颇有深意。建立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应该放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看。正如易纲所言,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是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推进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

      央行资本金重要吗   通常来说,中央银行多数时候都能盈利,因为央行为其负债支付的利率往往低于从资产中赚取的利息,这也是源于印钞带来的铸币税收益。然而,近年来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大幅扩张,令情况变得复杂。

      惠誉评级在2022年10月一份题为《央行亏损可能会增加主权财政压力》的报告中分析,多数发达市场最近利率上升,央行持有证券的估值相应下降,意味着一些央行现在为金融机构支付的债务利息高于央行所持有证券的收益,存在亏损风险。

      从当前趋势看,一些央行至少在未来一两年内可能录得亏损。近期已有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荷兰等多国央行出现亏损,或预警即将出现亏损。

      美联储2022年7月的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报告称,预计美联储净收入可能在未来几个月转为负值;并表示,若高利率导致净损失累积,向美国财政部缴纳利润可能停止一段时间。2021年美联储缴纳的利润相当于美国GDP的约0.5%。

      澳大利亚央行于9月表示,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将保留所有的利润,直到其资本得到恢复。在截至2021年6月的财年,澳央行向政府缴纳的利润约相当于该国GDP的0.1%。

      在经济学家眼中,央行信用由国家信用支撑,因而与商业机构不同,铸币税的存在也可弥补央行非常大的资本损失。“铸币税利润通常构成中央银行最大的单一收入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原央行研究专家沙利文(Kenneth Sullivan)的研究就指出。

      但纽约联储研究部前主管Stephen Cecchetti与纽约大学教授Kermit Schoenholtz在一篇题为《央行是否需要资本金》的文章中亦指出,尽管经济学家从静态、技术性角度出发,通常认为央行资本金水平不重要,印钱一定可以敷出,但是央行家往往担心因此失去推行货币政策尤其是控制通胀的能力。

      以美联储为例,其资产负债表两端都面临利率风险。在资产端持有大量长期债券,利率攀升推动这些资产的收益率上升,会让这些资产组合的价值面临7%的下跌,如此规模的潜在损失或高于美联储的资本金。2010年以后,美联储对财政部的利润转移一度多达年均840亿美元,收紧货币政策意味着美联储或没钱再缴纳如此高额的利润,而利率上升1个百分点将需要美国财政部增发4300亿美元国债来填补这一窟窿。这可能让国会和其他人攻击美联储缺乏独立性、干预货币政策,阻碍其基于经济冷热、通胀形势采取升息行动。

      BIS也在一篇题为《央行财务》的论文中写道,尽管央行总是可以创造货币来为各类任务“埋单”,但财务实力对央行来说仍可能很重要,因为亏损或负资本金可能引发人们对央行实现政策目标能力的怀疑——虽然这种怀疑很可能是错的,但这还是有可能引来对控通胀等目标执行的干预。

      惠誉还分析,若一家央行因大额亏损获政府注资,或感受到需要政府注资的压力,这可能会被市场视为其开展准财政活动的政治压力变大,或令央行对更高通胀的容忍度更大,因为这有助于借助铸币税让资本得到补充。这两种情景都可能影响央行的政策可信度。

      对此,已有不少研究实证。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Christopher Sims的一篇论文显示,中央银行可能需要财政当局的支持以控制通胀,需要这一支持的可能性随着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和久期而变化。对资产负债表规模庞大、由长久期资产构成的央行来说,能获得财政当局对其资产负债表的支持是重要的。否则,控制通胀的能力可能存疑。

      IMF2012年发表的一篇题为《央行资本对货币政策重要吗?》的工作论文,基于41个国家数据、采用线性以及非线性技巧的实证研究显示,央行的财务实力是(统计意义上显著地)能够解释利率水平负向偏离“最优”水平的因素。换句话说,央行资产负债表、资本金偏弱,会让利率水平较最优水平低,带来更高通胀;且央行财务实力与通胀之间的关系是高度非线性的,即相较最优利率水平的较大偏差往往与非常弱的央行财务实力同时出现。

      历史上,瑞士、瑞典、智利、墨西哥等国央行出现过负资本金运作的情况。“央行确实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上承担损失、在资本头寸为负的情况下运营。”但惠誉亦分析,尽管在“法定”(fiat)货币体系中,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几无技术性限制,但这一央行的独特特征最终有赖私人部门对货币作为价值储存手段的信任。“危机期央行、财政之间的宏观政策协调无疑必要,但由于央行资产负债表最终由政府担保,央行对财政的金融支持不可能是无限的。”

      BIS还指出,央行的财务实力应与央行需要负担任务的资金需求成比例。在新兴市场国家,央行需要承担的政策目标更多,其财务实力理应更强。对承担广泛风险事件处置责任的央行而言,在正常时期应积累大量的缓冲资本。

      立足中国国情   与发达国家央行相比,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央行承担着更广泛的职责及任务。

      “我国的现代中央银行,是借鉴国际金融发展有益实践经验的中央银行。”易纲写道,中央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被广泛接受的行为规则,包括:为维护币值稳定,央行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通胀或经济增速偏离目标水平时,央行应当灵活调整利率。“我国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可借鉴上述有益经验,并吸取历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不断提升中央银行的履职成效。”

      前述接近人民银行的人士解释,中国1998年为四大行改革而成立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最终资产的回收率不高;包括国有银行改制上市时发行的2700亿元特别国债,实际上央行承担了相当一部分成本。在近年金融风险处置中,损失最终多由央行“埋单”,存在道德风险。

      在易纲看来,大规模的“他救”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安排,但“他救”客观上不利于形成风险自担的正向激励,往往是针对计划经济时期遗留问题而不得已采取的措施。例如,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国有大型银行和农信社因职责和产权不清、行政干预严重等政策性原因积累了大量经济转轨风险。对此,国家在改革过程中化解了风险,通过发行国债、外汇储备、央行票据、地方政府专项借款等注入资本金,并对不良资产进行了果断处置。

      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或央行出资的“他救”,一般以原股东破产清零为前提条件,要慎用,防止道德风险。易纲写道,“自救”应成为当前和今后应对金融风险的主要方式。

      不过在现实中,考虑到一些风险隐患可能“水落石出”,曾在央行任职的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认为,未来人民银行有更重的金融稳定职能,包括正征求意见的金融稳定法等;央行过去几年参与的救助增加,未来也有可能越来越多,因而让央行的账面上更干净一点,或是未雨绸缪。

      刘国强亦指出,近几年许多风险机构得到有效处置,但也要看到旧的风险没有断根,新的风险还在积累,经济下行导致的“水落石出”风险、房地产风险、地方债风险、市场异常波动风险、外部冲击等风险都不容忽视,而且这些风险的关联性日益突出。

      目前,防控风险弥补了许多制度短板,包括中央层面加强金融委统筹协调,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地方层面建立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机制等。然而,刘国强指出,“捂盖子”“富贵险中求”等现象目前还不少,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一事一议”,而不是依靠机制性安排;不过,通过“一事一议”进行处置的比例过高,处置责任仍然有待进一步明确,处置资源仍需进一步充实。

      从理论上来说,央行可凭借国家信用发货币来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与其他经济体一样,防通胀也是人民银行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易纲提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出现过几轮严重的通货膨胀,针对这一实际问题,党中央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坚决维护币值稳定,明确财政赤字不得向央行透支,这带来了近30年来我国货币金融环境的长期基本稳定。

      在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看来,过去30年由央行承担各类改革成本而未带来系统性通胀。但他亦对财新指出,1993年到1995年“通胀比较厉害”,以及2007年、2008年通胀达到8%以上,“当时我也比较紧张”,其缓解是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此外,印钞不造成通胀或也与中国百姓过去的高储蓄率有关,甚至有贪官把大量现金存在家中,货币不投入使用不会对经济带来通胀效应。但在未来的宏观、微观环境下,对印钞进行风险处置的通胀效应需要审慎考虑。

      在中信证券联席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看来,稳健的财务预算管理是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中央银行通过有效的经营和适当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来实现利润和避免亏损,是补充财政收入、增强其履行货币政策能力的重要来源。当前人民银行已有一定的利润分配安排,包括2022年上缴逾万亿元利润。“易行长文章中与中央银行利润分配和财务缓冲制度相关的表述,也是在中央银行承担更多金融稳定和改革任务的背景下,强调中央银行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改革往何处去   中国目前的中央银行制度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1984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专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之后,一度采用“全额利润留成制”,也就是将获得的全部利润留在人民银行系统中;但在1993年的金融体制改革中,对于中央银行的运作,取消了利润留成制。

      199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国人民银行财务制度》,首次明确提出“人民银行实行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其内涵是:人民银行总行、各级分支行每年编制财务收支计划,由总行汇总报财政部批准后下发执行,各项收支相抵后,实现利润经财政部批准提取总准备金后,全部上缴中央财政,年度发生亏损首先由历年提取的总准备金弥补,不足弥补的部分由中央财政拨补。2006年初起,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预算单位,开始实行部门预算模式。

      对于这段改革,曾任人民银行副行长的吴晓灵曾在2011年的《顶层设计和金融体制改革》一文中回顾,“那次改革还是留了一些尾巴”,央行的预算仍有赖于财政部门审核的部门预算,这一点有别于其他国家。

      不同于其他政府部门,中央银行运用自有资本行使宏观调控职能。在人民银行烟台市中心支行会计师祭增学看来,这是央行与其他部门的不同之处,央行借由自身的业务,比如常备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来调节并修复整个金融体系流动性,同时借助带有定向性质的贷款等工具,推动扶持某些行业的发展。他认为,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中央银行,必须有着独立的财务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利用自身的资源来做好宏观调控工作,维护金融稳定。

      近年来,“我国央行承担了与金融体系和外汇体系相关的许多‘准财政’职能”。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金融系副教授肖崎认为,随着再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再贷款可能成为坏账;且外储存在货币错配问题和人民币升值趋势,未来央行面临资本金损失的风险也在增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将会日益突出。

      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高级会计师温万祥撰文指出,人民银行当前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偏弱,财务实力不强,“一旦人民银行面临汇率、利率、价格变动、信用等风险,产生的损失不足部分还将依赖中央财政”。

      此前,人民银行未披露过自身的资本金水平。前述资深金融监管人士说,放眼全球范围内的央行,人民银行的资本水平是相对较低的,因而希望能够树立央行也需要资本金的理念。

      央行可以在没有资本金或负资本金的情况下正常运转。但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葛奇强调,央行资本金的重要性应更多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等职责的角度来理解。她援引的数据指出,在欧央行调查的全球57家央行中,31家建立了资本补充机制;43家使用一般准备金来覆盖潜在的亏损风险;28家采用亏损结转方法;9家采用了未来利润申索权的方法,如美联储就采用以未来利润冲抵亏损的方法。

      “一般认为,央行至少在中期内应将其资本充足率维持在不低于零的水平。”葛奇认为,资本水平为负,不仅影响到央行的公信力和财务独立性,也会影响到央行为从事公开市场操作所需要具备的资产负债表实力。负资本在事实上还代表了央行为政府提供了一种不透明的无息贷款。

      从央行的资本占总资产的比重看,各国差异十分显著。这与各国央行履行的职能、所在国经济发展水平、金融系统稳定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外汇储备规模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葛奇指出,加拿大持有的外汇储备并不反映在该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美联储虽持有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但占其资产负债表的比重很小。而在瑞典、挪威和冰岛等国,央行的外汇储备在其资产中占比很高,均存在较大的外汇风险敞口;这些国家的央行倾向于将资本补充的水平与它们的外汇敞口头寸的规模相联系,一级资本占风险加权资产的比重约在1%—2%,且随风险状况的变化调整。

      在中国,外汇储备是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占比达80%左右。葛奇据此认为,可参照北欧国家的做法,将资本补充机制作为央行重要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货币与财政之间   2022年,许多国家深受高通胀、央行激进加息之苦。这源自新冠疫情后美联储大规模印钞、支持美国财政部门给本国百姓发放现金;加之宽松政策维持时间过长,通胀的失控令美联储信用大为受损,不得不通过鹰派的加息及言论给经济和通胀预期降温。

      在不少人士看来,美联储“收水”太慢与其错判通胀形势有关,也与担心升息提高美国政府债务付息压力不无关系。温万祥认为,如果允许政府无限制地从央行获得贷款以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中央银行可能为了改善财务状况而不愿选择符合调控需要的政策工具。

      易纲在前述文章中强调,“财政的钱”与“央行的钱”存在本质区别。财政部门收入源于税收,支出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中央银行拥有法定的发钞权,开展货币政策操作,实现维护币值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目标,在此过程中附带产生收益或者亏损。如果允许财政直接向央行透支,靠印票子满足财政支出需求,最终将引发恶性通胀,财政也不可持续并产生债务危机。

      面对金融风险或者危机的处置,黄益平认为,财政的工作是在有需要时提供资本金,进行注资、兜底,央行提供流动性支持,但事后是要收回来的。建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资金来源提到了机构交费、央行提供借款,唯独没有提到财政的角色。

      “我觉得财政应该是主力,起码发挥兜底的作用。”他说,财政部门和央行分工的关键在于财政可以赔钱。在出现系统性危机后,赚钱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即便赔钱,也是财政为金融稳定应该付的代价。

      而作为非危机期的常态化机制,在全球不少国家,央行与财政之间有制度化的资金支持机制。央行作为非营利性机构,在必要时可获取财政部门资本金支持的同时,也有每年向财政部门缴纳利润的机制。

      欧央行2016年曾对全球57家央行开展关于央行利润分配(缴纳)与留存规则的调查,调查显示,部分央行选择按照固定比例分配自己的利润,另一部分则制定一个固定的缴存规模。各国央行还会针对实际利润留存情况制定细则。

      这些央行的利润分配给本国政府/财政部门的比例平均为53%。参与调查的央行包括美联储、欧央行等主要发达国家央行以及大量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央行。其中,英格兰银行利润留存比例较高,每年仅将50%的利润分配给财政部。在欧洲,欧央行将80%的利润分配给成员国央行、成员国央行将拿到的利润中的80%分配给本国财政部门;但以德国央行为例,其规定每年至少留存2.5亿欧元的利润。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人民银行按照财政部核定的5%这一比例提取总准备金,用于弥补人民银行亏损,不足部分由中央财政拨款弥补。但现实中,该规定并未执行。

      就易纲提及的“对中国人民银行承担金融稳定和改革成本应当年计提拨备,按程序尽快核销,并充实央行准备金和资本”,一位接近人民银行的人士表示,这涉及人民银行的利润如何分配,计提了拨备,利润就会少,财政部门作为收利润的一方,希望利润交得越多越好,但若不计提拨备,人民银行就无法弥补成本。

      在黄益平看来,参照国际经验,央行赚了钱有盈余应该上缴财政,只是这几年人民银行外汇储备赚的钱没有移交,作为暂时性的安排先行保留;2022年需要时上缴了约万亿元供财政使用,这种做法本身没有问题。若要补充央行资本金,由于央行最终的财务责任是在财政,资本金应从财政来。

      另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坦言,挑战在于利润怎么留、留多少,缺乏明确的机制。“财政日子好过时,担心露富,不让央行交利润;但困难时就找央行”,从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出发,无疑希望建立起明确有边界的机制。

      在黄益平看来,问题还在于,央行承担了很多本来不应直接由央行做的事,“替”财政承担了部分职能。而这也是源于中国的财政部门有点像国外的国库部,更看重把钱袋子管住;而现代财政体制是以宏观经济稳健为目标,借此实现财政的稳健。

    1. 北京迎战重症高峰

      【财新网】疫情海啸来了,北京正在面临第一波冲击。到2022年12月27日,新冠病毒感染被宣布将回归“乙类乙管”传染病时,医院的重症床位依旧十分吃紧。

      12月21日,财新走访北京全市多家各级医院,现场的场景印证了多名医疗专家此前的预测:尽管奥密克戎致病性低,但在庞大的感染基数面前,仍带来重症绝对人数的骤然攀升,在医疗资源本就紧张的秋冬季,进一步挤压着急危重症患者的医疗资源。

      随着北京感染波峰走低,发热门诊虽然仍显拥挤,但已鲜见“大排长龙”;然而,从“120”急救中心,到急救科,再到各级医院的抢救室、重症监护病房,急危重症患者生死线上的每一环均承受高压。

      甚至,随着逝者与亲人的分别时刻不可避免地到来,殡葬服务亦出现供不应求。“干这行五六年了,头一次见到这种场面。”在东郊殡仪馆外排队等候超过五小时后,一名北京朝阳区的殡葬车司机感慨。

      2022年12月21日傍晚,北京市东郊殡仪馆外,等待进入殡仪馆的车辆排起长队。图:财新 丁刚

      急诊患者与家属的普遍体验是,打120排队,等床位排队,找氧气排队,甚至连火化都要排队。“(我)亲身经历了整个医疗过程中的混乱与拥挤,从急救运转到ICU收治,以及最后的遗体火化,都是在一种非常紧迫的形态下进行的,特别是殡葬的各个环节,其艰难程度完全超乎我的想象。”优客工场创始人,人口学、城市更新与区域经济学学者毛大庆近日在北京送别了一位长辈后写道。

      “这是个大疫情,造成这种冲击是一定的,要早有准备,损失可能会小一点。”一位北京三甲医院感染科医生说,“我现在满怀失望。”

      北京是中国第一座迎战奥密克戎感染及重症高峰的特大城市,也是医疗资源最为丰富、水平最为先进的城市之一。北京抗疫暴露的问题、积累的经验,将成为即将迎来重症、死亡高峰的每一座中国城市的重要镜鉴。

      补救措施正在跟进。12月12日,北京市疫情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医院发热门诊从94家增至303家,全市全部二级以上医院均开设发热门诊或诊室;15日,急救中心电话系统升级扩容,电话席位由50个扩到100个,同时全市急救车组满载运行;23日,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市医保局下发《关于进一步提升重症救治服务能力的通知》,要求各级医院扩充重症床位和重症医学医师队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高危人群发放血氧夹,鼓励提供氧气灌装服务;26日,《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症早期干预服务的通知》面向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传达和培训,提出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新冠口服药。

      12月27日,据财新了解,120响应时间有缩短,急救转运有所缓解。但急诊床位依然难求,甚至出现压床现象。在中日友好医院,面对想找一张床位的家属,“想都别想了”一位医生简短回答。

      当时,这家以呼吸与危重症学科著名的医院,急诊已经大排长龙,“除了直接进抢救室的,都要等待一小时起步。”一位患者家属说,家中老人感染新冠后身体不适,已经排了两小时都没看上。

      “疫情考验着‘城市韧性’” 毛大庆认为,“具体到当下正在发生中的疫情后续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疫苗接种、药物供给、物流运输、急救运转、医院救治、临终关怀、遗体处置等环节,在最近出现的一系列秩序混乱、物资紧缺、人工不足、物流不畅发生后,我们更应尽快进行有意义的务实的总结与反思,并有针对性地部署下一步提升卫生系统城市韧性的计划,以尽早、尽快地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急救   12月17日的晚上,刘芳87岁的母亲开始心口疼。母亲患有高血压,刘芳立即拨通了“120”热线,但一句“救护车调度需要时间,请耐心等待”后,等了36小时,救护车仍未到来。

      据北京市急救中心,12月份以来,北京120急救电话持续高位运行,12月9日急救电话呼入总数达3.2万个,是平时的6倍之多。“在北京疫情防控最为紧要时刻,120急救电话系统随时面临瘫痪的风险。”官网通告中直言。同时,疫情带来的非急救需求对120急救资源造成挤兑,12月7日,北京急诊派车率降至危险的53.08%,平均反应时间20.81分钟。

      北京朝阳区一名急救员则表示,原本朝阳区每天晚上只有5—7辆救护车在值班,到12月中旬,已有超过80辆救护车24小时轮班,仍难及时响应每一条呼救。救护车需要配备专业人员才能发挥作用,急救人员有限,眼下救护车的运转效能已经达到极限。

      救护车久等不至,母亲的症状有所缓解,刘芳暂时选择了放弃。但在21日上午9点许,母亲的症状突然加重:心脏疼痛带动左胸、左手颤抖,疼得“哎哟、哎哟”地喊。刘芳和家人开始每隔10分钟拨打一次“120”,终于在近晚上8点等来了一脸疲惫的急救员和救护车。不到半小时后,救护车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室。

      彼时,急救室已然人满为患。问诊室外、CT室门口的走廊、家属等候区内,随处可见支起的行军床和轮椅,和或躺或坐输液的老人。刘芳母亲的担架床被拦在了预检分诊台旁、问诊区外。护士走上前来,为老人夹上血氧仪,绑好血压带。发现老人血氧指数良好,护士松了一口气,告诉刘芳,老人情况暂时不危险,排到问诊的医生,可能要等三、四个小时。

      “可是她都八十多岁了!”看着仍在不断呻吟的母亲,刘芳备感煎熬。“有九十多岁的也还在等!”护士说。

      与刘芳母亲几乎同一时间到达急诊室的,还有一位胸口放着5L氧气瓶的七十多岁的老人。他的血氧指标只有85,因此等了十五分钟左右就得到了就诊机会。他新冠阴性,患有肺部纤维化,因出现憋气、气促前来求诊,急救人员为他提供了一瓶救护车上的氧气。但在问诊后,医生告诉家属,医院的吸氧机位已经全满,还有数十人在排队:“现在我们只能帮他输液。你们赶紧去想办法买一瓶氧气,不然血氧已经很低,不吸氧可能会呼吸困难。”

      家人无奈,只能分头行动,一部分人去买氧气,一部分人将老人抬下担架床,扶到轮椅上坐着,推往输液区。不到半小时,瓶中氧气已经耗尽,去买氧气的家属仍未归来。老人紧抓着一旁的门扶手,不愿将氧气面罩摘下。

      2022年12月21日,北京市朝阳医院急诊,老人紧抓一旁的门把手,拒绝摘掉氧气管。图:财新 丁可(实习)

      疫情“海啸”已至,重症人数不断攀峰,在医疗资源本就紧张的秋冬季,急诊“无床、无氧”成为常态。

      连一些平日稍显冷清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开始排队。家住北京朝阳区常营乡的邱秋12月7日出现高烧、乏力、四肢刺痛等新冠症状,到12月18日抗原转阴,但转阴后出现心脏早搏,经常有心跳漏跳的不适感。26日下午3时许,她来到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拿到350号,而当时叫号才刚刚叫到第150号,她只得先行返回家中,5时许再回来简单面诊,次日再测心电图。

      为应对急诊就医高峰,医院普遍大量启用“临时床位”:一张行军床,一个便携式氧气瓶,一个监护仪,便可成为“战时状态”下的一张重症床位。12月21日,在北京普仁医院的急诊室,14张ICU床位已然全满,12张普通床位旁都配上了监护仪转换为ICU床位,还有三十多张医院或家属自带的行军床,铺满了约一百平米的急诊室大厅。

      与此同时,急救车仍在源源不断地进来,一位80多岁的女性患者到达时,血氧已经低至65,但厅内已经没有多余的行军床。无奈之下,医护和家属将老人抬到轮椅上,连上了氧气,但监护仪再也找不到更多。“我上哪去搞一台监护仪?哪里有得借?”护士打电话沟通着情况,语气中难掩焦躁。

      缺床、缺氧的急诊室,又将压力传达回救护车。当患者无法及时就诊,急救车组只能陪着他们等待。“我们有一组同事一下午只送了两车。”在12月21日的中日友好医院,一个急救员无奈地表示。他送的患者满头银发,正躺在床上呻吟。35分钟后,患者才等到抢救室内搬出两具遗体,得到一张空床位。“不要再往我们这送了!”医生一边把患者推进抢救室,一边对急救员说。“我们也不想啊!”急救员们大声答道。

      2022年12月21日,中日友好医院急诊,大量临时床位将抢救室占满。图:财新 丁可(实习) 2022年12月21日,中日友好医院急诊,大量临时床位将抢救室占满。图:财新 丁可(实习)   这名急救员还说,他在当日下午送的一名患者,正好用掉了朝阳区最后一张急救室空床位,在北京市小庄医院。

      刘芳母亲疼得无法自主行动,家人也没有提前准备行军床,等待期间,她只能一直躺在从救护车上搬下来的担架床上。刘芳为占用床位连说了好几声抱歉,急救员表示体谅:“我们去外面等着,真的要等三、四小时,也只能等,现在去哪家医院都不一定能马上看上病。”目送急救员离开后,刘芳俯身对母亲说:“知道我们为什么叫不到救护车了吗?救护车也得等人呢。”

      12月27日,据财新了解,120急救转运的响应时间有所缩短,但急诊依旧一床难求。中日友好医院的急诊科医生表示,眼下科室压床严重。重症ICU门外的走廊里塞了六张病床,仅留一张病床通过的宽度,医护在其间匆匆穿梭。

      告别   即便等到床位,家属也丝毫不能松懈,重症ICU门口挤满疲惫的人们,他们中的一些人,或许都等不到一声告别。

      “让老人安安静静地走吧。”12月27日,一名医生劝说等在中日友好医院抢救室外的家属。

      这名家属告诉财新,此刻在生死线上挣扎的是自己86岁、患有高血压的母亲,新冠阳性一周内出现气促,家人于27日上午8时左右拨通“120”热线,一小时后救护车赶到,送往医院抢救。但抢救过后,母亲仍不治身亡。

      一周前,他93岁的父亲刚刚在家中溘然长逝,同样是在感染新冠四五天后。他回忆,当时全市急救资源更为紧张,父亲等候近十小时,直到闭眼前都没有等来救护车。

      “看身边的人症状很轻,家里老人平时看着身体很好,得上时甚至没怎么发烧,我就没有在意。”他语气低沉,流露悔意。

      悲戚、疲惫的家属守在抢救室门口,茫然等待着或好或坏的结果,这样的场景在这半月内不鲜见。12月21日晚8时许,一名家属在朝阳医院重症ICU门外拨通了视频电话,与病房中陪护的护工,以及尚在境外的患者女儿连线。“爸爸,你坚持住!你不能睡!”女儿带着哭腔的声音回荡在医院走廊里。

      “他有反应,他流眼泪了。”ICU门外的家属说。等护工挂断,他转而安慰女儿:“你要注意好情绪。”然而,当医生从ICU门口走出时,他当场跪了下来,恳求医生尽全力抢救。

      而在抢救观察室门前,一位护士出来高声寻找1号床家属:“1号床心跳停止了,心脏按压和气管插管做吗?”守在门外的家属只有一人,他先是没有反应过来似的签了字,放弃了有创的抢救手段。

      在护士转身回到抢救观察室后,家属又拨通了两个电话,另一端传来的说话声很急,挂断后家属跑过去猛敲抢救观察室的门:“我们改主意了,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都同意做!”“行,那你们得重新签字,我先和你说明,抢救希望不大。”走出来的护士给出程式化的回答。

      当日更早些时候,一个中年男子蜷在自带的小板凳上,微微打着盹,又不时被出入的医护惊醒。当财新询问他是否家中老人在里面时,他的音量骤然提高:“是我老婆,44岁!在里面插管抢救。”随即又颓然垂下头去,慢慢喝了口水,他拿着水瓶的手在抖:“人已经进ICU五天了。”

      而经历生离死别9小时后,李明的情绪已经逐渐平复:“老人身体不好,任何一场感冒都可能扛不过去,我们其实早有心理准备。”

      李明岳父86岁,患有糖尿病,在17日检出新冠阳性,此前没抢到退热药,家里只有连花清瘟胶囊和双黄连口服液。发病第四天,岳父呼吸困难,被紧急送至医院抢救,次日凌晨两点离世,医院告知家属的直接死因是乳酸中毒。然而,一直等到11时许,家人们仍难见到老人最后一面。太平间已满,遗体一直在病房内停放,无法移出。李明先后联系了四家殡仪馆,希望将岳父的遗体直接接走火化,但最快的也要排到1月2日。

      同日中午,张岳也等在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的接待洽谈室外,希望为父亲尽早预约最后告别的日期。父亲于20日晚间在北京协和医院因癌症过世,21日清晨遗体被接往八宝山殡仪馆。殡仪馆的火化炉冒出阵阵白烟,他却迟迟排不上火化和举办遗体告别仪式的队,连停放遗体的冻柜也满了,遗体只能放在关了暖气的空房子里。

      当时,八宝山殡仪馆已经取消殡葬服务的线下预约,只能拨打动辄占线半小时以上的预约电话。透过接待室的窗向内看,里面坐着10名工作人员,都在一刻不停地接着电话。

      焦急的家属们拦下了路过接待室的一名工作人员,询问为何不能现场预约。“我们的火化人数已经到极限了,”工作人员无奈地说,“平时一天150人,现在一天600人,即便是这样,什么时候能排到我也没法给您准信。”

      “干这行五六年了,头一次见到这种场面。能开车到天津火化的话,现在都拿到灰了。”12月21日晚上,北京市东郊殡仪馆外,排队等待五个多小时的灵车司机王辉感叹。他说,自己上周遇到过更极端的案例,从接到遗体到真正进入殡仪馆,花了近两天时间。他所在的殡葬服务公司平时与朝阳区一家二级医院有合作关系,此时医院的太平间里还停放着二、三十具遗体等待着他和同事运送。另一名北京市殡葬服务行业人士则告诉财新,秋冬季死亡率高,本就是行业忙季,但像现在家属普遍等候四、五天仍难约上火化服务的情况也十分少见。

      北京市东郊殡仪馆是北京首家国家一级殡仪馆,也是北京朝阳区最大的殡仪馆。12月21日下午6时许,财新走访现场时看到,殡仪馆门前,三十辆载着遗体的车辆在夜色中排起长队,半小时内放行了三辆。停车场内,绝大多数车辆里亮着灯光,多是逝者家属在车内等候着消息。当时,东郊殡仪馆仅允许每位逝者的一名家属凭死亡证明进入馆内预约殡葬服务,三名以下家属参与遗体告别仪式。

      2022年12月21日傍晚,北京市东郊殡仪馆停尸间。图:财新 丁刚   一些小型殡仪馆的运转同样承压。12月10日,通州区殡仪馆发布通告,12月11日起严格实行预约火化制度,通州区户籍亡故居民和非通州区居民在通州区域内医院亡故的可直接预约火化。非通州区户籍且在通州区域以外医院亡故居民每日限约20具。通州区民政局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期通州区需要火化的遗体增多,以前一天大概40具,12月20日左右加班加点一天有140-150具。与此同时,殡仪馆部分工作人员感染新冠病毒,人力紧张,殡仪馆已经超负荷运转。

      补救   补短板,还欠账——对北京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系统而言,面对奥密克戎带来或即将带来的急重症医疗资源挤兑,床位、人手、氧气等各项资源的全方位补足和协调成为当务之急。

      12月23日,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市医保局下发《关于进一步提升重症救治服务能力的通知》,要求二、三级医院按照国家和北京有关要求,加强重症医学科建设,根据医院类别和级别,做好综合ICU床位、可转换ICU床位、重症监护病房准备。

      就床位来说,曾有参与武汉抗疫的重症医学专家对财新表示,中国ICU床位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不够。

      11月12日,国家卫健委副主任雷海潮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国每10万人口ICU床位不到4张。

      但仅过不到一个月,官方披露的数字就有了翻倍增长。12月9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国的ICU床位接近每10万人口10张的水平,总数为13.81万张,其中10.65万张在三级医院。

      即便如此,床位仍需扩容。焦雅辉给出的标准线是4%——三级医院综合ICU要达到床位总数的4%。而各专科ICU也要按照床位总数4%的比例改造可转换ICU床位,保证综合ICU和可转换ICU能够达到医院床位总数的8%。她也一并给出了扩容完成的时间节点——12月底。目前,各地正在紧急招标重症相关的医疗设备。

      重症的人手也不充足,对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北京来说也如此。据财新了解,山东、湖北、江苏已经先后派出重症救治团队赴京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据焦雅辉在前述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中国重症医学的医师总数8.05万人,“可转换ICU”储备医师10.6万人,重症专业的护士是22万人,另有“可转换ICU”护士17.77万人。

      焦雅辉要求,要按照现在床医比和床护比,再额外扩充20%-30%的医疗力量作为重症力量的补充。内科、急诊科、儿科等相关专业医护,都要开始培训综合ICU知识技能——同样务必在12月底前完成。

      除重症资源扩容以外,保证氧气与药物的可及性是当务之急。日前,北京市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症早期干预服务的通知》,该文件在12月26日面向市内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传达和培训。

      前述《通知》对重症早期干预规划了数条路径,其中一是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结合自身实际,应设尽设吸氧区,同时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氧气灌装服务,方便居民居家氧疗。

      二是对于有重症危险因素的新冠重点人群,经医务人员评估指导,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选择早期应用小分子新冠病毒治疗药物,降低病亡率、重症率。

      关于第一条路径,血氧饱和度需要及时监测,家庭最好为老人常备血氧仪。一位北京81岁老人有高血压、脑梗、慢阻肺等基础病,未打疫苗,12月13日感染后家人紧急抢购了血氧仪,发现血氧饱和度读数已经低到了88(低于90需要立即就医),紧急拨打120。“当时接线员说排队的人太多了,有60-70人。”家属回忆。

      幸运的是,由于老人有慢阻肺,家中常备制氧机,“吸了大概40分钟,血氧值上来了,感觉好一些了。”家属说,后来吃了退烧药,老人慢慢好转。

      老人的“沉默性缺氧”需警惕。据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12月21日的公开发言,有的老年患者送医时为时已晚,是因为他们对缺氧反应迟钝,甚至完全感觉不到胸闷、呼吸困难等,即“沉默性缺氧”。而如果缺氧短时间内不能得到纠正,患者很容易进展到危重症肺炎。所以,一定要将发现重症风险的关口往前推。

      对此,北京市卫健委在前述培训中,明确了新冠重症居家监测预警的参考标准,65岁以上的新冠重点人群如果出现以下任一指征,需要及时去医疗机构就诊:一是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小于90%;二是呼吸困难或者出现气促,呼吸频率大于30次每分钟;三是血压高于或者低于基础血压30%;四是发热超过3天。

      关于第二条路径,小分子新冠病毒治疗药物的早期使用可以缩短病程,降低重症风险。以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商品名:Paxlovid)为例,其附条件获批的适应证为轻中度新冠病毒感染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成人患者。其关键性临床试验(EPIC-HR)显示,对于未接种疫苗的适应证内患者,在出现症状5日内服药,可将第28天的住院或死亡风险降低 89%。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满祥曾对财新表示,对高龄的或者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包括未接种疫苗的患者,即使当下症状看着不重,但是存在较大风险转化为重症,因此除了密切的监测、对症治疗外,需要及早服用抗病毒药物,来防止轻症变为重症,这一点非常重要。而将需要在出现症状5日内服药的Paxlovid下沉社区,提高可及性是应有之义。

      符合北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药条件的患者为《新冠肺炎相关健康风险评估标准》中的红色标识重点人群,分为三类,一是年龄小于65岁,基础疾病不稳定,未全程接种疫苗;二是年龄在65至85岁之间,基础疾病不稳定,无论是否全程接种疫苗;三是年龄大于80岁,无论基础疾病稳定或不稳定,未全程接种疫苗。目前,药物供应仍紧,据财新了解,除北京外,广州、杭州等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尚未收到Paxlovid将下沉基层的通知。

      此外,疫苗接种也需要继续推进。12月13日,“第四针”正式开打——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提出现阶段可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基础上,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然而,在面对感染高峰时,基层医疗机构如何协调分级诊疗和疫苗接种间的资源和人力分配,仍有待观察。

      12月21日,张文宏在“现代疫苗与药物创新发展论坛”上发表主题为“大流行第一波的临床应对”报告时,在认为“第四针”政策“非常好”的同时,指出其仍有改善的空间:“要开始针对新的奥密克戎毒株,研发多价疫苗,对脆弱人群进行充分的保护。”

      “奥密克戎现在的第一波应对,我们身处其中,并最终会度过这一波,迎向季节性或者是地方性流行,但是这一波目前非常艰难。”做报告时,张文宏如是总结现状,“今天决定国内能否顺利走出来的一项关键点就是,能不能把这一波疫情控制到医疗资源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相应地,他给出走出疫情的16字建议:“适度管控,分级诊疗,药物储备,加强免疫。”

      (文中刘芳、李明、张岳、王辉均为化名)

    1. 西北暖湿化信号

      文|财新周刊 黄晏浩

      可能很多人会感觉到,长年干旱的西北开始变湿了。

      这种印象的出现往往源于一些直观感受,比如空气慢慢变得湿润,河流和湖泊的水量变多,山绿了,每年降雨天数增加;也有可能来自某条让人震惊的新闻,比如2021年7月新疆南疆的部分沙漠地区出现了暴雨洪水,2022年8月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出现湖泊;更有些在经济地理格局上构成意义的潜移默化改变,比如在汇入居延海的黑河中下游一带的甘肃、内蒙古,是全国少有的耕地持续增长的省份,这里有着全国最重要的玉米制种基地,生产全国一半的玉米种子,也有着大面积的“供港蔬菜基地”和戈壁农业。

      其实,科学家们早就发现,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西北地区从西到东都逐渐出现了“暖湿化”的趋势,它的特征概括来说,就是气温逐渐升高,降水开始增多。

      近两年,西北暖湿化的消息在舆论场形成了一种声浪,民间还出现了“重回汉唐”“沙漠变绿洲”的说法,让做相关研究的科学家们“不胜其烦”。

      “这个问题对西北来说,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回答,否则很容易误导公众,甚至影响决策。”甘肃省气象局总工程师、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张强说,他带领的研究团队这十几年对西北暖湿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论是—— “无论怎么样,西北地区仍然是一个严重缺水的气候环境”。

      在气象学界,西北暖湿化的提法已经出现超过20年,但直到现在,其成因、趋势和影响仍不完全清楚,在科学上达成的共识只有两条:一.西北暖湿化的趋势的确存在;二.它尚不改变西北现有的气候格局。也就是说,“暖湿化”不等于“暖湿”,西北还将是那个干旱半干旱的生态脆弱区域,降水量的增加至多只是“干燥”的某种缓解。

      理解西北暖湿化,有必要将“暖”和“湿”分开来看。“暖湿化”确实会带来一些好处,比如河流湖泊的扩大、农业生态的改善、植被面积的增加,但这些基本都是“湿”的影响。其中“湿”里面的水有一部分还来自冰川和积雪的消融,相当于透支了西北本就脆弱的生态账户,这是“暖”造成的,它还会带来极端天气、气象灾害、农作物虫害等弊端。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世界上各个地区都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西北暖湿化正是全球变化在中国西北一隅的小小缩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姜彤告诉财新。

      的确,“暖”是西北地区乃至全球生态系统的一个长期趋势,而有研究显示,“湿”预计在未来30年就会放缓。从这个意义上,正视西北暖湿化,“暖”比“湿”更值得关注。

      2002年的发现   按行政区划,西北包括新疆、青海、宁夏、甘肃、陕西五个省份;而在地理意义上,它包括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的大部分区域。提起西北,很多人会想到边塞诗里“黄沙百战穿金甲”“瀚海阑干百丈冰”的风景,也容易留下西北寒冷、干旱的印象。

      历史上,西北地区的气候有过多次转换,在冷、暖、干、湿四个维度上都有过不同的时期。比如建都西安的隋唐时期,西北地区就大体处于暖湿期,湖泊和水草较多。中国气象学、地理学大家竺可桢的代表作《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通过历史资料建构了中国的气候史,其中提到,隋唐的长安城里种有梅花、柑橘,它们能忍耐的最低温度分别是-14℃和-8℃,足证当时气候相当和暖。而到了北宋时期气候转寒,苏轼已经写诗曰“关中幸无梅”,来感叹梅花的消失。

      到19世纪初,全球小冰期结束,往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100年间,西北气候处于暖干期,温度上升,降水量减少。根据冰川与树木年轮等气候相关资料,这期间乌鲁木齐河源天山中段和祁连山东段分别升温1.3℃和1.0℃,年降水量减少50—65毫米和70—85毫米。

      暖干气候给西北造成的生态影响基本都是负面的——冰川退缩、雪线上升、冻土消融、湖泊萎缩、河流流量减少等等,同时严重威胁了农业生产。从1908年至1986年,青海湖水位下降了11.22米;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建有中国的第一个冰川观测试验站,自1959年建站以来一直退缩,到1993年东西两支冰舌完全分离;20世纪20年代,西北连年干旱,黄河进入枯水期,1928年发生了“民国十八年年馑”,饥荒席卷北方八省,灾民超过3000万人,甘肃、陕西到了“井泉涸泽”“树皮皆空”的地步。

      但从20世纪80年代起,西北出现了暖湿化的趋势。最先注意到这个信号的,是已故的中科院院士施雅风。

      施雅风出生于1919年,是中国冰川学的奠基人,他在2002年和2003年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中国西北部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特征和趋势探讨》,第一次提出了西北气候可能由暖干到暖湿的科学论断。

      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沈永平也参与了这两篇论文。他是施雅风院士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做新疆的冰川研究。2002年,施雅风注意到了一篇由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胡汝骥撰写的论文,其中提到新疆天山中部的博斯腾湖水位自20世纪50年代有记录以来一直下降,但1987年突然转为上升,到2000年恢复到了1950年代的水位。

      “他说,博斯腾湖怎么水位一下子上涨了?”沈永平对财新回忆,施雅风觉得应该重视这个信号,沈永平因为对新疆比较熟悉,被安排2002年6月先去新疆提前沟通,“施先生来了之后,和中科院新疆分院、新疆气象局、新疆水文局等等,我们大家一起梳理资料,分析之后觉得,趋势还真是挺明显的”。

      除了座谈会,当年83岁高龄的施雅风还在新疆实地调研,专门去了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知道冰川已经分裂,他还想着爬上去看看,被沈永平等人劝了下来。“一个是海拔太高,冰川底下就已经3000多米了。二是他虽然身体很好,但也有一些慢性病,我们就不让他上去了。”沈永平说。

      从新疆回来后,施雅风和沈永平在《冰川冻土》上发表了上述第一篇论文,恰逢“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背景,在科学界和政府高层都引起了相当关注。2002年9月,施雅风等人在兰州举行了研讨会,会后组织多名专家撰写了《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问题评估》(下称《评估》),又邀请多名院士、专家进行审阅修改,2003年正式出版。

      《评估》认为,从1987年开始,西北地区西中部出现了暖湿化的趋势,可以将西北划为显著转型区、轻度转型区和未转型区:显著转型区为新疆北部、天山及其两侧地带、塔里木盆地西部、祁连山及其北侧河西的中西部等区域,降水量、冰川融水量与河川径流量显著增加;轻度转型区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新疆东部与甘肃西缘荒漠区及柴达木盆地内部,其降水量有所增加,但不足以形成地面径流;剩余的甘肃中东部、青海东北部、陕西、宁夏,上世纪90年代仍处于少降水的“干期”。

      2003年4月,《冰川冻土》发表了一期讨论西北暖湿化的专刊,上述结论被简化为“西湿东干”,即西北地区的西部(主要是新疆)气候明显变湿,而东部则呈现变干的趋势。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施雅风院士的论断并没有形成共识。张强解释说,第一是因为当时降水增加的时段较短、幅度也较小;第二是当时国际上普遍认为,全球干旱半干旱区持续扩张而且越来越干,西北地区也许并不能例外。“施院士用的变湿时段是1987年到2001年,时间比较短,只有不到15年左右的时间。”张强说,“时间短,就很有可能只是气候波动,所以有人怀疑这种变湿的趋势型或转型特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证据已浮现。从时间上看,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西北地区西部的降水增加趋势还在持续;从空间上看,西北地区东部的降水量近20年也开始表现增加趋势,暖湿化呈现东扩特征,到最近一个气候态时段(1991—2020年)已经东扩到了西北全境。

      “我们团队一直在关注西北暖湿化,2011年后又做了一些工作,时间再长一些,发现从长期趋势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明显的现实。”张强感慨,“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是需要时间的,但对科学问题的捕捉很需要敏锐性,很佩服施雅风先生的敏锐性。”

      2002年,施雅风在乌鲁木齐河源冰川站留影。图:受访者提供 2002年,施雅风在乌鲁木齐河源冰川站留影。图:受访者提供   2021年,张强发表论文《西北地区气候湿化趋势的新特征》,对1961—2018年的西北地区温度和降水量进行了量化。这期间,西北西部和东部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每十年增温分别为0.331℃和0.319℃,且均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增温较快,从2005年开始增温有所趋缓,与全球变暖特征基本相似;从降水变化来看,西北西部自1961年以来一直处于增加趋势,1961—1986年增加相对缓慢,每十年仅增加2毫米。1987年开始增加显著,每十年增加10毫米。西北东部在1997年以前降水量呈现减少趋势,1997年之后转变为增加趋势,每十年增加达57毫米,气候变湿趋势在显著加强。

      “西北地区降水增加趋势是可以肯定的,并且这种暖湿化趋势已经超过了一般以30年为临界值的长期气候状态。”姜彤告诉财新,“当前,许多气候数值模式预估认为,未来50年左右西北地区西部降水仍会继续增加,气候仍将持续变暖变湿,西北地区的暖湿化趋势可能仍然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

      成因未说清   西北为何在20世纪80年代由暖干转为暖湿,是个尚未能在科学层面解释清楚的问题。

      施雅风在《中国西北部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特征和趋势探讨》中分析了西北暖湿化的可能原因,他提出了两点推测:一是空中水汽含量的增加和有利的天气形势,经过统计,西北地区空中水汽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显著增加,西北西部最为明显,这些水汽主要来自南面的印度洋,部分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二是全球变暖驱动水循环加剧的结果,比如印度洋水温升高,蒸发水汽旺盛,也就意味着向西北输送的水汽增加。

      后来的研究表明,西北暖湿化的影响因子非常复杂,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活动因素。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天军接受《知识分子》采访时表示,西北地区的降水变化受到两种过程的影响,一是热力过程,伴随全球变暖、大气持水能力增强,有利于降水增加;二是动力过程,也就是大气环流的变化,它对降水的影响因区域而异,“研究表明,决定新疆地区变湿、中亚北部变干的主要大气环流型,是副热带西风急流的位置南移和强度的减弱”。

      张强持有的主要观点,是“西风环流与夏季风协同作用”。他的论文显示,西北暖湿化的转型源于西风环流与东亚夏季风的协同作用,其中西风环流作用更为显著。

      “西北地区的水汽来源一个是东亚季风,另一个是靠西风带的输送。在大约1998年之前,西风和季风的协同作用是相反的,1998年之后,协同作用等于是相同了,同时都在增加。”张强表示,20世纪大多数时期,西风环流与东亚夏季风表现为此升彼降的“跷跷板关系”,但从21世纪以来则表现为很一致的增强趋势,这与同一时期西北暖湿化趋势加剧、东扩的特征相吻合。

      要理解“西风”对于降水的影响,还要从西北的气象条件说起。如果简单将西北分为东西两个部分,那么西部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西风携带水汽从西向东,沿途没有高大山体阻挡,反而有地中海、里海、咸海等海洋湖泊进行补给,到达新疆上空时水汽依旧丰富,甚至成就了伊犁河谷这样的“塞外江南”。

      周天军所说的“副热带西风急流”位于中亚上空,它向南移动会导致西北地区异常的上升运动,给更多降水带来了条件;张强所说的“西风带”,则指纬向的西风环流,它的增强使得远距离的水汽输送增多,可能导致西北地区降水增加——由此可见,仅“西风”一个因子,就能在多个方面找到解释。

      此外,东亚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也被视为水汽增加的渠道。东亚季风增强的同时,子系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将异常的水汽输送至西北,使得西北上空的水汽净通量增加;南亚夏季风减弱,印度半岛会激发反气旋异常,西北侧的伊朗高压减弱,会使得阿拉伯海水汽从伊朗高原东侧沿青藏高原向北输送,进入西北。

      只考虑上述自然因素来解释西北暖湿化是不够的。“关于西北暖湿化的成因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印度洋季风通过不同路径把水汽输送到新疆,但这不是经常出现的情况,仅靠此来解释暖湿化现象有局限。”姜彤说。

      在姜彤介绍的另一种解释中,核心是温度升高带来西北区域内水循环变化:水的实际蒸散发对大气水汽的补给增加,导致水循环加快,增加了降水转换率。而随着西北山区降水增多、冰雪融水和河流径流增加,以及绿洲灌溉用水增加、平原水库水面范围扩大等,又都会导致实际蒸散发增加,补给了大气水汽。周天军所说的“热力过程”也是同样的意思。

      张强的观点与之类似,除了西风环流和东亚夏季风的影响,他认为西北变湿还有两个原因:“第二个是降水效率的提高,也就是同样的水汽条件,会有更多的一些水汽转化为降水,这与大气上升运动有所增强有关。第三个原因,我们认为因为降水的增加,蒸发也增加了,它们之间会形成一个正反馈,造成局地的水循环加快。”

      兰州大学教授王澄海对于1961—2018年的西北地区144个站的降水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近60年间,西北92%的站点年降水量呈现增加的趋势,但主要集中在西北内陆河流域,还出现了年平均气温普遍增加、春季降水量增加最快的情况。他推测,西北地区降水的增加可能更多来自温度升高、冰雪消融引起的内循环。

      水循环的变化,毫无疑问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原因显而易见,不管是暖湿还是暖干,“暖”都是西北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主旋律,气温升高、冰川积雪消融加快、陆面蒸散增强,才使得水汽通过降水的形式释放。

      不过,到现在为止,西北暖湿化的成因在科学上还是没有彻底说清。“我认为并没有完全把这个变湿机制解释透彻。”张强表示,不管是暖湿化的成因还是对其周期规律的认识,大多都停留在宏观层面,也比较片面,“相当于盲人摸象,没有完全形成共识”。

      不改变西北气候格局   在西北暖湿化这个话题上,科学界目前只形成了两个共识:第一是西北暖湿化的趋势的确存在;第二是它不改变西北现有的气候格局。

      首先,西北降水量增加的绝对值还很小。据前述张强的论文,虽然西北的西部和东部先后出现了降水量增加的趋势,但从累计降水量看,近30多年来西北西部仅增加约35毫米降水,近20年来西北东部累计增加100毫米,都无法给气候环境带来质的变化。“干旱区基本还是干旱区,半干旱区基本还是半干旱区,只是干旱区的范围有少许缩小,半干旱区的范围有少许增加,但变化的量是非常小的。”张强说。

      周天军提供的数据也是如此:西北降水整体呈增加趋势,其中以夏季最为显著,中心值每10年增加2.5%—3.5%。但进入21世纪以来,变化平稳、增加趋势不如前期显著,就降水总量来说依然十分有限。

      不管是西部还是东部,降水量都还没达到百年的最高值。西北西部当前降水量还没有超过上世纪初的水平,东部降水量最近一二十年才开始波动增加,只比谷底期多一些,基本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持平。

      其次,降水量的增加并不就意味着变“湿”,反而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由于水分的蒸散发,也可能向干旱化的方向发展。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告诉财新,他认可“暖湿化”的说法,但西北变“湿”基本还是个伪命题。魏科引用了一篇2013年的文献,其中分析了1960—2013年西北47个气象观测站的数据,1987—2009年相比1960—1986年,平均年降水量增加了24毫米,而如果引入增温,则发现平均潜在蒸发增加约45毫米,“大大超过了降水的增幅”。

      “只要降水量还远小于潜在蒸发量,任何降水的增加只是意味着极端干旱状况的些许缓解,并不能说明西北变得‘暖湿’起来。”魏科表示。

      衡量一个地区的干湿变化,必须引入考虑降水和蒸发的干旱指数。科学研究上常用的干旱指数包括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地表湿润指数(SWI)、自适应帕默尔指数(scPDSI)等等。2018年,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马柱国使用SWI和scPDSI两种干旱指数,对1951—2016年的中国不同区域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西北东部的降水量虽然从2001年以后有增加的趋势,但仍然维持干旱化,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

      另一方面,西北地区降水增加主要是极端和短时对流降水的增加。王澄海的论文显示,近30年,西北地区极端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18.4%,增速为每10年6.1毫米,占年降水量增速的45.2%,而且主要集中在夏季。

      极端降水的增加正是气候变暖的副作用,反而会同时加大西北地区干旱和局地暴雨洪水灾害的风险。姜彤表示,西北降水量增加并不是降水日数显著增多,在很大程度上是单场次的降水强度加大,也就是极端降水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大大增加,一年的总降水量有所增加,但其变差增加幅度更大,干旱也会变得更加剧烈。

      最后,西北暖湿化的趋势也并非会一直如此持续下去。

      张强团队基于CMIP6(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中等排放情境下的多模式集合预估表明,到21世纪末,西北干旱区的年降水预计比当前增加24毫米左右,达到200毫米,距离250毫米的半干旱区阈值仍有明显差距。此外,2021—2050年西北地区虽然仍一致呈变湿趋势,但相对过去30年明显放缓,“即使到21世纪末期,变湿趋势也很难改变西北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格局”。

      “降水的3个周期,之前都在上升通道,比如说20年和10年周期,基本上快到顶了,也许马上就可能进入下降通道了,那么未来的变湿就没有现在这么强。”张强解释道,他们发现目前西北处于三个降水周期中,分别是准60年、准20年和准10年的周期上升通道的叠加,而在未来的下降通道中,西北变湿的趋势可能会由于自然变率而放缓。

      暖湿化有利有弊   当问起西北暖湿化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时,姜彤回答:“有利有弊,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尚不能笼统地下结论。”

      有利的一面显而易见。以干旱区半干旱区为主的西北,水是稀缺资源,降水量增加对于西北区域气候条件的改善总是有帮助的:暖湿化会让水资源总量增加,水循环机制得到改善,径流量和湖泊面积增大;水是农业的命脉,暖湿化意味着农业气候资源会有所优化,农作物适宜种植面积将有所扩展;在此基础上,西北的气候舒适度会提高,一些脆弱敏感区域的生态退化趋势也会受到遏制。

      在兰州居住多年的沈永平喜欢爬山,他感慨,自己1982年在兰州时,山上“两边什么也没有”,这几年都绿了。他的所见并非孤例,甘肃陇中、陇东以及陕北在内的黄土高原,2001—2018年植被覆盖明显改善,究其原因,1999年开始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人为因素,而暖湿化是自然因素。

      暖湿化对农业的影响较为正面。以甘肃为例,冬小麦种植北界西扩80—170公里、北移130—180公里,春小麦、玉米和马铃薯每公顷分别增产3.18千克、13.08千克和9.6千克。

      此外,新疆的棉花、香梨等经济作物适宜种植区也在扩大,相比1961—1996年,1997—2015年新疆香梨最适宜、次适宜种植面积分别增大4.1%和4.4%;相比1981—1990年,2001—2012年北疆的棉花适宜种植面积扩大10.2%。但也要注意到,温湿环境有利于病虫害繁殖和传播,使农作物病虫害有所加重。

      “这十几年西北东部农业基本连年丰收,因为西北东部的气候条件大都正处在农业蓄水的一个临界值,降水量增加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张强介绍,西北东部这些年的降水增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颇为明显。财新从公开报道发现,2004年至2021年,甘肃省粮食曾实现“十三连丰”,从800万吨的量级增产到1200万吨以上。

      “西北总体仍是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区域,‘变湿’肯定对许多领域是有利的。”张强说,“不利的主要‘是变暖’,包括冰川融化、暴雨增多,主要都是‘变暖’带来的。”

      首当其冲的是西北地区的冰川,早已连年呈消融态势。2014年,中科院编制的《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显示,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来,近60年里中国西部冰川面积缩小了18%左右,年均缩小243.7平方公里。而具体到西北的几座冰川,据“绿色和平”组织2018年的报告,前述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1964—2018年冰川面积减小22.2%,1986—2018年冰川面积退缩速率是1962—1986年的2倍;祁连山的老虎沟12号冰川,1959—2018年面积减小7.8%,从1986年起每年退缩7.4米。

      姜彤表示,冰川和高山积雪是调节西北水资源量的“固体水库”,而气温升高会使冰川消融加速,雪线退缩,冰冻圈大幅度萎缩,进而造成地表径流的稳定性降低。而冰川融水量是有限的,冰川融水补给量“先增后减”的拐点或将出现。关于这个拐点发生时间的研究正在进行中,但有一点可以确认——部分冰川消失后,西北干旱区的水危机将更加严峻。

      张强将冰川和积雪消融比作“穷人花存款”,虽然内陆湖面积和河流水量会因此增加,但冰川积雪的水资源“存款”没有之后,西北的水资源和生态系统会更加脆弱,“短期似乎有利,长期却极端不利”。

      2022年8月,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中心地带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出现了大量的临时性水面,一度呈现“沙漠现湖泊”的风景,背后原因是塔里木河的超警洪水。自5月以来,塔里木河上游径流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50%,干支流中有25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持续了80多天,创下近几十年的纪录。其背后是今年北半球普遍高温之下,昆仑山、天山的冰雪融水远超往年。

      塔克拉玛干沙漠2021年7月也一度出现洪水新闻。据中石化官方微博,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中国石化西北油田玉奇片区遭洪水袭击,淹水面积广达300多平方公里,近50辆勘探车辆、3万套设备被淹。当时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段伟利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塔克拉玛干周边地区降水的增加往往以极端降水的方式出现,即一天的降水可能达到了一两年的总量。

      全球变暖带来更多的极端天气,已经是公认的科学事实。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21年发布的《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专门预测了极端高温、极端降水和农业与生态干旱中“10年一遇”和“50年一遇”事件的发生概率,结果显示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将随着全球升温而增加。

      不仅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整个南疆地区近10年来极端暴雨频发,已经占到南疆气象灾害的36%。归根结底,西北仍是一个干旱缺水地区,生态脆弱,对极端天气事件格外敏感,“变暖”带来的气候极端化,会导致暴雨和干旱都更为频繁。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时任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发起提案称,面对西北暖湿化的利弊,必须科学规划,趋利避害,积极应对。他提到以下几个方面:西北地区光热充足,是中国重要的粮食、水果、畜牧等生产基地,应加强气候资源调查、评估和作物气候适应性研究,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西北地区降水量增加,给人工影响天气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应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能源产业用水效率;西北地区暖湿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次生灾害增加,应加强自然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估,强化灾害防御应对工作,完善西北地区高风险区、高脆弱地区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

    1. 山东、河南、广东、重庆、江西等地药房免费发放退烧药

      【财新网】12月中下旬以来,多地疫情迅速扩散,退烧药、感冒药需求蹿升。近日,山东、河南、广东、重庆、江西等多个地区的药房宣布限量免费送药,以解燃眉之急。

      据“河南发布”消息,12月20日起,周口、三门峡、洛阳、焦作、平顶山、濮阳、开封、商丘、卫辉、郑州等城市均有药店开始发放免费布洛芬等退烧、感冒药品,根据各个药店的备货情况,每人限领数量从2粒到10粒不等。

      以郑州市为例,张仲景大药房市区10家门店于12月21日向市民发放布洛芬,颗粒或滴剂每人限领一盒,片剂或胶囊每人限领6粒,可以满足成人两天的服用剂量。12月21日至26日,华润河南德信行大药房在郑州市区的6家门店每店每天限量发放1000片布洛芬,每人限领10片。

      12月21日,河南省平欣大药房在郑州市的30家门店向市民发放布洛芬,每家门店限量100份,每人可领取4片。公司运营经理告诉财新,疫情放开后,退烧、咳嗽药品需求暴增,合作的医药公司和厂商也突然断货,仅一家医药公司向药店供应了少量布洛芬。“这次进货太少,整盒零售无法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该名运营经理称,公司于是决定拆成单粒向市民免费发放,预估每人4粒足够支撑到患者退烧。

      该名运营经理坦言,由于疫情封控期间感冒药、发烧药限售时有发生,因此药房备货不多,一般一家药房仅备三四盒布洛芬,疫情放开后消费者恐慌性购药,旋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位于陕西汉中的美致惠大药房亦紧急筹措了10万粒布洛芬,通过汉中市内98家门店向市民免费发放。此次赠药仅限于新冠阳性患者或有发烧症状的市民,每人限领4粒。美致惠方面告诉财新,市民需求超过预期,赠药活动从12月20日开始,原计划维持三天,截至12月21日中午12点,库房准备的药品已经派送完毕。

      汉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向药品零售企业发出通知,要求全市零售药店实行退烧药实名登记、拆零销售,消费者一次性购买不得超过药品说明书三日用量,以避免造成药物浪费。

      广东肇庆、东莞等地也有药店免费派发退烧药、抗原试剂等物资。据肇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消息,广东邦健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肇庆大参林药店有限公司、肇庆市养天和康民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和国药控股肇庆有限公司,从21日起在指定门店免费派送退烧药,从22日起在指定门店免费派送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

      其中,肇庆大参林药店有限公司将在端州区10家门店派送10万包阿咖酚散,广东邦健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将在全市16家门店派送30万包阿咖酚散,肇庆市养天和康民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将在端州区8家门店派送1.5万片去痛片。

      东莞国药药房自12月20日起开始向东莞市居民发放新到货的10万片布洛芬。20日、21日部分门店已经发放少量药品,12月22日约有39家门店继续发放余下8万粒左右。

      广东省东莞国药集团办公室副主任赖宇宁介绍,公司在东莞地区有1500多家门店,此次参与发药的39家门店已覆盖东莞市32个镇区,每家店库存不一,将根据地区需求、门店大小动态调整。每名居民凭身份证登记领取6粒布洛芬。

      12月19日,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药品流通市场秩序的通告》,要求各药品经营企业加大药品供应,保证正常运营。

      东莞国药此次赠药活动也获得了政府许可。“民间也有些自发赠药行为,比如亲朋好友之间互送余药,这是政府提倡的。但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病程不一、认知有别,盲目囤药、赠药、吃药确实存在风险,因此大规模赠药也需要有关部门牵头。”赖宇宁向财新解释,赠药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感染的患者买药刚需,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稳定市场的考虑:“最近各地退烧药都出现断货情况,这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哄抬药价。我们根据市民需求分批免费赠药,可以使药品细水长流地投进市场,给真正有需要的人。”

      赖宇宁介绍,部分供应商物流限制等原因,无法正常供货。此次派发的10万粒布洛芬来自一家东莞本土知名药厂,沟通、物流耗时较短,得以快速供应。

      在山东济南,漱玉平民大药房将在12月22日至27日期间,向居民免费发放600万片布洛芬,居民6日内限领6片,即成人两天的用量。12月21日,该药房还向济南地区孕妇免费发放32万片对乙酰氨基酚片。

      12月20日至21日,重庆万和药房在市内的10家门店向市民发放布洛芬缓释胶囊,每店每天限量供应4000份,每人限领4粒。

      自12月21日起,南昌市市场监管局也将不定期向社会公布各连锁药品零售企业感冒、退烧药品的投放信息。第一批名单包含江西昌盛大药房、江西益丰大药房、江西汇仁堂大药房的13家门店,各家门店计划投放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片500片至6000片不等,均将拆零赠送。

    1. 长江存储、上海微电子、寒武纪等36家公司被美纳入“实体清单”

      【财新网】美国再次扩大对华科技出口管制。当地时间12月15日,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工业和安全局(BIS)发布公告,以国家安全为由,将36家中国芯片公司和研发机构纳入“实体清单”(entity list),包括先进存储芯片公司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芯片设备公司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I芯片公司寒武纪等被纳入名单。

      BIS将寒武纪及其9个地方公司、中国电科云公司、中电莱斯信息系统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科第二十八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广东琴智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信息体统工程重点实验室、南京艾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莱斯网信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莱斯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南京莱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溧阳二十八所系统装备有限公司纳入实体清单。

      BIS指控,上述实体是主要的人工智能(AI)芯片研发、制造和销售实体,获取和试图获取美国生产的物品,以支持中国的军事现代化。BIS还指控,这些实体或与支持中国军队和国防工业的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

      BIS还对上述21家中国实体使用新的“外国直接产品准则”,与当年对华为的制裁如出一辙,这意味着,寒武纪等上述公司基本将无法在海外流片。2020年5月,美国商务部把华为纳入实体清单后,对华为增加“外国直接产品规则”,即如果款芯片由华为及其旗下的海思设计,并使用了美国政府管控的软件,或在制造过程中使用了美国管控的设备,即便整个生产过程都发生在美国之外,也需经过美国政府许可。在此约束下,华为无法使用台积电代工先进芯片,且与高通、微软等美国厂商也只能交易4G相关产品和服务,华为的5G手机业务线因此折戟。

      合肥兆芯电子有限公司、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长江存储的日本分公司也被纳入实体清单,BIS指控这些公司可能将美国产品违规转售给实体清单上的中国实体,包括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中航工业航空复合材料特种结构研究所、北京华天海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索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安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银景科技有限公司和中科信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也被纳入实体清单,BIS指控这些公司与超高声速武器和导弹等研发制造相关。

      被纳入“实体清单”的还有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鹏芯微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天地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两个多月前,美国对华发起大规模高端芯片出口管制。当地时间10月7日,美国商务部下属工业和安全局 (下称“BIS”) 发布了一份长达139页的出口管制新规,用各项对芯片算力、带宽、制程工艺等的量化指标,限制美国相关企业对中国出口,剑指中国高端芯片制造、设计、设备等诸多领域,直接冲击中国人工智能 (AI)和超级计算机等相关行业发展。(详见《封面报道|限“芯”冲击》)

      美国彼时的出口限制对芯片制造设备和相关物项划出三条红线一-16纳米或14纳米或以下非平面晶体管架构 (即FinFET或GAAFET)的逻辑芯片,半间距不超过18纳米的DRAM存储芯片,128层或以上的NAND存储芯片。对于大算力芯片,美国直接划定了限制标准,即算力达到或超过4800TOPS、互联带宽为600GB/s的所有计算类芯片,这些芯片若想到台积电这样利用了美国技术和软件的代工厂流片,就受制于美国出口管制,需要获得许可证。

      三条红线恰好卡在中国大陆芯片制造厂商已量产的最先进工艺上。“中芯国际、长鑫存储、长江存储最受冲击,它们可能会被卡在现有水平上,难以向更先进工艺迈进。”一名国资储、半导体投资人直言。在NAND领域,长江存储2021年就量产了128层3D堆叠产品,232层产品已经发布但尚未量产。

      美国对华科技制裁已经发生结构性变化。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 (Jake Sullivan) 在9月16日表示,将重新审视美国的出口管制措施,在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等关键技术方面,从以往与竞争对手保持“相对优势”,转变为保持的领先优势越多越好。“如果以强力、持久和全面的方式实施,技术出口管制可以成为美国及其盟国工具包中的一种新的战略资产,使对手付出更多代价,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削弱其战场能力。”沙利文称。

    1. 11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5.7% 大城市失业率创年内次高

      【财新网】11月在国内疫情多发广发的情况下,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略有上升,其中大城市和主要劳动年龄人群的失业率攀升幅度较大。

      国家统计局12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录得5.7%,较10月上升0.2个百分点。由于疫情反弹等超预期因素,二季度经济和就业一度受到冲击,三季度明显改善,四季度以来就业形势未持续好转。1—11月全国城镇失业率平均值为5.6%。

      分年龄段看,11月主要劳动年龄群体即25—59岁人口的调查失业率为5%,较10月上升0.3个百分点;16—24岁青年人失业率为17.1%,较10月下降0.8个百分点,从7月的历史高点持续回落,仍高于上年同期2.8个百分点。

      由于11月国内疫情集中在北京、广州、重庆等大城市,当月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抬升0.7个百分点至6.7%,持平于上海疫情暴发时的4月,仅次于5月大城市失业率水平。2022年3月以来,大城市失业率持续高于整体调查失业率,两者差距在11月进一步扩大至1个百分点。

      大城市就业恶化的同时,农民工就业承压,11月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6%,较10月反弹0.5个百分点。外来户籍劳动力和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分别录得6.2%和5.5%,两者差距较10月扩大,延续了2022年2月以来外来户籍失业率持续高于本地户籍的趋势。

      除了调查失业率上升,其他就业指标在11月也有所恶化,当月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7.7小时,较10月减少0.2小时。

    1. 荷兰为什么能生产光刻机

      12月8日,经济学家樊纲领衔的研究团队在第二届湾区科创峰会上发布了《共享创新指数研究报告》。报告重点比较了国内四大科创高地的共享创新状况,但没有对开头就提到的半导体行业的共享创新情况进行详细介绍。不过,正如知名硬科技投资人蔡洪平所言:“从半导体研究的第一天起,就是全球化的,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包圆(整个产业链),美国也不行。”半导体行业是一个讨论全球共享创新的绝佳案例。

      报告开头提到的ASML,在半导体行业内的地位十分特殊。这家坐落于荷兰南部小城维尔德霍芬的科技公司,占据全球高端光刻机市场80%以上份额。从1984年在板房创立,到2009年占据行业龙头,只用了31年。以ASML为例,来阐述全球共享创新的多种形态,再合适不过了。

      光刻机到底比原子弹难在哪?   因为这两年卡脖子问题十分突出,越来越多的普通中国人都知道了光刻机这个东西。但听过光刻机这个词,不代表真正了解它。很多人说,当年咱们那么穷,都造出了原子弹,现在经济状况好了很多,难道还怕造不出光刻机?持有类似心态的代表性人物,当以董明珠为代表,她曾放出豪言,要拿500亿进军半导体领域。

      当前,全球最先进的EUV光刻机售价高达1.2亿欧元,价格堪比一架波音737客机。2024年量产的新一代High-NA EUV光刻机,预计售价将在3亿-3.5亿欧元之间。EUV光刻机的累积研发投入超过百亿欧元,半导体行业玩家的门槛是1000亿元,并且需要持续不断投入才行,脱口而出500亿解决问题,暴露出当事人对这个行业的陌生。

      原子弹和光刻机都很难造,二者的关键区别也许只有一条,那就是原子弹造出后,研究项目也就结束了;而光刻机造出后,项目才刚刚开始,企业必须紧跟需求,持续不断优化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属于典型的“既要又要”。有投资人测算过,如果按照造光刻机的效率来造原子弹,一颗原子弹的价格只要10万人民币。

      所以,简言之,原子弹是有没有的问题,光刻机则是好不好的问题,分属两个维度。

      对于台积电、三星或中芯国际来说,企业投资数十亿美元建立生产线,最怕的就是设备故障导致停产,一旦停产,损失极大。所以,这要求光刻机必须保持7x24小时的绝对稳定性。这就必须依靠商业方式,持续不断地保持高利润-高研发投入-持续迭代,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正反馈效应的循环。

      一台EUV光刻机重达180吨,超过10万个零件,需要40个集装箱运输,集合了光学,有机化学、仪器仪表、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图像识别技术行业等多行业的顶级技术,仅安装调试就要超过一年时间,每年停修时间不超过3%。

      EUV光刻机使用的反射镜片制造工艺更是极其复杂,为了确保光线在真空中穿过透镜时不丢失、不变形,需要的技术精度相当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铺了一条铁链,铁轨起伏不超过1毫米。而这些反射镜成像精度之高,则相当于我们在地球上拿个手电照到月球,光斑不超过一枚硬币大小。

      正是因为光刻机具有超强的稳定性,所以,在今天上海先进半导体工厂内,还有一台30年前进口的ASML光刻机至今依然在昼夜不停地工作。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条5英寸芯片生产线,最初由荷兰飞利浦公司与上海几个国有半导体企业在1988年合资建立。

      飞利浦不仅帮助中国大陆跟上国际半导体发展,对台湾地区半导体行业的起步也影响甚大,这一点后面会提到。不过,要论这家工业巨擘对于光刻机行业的最大贡献,还是要回到对ASML的哺育之恩。

      背靠飞利浦,大树底下好乘凉   按照最新市值(2022年12月9日),ASML为2424亿美元,飞利浦仅为123.8亿美元,连ASML的零头都不及。更有意思的是,飞利浦持有ASML约5.8%的股份,折算下来140.6亿美元,超过了自身市值。

      但如果将时针拨回1984年,情况则截然不同。那一年,飞利浦屈就和荷兰先进半导体材料公司(ASM)合作出资成立ASML,除了提供210万美元的现金或设备外,45位飞利浦Natlab的研发工程师也加盟ASML。

      虽然有飞利浦Natlab的光环加持,但创立后10年里,公司都未曾盈利。成立之初,ASML的光刻机无人问津,唯一买过几台的是Elcoma,它是飞利浦半导体和材料事业部。几年后,深陷泥沼的ASM创始人德尔·普拉多最终选择了撤资,飞利浦承担了ASM在合资企业中的股份和债务,并与ASML的银行NMB合作,以接受来自荷兰和欧共体的研发捐赠。

      《光刻巨人:ASML崛起之路》的作者瑞尼·雷吉梅克评价道:“ASML3年后还活着绝对是一个奇迹。 ”显然,ASML没有在最初几年倒下,与母公司飞利浦的输血有直接关系,除了资金支持,飞利浦还在ASML开拓亚洲市场的关键时刻,把自己最优秀的工程师派去协助,以确保订单不会消失,这对初创的ASML来说十分关键。

      当然,飞利浦绝不是什么商业投资领域的慈善家。在数十年的合作中,ASML和飞利浦之间也有过多次摩擦。但不容否认的是,飞利浦客观上构建了一个持续运转的共享创新网络。飞利浦在荷兰每所大学都有耳目,与荷兰几乎每个工程或科学教授都有联系,一旦公司在大学教授的人际关系网里发现人才,一有需要就会进行招聘。当ASML组建之初招聘员工时,有大约300人提出申请,这令ASML管理层感到惊讶。

      不仅对ASML,也对德维尔霍芬地区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具有巨大的辐射和孵化作用。当地数十家高科技公司都直接或间接脱胎于飞利浦公司,但飞利浦并没有强行将其纳入旗下子公司,而是与其和谐发展,共同维护并呵护这个共享创新的模式。事实上,就连德维尔霍芬这座城市,也是依托飞利浦公司的成长而发展起来的。

      飞利浦是荷兰维尔德霍芬地区的高科技企业之根;制图:牛媛媛、王天明   甚至,大名鼎鼎的台积电1987年创立时,也称得上是飞利浦在中国台湾下的蛋。当时,台湾工研院和飞利浦创办台积电,飞利浦占27.5%股份,是最大外部股东。飞利浦不仅毫无保留地把内存生产线开放给台积电学习,还原封不动地把整条生产线搬到台湾给台积电。可以说,是飞利浦为台积电打下了坚实的生产技术基础,而张忠谋之于台积电而言,更主要是开创了一个新商业模式。

      有趣的是,因为飞利浦的关系,ASML在1988年拿到了台积电的17台光刻机订单,这让1989年的ASML获得了勉强盈利的结果,这也再次证明,飞利浦对早期ASML的重要性。

      多年以后,ASML也秉承了飞利浦所青睐的共享创新理念。以2016年为例,ASML拿出了1.32亿欧元用于支持其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其中80%用于提供企业的研发工作,20%用于资助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研发。

      此外,ASML与全球700多家供应商展开合作,50%来自荷兰本土,其余大多来自欧盟和美国,85%的成本由供应商提供。如果没有开放协同、共享共生的理念及其配套制度,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当然,ASML也就不可能汇聚全球智慧,攻破看似不可逾越的技术难题,戴上工业制造皇冠。

      携手卡尔·蔡司,锻造研发命运共同体   1988年,ASML陷入财政最低谷,也在此时,ASML利用尼康、佳能的冒进之举,推出了它的翻身之作——PAS 5500光刻机。ASML现在的CEO范登布林克,那时还是首席架构师,他成功将PAS 5500推广到了蓝色巨人IBM面对,后者决定在纽约东菲什基尔新建立的芯片生产线上。

      ASML获得IBM认可后,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开始纷至沓来。但对ASML来说,一个新问题出现了,那就是面对源源不断的订单需求,为自己提供所有的投影物镜和照明系统的核心供应商卡尔·蔡司公司,却存在多项不确定性:质量不合格、产能不足、与竞品合作。

      质量、产能问题的背后,一是蔡司管理层并未真正认可ASML,相反蔡司更重视尼康的需求;二是蔡司管理层还在坚持人工打磨的方式,他们对公司内6名顶级技工的“金手指”十分引以为傲。对此,ASML拿着不合格的镜头,用事实让蔡司高管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同时,他们也抓住蔡司糟糕的财务状况这一痛点,推动蔡司从“金手指”打磨过渡到自动化操作。

      借助干涉仪、机器人、离子束的刻蚀设备、抛光笔等新技术新设备,蔡司百年以来的老生产线被改造成了符合ASML要求的柔性生产线,最终交付的镜头品质和效率大幅提高。

      让德国人知错就改后,ASML还要求蔡司只能给自己独家供货,两者签署一份契约,ASML在蔡司半导体光学部门(SMT)拥有24.9%的股权。由于双方命运极为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所以当1994年时任蔡司CEO利希滕贝格听到ASML巨额订单的消息时,他选择赌了一把,砍掉了部分业务部门,不仅按要求改造生产线,还入股了ASML,并以借东风的方式,一扫财报连年亏损的阴霾。

      到今天,ASML和蔡司还在定期交换研发工程师和科学家,确保从技术、股权甚至企业文化上进行共享。ASML制造的光刻设备总成本中,有将近30%购自卡尔·蔡司(2018年为28.3%,2017年为26.6%,2016年为27.6%)。而蔡司在光学研发上所取得的无与伦比的成就,也在不断帮助ASML突破一个又一个极限。

      这是一个相互成就的故事,但如果没有ASML坚持高标准来倒逼包括蔡司在内的供应商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光刻机行业的创新步伐就不会这么快;此外,通过交叉持股的方式,最大限度确保了彼此的同进退,也证明了金融创新在尖端制造业中的重要性。

      拥抱技术联盟,戴上工业制造皇冠   1995年,ASML在阿姆斯特丹和纳斯达克交易所同时上市,一时间,订单、资金都不再是企业发展的掣肘,如何将领头羊尼康挑落马下,成为ASML管理层思考的重点。

      上世纪90年代中叶,光刻机如果想继续遵循摩尔定律,跨越芯片精度上的限制,就必须让光刻机内的光源从DUV变成EUV。为了挑战这一在当时如外星科技般的技术难题,英特尔在1997年说服克林顿内阁,以公司形式发起了EUV LLC这样的一个合作组织。

      这个组织由英特尔和美国能源部牵头,不仅包括美国三大国家实验室,也汇聚了当时如日中天的摩托罗拉和AMD。同时,英特尔还力邀ASML和尼康加入,这是因为80年代还纵横捭阖的美国老牌光刻公司Perkin-Elmer和GCA,到90年代已大势已去。

      不过,英特尔此举受到美国政府的阻挠,因为后者舍不得让外国公司分享美国最前沿技术。对此,ASML展示出了惊人的技术前瞻性,远比尼康积极要挤进EUV LLC。ASML在美国进行强力游说,开出了让美国政府很难拒绝的条件——由ASML出资在美国建工厂和研发中心,并保证55%的原材料都从美国采购,最终得到了加盟资格。

      这一决定不仅确保了ASML可以获得EUV LLC的全部技术专利,还确保了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尼康,彻底被排除在竞争之外。实际上,2000年的全球光刻机市场,尼康依然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占据了近7成市场份额,但到2009年即被ASML超过。此后,因为光刻机进入EUV时代,尼康只能在中低端市场刷存在感,早已看不到ASML的身影。

      从1997年到2003年,6 年间EUV LLC的科学家发表了几百篇论文,成功验证了 EUV光刻机的可行性,之后便宣布联盟解散。2006年,在ASML实验室里出现了EUV的原型机,四年后的2010年,在ASML手中诞生的人类第一台EUV工程样机:NXE 3100。

      2012年,ASML请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入股自己,希望大家共同承担这个人类的伟大工程,因为研发投入需要每年10亿欧元。2015年,可量产的样机发布。虽然售价高达1.2亿美元一台,但还是收到雪片一样的订单,排队等交货,都要等好几年。2018年,中芯国际曾预订过一台EUV光刻机,因为美国技术封锁,该计划已经被暂停。

      ASML在1997年成功加入EUV LLC,2012年吸引英特尔等客户投资自己,可谓带来了两大后果:一是凭借EUV甩掉了竞争对手尼康,二是加深了与美国捆绑,因为政治对抗失去中国市场。对于ASML来说,这两者都是难以预料的,她既不能确保自己选择的技术路径一定成功,也不能左右国际政治博弈的大局。

      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如果ASML不加入英特尔和美国政府主导的技术联盟,就不可能获得后来至高无上的行业地位;反过来,即使强如美德日,在今天如果少了ASML、台积电、三星,也都无法独实现芯片产业的闭环。

      这一点,当然也适用于中国。

      对中国半导体创新的几点启迪   对中国科技企业而言,ASML和她所在的荷兰存在很多独特性。但平心而论,这种独特性不在于当年荷兰比今天中国拥有多少优势,而在于ASML能够将可调动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今天,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从政府到企业,也都雄心勃勃地试图征服半导体高地。这些都是十分珍贵的优势,但是,我们也需要观照他人、深刻反思自己的不足,就ASML的案例,至少可以给我们以下启迪:

      第一,应该珍视类似飞利浦这样的生态型龙头企业。生态型龙头企业和一般龙头企业不同,它们往往是产学研一体化的组织者、统筹者,对中小科技企业的孵化功能,是一般龙头企业和创业孵化器所不能比的。对于飞利浦来说,并没有一个明确计划去孕育一家ASML,但它的企业在发展中天然会去搭建一个创新生态,沐浴在这个生态下的中小微企业,自然而然得到了生态中的养分。

      在硅谷、长三角以及粤港澳大湾区,都存在一批这样的生态型龙头企业,通过借助股权、知识和人才网络等形式来搭建一些区域性的共享创新生态。深圳、杭州之所以敢喊出建设“东方硅谷”的口号,主要的底气就在于已经培育了腾讯、阿里这样的生态型龙头企业。

      正如樊纲提出的,大企业是当前经济发展、产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的大企业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不过,笔者认为,对比飞利浦,中国的生态型龙头企业还仅仅走到1.0版本,如何孕育出下一个2.0版本,培养出中国的ASML,是未来真正的考验。

      第二,必须尽快扭转制造业供应链外流的趋势。从ASML的经历来看,供应链就是它的生命线,更是它的创新线。ASML对蔡司的技术规范和提升,在过去几十年里,也大量发生在外资企业和沿海工厂之间。最典型的就是苹果供应链,2008年的时候,中国大陆企业在苹果供应链中只占了3.6%的价值比重,到了2018年,这一数据已经提升到25.4%,数据背后是中国供应链企业的集体飞跃。

      甚至,中国在融入全球供应链的过程中,还打造出自己的手机品牌,OPPO、vivo、华为、小米等等,都享受了中国企业融入全球供应链后获得的多方面溢出效应。而要知道,飞利浦最早的光刻机技术,就是对美国企业的跟随和模仿,而ASML击败尼康,也花了20多年,它早期的一次标志性成功,就是成为IBM的供应商。

      因此,当前科技产业供应链的外流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必须注意到越南的进出口数据和印度的灯塔工厂数量的增长势头,这些都是再明显不过的信号。守住这些供应链,我们的半导体行业就有突破的希望。

      第三,需要意识到资本市场对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性。ASML所在的欧洲,从荷兰政府到欧共体和后来的欧盟,都比美国更喜欢给企业补贴,ASML当然是受益者之一。但ASML真正解决资金问题,是通过在欧洲和美国的同时上市,连接全球资本市场后,企业发展很快进入了快车道。这一点,2010-2018年间上市的中概股企业一定颇有体会。

      相对而言,国家资本拥有更长远的眼光,但民间资本更注重投资回报中的正反馈效应,在瞬息万变的市场,民间资本能够更好地支持企业做出抉择。毕竟,没有一家企业事前知晓哪一条技术路径,哪一种商业模式可以百分百获得成功。所以,高频高效的反馈机制对于企业十分关键,而资本市场的信号往往是最快速、最清晰的。

      过去十几年里,从互联网科技到新能源汽车,一批中国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历经重重困难,最终杀出一条血路成为市场宠儿。这些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科技企业,应被视为“国家战略型企业”。未来,中国必须持续扩大战略型企业的矩阵,而半导体企业一定会以主角的身份,位列阵中。

      作者系IT界从业者,参考文献略

    1. 《自然》年度人物公布 “新冠变异预测者”曹云龙入选

      【财新网】哪些人物影响了2022年全球科学界?12月15日,知名期刊《自然》编辑部公布了2022年度十大人物榜单,该榜单旨在评选十位在这一年重大科学事件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人物。其中,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研究员曹云龙入选,他被称为“新冠变种预测者”。自新冠疫情开始以来,曹云龙一直专注于新出现的病毒变种进行分析描述和研究,并预测了导致新变异株产生的部分突变,使研究者们能持续追踪新冠病毒的快速变异。

      2022年,异种器官移植取得重大突破、韦布空间望远镜正式开始执行任务,除了新冠变异株奥密克戎的流行,猴痘也在全球许多地区掀起一阵流行。《自然》特写部主编理查德·蒙纳斯特斯基表示,“在这充满危机和精彩发现的一年里,这十位人物既有帮助我们探知宇宙最遥远存在的天文学家,也有在新冠疫情和猴痘疫情中举足轻重的研究人员,还有突破器官移植局限的外科医生。”

      曹云龙专注于单细胞基因组学研究,然而他在北京大学任职不久后,就面临着新冠疫情带来的试验室人手短缺压力。面对停滞的工作,曹云龙意识到,他研究的方法或许可以用于研究新冠病毒感染引发的抗体,而在这之前,“我从未想过我会追求免疫学和病毒学,”曹云龙表示。他在谢晓亮课题组中领导了新冠病毒相关的大部分工作,筛查新冠感染康复者,寻找可用于治疗的抗体。早期他们与制药公司合作,挑选了两种最有效的阻断感染或中和抗体,并开始在新冠患者身上进行试验,曾取得不错的结果。但在南非科学家于2020年底发现了贝塔变异株后,相关研发遂停止。这种逃避免疫的变异株含有的突变,使得中和抗体的效果不佳。

      曹云龙继续改进相关研究。他想知道是否能够确定哪些抗体对病毒变化最具抵抗力,而不是基于最强的抗体来创造疗法。他读到了一份研究,该研究描述了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的几乎每一种可能的变化——大约4000种氨基酸组合——如何影响其附着宿主细胞并感染宿主细胞的能力。但这项由华盛顿州西雅图弗雷德·哈钦森癌症中心进化病毒学家杰西·布鲁姆领导的研究只涉及了一种蛋白质。曹云龙想到可以做同样类型的研究,以追踪病毒如何进化以逃避数百甚至数千种抗体。使用传统技术需要数年时间,因此曹云龙开发了一种高通量方法,可以在几周内完成。这项研究详细展示了病毒对抗体压力的反应。他还发现了最有可能助力病毒进行免疫逃逸的突变点。这种方法使曹云龙的团队率先从奥密克戎BA.1变种中制造了中和抗体,这种中和抗体可以克服病毒变种在刺突蛋白上的变化,对目前流行的BA.5仍然有效。

      同样在预测奥密克戎变种进化的美国马萨诸塞州沃尔瑟姆的生物制药公司免疫学家兼首席科学官劳拉·沃克(Laura Walker)对曹云龙赞赏道,“这是一次绝对的力量之争。曹云龙团队的研究深度和广度让我们自愧不如。”

      致力于“长新冠”(Long-COVID)研究并帮助公众提高对该疾病认识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研究生丽莎·麦考克尔(Lisa McCorkell),也入选了《自然》年度人物。

      其他入选《自然》年度人物的杰出科学家还有:尼日利亚尼日尔三角洲大学的传染病医生帝米·奥戈伊纳(Dimie Ogoina)对尼日利亚猴痘传染病的研究工作,为全球提供了对抗猴痘疫情的关键信息。美国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外科医生穆罕默德·莫希丁(Muhammad Mohiuddin)被称为“器官移植开拓者”,他带领团队完成了人类首次转基因猪心脏的人体移植(详见财新网《人类首次成功接受猪心脏移植 患者术后状况良好》)。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德航天中心的天文学家简·里格比(Jane Rigby)在韦布空间望远镜进入太空并正常工作的任务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让人类探索宇宙的能力迈上了更高的新台阶。(详见财新网《韦布望远镜发布首批太空图像 捕捉“宇宙黎明之光”》)

      气候变化领域的推动者也有多位入选该榜单。今年,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被认为是国际社会的良知,他呼吁各国积极应对乌克兰局势和气候变化等危机。在一个月前的第27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7)上,古特雷斯多次参与谈判斡旋,推动历史性议题“损失与损害”,敦促发达国家担起过去累积的气候变化责任(参见财新周刊《何为气候正义?》)。萨里姆·胡克(Saleemul Huq)是孟加拉国达卡国际气候变化与发展中心的主任,他在上个月的国际气候谈判大会上帮助争取到了富裕国家承担由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与损害”的承诺。乌克兰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代表团团长斯维特拉娜·克拉科夫斯卡在国际舞台上掷地有声地代表自己的国家,指出俄罗斯对乌克兰进行的侵袭与人类社会依赖化石燃料之间存在关联。

      此外,美国科技政策办公室代理主任阿隆德拉·纳尔逊(Alondra Nelson)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堕胎研究员戴安娜·福斯特(Diana Foster),因对美国相关公共政策的推动作用而入选。

      《自然》2022年度十大人物:

      巡天者: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德航天中心天文学家简·里格比(Jane Rigby)

      新冠变种预测者: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研究员曹云龙

      “长新冠”呼吁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研究生丽莎·麦考克尔(Lisa McCorkell)

      猴痘看门人:尼日利亚尼日尔三角洲大学的传染病医生帝米·奥戈伊纳(Dimie Ogoina)

      器官移植开拓者:美国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外科医生穆罕默德·莫希丁(Muhammad Mohiuddin)

      危机外交官: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

      气候革命家:孟加拉国达卡国际气候变化与发展中心主任萨里姆·胡克(Saleemul Huq)

      乌克兰之声:乌克兰IPCC代表团团长斯维特拉娜·克拉科夫斯卡(Svitlana Krakovska)

      堕胎事实调查者: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堕胎研究员戴安娜·福斯特(Diana Foster)

      政策负责人:美国科技政策办公室代理主任阿隆德拉·纳尔逊(Alondra Nelson)

    1. 葡萄牙拟废止“黄金签证”投资移民渠道 被批炒高房价和买卖欧盟旅居权利

      【财新网】葡萄牙政府在11月初表示,有意终止葡萄牙向非欧盟国家公民开放的、可获取永居资格的一项投资移民签证计划。

      这项被普遍称作“黄金签证计划”的机制,因为被指抬高了葡萄牙的本地房价,而且极易被用于洗钱等非法活动,一直饱受批评。

      有意通过葡萄牙的“黄金签证”取得葡萄牙永久居民身份,进而移民欧洲的外国投资者担忧,欧洲境内规模最大、门槛最低的移民通道,恐将很快关闭。

      这也使得2022年11月有大笔外国投资涌向了葡萄牙,试图抢占可能的最后时机。

      葡萄牙边境服务局12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的“黄金签证计划”在今年11月吸引的投资额,较去年同比大涨了41%至6500万欧元,环比增幅也高达48%。

      葡萄牙总理科斯塔在11月2日称,葡萄牙正在“重新评估”这项黄金签证计划。但他并未说明可能何时叫停该计划。

      科斯塔说:“这项计划已经履行了它的功能,没有理由再继续开展下去。”

      葡萄牙的“黄金签证”计划始于2012年。当时欧债危机刚刚平息,欧盟内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葡萄牙、希腊等国家,急需充实稳定国家财政并激励各方投资。

      目前,全球大约仍有18个国家提供类似的投资移民通道,其中9个在欧洲。在欧洲范围之内,葡萄牙、希腊、西班牙、黑山的黄金签证计划,被认为更受高收入阶层、寻求在欧洲获得永居权或者公民身份的国际人士的欢迎。

      根据葡萄牙黄金签证计划的申请条件,非欧盟公民只要通过购入房产、资本转让、投资基金等方式,对葡萄牙投资最少25万欧元(约人民币184.8万元),并确保该笔投资的有效期至少为5年,并在这5年内平均每年在葡萄牙境内停留至少7天,申请人就能获得葡萄牙的“黄金签证”,在申根区自由出行。

      5年后,葡萄牙“黄金签证”的持有者可以申请该国的永居权以及公民身份。葡萄牙护照的持有人能够免签证在全球约190个国家和地区旅行。

      葡萄牙是欧盟内通过此类计划吸纳了最多投资移民的国家。过去10年,葡萄牙一共发放了1.1万余张黄金签证,约四分之一的发放对象为中国公民,其余的主要受益者来自巴西、土耳其、南非等国。

      在黄金签证机制下,葡萄牙过去10年一共吸引了66亿欧元外资,其中92%流向了葡萄牙的房地产行业。

      希腊移民局截至2020年11月的数据显示,从该国2014年启动投资移民计划开始,共签发了7550张投资移民签证,其中5504张的发放对象为中国公民。

      虽然这类黄金签证计划为环地中海国家带来了一笔财富,但也招致了本国民众对房地产价格随之上涨的不满。

      欧盟委员会也已明确要求,成员国应取消用以对非欧盟人士授予永居和公民资格的投资移民签证制度。

      欧盟多次警示,这种投资移民机制存在参与洗钱、逃税等违法活动、签证批准程序缺乏合理审查和透明度、危害申根区内部的人员流动安全等等风险。

      今年2月,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之后,英国政府就以打击洗钱为由,叫停了英国的投资移民签证计划。

      另一欧盟成员国塞浦路斯在2020年11月终止了为外国投资者提供入籍通道的机制。

      据塞浦路斯本地媒体报道称,2021年,当地的一家电视台围绕这一机制对该国的两名资深国会议员进行了乔装暗访。

      在暗访中,一名记者声称,自己代表一名在“中国国内违反了欺诈罪的投资人”;而这两名议员表示,他们有办法为这名投资人取得塞浦路斯国籍。

      这一暗访节目公开之后,涉事的两名议员已经引咎辞职。不久之后,塞浦路斯政府开始着手撤销此前通过投资移民计划入籍该国的39名外国投资者及6名亲属的公民资格。

      此外,还有其他数十名入籍者的相关个案也在调查之中。但塞浦路斯政府并未进一步披露被撤回公民资格的外国投资者的具体情况。

      隶属德国绿党的前欧洲议会议员Sven Giegold指出,欧盟对人们前往欧洲、经过真正的社会融入之后取得欧盟成员国国籍是完全持开放态度的,但“公民身份并不是一项商品”。

      他还强调,一个欧盟成员国对公民资格进行买卖、并且使得所有欧盟国家都要承认这一买卖得来的公民权的做法,有违欧盟合作的原则。

      支持葡萄牙继续推行黄金签证计划的人士则表示,如果连居留权都不能提供,那么外国投资者将葡萄牙作为投资目的地来认真考虑的动力会更加微弱。

      作为对多方批评的回应,葡萄牙政府曾在2022年初大幅收紧了黄金签证的申请条件。例如,申请者的地产投资项目,不得再购置首都里斯本等人口密集地区的房产,而是仅限于葡萄牙西部等人口稀疏的地带。投资基金的投资金额也从原本的35万欧元提高到了50万欧元。

      不过这次调整并没有排除里斯本等地的酒店式公寓等商业地产,酒店式公寓仍是被认可的投资标的。

      因此2022年年初以来,仍有不少葡萄牙黄金签证的申请者大举投资里斯本中高价位的房产。

      葡萄牙政府有意终结黄金签证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也在于这一方案吸引的投资额整体呈现缩水的趋势。

      在2014年,也就是该方案启动后两年,葡萄牙通过投资移民计划吸引的外资规模就已触顶。

      当年,约有10亿欧元的外资通过该计划流向葡萄牙。这一年,来自中国的申请人获发了大约1200张葡萄牙黄金签证,占当年度葡萄牙当局签发的所有黄金签证的81%。

      但到了2022年上半年,中国首次跌落葡萄牙黄金签证签发对象的最大来源国的榜首。

      在葡萄牙2022年上半年签发的649张黄金签证中,美国申请人有124位,占总数的19%,中国申请人有105位,占16%。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申请人近来增多的原因,可能和美国生活成本上升、美元对欧元升值、欧洲利率和借贷成本较低、远程办公在新冠疫情过后更加普遍等原因有关。

      分析还称,中国申请者的数量下降,或与葡萄牙黄金签证有面签的硬性要求、过去几年中国“出海”政策风向的转变、在新加坡等国居留等选项,愈发受到中国高净值人群的青睐等因素有关

    1. 美核聚变实验实现净增益 距离能源替代还有多远?

      【财新网】美国能源部确定了此前流传的核聚变“点火”消息。美国东部时间12月13日上午10点,美国能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的国家点火装置(NIF)实现了核聚变实验的首次净能量增益,即聚变产生的能量多于启动反应使用的激光能量。同时,LLNL主任Kim Budil回应这一突破离广泛、实用的核聚变有多远时称,“可能需要几十年。”

      在此之前,多家外媒已经报道了NIF实现净能量增益的消息(详见财新网报道《美能源部将宣布重大突破 可控核聚变实现净能量增益》)。这次新闻发布会上不仅“靴子落地”,还在数字上作了修正:《金融时报》此前报道,核聚变反应产生了约2.5兆焦耳的能量,而美国能源部宣布,12月5日NIF进行的实验中,产生了3.15兆焦耳的能量,启动反应的激光能量为2.05兆焦耳,增益(输出除以输入)约为1.465。

      但这离实际可用的可控核聚变还有很远。Kim Budil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可能需要几十年(decades),但少于50年,“我认为不是60年,也不是50年,虽然这是我们之前常说的。我认为,它正在走向前台、成为可能,通过一致的努力和投资,对基础技术进行几十年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建立起可用的发电厂。”

      两个轻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从而释放能量,这个过程就是核聚变的工作原理。太阳产生能量的方式,就是将氢原子变为氦原子,通过核聚变向外发射光和热。这一反应至少需要两个苛刻条件:太阳提供了大约1000万℃的极高温度,同时用巨大的引力将原子核束缚在一个小空间里,使其碰撞发生反应。

      目前,人类还没有实现实用的可控核聚变。我们熟悉的核电厂的工作原理是核裂变,即利用一个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更小的原子核来释放能量,原材料最常见的是铀-235,会产生大量放射性废物。而核聚变最常见的原材料是氢的同位素,很容易从海水和天然锂中获得,产生的废物放射性较低且容易衰变,同时不排放温室气体。

      核聚变可提供的能量异常巨大,每公斤燃料产生的能量比核电厂多4倍,比同样一公斤石油或煤炭多近400万倍。理论上,只需要几克氢燃料,就能产生一兆焦耳的能量,大约是一名发达国家公民60年所需的能量。此外,它还相当安全,被国际原子能机构称之为“本质安全”,因其过程难以启动和维持,不存在失控反应和熔毁的风险。清洁、有效、安全,可控核聚变因此被视为绝佳的“终极能源”,可替代当今的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

      要达到温度和密度两个条件,NIF的原理被称为“惯性约束”。它的主要组件是一个包含192束激光的巨型激光阵列,使用激光瞄准一个微型圆柱体,圆柱体内有一块被特殊材料包裹的氢燃料,其中含有两种氢的同位素氘和氚。激光发出后,将圆柱体加热至极高温,产生X射线,导致氢燃料发生内爆压缩,将氢聚变成氦,实现“点火”和核聚变——本质上相当于一次小型的氢弹爆炸。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NIF离实用的可控核聚变还相差甚远:一,NIF使用的激光器需要超过300兆焦耳的电力才能产生大约2兆焦耳的激光,即使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超过了激光产生的能量,仍然只占总能量的百分之一左右,增益仍需提高;二,NIF的激光是几十年前的老技术,占地巨大,主要目的是科学实验而不是发电,平均每周射出10次,要想进入商用,需要每秒射出10次左右;三,NIF发生核聚变反应的时间极短,如果不能维持足够多的时间,将能量转化为热量也是难题。

      “某种意义上,一切都在改变,一切又都没有改变。”牛津大学物理学教授Justin Wark接受《卫报》采访时表示,NIF证明了在实验室中产生核聚变是可能的,“然而,制造像商业反应堆这样的东西需要克服的障碍是巨大的,绝不能低估。”

      更接近实用的核聚变方案是“磁性约束”,原理是用环形封闭磁场组成“磁笼”,将燃料加热到极高温并约束起来,世界上采用该原理的核聚变实用装置被称为托卡马克装置(Tokamak)。世界上最先进的托卡马克装置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2020年在法国开启组装,将实现1.5亿℃的高温,目标是能够将50万千瓦的能量输出维持500秒,增益为10。(详见财新周刊报道《“人造太阳”里的中国角色》)

      2022年2月9日,欧洲核聚变研发创新联盟(EUROfusion)、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AEA)和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称,位于英国的欧洲联合环状反应堆(JET)在5秒钟内产生了59兆焦耳的持续能量,打破了该装置1997年的创造的22兆焦耳记录。(详见财新网报道《欧州核聚变实验创纪录 能量输出59兆焦耳》)

      麻省理工学院核科学与工程系主任Anne White向CNN表示,美国或英国的项目“都没有将核聚变转化为电能的硬件和步骤”。

    1. 辉瑞新冠特效药Paxlovid网售放开 凭核酸或抗原结果购买

      【财新网】新冠特效药可以网售了。12月13日,财新发现,1药网旗下互联网医院的新冠咨询门诊开始预售新冠口服抗病毒药物Paxlovid(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定价为2980元/盒。

      用户在咨询问诊后,向导诊员回复新冠,即会被分配医生,由医生询问是否已确诊新冠,是否需要购买Paxlovid。医生强调该药不能用于预防,仅用于确诊患者的治疗,需要用户上传核酸或抗原阳性证明后开具处方。

      上传抗原阳性照片后,被诊断为新冠病毒感染,即顺利开出Paxlovid处方,每次口服3片,每天两次,线上付款后可以快递配药到家。医生嘱咐,肝肾功能正常者奈玛特韦必须与利托那韦片同服,连续服用5日,肝肾功能不全者遵线下医生医嘱。

      Paxlovid是辉瑞原研的新冠特效药,用于治疗成人轻中度新冠病毒感染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例如伴有高龄、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等。患者需要在出现症状5日内服药。

      Paxlovid可降低重症发生率,缩短转阴时间。其由奈玛特韦与利托那韦组合而成,奈玛特韦可以通过阻断新冠病毒3CL蛋白酶的活性,破坏新冠病毒的RNA复制,阻止病毒在体内大量繁殖;利托那韦也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用以减缓奈玛特韦在体内的分解,是一款老药。海外真实世界数据结果显示,Paxlovid可以使患者住院率降低63%、死亡率降低90%。11月,美国圣路易斯卫生健康系统临床流行病学中心的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指出,Paxlovid可将新冠急性期后遗症的风险降低26%。

      目前,线上购药属于自费,尚未接入医保,每盒定价2980元,高于医疗机构对Paxlovid的医保采购价(2300元)。此前该药品主要用于住院患者,在医院内部使用,但由于适应证是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中度新冠病毒感染者,这部分人群入院治疗的数量并不大,因此医院对新冠口服药的储备并不多。

      在其放开网售之前,Paxlovid及其印度仿制药Primovir和Paxista的海外代购生意火爆。一名Primovir代购商告诉财新,他们从今年4月起开始为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顾客代购,11月防疫措施优化后订单激增,不到一月卖出超过5万盒,约占总销量的三分之一。其印度仿制药每盒售价在900—2000元不等。(详见财新网《新冠口服药代购订单激增 国内储备及使用规划进展不明|大流行手记(12月4日)》)

      近期,随着需求量暴涨,代购仿制药价格也被推升,3000多元一盒的也不鲜见。

      国内共批准两款新冠口服药,除Paxlovid外,另一款是真实生物生产的阿兹夫定,它们均属于处方药。上个月,阿兹夫定曾引发网售风波,其在美团、饿了么等线上平台的部分药店开始在线预售,定价在490元左右,但被迅速叫停,紧急下架。

      但现在,政策开闸,12月12日,国务院应对新冠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发布《关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通知》,其中明确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诊疗平台,依据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有关要求,为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居家的,在线开具治疗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处方,并鼓励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将药品配送到患者家中。这相当于允许互联网医院为新冠感染者首诊。不过,新政本质上仍与此前发布的《互联网诊疗细则(试行)》相违背,也引发对政令随意性的质疑。

      各大互联网诊疗平台现积极布局新冠口服药销售。一位互联网医疗从业者告诉财新,目前这两个特效药列入互联网医院药品库供医生开具在合规上已没有问题。

      但虽然网售放开,个人用药仍需谨慎。一位感染科医生曾告诉财新,Paxlovid中的利托那韦可以影响到经过肝脏代谢的药物。“我们平常在市面上买到的药物里面,几乎80%是通过肝脏代谢,相当这个药吃进去,可能会对这些药物产生相互影响,导致药效的增加或降低,这可能会是致命的。”此外,根据药品说明书,药物交互作用等情况导致的相关不良反应仍需患者留意,需遵医嘱服用。

      (财新刘登辉对此文亦有贡献)

    1. “新冠肺炎”表述淡化 官方文件屡现“新冠病毒感染者”

      【财新网】国内防疫措施持续优化,新冠肺炎这一疾病名称的用法也备受关注。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关于新冠肺炎分级诊疗的文件中,把新冠患者称为“新冠病毒感染者”,当中包括了无症状感染者、普通型病例、以新冠肺炎为主要表现的重型、危重型病例以及以基础疾病为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

      除了上述文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近期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中,也频繁以“新冠病毒感染者”指代包括无症状感染者在内的新冠患者,隐去了“肺炎”二字。在11月19日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健康监测指南》中,新冠患者仍然被称作“新冠肺炎感染者”。

      在北京卫健委的新闻中,“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一词也在淡出。在12月7日之前,北京卫健委每日更新“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情况”,7日之后连续两日未更新此类信息,且发布的消息中将新冠患者统称为“阳性感染者”而非“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

      不过, “新冠病毒感染者”并非首次在官方文件中出现,在2021年9月8日的《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三版)》中,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涵义更加广泛,包括了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不过,该提法此后未能得到广泛使用,仅在2022年3月9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转运工作方案(第二版)》中再次出现。

      “新冠肺炎”名称的淡化或与近期政策调整有关。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防疫“新十条”,其中包括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

      事实上,多项研究结果均显示,感染新冠奥密克戎毒株与发生肺炎之间的关联性已大大降低。“新冠病毒感染者”与WHO对新冠的命名更加接近。2020年2月11日,WHO宣布该疾病被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并不涉及“肺炎”,国家卫健委随后将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但中文名字仍沿用2020年2月7日的命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

      近期,多名业界专家呼吁为新冠肺炎更名。(参见财新周刊《封面报道|解封进行时》)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向财新表示,奥密克戎出现后,患者少有肺部症状,他认为应该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统一命名COVID-19,直译为“2019冠状病毒病”,从而科学合理地指代疾病。

      新冠肺炎的更名也与疾病管理等级密切相关。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1号公告称,将新冠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甲类管理属于强制管理,对隔离、密接预防、流调报告等方面的要求远在乙类管理之上,而乙类传染病的要求是对聚集性疫情采取综台性防控措施,关注密切接触者,关注重症和死亡。据《解封进行时》文中介绍,一位上海疾控人士向财新表示:“甲类传染病要在特定的短时间内需要快速有效控制,比如肺炭疽、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新冠经过三年防控,已经成为全球流行的传染病,不符合参甲管理的初衷。”

      新冠肺炎的命名有其历史背景。在2020年初,新冠原始毒株广泛传播时期,肺炎是较为常见的症状。在2020年2月8日发布的第五版《新冠肺炎诊疗指南》里,首次将“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的核酸阳性感染者纳入轻症患者范畴,“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的患者列为普通型患者。在此之前,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的感染者甚至无法得到确诊。

      不过,随着新冠病毒进化至奥密克戎毒株阶段,绝大多数感染者均为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具有肺炎症状的患者比例极低。

      2022年3月发布的最新第九版《新冠肺炎诊疗指南》提及,曾接种过疫苗者以及感染奥密克戎毒株者以无症状及轻症为主,有临床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中低度发热、咽干、咽痛、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11月20日的全国新增病例数字为例,2.68万名新增感染者中92%为无症状感染。(参见财新网:《11月全国已报告25.3万例感染者 近9成为无症状》)

      即使是普通型患者,即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的感染者中,发生肺炎的实际比例也不高。根据今年3月至5月上海疫情的研究,3.4万名进入医院治疗的普通型患者当中,风险组的肺炎发生率为19.8%,而非风险组仅为7.8%。风险组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同时具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肺病、肝病等基础疾病或者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等免疫缺陷的患者。(参见财新网报道《上海入院新冠患者仅0.065%发展为重症》)。

      病理学研究亦证明奥密克戎毒株在肺部组织的复制能力低于原始毒株。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研究团队利用人体肺部组织和支气管组织的体外培养平台进行研究,发现奥密克戎毒株在支气管的复制速度远远超过原始毒株和Delta毒株,但在肺部的复制能力则较原始病毒株低近10倍。这项研究于今年2月发表于知名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参见财新网报道《专家:奥密克戎感染症状轻 新冠肺炎不该再叫“肺炎”》)

    1. 德国挫败一起极右翼团伙政变图谋 原计划暴力冲击议会接管政权

      【财新网】当地时间12月7日,德国警方在全国多个地区开展大规模搜查行动,破获了一个据称策划用暴力手段推翻政府的极右翼团伙,并逮捕了其中25名成员。

      德国检方指控,这一作案团体受到被称作“帝国公民”(Reichsbuerger)的极右翼运动的影响,试图通过暴力袭击德国联邦议院接管政权,并扶持该组织一名贵族出身的成员上台执政。在被捕的该组织成员中,还包括一名右翼政党的前联邦议院议员,以及数名德国国防军特种部队的退役军官。

      12月7日上午,包括德国联邦刑事警察、联邦警察和各州刑事警察在内的约3000名警察,在德国联邦总检察长弗兰克(Peter Frank)的指令下,对德国11个州的150处地点进行了打击极端分子的搜查。当天,共有25名嫌疑人被捕,其中部分成员是在意大利和奥地利境内被捕。

      此次搜查也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历史上,打击极端分子规模最大的行动之一。

      据德国媒体报道,在调查的早期阶段,包括宪法保卫机关和地方刑警在内的德国各有关部门均参与了对上述涉嫌策划政变的极右翼团体的调查。随后,德国联邦总检察长在知晓案情后,接管了调查。过去数月以来,调查人员对该极右翼团体的成员进行了密切监视,其行踪以及电话和互联网通信均受到了监控。

      德国检方最终指控,这一被认定为“右翼恐怖组织”的团体,试图“通过暴力和军事手段”推翻德国的民主制度。

      调查人员认为,该团体的成员已制定了具体的计划,试图组织一个小型的武装团体攻入并占领德国联邦议院。为发动武装政变,该团体还招募了曾经服役于德国国防军的退伍军人,并在这场未遂的政变计划中考虑到了可能的伤亡情况。

      按照检方说法,该团体还仿照政府的组织架构,在团体内部设立了一个与“影子内阁”类似的“理事会”。这一“理事会”设有外交、卫生等多个部门,自2021年11月以来定期举行会议,并计划在政变成功后接管德国联邦政府。

      对于这一未遂的政变图谋,德国联邦议院副议长库比基(Wolfgang Kubicki)表示,议会大楼早已装备了应对可能袭击的设施,议会也知晓潜在的威胁情况,“该组织的计划在制造时就注定失败”。

      德国检方还透露,这一试图发动政变的团体受到了德国境内极右翼的“帝国公民”运动以及美国的“匿名者Q”(QAnon)右翼阴谋论运动的影响。

      “帝国公民”运动由一系列松散的团体和个人组成,这一运动否认1949年成立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具有合法性,认为德国处于所谓“军事占领”之下,并主张推翻现行共和国体制,在德国建立一个与1871年成立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类似的君主制政体。德国情报部门认为,“帝国公民”运动目前共有约2.1万成员,其中约5%的成员属于极右翼极端分子。

      德国内政部长费瑟(Nancy Faeser)表示,对于上述策划政变团体的调查,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由“帝国公民”运动构成的“恐怖主义威胁的深渊”。她说,政变组织者是“受到了暴力革命幻想和阴谋论意识形态的驱使”。她还强调,德国政府将继续保持“强硬立场”,以使该团体承担其所有的法律后果。

      此次被捕的极右翼团体头目,是据称出身于一个贵族家族的名为海因里希十三世(Heinrich XIII)的成员。根据该团体原本的计划,在政变取得成功后,海因里希十三世将成为新政府的领导人。

      12月7日上午,海因里希十三世在位于法兰克福西区的家中被捕。现场照片显示,被捕的是一名头发花白、略显疲态的老年男子。他身着格纹图案外套和棕色裤子,已被警察铐上了手铐。另据德国图林根州当地媒体报道,警方还搜查了海因里希十三世在图林根州的一个狩猎小屋,警方怀疑他在此处藏匿武器。

      现年71岁的海因里希十三世出身德国贵族罗伊斯家族,并以“亲王”头衔自居。自12世纪起,罗伊斯家族曾统治德国东部图林根州的部分地区长达800余年,直到1918年德国革命推翻君主制,并取消了贵族头衔和特权。不过,包括海因里希十三世在内,至今仍有部分德国贵族家族的后裔继续使用贵族头衔。

      在法兰克福当地,海因里希十三世经营一家名为Buero Prinz Reuss的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交易和金融服务等业务。除此之外,他也从事生产起泡酒的业务。

      不过,据《法兰克福汇报》报道,海因里希十三世的财务状况一直十分紧张。据称,他在支付房地产业务的费用上存在困难,并因此办理了各种贷款。

      海因里希十三世曾多次公开表达带有极右翼色彩的政治主张。2019年,他曾在瑞士苏黎世的一场商业峰会上发表演讲时称,在曾经的“罗伊斯公国”的统治下,税率仅有10%,政府结构“简单和透明”,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在演讲中,这位自诩“亲王”的德国贵族后裔还称:“当时,如果事情做得不好,你可以直接去找亲王。今天,你又该向谁求助?地方议员、联邦议员还是欧盟议员?祝你好运!”

      海因里希十三世还称,由于“外国势力的干涉”,世界各国的君主制都遭到了推翻,罗伊斯公国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剥夺了权力”。

      他还以阴谋论的论调称,20世纪重大战争背后的推动力,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和共济会。他还称,自从德国在二战中战败投降后,“它就再也没有主权了,它只是成为了盟国的一个行政机构。”他称,德国自二战结束以来一直是一个“附庸国”,并声称必须“通过和平协议恢复德国的主权”。

      不过,罗伊斯家族的其他成员已经同海因里希十三世保持距离。2022年8月,罗伊斯家族的家长海因里希十四世(Heinrich XIV)透露,海因里希十三世已在14年前主动离开家族,并称海因里希十三世是一个相信阴谋论的“糊涂老人”。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作为一个愤世嫉俗的老人,他有时会从个人的失败中得出错误的结论。我担心他现在已经成了阴谋论的受害者,一个有些糊涂的老人。”作为家长的海因里希十四世如此形容他的这名远亲。

      除了贵族出身的海因里希十三世之外,被指参与了这场未遂政变的团伙成员,还包括曾在2017年至2021年间担任联邦议院议员的马尔萨克-温克曼(Birgit Malsack-Winkemann)。在卸任议员后,马尔萨克-温克曼回到曾任职的柏林地区法院,继续担任法官。她隶属于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Alternative für Deutschland),这一政党持有强烈的反对欧洲一体化立场。

      早在任职联邦议员期间,马尔萨克-温克曼就曾声称,由于移民不会阅读药品的说明书,他们给德国医疗系统造成了“数十亿的超额费用”。不过,德国的药剂师行业已指出她的这一论调缺乏根据。

      在策划政变团体的所谓“影子内阁”中,马尔萨克-温克曼担任的是“司法部长”一职。12月7日上午,她也在位于柏林的公寓中被逮捕。

      德国《时代周报》报道称,其他议员将马尔萨克-温克曼描述为阴谋论的支持者,称她尤其痴迷于“匿名者Q”的阴谋论。

      此外,该团体的军事部门的领导人是曾在德国国防军担任军官的佩斯卡特雷(Rüdiger von Pescatore)。佩斯卡特雷是团体的二号人物,其任务据称是建立一支“新德国军队”。

      1993年至1996年间,佩斯卡托雷曾担任德国251伞兵营的指挥官,该营后来被并入德国国防军的特种作战部队司令部。据报道,他后来因未经许可出售东德军队的库存武器而被开除了军籍。

      2019年,一名以佩斯卡托雷为名的互联网用户曾在网站上发表评论,声称要揭露历史重大事件背后的“共济会阴谋”,并称“只有在制度改变之后,人类才能接触到真相”。

      德国检方亦证实,上述在德国策划政变的团体,还将俄罗斯视为其建立“新秩序”的核心支持者,海因里希十三世本人即曾与俄罗斯的代表联系。不过,检方称,目前尚无证据表明俄罗斯方面对于海因里希十三世给予了积极回应。德国内政部发言人称,德国安全部门正在密切关注该团体与俄罗斯方面的接触。

      对此,俄罗斯方面坚决否认与德国的这场未遂政变策划有关。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12月7日的记者会上回应称:“这似乎是一个德国的内政问题。俄罗斯不可能有任何干预。”

      近年来,极右翼“帝国公民”运动的成员在德国境内制造了多起暴力事件,引起德国国内对于极右翼政治暴力的诸多忧虑。

      2014年,德国警方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检查时发现,一个“帝国公民”团体将武器走私到德国,囤积了大量枪支弹药。2016年,巴伐利亚州的3名警察在没收一名“帝国公民”成员的枪支时,被该成员开枪打伤。2022年4月,4名“帝国公民”成员由于计划以炸弹袭击电力设施制造全国性停电,被德国警方拘捕。

    1. 解药|避用布洛芬是讹传,新冠阳性如何用药?

      作为一款临床应用已久的老药,在长久以来的日常临床诊疗中,布洛芬也是WHO推荐使用的两种儿童退烧药之一,另一款则是对乙酰氨基酚。乙酰氨基酚也被推荐作为COVID-19患者使用的退烧药物。

      【财新网】国内防疫措施持续优化,多地出现“购药热”。此时,一则关于临床常用镇热药物布洛芬的争议再度引发关注,实际却是“旧闻”讹传。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防疫“新十条”,其中包括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可以预见,居民储备止咳、退烧等常备药物的意愿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其中,对于布洛芬究竟能否用于新冠患者的退烧镇痛,在社交平台或自媒体被转载的消息称,世界卫生组织(WHO)方面建议出现COVID-19症状应避免使用布洛芬,因其会加重COVID-19感染。但该传闻与事实不符。

      财新注意到,这些网传消息源头均为2020年3月的报道。相关争论最初不断发酵后,早在2020年3月19日,WHO就曾在其官方平台表态,并不反对COVID-19患者使用布洛芬。WHO表示咨询了治疗COVID-19患者的医生,除限制该药物在特定人群中使用的常见已知副作用外,没有发现布洛芬的任何副作用的报告。

      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作为退烧药,它并不针对COVID-19病毒发挥作用。其主要作用途径为非选择性抑制环氧合酶(COX),从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也抑制体内炎症刺激的活性物质白细胞和溶酶体的释放,使人体局部组织的痛觉冲动减少,痛觉受体的敏感降低,适用于解热、减轻轻度至中度疼痛(如关节炎、神经痛、肌肉痛、头痛、偏头痛、牙痛、痛经)、感冒及流感症状。

      外界最初对COVID-19患者使用布洛芬的担忧和猜测,与药物作用途径有关。COVID-19病毒利用人体细胞表面蛋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 2)作为受体进入肺和其他组织,大流行之初,一种假设担忧NSAIDs类药物可能上调ACE 2,从而促进病毒进入人体。2020年3月一篇刊登在期刊《柳叶刀》上的通信(Correspondence)文章提及这一假设,引发前文关于布洛芬的争议讨论。不过,这一担忧在后来两年多时间里,并未被科学研究证实。

      2022年3月一项刊发SC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上的研究显示,布洛芬、氟比洛芬、乙氧西布和扑热息痛对ACE 2的表达及体内外活性无明显影响。在Caco-2细胞模型中,COX 1和COX 2选择性的药物(布洛芬、氟比洛芬、依托昔布)及对乙酰氨基酚,对ACE 2 mRNA/蛋白表达和活性无明显影响。研究者还分析了小鼠模型,布洛芬治疗组小鼠肺、心、主动脉组织ACE 2 mRNA/蛋白表达及活性均无明显上调。

      在WHO最新版COVID-19用药指南中,也仍未将布洛芬列为禁忌或不推荐使用的药物。作为一款临床应用已久的老药,在长久以来的日常临床诊疗中,布洛芬也是WHO推荐使用的两种儿童退烧药之一,另一款则是对乙酰氨基酚。乙酰氨基酚也被推荐作为COVID-19患者使用的退烧药物。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官网对COVID-19患者的指南中也提到,大多数COVID-19感染者病情较轻,可以居家康复,可以用非处方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来治疗症状。

      按当前防疫措施,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家中如何备药?某新冠定点医院感染科医生对财新表示,可以适当备一些缓解症状的非处方药,以降低出现症状后的不适感。“其实只有两类的药是有效的,退烧药、止咳药。”该感染科医生认为。他同时提示,备药应适当、理性,用药也要注意剂量。例如退烧药,“一旦过量也会出现肝损伤等(副作用)。”至于预防角度,受访感染科医生则再次提示,没有必要在未感染时吃药预防。

      辉瑞Paxlovid和真实生物阿兹夫定,作为新冠抗病毒口服药在内地获批附条件上市。两种药物都是处方药,但随着国内疫情不断发展,在一些互联网平台卖家、药品代购在售卖Paxlovid的印度仿制药Primovir和Paxista。(详见《新冠口服药代购订单激增 国内储备及使用规划进展不明》)

      需指出的是,普通人自行购药服用可能面临风险。例如,Paxlovid与一些常用药物存在相互作用。美国研究人员此前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中称,Paxlovid与一些常用心血管药物之间存在潜在的药物间相互作用(DDIs),包括部分抗心律失常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剂、某些他汀类药物、雷诺嗪、免疫抑制药等。

      Paxlovid的活性成分包括两种药物,奈玛特韦和利托那韦。其中,奈玛特韦是一种SARS-CoV-2主要蛋白酶 Mpro的拟肽类抑制剂,用以阻止病毒复制,利托那韦则对SARS-CoV-2 Mpro无活性,作用是抑制奈玛特韦代谢,用以增强奈玛特韦的生物利用度。前述受访医生介绍,由于利托那韦会影响经过肝脏代谢的药物,可能和这些药物产生相互作用。

      在12月7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则提示,居民没有必要去囤积和抢购药物。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已要求县级以上的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对症治疗的药物以及抗病毒药物,包括中药、西药等药物,抗原试剂进行一定的准备。通过分级分类的救治,有很多感染者也会选择居家治疗的方式,要求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的零售网点等也要做相应准备,来保证药物的可及性。

      12月7日,北京市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专家指引(第一版)》,对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含核酸阳性或抗原阳性)居家康复期间自我健康管理和自我医疗服务给出明确建议,并提及,普通中青年患者感染后,病程为7天左右。

      阳性感染者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

      《指引》称,奥株感染者以无症状和轻型为主,大多不需要过多治疗,一般患者可在家观察治疗,注意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能量和营养摄入。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如若阳性感染者和同住人员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原有基础疾病等明显加重情况,要根据病情对症治疗或及时就医。

      专家综合意见认为,病毒感染大多采用对症治疗。因此,《指引》建议在出现症状初期对症用药:如果出现发热、头痛、咽痛且明显影响休息和睡眠,可以服用解热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儿童可选用相应的混悬液;如果出现咳嗽症状,建议使用复方鲜竹沥液、宣肺败毒颗粒、急支糖浆等;如果出现痰多、咳痰费力症状,建议使用复方甘草片、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如果咽痛、咽干症状明显,建议使用华素片、西瓜霜含片等;如果鼻塞流涕症状明显,建议使用扑尔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布地奈德喷鼻。

      《指引》提醒,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导致慢性病、基础疾病病情加重,患有基础疾病的人一定要规律用药,控制好病情。

      感染者出现以下任一症状时,《指引》认为,需要急诊就医:服用退烧药后仍发烧超过38.5℃,并持续超过2天;体温35℃及以下;抽搐;呼吸困难或气促;失语或不能行动;不能苏醒或不能保持清醒;胸部或腹部疼痛;头晕或意识混乱或精神状态明显转变;虚弱或脚步不稳;妊娠期 24 周或以上孕妇的胎儿活动减少或停止;持续不能饮食,或腹泻、呕吐超过2天。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康复指导手册:COVID-19相关疾病的自我管理(第二版)》还提及其他需要紧急医疗处置的“危险信号”:轻微活动后即出现非常明显的气短,且调整为任何缓解呼吸急促的姿势后仍无改善;静止时呼吸急促程度发生改变,且采用呼吸控制技术后都无改善;在某些姿势、活动或锻炼期间感到胸痛、心跳加速或头晕;感到混乱并逐步加重,或说话困难,或理解他人讲话困难;出现面部、手臂和腿部的无力,尤其出现在身体一侧;焦虑状况或情绪恶化,或有伤害自己的想法。

    1. 11月出口同比下降8.7% 为2020年3月以来最低

      【财新网】在全球经济走弱叠加国内疫情的影响下,11月出口同比继续下降,降幅呈扩大态势。

      海关总署12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以美元计,11月出口同比下降8.7%,降幅较10月扩大8.4个百分点,降至2020年3月以来最低;进口同比下降10.6%,低于10月9.9个百分点,创2020年6月来新低;当月贸易顺差缩小153.1亿美元至698.4亿美元。

      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增速也明显回落,11月同比增速下降6.1个百分点至0.9%;进口同比增速放缓7.9个百分点至-1.1%,为近六个月来首次转负;当月实现贸易顺差4943.3亿元,缩小924.8亿元。

      11月进出口表现均低于市场预期。财新传媒近日对13家国内外机构的调查显示,经济学家对11月出口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3.4%,预测区间为-7.1%至1.0%;对进口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5.5%,预测区间为-9.0%至-1.4%。也就是说,当月出口和进口实际增速均低于预测区间下限。

      11月中国对主要经济体出口增速继续放缓。具体来看,对美国、欧盟降幅分别扩大12.9个、1.7个百分点至25.4%、10.6%,分别降至2020年3月、4月以来新低;对日本出口放缓9.4个百分点至同比下降5.6%,为2022年5月以来首次下降;此前一直维持两位数的对东盟出口增速也回落15.1个百分点至5.2%。

      分商品类别看,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有所分化,11月服装、鞋靴出口增速分别回升2.0个、1.0个百分点至-14.9%、3.7%,箱包涨幅则回落7.5个百分点至12.2%,但仍好于总体增速,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延续了此前的下降趋势,降幅扩5.8个百分点至14.9%,为2021年9月来最低。

      继10月同比转降之后,11月机电产品出口继续下行,降幅扩大10.7个百分点至11.4%,降至2020年3月以来最低,其中医疗仪器及器械、家用电器降幅小幅收窄至12.7%、22.9%,手机、集成电路降幅则分别扩大40.4个、27.4个百分点至33.3%、29.8%;汽车相关产品出口持续高增长,11月汽车及底盘出口增长1.13倍,增速加快超20个百分点。同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样走弱,降幅扩大16.3个百分点至23.9%,低于出口整体表现。

      从进口来看,由于国内需求走弱叠加价格波动,多数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跌。11月原油进口量、进口额同比仍保持正增长,不过增速分别放缓2.3个、15.7个百分点;天然气进口量降幅扩大超70个百分点至90.4%,进口额则同比转负,下降11.8个百分点至-3.2%;钢材、铁矿石进口均量价齐跌,不过在价格同比改善的推动下,铁矿石进口额同比降幅收窄至22.4%;煤炭进口量和进口额同比也由正转负,分别下降7.8%、26.0%;大豆进口量、价延续了10月的下降趋势,降幅分别收窄至14.2%、3.1%。

    1. 新冠口服药代购订单激增 国内储备及使用规划进展不明|大流行手记(12月4日)

      【财新网】12月4日,神州细胞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神州细胞工程自主研发的重组新冠病毒2价(阿尔法/贝塔变异株)S三聚体蛋白疫苗(项目代号:SCTV0IC)经国家有关部门论证,被纳入紧急使用。这是国内批准的第10款新冠疫苗、也是第3款新冠重组蛋白疫苗。

      神州细胞另有一款4价重组蛋白疫苗在研,其中含有阿尔法/贝塔/德尔塔/奥密克戎的S三聚体蛋白,是可以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新一代新冠疫苗。在海外,继今年8月,美国FDA批准辉瑞、莫德纳公司分别研发的2款含奥密克戎变异株的2价mRNA疫苗后,奥株疫苗已经成为海外加强针接种的普遍选择。国内尚未宣布批准奥株疫苗,但一位接近药监局人士表示,有关部门已经在积极评估不止一款国产奥株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持久免疫性。

      随着近日中国防疫政策调整优化不断落到实处,疫苗接种需“提速”成为普遍共识。11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组发布《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方案》。据财新了解,基层已经接到具体工作指标:到2023年1月底钱,80岁以上人群新冠疫苗第一剂接种率达到90%(参见财新网:《指标已下:1月底前80岁以上新冠疫苗首剂接种率达90%》)。

      与疫苗相比,国内应对新冠的另一项重要工具药物的储备情况和使用规划尚不明朗。疫苗针对健康人群,主要作用是降低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染力、致病性;药物针对感染者,目的是降低感染者的重症和死亡率。二者目标、定位不同,但都是走出大流行的关键。

      公卫专家黄严忠近期在一篇对话中建议,应认真考虑进口针对奥密克戎的二阶疫苗和新冠抗病毒口服药,他认为使用效果相对低的药物或者以注射剂为主“对于防止医疗资源挤兑没有帮助,甚至可能是添乱的。”

      在今年9月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中,推荐了两种药物用于抗病毒治疗,即辉瑞研发的抗新冠病毒小分子口服药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商品名:Paxlovid),和腾盛博药研发的新冠中和抗体药物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随后在7月,真实生物研发的抗艾滋病药物阿兹夫定,被批准用于治疗新冠肺炎。9月,默沙东和国药集团联合宣布,默沙东将其抗新冠病毒口服药物莫诺拉韦(Molnupiravir)的经销权和独家进口权授予国药集团,以便该药物在中国境内生产、供应和商业化。

      不过,上述这些药物在境内的储备、使用情况不明朗,其落地路径主要是定向销往新冠定点治疗医院。一名新冠定点治疗医院感染科医生告诉财新,现在医院对这类药物的应用并不多,因为医院所收治的患者目前仍以轻症为主,使用一般的退烧、止咳药即可治愈;而抗病毒口服药主要是针对高危人群,防止感染者发展为重症,这类药物有一普遍的缺点,即会增加肝肾负担,使用需要谨遵医嘱。

      另一名新冠定点治疗医院医生也称,目前阳性病例中无症状感染者占绝大多数,在临床过程中,只有有重症倾向的患者会使用口服药,至少要是有肺炎的普通型患者,但是这样的病例极少。

      普通民众目前难以直接获取新冠口服药。11月18日晚,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被曝出在部分药房线上开售。次日下午,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表声明称,已第一时间联系售卖方下架处理。

      但海外代购生意已悄然兴起。财新在一些互联网平台上发现,已有卖家在售卖Paxlovid的印度仿制药Primovir和Paxista,每盒售价在1300—2000元不等,仅比Paxlovid原研药在华售价2300元人民币略低。也有代购商报出接近印度零售价的价格,在人民币900元左右,其自述价格较低是因为出货量大。

      目前这款口服药价格不低。国内原研药2300元的价格,是今年3月浙江省宣布将该药纳入医保时宣布的。深圳市3月份也曾披露2300元的采购价。目前中国的医院对药品价格执行“零差率”政策,也就是说,药品从流通企业进入医院后,医院不再对药价加成。今年3月,药品专利池组织出于人道主义目的,授权全球35家企业免费仿制Paxlovid,以低价供应中低收入国家,不允许在中国直接销售。但国内代购印度仿制药的渠道一直较为畅通,不少代购商瞄准新商机。

      一名Primovir代购商告诉财新,他们从今年4月起开始为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顾客代购Primovir。在11月优化防疫措施“二十条”宣布,尤其国内城市陆续取消临时管控区后,订单激增,不到一月卖出超过5万盒,约占总销量的三分之一。

      在海外,Paxlovid和Molnupiravir可通过医生处方在线下药店购买,其中尤以Paxlovid销量高企。根据辉瑞公司今年第三季度财报,Paxlovid第三季度销售额达到75亿美元,前三季度销量达到170亿美元,好于预期。此前,辉瑞曾预估Paxlovid在2022年的销售总额约为220亿美元。默沙东财报则显示,Molnupiravir今年第三季度的销售额为4.36亿美元,较第一季度(17亿美元)和第二季度(32亿美元)出现明显下滑。

      而海外真实世界数据结果显示,Paxlovid药效更为理想,住院率降低63%、死亡率降低90%;使用Molnupiravir后住院率降低28%、死亡率降低69%。另外,服用两种新冠口服药后28天内再次经急诊入院的患者减少了21%。今年11月,美国圣路易斯卫生健康系统临床流行病学中心的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指出,Paxlovid可将新冠急性期后遗症的风险降低26%。

      中国香港早已放宽了新冠口服药的使用和购买门槛。2022年4月,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向通过审核的私家医生免费提供Molnupiravir和Paxlovid,并允许这些医生向新冠患者开具处方。7月,港府更新处方新冠口服药物的临床指引,60岁以下高风险人士和长期病患者若符合特定条件,不论是否曾接种新冠疫苗,皆可获处方新冠口服药物。

      数据显示口服药在香港抗疫中起到一定作用。来自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团队的一项研究指出,在今年2月至3月期间的疫情高峰期,香港共有54355名患者到指定的新冠门诊求医或在公立医院住院治疗,当中约有两成的病人获处方新冠口服药。香港的确诊感染者到新冠指定诊所就诊,按处方使用任一款新冠口服药后,28天内住院的风险降低了88%,死亡风险降低了76%。

      国内有数家企业仍在推进新冠口服药研发。其中,与Molnupiravir同一靶点的君实生物的VV16、科兴制药的SHNE26,与Paxlovid同一靶点的有众生药业的RAY1216、先声药业的SIM0417,均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受试者已经陆续入组。此外,前沿生物的FB2001的II/III期临床已经获批。

      国内疫情方面,12月4日0—24时,国内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247例、无症状感染者25477例,阳性病例数较昨日再次小幅下滑。其中,阳性感染者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广东、重庆、北京,分别通报6502、4822、3752例。

      全球疫情方面,截至2022年12月5日早10时,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6.45亿例,死亡病例超过664万例。其中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9897.2万例,死亡病例数超过108.1万例,累计确诊数居首。过去28天内,报告病例最多的地区分别为日本、韩国、美国,三地分别报告了251.7万、146.9万、122.5万新冠确诊病例。

    1. 最新财新周刊|室内氡超标争议背后

      文|财新周刊 周泰来,吕嘉鑫、黄佳钰(实习)

      2022年4月,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中车共享城”开发商通知二期业主收房。一位大学教授顺手用仪器测了一下他房子里的放射物浓度——让他意外的是,室内氡浓度大幅超标。

      教授在业主群里把这个事情抖了出来,很多业主都自行委托检测机构去检测自己的房子,结果都是氡超标。“高的400多(Bq/m3),低的都有200多(Bq/m3)。” 花300多万元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房子的业主王女士说。《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50325-2020)要求,民用建筑工程在竣工验收时,必须检测包括氡在内的污染物浓度,氡的浓度要小于150Bq/m3。Bq(贝可)是放射性活度单位,放射性元素每秒有一个原子发生衰变时,其放射性活度即为1贝可。

      室内氡浓度主要源于建材。氡是一种放射性气体,它是导致肺癌的第二大环境因素,仅次于吸烟。人类接受氡暴露的主要途径是吸入氡的短寿命子体,这些子体衰变时产生的α射线可损伤肺和支气管上皮细胞,产生随机性效应最终导致肺癌。

      关于中车共享城二期室内氡超标的孰是孰非,业主与开发商在各执一词的情况下已部分达成和解。这只是室内氡浓度问题的一个片段和缩影。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30多年里,中国室内氡浓度呈显著上升趋势。专家认为,这与两大因素有关:一是墙体材料的改革,从黏土砖到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墙材带来了室内氡浓度的上升;二是建筑节能的推广,近年来大力提倡的建筑节能政策带来的通风换气率降低,是室内氡浓度上升的另一大原因。

      氡浓度争议

      业主和中车方面的一大争议焦点是建材是否合格。一些中车共享城业主在自行整改过程中,逐步锁定了造成氡超标的建材源头。自行整改首先是拆自流平地面,其成分是石膏。业主们发现虽然氡浓度有所下降,但依然还有100—200Bq/m3。于是又接着拆地暖回填层,回填层的成分是水泥砂浆。这两个部分拆除以后再测,部分房屋的氡浓度就直接达标了。剩余仍不达标的业主再拆屋里的灰渣板二次墙体。“拆除二次墙体后一般都能达标。”业主们由此认为,氡超标主要源自自流平地面、地暖回填层和灰渣板二次墙体。

      王女士表示,拆除并恢复自流平和地暖回填层的花费在一两万元,如果拆除二次墙体的话,花费可能就要上10万元了。为此,业主们要求开发商中车科技园(成都)有限公司(下称“成都中车”)赔付相应费用,或者进行房屋整改,交付符合国家标准的房子。成都中车是中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车科技园”)的子公司,后者是央企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王女士提供的成都市成华区住房建设和交通运输局2022年7月25日发给中车共享城二期业主信访回复称,针对业主反映的室内氡超标问题,区住建交局约谈了该项目相关责任主体单位,要求尽快核实情况,回应业主关切。目前,开发企业正在组织拆除和替换自流平相关工作。待施工完成后,将由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对室内氡浓度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但中车科技园副总经理徐厚广对财新称,中车方面在业主监督下对室内建材原地取样了60多份,统一进行了放射性检测,结果都是合格的,“而且是远远低于国家限值的”。他表示,按照《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建材的内照射指数要小于1,中车共享城的建材测出来大部分都是0.1,有个别的是0.2、0.3。

      徐厚广认为,上述中车共享城的业主和第三方检测机构测得的氡浓度,是在新风系统尚未开启的条件下,在自然通风情况下测出来的初值。按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国家标准管理组2022年6月29日向成华区住建交局的复函,在自然通风情况下测出来的氡浓度值,如果超过150Bq/m3的限值,并不能判定氡超标,需对氡超标房间用“示踪气体测试法”测定房间通风换气次数,并换算出换气次数为0.5次/小时情形下的氡浓度。换算后室内氡浓度不超150Bq/m3的,采取通风换气措施加强通风,把氡浓度降下来后可判定氡符合标准要求。

      徐厚广表示,中车共享城二期的住宅是按照绿色节能建筑的标准盖的,能耗低,所以气密性很好。“密闭测试过一些房间,通风换气率在0.1到0.3不等。”因此业主和第三方检测机构测得的氡浓度,并不能判定房子就是氡超标的,需要换算成0.5次/小时通风换气率下的值。

      事实上,在后续处理中,成都中车方面认为中车共享城是“集中通风”建筑,而非“自然通风”建筑,因此必须在新风开启的条件下进行检测。徐厚广表示,其依据为中车科技园向住建部去函咨询和得到的答复。他提供的住建部2022年8月4日的回函答复称:关于集中通风民用建筑氡浓度检测,统一设计安装和提供新风系统,并作为工程配套一起销售或交付使用的民用建筑,竣工验收时,在设计工况状态下,按集中通风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50325)等标准规定的方法检测。新风量等设计工况指标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定;未提供新风系统的民用建筑,竣工验收时,在设计工况状态下,按自然通风检测。

      “住建部的解释应该是非常清晰的。”徐厚广表示,成都中车共享城二期是“统一设计安装和提供新风系统,并作为工程配套一起销售或交付使用的民用建筑”,所以应该按集中通风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50325)等标准规定的方法检测,即在新风系统开启的情况下进行检测。

      徐厚广提供的检测报告显示,10月初成都中车曾委托国家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对中车共享城两宗地共19栋楼的85户检测了室内氡浓度。检测方法为,客厅、卧室和书房采用集中通风状态进行检测,在室内氡浓度检测前门窗关闭24小时,封闭期间和检测期间集中通风系统处于高挡位正常运行,检测期间门窗保持关闭状态。检测结果显示,氡浓度全部合格,检测值都在几十Bq/m3的水平,有极少数的主卧和书房的氡浓度达到了104Bq/m3、106Bq/m3的水平,但也低于前述150Bq/m3的国家标准值。

      但王女士对此有不同看法,她认为住建部的该答复仅仅是列举了集中通风和自然通风的两种检测要求,并未定性中车共享城是哪种性质的通风。“不能要求老百姓始终使用新风系统。”她说,新风开启后噪音比较大,影响晚上睡眠。其次开新风有能耗问题,一边开暖气或者空调,一边开新风把室内的空气置换出去,会导致能耗高、电费高。

      一位知情人士也对财新表示,如果仅按照初测值,不换算通风换气次数的话,成都市面上很多新房子氡浓度都会超标,反而是比较老旧的房子不超标,“特别是新建的绿色建筑,因为密闭性太好了”。

      目前,成都中车已和部分业主达成和解。业主提供的和解协议显示,房屋出卖人已委托国家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再次对中车共享城二期住宅项目室内氡浓度进行抽检,抽检比例不低于房间总数的5%,检测结果认定项目合格,买受人认可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但包括王女士在内的一些业主并未签订协议,目前正在走法律程序,将与成都中车对簿公堂。

      室内氡浓度普升

      成都中车共享城的氡超标争议,是中国室内氡浓度问题的一个缩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退休研究员尚兵介绍,中国组织的第一次全国室内氡水平调查,是由卫生系统在上世纪80年代完成的。调查结论为,中国室内氡浓度的平均值为24Bq/m3。“当时做完觉得没什么问题,咱们国家室内氡浓度很低”。

      2002年—2004年在科技部社会公益基金支持下,尚兵组织了一次对中国26个城市室内氡污染的调查,结果发现中国室内氡浓度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明显升高,达到43.8Bq/m3。

      这次调查结果也让辐射防护领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十分意外,因为43.8Bq/m3的水平基本上在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上翻了1倍。“当时潘院士说要核对这个数据,我还专门给潘院士写了一个我们调查的具体设计。”尚兵回忆说。

      2006年到2010年之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住建系统的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也分别组织了室内氡浓度的调查。前者调查了浙江省和另外7个城市,均值为30.7Bq/m3,氡浓度超过100Bq/m3的房间有36间,约占总调查房间的1.8%;后者则调查了10个城市,均值为36.1Bq/m3,浓度超过100Bq/m3的有23户,占被调查总户数的3.3%。

      虽然这两个调查的结果都低于尚兵的调查结果,但也都明显高于上世纪80年代的调查结果,确认了中国室内氡浓度的显著上升趋势。

      十年之后的2020年底,以“环境氡污染监测、评价与防治技术”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据《科技日报》报道,尚兵在这次会议上介绍,继2005年中国26个地区室内氡浓度调查之后,2018年至2019 年,她所在的研究所又陆续对深圳、广州、北京、长春、哈尔滨、海口等地开展了室内氡水平调查。阶段性调查结果显示,与2005年调查结果相比,6个城市室内氡水平均呈现出整体增高趋势。以深圳为例,论文《深圳市室内氡浓度水平调查与研究》介绍,1992年测得的深圳市室内氡浓度均值为26.8Bq/m3;1997年为33.7Bq/m3,2007年为47Bq/m3,2016年为64Bq/m3,2018—2019年为63Bq/m3。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9年出版的《WHO室内氡手册—公共卫生层视角》,估计全世界室内氡平均浓度为 39 Bq/m3,其中高的国家比如捷克为140Bq/m3,芬兰为120Bq/m3;低的国家如澳大利亚为11Bq/m3,日本为16Bq/m3。而美国的水平为46Bq/m3。 《WHO室内氡手册》称,为了限制个人风险,建议设定国家氡浓度参考水平为100 Bq/m3。即使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实现,所选择的参考水平也不应超过300 Bq/m3。

      需要严格控制室内氡浓度,是因为氡是紧随吸烟之后的第二大致肺癌环境因素。据中国疾控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2022年的一篇论文,假设中国室内氡浓度平均值为30Bq/m3,则中国约6.62%的肺癌死亡是由居室内氡暴露造成的——2015年中国肺癌死亡人数为84万人,由此估算由居室内氡暴露致肺癌死亡人数约5.5万人;若假设中国室内氡浓度水平为40Bq/m3,则约有8.82%的肺癌死亡可归因于居室内氡暴露。中国疾控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近年来组织开展的氡浓度监测数据初步结果,中国居室内氡浓度水平已经接近70Bq/m3,据此水平估计,约15.38%的肺癌死亡是由居室内氡暴露导致的。

      另据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2年的一篇论文,取当前中国公民接受室内氡暴露的平均浓度为40Bq/m3,初步试算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室内氡致肺癌的人群归因危险度可达6.39%以上,若以中国2020年的肺癌新发病例数82万估算,中国目前每年可能约有5万人因接受室内氡暴露而诱发肺癌。

      尚兵表示,化学污染一般是有味道的,而氡污染无色无味,隐蔽性很强,因此需要提高重视程度。

      此外,中国室内平均氡浓度持续上升,也意味着超标的房子越来越多。从区域来看,由于严寒和高寒地区的房屋墙体较厚,即建材用量增加,且实施节能技术以后房间更为封闭,室内氡就更加容易超标。南方如广州这些城市,由于建材原料的辐射水平较高,室内氡浓度在竣工验收检测中较高,但平时居民开窗通风较多,所以室内氡浓度水平并不高。据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在2018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氡活度浓度随建筑年代呈现增长趋势,且新建的多层、高层建筑氡活度浓度偏高,在日常的工程验收检测中发现超过200Bq/m3的房间比率在10%左右。而海南近年来室内氡浓度上升较快,可能与当地空调使用率提高、开窗通风减少相关。

      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卓维海对财新记者称,虽然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过几次室内氡浓度调查,但相较房屋总量,调查样本量还是偏少。目前亟须有关部门牵头开展足够样本数量的调查,以摸清中国目前的室内氡浓度水平。

      新型墙材氡问题

      多位专家对财新称,中国室内氡浓度水平上升,与两大因素有关:一是墙体材料改革;二是建筑节能的推广。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城市化进程提速,大部分中国居民从平房住进高层楼房,主流的建筑结构也从平房的砖混结构变成了高层楼房的框架结构。由于框架结构的墙体不承重,因此高层楼房的墙体可以选择各种轻质材料,而非传统的黏土砖。与此同时,传统黏土砖的生产对耕地破坏很大,国家大力推进墙体材料改革,淘汰黏土砖。

      以加气混凝土砌块为代表的新型墙体材料由此得到大力推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王栋民对财新称,一方面加气混凝土砌块不使用黏土,以粉煤灰、矿渣等为原料,能够消纳固废,降低能耗;另一方面加气混凝土砌块比较轻,能浮在水上,保温、隔热、隔音等性能好。2017年,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印发《新型墙材推广应用行动方案》,要求到2020 年全国县级以上城市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地级城市及其规划区限制使用黏土制品,副省级以上城市及其规划区禁止生产和使用黏土制品;新型墙材产量在墙材总量中占比达 80%,其中装配式墙板部品占比达20%;新建建筑中新型墙材应用比例达 90%。然而,包括水泥、混凝土、砖、砌块在内的建筑主体材料都含有放射性核素,是室内氡气的主要来源。从黏土砖到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墙材革命,同时带来了室内氡浓度的上升。尚兵介绍,从原材料上,粉煤灰和黏土不一样,粉煤灰放射性核素含量高;其次,黏土砖的致密度很高,氡很难析出来,但轻型加气混凝土孔隙度高,氡就容易析出来。

      墙材行业是消纳固体废弃物的大户。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党委书记唐玉娇2022年1月在《中国建材报》撰文称,目前我国墙体材料行业年利用工业固废、建筑废弃物等各类废弃物已超1.35亿吨,节约能源3200万吨标煤。比如北京市2021年墙材生产过程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57.8万吨,主要为建筑垃圾25.8万吨、水渣10.4万吨、粉煤灰10.1万吨。

      以粉煤灰为例,粉煤灰是火电厂煤燃烧的烟气中捕集下来的微细飞灰,其主要组成是各类氧化物,包含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等。发表于2019年的《贵州典型电厂粉煤灰的放射性安全评估》一文介绍,估计中国2010年—2015年年均产出5亿—6亿吨粉煤灰。粉煤灰综合利用率稳定在68%—69%,主要用于水泥、商业混凝土和墙体材料(砖)等建筑材料。煤中含有一定量的放射性元素,绝大部分会富集在粉煤灰中,粉煤灰中放射性元素相对原煤可富集3倍左右。

      上述论文称,调研贵州不同区域的六家电厂后发现,黔北地区桐梓电厂和二郎电厂粉煤灰的内外照射指数均明显大于《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要求的1.0,需要明确限制掺杂比后方可作为建筑主体材料使用。目前贵州电厂粉煤灰主要用于复合硅酸盐水泥生产。“黔北地区电厂粉煤灰的放射性水平较高,如果不加以监管进入民用建筑,可能导致较大的放射性安全隐患”。

      发表于2006年的《新型墙材用工业废渣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分布研究》介绍,新型墙体材料利用量比较大的粉煤灰、炉渣(矿渣)和煤矸石中,粉煤灰和炉渣的放射性核素含量较高,均有超过国家放射性核素限量的样品出现。因此粉煤灰和炉渣在掺入比例上要严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建议掺入量不宜超过70%。同一电厂不同时间采集的粉煤灰的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也会有很大差异,最大值可达到最小值的2倍以上。因此新型墙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经常性地检测放射性水平。

      但中国加气混凝土协会一位相关技术负责人对财新称,加气混凝土产品主要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和板材,目前全国有几千家生产企业。加气混凝土产品并非纯粉煤灰制品,有些厂家掺一部分粉煤灰,粉煤灰用量占比50%—60%。据他了解,加气混凝土产品每年都要按照国家要求进行放射性方面的检测,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表明存在放射性超标,“有专家可能认为用到了粉煤灰原料,而粉煤灰可能有放射性,但实际检测情况是粉煤灰并不超标”。

      新型墙材除了放射性核素含量较高,氡析出率也较高。2010年就有论文介绍,当时中国发现许多用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标准的建筑材料所建造的房屋内氡浓度超标的例子。一些建筑材料,特别是一些新型建筑材料采用了发泡等技术,尽管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核素比活度相近,但氡析出率有很大差别。有专家指出,现行的建筑材料放射性控制标准不能达到有效控制居民辐射照射的目的,氡的析出率能够反映建筑材料的综合特性和较为全面的信息,有必要对掺渣建筑材料的氡析出率加以控制。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是工信系统的标准,2010年修订发布《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10)时,并未增加氡析出率控制指标。但住建系统于2010年修订发布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则增加了氡析出率的控制指标,要求民用建筑工程所使用的加气混凝土和空心率(孔洞率)大于25%的空心砖、空心砌块等建筑主体材料,其放射性限量应符合表面氡析出率小于等于0.015Bq/(m2×s)。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主要起草人员、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原院长王喜元告诉财新,根据实验结果,空心材料不管是加气混凝土砌块还是空心砖,均比实心的材料“释放氡厉害”,所以把氡析出率加上去了。

      “现行建材标准中氡的母体核素镭含量的控制指标仍滞留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不适用于多孔材料和轻型加气混凝土。”尚兵建议收紧《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限值,将氡的母体核素镭的含量控制在更低水平。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教授郭秋菊对财新称,如果要修订建材的核素标准,需要定量回答建材对室内氡浓度的贡献到底是多少。相关部门应该有一个科学方案主导的实际测量调查,以查明目前高层建筑建材其成分是什么样的、放射性核素含量怎么样、氡析出率怎么样、构不构成安全问题。

      中国建材联合会副秘书长兼标准质量部主任周丽玮对财新称,目前《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正在修订。此次修订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标准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要从条文强制修订成全文强制。她表示,此次修订也在做很多调研,“比如说住建部有氡的析出率,我们就要看析出率能不能加到标准里头。但目前争议很大,主要是测量方法问题,如果没有一个稳定成熟的测量方法,是不能纳入标准的”。

      一些专家认为,对于工业废弃物用于建材,需要更加严格的标准和监管。全国人大代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材料系教授张雄在2019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建议,修订用于建筑材料的工业废弃物有害成分相关标准。张雄称,工业废弃物主要是各类尾矿和冶炼废渣,其主要资源化利用途径是制造墙体材料、水泥混合材、混凝土掺合料等。工业废弃物往往残存含有重金属或辐射性物质,这些有害组分一旦进入建材产品,将与人类日常近距离接触,长期对人的健康会有危害。中国对资源化利用的工业废弃物虽然在有害成分方面有控制规定,但控制项目不完善且标准要求偏低,资源化过程存在二次污染风险。

      另一方面,由于工业废弃物资源化作为建材原材料时,往往是一次性鉴定其有害成分种类与数量,建材工厂进料时也没有每批监测有害成分,而工业废弃物有害成分波动很大。

      张雄建议,修订和完善用于建筑材料的工业废弃物有害成分相关标准,制定工业废弃物资源化过程中无缝隙和可追溯的工业废弃物有害成分监控规范程序,防范综合利用工业废弃物制造的建材产品二次污染风险。

      节能建筑也有弊端

      多位专家对财新表示,近年来大力提倡的建筑节能带来的通风换气率降低,是室内氡浓度上升的另一大原因。“从我们实际处理的氡超标事件来看,很多地方就因为建筑节能做的通风换气率很低,氡积累导致超标”。

      中国从1986年开始推广节能居住建筑。原建设部首先在北方集中供暖地区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采取增强建筑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和提高空调、供暖设备能效比的节能措施,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的前提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全年空调和供暖总能耗减少30%。1996年,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修订,其目标节能率为50%。2010年以后,我国寒冷和严寒地区推出要求更高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居住建筑执行65%的节能标准。

      建筑节能的一大途径是提高门窗气密性等级。对自然通风建筑来说,建筑外门窗是室内通风换气的主要通道,除了开关门窗,通风换气主要靠对外门窗的缝隙徐徐进行。通风换气率是在门窗关闭的条件下,每小时室内空气更换的次数。

      王喜元等人所著《中国室内环境概况调查与研究》一书介绍,门窗的气密性是通风换气效果的重要指标。气密性等级越低,空气渗透量越大,通风换气效果越好。以一个50立方米、窗户面积为2平方米的房屋为例,气密性等级为1级时,其换气一次需要2小时,即通风换气率为0.5次/小时。每提高1级气密性等级,空气渗透量就减少,当窗户按照6级气密性窗计算时,换气一次需要5小时,通风换气率为0.2次/小时。也就是说,门窗气密性越高,室内外空气对流越小。

      为了节能,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门窗应用技术规范对建筑外门窗的气密性都有具体规定。比如《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严寒和寒冷地区外窗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中规定的6级。

      虽然《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 50325-2020)规定,夏热冬冷地区、严寒及寒冷地区等采用自然通风的一类民用建筑最小通风换气次数不应低于0.5次/小时,必要时应采取机械通风换气措施,但目前建筑的门窗气密性大体是按6级要求的,相当于只能满足通风换气率0.2次/小时要求。

      “中国室内环境概况调查与污染防治研究”课题对 2015年—2016年5省市住宅(含个别办公室)130个自然通风房间进行的通风换气率现场实测表明,住房通风换气率在0.5次/小时及以上的房间数仅占比约30%。

      通风换气率与氡浓度直接相关。发于2020年的《建筑节能设计对严寒和寒冷地区居室氡浓度和换气率的影响》论文介绍,2018年11月到2019年11月,研究团队在哈尔滨、佳木斯、沈阳、西宁、银川等5个城市的25户多层和高层住宅中测量了室内氡及其子体浓度与换气率,其中21户房屋的室内换气率均值为0.19次/小时,明显低于1980年代北京地区典型建筑物室内换气率测定结果0.5次/小时。

      该研究结果表明,密闭门窗24小时测量氡及其子体浓度,这25户室内氡浓度均值为122Bq/m3,范围为33-255Bq/m3。其中9户房屋24小时均值超过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50325-2020)规定的限值150Bq/m3。

      该研究还显示,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室内氡浓度是砖混结构房屋的1.7倍,而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换气率仅为砖混结构房屋的60%。2010年以后城市新建住宅多为1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严寒和寒冷地区采用更严格的节能设计标准,建筑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墙体材料绝大多数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砌块,密闭性增加、换气率降低,导致室内氡浓度明显高于2000年左右的砖混结构住宅。

      “要正确地处理好建筑节能与室内环境的关系问题,两者处理得不平衡,过分强调建筑节能,忽视室内环境,这是不可持续的。”王喜元对财新称,人在不通风的房子里捂的时间长了就会出问题,“不要说氡了,就是二氧化碳都会中毒。”

      尚兵认为,改变生活方式,养成开窗通风的习惯,是解决室内氡污染的成本低且非常有效的方法。她在哈尔滨的一个研究中看到,一户人家关闭门窗后,室内氡浓度非常高(超过700Bq/m3),她让这户人家夏天多开窗通风,在冬天每天定时开窗15到30分钟进行有意识的自然通风,该户人家室内的氡浓度就能达标了。有论文显示,开门窗情况下房间换气率平均为关门窗和关门窗开空调情况下的41 倍和35倍,氡浓度很快接近外部环境水平。

      “我历来主张从源头控制,尽快把多孔建材中的镭含量控制到低于120到140Bq/kg的水平,室内年换气率在0.3次/小时,严寒地区冬天至少每天开窗换气一次,早上起来开窗15分钟—30分钟,就可以低于世卫组织限值。”尚兵说,“脱离健康一味强调节能,是不科学的教条主义。”另外中国地域广阔,有多种地质背景和气候条件,在制定控制标准上也需要细化,将节能环保与控制辐射污染结合起来。

    1. 24小时核酸查验持续近一年终结束 深圳公共场所凭绿码通行

      【财新网】11月30日以来,广州、成都、天津、北京等地相继宣布绿码通行,一般场所取消核酸检测结果时限要求。12月3日,深圳跟进,该市市场监管局、交通运输局、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四部门发布通告称,调整各类公共场所及交通的防控措施。

      即日起,人员乘坐深圳市内公交、地铁、出租车、网约车等交通工具,进入公园、植物园、室外旅游景点、药店等各类公共场所,凭健康码绿码即可,不再查验核酸检测证明;但人员进入农贸市场,需凭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据财新记者了解,自12月3日中午开始,深圳福田、龙岗、南山、罗湖、龙华等地多数社区小区、商超、写字楼亦陆续调整卡口防控政策,人员凭健康码绿码即可通行。个别小区、商场则将核酸时长要求从24小时延长至48小时。

      福田区梅林街道一居民称,当日15:00左右,他接到福田区政务短信,称该区将逐步优化核酸采样点,仅保留部分社会面核酸点位,以便重点行业、重点人员及有需求的人员进行采样。

      一名居住在深圳龙华区龙平社区的人员告诉财新记者,12月2日,其所在社区的核酸采样点从17个减少到6个;12月3日又进一步降至3个,“部分检测点开放时间也有所缩短”。

      一名深圳盐田区沙头角街道某社区社工透露,由于防疫工作逐步放松,从12月3日起,该社区数据流调组暂停排班与值班工作。

      2022年至今,在全国各中心城市中,深圳对核酸检测证明的时效要求始终最严。2月15日,深圳出现首名奥密克戎病例,随后,疫情以多点散发态势蔓延。从那时起,深圳数次在本土疫情走高时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并升级出入管控。

      过去十个月,该市几乎一直要求居民持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才能进入各类场所。为此,深圳于2022年初大面积设置社会面核酸检测点。每逢疫情反弹,该市亦还会阶段性在各个居民小区内部增设点位。

      11月30日下午,深圳按惯例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提出要落实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九版防控方案》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优化防疫“二十条”措施,优化防控多项措施。

      深圳市卫健委二级巡视员林汉城称,深圳要科学开展核酸检测,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此时恰逢深圳疫情防控进入新一轮反弹期。财新记者根据深圳卫健委通报统计,深圳社会面病例于11月17日开始明显增加。11月17日至12月2日,深圳累计在主动就诊人员中发现56例病例,在社区筛查中发现179例病例。

      林汉城此前解释称,深圳本轮疫情呈现多源输入、多点散发和局部聚集等特点,面临境外输入、市外输入和市内反弹三重风险。

      在11月30日的发布会之后,12月1日至12月2日,深圳部分片区街道办陆续向辖区居民发送信息,报告近期新增阳性病例数,强调当前深圳疫情形势严峻,感染风险大。有市民称,他收到的信息指出,防控措施优化绝不意味着放开、躺平,每位居民更要当好个人疫情防控第一负责人。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市内已正式调整核酸查验政策,但深圳依然执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总策略。11月23日开始,该市对来(返)深人员严格执行“落地检”及“三天三检三不”政策。

      风险区外所有人员抵深前均要主动进行健康申报,抵深后须完成核酸检测。抵深头三天,核酸每天一检;期间不聚会、不聚餐、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包括商场、超市、农批市场等。

      高风险区来(返)深人员必须接受七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且不得外出,第1、3、5、7天各接受一次核酸检测。低风险区来(返)深人员亦要落实“落地检”及“三天三检三不”,且须接受三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除就医、核酸检测等情况外,相关人员不外出,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11月以来,人员从广州返深,如果乘坐高铁等,落地都要单人单管检测核酸,且闭环转运回深圳居住地;若自驾,到家必须主动报备,社区即刻上门做核酸。”一名长期往返于广深的人士告诉财新记者,12月3日起,广州来(返)深人员,乘坐公共交通肯定要落地检,但不再要求闭环转运;自驾人员到深,须自行前往核酸采样点检测。

  5. Sep 2022
    1. 乌军迅速反攻连克东线多处要邑 俄军未有激烈抵抗承认正在收缩重整

      【财新网】自6月底7月初以来,僵持态势已经维持一段时间的俄乌战局,近日出现有利于乌军的重大突破。

      在过去三天之内,乌军在该国领土东部的哈尔科夫州连续收复数城,截至发稿,乌军已夺回原俄军在乌克兰东部战场的最重要集结点伊久姆和东部重要据点巴列克利亚,还控制了距离伊久姆不远的铁路枢纽、在乌俄军的关键后勤运输节点库皮扬斯克的西部城区。

      截至当地时间9月10日晚,乌军在哈尔科夫州共已夺回超过30个城镇或定居点。这一在过去两至三天之内发生的快速进展,先是使俄乌两军在乌国土东部的对峙线上,撕开了一道由乌军迅速向东突出所造成的缺口。随着东进乌军在当地未遭遇明显抵抗,乌军收复哈尔科夫州内被占国土的脚步,以外界鲜有预期的进度展开,直到拿下伊久姆这个俄军过去五个月来用以控扼整个顿巴斯战场的重要指挥据点之际,乌军已经在整个奥斯基尔河西岸形成优势。原本在当地据守的俄军,则有大量单位在乌军抵达之前,就已撤离原驻地。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9月10日宣布,自进入9月以来,乌克兰已收复超过2000平方公里的领土,这已比9月8日晚间他通过例行视频做出的战果总结又翻了一番。当前乌军新收复的定居点中,最远的几个地点,距离9月4日的两军僵持前线已达有60余公里距离。

      针对俄军在过去两至三日内遭遇的明显失利,俄罗斯国防部则赋予了另一种解释。

      俄罗斯国防部则在9月10日晚间就巴拉克利亚-伊久姆一线局势发表声明称:当地之所以发生将原本驻守在巴拉克利亚-伊久姆一线的部队,向“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境内调动部队的行动,是为了更好地巩固“特别军事行动”所提出的“解放顿巴斯”的作战目标。

      俄罗斯国防部的声明,还将俄军的撤离,诠释为在三天之内“缩编和集结”驻扎在伊久姆-巴拉克列亚一线的军队,并将之“向顿涅茨克境内调遣的行动”。

      俄国防部同时补充说,“在这次行动中,还采取了一系列掩护部队实际行动的迷惑性佯动。”

      不过,在这次被视为2月24日开战以来,乌军打出的最亮眼反攻行动启动之际,乌军武装部队总司令瓦列里·扎卢日尼和最高拉达国防委员会副主任米哈伊尔·扎布罗茨基中将曾在9月9日联名发表署名文章,预计俄乌冲突将持续到2023年。

      文章提及,如果认为克里米亚半岛是战争的重心,那么乌克兰应考虑在2023年夺回克里米亚半岛,与此同时,乌克兰武装部队在2023年的主要任务将是“让俄罗斯人和克里米亚之外的其他被占领土,对于战争的感受更加敏锐、自然和切实”。文章还首次宣布,乌克兰政府对此前克里米亚俄军空军基地遭到的火箭弹打击负责。

      在9月10日晚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在第17届年度雅尔塔欧洲战略 (YES) 会议上表示,未来的90天对于乌克兰和欧盟都将十分重要,需要团结和坚持。此外,泽连斯基还明确谈及,乌克兰当前的唯一出路,是只能是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这意味着,与俄罗斯在当前进行停战谈判的可能性被乌方再度被排除。泽连斯基说,“目前,不可能与俄罗斯联邦就战争的结束进行谈判,”理由是,“没有信心他们会信守诺言。”

      东部反攻进展迅速   乌军自9月7日开始的在哈尔科夫州的全面反攻行动,在过去三天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果:9月8日,位于伊久姆西北方向约50公里的公路枢纽巴拉克利亚被乌军收复;9月9日,开始有消息称乌军已抵达更东边的铁路枢纽、后勤调配重镇库皮扬斯克,并收复了与库皮扬斯克同在P07公路线上的居民点舍甫琴科沃。

      9月10日,库皮扬斯克的西部城区首先被确认收复。该城被南北流向的奥斯基尔河一分为二,西部城区约占城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也是主要行政机关所在地;同日下午,俄军方面消息人士首先透露称,由于担心被包围,驻扎在伊久姆的俄军已经开始撤离该地,几小时后,对顿巴斯战场全局具有指标性意义的伊久姆,被乌军确认收复。

      伊久姆是俄军在2月24日以后在乌克兰东部建立的最为重要的据点之一,过去五个多月来一直在俄军掌控下。对这座城市的控制,也是俄军东部攻势的主要成果。

      今年3月,俄乌双方为这座铁路枢纽城市的控制权进行了时长达一个月的激烈战斗。据称,伊久姆超过80%的建筑,都在战斗中被毁。

      今年4月1日,乌克兰军方发布声明,承认伊久姆已落入俄军控制之下。此后该地依靠地利,成为俄军在乌克兰东部的后勤物流枢纽,并被打造成在乌俄军驻扎的大本营之一。

      但9月10日,由俄方扶持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信息部副部长丹尼尔·别佐诺夫在自己的Telegram频道上称,他们的军队已经离开伊久姆,也从哈尔科夫其他多个居民点撤出。

      就此,他指责“这当然是高层指挥错误的结果”。这名亲俄当局的官员并未详细诠释高层错误指挥的具体内内容。

      曾任“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开战后成为颇受瞩目的俄罗斯军事博主的伊戈尔·斯特列科夫(本名为伊戈尔·戈尔金)也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援引“多方消息”称,已经能确认俄军撤离了伊久姆。戈尔金还同时确认了俄军撤离库皮扬斯克西部城区的消息。

      约两小时后,俄罗斯国防部在例行的每日记者会之外发布额外声明,宣布俄军对在巴列克利亚-伊久姆一线的部队,进行了调遣入“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重新集结。但俄罗斯国防部的声明中并未提及“撤退”等词。

      乌军本轮反攻攻势从9月5日打响。伊久姆自始就被设定为本轮攻势最重要的目标。

      当天,当各方的关注点还在乌克兰南部的赫尔松前线之际,乌克兰军队出人意料地在东部的哈尔科夫州前线发动攻势,撕开了俄军和亲俄武装部队在当地的防线。

      9月6日,乌军分南北两路合围了巴拉克利亚,同时占领了沃洛霍夫亚尔等沿途居民点。9月7日,乌军又沿交通线抵达了舍甫琴科沃。这些位于交通线沿线上的居民点重新回到乌方手中,对俄军在伊久姆的防守集结和物资运补带来重大不利因素。

      9月8日,公路枢纽巴列克利亚的控制权也回到乌方手上,双方在此并未激烈交火。乌军随后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在他们在巴列克利亚市中心展示乌克兰国旗的视频和照片。

      9月9日,舍甫琴科沃被确认收复,另一部分乌军在几小时后晒出了与库皮扬斯克界标的合影。一天后,库皮扬斯克地区委员会主席顾问娜塔莉亚·波波娃在自己社交媒体主页上,贴出了乌军在该城市政厅门前的合影,乌克兰安全局(SBU)也响应了这一表态。

      截至目前,乌军尚未正式宣布收复库皮扬斯克,各方消息认为,由于奥斯基尔河将城区切割为两部,库皮扬斯克东部城区是否仍有俄军退守,目前尚不清楚。

      乌军陆续克复并重新控制上述城镇,不断切断或削弱了进入伊久姆的物资运输。

      在库皮扬斯克控制权易手以后,原本有俄军大部队驻扎的伊久姆,在一定程度上已陷入将遭到合围的态势,并与其他俄军或亲俄武装控制区隔绝。

      原本外界预期,如果俄乌两军围绕伊久姆再度爆发大规模战斗,俄军在此地难免一番恶战,且结果很有可能是战败失守。

      9月10日,俄军撤离伊久姆的消息传出。在没有经过激烈战斗的情况下,乌军第25空降旅随后发布了乌方士兵进入伊久姆的照片。这也是今年4月,遍及乌国土北线的基辅战役结束后,乌军至今为止赢得的最重要胜利。

      9月7日,在乌军东部反攻态势初步明朗之际,俄罗斯曾有消息人士称,乌军能取得一定战果的原因,是该地区的俄军防守部队经验不足,但增援部队正在路上。

      俄罗斯官方媒体当时还展示了据称前往该地区的增援部队的镜头。但随后几天,乌军收复被占区域的进展出乎预期,目前尚不清楚这些俄方增援部队的具体抵达位置。

      截至目前,乌军此波在东部战线上的反攻行动,尚未遭遇强烈抵抗。

      当地时间9月10日晚有未经普遍确认的消息称,有乌军部队已追击到位于顿涅茨克州境内的利曼市。利曼也是一个过去数月以来均在俄军控制下的城市。

      乌克兰任命的卢甘斯克州州长Serhiy Haidai则宣布,位于伊久姆以东约100公里的城市利西昌斯克的居民,在该市郊区已看到了乌克兰军队。

      这意味着乌军的反攻行动可能已触及战斗最为激烈艰苦、也被俄罗斯列为“特别军事行动”主要目标的顿巴斯地区。

      利西昌斯克与卢甘斯克州的另一重要据点北顿涅茨克市隔河相望。两地在今年6月底7月初之间落入俄军和亲俄武装的控制下。控制利西昌斯克,也是俄军迄今最近一次在陆地战场上取得的重要战果。

      南线仍处于僵持状态   乌军本轮反攻行动原本开始于8月29日,最初主要火力集中在南线的赫尔松州和尼古拉耶夫州。但由于乌军希望保持行动秘密性,并对抗可能的“信息战”,对于南部阵线的状况鲜有发布。

      从8月底俄方发布的一些视频和照片看,乌军在南线地面攻势中遭遇了相当程度的损失,进展并不顺利。乌军则称其仍在推进南部反攻,并收复了一些居民点。9月4日,乌军宣布收复了赫尔松州城镇维索科皮里亚。

      乌方也承认,在赫尔松州的反攻行动中,乌方蒙受了一些伤亡损失,但称其反攻进度“缓慢但明确”。

      在此之前,乌克兰官员曾多次谈及,其将在南部发动大规模反攻攻势。乌克兰官员称,乌军在2022年年底前的目标是至少夺取第聂伯河以北和以西的所有领土──这一目标不仅包括赫尔松市,还包括重要水力发电厂所在地新纳霍夫卡,以及向克里米亚半岛供水的北克里米亚运河。美国官员在9月初评论称,美国认为乌方的目标“雄心勃勃”,但“并非不可能实现”。

      当前乌克兰在南部的反攻阵线长达百公里。这么做的目的,可能是阻断俄军的集结行动,使其被迫必须处处布防。不过,在乌军于东线哈尔科夫地区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战果之后,外界对于南方和东方的两条阵线,哪一边才是乌军真正的反攻目标颇感疑惑。甚至有不少观点认为,此前乌方高调启动在南部战线的反攻计划,只是一种意图迷惑俄方、影响其战力配置的战略掩护。

      不过,在南部战线进行大规模反攻行动开始之前,乌军已成功截断了赫尔松地区、第聂伯河以西俄军的大部分补给通道。特别是自7月中旬以来,乌军依靠西方支援的“海玛斯”高机动性火箭炮,对赫尔松地区第聂伯河上的三座主要桥梁进行了打击,严重扰乱了俄军的调度和物资运输。

      8月底,乌军又多次轰炸俄军为恢复供应而临时搭建的浮桥,俄军在当地部署有大约1.5-2万人,至今补给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解决。

      俄占区“公投”已数次推迟   作为乌军反攻行动的初步战果之一,9月5日,赫尔松州的亲俄“军民行政当局”宣布,由于“安全考虑”,该州将推迟原定于9月举行的“入俄”公投。

      此前,赫尔松州和扎波罗热州所组建的亲俄行政当局,以及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两个“人民共和国”政权,都在不同时间谈论过该地欲举行“入俄”公投的计划。

      其中“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早在3月就宣布将在“近日”举行,但由于战局推进不如预期,计划中的公投此后被数次推迟。

      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州的公投也从5月份逐步推迟到今年秋天。

      今年8月,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地区的亲俄当局代表曾相继谈论过在9月举行公投的计划,但均未最终宣布具体日期。

      9月7日,俄罗斯执政党统俄党的总委员会秘书长、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的第一副议长安德烈·图尔恰克首次出面表示,俄方将把所有这些地区的入俄公投,统一安排在今年11月4日。这也是俄方高级官员对这一问题的首次明确表态。但这一说法,也意味着乌克兰境内各个俄占区的“入俄公投”安排被再一次推迟。

      11月4日是俄罗斯的“民族团结日”,图尔恰克称,这一日期举行公投将是“正确且具有象征意义的”。

      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俄罗斯总统办公厅已为这些地区的公投“做好了一切技术准备”,但由于战场形势不利,包括俄罗斯安全机构在内的前线负责部门,不少对在当前局势下举行公投抱持反对态度。

      包括克里米亚地方行政长官谢尔盖·阿克肖诺夫日前就公开发声,反对继续组织公投活动。他说,“在我看来,在目前的情况下,不经全民公决就兼并这些领土,可能是非常合乎逻辑和合理的。”

      他还表示,当初克里米亚所举行的入俄“公投”,并未帮助克里米亚的“入俄”过程获得更多国际认可。因此举行相关的仪式没有必要。

      但直到目前,克里姆林宫仍未放弃在乌克兰所占地区组织公投的计划。俄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日前在记者会上回答问题时表示,公投的举行与否“取决于当地人民的决定”。

  6. Aug 2022
    1. 距离美国取消800美元进口免税限额还有多远?

      【财新网】对美跨境小包800美元免税额将被取消?财新了解,包含该条款的《两党竞争法案》目前已经分别通过参众两院的投票,但两院的版本很不相同,仍需调和,该条款是否生效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若该条款生效,将对采用小包直邮的中国卖家产生较大影响。

      2022年1月18日,美国众议员Earl Blumenauer提出了《进口安全与公平法》(Import Security and Fairness Act),以阻止非市场经济国家和美国优先观察名单上的国家的商品利用最低限度条款进入美国。目前,美国海关最低限度条款允许价值在800美元以下商品无需征税进入美国。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公布的301报告(301 Report),中国在“优先观察名单”之列。

      该最低限度条款来自于美国关税法(Tariff Act),本意是为了减轻美国政府在加工进口产品方面的负担。1938年该法案最初制定之际,免税额为1美元。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政府大幅提高了这一限额门槛,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200美元,2016年奥巴马政府再将这一限额提升至800美元。

      在《进口安全与公平法》被提出之际,Earl Blumenauer 发布声明称,利用最低限度条款进入美国的电子商务包裹数量激增,目前每天超过200万个,“这种不缴纳关税、税费、并向美国政府提供更少数据的进口涌入,造成一系列尚未解决的问题,包括遵守美国法律和保持美国竞争力问题”。

      Earl Blumenauer还称:“无需支付关税、税费和其他费用的进口产品相比其他类似产品获得了更显著的竞争优势,特别是从市场受到政府干预的国家进口时。《进口安全和公平法》通过禁止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和优先观察名单上国家的商品利用最低限度条款来解决这些问题。”

      据美国国会官网披露,目前《进口安全和公平法》单个法案还处于提出阶段,尚未被参众两院投票表决。不过,《进口安全与公平法》已被写入内容更丰富的《两党竞争法案》中。该法案在众议院被称为《美国竞争法案》,在参议院则为《美国创新和竞争法案》,包括对中国一系列的出口管制和投资限制措施。该法案虽然已经分别通过参众两院的投票,但两院的版本很不相同,《进口安全与公平法》被写入众议院的版本,而在参议院的版本中却并未被提及。

      《两党竞争法案》在交至美国总统签字前,仍需最终的调和。熟悉《两党竞争法案》的人士表示,《两党竞争法案》最终签署的可能性不高。此外,美国国会已将异议较少的芯片补贴内容剥离出来,形成《2022年芯片和科技法案》进行单独投票,以求快速通过。(详见财新网《美众议院投票通过芯片法案 527亿美元补贴怎么花?》)

      一家跨境电商平台从业者告诉财新,《两党竞争法案》还需要联席会议协调,再到总统签署,仍需很长时间,再加之取消800美元免税限额的相关内容并非该法案的核心条款,最终会否生效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广东晟典律师事务所律师谭妍专注于跨境电商卖家的维权业务,她曾就此事咨询美国同事,认为《进口安全和公平法》通过可能性很小,“最近美国通胀严重,如果取消800美元免税额,对美国国内消费也有影响。”不过,谭妍也指出,该法案一旦落地,将对中国卖家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货单价较低的卖家”。而目前跨境电商的热门品类,如3C、家居、服饰等,单件商品货值通常都在800美元以下。

      目前跨境卖家发货通常有小包直邮、提前将货备至海外仓两种模式。多名业内人士向财新表示,800美元免税额的取消,对小包直邮卖家影响较大,或将提高卖家的税负成本,削弱产品价格优势,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

      一名在海外跨境电商平台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人士告诉财新,该法案落地对亚马逊平台的卖家影响较小,因为亚马逊使用海外仓的卖家的占比较大,并且通常向海外仓发货的货值较高,超过800美元本就需要交税,“免税政策取消可能对eBay平台卖家影响较大,因为eBay使用直邮小包的卖家较多,且美国是其主要市场。”

      杭州一名跨境电商卖家主要从事服装销售,通过亚马逊平台销往欧美市场。他告诉财新,该法案对公司影响不大,因为他的公司采用提前将货物发至海外仓的模式,单次出口货值上万美元,远超800美元的免税额度。

      深圳华南城电子商务产业园聚集了通拓科技、赛维傲基、有棵树等跨境TOP大卖家为代表的千余家跨境电商卖家,2020年被商务部授予“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称号。黄俊的公司位于华南城内,主要通过速卖通和亚马逊平台销售家用小型电动工具类产品,月销售额在300-500万不等。

      他告诉财新,公司在亚马逊上销售的商品主要以发往海外仓为主。但据他观察,周围使用小包直邮的同行并不在少数,一些在亚马逊、速卖通、独立站等平台卖家仍采用小包直邮的模式。主要原因是,海外仓提前备货模式一次性投资较大,对资金要求较高,且面临滞销压货的风险;而小包直邮可以接到客户下单后发货,风险更小且回款更快。

      跨境电商平台敦煌网战略负责人汪奕良告诉财新,除亚马逊外,大部分跨境电商平台的海外仓模式的渗透率并不高,以小包直邮模式发货仍是主流,“亚马逊FBA(即卖家发货到亚马逊运营中心)的使用比例非常高,但不少跨境电商平台海外仓的订单只有10%~20%”。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约1.39万亿元,同比增长28.3%,占总出口的6.4%。其中,出口9成以上为消费品,主要为服饰鞋包、家居家纺及电子产品等。2022年一季度,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约3104亿元,同比增长2.6%,约占总出口的5.9%。

    1. 研究:猪死后数小时部分细胞生理活动得以恢复

      【财新网】科学家在器官修复和移植领域取得新进展。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家内纳德·塞斯唐(Nenad Sestan)教授团队8月3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全身长时间热缺血后的细胞恢复》,该团队基于2019年开发的大脑灌注系统BrainEx,在猪死亡1小时后使用了一种全身灌注系统,两套系统共同运作下,猪心脏和大脑器官部分细胞层面的生理活动恢复,但在此过程中科学家们没有观察到认知等正常脑功能恢复的电活动迹象。

      2019年,塞斯唐团队发布了BrainEx体外灌注系统,这一系统通过与猪的颈动脉相连,将人造血红蛋白等各种分子保护液体灌注进猪的大脑中。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猪大脑来源死亡4小时后接入BrainEx系统进行灌注,6小时后可以观察到其大脑的血液循环已经恢复,并且药物能够顺利引起血管扩张,大脑皮层的部分细胞功能也能成功恢复。

      实验中,研究人员在猪心脏停止1小时候后接入了供全身使用的OrganEX系统,并进行了6小时循环支持。通常认为,心跳停止后半小时内没有恢复则意味着脑死亡。

      研究中的实验组既使用了该团队给大脑用的BrainEx最新优化版,又加上了OrganEX系统。OrganEx系统由灌注系统和合成灌注液两部分组成,包括灌注泵、氧合器和血液透析装置,能够保持灌注液中电解质和其他必需分子的稳定水平。

      对照组使用的是传统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ECMO可以部分或完全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患者的颈内静脉和股静脉与ECMO相连后,其心肺可以得到充分休息,从而有更多时间给医生治疗原发病。在此期间,人体的静脉血可以被引流到ECMO上的氧合器中,氧合器代替部份心肺功能,去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同时增加氧气,随后ECMO上的血泵会通过管道将血液打回患者身上的动脉或静脉插管上,从而辅助血液循环和呼吸。

      研究结果显示,OrganEx系统能达到完全再灌注的效果,出血和组织肿胀的情况较少,并且没有发现缺氧导致的电解质紊乱和体液呈现异常酸性,理论上如果二氧化碳不能顺利排出体外,这些都会是典型的症状表现。而ECMO技术无法适当灌注所有器官,且研究人员观察到一些较小的血管已经发生了塌陷。

      研究人员观察到,在接入OrganEx系统6小时后,氧气开始流向猪的全身组织,心脏在细胞层面的一些功能重新被激活,比如可以扫描检测到电生理活动,说明其可能保留了收缩的能力,但心脏并没有完全恢复跳动。大脑皮层的部分细胞功能也得到了恢复。

      研究人员还对猪的肺、肝、肾和胰腺组织进行了深入分析,猪的肝脏能够产生更多白蛋白,而且在每个重要器官中,细胞对葡萄糖的反应比其他组中的动物要强得多,表明治疗已经重启了部分新陈代谢。令研究人员比较惊讶的是,在OrganEx进行持续灌注的时候,猪的头部、颈部和躯干会产生一些复杂、无意义且不定形的运动,这些动作需要不同的关节和肌肉共同配合完成,这一点在ECMO对照组中并未发现。

      值得注意的是,实验中的猪心脏和大脑这两个重要器官仅仅是各自恢复了非常小部分的功能,其他重要功能如心脑血管循环并未恢复。这或只是满足医学技术层面上的“复活”,并非公众想象的“死而复生”。不过这仍然是器官修复和移植领域的新进展。“这些新的发现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对于医学和生物学的死亡判定。”纽约大学移植伦理学主任布伦丹·帕伦特(Brendan Parent)在《自然》杂志上评论道。

      研究合著者、耶鲁大学神经科学教授兹沃尼米尔·弗尔塞利亚强调:“研究只是表明当动物死亡时,我们可以让细胞做到一些它们原本无法做到的事情,但这些细胞的活动与生死状态并无临床相关性,也就是说,这一结果并未表明猪在死亡以后以某种方式复活了,尤其是我们还没有检测到大脑的电生理活动。

    1. 芯片大基金风暴

      文|财新周刊 张而弛 屈运栩 于宁 覃敏 翟少辉

      中国半导体行业掀起反腐风暴。

      7月30日10时30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宣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文武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北京市监委监察调查。

      多位知情人士告诉财新,早在数日前,丁文武家中已被搜查,他失联的消息也已不胫而走。

      在中国芯片行业,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被称为“大基金”,一期募集资金1387.2亿元,二期2041.5亿元,代表的是芯片投资的国家支持政策。大基金同时还是元禾璞华、武岳峰基金、中芯聚源等众多半导体投资基金的母基金,以此撬动更大规模的社会资本,投资国内芯片产业。此外,通过持股芯鑫租赁,还为企业间接提供债权融资。

      自2014年9月成立以来,大基金以直接和间接的股权、债权投资等形式,扶持了中芯国际、上海华虹、长江存储、长电科技、北方华创和中微公司等一大批半导体上下游的明星和头部企业,仅持股的上市公司就达到34家,在整个芯片行业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此,2022年7月,当数名与大基金有关的人士陆续因相关调查而失联时,便迅速引发了整个中国芯片行业的地震。

      7月15日晚,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开发银行纪检监察组、吉林省纪委监委消息,华芯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华芯投资”)原总裁路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审查调查。华芯投资是大基金惟一的管理人(GP,即普通合伙人),负责基金日常的投资运作。

      据财新了解,路军于7月14日被有关部门带走,同日被带走的还有大基金子基金深圳鸿泰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鸿泰基金”)合伙人王文忠。

      此后,华芯投资投资三部副总经理杨征帆也被带走。他负责的是大基金的材料设备类投资,并身兼十多家半导体企业的董事之职。

      7月16日,紫光集团前董事长赵伟国、紫光集团前联席总裁刁石京以及北京紫光科技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禄媛亦被带走。紫光集团旗下的长江存储和紫光展锐曾是大基金重点投资的芯片企业。2020年11月,紫光集团因债券违约而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短短两周,多名相关人士被带走调查或者处于失联状态。这些人要么涉及中国最大的集成电路产业投资机构,要么涉及吸纳大基金最多投资的半导体项目。

      此次围绕大基金的风暴,看似来得突然。有近期见过路军的人士告诉财新,路军被带走前还意气风发,为到广州执掌湾区半导体产业集团而高兴。广州湾区半导体产业集团成立于2021年11月,是广东省为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而设立的大型产业集团,主要投资粤港澳大湾区的集成电路重大项目,由路军出任首任董事长兼总裁。

      丁文武则在7月16日到访福建厦门,出席一场半导体行业峰会。他在会上致辞称,前两年半导体行业的形势非常好,甚至有人说“赚不到钱就是傻子”,但现在开始,半导体行业正从波峰向波谷的趋势发展,要适应这种变化。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公开的行业会议。

      反腐风暴并非无迹可寻。多家芯片企业和投资机构告诉财新,2021年9月起,国家审计署陆续对大基金、大基金被投企业、参投的股权基金和融资租赁公司进行审计;整个审计持续数月,限时要求管理层回答问题,查询大基金的资金款项用途,涉及包括丁文武、路军等大基金管理层在内的沟通互动。此后数月间,不少相关主体收到了审计结果和整改要求,迄今审计结果仍未完全告知所有公司。

      这不是大基金第一次“出事”。2021年11月1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开发银行纪检监察组、山东省监委发布消息,华芯投资原副总裁高松涛涉嫌严重违法,正接受监察调查。在入职华芯投资之前,高松涛曾在工信部担任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副主任,与曾在工信部担任电子信息司司长的丁文武相熟。

      大基金、华芯投资及部分子基金出现多人腐败,显示资本盛宴之下,运行了八年的大基金管理机制出现致命裂痕,必须修补之后才能继续前行。

      与此同时,地缘政治博弈在科技行业的竞争已趋白热化。美国2018年制裁中兴,让中国人第一次感受到了“缺芯少魂”之痛。此后,美国政府步步紧逼,先后制裁华为、海康威视、中芯国际等一大批中国科技企业,政策上全面打压中国对半导体高端和前沿技术的探索与进步。“科技自立自强”是必然之选。

      2022年,全球补贴芯片企业的法案层出不穷。2月,欧盟公布《芯片法案》草案,计划投资430亿欧元(约合3031.43亿元人民币),扩大欧盟芯片产能,并防止对国际市场过度依赖。7月,美国国会通过《芯片和科学法案》,设立美国芯片基金、美国芯片国防基金、美国芯片国际科技安全和创新基金、美国芯片劳动力和教育基金四个基金,以五年527亿美元的补贴,支持美国芯片产业。

      在这些背景下,针对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芯片大基金的反腐风暴尤其触动市场神经。市场化的投资主体、融资中介、国资投资人、地方国有投资机构人士,纷纷表示出对芯片行业未来发展的关切:“国家队还投芯片吗?”

      市场对大基金的态度也出现分化,一些人认为其应进一步支持“老大难”项目,拉长投资周期;另一些声音则认为,中央财政资金撬动社会化资本参与半导体投资的历史使命已完成大半,地方政府等主体可以接力,大基金后续必要性已然减弱。

      方正证券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李宏涛向财新表示,目前很多国内半导体企业还处在爬坡期,尚未盈利,生存仍是问题:“有大基金的保驾护航,有利于这些企业快速突破成长瓶颈,走得更加稳健,进入良性循环。”

      “芯片投资的周期非常长,很多企业需要的金额也很大。有些重大的战略项目,传统的市场型基金不一定敢投,此时从国家层面去助力无可厚非,也体现了国家意志。”一家芯片企业高管向财新表示,希望大基金能在此次反腐风暴之后,继续坚持这一初衷。

      一家专注半导体投资的VC(风险投资)负责人指出,大基金由国家资本引导,通过社会化资本放大,既投资不求财务回报的战略性项目,又投资市场化项目,是国家投资体制中开天辟地的举措,此后很多国家级基金和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均参考了大基金的模式。他认为,不能因噎废食,重要的是完善制度,包括监管措施,真正做到“不敢贪、不能贪、不想贪”。

      大基金的体制碰撞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下称《纲要》),对2030年前的集成电路产业进行谋篇布局。《纲要》首次提出,要设立国家产业投资基金,主要吸引大型企业、金融机构以及社会资金,采取市场化运作,重点支持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大基金自此应运而生。

      彼时,大基金是国务院批准的规模最大的产业投资基金,一期最初计划募资1200亿元,实际募资1387.2亿元,实现了超募。一期的投资期为5年,回收期亦为5年。

      前述专注半导体投资的VC负责人向财新回忆称,2006年之前,国家层面对半导体的支持,主要体现在“863计划”中部分涉及集成电路的项目,以及信息产业部发起的电子发展基金。这两类支持都以研发项目为主,加在一起每年只有几亿元。2006年之后,国家层面对半导体的支持则主要体现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01和02号专项。

      所谓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际上是2007年开始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它确定了16个国家在15年内重点发展的科技领域。其中,第1号、2号专项都与集成电路相关,被简称为“核高基”的第1号专项指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三类技术,包括国产CPU(中央处理器)、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等;第2号专项则是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与成套工艺专项(简称“集成电路制造专项”);过去几年被认为中国芯片制造必须突破的核心装备光刻机,以及中芯国际的先进制程晶圆制造等项目,即属于第2号专项。

      第1号和第2号专项之后,国家层面对半导体的投资从每年四五亿元增加至数十亿元,但主要支持的仍是科研项目。对产业而言,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比如当时晶圆代工厂产能不够,但扩产需要数百亿元投资,回报周期在十年以上,急需国家给予战略性投资。

      2013年,国家层面投资在考虑如何支持半导体产业时,曾有两个选择,一是借鉴大飞机、高铁等模式,合并已有的中国电子、中国电科等国有企业形成一家大型国有公司,集中资源干大事;二是成立市场化基金,以投资方式孵化一批龙头企业。由于半导体行业市场化程度高,最终选择了第二条道路。

      因此,从大基金成立的那一刻起,市场化就是其烙印。2014年9月24日,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开金融”)、中国烟草总公司、北京亦庄国投、中国移动、上海国盛、中国电科、北京紫光通信科技集团、华芯投资等共同签署《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章程》,标志着大基金设立。

      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基金公司”)中,财政部出资360亿元,成为第一大股东,持股36.47%;国家开发银行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出资220亿元,持股22.29%,排名第二;其他股东持股比例均低于12%,比如紫光集团旗下北京紫光通信科技集团持股0.1%。

      市场所说的大基金投资,实际指一个双层的主体。第一层是基金公司,从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方向,核准重大项目、推动政策及协调重大问题、保障与平衡各股东方权益。第二层则是委托一家专业化公司作为基金的惟一管理人,即华芯投资,由国开金融持股45%,其他股东包括北京赛迪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苏州元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科创集团等。基金公司与管理公司之间,通过委托管理协议,界定各自的权利义务,实现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本次被带走调查的丁文武和路军正是双层架构的负责人,在加入大基金前均是政府官员或金融机构公职管理人员身份。丁文武是基金公司的首任总裁,此前重要履历包括2008年8月任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2011年升任司长,参与了中国芯片政策的制定。路军则是华芯投资的首任总裁,此前曾任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2010年5月履职国开金融,先后任副总裁、纪委书记等职。

      2017年,丁文武接受《中国电子报》专访时曾如此解释两家公司的分工:在项目投资决策方面,管理公司设立投资决策委员会,一般项目管理公司通过了投资决策就可以投资,而重大项目还需基金公司董事会进行核准。

      丁文武还称,基金公司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所有员工的身份都是市场化的,没有一人是公务员编制,“即使原来一些人员来自机关单位,现在也都脱离体制进入市场了”。

      “按照市场熟悉的架构,可以理解大基金和华芯投资是单一LP(有限合伙人)和GP的角色定位。”一位曾经接受大基金投资的市场化基金人士告诉财新。

      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华芯投资也和其他市场化基金类似,分具体行业设立团队,共设三部:投资一部主攻芯片制造,二部主攻芯片设计,三部主攻材料装备。大基金二期成立后,近期华芯投资新设了四部,可以不分领域进行投资。

      大基金一期在设立之初就明确,至少60%的额度要投入芯片制造。根据广发证券研报,到2018年9月,大基金一期基本投资完毕;以投资金额计算,67%投向芯片制造,17%投向设计,10%投向封测,6%投向设备和材料。2019年至2023年,一期基金进入回收期,开始逐步减持所持股份。

      2019年10月,大基金二期正式成立,注册资本高达2041.5亿元,继续接力投资。

      过去几年,大基金的投资总体较为稳健,成功避开了那些争议较大的“烂尾项目”。有熟悉大基金的人士告诉财新,华芯投资的人大多出身政策性银行,总体非常勤奋,不仅与芯片产业沟通密切,还能迅速融入芯片圈内。在一次行业论坛上,华芯的投资经理拿着笔记本记录行业公司的纯技术分享,并向财新解释其技术路线和中国产业的适配性。

      此外,大基金投资时还有很多外部专家提供咨询。“每过一个项目,投资决策都要经过专家打分,太差的企业是过不了这种专家的。”上述人士表示。

      大基金国家队的身份也带来天然优势,各芯片企业都希望获得背书,愿意留出股份。一位市场化芯片业投资人士告诉财新,为确保没有国资流失,财政部要求大基金必须盈利,大基金几乎每次投资都很在意价格,较其他国资基金相对更严格。

      作为大型平台,大基金一开始吸引了部分市场化人员加入,但红火的开局未能持续。多位熟悉大基金的人士告诉财新,大基金几乎没有对投资人的激励机制,华芯投资的员工大部分拿的是固定工资,人事上仍归国家开发银行管理,仍然属于体制内人员。

      针对大基金的内部激励问题,曾有过长时间的讨论或尝试,但最终未能兑现。到2020年,伴随着多个国有大型基金成立,以及诸多市场化机构蜂拥进入半导体行业,大基金和华芯投资的人员流失加剧。目前,华芯投资的投资一部和二部的负责人都已换人。

      “华芯投资走了至少四分之一,很多人离开时会直接带着团队一起走。”一位“国”字头基金负责人告诉财新。

      “他们拿着一个月一两万元的工资,却创造了那么多亿万富翁,会不会有一些心态上的失衡?”一位芯片企业人士向财新提出,科创板的造富运动近两年明显对大基金形成冲击;随着更多市场化基金涌入芯片投资赛道,很多大基金员工都被外部基金以几倍薪酬挖走,剩下的员工也必须面对体制外利益的诱惑。

      来自体制内外的诸多碰撞,给之后问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直投功过   在芯片行业,有关大基金人士在部分被投企业暗中持股获利的传闻一直不断。

      2020年11月18日,北京,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公司总经理丁文武在北京微电子国际研讨会暨IC WORLD学术会议上演讲。   在不少人看来,这一方面是由于大基金一期的内部管理还不完善,另一方面也与掌舵者路军的风格有关。多位熟悉路军的人士向财新表示,路军做事有一种“带头大哥”的气质。2020年11月,路军被调回国家开发银行,担任国开发展基金管理部副主任,兼任国开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述熟悉路军的人士告诉财新,这是因为有关路军的举报信太多,不得不将他调离华芯投资进行内部调查。知情人士透露,2021年9月,路军离职国家开发银行时,其离任审计并未通过。

      据财新统计,大基金一期投资超过60家企业,其中过半已成上市公司。在这些项目中,既有存储器等战略性项目,也有相当大比例的市场化项目,为大基金带来财务回报。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大基金一期取得的成绩超出预期,在推动国家战略的同时,基本兑现了市场化运作的承诺。

      前述专注半导体投资的VC负责人指出,大基金成立前,仅有的几家市场化半导体投资基金基本只投芯片设计公司,因为其周期相对较短、风险相对较低;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的设备及材料公司,2014年—2015年在产业化过程中遇到困难,许多陷入财务困境,大基金正好接力扶持;扶持了一批这样的公司,目前都成为了行业龙头企业,解决了国家卡脖子问题。同时,大基金投资的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扩产从每年增长不足5%提升至20%,解决了设计公司急需的代工厂产能问题。此外,中国急需的半导体存储芯片,大基金则支持了长存和长鑫两个技术路线不同的公司,解决了从0到1的问题:“2019年,芯片行业被美国卡的时候,要是没有这些公司,可能情况更加困难,这是大基金提前五年布局的结果。”

      2016年,上海,某公司合伙人大会上,华芯投资时任总裁路军发言。   市场熟知的大基金“雪中送炭”的例子是中微公司。由“海归”尹志尧创立的半导体设备企业中微公司,2014年由于亏损,急需资金。大基金以4000万美元的股权投资和4000万美元的夹层可转债的混合投资方式,帮助其解了燃眉之急。此后,中微公司作为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于2019年7月成功上市,其刻蚀机已被国际主流客户用于5纳米工艺。相比大基金入股时的2美元/股,中微公司当前股价超过130元/股,为大基金带来了丰厚的财务回报。

      另一个例子是国内封装龙头企业长电科技。2014年12月,长电科技( 600584.SH )宣布,以7.8亿美元收购新加坡封测企业星科金朋,后者体量约是前者的2倍。大基金为此提供了约3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帮助长电科技完成“蛇吞象”并购,成为全球前三的封装企业。

      “当时如果没有大基金的话,长电科技收购应该是蛮难完成的,因为那时候星科金朋是亏损的,资本市场对去海外收购亏损企业,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积极。”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对财新表示。

      而在大基金一期中,投入最多的半导体公司当数紫光集团,至少284亿元投入紫光集团旗下企业,其中至少277亿元投入长江存储、约7亿元投入手机及物联网芯片厂商紫光展锐。

      长江存储是国内惟一一家规模研发3D NAND存储芯片的厂商,今年8月3日推出的第四代三维闪存,堆叠层数达到232层,成功用6年时间追上了美国美光和韩国SK海力士等竞争对手。紫光展锐的手机芯片已采用6纳米工艺,虽然产品定位比高通、联发科低端,但凭借每年出货几百万颗芯片跻身全球前五大手机芯片厂商之列。

      然而,这两家公司却因母公司的债务问题卷入风波。2020年11月,紫光集团出现债券违约,自此引爆债务危机。2021年7月16日,在债权人申请下,紫光集团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由管理人对外招募战略投资者,化解债务风险,并最终确定智路建广联合体为接盘人,承接紫光展锐等公司股权;长江存储则由地方国资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出资51亿元收购紫光集团所持股权。

      2022年7月16日,就在紫光集团重整完成的第三天,紫光集团前董事长赵伟国、曾负责芯片板块的紫光集团前联席总裁刁石京和北京紫光科技服务集团董事长李禄媛被有关部门带走。不同信源均称,赵伟国身涉调查或与其个人所控公司和原紫光集团旗下公司之间利益输送相关,比如设备采购、装修工程等未经公开招投标的问题等。

      大基金一期的投资也不乏争议项目。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300672.SZ )主营业务为广播电视芯片,其研发的广电直播星芯片主要用于国家“户户通”工程,国内市场份额一度超过50%。2015年,由于机顶盒厂商开打“价格战”,国科微被迫下调广播电视系列芯片的销售价格,导致这块业务的销售收入迅速下滑,并进入竞争激烈的视频监控芯片市场。

      就是这样一个细分赛道的企业,大基金在2015年对其投资4亿元,在上市前持有其21.05%的股份,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丁文武也不断在其公司活动或媒体采访中为其背书。2018年6月,国科微还宣布,拟与大基金、深圳子基金鸿泰基金共同投资,设立常州红盾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由鸿泰基金任GP,大基金和国科微任LP,以寻求有协同效应的产业并购投资。最终,该基金定名为湖南芯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湖南芯盛”),惟一的对外投资是在2018年成立了芯片设计公司江苏芯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该公司中,湖南芯盛持股50.1%、大基金持股49.9%。随着丁文武被调查,市场传出国科微创始人向平被带走的消息。目前,向平的手机无法接通、微信朋友圈也已停更,国科微董秘对此未予回应。

      华芯投资投资后,一般会派出高管并在投资项目公司担任董事职务。被带走的杨征帆就在沪硅产业( 688126.SH )担任副董事长,在长川科技、中微公司、北方华创、万业企业、雅克科技、拓荆科技等上市公司担任董事。这些企业均是华芯投资三部投资的企业。沪硅产业生产单晶硅,在大基金的牵线下,沪硅产业进入长江存储的供应链;其在科创板上市三个月股价涨超10倍,市值一度破千亿元。

      此次杨征帆失联,影响到十多家公司发布半年报。有相关企业告诉财新,大基金计划让杨征帆从这些企业辞职,但走完董事会流程还需要一些时间;辞职之后,杨征帆的案件进展便不需要再由上市公司进行被动性披露。

      大基金的另一大隐患在于内幕交易。2019年1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高松涛在华芯投资任职期间,曾卷入一起内幕交易。汇顶科技( 603160.SH )是一家做屏下指纹识别的芯片设计公司。当时由于6名原始股东的限售股将于2017年10月解禁,为避免造成股价波动,汇顶科技找到华芯投资,沟通由大基金受让减持股份。最终,大基金受让汇顶科技6.65%的股权,而高松涛全程参与该事项的筹划、决策、执行。

      王萍在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工作时,曾与高松涛是直接上下级关系,两人离职后仍保持联系。在从高松涛处获悉大基金持股信息后,王萍曾买入汇顶科技合计约45.17万股,成交金额约4696.75万元,最终亏损396.24万元。证监会决定,对王萍处以55万元罚款。

      间接投资“埋雷”   除了被投企业,本轮大基金反腐还涉及其投资的市场化基金。路军被带走的当天,鸿泰基金的合伙人王文忠亦被带走。鸿泰基金随后在官网删除了与王文忠相关的信息。

      2016年8月,深圳南山鸿泰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大基金出资7亿元,占43.75%;深圳市引导基金投资有限公司出资4亿元;深圳市南山区国资旗下的深圳市汇通金控基金投资有限公司出资3亿元;紫光集团旗下的西藏紫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出资8000万元。基金管理人(GP)为鸿泰基金,曾投资传音控股、江波龙等。

      大基金虽为主要出资人,但并未向鸿泰基金直接派驻管理人员。鸿泰基金注册资金1000万元,董事长黄学良占33.34%股份,王文忠占33.33%股份,曾之杰控制的深圳市厚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占33.33%股份。

      据财新了解,鸿泰基金合伙人王文忠与路军是同学关系,曾经在国家开发银行共事。王文忠本科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后在北京大学获金融学硕士学位。王文忠在北京先后成立过几家公司,如2007年成立北京恒融焱兴管理顾问有限公司,2009年成立北京新锐阳光会务有限公司,2010年成立北京融蚨祥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履历显示,王文忠并无大型或知名投资机构任职经历。

      一位曾经和路军及王文忠在国开金融共事的人士称,王文忠和路军关系密切,路军会将其看好但职能范围外的项目介绍给国开金融内其他团队,王文忠则负责后续项目跟进和落地。

      “在用人上,路军安排王文忠进驻基金管理公司担任合伙人,为日后埋下了隐患。”一名接近鸿泰基金的人士称。

      实际上,鸿泰之外,大基金还投资了10家基金。其中,大基金与地方国资等合作的基金有五家,分别是北京集成电路制造和装备基金、上海半导体装备材料产业投资基金、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与并购子基金(武岳峰基金)、盈富泰克(深圳)环球技术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龙头企业共同设立的投资基金有三家,分别是与京东方设立的芯动能基金、与中芯国际设立的中芯聚源基金、与三安光电设立的安芯基金。

      和鸿泰基金类似,出资人是社会化资本的基金还有元禾璞华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上海超越摩尔股权投资基金。

      鸿泰基金在大基金内外部的评价中,均不及其他市场化机构。一家半导体风险投资机构负责人直言,鸿泰基金并不是知名的GP在管理,投资的项目也不突出:“路军最不该派一个自己的人去所投资的基金,国资就应该避嫌。”

      通过参与设立主攻半导体投资的基金,大基金又进一步投资了大批半导体企业,比如北京君正、积塔半导体、翱捷科技、恒玄科技等。这些基金的管理人不少是芯片业的知名人士,比如武岳峰资本的创始合伙人武平和元禾璞华的陈大同曾联合创立展讯通信,并带领其上市。展讯通信后来与锐迪科合并,形成了今天的紫光展锐。

      前述专注半导体投资的VC负责人告诉财新,大基金由于体量太大,更适合做PE(私募基金),而早期的VC项目,大基金一期预留约100亿元,投入VC子基金,等初创企业孵化成熟后,再由大基金接手。

      2021年10月10日,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现场,紫光集团展区。   “这在当时非常有必要。2008年到2014年,绝大多数VC都不投半导体,市场上看半导体的VC只有几只。”前述专注半导体投资的VC负责人认为,大基金的这一尝试是必要的,最后也被证明是成功的,这些VC孵化的很多企业最后都成了大基金的被投企业,“芯片投资不能是一艘航母,应该是一个航空母舰舰群”。

      另有一位芯片业人士也向财新证实,在参股子基金里,大基金会通过向投资决策委员会派代表的方式参与,上会项目一般需要先跟大基金汇报并获得认可之后,才会发起投决流程。

      2018年,大基金二期组建时,市场曾希望大基金加大对市场化基金的投资。但最终大基金二期已经确定放弃继续投资VC机构。

      另一边,伴随着社会化的半导体投资基金逐步站稳脚跟,其更为灵活的机制也吸收了诸多来自大基金的人才。此前,华芯投资二部的负责人就加入了武岳峰基金。

      芯鑫租赁的角色   在大基金的投资战略中,一家名为芯鑫租赁的融资租赁公司从侧面发挥作用。路军担任华芯投资总裁期间,还有三年兼任芯鑫租赁董事长,双方投资对象多有重合,“联动”引发市场猜测。

      芯鑫租赁于2015年8月由大基金牵头在上海自贸区成立,成立伊始董事长正是路军。2017年,公司完成首次增资;2018年6月,杜洋接替路军成为董事长。杜洋此前任职国开金融,大基金成立后是华芯投资的投资总监和上海分公司经理。

      “路军作为股东委派的董事,是所有股东根据公司章程及董事会的议事规则选举产生的。”一位芯鑫租赁的高管如此回应财新关于路军从2015年到2018年任芯鑫租赁董事长原因的问询。

      根据工商资料,芯鑫租赁成立时注册资本金为56.8亿元,大基金认缴20亿元,成为占股35.21%的第一大股东;并明确融资租赁公司40%资金需投向半导体行业的底线。

      2014年,大基金成立时,市场上对半导体投资的股权类机构仅两三家。而2015年芯鑫租赁成立时,市场债权类的投资情况更严峻。银行鲜少投资半导体,因为公司亏损、回报周期长、波动性大,除了设备没有土地等质押物。前述芯鑫租赁的高管称,在欧美,半导体行业的融资中以设备为标的的租赁债权融资,能够占到其整体融资的30%;芯鑫租赁组建时即借鉴了海外模式:“70%到80%的资金都是从银行出来,融资租赁公司针对半导体行业的债权融资起到增信作用。”

      2020年11月9日,上海,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展示的光刻机工作原理。光刻机过去几年被认为是中国芯片制造必须突破的核心装备。   芯鑫租赁设立之初就明确的一项业务,是给中芯国际提供融资租赁服务。根据工商资料,芯鑫租赁成立时,中芯国际出资10.56亿元,占股10.56%,是大基金之后的第二大股东,此后又在2017年和2020年两次增资和股转中持续增持,目前以8.17%的占股维持第三大股东地位。“没有芯鑫租赁,就不可能有中芯国际上市后的财务表现。”中芯国际内部人士曾如此形容芯鑫租赁的作用,中芯国际也一直是芯鑫租赁的第一大客户。其基本业务模式是:由芯鑫租赁购买设备,租借给中芯国际,由此,将中芯国际在设备一次性投入和后续折旧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移出上市公司体外。设备租赁期结束后,中芯国际可选择回购或续租,也可由芯鑫租赁继续将二手设备租给其他用户。

      因为中芯国际是美元计价的公司,因此其融资租赁业务其实是境内的美元业务,汇率敞口和风险亦需由租赁公司承担。一位接近芯鑫租赁的人士称,芯鑫租赁给中芯国际累计租赁债权融资一度达到18亿美元。

      在实际业务运作中,芯鑫租赁扮演的角色更多样。大基金战略扶持的长江存储也是芯鑫租赁大客户。长江存储的初期债权投资超过200亿元,主要由银团提供。但国有银行为主的银团到款流程长,长江存储的资金需求却不能断。2019年,芯鑫租赁为长江存储提供了100亿元、5年至8年的长期融资租赁产品,但实际的用途是给长江存储在银团资金到位前解决短期流动性问题。“长江存储一年后就归还了60亿元,剩下的40亿元目前仍在按期偿付。”前述接近芯鑫租赁人士透露。

      据财新了解,芯鑫租赁和企业确有在相关国家共同设立子公司,这些企业也多为大基金的被投企业。而设立子公司的目的多为海外并购。典型的项目,是半导体封测公司长电科技收购全球排名靠前的新加坡同行星科金朋。长电科技经营平稳,但本身微利,而星科金朋有巨额亏损,加之收购的贷款利息超过10%,收购后公司短期流动性压力大增。

      2016年,芯鑫租赁为长电科技提供了多笔境外的设备租赁业务,缓解资金压力后就以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设立子公司的方式帮助长电科技重组了海外高息债务。前述接近芯鑫租赁人士称,在长电科技收购后的两年时间内,其主要融资来自芯鑫租赁而非银行贷款。

      业务多元的芯鑫租赁从2015年就实现了盈利。根据财新获得的一份公司募资材料,芯鑫租赁2019年到2021年的收入分别为26.39亿、26.83亿和27.47亿元,其中融资租赁业务和经营性租赁业务的收入占比基本维持3比1。同期,公司的应收款净额分别为399.43亿、329.08亿和440.41亿元;融资租赁业务毛利分别达到5.31亿、5.83亿和4.92亿元。

      据前述高管介绍,经所有股东同意,2018年,芯鑫租赁开始启动股份制改造工作。大基金一期于2014年设立,2019年进入退出期,2020年大基金部分转让芯鑫租赁股权,系进入退出期后退出计划的一部分。

      2020年10月,大基金将芯鑫租赁的24.05%股份挂牌上海联合交易所转让。最终,三个地方国资——深圳市重大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湖南省财信新兴投资合伙企业接手了大基金的股份,大基金持股下滑至6.66%,为公司的第六大股东。

      几乎同期,一家名为浙江鸿鹄半导体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半导体投资企业,出资18.35亿元接手了芯鑫租赁五家中小股东的股份,最终成为占比13.89%的第一大股东。

      大基金退出,第一大股东易主,但相关部门对芯鑫租赁投资半导体的资金要求不降反升,从设立之初的占比40%到2020年提升至50%。

      据前述高管介绍,应后续增持的股东要求,希望公司整个管理团队保持稳定。到2021年,公司中层及以上管理团队自行出资成立了员工持股平台,部分参股了第一大股东的GP。第一大股东的GP中,除公司员工持股平台外,其他主要投资人均有参股并委派了董监事。员工持股平台对GP无控制权,也无任何超额收益。穿透后,大基金及华芯投资人员均未直接或间接持有芯鑫租赁股份。

      “对大基金的延伸审计在2021年9月进入芯鑫租赁,现场审计持续了三个月。”前述接近芯鑫租赁人士告诉财新,目前尚未收到公司有重大审计问题的通知。

      芯片投资何处去?   “对大基金的反腐不应变为对大基金投资策略和成果的口诛笔伐,忽略大基金对中国整个集成电路投资市场的拉动作用。”前述“国”字头基金负责人直言,目前一些舆论对中国芯片投资“砸出千亿元毫无成果”的评判有失公允。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第2号专项技术总师叶甜春则告诉财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基金和科创板实际上形成了中国集成电路发展的链路和“新型举国体制”模式: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发积累约10年,2014年成立的大基金跟进投入,“大基金一期的项目80%都是国家专项前期支持的项目,两者可以说实现了科技创新加产业投资的双轮驱动,科创板推出后则形成了产业、科技和金融的三链融合”。

      2020年10月15日,上海,第三届全球IC企业家大会暨第18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现场。   在他看来,大基金一期对半导体行业的投资基本实现了全行业布局,投入的大部分是关键性的项目,其中制造业投入最多,也包括装备、材料和零部件企业:“无论是中芯国际、长江存储、长鑫存储还是长电科技的收购,都是龙头企业,代表的是国家意志,大基金投资也提振了整个市场投资的信心。”

      截至8月4日收盘,科创板已上市的半导体相关企业共74家,约占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的16.7%;总市值约1.64万亿元,约占科创板总市值的27.23%。而科创板半导体领域市值前十的公司中,有四家都是大基金的投资企业。

      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的时间是15年不同,大基金一期的投资时间仅为5年。其间诸多被投企业上市后大基金进入退出期,陆续减持,企业股价一度波动,大基金旋即被指“赚钱割韭菜”。例如,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大基金两次减持汇顶科技,两次减持的比例均为1%,合计套现超20亿元。从公布减持计划,到减持完成后一个月的时间段,汇顶科技股价在两次减持前后分别上涨28.33%、下跌28.63%,振幅分别达到99.01%和40.84%。

      诸多市场人士都曾表示,希望大基金二期可以拉长投资周期,并进一步走向早期投资,不必过度追求固定回报,风险承受能力适当提高等建议。

      路军调离大基金后,华芯投资新的负责人投资策略更为谨慎。目前已经投资的项目仍主要集中于中后期、Pre-IPO轮,甚至已上市的项目。根据中信建投4月的统计,大基金二期共宣布投资38家公司,累计协议出资790亿元。其中,晶圆制造投资额约594亿元,占比达75%;集成电路设计工具、芯片设计投资额约81亿元,占比10%;封装测试投资额约21亿元,占比2.6%;装备、零部件、材料投资额约75亿元,占比10%;应用投资额约19亿元,占比2.4%。

      “二期跟一期的投资名单大量重合,说明很多人为了避责,要投那种安全性最高的企业。”一位芯片业人士向财新分析称。

      而大基金二期通过定向增发投资的诸多企业,如沪硅产业、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已是上市公司,并不缺钱。前述“国”字头投资人直言,大基金二期出资力度减弱,但对被投公司的要求更为严格,在市场并不缺钱的情况下,企业对于拿大基金的钱兴趣有所下降。

      顾文军也表示,大基金二期可以考虑分析产业的环节属性,看哪些是可以通过市场化解决的,就交给市场基金去投资;哪些是短期内很难通过市场化解决的,比如光刻机,让大基金更多专注在“硬骨头、老大难、无人区”上:“从全面带动转向带点式突破,查缺补漏。”

      叶甜春认为,不应要求大基金二期去承担早期科研项目阶段的投资,而应尽快启动国家科技专项第二期,继续维持两者接力联动的作用。大基金二期完成后,三期基金在资金投入量上的必要性将大大减弱:“市场和地方政府都已经被激活,金融链条也已经齐备,届时大基金应投资更长期项目,体现国家意志的作用会更明显。”

      针对目前市场对于半导体投资风向转变的担忧,叶甜春认为很快会有明确信号释放,国家对半导体行业的支持方向不会变:“芯片和钢铁一样,是最重要的基础技术,运动式发展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需要几十年的持续努力,才能久久为功。我坚信国家有战略定力,决不会动摇。”

      实际上,从2020年到2021年,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纷纷加注半导体行业,行业泡沫已现。股权融资火热之外,银行也已经直接参与诸多债权融资,部分项目给出的条件相当激进。

      目前,中国省市两级政府对半导体投资的力度正在进一步加大,较为积极的省市包括湖北武汉、上海、绍兴、南京、广东等。

      路军被带走前,已经入职广州湾区半导体产业集团担任董事长。这一基金正是“国有资本+社会资本”的模式。基金2021年10月29日成立,注册资本160亿元,其中广州和珠海国资类主体认缴70亿元和55亿元,其他资金则由社会化资本出资,其中被带走的王文忠负责的鸿泰基金和路军持股的GP都在社会化出资人之列。

      “如果路军不出事,广州湾区半导体产业集团就是挺好的事情。”一位了解广州湾区半导体产业集团的负责人说,广东是目前各地投资芯片中较积极的地区,“如此重要的国家战略,以它们既有的产业版图不应该缺位。”他指出,路军到广州前,广州湾区半导体产业集团已基本搭建完毕,不会因为人事变动停滞。

    1. 自动驾驶新故事

      文|财新周刊 刘沛林(见习)

      百度要造车了?7月20日,百度在位于北京亦庄的阿波罗公园首发第六代无人车;恰巧同日,百度与吉利的合资公司集度汽车,也带着第一款“汽车机器人”概念车在北京举办媒体沟通会,以回应外界对其“动画造车”的质疑。

      两款概念车定位不同,脚踩两条路线:百度瞄准的是Robotaxi(机器人出租车)运营、做自动驾驶商业化,而集度做的是车企卖车的生意。

      百度的无人驾驶车项目于2013年启动,比谷歌晚四年。在2016年前后那波自动驾驶投资热潮中,百度成了中国业界的“黄埔军校”:楼天城在这里遇到了彭军,二人在2016年12月合伙创立了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另一家估值领先的初创公司文远知行的创始人韩旭,曾是百度自动驾驶首席科学家。

      自动驾驶公司初期的主要任务是组建车队,通过路测推进技术迭代;直到2017年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和通用集团下Cruise,相继在美国特定区域推出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无人驾驶车才看到了商业化的一缕曙光。

      在国内,小马智行、文远知行于2019年在广州开展Robotaxi试用服务;随后百度、滴滴及初创企业AutoX也先后跟进。

      Robotaxi的故事一度支撑起自动驾驶初创公司的估值,然而商业化落地远比想象困难。在技术上,新数据提供的边际效应大打折扣,且技术提升需要投入的测试量指数级增加;在商业上,政策法规限制自动驾驶区域,以副驾有人的自动驾驶状态运营,实际成本并不低于有人驾驶。

      “(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或Waymo给大家一个想象,以为Robotaxi很快可以大范围跑了,但实践中并没有那么快。我们虽然定位于L4自动驾驶企业,但也在思考怎么活下去。”一名自动驾驶初创公司人士对财新表示。

      “问自动驾驶企业‘赚不赚钱’就像问‘小学生赚不赚钱’,可能会逼他去快餐店打工。”AutoX创始人肖健雄的比喻十分形象,自动驾驶行业还远不能“养家糊口”。

      从2021年开始,自动驾驶企业纷纷调整方向。2021年4月,Waymo时任CEO约翰·克拉夫奇克(John Krafcik)离职,被外界解读为商业化进程不顺;同月,网约车平台Lyft自动驾驶汽车部门出售给丰田汽车;2022年3月,Cruise短期上市无望,通用汽车(NYSE:GM)以21亿美元代价从软银手中回购其所持约10%的Cruise股份。以此测算,Cruise的估值约为210亿美元,远低于2021年初的300亿美元估值。

      资本退潮倒逼急于上市的初创公司们寻找新的故事。特斯拉在L2自动驾驶基础上提升辅助驾驶的商业实践,让一些公司看到了高级别自动驾驶能力下放的潜力;新基建的推进,使得路端智能化也有所加速;图森未来(NASDAQ:TSP)的成功上市,则显示了商用车的机会。

      从2013年百度开始无人车项目研发算起,2023年就是中国企业布局自动驾驶的第十个年头。尚未穿越资本寒冬的自动驾驶软件公司,现在跑到了哪一步?未来又往何处去?

      Robotaxi受热捧   市场占有率超八成的网约车平台滴滴出行(OTC:DIDIY)2021年报显示,乘客支付一笔10元净车费(不含税等其他费用),其中有7.5元用于支付司机酬劳,加上1元司机补贴,合计司机侧成本占订单额的85%左右。尽管对司机补贴不尽相同,但其他出行平台的司机成本总体也在70%以上。

      出行服务市场的特点使得平台间竞争主要围绕价格展开,前有2015年滴滴、快的、优步中国三方混战,通过两次并购消灭竞争对手,合三为一;后有2017年美团入局、同年高德从地图入口出发强势拓展聚合网约车业务。但在供给端,运力增长有限,导致平台不得不加大补贴吸引司机;在运力成本结构方面,司机按实际公里数收费,也不存在规模效应。在需求端,消费者大多对价格敏感,平台忠诚度不高,低价就能吸引新的需求。

      Robotaxi概念受到热捧,正是因为资本看上了出行平台的生意。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2022年6月网约车订单量为6.46亿单,换算到日均超过2100万单,其中绝大部分订单来自性价比高的快车产品,这导致了网约车平台较低的整体利润率。

      Robotaxi试图颠覆网约车的竞争逻辑:一方面按需投放无人车辆,将自动驾驶研发投入通过规模化运营不断摊薄;另一方面,Robotaxi规模化后的成本优势,或让运营方拥有更多补贴空间。

      无人化由此成为网约车降本增效的关键。小马智行在广州南沙于2019年4月开展Robotaxi内测,提供50平方公里内、40个固定上下车点的点对点运营;后来覆盖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截至今年4月底,在全国累计完成20万公里自动驾驶无人化测试。

      小马智行副总裁张宁称,一线城市推进自动驾驶政策较快,比如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发布节奏差不多是三个月更新一次,过往一年的进度现在几个月就可以完成。

      “从2021年4月允许自动驾驶企业对公众开放车辆,到开放高速快速路,再到开放无人化测试、运营收费,基本上是两三个月一个进展。”张宁预计,到2022年底,北京会出台政策支持全车无人测试。实现全车无人化,才是Robotaxi跑通商业逻辑的关键,因此市场格外关注这一政策进度。

      业界还有一种猜测是,政策会渐进开放,下一步先“副驾无人、安全员坐后排”路测、商业化试点,之后再过渡到“车内无人、配备远程安全员”。

      2022年7月5日,深圳市人大发布《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运用经济特区立法权,允许完全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在限定区域内合法上路,该类汽车可以不具有人工驾驶模式和相应装置,也不配备驾驶员。

      7月14日,上海宣布在东海大桥设置自动驾驶测试专用道,专用时段为每个工作日的10时至13时,周末和全国假日除外。7月20日,北京市也宣布开放国内首个主驾无人的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首批获准的企业是小马智行和百度,可以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60平方公里范围内投入30辆主驾无人车辆,开展常态化收费服务。

      在张宁看来,2021年12月是一个关键时点,自动驾驶公司的角色从单纯的无人车辆技术验证,转向车辆运营的商业模式验证阶段。

      2021年5月,首汽约车原CEO魏东加盟百度担任智能驾驶事业群副总裁,百度开始转向无人车运营。魏东在8月推出Robotaxi平台萝卜快跑,目前已在十个城市部署,累计订单量超过100万。百度预计,到2025年将会有数万台无人车在65个城市部署。

      百度称,计划于2024年大规模部署第六代无人车,届时将整车成本降至25万元。一名业内人士在今年6月底对财新表示,因为采购车辆和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并不便宜,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成本普遍超过50万元,一些自动驾驶方案甚至整车接近百万元。

      “现在的Robotaxi模式,每公里运营成本分为四部分,包括人、车辆折旧、运营、安全。从百度第三代车开始,运营成本曲线有一个非常陡的下降趋势。”百度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云鹏预计,到2025年,萝卜快跑的每公里运营成本将比网约车快车低。

      根据王云鹏的测算,百度第六代车的总运营成本是每天200至250元/辆,以客单价20元计算,每天只需要跑12单就可收回成本。“一天跑12单就打平了,剩下的是净赚,这是一个核心逻辑。”

      何时拿掉安全员?   从2021年开始,各初创自动驾驶公司开始急于寻找合作伙伴,落地技术验证,尝试无人出租车的商业化运营。

      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先后与广汽集团旗下出行平台如祺出行达成了合作;初创公司Momenta(北京初速度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汽集团旗下出行平台享道出行达成合作。目前Momenta已有60辆无人车在上海、苏州两地运行;2022年5月,初创公司轻舟智航则与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等投资的T3出行达成合作,目前在苏州投入了几十辆无人车运营。

      小马智行的Robotaxi服务在北京接入吉利旗下的曹操出行,在广州接入如祺出行,看中的是出行平台在当地的市场份额。例如,如祺出行背靠广汽集团、广州公交集团,已在广州、佛山、珠海、深圳、东莞等多个城市开通运营,官方自称在大湾区核心城市的用户渗透率超过30%。

      发力二、三线城市的曹操专车和T3出行抢下了滴滴出行部分市场。根据国泰君安的一份研报,今年3月,T3出行的全国市场份额约为10%,曹操出行的全国市场份额约为6%,而滴滴出行的市场份额则由2020年10月接近九成的高点,降至2022年3月的71%。

      “我们非常希望和运营平台合作,以验证自动驾驶的技术成熟度,并通过运营、提供服务的方式推向市场。”轻舟智航创始人于骞对财新表示。创业之前,于骞曾在谷歌和Waymo工作。

      彻底拿掉安全员困难重重,包括上汽集团、华为在内的很多公司对此并不乐观,认为短期内无法实现。

      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曾解释,汽车行驶过程中,90%的路程只会遇到几万种正常路况(normal case),用数百名工程师花数年时间可以攻克,各家车企的能力会趋同;但真正的挑战在于,有超过100万种长尾、低概率发生的极端路况(corner case)非常难以覆盖。对于这种长尾、低概率事件,只有让机器实现自我学习、迭代,才能完全覆盖,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会处于人车共驾阶段。华为也判断,自动驾驶要先在私家车上广泛普及,才能实现Robotaxi的目标。

      于骞坦承,目前与出行平台的合作还处于体验阶段,“很难说未来三年能大范围普及,不管是哪个出行平台”。

      业界目前的共识是,尽管Robotaxi已进入运营阶段,但距离实现商业价值尚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需与网约车平台在局部地区竞争存量市场。一方面,技术上无人车还要解决通行效率的问题,政策上也是以小规模试点为主,Robotaxi无法形成规模化运力;另一方面,无人车较高的整车和安全员成本,并无价格优势。

      “我们预计可能五年甚至十年,才能开始有规模化的普及。”于骞表示。张宁也认为2025年至2026年之后,Robotaxi才会形成规模化,实现五位数以上的收入规模。

      现阶段探索Robotaxi运营,各家企业的重要目标是培育市场、说服政府。“中国强调有序创新,通过这种运营测试的工作,一步一步看到自动驾驶的安全性,从而推动法规进步,而法规的进步则会反向促进技术的进步。”王云鹏对财新称。

      争夺前装量产   有一家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引领了2021年的风光。

      Momenta在2021年3月获得C轮5亿美元投资,领投机构包括云锋基金、博世、丰田、淡马锡、上汽投资等;当年11月再获C+轮超5亿美元融资,领投机构名单新增了通用汽车。

      与其他以L4自动驾驶为目标的公司不同,Momenta从2016年成立开始就提出“两条腿走路”——量产自动驾驶,以及L4自动驾驶。Momenta联合创始人、CEO曹旭东将公司定义为自动驾驶的一级或二级供应商(Tier 1或Tier 2),主要服务车厂。因此首要任务是找到前装量产方案的落地,这意味着要与车厂进行合作,在生产线上就把自动驾驶功能搭载到量产商品车上。

      根据美国汽车工程学会(SAE)分级标准,驾驶从L1至L5由低到高分级,其中L1包括定速巡航、刹车助力等功能,早在十多年前就成为主力车型标配;L2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警告、AEB自动紧急制动等,目前也广泛用在中高档产品中。L3至L5被称为自动驾驶系统。L3是在特定设计运行域下实现自动驾驶功能,但需驾驶员在必要时介入;L4则在特定设计运行域下不需介入;L5为完全自动驾驶,在任何场景都不需驾驶员介入。

      L3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责任主体目前仍存在法律空白和社会争议,这导致几乎没有车企愿意公开尝试L3方案的前装量产。2017年奥迪曾在量产车A8车型搭载L3方案,但在2020年就放弃了这一配置。车企意识到,当下,高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才是关注重点,既可体现L2功能升级,又不至于陷入法律责任的困境。大量车企在宣传中采用“高级别智能驾驶”“智驾”等概念,这些新功能被定义为“L2+”“L2.5”等更细分的级别。

      以特斯拉为例,其标配的“自动辅助导航驾驶”(AP)包含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功能,即为L2;选装的“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功能”(EAP)包含自动超车、辅助变道等功能,即为L2+;选装的“完全自动驾驶能力”(FSD)包含目前全部功能,并在未来推出信号灯识别、城市街道自动辅助驾驶等,即为L2++。即便是FSD,也没够上L3的自动驾驶门槛,仍需驾驶员主动监控。

      “Momenta想成为‘Waymo +特斯拉’,兼得L4和前装量产的好处,刚开始业内都笑话它太自大。但2021年得到投资者埋单,大家就跟着也开始讲这个故事。”一名Momenta前员工对财新说。

      上述人士认为,自动驾驶公司做前装量产的趋势从2021年底崭露头角,“主要是看到特斯拉的模式得到了验证,L4公司为了能继续融资,就先‘降级’做前端量产”。

      另一方面,大算力芯片的交付,也使自动驾驶公司有了量产能力。2022年3月,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宣布正式投产自动驾驶芯片Orin。该芯片算力为254TOPS(每秒钟可进行254万亿次操作),比上一代产品Xavier(算力30TOPS)提升了8倍多。

      自动驾驶公司也希望通过前装量产获得大量路测数据,以完善L4能力。在于骞看来,随着今年大算力芯片的上车、激光雷达的普及,L4和量产方案的数据才实现了共生共享,“原来L4很难与L2有什么交集,但随着传感器和大算力芯片的发展,成本大幅下降、性能大幅提升,这两种产品的形态、场景越来越接近”。

      2021年12月,L4自动驾驶初创企业元戎启行也发布了面向前装量产的自动驾驶方案,以不到1万美元的成本对标特斯拉FSD;小马智行则在今年1月提出了面向车规量产的自动驾驶软硬件方案。

      不过,车企端对自动驾驶公司的转向并不在意。“它们的声量太小了,而且说得不够直接,所以没有打动车企。之后,L4公司才和一级供应商合作,或者只能先把方案装到自己的无人车上。”上述Momenta前员工说。

      2022年5月,文远知行和一级供应商博世合作,首次明确了将自动驾驶方案应用于L2至L3的前装量产。轻舟智航同期宣布与自动驾驶芯片公司地平线达成合作,方向是高级辅助驾驶(ADAS)等,于骞透露目前也在与整车厂谈合作。

      华为也在自己造车和做汽车一级供应商之间“左右互搏”。一方面借助相对弱势的新能源车企赛力斯集团( 601127.SH )推出自己全力主导软硬件技术的整车,7月刚新发布六座增程式SUV电动车问界M7。另一方面,与北汽新能源、长安汽车和广汽集团等合作,在量产车中集成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打上华为品牌“HI”。其中,北汽蓝谷( 600733.SH )与华为合作的车型极狐阿尔法S在今年7月开启交付;华为、宁德时代( 300750.SZ )与长安汽车联合打造的电动汽车新品牌阿维塔,首款车型预计8月上市、年内交付,标配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消费无人机龙头公司大疆与上汽通用五菱合作,为后者微型电动车宝骏提供智能驾驶系统;阿里则与上汽集团合作,不仅入股其高端新能源车品牌智己,还提供自动驾驶相关技术。

      互联网公司对汽车量产大屏的争夺源自2014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全数入局。微软原全球执行副总裁陆奇2017年空降百度CEO,发布“Apollo”(阿波罗)计划,向汽车行业及其他合作伙伴提供开放的软件平台,以搭建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但真正跟进的车企并不多,自研能力较强的车厂尤其不愿意向百度开放汽车底层线控数据,阿波罗随着陆奇在2018年离职而沉寂。

      2021年初,百度和吉利以55:45股比组建电动汽车公司集度汽车,以整车厂身份进军造车,此前阿里巴巴(NYSE:BABA)投资智己汽车持股也仅为18%。这意味着除了财务投资,百度对于新公司有着更多话语权。

      百度找来摩拜原联合创始人兼CTO夏一平出任汽车公司CEO。在加入摩拜之前,夏一平曾在中兴从事核心网络业务,此后在福特、菲亚特克莱斯勒负责车联网业务。

      目前集度除了注册时的20亿元资本,还在今年1月获得了百度、吉利共计4亿美元的增资。夏一平声称,未来五年集度将投入约500亿元。集度今年6月发布的首款机器人概念车对标特斯拉SUV车型Model Y,计划在11月广州车展前后上市,定价超过20万元。吉利在其中更多承担工程化、量产的角色。集度量产车将由吉利位于宁波杭州湾的工厂代工,与吉利旗下纯电品牌极氪共用生产线。

      夏一平形容集度是在百度Robotaxi软件上做“二次研发”,更多关注方案量产的能力,核心诉求与百度自动驾驶并不一致。“完全自动驾驶的车可能卖得不会很好,因为你的用户是谁呢?”

      目前与百度合作前装量产方案的主机厂包括威马、广汽、长城旗下的车型,百度副总裁、智能交通事业部总经理尚国斌对财新称,百度定位是智能汽车的一级供应商,为车企提供自动驾驶方案;预计今年还会和比亚迪合作。“(前装量产)比较偏自主品牌,和车联网的路径一样,先跟自主品牌合作,因为国际化品牌比较滞后。”

      类似华为,百度既自己造车又想做一级供应商的思路,颇受同行质疑。自动驾驶企业与车厂的合作前景并不乐观,在“软件定义汽车”的大背景下,智能汽车头部车企希望自己掌控自动驾驶算法构筑“护城河”,也只有掌握软件,定制化开发产品的主动权才在自己手上。7月18日,上汽集团宣布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零束科技、自动驾驶芯片公司地平线达成合作,共同打造智能驾驶计算平台,预计合作车型在2023年量产。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曾对外表态,自动驾驶技术是车企的“灵魂”,不能全盘接受第三方的自动驾驶方案。

      另一方面,车厂对自动驾驶功能还有定制化的需求,这导致自动驾驶公司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完善方案,从而无法同时服务多家车企。同时,车厂对自动驾驶功能的投入成本亦有限,单一订单无法支撑自动驾驶公司发展。

      “站在自动驾驶初创公司的角度来看,你要么是最后活下来的三家头部之一,要么被现在的客户收购。”上述Momenta前员工认为,自动驾驶软件开发资源最大化的方式应该是一家搭建底层设施,其他公司在底层框架上做定制化。“自动驾驶可能最后就像手机一样形成苹果和安卓两个生态,有一个大平台支撑带动一些小品牌。”

      商用车的故事   行业普遍认为,园区观光、物流配送车等封闭场景下的自动驾驶车辆体量不大,因此无人卡车、无人巴士将是自动驾驶商用车落地的两个方向。

      创立于2017年的主线科技,主打卡车、封闭场景下的自动驾驶方案,例如港口、矿山物流。在主线科技合伙人王超看来,工业场景下信息化、标准化程度较高,利于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此外,封闭场景下可管可控,商业化落地不依赖政策法规的推进。

      经历了2019年自动驾驶行业“冷静期”,并看到主攻卡车赛道的图森未来成功上市后,一些自动驾驶公司更加确认了货运卡车的发展方向。

      2021年12月,小马智行旗下自动驾驶卡车已开始高速公路测试。张宁表示,乘用车和卡车在对交通的认知和理解、视觉感知等方面的共通比例达八成。元戎启行则押注同城速运、主打轻卡,甚至把用在乘用车上的自动驾驶系统直接用在轻卡上,以降低研发成本。主打城市场景的文远知行也发布了自动驾驶厢式货车,与江铃汽车、中通快递达成合作。

      然而,无人卡车要想在开放场景落地还面临许多挑战。一方面,与乘用车不同,目前面向卡车自动驾驶的政策管理比较严格,从2021年才开始逐渐发放自动驾驶卡车路测牌照。“高速场景在技术上好实现,场景半开放也较有可控性,但从政策开放程度上来看,我们判断进程比较慢。”王超表示。

      另一方面,毛利率本就低的货运市场,很难在商用车上前装量产L2+等配置。“除非政策规定必备驾驶员监控系统(DMS)或高速巡航,大家才会跟上。否则单靠市场驱动很难发生,因为并没有成本的实质性下降。”一名业内人士表示。

      此外,不同城市的无人驾驶政策法规开放程度不同步,多样的气候和路况条件也使跨城货运更难实现。

      轻舟智航希望将无人小巴推向公开场景。在于骞看来,无人小巴解决的是从轨道交通接驳最后三公里的问题,无人小巴运营区域、路线相对固定,车路协同铺设较容易,也无需像Robotaxi点对点运营调度。轻舟智航已在苏州、深圳、武汉、北京、重庆和无锡陆续开启无人小巴常态化运营。文远知行则于今年1月在广州开始了无人小巴运营。

      不过,无人小巴还没有商业模式,还想像传统公交一样获得政府补贴。根据2022年4月财政部文件,2022年城市交通发展奖励资金就达141.57亿元,各地还有针对公交燃油、新能源等政策补贴。无人小巴还想在这部分资金里分羹。于骞认为,无人小巴商业化的终局是政府将公交出行市场化,通过采购服务的方式,让无人小巴的商业逻辑跑通。

      车路协同进展   在尚国斌看来,2018年百度主推车联网系统的商业化,2019年开始看到了路侧的车路协同、智能交通的机会。“大家觉得要把智能驾驶作为百度的第三增长曲线,去投入更多资源。”

      车路协同,指通过在路侧部署感知模块增强无人车的能力,以解决自动驾驶中的长尾场景,这也是自动驾驶行业的共识。一名初创公司人士举例称,当遭遇前方大货车挡住路口红绿灯时,路灯也能把信号传给车端帮助决策。车路协同就是为了保证车端能接收到稳定的数据流,使得一些场景下车辆的远程操控成为可能。

      像其他自动驾驶初创公司一样,百度一开始也认为车路协同是Robotaxi单车智能的补充。2019年9月《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出台,国家提出加强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地方政府加码智慧交通投资,百度才把路侧的感知、决策方案上升到战略高度。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一再宣讲交通智能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大交通约占GDP的16%,交通效率15%的提升相当于对GDP 2.4个百分点的绝对增长;如果交通效率能够提升30%,对GDP的绝对贡献达到了4.8%。”据百度统计,目前包括路口红绿灯调节、车流监控等功能在内的智能交通服务已在全国50余个城市落地。

      7月26日,以车路协同为主业的初创公司蘑菇车联宣布与四川天府新区战略合作,达成项目总额约30亿元,用于建设智能网联综合应用示范项目。蘑菇车联向财新表示,目前总签约额近50亿元,已在北京、江苏、湖南、河南、四川、云南等落地。

      蘑菇车联称,早在2011年,科技部在“863计划”中设立智能车路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但产业界长期持观望态度,担心实现车路协同有两大难题:一是城市开放道路里程大且状况复杂,很难实现智能化改造的全覆盖;二是投入太大,道路智能化改造成本高,且属于政府的基础设施改造,需要调度政府资源去推进,难度较大。

      杭州的“城市大脑”是早期智慧交通的样板工程,由阿里、富士康、海康威视等13家企业联手推出,利用机器视觉等技术分析摄像头拍摄的交通画面,实时调整红绿灯,并向交通部门反馈事故状况,以缓解城市拥堵。阿里后来将这一项目复制到澳门、上海、郑州等地。

      百度也在河北保定落地了人工智能交管大脑项目。尚国斌透露,百度在智慧城市方案中承担的主要是系统和平台等软件技术,摄像头、芯片等硬件还依赖采购。根据河北政府采购网公示的合同,该项目一期采购内容包括信号控制系统、交通违法检测系统、高清卡口系统、高清监控系统、交管大脑等,其中硬件包括了华为服务器、海康威视屏幕和录像机、联想电脑等;二期则主要采购一款信号机。两期项目合同金额总计为1.87亿元。

      不过,直到2019年地方政府加码智能交通相关项目,车路协同才大规模走向实践。百度智能交通首席科学家聂小建对财新表示,智能交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信息化,在路口部署摄像头、信号机等,实现感知;第二阶段是数字化,在感知路况之外还可以做决策;第三阶段是自动化,目标就是尽可能减少人工干预。

      聂小建认为,目前一、二线城市都已迈入数字化集成的阶段,要求集成商能在采购各种设备的基础上,对技术进行集成以实现特定功能。在这一阶段,集成商拼的是算法、数据处理、平台能力。

      在百度眼里,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还是硬件起家的华为。华为近年也从智慧城市切入,在深圳、武汉等多地拿下车辆网示范区的项目。2020年9月,华为发布了综合大交通解决方案,特别提到了数字化在智慧公路的落地。2021年10月,华为成立了“智慧公路”军团,将提供综合交通解决方案上升到战略业务的高度。

      张而弛对此文亦有贡献

      文中嵌入视频为:【华尔街原声】生活在自动驾驶汽车遍布的城市是怎么样的感受?

      视频说明: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市的城郊,600辆Waymo多功能休旅车供人们搭乘。预定时感觉就像打一辆Uber一样,惟一不同的是,这种车辆是自动驾驶的。自2017年以来,Alphabet子公司Waymo一直在亚利桑那州测试自动驾驶汽车。

    1. 汇率避险再升级

      文|财新周刊 王石玉 彭骎骎

      “8·11汇改”将满七年,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已成常态。在云谲波诡的汇市中如何避险,成为企业等市场主体必须直面的挑战。

      以最近两年多为例,在2022年3月前的24个月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7开始一路升值,并在2022年2月一度触及6.3034,累计升值幅度超过10%;然而,随后一个月,人民币骤然回调,当月跌幅就超过4%。截至8月初,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抹平了近两年来的涨幅,基本回归6.70至6.75之间。

      汇率的波动起伏令部分没有及时避险的企业措手不及。“2021年年初时,由于人民币半年多的升值趋势,有一些企业认为人民币可能贬值而没有对冲,导致全年来看仍然出现了汇兑损失。”磬律咨询董事长郑红对财新表示,“前段时间人民币回调后,看到美联储加息、中美国债利差倒挂,有的企业觉得人民币今年会贬到7,就又想搏一把,干脆全敞口,什么(套期保值)都不做了。”

      近几年,为了帮助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的理念、管理好汇率风险,外汇管理部门从总局到地方分局都做了大量工作,增设新的外汇期权品种是相应的举措之一。此外,从2022年开始,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要求银行专门上报汇率避险“首办户”的数量,即两年内首次办理外汇风险对冲相关业务的客户,鼓励银行开发这类客户。

      2022年以来,在稳外贸、稳市场主体的背景下,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陆续出台支持企业管理汇率风险的措施。5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其中一条意见为“加快提升外贸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同日,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外经贸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的通知》,作出完善汇率避险产品服务、建立“政银企”对接机制等具体安排。

      外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在7月下旬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2年上半年,企业利用远期期权等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规模达到7558亿美元,外汇套保比率比2021年全年上升4.1个百分点至26%。

      “这显示出市场主体汇率避险意识在增强,适应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能力在提高。”她解释道。

      2022年7月,外汇局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小组发布了详尽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指引》 (下称《指引》),从何谓外汇风险中性,到汇率风险管理框架如何制定、汇率风险产品介绍与区别、套期保值的会计操作等,全面深入地介绍了企业如何进行套期保值,被视为企业汇率避险的实操宝典。

      对于汇率风险中性原则,《指引》解释,主要强调降低风险敞口、降低波动性、锁定成本,通过降低不确定性进而降低风险,不强调增值和追求正收益。

      一位外汇市场资深人士认为,监管部门花了不少功夫帮企业树立风险中性理念,但是“小孩不摔跤哪能学会走路”,只有让市场看到不断有企业因为在汇率波动中“裸奔”而亏损,它们才能更加重视汇率风险对冲;同时,监管部门对企业参与汇率风险对冲的损益也应该有一定宽容度,这样企业才能在试错中吸取经验。

      郑红指出,企业应当尽早对自身汇率风险进行压力测试。“一方面要了解目标货币可能的最大汇率波动,并且明确企业能承受多大幅度的波动;另一方面,要考虑企业现金流情况,汇率风险管理的策略最终要落实到企业的财务计划中,形成一套整体方案。”

      丰富套保工具箱   在实需原则和汇率风险中性原则下,运用外汇衍生品进行金融对冲,是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

      2021年,中国外汇交易市场累计成交36.9万亿美元,其中衍生品成交22.6万亿美元,占比61%。目前中国境内外汇市场的衍生品包括远期、掉期和期权三大类。其中,交易规模最大的是掉期业务,2021年成交量达20.5万亿美元,期权和远期业务分别有1.2万亿美元和0.9万亿美元。

      掉期(swap)又称为互换,外汇市场的掉期产品就是交易双方约定货币A与货币B以一定比例交换,并在未来约定时点再以约定比例换回。外汇市场的掉期又分为外汇掉期和货币掉期(或称“货币互换”),区别在于前者两次交换汇率不同,本金不同,但是不进行利息交换;后者两次交换汇率相同,本金相同,主要进行利息交换。

      在中国外汇市场,掉期合约交易的参与者主要是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而在客盘外汇衍生品市场,掉期合约仅占10%左右,企业运用最多的套保产品是远期结售汇。

      2021年,银行对客远期结售汇累计签约8820亿美元,占对客衍生品总量的六成以上。

      “其实,大部分企业通过远期合约已经可以满足目前汇率风险管理的需求。”交通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外汇财资部高级产品经理王非同对财新表示,“现在大部分银行推得比较多的也是远期合约,产品相对简单,客户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接受。”

      然而,当汇率变动上下波动较大时,只能确定未来时点汇率且必须交割的远期合约就显得略微死板,而外汇期权就更加灵活。例如,企业购买一个看跌期权,即约定汇率低于目前的汇率,如果之后汇率上涨,期权买方可以放弃行使以约定汇率买卖外汇的权利,付出的代价仅为期权费,并可以继续持币享受汇率上涨的收益。

      由于期权较远期更为复杂,因此尚未成为企业管理汇率风险的首选。2021年,企业累计签约期权合约3446亿美元,占比近三成。然而其增长速度颇为可观,近五年的年均增速超过10%。

      按行权时间不同,期权合约可分为欧式期权、美式期权,这两者均属于“传统期权”。此外,还有数种“奇异期权”,例如亚式期权。

      此前,境内外汇市场通行的是普通欧式期权及其组合。2022年5月20日,外汇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外汇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有关措施的通知》 (下称《通知》),对客户外汇市场以及银行间外汇市场均新增人民币对外汇普通美式期权、亚式期权及其组合产品。

      王春英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通知》的制定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支持市场主体更好地管理汇率风险,“近年来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外汇风险管理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也要看到,当前部分银行外汇服务与适应高质量发展、满足多样化需求还存在一些差距”。

      新推出的美式和亚式期权,怎样满足企业多样化的外汇风险管理需求?

      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的主要区别在于行权日期的选择。欧式期权只能在期权到期日当天行权,而美式期权的买方可以在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任何一天或到期日前约定的时段行权。亚式期权与欧式、美式期权的主要差别在于结算或行权价的计算方法: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的结算和行权价都是时点价格;亚式期权为区间内的平均价。

      法国巴黎银行环球市场部大中华区主管孙鸿志表示,客户套期保值合约可长达数月甚至一年,其间企业的外汇需求或账期可能发生变化。“如果使用美式期权,客户不用等候至到期日,就能提前实现套保的价值,以更优的行权价进行结汇或售汇。”

      王非同也表示,对于收付汇时间不确定或者希望结售汇时间更加灵活的企业,可以优先选择美式期权。

      而亚式期权的平均价格计算方法可以更好地平滑期权套保合约的到期损益。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金融市场部总经理杨京表示,在一些极端情况下,由于汇率市场在靠近期权到期日出现短期波动,造成合约出现极端盈利或损失的情况。此外,对于进出口订单具备稳定周期性特征的企业,或者内部汇率成本核算采用一定周期平均价格的企业,也可以尝试亚式期权。

      除了账期汇率成本使用平均价格进行估算的企业,孙鸿志指出,还有一些跨国企业的人民币资产负债表的估值也采用平均汇率,“亚式期权的定价方式很好地契合了以上两类企业的需求”。

      因“平均价格”平滑了汇率波动,亚式期权的价格比欧式、美式期权更具优势,期权费更低。“有了亚式期权的选择后,一方面可满足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降低财务支出。”王非同解释道。

      一位外资行客户经理称,目前整个市场做新期权业务的并不多,对不同衍生工具的选择主要看企业的外汇风险敞口。如果敞口是个时间点,就选择远期或欧式期权;如果敞口是个时间段,就选择美式或择期远期;亚式期权一般适用于交易以均价报价的场景。

      银行提升服务效能   “假设提供好的衍生品套期保值服务是做一桌好菜,那么,推出新的期权产品就像是给餐厅提供了新的烹饪工具。”孙鸿志说。

      远期、掉期、期权均是国际外汇衍生品市场上较为成熟的产品,但不同品种的市场风险特性及定价模型不尽相同。银行作为汇率避险产品的提供方,如何提升服务能力?

      根据外汇局的数据,截至2021年末,具备远期和掉期代客衍生品业务资格的银行有118家,具备期权代客业务资格的银行有86家。

      “银行不仅要帮助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更要协助企业搭建汇率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建立汇率风险管理工作机制。”《指引》提出,银行要与企业高管层、执行层深入沟通,梳理汇率风险管理架构,对企业初步形成的工作机制给出专业建议,帮助企业明确汇率风险管理目标、制定细化的操作流程等。

      工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朱长法近日在外汇局旗下的《中国外汇》杂志撰文指出,可在充分发挥各层级人员的优势、明确职责分工的基础上,采取固定岗位和柔性团队相互协作的方式,提升客户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效能。例如,网点客户经理主要负责主动识别客户汇率风险管理需求,初步开展对客汇率风险中性宣导;二级分行产品经理着力于进一步引导客户树立汇率风险中性意识,开展客户适合度评估并根据客户汇率风险敞口特点推荐避险产品;针对客户较为复杂的汇率风险敞口,总行及一级分行联动基层分行组建柔性团队,共同完善对客专业汇率避险方案等。

      代客外汇衍生产品日益丰富,也对银行内部系统、服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内部金融风险控制流程、IT系统,到对一线人员的培训,银行都要做相应的匹配。”王非同说。

      杨京以新推出的亚式期权为例解释:“从银行自身来看,开展亚式期权业务的银行在强化面向企业客户的套保产品方案介绍及自身市场风险管理的同时,银行内部也应在估值报价模型、产品风险管控、会计处理及清算等前中后线完成相应的系统开发建设。”

      “亚式和美式期权不仅是定价时使用的数学模型比欧式复杂,在与客户的沟通环节上也需要比欧式更为周到。”孙鸿志解释,“例如客户计算平均汇率,是否需要每个汇率数据出来后都比对;客户有了提前行权的权利后,银行如何和客户沟通最佳的行权时机等。”

      此外,不同于较为成熟的客盘远期交易市场,期权由于交易量较小,银行相应的客盘业务平盘难度更大。

      跨境金融研究院院长王志毅指出,银行的客盘远期平盘主要是在银行间市场做一笔即期和相反掉期,由于银行间外汇市场的掉期产品流动性较好,因此也是银行平盘和补充短期流动性头寸的主流选择。客盘期权要彻底平盘,一般只能靠相反方向的期权产品,然而由于期权流动性远不如掉期,银行不一定每次都能找到完全匹配的期权合约,而新增的美式期权、亚式期权比欧式期权更为复杂,因此银行的平盘难度更大。

      “一般来说,平盘难度越高,流动性越差,银行的报价也就越差,最后客户可能就不会用这种工具。”王志毅说。

      衍生品交易并非“洪水猛兽”,但管理不善可能带来的风险也不可忽视。在过去20年里,企业衍生品交易管理不善导致巨额亏损的案例时有发生。较典型的是,2008年中信泰富有限公司曾因在境外市场套保策略不当,导致156亿港元的巨额亏损。

      因此,中国境内外汇市场的改革一直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方面丰富人民币对外汇衍生品类型,给企业提供更多套保选择,另一方面亦坚持实需原则,不鼓励复杂的衍生品交易。因此,在《通知》征求意见期间,关于增设如障碍期权、数字期权等复杂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产品的建议,外汇局反馈称,因中国外汇市场尚不具备开展复杂衍生品交易的条件,未采纳上述意见。

      目前,银行对客外汇期权业务中,还未涉及除亚式期权外的其他奇异期权,但银行间外币对市场对此已经先行试水。

      外币对市场即外汇兑外汇的市场,规模远小于人民币外汇市场,但由于参与者专业性更强,一直是人民币外汇市场各项改革的试验田。2022年5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银行间外币对市场新增了普通美式期权及其组合交易、亚式期权、欧式障碍期权和欧式数字期权。

      企业痛点何解   “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政策应规定,每种类型的风险敞口必须采取的保护措施以及要使用的对冲工具。”《指引》手把手教企业怎么做。

      例如,已经确认的“交易性敞口”,一般选择远期等线性产品对汇率风险予以锁定。通过预期未来交易活动而认定的“预测风险敞口”,对于一年内的风险,大多数企业通过远期产品进行分层对冲。“或有风险敞口”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单独管理,“避免超额套保,如果对冲,大多数(企业)通过外汇期权进行套期保值”。此外还有“折算风险敞口”和“海外净利润风险敞口”,一般通过远期、外汇期权或期权组合产品进行汇率风险管理。

      既然衍生品对于汇率避险如此重要,为什么企业用得不多呢?

      《指引》总结道,大型企业和小微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挑战各异。其中,大型国有企业的主要困难包括对衍生品的认识不足、由于考核评价不科学担心被追责、专业化集中管理执行不到位等。例如,有的国企担心“正常套保情况下,衍生品交易自身产生的亏损,会不会被作为重大损失而受到监管部门追究”;小微企业则面临更多的困难,包括手段更少、交易成本更高、达不到银行准入门槛等。

      企业汇率避险,首要的痛点是认知不到位。前述外汇市场资深人士称,中国中小企业财务核算不成熟,对汇率风险管理还是“散户心态”,没有风险中性意识,很多中小企业认为,如果猜对汇率走向就能赚钱,肯定选择赌一把;而国际上套保成熟的中小企业,财务规划科学,主要原因之一是它们要给股东一个交代,保证安全的汇率环境。但国内的中小企业尚未形成这样的现代管理思维。

      面对常态化的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郑红建议,中小企业应当敬畏汇率风险,“要保持一定的套保比例,在六成左右,而不是简单地去赌人民币贬值或者升值”。

      另一个痛点是能力不足。有企业表示,《指引》的内容很专业,但部分内容理解起来有困难。有银行客户经理称,这些内容需要银行“翻译”,企业才能明白。

      前述外汇市场资深人士说:“很多中小企业认为,跟即期交易相比,汇率风险管理技术难度高,又麻烦,而且比较贵。企业跟银行打交道,跟做汇率对冲相比,企业更希望银行给它们做贷款。汇率对冲还得签一大堆协议,财务人员跟领导解释半天,可能领导也不太能明白。”

      郑红也表示,当前针对企业汇率避险的培训,仍面临落地成本较高、资源整合较难的一些困境。同时,大多数企业内部也尚未形成专门的“汇率风险管理小组”,尤其对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可能整个公司的财务部门一共就一两个人”。

      此外,一些有心做汇率避险的小微企业,还面临现实的障碍。《指引》中的案例显示,在实务中,一些小微企业或部分轻资产、高流量的外贸型企业难以获得银行授信,缴存保证金占用资金、成本较高,从而制约企业开展汇率避险。

      朱长法在前述文章中也指出,对广大中小微外贸企业而言,衍生交易保证金占用是制约其开展汇率风险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

      银行拓展汇率避险“首办户”,是监管部门鼓励的方向。王春英在前述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2年上半年,新增汇率避险“首办户”企业将近1.7万家,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

      “‘首办户’的意义是很重要的,企业只有首次接触,认识、了解汇率避险的好处,以后才会进一步使用。”王春英指出。

      2022年以来,人民银行、外汇局等多次发文,鼓励银行、担保机构让利实体经济,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避险成本。

      扩大汇率避险业务覆盖面,除了银行让利和创新服务,还需要监管部门、地方政府等多方发挥合力。

      2022年4月,央行与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其中就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强化政银企合作,探索完善汇率避险成本分摊机制,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为企业提供贸易融资、汇率避险业务的担保,减少涉外企业授信占用和资金占压。

      近期,多地相继出台具体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例如,2022年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作用支持小微企业汇率避险增信服务的实施意见》,让浙江省从事外贸业务的小微企业,在不缴纳保证金、不占用授信额度的情况下,与银行签订汇率避险业务协议,无任何资金负担进行套期保值。

      具体操作流程是,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向银行提交汇率避险业务申请,银行和担保机构审核通过后,按照不超过申请总额5%的额度出具等值人民币担保保函,单个企业保函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政策不限定时间,将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在浙江省实施;目前,纳入政策支持的产品为远期结售汇业务,后续将视情况拓展。

      朱长法介绍,从工行的工作实践看,其联动担保公司落地全国首笔第三方担保项下中小微外贸企业远期结售汇业务,有效在期初免除交易保证金对企业资金流的占用,提升企业办理汇率避险业务的意愿。目前该模式已在四川、吉林、安徽、北京等地推广。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小微企业达不到大行的业务准入门槛,而主要为其服务的中小银行却不具备代客衍生品业务资格。对此,外汇局5月20日的《通知》提出,扩大合作办理人民币对外汇衍生品业务范围,不具备经营人民币对外汇衍生品业务资格的银行,在符合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可以与具备资格的银行合作来提供衍生品服务。

      朱长法在文章中也指出,大中小型银行应在监管部门指导下,进一步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切实用好合作办理人民币外汇衍生品等业务,将汇率风险管理产品的服务触角延伸至更广泛的客户群体。

    1. 公募调整赛道

      文|财新周刊 全月

      上市公司2022年半年报披露后,公募基金在二季度也显现调仓动作。

      截至2022年6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6.79万亿元,较5月底的26.26万亿元环比增长2%,基金产品数量达到10010只。在开放式公募基金里,截至6月底,股票型净值录得2.47万亿元,混合型净值5.41万亿元,货币型净值10.60万亿元,债券型净值4.73万亿元,QDII为3012.4亿元。

      公募基金在2022年二季度持股集中度加强。抱团现象不仅出现在此前两年结构性上涨的行情中,下跌后的反弹挽损也使得“抱团取暖”特征较为明显。主动权益型基金先跌后涨,其中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指数在2022年4月的最大回撤一度分别达14.12%、13.19%和10.34%,整个二季度收益率中位数最终为7.56%;但这三类基金在二季度新增规模分别为503.27亿元、2325.33亿元、329.7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混合型基金中,与偏股混合型基金大增2000亿元“抄底”规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偏债混合型基金二季度规模环比减少688.05亿元,在全市场所有基金类型的规模变化绝对值中垫底,主要原因与“固收+”基金在二季度的赎回潮相关,这也是该大热产品自2019年以来首次净赎回。

      此外,公募基金行业两极分化也是2022年二季度市场的特征,部分规模不足5000万元的迷你基金将被处置。

      抱团趋势上升   随着市场的回暖,主动权益基金在2022年二季度末的规模在意料之中止跌回升,整体较一季度增长6.1%。

      截至6月30日,将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加总,统计出的主动权益基金数量合计3927只,环比增加了1.9%;基金规模合计达5.45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6.1%。细分类型看,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规模环比分别增加7.22%、7.82%和2.20%。

      与此同时,公募基金中的股票仓位也升至2021年末的水平。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主动权益基金股票仓位中位数89.95%,较上季度末回升1.86%。

      细看基金类型,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高仓位灵活配置型基金股票仓位中位数分别为91.09%、89.90%和88.95%,较上季度末分别提升0.77%、1.99%和1.99%。

      “市场反弹一定是要抢的,不然全年业绩靠什么撑?二季度中,新能源、大消费板块都有政策利好,行业景气度提升,投资确定性增加,这也是抱团资金最爱扎堆的方向。”一位公募基金投资经理表示。

      公募基金持仓集中度在二季度呈现上升趋势。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前十大行业集中度由上季度末的71.65%提升至74.08%。

      龙头基金公司的持股集中度回升更为明显,抱团挽损是公募基金投资经理的安全牌。中金公司王汉锋团队测算,主动偏股型基金重仓前100家公司的市值占比由一季度的63.7%升至二季度的65.6%,重仓前20家的市值占比由31.8%升至34.3%。

      从行业上看,食品饮料、电力设备、汽车、社会服务、有色金属成为公募基金增配的主要方向,持仓占比较上季度末分别增加2.74%、1.55%、1.41%、0.73%和0.45%。二季度重仓股减持前五大行业分别为电子、医药生物、银行、计算机、农林牧渔,持仓占比较上季度末分别减少2.00%、1.41%、1.33%、1.05%和0.68%。

      与此对应的公募行业基金中,新能源、消费、低碳环保主题基金的二季度业绩排名靠前,收益率中位数分别为18.04%、14.52%和13.30%;医药、金融地产基金收益表现靠后,收益率中位数分别为1.30%和3.16%。

      同时,公募抱团取暖的势头在FOF(基金中的基金)产品的资产配置上亦有体现。作为基金的专业买手,二季度FOF持有规模比例提升的主动权益基金是易方达环保主题:该基金配置较多的是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电力设备个股。持仓个股包括TCL中环( 002129.SZ )、石英股份( 603688.SH )、德方纳米( 300769.SZ )、晶盛机电( 300316.SZ )、宁德时代( 300750.SZ )等,与公募资金在二季度重仓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路径一致。

      赛道股的强势估值修复,也在另一个层面说明成长风格基金表现占优,持仓小盘股的基金收益表现欠佳。截至2022年二季度,大盘、中盘和小盘风格基金指数涨跌幅分别为6.61%、6.13%和2.68%,成长型、平衡型和价值型风格基金指数涨跌幅分别为7.89%、5.32%和3.02%。

      据华泰证券统计,从全部重仓股市值大小的分布来看,相比2022年一季度,二季度小市值的数量、持仓占比下降,大市值的数量、持仓占比上升。二季度基金经理减仓较多小市值股票:基金重仓股数目较一季度减少了396只,其中100亿至200亿元市值区间的股票减少88只,200亿至300亿元市值区间的股票减少24只;而在整体重仓股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基金经理加仓大市值股票,5000亿元以上重仓股数目较一季度增加4只,2000亿至5000亿元的重仓股数目较一季度增加9只。

      公募主动权益基金股票持仓市值在二季度高达3.47万亿元,环比提升了9.88%。在重仓个股方面,贵州茅台( 600519.SH )超越宁德时代重回第一大重仓股,持有市值达1932.64万亿元,一共有2012只基金持有。

      在重仓股持仓市值的增量上,仍然是以大消费和新能源个股居多。贵州茅台、隆基绿能( 601012.SH )、五粮液( 000858.SZ )等个股增持幅度居前,增持市值均超过200亿元,分别为320.68亿、244.96亿、296.87亿元;但海康威视( 002415.SZ )、药明康德( 603259.SH )、招商银行( 600036.SH )等个股遭减持百亿元。

      从基金重仓次数来看,隆基绿能、比亚迪( 002594.SZ )、五粮液等个股被基金重仓的次数增加幅度居前,共计分别被1176、731、960只基金持有;紫光国微( 002049.SZ )、药明康德、招商银行等个股被基金重仓的次数减少幅度居前。

      “固收+”赎回潮   “攻守兼备”“避风港”是“固收+”基金常被贴上的标签,然而在A股2022年二季度触底反弹的过程中,“固收+”基金出现了2019年以来的首次净赎回。

      存量产品方面,兴业证券黄伟平团队在研报中指出,2022年初至4月底,无论是权益还是可转债,均经历了剧烈波动,很多“固收+”产品的回撤幅度均明显超过了过往;而在5、6月的反弹中,底仓并未随着市场反弹出现估值的抬升。“固收+”基金在2022年二季度环比净赎回约1561亿元,赎回比例8.56%,为2019年以来首次出现净赎回。

      所谓“固收+”基金,按照持仓类别大致可分为三类产品,包括混合一级债基、混合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型基金。在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方面,三类产品的投向一致,多为国债、同业存单、央行票据、中短久期利率债、中高等级评级的信用债等。

      而三类产品在“+”的部分差异较大:混合一级债基主要配置债券,少量可参与可转债,但不能直接购买股票,整体风格较为稳健;混合二级债基除了八成的债券仓位,剩余的两成可投资可转债、股票、新股申购等;偏债混合型基金最为灵活,债券投资范围在六至八成,相应的权益仓位最高可达四成,因此这类产品规模的增速在近两年里也是最快的,2020年内规模就已实现了翻倍。

      值得注意的是,“固收+”产品在2022年二季度发行规模环比减少227亿元,降幅达30%。2022年上半年的整体发行规模仅仅795.84亿元,同比回落75.42%。

      黄伟平团队表示,2021年下半年是“固收+”产品的高速扩张期,很多人是在此高点入场,然后在2022年遭受了剧烈亏损,这让大家重新认识了“固收+”产品的波动特性。无论是2022年4月下跌触发了止损,还是5、6月回血后撤退,均有可能导致赎回的发生。

      具体而言,从产品类型看,对冲策略型基金赎回比例最高,赎回规模集中在一两只基金上,这与市场风格切换和工具不足导致模型效果不稳定有关;类打新型产品的赎回比例也接近20%,除了权益市场表现之外,也与打新收益下降有关;偏债FOF多处于持有期内,规模较大的产品基本是净赎回状态;积极型产品整体净赎回约13%,2022年一季度30亿元规模以上的基金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赎回。

      细看赎回方面,中金公司研报显示“固收+”产品二季度赎回压力较一季度更为明显:偏债混基二季度净赎回886.4亿份;二级债基(含转债基金)二季度净赎回484.02亿份。从整个半年维度来看,偏债混基合计净赎回1612亿份,一级债基净赎回25亿份;二级债基受益于一季度的净申购,合计净申购88亿份。至此叠加市场调整,偏债混基在管规模回落至7433.6亿元,二级债基(含转债基金)合计规模小幅下降至10588.4亿元。

      截至二季度末,偏债混合型基金重仓持股中,金融板块占重仓市值最高,达22.18%;消费、制造业板块占总重仓市值的环比增幅较多,分别增加4.69%、2.32%;周期股占重仓市值环比下降最多,降幅达2.93%。偏债混合型基金中重仓股前三大行业分别是银行、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占重仓市值比例为13.36%、12.85%、11.08%。

      转债仓位在“固收+”产品2022年二季度持仓中有所提升,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型基金中的可转债仓位均值分别是10.34%、4.59%,较上季度的8.8%、3.94%都加仓了。这与长端利率中枢下移、利率品种弹性空间压降导致转债市场大幅反弹有关。

      经历二季度的调仓,中金研报指出,“固收+”的股票持仓小幅度攀升,对于转债敞口有所控制;股票上,“固收+”基金对于估值容忍度有所提升,行业层面在高景气赛道以外,增添对消费类的仓位;转债上,转债基金有意识拉低持仓的转股溢价率,风格层面对大盘有一定克制,成长占比抬升。

      对于利率未来的走势,市场观点普遍认为流动性保持合理宽裕,市场利率向政策利率靠拢。货币政策并不存在转向的基础,但是资金面存在边际调整的可能,随着央行上缴利润、留抵退税的结束,资金面会有所收敛,后续超预期的变化需要进一步观察就业和通胀等先行指标。

      在信用债投资方面,中高等级信用债依旧受青睐,原因在于2022年信用扩张力度依旧不会太大,不利于低评级债券。

      迷你基金的“小算盘”   与明星基金经理旗下掌管千亿元资产规模相对应,5000万元以下规模的迷你基金则徘徊在生死线上,在市场急跌中,迷你基金常常因规模不足合同要求而被清盘。

      从近七年的数据看,2015年至2021年,每年分别共有36、21、108、428、131、168、266只基金被清盘,其中绝大多数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

      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合计700余只基金规模在5000万元以下,占全部基金数量比例超过5%,其中170只规模低于100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以来的新发基金中,40只产品在募集成立后规模迅速降至5000万元以下。

      “这些面临清盘的迷你基金,首发的规模一般都不大。那些勉强达标发行成功的,很多都是找几家机构帮忙认购,因为每个机构认购不能超过20%,因此至少会找五家机构配合,互相之间有各种互惠互利的‘君子协定’,包括公募基金需要去认购一定规模的产品、做多少交易等;而一旦市场异动,机构又会快速赎回。”一位公募基金人士表示,以“固收+”产品为例,2022年已有16只相关基金清盘。

      对于迷你基金的成立,一位外资投行人士表示,公募基金成立初期规模不大是正常的,但是基金经理会通过之后的持仓交易等积累基金的收益记录,吸引投资者购买,逐步变成大基金。因此,国外公募基金数量不多,每家基金公司名下也没多少产品,大家都是专心做好每一只基金的业绩。

      反观国内,从迷你基金成长为大基金的概率非常低,千亿、百亿级的基金都靠明星基金经理带动,迷你基金就一直“迷你”下去。“成立这么多基金,当然是各方都有好处,银行销售有收入、基金公司有管理费,而持续的赎旧买新更是给销售机构提供了手续费‘永动机’,只要规模达标就可以一直‘迷你’下去。不是5000万元要保证60天吗?现在就有了迷你基金救助市场,50天的时候进来帮忙,过一段时间再走。”某公募基金高管表示。

      6月,博时文体娱乐主题混合、长盛同锦研究精选、诺安纯债定开、鹏扬景颐混合、嘉实中证中期国债ETF、嘉合消费升级混合等多只基金进入清算程序,其中不乏成立仅几个月的产品。由于基金资产净值低于合同限制,鹏扬景颐混合成立不满10个月于2022年6月3日进入清算程序;2022年4月27日成立的广发恒生科技ETF,在7月2日已经发布连续3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的提示性公告,产品的运作前景并不乐观,这也是同质产品扎堆发行的例子。

      对于清盘的原因,或因触发合同终止条款,或是通过召开持有人大会表决。根据证监会的规定,公募基金如果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未出现基金资产净值连续60日低于5000万元情形的,基金公司应向证监会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如转换运作方式、与其他基金合并或者终止基金合同等,并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进行表决。

      但在基金合同存续期内,如果存在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无论是否出现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的情形,基金管理人应当终止本基金合同,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并不再办理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等申购业务以及转换转出等赎回业务。

      针对上述情况,目前,监管已进行市场摸底,要求基金公司在申报新产品时一并提交自家迷你基金数量、解决方案以及处置时间安排。事实上,对于迷你基金的处置,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实施清盘;若基金公司执意要进行二次营销,监管也要求其出具可行性报告和具体措施。

      规模大增   7月27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披露了2022年二季度公募基金保有量规模数据。

      A股经历4月末的触底反弹,公募基金中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公募基金规模在二季度增加4300亿元,合计6.34万亿元,环比增幅7.3%。得益于同业存单基金的大卖和债券基金的稳定销售,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大增7900亿元,合计8.68万亿元,环比增幅10.1%。

      此次保有量规模的统计口径依旧分为股票和混合型公募基金(下称“权益产品”)保有规模、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两类,统计单位均为亿元。作为存量规模数据,机构资金在非货币市场占比较多,而股票和混合型更能体现代销机构的零售实力。

      从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的保有规模来看,蚂蚁基金以13269亿元排名第一,招商银行则以8597亿元排名第二。而从权益产品的保有规模来看,招商银行7095亿元位列第一,蚂蚁基金保有量为6500亿元位列第二。

      自保有量数据公布以来,头两把交椅一直被招商银行和蚂蚁基金霸占,在2022年二季度非货币基金保有量中,两家机构的单季度新增量均超过1000亿元。

      此外,无论是权益产品还是非货币公募基金,单季度保有规模超过5000亿元的还有天天基金、工商银行;单季度保有量超过3000亿元的,还是两家股份制银行,分别是建设银行、中国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代销市场中的马太效应进一步加剧。在非货币基金保有量中,除了上述招商银行、蚂蚁基金两家,天天基金、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在二季度的增量也超过了500亿元,增幅约10%。前五家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合计3900亿元,占100强新增规模7939亿元的49.12%。

      非货币基金保有量实现跨越增长,与同期同业存单基金大卖相关。截至7月28日,全市场共计31只同业存单基金成立。A股筑底的5月,同业存单基金一举打破基金发行冰点,异军突起成为爆款,国泰、广发、招商、平安基金等公募旗下的产品募集规模均突破百亿元。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本质是指数基金,所以各家收益率会比较接近。同业存单是金融机构之间发行的存单,不同于货基随时申赎,同业存单基金在申购后至少7天才能赎回。”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货基采用摊余成本法计价,可以实现每天盈利,在资管新规后,产品向净值化转型,采用净值法的同业存单基金更符合监管要求。2022年5月以来,同业存单基金大卖超过1600亿元。

      在券商层面,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华泰证券权益类基金保有量1266亿元,一举超过此前位列第一数月的中信证券。中信证券在二季度的权益保有量为1250亿元,两者日后竞争必将愈加激烈。广发证券、中信建投、招商证券、银河证券处于券商权益保有量排名的三至六位,规模在500亿元至800亿元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以散户为主的互联网券商东方财富证券在二季度实现了飞跃式增长,这也反映了市场触底后“抄底”资金的活跃。东方财富证券权益类基金的保有量从53亿元增至274亿元,增幅4.3倍,单季度排名上升29位;非货基规模从61亿元增至363亿元,增幅近5倍。

      中基协自2021年一季度开始公布代销机构的保有量数据,在政策导向上和证监会于2020年8月发布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相辅相成,即规范基金销售行为、抑制“赎旧买新”、引导居民的长期理性投资。

  7. Jul 2022
    1. 美参议院通过“芯片法案”,细节、影响及建议

      据CNBC7月20日报道,美国参议院周二批准一个动议,将开始讨论是否通过精简版的《两党竞争法案》,法案主要内容是补贴520亿美元给美国半导体行业。在参、众议院通过这个法案后,最终由美国总统签字生效。尽管因为一些局部问题,法案的通过还存在变数,但鉴于半导体是美国全球主导能力的核心要素,该提案又是美国两党合作的产物,而且这段时间已经扫清了关键障碍,该法案大概率会获批。

      当美国学习中国半导体扶持政策,将对全球半导体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进口国,对中国的影响将更为深远。

      细节   首先,资金明确且快速到位。法案计划5年内拨款502亿美元,2022财年拨款240亿美元,2023财年拨款70亿美元,2024财年拨款63亿美元,2025财年拨款61亿美元,2026财年拨款68亿美元。

      其次,关于资金的使用权责划分极为清晰。资金的协调部门、执行单位、监督部门,各个环节所需经费,事无巨细罗列清楚。譬如美国商务部负责半导体激励和研发计划;每一财政年度,2%的资金用于美国本土半导体制造的工资和开支、管理和监督,每年有500万美元供商务部监察长使用;国务卿可将每个财年基金中最多500万美元用于研究半导体供应链活动的工资和开支,管理和监督。

      值得注意的是,该法案扶持对象以制造企业为主,特别是龙头企业。尤其明确的目标是重建美国国内芯片制造能力,通过减税等措施鼓励在美国建设工厂。该法案原始文本的主要作者得克萨斯州共和党参议员约翰·科宁强调,如果美国失去了先进半导体制造的第一年,美国GDP 可能会萎缩 3.2%,损失 240 万个工作岗位。

      此外,值得我们借鉴的是美国扶持现有企业、龙头企业的做法——只把钱交给这些经过市场千锤百炼的成熟企业。美国政府要做的只有监督落实,而不会拿钱去从头创造一个新主体。新造一个新主体谈何容易,政府要先要找到能够担当大任的帅才,一个优秀的企业家;然后再为其配备管理团队、市场团队、技术团队、熟练工人。这个团队是否称职,是否能够产生协同反应,几乎如开盲盒一般全凭运气。其中任何一环出问题,都会危及项目的成败。

      美国此次扶持政策是综合学习中国大陆、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扶持政策,但显然这份作业抄出了新高度。而且拜登政府明确表态,该法案的目的就是避免美国半导体受到中国供应链的影响。在此情形之下,中国半导体该如何应对?

      影响   美国试图通过精简版立法加速其对本土半导体产业支持的做法,再一次反映出美国对于半导体产业的重视,尤其是对半导体制造产业的重视。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缺芯情况得以改善,芯片产能逐渐步入正轨的条件下,美国仍对半导体制造产业加大投资,并还在加速这一进程的做法,值得我们关注。

      由此可见,美国将扶持本土产能建设作为一个长期的、既定的目标来执行,没有因为产能紧缺的动态变化而调整扶持政策。他们的产能建设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权益之计,而是真正将芯片产业作为重点和核心来发展。这个政策以法案的形式推出,确保其扶持政策的延续性。

      在对国际影响方面,首先,美国加大并加速对本土半导体产业的投资会引发全球半导体竞争。在美国重塑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领先地位的过程中,强调以半导体制造为核心,引起了欧洲、日本、韩国等半导体势力的重视,导致他们开始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加剧了全球半导体区域生态系统的竞争。

      其次,欧、日、韩等地区开始纷纷效仿美国,针对半导体领域推出长远政策支持,其本质在于维护本土半导体产业链的实力。这种做法加剧了各大势力对本土半导体实力的保护,使得全球半导体贸易局势陷入不稳定的状态。

      第三,美国认为拥有半导体制造能力是重申其在全球半导体领域中的重要环节,产业链会随着半导体制造能力而发生迁移。美国期望通过加速本土半导体制造的建设,实现利用规模效应降低行业成本,将此前流出美国的国际人才资金吸引回来,使得产业链上更多的国际企业转投美国市场。

      在对中国影响方面,美国加速建设本土半导体制造能力,会削弱中国获取国际资源的能力。美国试图吸引更多的半导体企业加大在美投资的做法,一方面是增加其本土半导体实力,另一方面会进而影响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分散国际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会促使资金、人才、产业链向美国转移。企业的投资计划、投资金额是十分明确的。在芯片法案的影响下,此前会考虑在中国投资的企业,现在去美国投资的可能性会大一些,在中国投资的可能性则相对减小。

      由此带来连锁效应,国际企业在中国的技术溢出和人才培养贡献将会减小,影响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整体氛围。国际厂商对于中国市场的定位可能会发生些许变化,原本是产业链布局的重点区域,现在则可能把中国作为终端市场,限制性销售某些特定产品。当国内半导体产业从研发走向售后作用,中国半导体产业所发挥的价值将下降,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的话语权也将降低。

      更值得警惕的是,几个月前,美国政府拟与日本和中国台湾组建Chip4芯片产业联盟。在产能供应、技术与标准分享、设备与材料供应等方面搞内部协同、外部封闭,形成更紧密的小圈子。今年7月,美国政府还在拉韩国加入Chip4小圈子。如果韩国也加入,以美国为首的半导体小圈子将会进一步垄断全球半导体市场,也会进一步降低国内厂商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的影响力。

      美国半导体制造产业建设提速,除了在宏观上影响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也会直接作用于国内半导体产业的某些环节。首先,美国投资建厂会催生出大量的半导体设备需求,这会使得半导体设备供应周期被再次拉长,并暗藏半导体设备大幅涨价的风险。美国在半导体高端设备领域享有一定的优势,一旦美国开始加速本土半导体制造的建设,美国设备公司会优先供应美国本土,反之中国国内项目则会因此遇到设备涨价,甚至缺货的可能。

      另外,芯片制造的国际人才供给会出现波动。一方面美国将人为设置人才来华障碍,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国际人才主动流动到美国新增的芯片项目。这两方面都为国内企业海外引才造成麻烦。

      总结来看,以半导体制造为开端,如果美国半导体势力进一步扩大,他们也会在EDA等本就强项的领域变得更加强势。补齐半导体制造后,美国半导体将会成为产业高科技的核武器。不仅是对中国,也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任何成员都造成威胁。

      建议   面对美国政府对半导体产业政策的频频加码、与其盟友的紧密合作,建议国内产业积极应对,不仅仅是给予企业补贴,更应该做好重点任务的统筹与协调,实现在半导体领域的科技自立自强。中国可以抱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态度来借鉴美国的经验,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投入,重视扶持政策的持续性。产业的成长壮大非一日之功,运动式的扶持政策并非良策。美国没有因为两党的分歧、产能的变化而改变对半导体的大力扶持,这一点上值得借鉴。中国在中央政府层面一直高度重视半导体产业发展,有着久久为功的决心与恒心。但重点在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不应因领导换届而出现波动。现在国内产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需要引起高度重,对半导体产业的投入不可松懈。美国以法律形式将产业政策固定下来,形成长久的国际产业发展战略,这一点也值得借鉴。当有了立法支撑,国家对产业/企业的支持变得合法合规,就能从法律层面解决产业扶持中的出资、减税等问题。同时,立法补贴的形式还能惠及行业中的全部企业,从而推动产业全面发展。尤其要重视半导体制造环节,重点扶持大型制造企业、平台型企业,行业龙头型企业,把宝贵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减少无效的行业内耗,行之有效地提升国内产业的总体竞争力。

      二是,提高决策效率,紧抓时间窗口。半导体产业投入巨大,周期较长。相对美国相互掣肘的体系,中国应更快、力度更大、更专业地加强统筹管理,避免九龙治水。只要我们力出一孔,响应迅速,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可尽快实现赶超。

      三是,从面式普惠支持加以精准的点式支持,着重支持重点企业发展。半导体制造是产业的核心环节,现在在面式的普惠支持的基础上,也需要加以精准的点式支持。“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只有点的发展才能带动面的发展。最终行业的竞争最终要靠企业,企业的竞争尤其看龙头企业的竞争。在审批等产业重要政策上对龙头企业需要特殊考虑,从快从宽从重,对新主体的审查则要从严从谨从慎。

      四是,鼓励行业整合,做大做强既有主体。经过多年的发展,市场里出现了很多实体。按市场规律,初期的无序竞争之后,企业开始进入整合阶段。目前国际市场就已进入龙头企业的并购整合阶段。纵观半导体产业发展史,最后一定是大象与大象的竞争。因此国内产业也需要鼓励既有主体做大做强。政府在半导体产业揭榜挂帅时,可以在芯片制造、大硅片等方面设立整合考核指标。发挥科创板、窗口指导等政策和金融工具优势,支持大企业整合。

      五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进行全球合作。这一点上可以借鉴美国对外“招商引资”的思路。只有做强市场才能对国际企业形成有效吸引。在美国抽离国际企业的形势下,我们更要继续开放和全球合作,用好金融工具和产业政策,尽量争取国际企业来华发展,保护好技术和人才“活水”。把中国市场、中国标准建设成国际市场、国际标准。可以借鉴美国资金的投放方式,同时也要考虑国情,要规避一些貌似市场化,但实质扭曲市场的做法。政府的资金一定是服务型的,不能在市场里抢跑,更不能夺民之利。

      六是,加强国内技术人才实力,改善教育体系,吸引外国技术人才来华。人才是产业发展的要素,中国半导体人才严重缺乏,尤其是高端的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这一问题还将持续一定时间。因此,中国在吸引海外企业落地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海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做好人才服务,也就为产业未来的发展保驾护航。

      总结   芯片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芯片法案”是美国重视产业的一大表现,尤其最近几年,美国对芯片产业已经从“口头拉拢”转变为“芯片法案”“组建CHIP4联盟”这样的硬措施上,且落地的可能性非常大。

      以美国芯片实力之强,尚且能够虚心借鉴他国经验,出台最优的方案。中国作为追赶者,更需借鉴和总结全球经验,抓住重点,选对主体,用好资源。中国要把芯片产能建设的重担,交给最有战斗力,能最快将政策变为即战力的企业主体,在有限的时间窗口建成芯片产能的支撑能力。

    1. 中证1000期货贴水开市 提供套利工具

      【财新网】吹风一个月后,中证1000股指期货与期权合约鸣锣开市。

      7月22日,中证10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M2208)开盘报7050点,与开盘报7081.56点的中证1000指数形成约30个点的贴水。随后,IM2208继续震荡走低。当日早盘间,该合约最低报6961点,与现货的贴水最深时近75个点;早盘收市前,贴水幅度收窄至近20个点。

      期权方面,7月22日中证1000股指期权主力合约(MO2208)的行权价格覆盖6300点至7800点。早盘期间,看跌期权的成交量略高于看涨期权,报价在9至815指数点之间不等。

      中证1000指数由A股中市值排名在沪深300、中证500指数成分股之后的1000只股票组成,是宽基跨市场指数,与沪深300和中证500等指数形成互补。(参见财新网《金融期货扩容在即 专门对冲中小市值股票》)

      “在中国A股市场,散户投资者及机构投资者对投资小盘股的兴趣一直非常浓厚。” 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认为,该对冲工具推出后,QFII投资者等海外投资者对投资国内小盘股的兴趣也会大幅提升,如对冲基金、量化基金、主权基金和大学基金等。

      上海际丰投资总经理王敏楠也对财新表示,股指期货可以用于私募Alpha策略,即做多一篮子股票、做空指数,“若贴水多的话,可以做指数增强策略的标的。”

      在对冲风险方面,中证1000期货和期权合约也丰富了中性策略赛道,特别是此前中小盘股的风险管理只能依赖中证500。一方面,中证1000期权作为首个挂钩小盘股的股指期权合约,也对以大盘股为主的沪深300股指期权形成补充。“小盘股指数波动性比较强,做期权的意义比较大。” 一名期货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解释。

      另一方面,房东明指出,投资者可以通过交易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直接有效地对冲小盘股头寸,这优化了目前国内的对冲机制。海通期货研究亦指出,中证1000股指期货的推出有助于缓解中证500股指期货长期深贴水现状,“长期深贴水影响了其远月合约的流动性和价格发现。”

      房东明续指,目前场内金融期货的交易量占中国期货市场的交易量不到20%,海外市场的占比大概是80%增长空间巨大。“该新期货品种预期能大幅提高小盘股及相关ETF的流动性, 以及提高中证1000股指涵盖相关股票的借券规模。”

      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上市同日,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汇添富基金还新发行了各自的中证1000ETF,首次募集规模上限均为80亿元,认购期为7月22日至26日。

      加上此前南方基金、华夏基金和华泰柏瑞已有的同类产品,市场上目前有7支挂钩中证1000指数的ETF。近3个月,这三支ETF的平均涨幅在19%左右。

      广发基金总经理王凡在近日的一次演讲中表示,发行中证1000ETF可为投资者提供低门槛、低费率、高流动性的工具,“此次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开市,有助于发挥现货市场,尤其是ETF与衍生品之间的联动效应,将提升中证1000ETF的投资价值。

    1. 规避政策风险 腾讯拟裁撤数字藏品平台“幻核”

      【财新网】7月20日,财新从多名接近腾讯人士处获知,腾讯拟调整旗下NFT数字藏品平台“幻核”业务,包括裁撤团队、调整业务方向等,原因是规避政策风险。

      财新了解,腾讯已向内部相关管理人员传达了“幻核”调整的消息。一旦“幻核”裁撤,“用户已购资产如何处理”将是腾讯需要处理的首要问题。

      市场传闻幻核的数藏业务将全资转让给海南某区块链公司,并在近期推出新的app。但据腾讯内部人士透露,该情况并不属实。

      熟悉腾讯创新的人士还透露,腾讯其实同步孵化了海外版“幻核”。

      目前,“幻核”app尚在正常运营。“幻核”是腾讯旗下的数字藏品平台,该产品出自腾讯旗下PCG事业群,上线于2021年8月,至今尚不满一年,首波商品为内地著名访谈节目《十三邀》的数码艺术收藏品,限量300件。但值得注意的是,7月2日,腾讯新闻app暂停了数字藏品的售卖服务。负责“幻核”业务的王诗沐,在5月份刚刚调任至PCG社交平台与应用线,负责其带队孵化的“幻核”等创新业务。此前,他正是腾讯新闻的负责人。

      “监管不允许二级市场交易,因此并不能孵化出类似国外OpenSea的NFT交易所,国内联盟链的空间很有限。”一名接近腾讯人士向财新解释“幻核”的困境。据财新了解,“幻核”的一级市场售卖其实已盈利,但体量有限。

      近一个月来,“幻核”的多个数字藏品已经出现了滞销情况。“幻核”于6月21日发行的《弘一法师书法格言屏数字臻品》滞销共计20245件,于6月17日发行的木板水印《十竹斋画谱》系列共计滞销8206件。截至2022年7月20日,“幻核”app内尚无在售的数字藏品。最新发售的数字藏品是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的《枝葱鸟栖》系列,上线于7月8日,全系列10幅作品也均未售罄。

      数字藏品是NFT的应用形式之一。NFT(Non-Fungible Tokens)即“非同质化代币”,是区块链中注册的一种独特数字证书,可锚定现实物品的数字凭证,唯一的编码代表了其具有独一无二、稀缺、不可分割或复制的特点,可以用来记录虚拟收藏品、游戏内资产、虚拟资产、数字艺术品、房地产等各种资产的所有权,也使之成为公认的特定资产可交易性实体。

      中国内地的NFT市场处于起步阶段,本土NFT发售、交易平台包括阿里拍卖、蚂蚁链粉丝粒、腾讯旗下“幻核”等,尚不涉及二级交易。所谓二次售卖(二级交易),即NFT藏品的转手和倒卖。

      2022年4月1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发布《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要求各会员单位坚决遏制NFT金融化证券化倾向,禁止通过NFT变相发行交易金融产品,提示消费者抵制NFT投机炒作行为,不直接或间接投资NFT。(详见财新网报道《三协会提示防范NFT风险 坚决遏制金融化证券化倾向》)

      但是,部分平台支持用户转赠NFT藏品,涉嫌炒币。腾讯不止一次切割NFT二级交易风险。3月底,微信公众平台整治炒作、二次售卖数字藏品的公众号及小程序,严禁二级交易。

      目前,国内的另一大数字藏品平台——蚂蚁集团旗下的“鲸探”仍在运营,相关业务人员表示尚未接到裁撤的消息。蚂蚁集团分别于2021年12月25日和12月28日上线ios版和安卓版独立app“鲸探”。蚂蚁链为平台数字藏品发行提供底层技术服务,确保数字藏品确权和交易。代表数字藏品有敦煌飞天、九色鹿付款码皮肤;杭州亚运会数字火炬等。

      在国内,NFT数字藏品虽未被列为非法业务,法规也未触及NFT拍卖,但NFT与同质化代币有着相同的技术基础,在打击虚拟货币交易的背景下,NFT的铸造、流通是否会进一步纳入监管视野,也存在变数。

      在海外,NFT艺术品买卖集中于OpenSea、SuperRare、NiftyGateway等网络交易平台。OpenSea是目前最大的NFT交易平台,除数字艺术品之外,还涵盖虚拟土地、域名等领域,平台一般通过交易抽成和一部分交易税获利。

      年初以来,海外加密货币大幅贬值,海外NFT交易在2021年的热度后骤然降温。NonFungible数据显示,NFT市场日销售额从2021年的超4亿美元高点降至2022年5月的5千万美元以下;NFT的日销售量年初尚有15万个左右,7月初已不足5万个。

    1. 中国能和世界金融脱钩吗?

      *本文是陈志武在中国国际金融三十人论坛上的演讲,转自SFP经济研究。

      陈志武(香港大学经管学院讲席教授、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所长、国际金融30人论坛学术委员):谢谢高老师!非常高兴听到王行长的分享,他讲的非常到位,特别是对美国和西欧针对俄罗斯的制裁及由此产生的影响,他解读非常专业,非常到位。

      他也谈到了(我也非常认同)把俄罗斯储备资产冻结起来,可以说是至少二战以来世界历史开了一个非常糟糕的先例,使今后对神圣不可被侵犯的金融工具的财富载体价值遭遇冲击。向未来看几十年、一百年,这次行为对今后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不同国家金融一体化的发展,构成非常长久的负面冲击,伤及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前景。

      我想讲的第一点是,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制裁现实,中国和其它国家到底该怎样反应,该怎么做,刚才王行长也讲的非常明确。如果中国要跟世界经济、世界金融体系脱钩,这是不是一个选项?特别是出口时要求其它国家必须用人民币支付,总体上这是否现实?刚才王行长讲到,对俄罗斯来说,之所以选择买天然气时必须用卢布支付,像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就像我们吃饭一样离不开,完全由卖方支配的事情,俄罗斯可以这样要求,由此抬升对卢布的需求,使卢布升值,等等。

      当然,也有一些中国商品对其它国家来说至少短期内是非常关键的,要是中国这些公司不给他们出口,他们可能短期内找不到别的国家给他们供货,但绝大多数商品是可被替代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制造业公司赚的利润那么薄,在出口过程中没有很强的定价权,更没办法威胁对方说你要是不给我更好的价钱、不给我人民币支付我就不卖给你。因为对方可以找别人去买。

      在这样的背景下,除了少数情况,中国出口没那么多选择,难以强行要求以人民币支付;尤其是中国的出口顺差那么大,这个路走不通的。今天的国际金融体系涉及到的面非常多,只要中国继续对外开放,不管是人员的对外开放,还只是商品的对外开放,只要有任何一项,中国想要从国际金融体系里脱钩出来不太现实。只要金融跟外面脱钩,到最后,必然在其它方方面面也必须跟国外脱钩。

      所以,根本的国际战略选择不是要想办法从国际体系里脱钩出来,就像明太祖朱元璋推行海禁那样,中国不应该在任何意义上采取海禁4.0,因为自己跟自己玩的局面会给中国社会再次带来灾难,这是我想要讲的第一点。通过这次西方跟俄罗斯之间的制裁和反制裁,让我们看到,留在国际大家庭、保持对外开放,尽量接收普世价值,这是上策之上策,成本最低、好处最大。对于世界潮流,就像孙中山说的“顺之者昌”,其实过去4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就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点,就像很多人呼吁的那样,减少外汇储备,把3万亿外汇储备里的美国公债等卖掉。问题是,卖掉美债后,那些钱也拿不回来,也要去买欧洲国债、日本国债或其它外国资产,到最后还是会引出方方面面的问题。做金融的人很清楚,美国国债市场仍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保值投资市场。

      说到金融脱钩,中国在资本市场方面是不是可以跟世界脱钩?最近几年,业界很多朋友一听到别人说要跟国际资产市场、尤其跟美国股市脱钩,很多国内创业者,做投行,做PE、VC风险投资的人就吓死了,因为稍微做一些观察就会看到,过去20多年,哪个行业有机会得到来自香港、美国、欧洲的风险资本支持,那个行业的创业创新活力就非常强。而一个行业是否能得到风险资本,又取决于那个行业的公司是否能到美国、香港去上市。哪个行业能够境外上市,那个行业就更容易得到创业资本和风险资本的支持,那个行业的创业活力就越强。

      最近几年,很多朋友说我们中国现在最不缺的就是资本。现在,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很多企业家个人或公司,都有大量的风险资本基金、PE基金、VC基金。但,在他们看到这个现象的时候忘记了一点,就是之所以国内这些年风险资本、创投资本非常多,是因为他们都看到了有那么多公司到美国、到香港上市后能很快变现股票,并且可以很快实现那么多亿万富豪梦想。也就是说,正是因为有海外上市的通道,国内的资本供给才多;一旦这个海外资本市场通道被中断,那些国内资本也会跟着消失的,那就从根本上打击国内的创业创新动能。

      比如,最近两年中国公司到美国上市被卡住了,这已经大大伤及国内企业的发展动能,消散大量创业热情,让企业家郁闷。

      我想说的是,对今天的中国,每个金融行业都已跟世界金融体系对接上了,各金融子行业都跟外面连在一起,包括中国在海外的储备资产。

      许多朋友说,为什么中国创业创新要那么依赖国际资本市场?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A股市场?甚至于香港的资本市场基本上也是在快速地内地化,我们怕啥?有了A股市场加香港股票交易所,我们不就可以理直气壮和美国、欧洲资本市场脱钩了吗?但是,很遗憾,就像我们问为什么人民币不能像美元那样成为世界最大的支付货币、储备货币一样,资本市场需要很多相配的体制基础的。

      比如,国内证券监管部门继续对哪些公司可以上市、哪些不可以上进行非常非常严格的管控,对上市过程中的定价和上市后的股票价格、资产交易和定价,也做细微管控,还有那么多的窗口指导,一会要求停止买股或者卖股,另一会又命令你多买股、“买股就是爱国”,等等,整个就不是一个市场,而是行政操控的物资部。这就使A股价格在大多数时候跟基本面脱钩,股价和基本面各玩个的。这样的股市能搞好吗?基于这样的股市的金融体系能够胜任经济发展的要求吗?

      如果大多数时候资产价格和基本面脱钩的话,这样的资本市场是没办法起到我们希望看到的作用的。这就是为什么过去三十多年方方面面的专家,特别是官员表达了那么多的强烈愿望,但A股市场还是不能成器自强,不能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

      很遗憾的是,就像很多其他行业一样,官员们越是着急,就越去多管,反而把本来属于市场的事情,都变成了政治化、行政化的事情。到最后,这些市场永远不可能真正地像模像样,达到它们应该有的状态。

      因时间关系,我不多说了。主要意思是,不要一碰到什么事情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要自己玩,要和这个国家脱钩、和那个国家脱钩;因为脱钩的结果,只会把我们祖先从十九世纪推动洋务运动以来到今天,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所实现的与世界接轨,又给倒退回去。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去脱钩,尤其不要主动去脱钩,因为脱钩后的日子肯定不是我们希望过的那种日子。谢谢!

    1. 朱光耀:世界正面临二战后最严重的系统性危机挑战

      【财新网】“世界正在经历全球性经济衰退,供应链稳定正受到严重冲击,发达国家特别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急转弯正在导致全球性债务危机的爆发,地缘政治冲突更是加剧全球性能源危机、粮食危机。这些危机同时爆发,相互交织,相互叠加,其恶化的程度正在不断加深,无疑是一次严重的全球性的系统性危机。”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7月16日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中期宏观峰会”上发表上述观点。

      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各大国际组织纷纷调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世界银行在5月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从4.1%下调至2.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4月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3.6%,近期表示还将在7月底继续下调。

      “考虑到美国和其他经济体增长率的萧条,IMF对2022年经济增长预测会与世界银行持平或更低。”朱光耀称,根据经济学基本认识,全球经济低于3%,则意味着陷入衰退状态。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也指出,世界正在面临危机,可能出现二战后第三次金融紧缩。

      新冠疫情发生后,各国普遍采用扩张性政策,政府债务快速攀升。IMF统计显示,2021年全球公共财政赤字达到8.6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总额的9%。朱光耀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利率上升,对发展中国家造成进一步的公共财政压力。对外债较高的发展中国家,这种外部融资的环境集聚的收缩,汇率贬值,收入性通胀上升,使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面临艰难的选择取舍。IMF提醒,目前全球三分之一的新兴市场国家、三分之二的低收入国家正陷入债务困境,危机正在积累爆发的过程中。

      不仅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也面临严重的债务问题。朱光耀援引数据称,发达国家公共债务总额已经上升到GDP的130%,截至7月11日,美国联邦债务总额已达30.57万亿美元,非常接近2021年底定下的31.4万亿美元上限;日本政府公共债务更是占GDP的266%。这些发达国家财政能力受到严重限制,同时通货膨胀创历史新高,不得不采取大幅提高利率的政策,导致财政用于利息支出的比重迅速增加。除了全球性衰退、债务危机,朱光耀还表示,新冠疫情已经对全球生产链、供应链、价值链的稳定造成了严重冲击,同时出于政治考量推动的印太经济框架等,加剧了这些冲击。

      对中国而言,朱光耀建议,中国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保持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坚持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其次,要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尽快使经济增长回到5%—6%的潜在增速,同时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找到新发展动力,巩固好经济发展的基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的区间。

    1. 一周回溯(《财新周刊》2022年第28期)

      7月11日,国务院安委会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

      7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力稳岗拓岗的政策举措,确保就业大局稳定;要求多措并举扩消费,确定支持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措施。会议指出,严禁在就业上歧视曾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康复者,对此类歧视现象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

      7月13日,美国总统拜登抵达以色列,开始其就任总统以来对中东地区的首次访问。拜登此次中东之行为期4天。他还将访问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地区,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举行会晤,随后前往沙特阿拉伯,会晤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

      7月12日,李克强主持召开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分析经济形势,就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听取意见建议。苏剑、伍戈等专家和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敦煌网公司、北京联东公司等企业负责人发了言。

      7月8日,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罗慕尔德兹·马科斯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他曾于2020年3月感染过新冠病毒。10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民主党人查克·舒默和美国贸易代表戴琦分别宣布确诊感染新冠病毒。

      7月8日,在1979年至2017年担任安哥拉总统的若泽·爱德华多·多斯桑托斯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治病期间去世,享年79岁;7月9日,于1970年至1976年担任墨西哥总统的路易斯·埃切维里亚去世,享年100岁,在其任期内墨西哥于1972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7月12日,英国执政党保守党8名要员得到足够数量的保守党下院议员支持,获得参加定于13日举行的保守党新党首选举第一轮投票角逐资格。

      7月12日,美国中央司令部下辖部队在叙利亚西北部城镇詹德里斯发动无人机袭击,打死“伊斯兰国”五名最高领导人之一、该组织叙利亚分支头目马希尔·阿尔阿加尔。

      7月12日,欧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比1,这是自2002年12月以来欧元首次与美元平价;13日,欧元对美元汇率继续下滑,盘中短暂跌破1比1。

      7月8日,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公安部原党委委员、副部长孙力军受贿、操纵证券市场、非法持有枪支一案;此外,吉林检察机关日前依法对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傅政华涉嫌受贿、徇私枉法案提起公诉。

      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联合国当天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显示,世界人口预计将于今年11月15日突破80亿。

      7月11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消息,北京市2022年积分落户申报审核工作已全部结束,今年共有6006人拟取得落户资格,对应最低分值为105.42分。

      7月12日24时,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国内汽、柴油零售限价每吨分别下调360元和345元。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少花14元。

      7月11日,武汉大学出现一例霍乱病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症状已消失;12日,出现病例的工学部8舍解除封控管理。

      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至此,国内已设立并揭牌运行一北、一南两个国家植物园。

      7月11日,河南发布公告,对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柘城黄淮村镇银行、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账外业务客户本金分类分批开展先行垫付工作。

      7月9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发生持刀劫持人质事件,造成4人受伤。

      7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披露,奥密克戎BA.5亚分支正在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并在中国引发本土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7月12日,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60种药品集采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48%,中选产品将于11月落地实施。

      7月14日凌晨,本年度“最大满月”亮相夜空,这是2022年最大的“超级月亮”。

      7月11日,北溪天然气管道公司暂时关闭公司负责运营的“北溪-1”两条天然气管道支线,进行常规维护。“北溪-1”目前是俄罗斯对欧洲主要输气管道,该管道关闭维护将加剧欧洲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

    1. 中概股折返跑

      文|财新周刊 岳跃

      2022年7月,有四只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集中亮相港股市场;这是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Holding Foreign Company Accountable Act,HFCAA)生效后,中概股单月回港最多的一次。在2022年上半年,仅有蔚来(NYSE:NIO/ 09866.HK )、贝壳(NYSE:BEKE/ 02423.HK )、知乎(NYSE:ZH/ 02390.HK )三只中概股在港交所挂牌。中概股正加速回归港股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赴港的中概股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了双重主要上市的方式,包括贝壳、知乎、金融壹账通(NYSE:OCFT/ 06638.HK )、涂鸦智能(NYSE:TUYA/ 02391.HK )和名创优品(NYSE:MNSO/ 09896.HK )。此种方式可以抵御海外市场被迫退市的风险,公司在满足一定条件后亦能成为港股通标的股。

      “在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叠加港交所拓宽双重主要上市接纳度,多家中概股做双重主要上市预计将引导越来越多的海外发行人选择此条路径。”中金公司研究部的观点称,现有或已申请二次上市公司也将在香港申请转换为主要上市地位,部分优质龙头公司可能也将选择双重主要上市,不仅可以享受纳入港股通所带来的丰富流动性,也可保证在海外极端摘牌情境下主上市地位不受损。

      同时,中概股的投资者也在行动。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HKSCC)的中央结算及交收系统(CCASS)数据显示,近期持续有大型投资者将所持有的阿里巴巴(NYSE:BABA/ 09988.HK )美股搬仓至港股:6月28日,有“神秘大户”将7.22亿股阿里巴巴(约850亿港元)由美股转入港股;而此前的4月4日亦发生了6.4亿股(约675亿港元)的移仓。

      中概股在香港二次上市或双重主要上市,其在美国市场交易的存托凭证(ADR)与香港市场的普通股可以实现完全可兑换(fully fungible)。例如,美国投资者持有的阿里巴巴ADR可按1比8的比例转换为阿里巴巴香港股。

      阿里巴巴2019年11月26日在香港二次上市时,仅约22.22%的全球已发行股本在香港注册登记,而目前这一比例已接近60%;但从交易情况看,其港股日均成交额远不及美股ADR。此外,京东(NASDAQ:JD/ 09618.HK )的香港部分股份占其总股数的比例,也从2020年年中的10%上升到目前超过40%的水平。

      “为应对美国审计监管的不确定性,我们预计中概股主动选择回港上市将成为趋势,同时更多机构股东也将移仓港股。”根据天风证券分析师孔蓉的测算,目前满足双重主要上市基本要求的中概股达59只,总市值1750亿美元;其中,有21只同样符合二次上市要求,总市值1190亿美元。

      此外,剩余180余家中概股虽然与在港主板上市有一定差距,但合计市值不过228亿美元,占整体中概股市值约11%,且它们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市值的中位数约为47%,较多公司具备一定的私有化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中概股的财报都是由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分中概股的上市地位也因此暂不受《外国公司问责法》的影响。

      赴港双重主要上市提速   在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合作悬而未决的背景下,随着越来越多的中概股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列入“临时退市清单”,符合条件的中概股加速转场赴港成为一大趋势。2022年上半年,共有蔚来、贝壳、知乎等三只中概股在港交所挂牌,其中贝壳和知乎均是双重主要上市。2022年7月,港股市场迎来至少四家中概股的回归。

      7月4日挂牌的金融壹账通是以双重主要上市方式在美股和港股同时挂牌的金融科技中概股;7月5日,物联网(IoT)开发平台服务商涂鸦智能也在香港双重主要上市。此外,财富管理机构诺亚控股(NYSE:NOAH/ 06686.HK )、零售企业名创优品同于7月13日登陆港股市场。

      自2018年港交所启动了十年来最重要的上市制度改革后,港交所在2022年1月又进一步优化和简化了海外发行人上市制度,促进中概股在香港寻求二次上市或主要上市。主要的变化包括,允许具有不同投票架构(即同股不同权,WVR)的发行人寻求二次上市,降低了对具有WVR或可变利益实体结构(VIE)发行人二次上市的门槛。

      双重主要上市(Dual Primary Listing)是指上市的两个资本市场均为第一上市地;二次上市(Secondary Listing)是指公司在两地上市相同类型的股票,实现股份跨市场流通。

      如果中概股同时满足双重主要上市和二次上市的要求,那么对两种路径优劣势的比较就是主要考量。中金公司称,结合港交所的制度规定及中金投行部的实践经验看,由于两种上市路径在审核难度及节奏、公司治理调整、持续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发行人往往会从自身出发,对比考量不同路径下所需的上市时间和成本后再做选择。同时,上市后是否可以纳入港股通,以及上市地位是否可以有效对冲海外极端风险,也是路径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

      若选择双重主要上市,标准和流程与IPO基本相同,需同时满足两个市场的监管要求,虽然增加了企业的合规成本,但其主要上市地位可以抵御海外被迫退市等风险,也可在满足一定条件后成为港股通标的。

      选择二次上市可以在保留美股上市地位的同时,缩短赴港二次上市所需时间,且可以享受诸多豁免,可在公司治理、VIE结构和披露等方面降低成本,因此也是中概股回归的首选和主流。但缺点是其上市地位可能会因海外主上市地变更而面临不确定性,目前暂时也无法纳入港股通交易范围。

      港交所CEO欧冠升近日在接受彭博专访时表示,预计更多选择在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会考虑转为在港双重主要上市,因为只有在港主要上市的股票才能被纳入港股通。

      根据现行规则,若上一财年发行人在港交所的交易量达到或超过其总量的55%,公司将被要求将其上市地位转换为主要上市地位。2022年3月,哔哩哔哩(NASDAQ:BILI/ 09626.HK )就宣布将争取在港交所由二次上市转换为双重主要上市;6月30日,哔哩哔哩双重主要上市转换建议获股东周年大会通过,预计10月生效。

      中金公司的研报称,展望未来,中概股回归有望强化香港作为投资中国新经济领域枢纽的地位。“随着港交所持续优化上市规则,我们预计它将持续吸引海外优质公司及中资企业在香港进行主要上市及二次上市发行。长远来看,随着香港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新经济板块优质领军企业,香港市场对全球投资者,尤其对中国内地投资者的吸引力将不断提升。”

      根据中金公司的测算,按照港交所最新修订的规则及当前数据,目前有42家企业符合在香港二次上市的要求或可能在未来三至五年内满足要求,包括29家企业在港二次上市、13家企业可能在未来三至五年内满足相关要求;部分符合二次上市要求的优质领军企业可能寻求双重主要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回港的中概股中有不少采用了介绍上市的方式。介绍上市不进行新资金的募集,而是在上市后六个月再融资,具备手续简单、速度快等特点,也可以避免在市况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增加市场的压力。还有投行人士对财新表示,不少中概股都开始选择介绍上市、不发新股,或代表了估值较低的环境下,资金储备较充裕公司的选择趋势。

      港股研究亏损科企IPO   香港媒体近日报道称,《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下称《上市规则》)正在酝酿研究修改,对未有盈利或业绩的科技企业专门设定上市要求已有初步方案,并计划把该类科企划分成已商业化、尚未商业化两大类型,各设置不同的上市要求。对目前并不能满足港股各种上市条件的中概股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早在2018年4月30日,港交所修订《上市规则》引入第18A章“生物科技公司”后,就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主板上市。第18A章生效以来,共有50家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合计募资超1100亿港元,包含37家制药企业及13家医疗器械企业。

      正在研究的规则,考虑将未盈利企业的范围扩大至生物科技以外的科技类企业。在2022年2月,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财政预算案2022》中就提及,近年香港证券市场上市改革后IPO活动活跃,并考虑到一些从事先进技术且具规模的科技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研发,但未有盈利和业绩支持,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正检视主板的上市规则,研究在充分顾及相关风险的情况下修订上市条件配合有关集资需求。

      香港《信报》7月4日报道称,已商业化的科技企业上市,对其收入、市值和研发支出占营运开支比例,均有一定要求;对于未商业化的科技企业,虽然没有收入要求,但市值门槛更高,并需披露业务商业化时间表、需限制募资所得(主要用于研发以助业务商业化)、需与客户签订具有约束力的合同。

      此外,无论是已商业化或尚未商业化的未有盈利和业绩的科技企业,如果有意赴港挂牌上市,或将需要在上市前已对主要产品进行一定时间的研发,并于挂牌前一段较长时间已引入一定数量的独立第三方投资者,承诺上市时维持股东身份等。

      对此,香港上市公司商会主席梁嘉彰在近日举办的金融与科技研讨会上表示,香港有需要设立“科技板”,可以先寻觅几家最优质的内地高科技公司前来香港上市;在上市后若能有良好表现,可以由此作为基准,吸引更多该类内地公司前来上市;预计该类公司潜在数目至少有一两百家。

      在前述研讨会上,摩根大通中国投资银行联席主管刘伯伟表示:“不少内地科技企业原计划赴美上市,但现在内地企业在美挂牌变得更难,这批企业又暂时不能满足香港的上市要求,处于进退维谷的局面;如果日后能在《上市规则》引入科技专章,可为该批未有业绩支持的科企开辟来港上市的出路。”

      不过,据香港媒体报道,港交所将不会特别设立“科技板”让未有盈利和业绩的科企上市,而是参考第18A章生物科技公司的做法,在现有主板上市规则内加入新条文。报道称,港交所曾与上市委员会成员讨论,但有意见认为建议要求“过辣”。

      2022年上半年港股IPO市场遇冷,上半年总募资额为17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92%,是2012年以来的同期低位。毕马威的分析人士称,受美联储大幅度加息及缩表、俄乌冲突持续,以及内地疫情防控影响,今年上半年香港新股市场跟随全球新股市场的走势,融资总额及数量均大幅下滑。

      毕马威的报告称,作为中国企业与世界各地投资者接轨的桥梁,香港有着背靠中国内地的独特优势和成熟的资金流通机制,而目前中企赴美上市面临不确定性,香港继续成为回归上市的首选地;“随着市场气氛和投资者信心在下半年逐步回升,预计回归上市的数目将有增无减”。

      孔蓉表示,即使大量中概股回港,所带来的新增融资压力也整体可控。“宽口径下如果有64家中概股回港,即使谨慎假设15%的新发股比例,潜在融资需求或不超过2100亿港元,如平均分布于2022年和2023年,港股主板承接压力整体可控。大部分投资中概股的机构投资者均拥有港股投资权限,公司股份转移至港股,或也伴随着可配置资金流入港股。”

      摘牌大限加速   自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2020年12月生效以来,市场对不能满足美国监管要求的中概股退市早有预期。从披露2021年财报起,如果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连续三年无法检查在美上市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则SEC将禁止该公司股票在全美交易所交易,并强制退市。最早退市时间为2024年年初,即披露2023年财报后。

      截至2022年6月末,SEC已将155家披露了2021年财报的中概股列入“临时退市清单”,这是这些公司进入清单的第一年;待2024年第三次进入清单后,则会被强制退市。此前市场预计,留给中美双方监管谈判和中概股“自寻出路”的时间至少还有两年。

      然而2021年以来,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相继提交了加速推进《加速外国公司问责法》的法案,将中概股的集体摘牌日提前到披露2022年财报的2023年年初。如果美国两院通过后,只要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这一新法案将立即生效,那么中概股退市大限不足半年;如果中美双方无法在2022年内达成共识并开展检查工作,192家中概股公司注定在2023年年初全部摘牌,中概股也将就此告别美国市场。

      《加速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于2021年6月24日被众议院接收,至今仍处于搁置状态。据美国国会的立法程序,任何法案要想成为法律,首先必须经过众议院和参议院投票批准,然后送交总统签字,若总统也赞同该法案,签字后便成为法律。在通过两院时,无论哪一方对法案提出修改意见,另一方必须对修改后的法案进行表决,表决通过后才能送交总统签字。

      不过,在另一份备受关注的《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America COMPETES Act of 2022)中,亦有与中概股相关的内容。这份长达2300多页的法案,经众议院和参议院数易其稿,主要内容从最初的生物经济研究与发展,糅合先前的芯片等法案后,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版本。

      在2022年2月4日众议院通过的版本和2月28日提交给参议院的版本中,《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都提及了“将由于不能接受PCAOB检查而触发摘牌禁令的时间缩短至两年”,但在3月28日通过参议院的版本中,删去了这一条。

      目前,《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中关于贸易的相关问题两院仍存分歧。2022年5月5日,经参议院修改的法案已送至众议院;待两院确定一致版本后,法案在拜登签字后方能生效。

      2022年5月24日,SEC国际事务办公室主任YJ Fischer在国际证券协会理事会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如果《加速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正式成为法律,中概股最早会在2023年初摘牌,按这个时间倒推,若想避免摘牌,“PCAOB工作人员需要几周时间来起草决定,并获得委员会投票批准,这意味着PCAOB需要能够在2022年11月上旬之前完成检查和调查”。

      “虽然我们与中国当局就审计检查的讨论确实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重大问题。”YJ Fischer表示,“即使PCAOB与中国当局签署了协议,也只是第一步。PCAOB必须获得中国当局的充分合作和同意,以确定可以在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进行全面检查和调查。”

      至2021年12月31日的13个月中,15家在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注册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了192家中概股的财报;同期,这些中概股公司在全球市场的市值约1.7万亿美元,其中最大10家公司的总市值约1.1万亿美元。至2022年6月末,SEC已将155家披露了2021年财报的中概股列入“临时退市清单”。

      4月21日,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中美谈判进展得非常顺利,现在基本上隔一周就视频谈判一次,把细节都落地,我很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达成一个合作协议,使PCAOB合情、合理、合法地在中国开展对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

      不过,7月13日,SEC主席Gary Gensler在一场媒体电话会上表示,对中美跨境审计监管谈判“不是特别有信心”,“真诚”的谈判仍在继续,“但还是存在风险”。

      目前,在中美监管合作谈判双方达成共识之前,市场较为期待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的新规和修订后的保密规定。

    1. 氢能虚火 2022-07-16 09:01:36来源: 财新网作者:白宇洁,屈运栩

      文|财新周刊 白宇洁(特约) 屈运栩

      “抢额度抢得很激烈。”一家“国字头”投资人对财新提起捷氢科技Pre-IPO轮融资情况时透露,当时收到了大约150份战略意向书,“连某石油央企的‘一把手’都去拜访他们。最终,十几家国资、产业资本和头部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分食了公司8.8亿元的融资份额”。

      2022年6月28日,上汽集团旗下燃料电池业务主体捷氢科技发布IPO招股书,拟在科创板募资10.6亿元。这家成立于2018年的氢燃料电池企业,诞生四年来已完成五轮融资,上述上市前最后一轮私募融资完成于2021年9月,市场追捧热度超预期,投后整体估值约41.28亿元,约为公司2020年末净资产的9.6倍。

      “有一个好爹”是捷氢科技受资本追捧的主因。氢燃料电池由于成本等因素,目前主要由财政补贴和政府采购支撑发展,市场化需求尚未爆发,上汽集团作为母公司,是稳定的下游订单来源。

      捷氢科技在挑选财务投资人时,重点考量的也是资源而非资金。一家国资机构虽然只有5000万元的投资份额,却凭借为捷氢科技带去的700个订单,最终提升份额并获得了董事会席位。隐山资本负责人董中浪也对财新指出,隐山资本得以入局捷氢科技,是因其母公司普洛斯近年部署了规模庞大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未来光伏制氢技术可与氢燃料电池形成战略协同。隐山资本最终获得了捷氢科技0.48%的股份。

      捷氢科技并非特例。目前,重塑科技、东岳氢能、国富氢能、上海治臻、国鸿氢能等氢能源电池厂商都完成了数轮融资,明确提出了上市计划,各家背后都有不同城市集群的政策扶持以及数十家各类投资机构。

      尽管氢能产业链企业整体处于技术重投入、经营亏损的阶段,但一名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人对财新指出,燃料电池车像是一个“未来市场”,当下之所以有大量机构入局,是因为短期之内,各类政策在引导、描摹出一个相对确定的市场,“大家盯的就是政策规划能释放出来多少市场需求”。

      氢能作为一种零碳排放的二次能源,在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获得了明确的政策支持。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首次将氢能定位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绿色能源转型载体,并计划在未来15年逐步建立完备的氢能产业体系。《规划》提出,2025年,中国的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要达到5万辆,在“十四五”期间扩张4倍。

      各方都在押注氢燃料电池车复制电动车市场的成功。但就市场规模而言,氢车当前不及纯电动车市场的千分之一,市场预期氢车和氢燃料电池未来在长距离运输卡车等商用车领域先行突破。

      目前,燃料电池低水平建设、产能过剩的虚火苗头已经出现。一些投资早期项目的机构已明确不再看单纯的燃料电池项目,而是跟随上述《规划》“探索氢能在工业、电力等多元领域的应用空间”,开始在可再生能源制氢、氢储能等领域布局。

      催热融资竞赛   在氢能投资领域,燃料电池是最大的风口。根据清科研究院数据,2020年,氢能领域一级市场投资额23.35亿元,比2019年的13.43亿元几乎翻倍;到2021年,投资额升至38.27亿元。截至2022年4月,超过60%的氢能产业投资事件与燃料电池有关。

      另据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统计,2022年前五个月,未势能源、氢途科技、爱德曼氢能、国氢科技等八家燃料电池相关企业完成了亿元以上的融资,总融资额超过23亿元。

      燃料电池之所以受到青睐,与产业成熟度相关,氢燃料电池车是目前产业基础相对较好的氢能细分领域。早在2001年,燃料电池车与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一同被列入国家“863计划”,拉开了中国学界、业界攻关燃料电池技术的序幕。此后20年,电池系统和关键部件的国产化占比逐步提升。

      据香橙会研究院数据,2015年至2020年,一级市场共有179家机构参与燃料电池行业投资,其中产业投资机构126家,财务投资机构仅53家。雄韬股份( 002733.SZ )、中石化资本以及“清华系”基金水木资本等几家与燃料电池业务较为协同的产业投资者,动作尤为频繁。而从2021年开始,财务投资者的活跃度明显提升,当年36家获得融资的氢能产业企业,有21家获得了财务投资。

      国内氢燃料电池企业多为高校产学研孵化企业或海外技术引进转化。比如清华大学背景的“燃料电池第一股”亿华通( 688339.SH ),被市场认为是本轮氢能投资热之前最擅长资本运作的公司。2016年,亿华通收购了电堆技术公司上海神力科技后挂牌新三板,伴随订单增多,2019年市值近40亿元,于2020年8月转战科创板募资15.5亿元后,市值跃升至130亿元。

      据海通证券研报,2021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销量1586辆,亿华通一家销售了543辆,占比34%。但市场竞争逐步加剧,这一年,市场整体增长34.75%,亿华通同比仅增9.92%,市场占有率下滑。

      资本正推动像亿华通这样的高校背景企业进入市场。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孵化了电堆企业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则设立了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2021年,两家公司分别获得了A+轮和两轮股权融资。

      一、二级市场的融资能力和速度,攸关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2015年成立的燃料电池企业重塑科技,到2019年融资六轮,估值18亿元。亿华通上市后,重塑科技以一个季度融一轮的速度追加资本投入,到2021年3月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时,按拟募资20.17亿元计算的公司估值达80亿元。但当年8月,重塑科技撤回IPO申请。此前,证监会曾就其关联交易、客户集中度过高等问题进行了两轮问询。

      技术创业公司之外,还有一类企业通过并购合作,依靠技术转化实现国产化。国鸿氢能创始人马东生做钢铁出身,2013年成立燃料电池系统公司碧空氢能,主要依赖加拿大燃料电池头部企业巴拉德(ballard)授权的技术专利生产。2016年,国鸿氢能转向自主研发,到2022年3月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筹备上市。据最近一次公开融资信息测算,投前估值超过45亿元。

      传统电池制造商雄韬股份从2010年开始设立燃料电池相关子公司,进军该领域;汽车配件供应商潍柴动力( 000338.SZ )则于2018年收购巴拉德,从而拓展出氢能业务;同年,长城汽车( 601633.SH )收购上燃动力控股权,衍生出燃料电池公司未势能源,未势能源目前完成了A轮融资。

      科尼尔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能源及高科技业务负责人滕勇告诉财新,从装机累计上市占有率来看,四家企业占据70%的市场份额,“国鸿氢能约占40%至50%,新源动力以及亿华通收购的神力科技各占12%,氢源科技占9%”。

      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下称《推荐车型目录》)的次数,是业内衡量燃料电池厂商市场份额情况的另一个指标。滕勇称,从这一维度来看,亿华通、重塑科技、国鸿氢能、雄韬股份、潍柴动力分列行业前五。这些企业大多在2017年各地密集出台氢能产业规划之前入行,具有一定先发优势。

      国家电投氢能科技公司(下称“国氢科技”)和上汽集团旗下捷氢科技进入市场相对较晚,但电池系统和电堆产品指标均处行业前列。业内判断,资本加持下,这两家公司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

      一名投资了多家氢能公司的头部私募基金投资人告诉财新,随着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和电堆生产技术自主化率提高,创投关注点逐渐向燃料电池领域的“卡脖子”原材料延伸。“三年前,中国的很多电堆、膜电极从加拿大进口,现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主化,那我们就要再往上提升一层。”

      膜电极是电堆的主要构成部件,所谓“卡脖子”原材料,主要指组成膜电极的质子交换膜、催化剂以及用作气体扩散层的碳纸。原材料品质直接关系到燃料电池的性能和寿命,基础化学功力则是燃料电池车产业链上最难迈过的技术门槛之一。“现在质子交换膜的优势企业是美国的戈尔(Gore),催化剂是日本的田中贵金属,碳纸是德国企业。我们投的中国企业就在做这三个国家的替代。”上述头部私募投资人对财新称。

      产业投资机构也持类似投资逻辑,2022年3月,中石化资本恩泽基金总经理周雨萱在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介绍,其公司投资方向之一,即以燃料电池为切入点,向电池的上下游延伸,寻找电极、膜材料、催化剂等原材料领域的优质项目。

      国氢科技是燃料电池原材料端突围的代表。国家电投在给财新的书面回复中介绍称,国氢科技已完成质子交换膜自主化产品的开发,量产产线也已建成应用;同时,初步完成了“卡脖子”最严重的原材料——碳纸的自主化开发,并开始建设产线,计划在2022年内解决这一瓶颈。国氢科技获得了16家机构10.8亿元的A+轮融资,为2021年氢能领域最大的单笔融资。

      “过去几年,大家看到了原材料领域的市场机遇,投入比较多,部分环节的关键技术指标也在降低。但总体来说与国外一线企业相比仍有差距,可能还需要五到十年来追赶。”滕勇称。

      据滕勇介绍,相对燃料电池系统和零部件企业来说,电池原材料行业的整体格局更小、更散。“目前也有相对成熟的企业,包括做催化剂的贵研铂业、做质子交换膜的东岳集团、做气体扩散层的通用氢能和国氢科技。”后三家企业为氢能创业公司,其中通用氢能拟被华电重工收购;东岳集团则在2020年10月开始上市辅导,计划冲刺科创板;国氢科技计划在2023年至2025年完成IPO。

      政策力造“氢车蛋糕”   与动力电池发展初期类似,燃料电池也是典型的政策导向行业,但此轮政策的密集程度与力度,远超十余年前的政府示范项目,有效激发了市场热情。

      2020年9月,财政部等五部门发起燃料电池示范应用行动(下称“五部门示范行动”),京津冀、上海、广东、河南、河北等五个城市群入围首批试点,主要完成扩大车辆规模、攻克燃料电池核心技术、提升全产业链经济性、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等任务。对于完成初始目标的示范城市群,中央财政予以事后奖励,每个城市群最多可获得17亿元的财政奖励。

      中国科技部与联合国计划开发署自2003年起在北京、上海、佛山等八个城市陆续开展过燃料电池应用试点。相较而言,“五部门示范行动”进一步扩大了氢车使用范围。2021年9月至12月,五个首批试点城市群方案陆续获批,47个示范城市计划在2025年前推广应用车辆3万辆以上。这是市场短期内能看到的最大的“氢车蛋糕”。

      与此同时,地方自主布局氢能产业的热情高涨。据国融证券统计,2021年,有29个省市制定了与燃料电池车相关的政策规划,其中包括没有入围国家奖补试点的城市,譬如成都、重庆、武汉。“各方热情高涨,最终能够落地的氢能应用场景,主要还是政策驱动的氢能公交车。”一家股权投资机构人士向财新感慨道。

      据滕勇介绍,此前多年,国内80%以上的燃料电池车都是以政府采购的公交车为代表的客车。而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燃料电池车应用场景显著丰富,自卸车、牵引车、环卫车、叉车等商用领域的车辆明显增加,客车比例总体下降,“目前公交客车和其他车型占比基本‘五五开’”。

      乘用车领域已被锂电池拔得头筹,燃料电池车相较电动车的突出优势是加氢时间短、续航里程长,运输距离较长的商用场景是燃料电池的机会所在。因此,“五部门示范行动”向物流车等中远途、中重型商用车倾斜。上述《规划》更明确指出,未来燃料电池车应用的推进重点是中重型车辆。这也意味着,政策层意在港口、物流园区、工矿企业等非政府采购的商用场景,推动燃料电池车打开市场。

      地方试点紧跟政策,上海首个示范年度计划推广1000辆车,其中仅210辆为小型乘用车和大型客车,其余79%为生鲜冷链、城际物流、重载物流等商用货车。

      中国城市燃气氢能发展创新联盟秘书长赵吉诗对财新称,目前不少物流、工矿企业看到了燃料电池车在节能减排、能源转化效率等方面的优点,“但这些市场化领域很多是民营企业,要考虑赚不赚钱的问题”。他分析说,由于整车购置成本较高,且氢能基础设施尚未形成有效的网络,市场主体自发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的动力仍然不足。

      政府试图通过奖励和补贴,减少普通卡车和氢卡车的成本差。“五部门示范行动”车辆购置中央财政奖补总额共计7亿元,而北京、上海、郑州、鄂尔多斯等多个入围城市还出台了与“国家奖补”配套的地方奖补政策。例如在北京市大兴区,一辆示范达标的49万吨牵引车可获得来自国家、市、区三级奖补,示范期第一年,三级奖补比例为1∶1∶0.4,四年示范期累计达427.98万元,远高于该类车型约150万元左右的购置成本,还可覆盖部分运营成本。

      五个城市群政策落地进度不一,赵吉诗透露,受益于北京冬奥会,京津冀城市群第一年度(2022年)的车辆推广任务截至目前完成约60%;但受今年疫情影响,上海和广东两大城市群的车辆推广目标完成进度仅在10%左右;河南、河北两个示范城市群在2021年12月获批,进展也相对较慢。“预计各城市群第一年度任务的完成情况可能都不会太乐观。”他说。

      燃料电池头部企业和地方政府“强绑定”趋势明显。“几乎每个地方都会主推本地公司,比如亿华通在京津冀地区占优,北京冬奥会的大量订单就给它了;捷氢科技主要拿上海的订单;广东的订单给国鸿氢能多一些。”前述风险投资机构氢能方向投资人说。

      单一客户结构难以保证企业业绩的持续增长。亿华通历年年报均提示客户集中度过高的经营风险:2021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带来的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84.16%。其中,对第一大客户北汽福田的销售额比重高达54.01%,主要订单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事服务车辆。重塑科技的客户集中度也备受质疑,2018年至2020年,重塑科技前五大客户占比分别为89.57%、87.18%、68.08%。

      从中期来看,疫情影响下,各地财政收入形势普遍严峻,地方政府为燃料电池车埋单的能力越来越有限,“财政输血”模式的未来堪忧。

      “氢燃料电池我们不投。”一名投资人向财新直言,其公司进入氢能产业链较晚,目前在燃料电池端看到的投资机会不多,只能将目光往上游原材料端延伸。另外,在下游需求主要来自政府的情况下,燃料电池行业的技术门槛被弱化,政府资源成为更重要的竞争力。“我们希望投资有技术含量的企业,而非一个更多靠政府关系资源推动的行业。”他说。

      前述风险投资机构氢能投资人则告诉财新,很多投资机构已经不看单纯“攒系统”的公司了。“我们经常碰到一些项目,公司本身并不掌握核心技术,只是觉得自己有很强的政府关系,能拿到订单。但其实这类公司的产品同质化很严重,里面的电堆可能都是买的,对行业的进步完全没有帮助。”

      产能过剩冒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国内燃料电池车销量分别为629辆、1272辆、1527辆、2737辆,保持上涨态势。而到了2020年,新冠疫情突袭,加上当年行业进入补贴政策调整期——4月开始,“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暂停;9月,“五部门示范行动”方案对外公布,但未正式落地。多重因素影响下,2020年燃料电池车销量同比下滑53.07%至1497辆。

      2021年,随着“五部门示范行动”落地,燃料电池车销量恢复至1586辆;进入2022年,这一数字继续上升,1月至5月售出燃料电池车935台,销量同比增加3.5倍。

      对比来看,国内纯电动车同期销量达158.6万辆,燃料电池车的市场规模不及其千分之一。上述《规划》指出,一些地方盲目跟风、同质化竞争、低水平建设的苗头有所显现。“很多规划都不是以省为单位,而是以市,甚至是区为单位。供给一端已经出现产能过剩倾向。”一名市场人士感慨道。

      一家头部风险投资机构新能源投资负责人指出,按照《规划》,到2025年,氢能源车辆的保有量是5万辆,但目前各地准备投产或宣布要做的项目已经远远超过这个目标。他分析,目前的氢能产业仍处于政策鼓励期,地方出于招商引资需求希望建厂投厂。因此未来还会继续出现大量投产情况。“先拉着大家上,上完之后再来规范。”

      相对既有规划而言,燃料电池和上游原材料已然过剩。“2021年国内的燃料电池车销量仅1600辆左右,今年即便翻一番,也就几千辆的体量。如果看国内已建和在建电堆产能,可能到10万辆左右了。”滕勇称。

      赵吉诗指出,对照实际需求看,从膜电极、双极板到气体扩散层,整个燃料电池产业链各环节都有过剩迹象。“按现在大家公布的已建好投产的产能情况来看,‘十四五’期间乐观预计的5万到10万辆燃料电池车所需的核心零部件,开足马力一年就能赶出来。”

      产能过剩压力之下,价格战已起。2020年10月,国鸿氢能发布的鸿芯GI电堆产品给出最低1999元/千瓦的“战略合作价”,成为第一款价格低于2000元的电堆产品。一个月后,氢璞创能以新品1699元/千瓦的价格打破国鸿氢能的低价纪录。短短一周后,雄韬氢瑞公布的电堆产品报价低至1199元/千瓦。

      燃料电池企业不计成本地打价格战,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吸引整车厂合作。赵吉诗指出,燃料电池系统、电堆等产品要想投放市场,必须先找到整车厂开发样车,并通过一系列性能评测、入选工信部《推荐车型目录》,而在这个过程中,整车厂往往处于强势地位。“燃料电池及系统供应商不仅要承担‘上公告’过程中的所有成本,还要在后续整车销售过程中优先保障整车厂的利润诉求。”

      价格竞争的结果是企业毛利率压缩。亿华通财报显示,2019年至2021年,燃料电池系统销售均价从2019年的2万元/千瓦降至2021年四季度的9000元/千瓦,毛利率由47.2%降至40.44%。亿华通近年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亏损加剧,2019年至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分别净亏损1400万元、4000万元、1.78亿元。2022年2月,亿华通披露港股招股书,拟继续融资“输血”。

      重塑科技、捷氢科技等其他有上市计划的燃料电池企业也无一盈利,全行业仍处于技术迭代的高投入期。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重塑科技研发费用在2775.94万元至1.47亿元之间,占营业收入比例也由12.16%增至89.41%。此外,原材料进口依赖仍是大部分燃料电池系统厂商面对的问题,质子交换膜、氢气循环泵等零部件进口比例仍高,成本压缩不易。

      电池之外还有什么?   燃料电池虚火渐显,交通以外的氢能应用场景,以及氢气制取、储运、氢储能等中上游环节,开始受到资本关注。这与产业政策的导向一致,《规划》明确提出,要丰富氢能应用场景,除了有序推进氢能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还要拓展在储能、分布式发电、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可再生能源制氢(下称“绿氢”)被市场看好。实际上,在中国年产3000万吨的“氢能蛋糕”里,汽车用量仅占约1%。作为一种工业原料,氢气更多使用在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等工业领域。但一直以来,工业用氢以煤制氢、工业副产氢等产出过程中伴有碳排放的“灰氢”为主。

      “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以绿氢替代灰氢是大势所趋。相较于燃料电池车这个“未来的故事”,绿氢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确定性更强。“因为这是个既有市场。”前述风险投资机构氢能投资人说。

      《规划》指出,绿氢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每年达到10万吨至20万吨,成为氢能消费增量的重要部分。

      大规模且廉价的绿氢制取技术尚不成熟。滕勇介绍说,目前绿氢成本约35元/千克,比工业副产氢10至15元/千克的成本高几倍。成本主要来自光伏和风电的用能成本和电解水制氢装备的成本。

      目前最靠近市场的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有三条,分别是碱性电解水(AWE)、质子交换膜电解水(PEM)、固体氧化物电解水(SOEC)。中国的碱性电解水技术处于全球第一梯队,但这种路线的电解效率较低,存在制备成本高、耗电量大等缺点;而后两种电解水制氢路线在全球都未实现大规模应用,涉及的基础原材料瓶颈尚待突破。

      综合来看,中国制氢装备企业分三类:一类是老牌制氢企业,如被业内称为“老三家”的中船重工718所、苏州竞立、天津大陆。据招商证券研报测算,这三家公司在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领域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第二类是近年跨界入局的风电、光伏制造商和能源企业,具有代表性的有隆基氢能、阳光电源( 300274.SZ )、国氢科技;第三类则是新兴的独立创业公司,例如深圳的瑞麟科技、山东的赛克赛斯、南通的安思卓。目前,中国制氢企业主要在碱性电解水、质子交换膜电解水两条技术路线上布局。

      产业资本同样关注这一赛道。周雨萱透露,中石化恩泽基金也瞄准可再生能源制氢方向,目前对碱性电解水、质子交换膜电解水这两条技术路线均保持关注。2021年,中石化资本与康明斯集团1∶1合资成立了一家电解水制氢装备制造商,第一批产品预计在2023年下半年下线。此外,国氢科技也布局了制氢装备。国家电投对财新称,这样的布局思路是以业态培育、突破关键技术、推动产业发展为目的,主要看重中长期的战略目标。

      2022年5月,电解水制氢催化技术产品研发商莒纳科技得到了来自联想之星的天使轮融资,融资金额未披露。现阶段,绿氢制取还未走向大规模应用,现有项目基本以示范为主,且以传统大型能源企业牵头居多。前述风险投资机构氢能方向投资人指出,这意味着绿氢的下游市场仍然离不开政府和国企。“怎么和这个领域的巨头玩在一起,对这些创业者来说是一个挑战。”

      上述头部风险投资机构新能源投资负责人直言,从实践来看,老牌制氢企业和跨界入局的大厂更占拿单优势,因为它们具有规模化制造能力,且积累了一定的客户资源。比如2021年底,中石化在新疆库车启动建设全球在建最大的光伏制氢项目,总投资29.62亿元,投产后绿氢年产量可达2万吨。5月6日,该项目电解水制氢成套装置评标结果公示,入围的三家企业是苏州竞立、隆基氢能、中船重工718所。

      但前述风险投资机构氢能投资人指出,绿氢领域的创业企业仍有机会,因为绿氢技术还处在早期阶段,大型能源制造商虽已切入市场,但并不具备技术优势,“氢能未来最重要的应用领域是储能”。

      氢气能量密度高、可以长期存放,如果将难以消纳的可再生能源通过电解水氢气储存起来,有利于加大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力度,也有助于跨季节调峰。因此,政策层也将氢储能列为与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等并行推广的技术。《规划》提出,要开展氢储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调峰等应用场景的示范,探索培育“风光发电+氢储能”一体化应用新模式。

      氢能产业链上,储运装备的技术瓶颈一直难以打破,是掣肘全产业链降本的一个关键因素。滕勇介绍称,目前相对成熟的储运企业包括中集安瑞科( 03899.HK )、富瑞特装( 300228.SZ )等,主要产品涉及运氢车辆、液氢容器、车载储氢瓶。2022年4月,从事氢气液化装置生产的中科富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石化资本、中化资本等15家机构。

      上述头部风险投资机构新能源投资负责人认为,储运环节的投资机会不算多,因为氢气储运手段主要包括管道运氢、高压槽车运氢、液氢、合成氨运氢等几类,其中管道运氢涉及基础设施,创业公司和普通财务投资人难以参与。

      罗国平、卢羽桐、余聪对此文亦有贡献

      文中嵌入视频为:减排36计(9)氢动力赛车,出发!

      视频说明:零排放方程式赛车开上赛道;氢动力赛车自组联赛,欲与F1分庭抗礼。

    1. IPO千家长龙

      文|财新周刊 全月

      2022年的A股经历4月探底、6月的强势反弹,IPO的受理数量也随之激增。

      6月27日至7月1日,共有247家企业申报IPO,其中沪市主板、深市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分别有37、26、49、76、59家。整个6月新增IPO受理企业超过400家,而5月一共不到60家。

      各家机构统计口径虽有差异,但2022年上半年IPO排队数量总体在800余家的高位。“堰塞湖”“排长队”等表述一度触及A股监管机构的敏感神经,被明确指出不宜简单定性,IPO审核效率已大幅提升。

      “中国企业对于上市向来热情高涨,申报IPO的企业太多了,里面确实鱼龙混杂。规则内的审查、问询是非常必要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如何在IPO数量、质量、效率之间取得平衡是一道难题。发行人身家飙升的上市梦、保荐机构创收压力下归位尽职的执行力、投资者惯性思维里对新股的盲目追捧,都让这道题难上加难。

      证监会也曾一度发声:随着注册制的实施,排队现象反映出市场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有关方(包括发行人、中介机构)对注册制的内涵与外延理解不全面、对注册制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关系把握不到位、对注册制与交易所正常审核存在模糊认识,形成有效的市场约束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注册制下,围绕新股的种种问题,只要定价机制是有效的,很多A股的顽疾可以根除。排队企业多,那就让符合条件的上市。估值高了,投资者弃购、承销商包销,久而久之,询价阶段就会客观和谨慎,发行人也将改变融资预期。”一位券商人士坦言,但调整股市生态并非易事,除了一级市场坚持市场化原则,还需要二级市场的交易监管持续发力、法律法规对扰乱市场的投机势力的惩处加码。

      排队长龙   2022年下半年伊始,A股IPO排队数量在千家左右。6月的最后一周,仅申报数量就有247家,创下单周申报数量新纪录。与此同时,虽然IPO过审率仍在高位,主动撤回的IPO项目却在增长,可见各交易所对于盲目抢报项目的审核力度依旧从严。

      业内对IPO排队家数虽无严苛定义,但通常认为是从项目开始申报直至监管受理之间的公司数量。不过,随着注册制落地,考虑到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存在多次书面反馈,在交易所层面过会后还须在证监会完成注册,业内也将待注册的IPO项目视为排队项目,这其中,就涉及多次问询、回复的过程。

      在全市场中,截至7月11日,将已受理、已问询、已回复、已通过发审会、预先披露更新家数这几项数据加总,A股共计有923家IPO排队企业。具体来看,沪市主板163家、深市主板142家、科创板129家、创业板359家、北交所130家。如果从更广义的排队家数来看,加上中止审查、暂缓发行等数量,IPO排队数量已过千家。

      不过,各家机构对于IPO排队的统计口径稍有不同。例如,安信证券诸海滨团队持续跟踪冲刺IPO的公司,将预先披露更新、已受理、已反馈的家数作为统计依据。其团队在2022年1月22日、2月23日、3月9日、4月18日、5月25日、6月13日、7月11日统计的IPO排队企业数量分别是611、516、521、327、378、455、853家。可以明显看出2022年等候IPO企业数量随着股市下探而骤降;而在6月市场超预期反弹后,IPO申报数量激增。

      2022年上半年多达557家企业申报了IPO,保荐券商申报项目在30单以上的有5家,分别是中信建投、中信证券、民生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依次达53、45、39、39、32家。

      IPO审核通过率在各板块中有所差异,但全市场三家交易所2022年上半年首发项目通过率也在87.69%,并不低。

      与申报的火热相比,2022年上半年,IPO企业主动撤回数量较多。2022年上半年,A股共计102家IPO企业撤回申报,占2019年7月科创板开市以来的三分之一,远超2021年上半年的81家;2021年全年撤回IPO申请的数量为145家。

      仅6月29日当天,有8家IPO终止,其中6家IPO撤回终止,1家终止注册,1家上会前夕撤回申报。撤回IPO的公司绝大多数经历了多次问询,涉及的问题包括股份权属、收入确认、内控、持续盈利能力、成本同行业差异较大、关联交易等方面。

      “撤回申报材料的企业,大多经历了很多轮的询问,或者在现场检查后,觉得IPO前景不明,主动撤走。”一位券商投行负责投价报告的人士表示,IPO排队数量增加,但真正好的企业数量有限,严格审核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2022年上半年,赶上A股整体估值回撤,各类指数跌幅较大,新股破发潮涌现,高估值的新股比较难发,保荐券商和发行人也在衡量后作出理性选择。

      多轮问询保质   细看排队的IPO企业类型,无论是注册制下的科创板、创业板,还是沪、深两市的主板,甚至包括设立不到一年的北交所,等候IPO的公司较多分布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专业设备制造、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等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7月11日,A股市场已有17只分拆上市股,其中2022年通过“A拆A”上市的有8只。从行业来看,“A拆A”的公司多集中在生物医药、计算机、电子、有色金属、电力设备、交通运输等行业。

      “科创板设立以来,电子、新能源产业链上的细分赛道、生物医药等都是非常热门的上市行业,相关公司在各板块扎堆申报并不意外;对交易所而言,同业竞争也将加剧。”一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上述券商投行人士还介绍,发行人在根据自身财务状况选择申报IPO板块时,会和保荐券商探讨哪个板块更适合自己、更容易上市成功。比如,亏损的企业直接会选科创板,对估值有期待的可能认为双创板估值水平相对较高,盈利高的去主板没有那么拥挤,有一定发展潜力但规模不大的企业青睐北交所。此外,由于国内投资者人群在不同板块的区分度不高,发行人也会参考自身企业所处行业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来帮助选择。

      从等候IPO的企业规模上看,北交所相对较小,预计平均募集资金3.25亿元;深市主板、创业板分别达7.43亿元、7.59亿元;沪市主板平均募资规模超过10亿元,为13.56亿元;科创板IPO排队企业的平均募资额最高,达17.1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科创板排队IPO企业的平均募资规模最高,这其中包含了“巨无霸”农业巨头先正达。上交所于2021年7月2日披露的先正达集团招股说明书显示,其计划发行不超过27.86亿股,募资650亿元,这一预计募资规模刷新科创板之最。剔除先正达后,目前,科创板排队企业的平均募资规模为12.24亿元。

      普华永道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科创板融资金额1156亿元,高于沪市主板的949亿元;创业板融资金额871亿元,高于深市主板的115亿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科创板和创业板融资金额均有60%的涨幅。此外,北交所上半年融资金额为28亿元。

      在等候时间上,2020年三季度以来,各板块IPO的排队用时均有加长的趋势。尤其是双创板,无论是被受理至交易所过会天数,还是提交证监会注册的用时,均明显延长。例如,2020年三季度,创业板注册制落地,相关排队个股通过深交所上市委会议后到证监会注册成功的平均天数为25天;此后,2021年的四个季度,该数据分别达120天、155天、173天、151天;2022年的前两个季度,均超过160天,为199天和167天。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2020年修订)》,自受理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之日起,上交所审核和证监会注册的时间总计不超过三个月。不过,发行人及其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回复上交所审核问询的时间不计算在内,回复审核问询的时间总计不超过三个月。

      “我手上的一个项目被监管机构问询了多次,涉及项目的财务数据、股权问题、业务盈利各个方面,其实到最后,我们也很迷茫。确实有不少项目是在多次问询后主动选择撤回IPO申请的。”前述券商投行负责投价报告的人士表示。

      在排队企业注册成功总用时方面,科创板平均天数从2021年一季度的266天,逐渐延长至2022年二季度的365天。创业板则更长一些,2020年三季度为平均89天,到2021年三季度已经平均超过一年,2022年一季度更是长达515天。双创板的IPO用时高于绝大多数时间里的同期主板IPO企业。

      “IPO排队数量多,也是因为中国企业向来热衷于IPO,无论是从融资发展业务的角度,还是追求上市公司虚名以及实控人自身身家的光环。在各省份方面,地方政府亦是把上市公司数量当成金融工作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考核目标。至于中介,大额的承销费利益下,券商也希望有更多IPO项目创收。投资者对于新股的热情和盲目追捧的思维还未彻底改观。”上述券商人士表示。

      例如,2022年6月底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安徽省推进企业上市“迎客松行动”计划》,将通过五年努力,力争到2026年末,全省上市公司数量较2021年末翻一番,达到300家以上;上市公司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产业支撑和引领能力不断增强,全省多层次资本市场总体规模、层次结构等发展能级在全国位次实现新提升。

      新股缘何不败   “资本市场的很多事,大多是循环的。比如2021年11月到2022年5月,大家都觉得注册制发展很健康:新股破发,投资者不再一窝蜂地打新,很多弃购,需要保荐券商自行包销;于是,券商主动压低发行人的价格,新股市盈率很少突破同行业水平,中介机构相对理性,高价股、高市盈率情况被修正。但随着6月市场回暖,次新股涨幅强势,新股又成了筹码,谁抢到谁就赚钱。”上述券商人士表示。

      散户坚定新股必涨的信念来自二级市场次新股的强势。“次新股一般是指上市一到三年的股票。炒作资金非常喜欢次新股,有一些题材和热点,就能把股价拉高。”上述券商人士表示,次新股永远是稀缺的:新股破发了,庄家就能收集筹码;如果次新股行情一直在,即使上市破发,新股依旧是不败逻辑。这需要监管持续严格执法,打击市场操纵行为。

      上市半年时间,股价接近翻倍,科创板次新股禾迈股份( 688032.SH )在7月7日成为目前A股市场除了贵州茅台( 600519.SH )之外的另一只千元股。截至7月13日,禾迈股份股价已回落至879元。

      在发行阶段,禾迈股份曾因“百元百倍”的高市盈率、高发行价被大量弃购。随着光伏行业微逆题材热度攀升,禾迈股份的资金追逐热度也蹿升。

      禾迈股份于2021年12月20日上市,其发行价格高达557.8元/股,发行市盈率达225.94倍,超募资金逾50亿元,上市首日股票大涨29.98%。而此前,由于发行价过高,禾迈股份出现过大规模弃购,弃购金额高达3.63亿元。

      中信证券除了包销了上述3.63亿元、合计65.14万股的弃购股份,还是禾迈股份的战略配售参与方。中信证券获配的战投股份为20万股,占IPO发行数量的2%。与包销股份无限售期不同的是,战略配售股份需在上市两年后解禁。

      通过包销股份和战略配售,中信证券一度持有禾迈股份85.14万股。但细看禾迈股份的十大流通股东,2021年年报中,中信证券持有禾迈股份13.46万股;而在禾迈股份2022年一季报的流通股东中,已无中信证券,包销流通股或已被中信证券在5月大涨前出尽。

      “禾迈股份上市就碰上了A股整体估值调整,打新投资者对于这种高价股都敬而远之,造成了大量弃购。事实也如投资者所料,在上市半年时间内,禾迈股份都处于破发状态。2022年3月和4月的股市下杀,禾迈股份的股价低至362元。”一位券商人士表示,5月以来,科创板触底反弹,热门题材股的确定性比较高,大量资金涌入。

      禾迈股份的主业是从事光伏逆变器等电力变换设备和电气成套设备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其中光伏逆变器及相关产品主要包括微型逆变器及监控设备、模块化逆变器及其他电力变换设备、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次新股没有大小非减持,没有暗庄,上市后几个月都是破发状态,筹码洗得很便宜,有了热门题材,股价非常容易被抬升。”上述券商人士表示,二级市场投资者还是需要谨慎。

      中信证券在2月8日的研报中预估,禾迈股份股价可冲击1000元。研报指出,由于微型逆变器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期,应用PEG估值(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更能有效反映出公司动态成长性,当前禾迈股份的可比公司平均PEG约在0.8倍,隐含2022年近80倍PE,基于此估值水平维持公司目标价1000元,维持“买入”评级。

      禾迈股份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7.95亿元,同比上涨60.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2.02亿元,同比上涨93.78%。2022年一季度,禾迈股份营收、净利继续双增长,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29亿元,同比增长95.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8725万元,同比增长175.23%。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IPO超募,禾迈股份在上市首日宣布将募集资金的45亿元进行现金管理,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有保本约定的投资产品,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高价股超募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因此受到质疑。

      中介责任加大   在注册制下,保荐券商团队的IPO项目周期一般是三年起,涉及改制、辅导备案、发行、上市各个环节。“花了时间、精力,投行都想自己的项目能顺利上市,更别说这里面还有保荐费、承销费的利益。发得越高,投行赚得越多。”上述券商人士表示,目前,IPO保荐费用大致在200万至400万元不等,承销费一般占承销额的6%—8%,行业中位数约2000万元,规模较大项目的承销费有大几千万元。

      早在2021年7月,证监会就曾发布《关于注册制下督促证券公司从事投行业务归位尽责的指导意见》。证监会指出,注册制试点以来,证券公司内控水平和投行业务执业质量总体有所提升,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一些证券公司尚未真正具备与注册制相匹配的理念、组织和能力,还在“穿新鞋走老路”,项目遴选不审慎,核查把关不严格,内部控制不完善,“带病申报”“一查就撤”等问题较为突出,影响上市公司质量和行业形象。这既有证券公司内控意识薄弱、公司治理不健全的原因,也有监管机制不完善、监管规则不健全的原因。

      “注册制下,符合条件的公司都想有上市融资的机会,投行也铆足了劲儿要把业务做好。”一位投行人士表示,发力保荐业务时,投行如何把控项目质量亦是考验。

      2022年上半年,证监会以及各地证监局,包括三家交易所、股转公司等监管部门,合计对券商开出163张罚单,同比增长约35%。其中,三分之一的处罚涉及券商投行部门;约十家券商及数十位保代因投行业务未归位尽责而领罚。

      具体被罚事项包括内部控制不完善、廉洁从业风险防控机制不完善、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存在遗漏、对信息披露核查把关不到位、未充分关注发行人会计核算不规范情形等。

      “资本市场里的上市公司数量是有限的。美股一共8000多家上市公司,其中美国本土公司6000多家。A股4800多家上市公司,加上海外的中概股,够得着上市门槛的公司大部分都已经IPO了。”上述投行人士指出,在此背景下,投行团队既要挖掘更多新项目展业创收,又要保证公司质量,难度不低。

      2022年上半年被罚的投行不乏头部机构。年初,2020年2月登陆科创板的紫晶存储( 688086.SH ,现为*ST紫晶)被立案调查,截至2022年3月10日,紫晶存储及其子公司广州紫晶、梅州晶铠存在定期存单违规质押担保,合计金额3.73亿元,共为14家第三方累计提供16笔担保。

      5月6日,上市仅两年的紫晶存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成为科创板第一家退市公司。6月25日,紫晶存储实控人被立案调查。中信建投的两名保代也因紫晶存储违规担保的事项被上交所予以通报批评。

      “IPO过程中、上市后的交易所问询里,保荐机构都发表了明确的核查意见,却仍发生如此恶劣的违规担保事件。资金受限是很难尽调的事实吗?银行存款的真实性、状态如何、是否存在质押等细节不难核实,也本应是‘看门人’最基础的职责。”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若是中介机构的工作疏忽,相关IPO项目出问题,必须要承担连带责任,才能倒逼行业严格执业

    1. 穿梭外交促成“欧佩克+”

      文|财新周刊 李忆

      2022年7月5日晚,原定于本月底卸任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秘书长穆罕默德·萨努西·巴尔金多(Mohammad Sanusi Barkindo)突然离世,终年63岁。

      就在同日举行的第21届尼日利亚石油和天然气会议和展览开幕式上,巴尔金多刚刚发表了主旨演讲,称全球油气行业正遭到“围困”。当天早些时候,巴尔金多还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接受该国总统穆罕默杜·布哈里的接见。会面中,布哈里向巴尔金多表达了尼日利亚对他的感谢,称他是该国当之无愧的大使。

      巴尔金多1959年出生于尼日利亚东北部阿达马瓦州。1981年,他在尼日利亚艾哈迈杜·贝洛大学取得政治学学士学位。之后又先后前往英国和美国深造,1988年在牛津大学获得石油经济学研究生文凭,1991年在华盛顿大学获得金融和银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作为从业40年的石油行业老将,巴尔金多上世纪80年代就在尼日利亚政府的矿产和石油资源部门担任助理工作。1992年后的24年里,他在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先后担任了许多职务,2009—2010年任集团董事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

      1993—2008年,巴尔金多曾担任欧佩克经济委员会尼日利亚代表。他于2006年出任欧佩克代理秘书长,2016年起连续担任两届欧佩克秘书长。他作为秘书长的第二个三年任期原定今年7月底结束,科威特石油公司资深人士海萨姆·阿尔盖斯则作为继任者将于8月初接任。

      欧佩克由亚非拉的五个主要产油国于1960年为协调石油政策与价格而成立,后于1965年将总部迁往维也纳。该组织现有13个成员国,包括阿尔及利亚、安哥拉、赤道几内亚、加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亚、尼日利亚、刚果共和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委内瑞拉,前成员则包括厄瓜多尔、印度尼西亚和卡塔尔。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截至2019年,欧佩克成员国的石油产量占全球产量的38%,占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的71.8%。

      自2016年夏天被任命为欧佩克秘书长以来,巴尔金多在任期内见证了该组织历史上最经受考验的时期之一。他任内的主要成就包括:让欧佩克成员国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成员的其他重量级产油国达成伙伴关系,即如今的“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欧佩克+)联盟。此前,实现这种结盟在外界看来一度难以想象。为了创建“欧佩克+”,巴尔金多在上任后进行了大量穿梭外交活动,亲自游说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内的领导人。

      凭借友好且善交际的行事风格,巴尔金多曾在纷争不断的欧佩克组织内部乃至整个能源行业,多次成功缓解紧张局势。美国石油大亨哈罗德·哈姆(Harold Hamm)曾颇为不屑地将欧佩克称作“没有牙齿的老虎”。而在2017年赴美国的一次行程中,巴尔金多主动向欧佩克的竞争对手、美国页岩油行业的领导者伸出橄榄枝,与哈姆等美国能源大亨共进晚餐,缓和对立关系。他更设法在这些能源大亨的帮助下,让原本对欧佩克充满敌意的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欧佩克改善关系,特朗普还在2020年“欧佩克+”对石油市场进行干预时表达了热情洋溢的支持。

      巴尔金多任内主导了数轮旨在保持全球石油市场平衡的减产,并最终于2020年5月达成了“欧佩克+”史上最大规模的减产协议,从而帮助受疫情冲击的石油市场逐渐恢复平衡。由于现阶段全球经济和能源市场反弹,欧佩克目前正处于疫情以来产量调整的最后一轮。预计到今年8月,由欧佩克成员国和以俄罗斯为首的10个非成员国组成的“欧佩克+”联盟,将解除所有减产。

      俄乌冲突爆发后,受地缘政治风险以及需求增加、供给紧张等因素影响,全球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全球多国通胀升温。今年5月底,欧盟对俄罗斯实施有保留的石油禁运,更进一步加剧了全球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欧盟在俄油制裁落地前曾向欧佩克施压,要求其加快石油增产,以降低价格,但该组织拒绝大幅增产。巴尔金多当时称,欧佩克不可能弥补俄罗斯石油遭制裁后的缺口,也无法解决由于政治因素所带来的能源市场波动。

      巴尔金多去世前曾到访的最后一站,是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这也是拥有62年历史的欧佩克最初成立的地方。

      在生前的最后一次演讲中,巴尔金多称,连续两届担任欧佩克秘书长是他一生中的荣耀。“在过去六年中,我们见证了许多具有挑战的历史时刻。这些时刻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们合作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1. 斯里兰卡是怎样破产的

      文|财新周刊 路尘

      位于首都科伦坡市中心的斯里兰卡总统府,是这座城市留存的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它始建于18世纪末荷兰殖民时代,直到7月9日之前,这座双层白色建筑一直是公众无法踏足的禁地:它的主人可以从历届斯里兰卡总统一直追溯到19世纪初的锡兰总督。

      7月9日,数千名斯里兰卡抗议者冲进这里。他们占领了华贵的会议室,在垂挂着帷幔的四柱床上拍照留念,跳进总统府经过精心养护的游泳池,并将视频和照片统统传上社交媒体。这栋建筑的主人、斯里兰卡现任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Gotabaya Rajapaksa),7月5日以来再也没有现身公众面前。冲进总统府的民众所占领的只是一栋空荡的建筑——7月5日最后一次公开现身时,拉贾帕克萨在国会遭遇议员的集体嘘声,斯里兰卡发酵数月的政治危机出现了最终失控的迹象。

      在抗议者冲进总统府数小时后,斯里兰卡总理拉尼尔·维克勒马辛哈(Ranil Wickremesinghe)在一场紧急会议上与各政党领导人达成协议,宣布将辞去总理职务。随后,议会议长马欣达·亚帕·阿贝瓦德纳(Mahinda Yapa Abeywardena)发出公开讯息,要求总统与总理尽快辞职。几小时后,阿贝瓦德纳告诉媒体,拉贾帕克萨已经同意在7月13日卸任总统。

      7月13日晨间,在按照约定卸任总统前几个小时,拉贾帕克萨被曝秘密离开斯里兰卡,逃往马尔代夫。在缺席的情况下,他将总理维克勒马辛哈委任为斯里兰卡代理总统,这意味着他仍在以总统身份发号施令;后者随即宣布斯里兰卡全国进入紧急状态,科伦坡实施宵禁,未来的新总统则将在7月20日正式选出。

      就在本届政府安排自己的“权力交接”步骤之际,一觉醒来的斯里兰卡抗议者们再一次被这个消息激怒了。7月13日的斯里兰卡总理办公室几乎成了四天前总统府的翻版,军方直升机和水龙没能阻止抗议的人群,也将拉贾帕克萨、维克勒马辛哈和当前政府的一系列应对方案的前景推入未知之中。

      过去几个月里,为了遏止抗议浪潮,斯里兰卡政府已经不止一次地宣布过国家紧急状态和宵禁措施,但它们最终收效甚微。7月13日,维克勒马辛哈指示一个由军队和警察高层领导的新委员会“采取必要措施”以恢复秩序,但各方仍对这一新举措所能实现的作用抱持严重怀疑。更为诡谲的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总统拉贾帕克萨传闻中的最终目的地已从新加坡变为阿联酋,但却迟至15日才终于递交总统辞呈,而新政府的前景仍在迷雾之中。

      完美风暴   过去几个月内,斯里兰卡民众的生活陷入一场漫无尽头的灾难:首都科伦坡近几个月的通胀水平已经超过了50%,起初是燃料和电力越来越严重地短缺,现在食品和药品都成为抢手货。为了获得一些汽油,司机们需要排上几天的长队,接近九成的家庭正在缩减口粮。几天前,联合国警告斯里兰卡爆发人道主义危机的风险;但对斯里兰卡本地的很多人来说,事情早在好几个月之前就已经发展到了人道主义危机的级别。一位科伦坡市民告诉财新,大约从5月开始,他和家人就只能维持3天至4天的粮食存量。为了能够不断粮,全家人必须不断地工作,同时,要花很多时间在商店排队。

      这一轮危机最初开始于2019年。当年4月复活节期间,一场连环引爆科伦坡市内六个地点的恐怖袭击导致多达269人丧生,超过500人受伤。由于这次袭击,斯里兰卡2019年的旅游业收入下降接近三分之一,政府叫停了向39个国家的公民发放落地签证的计划,大批外国直接投资被推迟。当年6月,斯里兰卡中央银行在一份遭到泄露的内部资料中表示,由于这次袭击,政府因增值税等间接税而损失的年度收入约为260亿卢比。

      旅游业是斯里兰卡第三大外汇收入来源,超过13万人直接从事酒店业,这部分人和他们的家庭因此成为斯里兰卡第一批遭到冲击的国民。而曾在此前的泰米尔叛乱中以强硬面貌闻名全国的国防部前部长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也正是在这次袭击后引发的社会恐慌情绪中赢得了同年11月的总统选举,就任斯里兰卡总统。

      尽管旅游业和国家经济遭受这次恐怖袭击的沉重打击,但拉贾帕克萨上台后的第一件事是履行其竞选承诺,推行减税:2019年底,一系列税收新政出台,包括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在内的多项关键税税率下调,居民预扣税、国家建设税等税项取消。在当时,拉贾帕克萨将这一举动描述为一种投资,希望减税能够帮助经济进一步提速;尽管在其他人看来,这一计划只会将斯里兰卡推向全面破产。

      时任斯里兰卡财政部长曼加拉·萨马拉维拉(Mangala Samaraweera)在总统竞选期间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曾抨击拉贾帕克萨称,这样的计划将把整个国家“变成下一个委内瑞拉,或者下一个希腊”。他在几天后辞职。

      事有不巧,斯里兰卡这一充满争议的减税计划刚刚启动,就正面遭遇了新冠疫情。2020年,斯里兰卡政府在阻止疫情方面花掉了350亿卢比,又为了提供相应救济、为学生和不熟练工人提供雇佣机会而花掉了额外的650亿卢比,这直接导致政府赤字水平在2020年增加了1倍,达到了2.09万亿卢比。但拉贾帕克萨始终拒绝推翻自己的减税计划,并承诺相关税率将保持至少五年不变。2021年,预计中的转机并未到来,相反近邻印度在同年4月暴发的德尔塔毒株将地区民生和经济状况再一次拉入谷底。

      收入锐减而支出剧增的结果,是斯里兰卡的外债规模开始飙升,2019年这一水平还保持在GDP的42%,至2021年已经达到GDP的119%。

      就在德尔塔病毒席卷南亚、斯里兰卡已经开始滑向债务深渊之际,拉贾帕克萨政府在同一时间又启动了两项事后看来堪称致命的新政:一方面,他宣布从2021年4月开始,在斯里兰卡全国强制推行有机农业,禁止在任何土地上使用化肥,也不再从国外购买进口化肥。另一方面,斯里兰卡央行开始印钱——在拉贾帕克萨胜选后上任的央行行长拉什克曼(Weligamage Don Lakshman)是现代货币理论(MMT)的信徒——这种观点认为,只要债务以本币发行,政府就不会陷入违约。从2019年12月到2021年8月,斯里兰卡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了42%。

      有机农业改革仅在推行的六个月内,就导致斯里兰卡稻米产量下降了20%,在茶叶行业造成的损失超过4亿美元——这原本是斯里兰卡首屈一指的出口支柱行业。有研究称,改革后的农业成本上涨到了此前的10倍,而产量仅为此前的一半。2021年10月,迫于财政和经济压力,茶叶行业的化肥禁令首先被取消;11月,斯里兰卡政府正式宣布放弃“成为全球第一个有机农业国家”的目标。

      损失已经无法挽回,化肥禁令摧毁了此前斯里兰卡大米自给自足的局面,导致政府不得不花费另外4亿美元,在国际市场上进口大米,而粮食危机已经箭在弦上:被打断的化肥进口没能在此后的几个月里及时恢复其供应。2022年5月,斯里兰卡政府承认由于化肥短缺,从5月持续到8月的也拉季节(意为“小季风季”)水稻种植将无法正常进行。这意味着今年的收成最多只能达到往年水平的50%,而库存的大米存量仅够支撑到9月。

      超发的货币带来另一次沉重打击。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给出了完全相反的建议,而央行行长一职已经因持续发生的金融动荡而三次易手,但总体而言,斯里兰卡央行仍然在过去三年里决定将印钱进行到底。2022年4月6日,斯里兰卡在一天之内印刷了1190.8亿卢比,创下历史纪录;通胀水平也水涨船高,长期名列全亚洲榜首。

      在更高的支出、更少的收入、越来越多到期的借贷和不断贬值的本币等多重夹击下,斯里兰卡的外汇储备在30个月里日益捉襟见肘:2022年3月,该国外汇储备仅余19亿美元,而待偿还外债已经达到40亿美元。资金池中的美元被迅速耗尽,4月12日,斯里兰卡宣布将拖欠偿还外债。这是斯里兰卡自1948年独立建国以来首次主权违约,也是本世纪亚太地区的第一个主权违约案例。

      而斯里兰卡粮食、药品、燃料和多种基本生活物资都依赖进口,外汇储备见底在2021年底首先带来了影响全国的限电浪潮,3月底,部分地区的每日限电时长达到创纪录的13个小时,原本散见于各地的抗议浪潮开始出现蔓延全国的趋势。与此同时,燃料短缺逐渐成为无法忽视的问题,人们开始在加油站前排起超过10个小时的长队,这一时长在不久后就发展到了数十个小时甚至数天。3月21日,两名70岁的老人在排队等待加油时意外身亡,死前两人等待时间都超过了六个小时。3月22日,加油站等地愈演愈烈的暴力冲突迫使政府出动了警察和军队。

      尽管IMF早在2月底就已明确警告斯里兰卡的债务“不可持续”,但直到3月,拉贾帕克萨政府才终于承认国家陷入经济危机,且仍然否认政府在其中有任何责任,而其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仍然与国际组织的建议背道而驰。3月16日,反对党领导的抗议集会达到了数万人规模,他们围住了拉贾帕克萨的办公室大楼,要求他立即辞职。半个月后的3月31日,随着电力和燃油的短缺攀升到新的高度,科伦坡的抗议者开始封锁道路,在总统办公楼外安营扎寨,随后与防暴警察发生肢体冲突。

      4月3日,在强大的抗议浪潮面前,政府内阁除总理外的全部26名部长一夜之间宣布同时辞职,将斯里兰卡的政治危机推向新的高度。4月18日,斯里兰卡与IMF之间的救助谈判在华盛顿展开;4月底,上任一个月的新财政部长阿里·萨布里(Ali Sabry)公开表示,2019年的减税措施是一个错误,斯里兰卡不可能在这样的税率下继续生存。5月初,持续示威的抗议者冲进时任总理马欣达·拉贾帕克萨的私人住宅并放火焚烧了建筑,致使后者在5月9日宣布辞职,但他的弟弟、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拒绝辞职,并在随后委任拉尼尔·维克勒马辛哈作为新总理。

      当地时间2022年5月25日,斯里兰卡科伦坡,时任斯里兰卡总理拉尼尔·维克勒马辛哈(左)在时任该国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右)见证下宣誓就职,兼任斯里兰卡新任财政、经济和政策发展部长。   危机继续发酵,街头抗议也仍在继续。维克勒马辛哈在上台一周时对外透露,当前斯里兰卡政府已无美元可用,由于长期拖欠国际药物和医疗设备供应商的货款,斯里兰卡国家制药公司被国际供应商拉进了黑名单,心脏病和外科的药物短缺尤为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在排队等待加油时因疲劳、高温或肢体冲突而丧命,包括土豆在内的多种基本食品价格同比上涨超过70%;由于缺纸,斯里兰卡全国的学校相继宣布停止纸质化考试,各大报刊也被迫停刊。

      6月,维克勒马辛哈对外宣布国家已经“破产”,并以此来解释斯里兰卡始终无法在与IMF的谈判中取得突破的原因。危机仍在恶化,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缩减口粮以应对越来越沉重的生活压力。由于燃料奇缺,包括出海捕鱼在内的各种产业都遭遇打击,甚至烹饪用油也往往难以买到。

      截至7月初,因各种原因死在加油站长队里的人已经增加到了15个。

      这一切最终在7月9日总统府的豪华游泳池里得到了一些发泄:不只一位观察者将最近几天斯里兰卡各城市的街头气氛描述为“狂欢”,人们似乎感到长达三个多月的抗议行动正在接近最终的胜利。但随着离开国家的拉贾帕克萨在错过约定的时间窗口后仍拒绝正式递交辞呈,这个国家的未来依然处于不确定性当中。

      权力家族   在这一切背后,斯里兰卡的危机有其更为深刻的源头。

      现任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和总理(代理总统)拉尼尔·维克勒马辛哈在斯里兰卡政界均非新面孔。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曾在2009年担任国防部长,并以强硬姿态终结了斯里兰卡国内持续近30年的泰米尔分裂分子叛乱,当时的总统正是他的哥哥马欣达·拉贾帕克萨。后者在2005年胜选上台,2010年连任成功,开启了拉贾帕克萨家族统治国家的道路。

      而总理维克勒马辛哈已经五次获任斯里兰卡总理,尽管他从未干完任何一个任期。2015年,马欣达·拉贾帕克萨在抗议中下台,辞职前同样委任维克勒马辛哈作为总理。不久后,维克勒马辛哈阻拦了检方对拉贾帕克萨家族启动的多项调查。

      2019年复活节恐怖袭击发生以后,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过去镇压叛乱的强硬形象,让他以压倒性优势赢得了新一次总统选举。正如马欣达在位时大量任命家族成员在政府中担任要职,戈塔巴雅胜选上台后,也在第一时间将多个重要职位安排给了拉贾帕克萨家族内的“自己人”。

      在当时,他的胜选似乎意味着这一南亚最为强势的政治家族正在延续其辉煌神话。2020年,由拉贾帕克萨家族控制的SLPP党又横扫了议会选举,前总统马欣达·拉贾帕克萨由此成为总理,被视为继承人的马欣达的儿子纳马尔也进入内阁,成为体育部长,而其长兄查马尔获任农业部长。控制着政府和议会的拉贾帕克萨家族随后推动了一项宪法修正案,将更多权力集中在总统手中,并为家族中持有双重国籍的成员进入政界铺平了道路。修正案通过之后不久,拉贾帕克萨兄弟中的小弟弟巴希尔成为财政部长,他同时持有美国国籍。

      事实证明,美梦逐渐变成了噩梦:正是安排在这些关键职位的拉贾帕克萨家族成员推动了从减税措施到有机农业改革的一系列新政,并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斯里兰卡的经济、农业和财政。他们中的很多人被指称完全不理解自己所面对的工作内容,这包括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本人在内,而被指称为家族政治实质上的发号施令者的财政部长巴希尔·拉贾帕克萨,则据称既不懂得经济和金融,也容不下来自同事的反对意见。正是这一点,使得斯里兰卡没能在诸多因素叠加形成的“完美风暴”中,及时改变策略寻找出路。

      2022年4月3日,2019年委任的大多数部长正式丢掉了工作,其中也包括三位拉贾帕克萨家族成员;5月9日,面对群情汹涌的抗议者,逼迫马欣达下野的决定据称又引发了马欣达和戈塔巴雅之间的激烈矛盾。有报道指称,正是因为涉及两兄弟之间的权力斗争,科伦坡的抗议人群才得以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一再攻破国家主要权力机关,并与草根抗议者爆发难以控制的暴力冲突。

      在今年5月获任总理,又在几天前成为斯里兰卡代理总统的维克勒马辛哈,在许多斯里兰卡人眼中只是拉贾帕克萨家族的延续。在获得又一次委任之前,维克勒马辛哈刚刚作为议员和政党领导人经历了一次失败的议会选举:他所领导的UNP党在议会仅仅剩下了一个席位,使他本人成了党内惟一一个议会议员。但这没有阻止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在马欣达被迫辞职、政府需要总理人选时再一次想到他。新总理的任命进一步激怒了街头抗议者,在包括贾夫纳大学助理教授阿伊兰·卡迪贾马尔在内的诸多观察者看来,维克勒马辛哈仅仅是作为拉贾帕克萨家族退出政治乱局的保险机制而存在的。

      “一个毫无社会基础的总理怎么能承担起责任,带领国家走出经济危机?”他在5月底发表的一篇时评文章中质疑,维克勒马辛哈有可能仅仅“为了任命他的人的利益”服务。后来的事态发展,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这一判断。

      而在7月13日过去以后,斯里兰卡的权力更迭前景陷入了更深的未知。

      当前来看,拉贾帕克萨家族显然正在退出斯里兰卡政界,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已经以总统身份按照斯里兰卡宪法第37.1条,宣布授予总理维克勒马辛哈代理总统的权力。按照斯里兰卡宪法第40条,在原总统辞职或离任的情况下,代理总统将代行职权至新的总统被推选出来为止。在当前斯里兰卡的情况下,维克勒马辛哈的代理总统职权将在7月20日议会推选出新总统以后自行解除。

      斯里兰卡军方意见同样在最近几天出现分裂,军方武力保护议会的提案已被议会各党派领导人拒绝。斯里兰卡国防参谋长沙文·德拉·席尔瓦在7月13日发出公开呼吁,要求公民支持武装部队恢复社会秩序,但陆军元帅萨拉特·丰塞卡也于同时呼吁安全部队,不要执行代理总统维克勒马辛哈的“非法”命令,这显然是指是否授权军队镇压抗议者而言。

      未来一周内,议会是否真能推举出无争议的新总统人选?拉贾帕克萨能否承认并接受议会的推选结果?而仍在不断涌入总统府“观光”,并做好了冲击总理官邸准备的抗议者们呢?

      出路何在   IMF仍在等待斯里兰卡政府改组的最终结果,这将决定未来救济谈判的命运,而联合国已多次警告斯里兰卡爆发严重人道主义危机的可能性:粮食和燃油的紧缺已将斯里兰卡社会逼到承受边缘,因缺医少药而死亡的案例甚至不再是新闻。

      而迄今为止,斯里兰卡国内的政治变革仍停留在非常早期的阶段,议会各党派无法就拟想中的联合政府达成一致,街头的抗议者则尚未提出除拉贾帕克萨和维克勒马辛哈立即辞职外的其他明确诉求。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改变国家的必要性,但能够说出变革具体内容的人少而又少。

      惟一可见的变化出人意料:斯里兰卡长期紧张的民族关系正在发生好转。

      执政的十余年里,拉贾帕克萨家族给斯里兰卡带来的不仅是腐败和失控的权力。以镇压泰米尔分离分子叛乱而赢得了政治资本的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自一开始就具有明显的民族主义色彩;马欣达·拉贾帕克萨同样以带有民粹和民族主义色彩的威权统治著称。作为主要人口构成部分的僧伽罗佛教徒,被整个拉贾帕克萨家族视为主要的政治基础。

      斯里兰卡约有四分之三的人口为僧伽罗人,由于1948年独立建国后历届政府都推行了倾向僧伽罗人的政策,作为少数民族的泰米尔人因此在独立后的斯里兰卡不断向政府发起挑战,并在持续不断的冲突过程中诞生了以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为代表的激进组织,谋求泰米尔地区独立。1983年,泰米尔激进团体与斯里兰卡国防军之间的内战爆发,这场战争持续了26年,直到2009年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领导下的斯里兰卡国防军重新控制了全部领土为止。超过10万人在其中殒命,也将泰米尔人与僧伽罗人的关系推入了冰点。

      然而,在经济危机和席卷全国的政治抗议浪潮的冲击下,斯里兰卡沉积已久的民族矛盾意外迎来了些许转机。媒体上开始出现民族和解呼声,还有观察者提出,推举一位泰米尔总统或许是当前政治危机的惟一出路。

      在大学工作的泰米尔族老师Kitnasamy告诉财新,十年前他和他的朋友都将僧伽罗人定位为自己的敌人,但战后几年,关系开始逐渐缓和,最近的危机进一步加快了这种和解的推进速度。

      “很多人已经完成了选择,如果你不想成为这个国家的一部分,你可以离开这里。”他说,这指的是过去30年里已经离开斯里兰卡的数十万泰米尔人,“留下来的人也做了选择,和解是必须的,我们首先是斯里兰卡人。”

    1. 许地山的最后六年

      文|黄心村   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

      对华语世界里长大的几代人来说,“落华生”这个笔名定会唤醒不少童年记忆。许地山以这个笔名发表于1922年的短篇散文《落花生》,文字浅显、素朴、通透,且充满童趣,自1929年被纳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时代国语教科书》(初中)开始,在华语世界的语文课本里保留至今。

      但多数人看到的许地山只是他一个小小的侧面。对熟读现代文学的读者来说,许地山更是和五四新文学运动联系在一起的。包括许地山在内的文化先锋,于1921年1月14日在北平成立的文学研究会,是最早、最大的作家联盟,也是当年鲜明的文学主流。然而,对于如此耳熟能详的人物,许地山在香港的最后六年,也许人们所知并不够多。

      长衫飘飘的许氏风范   许地山的履历十分复杂,浓缩在一个短短的段落里可以这样描述——

      许氏祖居地是广东潮州府揭阳县,先祖16世纪就已经迁到了台湾,在台南赤崁以教书为业。许地山1894年出生于台南府城的自家庄园,两岁时随家人从安平港坐船过海,迁回潮汕。他3岁于私塾开蒙,稍大一些在广州入读新式学堂,因而粤语也十分流利;又加上学堂里传授的官话和英语,他从小就在一个多层次的语言环境里成长。17岁时,他随父落籍福建漳州,并开始以教书为业,曾在漳州的小学、中学和师范学校里任职,也曾在缅甸仰光的侨校教过两年书。

      1917年,许地山赴北平就读燕京大学文理学院和神学院,毕业后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宗教史和比较宗教学,并开始研习梵文和佛教。1924年获得硕士学位,随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继续攻读哲学和神学,深入研究梵文和印度学,同时旁听人类学、社会学和民俗学的课程,顺手还掌握了法文、德文、希腊文和拉丁文的阅读。1927年回到燕京大学任教,直到受聘香港大学南下香江,任改组后的中文系教授和系主任。

      许地山南下香港,是本港文教界的一桩大事。港大1934年在当时的校长康宁爵士(Sir William Woodward Hornell,1878—1950)推动下开始重组中文部,力图一扫陈腐的国学,引进国际人才,将现代学科分类融入建系理念。时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的胡适于1935年1月4日抵港,前来接受香港大学颁发的荣誉博士学位。这是胡适一生中得到的35个荣誉博士学位中的第一个。

      港大原本希望胡适能来主持中文部的重组,他推辞了,但对重组计划提了不少建议,并推荐了合适的人才。5月,他亲笔致信康宁爵士,力荐许地山来港主持中文部,月底港大校委会一致通过了对许地山的聘请;7月,港大文学院院长亲赴北平与许地山面谈,商议聘书中的具体事项,包括任期、职称、薪水和搬家费等等,许地山很快就接受了港大开出的条件,并于8月抵达香港。当年的教授职称只授予极少数的顶尖学者,相当于今天的讲席教授或主任教授,许地山则成为香港大学历史上第二位华人血统的教授。

      初来乍到的许地山马不停蹄。任期9月1日正式开始,9月中改组计划书已经上呈了,计划书中提议将中文部改名为“中国文史学系”,并拟定了中国文学、中国历史、中国哲学、翻译四个板块,今天的港大中文学院大致沿袭了当年许地山拟定的格局。其中文史哲的课程由许地山和讲师马鉴共同承担,翻译课的老师则是同时担任冯平山图书馆馆长的陈君葆。

      许地山在岭南长大,闯过南洋,也去过北地,游学到新大陆,又渡海到了英伦,辗转再回到华洋杂居的香港,他的建系理念里融合了开放的文学史观和世界主义的文化视野。在课程设置上,坚持文学种类除了传统的诗文,必须囊括小说、词曲、戏曲和文学批评,并且强调明清白话文学和现代汉语文学的重要,这样文学现代性也融入了文学史的讲述中。他在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和宗教史等领域的造诣,也体现在对人文课程的重新设置中,历史的叙述和比较的视野融汇在一起,从方法论上来讲是超前的,放在今天看来依然是及时的。许地山亲自教授的课程,涵盖文学史、文化史、宗教史、古物学,其中还有一门服饰史。他在港大教过的学生,包括在上世纪40年代成名的张爱玲。

      许地山在港大校园里辨识度极高,即使是大型团体照,密密麻麻的众人之中,必定第一眼看到那个蓄着胡须、长衫翩翩、戴着黑框眼镜的许教授。一年四季长衫不离身,必须套上学位袍时,袍下依然露出飘逸的长衫下摆。多年来千篇一律的团体照都在本部大楼的东侧摆开阵势,女士着旗袍或洋装,男士则一律的西服领带。这样的场合往往惟一的例外是许地山教授,他的长衫在四周的西服领带衬托下宛如一面旗帜,是刻意的独树一帜。

      我所看到的众多的团体照中最能代表许氏风范的,是1938年秋季香港大学联会的大合影。许地山的一双小儿女在这张合影里闪亮登场,穿着短袖衬衣和短裤的儿子周苓仲7岁,一身可爱洋装的女儿许燕吉才6岁,穿着浅色长衫的父亲妥妥地坐在他们身后,仿佛是一张家庭温馨照被移植到了100多人的大合影中。父亲从容、自信,孩子们恬静、美好,周围的大团体成了烘托他们的背景。文学院的教员大多有家小,带小童一起登上公开场面的惟有许教授。他公开的身份除了教授,更是一位新式的慈父,当然,这也是刻意的独树一帜。

      香港大学文学院1941年毕业生合照。前排左三为许地山。图:香港大学档案馆藏   居港六年后,1941年8月4日下午,许地山于半山罗便臣道的寓所突发心脏病辞世,留下妻子和两个尚年幼的孩子,从此长眠于背山面水的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薄扶林道坟场。

      许地山倏然离世,对港大、香港文教界和各种以他为中心的群体的打击是巨大的,对他的追悼和纪念也成了1941年夏秋之际香港文化界的一桩重大事件。六年里,除了在校园文化的建树,他更是参与了学校之外的众多团体和活动。看他在港几年的大事记,几乎每个星期都有一场重要的活动,很多活动又有他的主持和演讲。重新组建中文系之后,教学任务逐年递增,去世前的一年里,每个星期的课程都超过20小时。做过系主任一职的学院中人,想必都能体会大事小事的繁重,而从手稿里看,他同时也进行着几项不同的研究和写作计划。来港六年里,社会对他的需求递增,可以想见他的压力巨大,身体的超负荷运作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第二天,8月5日,是大殓出殡之日,到场祭拜人士上千,送葬队伍浩大。9月21日,40个文化团体在香港大学大礼堂联合组织了“全港文化界追悼许地山先生大会”,南来的作家和文化人、与他一路从五四新文学中走出来的同仁和朋友大会合。追悼会特刊里收集了众多文史名家的悼词,其中端木蕻良的挽句将许地山的经典作品和名字镶嵌在一起,别具一格:“未许落花生大地,徒教灵雨洒空山。”特刊封面的头像,浅色长衫,胡须,深色镜框,是尚在盛年的许地山的标志性特征,在这里成了许氏风范的绝响。

      1941年,追悼许地山先生大会纪念特刊封面。图:香港大学档案馆藏   日后,他的学生张爱玲在短篇小说《茉莉香片》中,以他为原型,创作了身穿长衫、学富五车的中国文史哲教授言子夜。对言子夜的课堂的描绘,也给我们提供了想象许地山教授文学课的一点依据。

      世界主义的人文观   许地山追悼大会的三个月后,香港沦陷。炮火下的港大校园毁坏严重,所幸学校的档案资料在几代档案员的努力下得以完整保存。

      最初是许地山的中文系同事马鉴将他的遗稿保存下来,十年前马鉴的后人又辗转将这些珍贵的一手资料捐赠给香港大学。小心翼翼打开珍藏在档案馆的许地山手稿,里面有英文、中文、梵文不同文字的书写,纸张大小不一,质地脆弱,有的完整,更多的是断章残片;字迹或潦草或工整,往往没有题目,也没有目录,读起来明显是译稿的文字则没有原文的信息。尽管如此,翻阅完毕,一个在多重文化和领域间游刃有余的国际学者形象跃然纸上,让人动容。我看到的是一份未竟的事业,里面有太多的可能性。

      档案里有一本外表普普通通的笔记本,封面工整地写着“文明底将来,印度罗达克里斯南著,许地山、周俟松译”。打开一看,一页一页整整齐齐贴着从《北平晨报》上剪下的译文连载,旁注是钢笔标明的字句更正,最后还录下了每一章的页数和字数,译稿总字数是3.4万多字。这项翻译完成于他的燕京大学时期,他对罗达克里斯南的关注,应该源于他在英美深造时就开始的对梵文和印度学的长期研读。罗达克里斯南在成为印度第一任副总统和第二任总统之前,就已经是东西哲学之间的桥梁人物了。当年将他的著作翻译成中文的许地山,是否正在思考自己作为一个学者的定位?

      许地山在梵文和印度学领域积蓄深厚,手稿里有太多的例子。有一大沓档案馆标为“人类学笔记”的手稿,打开来看,竟是一部完整的手写的英文书稿,没有标题,也没有目录,但字体清晰,章节完整,当是已经誊抄过的修改稿。很明显,“人类学笔记”这个卷标是错误的。深究下来,惊喜地发现这是一部直接从梵文翻译成英文的印度诗人科科科卡(Kokkoka)撰写于11或12世纪的性爱手册《科卡·萨斯特拉》(Koka Shastra)。

      这本手册是把古印度的《爱经》(Kamasutra)放在中世纪背景下重新演绎。英语世界里最早的翻译版本是1964年出版的,译者是英国医生康福特(Alex Comfort),他借助一个梵文翻译者完成了英文译本。康福特意犹未尽,于1972年写成一本性手册,旋即成为英语世界里的畅销书,他本人也被冠以“性博士”的称号。实际上,许地山的《科卡》翻译手稿至少比康福特的早二十几年,而且是直接从梵文翻译成英文。译稿虽然是手写的,脉络已经十分清晰,语言也自成风格,章节后还附有批注,显然不是初稿。不禁惋惜许地山生前没来得及将这部已经十分完整的译稿在英语世界里出版。

      光凭这部遗稿,并不能表明许地山曾立志成为张竞生之后的第二位性学博士,他的面向要比张竞生广得多。我想他对于性史的兴趣,和对于宗教史、民俗史、日常生活史、服饰史以及文学史的执着是一致的,必须放在跨文化、跨学科的整体结构中去理解。青年时代的许地山曾参与文学研究会的开创,世界主义的视野曾是这个大型同人组织最初的框架,只是被之后革命文学的浪潮冲淡了。

      在燕京大学任教期间,他曾加入一个学术小群体,计划编撰一部“野蛮生活史”,其中内容五花八门,包括饮食史、色欲史、娼妓史、医药史、巫术史、装饰史等等。这个群体项目专注于被大时代、大历史掩盖了的潜在的历史脉络,内容涵盖正史所不屑于纳入的领域,这与时代的主流明显是格格不入的。可以说,许地山是从文学革命和革命文学阵营里出走的成员。他最后在殖民地的框架里找到了一席空间,香港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定位给了他一个窗口和舞台,文明的冲突不再局限于中西二元对立,印度文化也加入到跨文化的对话中,形成一个多元的、层次丰富的学术框架。许地山对现代性的理解有传统国学的底子,更有西方人类学、民俗学和社会学的框架;再加上印度语言、文学和文化的过滤,呈现出一个杂糅的体系,背后是他在漂流生涯中形成的世界主义的史观和文化视野。也正是这样一个杂糅的学术框架和开放的文化视野,可以让他注意到被大时代、大历史所忽略的文化潜流。

      这样想来,我手中的纸片虽然脆弱,分量却十分沉重。上世纪30年代的香港,是一块养成国际学者的宝地。许地山能在港大施展他的才能,是充分利用了香港处于东西交流门户上的优势地位。许的学术关注完全不以国界、语言和学科为界线,未完的手稿里埋藏了不少大部头著作的雏形,成为一个国际学者应该是他的目标。当年,他不可能在港大的课堂上大讲性史或野蛮史,但他从学术探索中得来的世界主义的人文关怀和跨学科、跨文化、多语种的学术姿态,却是可以传授的。

      散页中的日常生活史   许地山教授精心构建的崭新的人文框架中,有一部厚厚的日常生活史。这部历史没有完成,但繁复的元素都埋藏在手稿里一沓一沓的散页中间。比如,有一大沓卷标为“中国古物笔记”的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笔记本散页,布满了各种器皿的示意图,有服饰、妆容、兵器和各种日常物件。说它们散乱,是因为看不出一个清晰的结构。但我能确定的是,它们代表的是一项长期的积累,是多种著作的一手数据,里面是许地山对于古物、物质文化、日常生活史的长期专研的佐证,包含着他用文字和线条构筑的一个切入历史的独特视角。

      许地山的长文《近三百年来底中国女装》的初稿就埋在这些散页里,发现这几页初稿在我是一大收获。留下的其实仅三页手稿,只是一个绪论,并非全文,写在燕京大学的信笺上。“关于衣服迁变底研究,是社会学家,历史家,美术家,家政学家,应当努力底。本文只就个人底癖好和些微的心得略写出来,日后有本钱,当把它扩成一本小图册。”无独有偶,张爱玲在写作散文《更衣记》之前,曾有用英文写就的《中国人的生活和时装》,其中图文并置的手稿风格与她的老师许地山如出一辙。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者撰文,论证许地山在民俗史、服饰史、宗教史和文化史各领域的著述直接启发了张爱玲的早期散文创作。

      许地山《近三百年来底中国女装》初稿第1页。图:香港大学档案馆藏   早在燕京大学求学时期,许地山就开始收藏有关历代服饰的图片和文字数据,1920年就发表过一篇题为《女子的服饰》的短文。在他未完成的计划中有一部中国历代服饰史,《近三百年来底中国女装》其实只是其中一部分。

      与服饰史并行的还有妆容史。他搜集了大量有关女性妆容的资料,也有一小部分是关于男性妆容的,文字与图绘相得益彰。手稿中大量无法归类的笔记,大多围绕衣食住行卫五大范畴,字迹十分潦草,是写给自己看的读书笔记。以史的脉络来阐述日常生活,并将它纳入现代知识体系,许地山在他的书房里经营的是一种潜在的历史写作方法。他的时代尚没有文化研究,他是从现代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和文学艺术研究的交叉中,走出了一条学术自觉或半自觉的整合线路。

      日常生活里的许地山,自己设计剪裁衣服,种花插花,捕捉蝴蝶制作标本,通音律,会谱曲,擅弹琵琶,爱好野外和摄影。许夫人周俟松回忆,家里所有的窗帘、屏风、地毯、器物上的装饰都是许地山的手迹。闲时他会和孩子们玩过家家、养小动物、做游戏,和朋友完全不羞涩地谈论情欲,海聊私生活的种种。老舍在《哭许地山》中说,“他爱说笑话,村的雅的都有⋯⋯”朋友圈里有他就是快乐。读到这些生活细节,不由得让人纳闷,他的时间都是哪里来的?文化是鲜活的,许地山对日常生活的热爱体现在他的为人为学里。他是文化启蒙者,也是在东西方之间游刃有余的世界主义者,而迫在眉睫的战争又激发了他与时代同步的知识分子的热情。

      新型公共知识分子   着迷于潜在历史的国际学者许地山,在战前香港是一个重要的公众人物。他在港六年所参与的各项社会活动和社会团体不计其数,在大小公共场合所作的演讲涉及香港社会方方面面,有关于婚姻家庭社会道德的评论,有针对读书之道、语文教育和儿童教育的建议,有参与战争救援、歌咏会和其他群众活动的发言,更有他最擅长的宗教、礼俗、收藏和文化保存方面的诸多意见,甚至还有不少悼词和证婚词。多数讲稿已经不存,但在他的手稿散页里,可以发现写在大大小小纸片上的短文。他不是传统的文学研究者,也不是传统的宗教学者,而是一个新型的公共知识分子。将他的活动纪程和手稿里的断片对应起来,整理出公共知识分子许地山对香港社会的知识输入,将是一项繁复的工作。

      我在许地山留下的散稿断片中还有不少惊喜的发现,其中包括他对于音乐的研究,散稿里有他谱的曲,也有关于古代乐律的笔记。而通音律、会谱曲、善弹奏的许教授,在风云突变的时代大背景中却发现了音乐的一种崭新的功用。

      1938年6月至10月的武汉大会战,一时成为全球战事的一个核心战场。歌咏成为抗战动员中一个普及甚广的大众文艺形式。当年的武汉是歌声中的武汉,在遥远的香港也能感到战火的灼烧。《南华晨报》记载,1938年8月27日,在香港大学本部大礼堂有一场歌咏团的大型活动——“中国音乐演唱会”,募得的款项都将捐予内地的战争难民。除了古代民歌,合唱团也会表演现代歌曲,第一首歌就是混声合唱《义勇军进行曲》。

      我在许地山手稿散页里恰巧找到了一份演讲稿,写在薄薄的一页信笺的两面,夹在一大堆关于服饰和头饰的散页中,轻易发现不了,确信那是身为香港中华歌咏团的名誉会长的许地山当晚的演讲稿无疑。他说,“中国自来没有真正的歌咏会”,因为歌咏历来不是“附庸于戏剧”,就是局限于“少数人自己的娱乐”。而音乐是教育“不可一时或缺的手段”,因为“一首触动情绪底歌”能流传得“迅速而宽广”,人人可唱,无论唱得好不好。既为人人可唱,“同情心便很容易激起,意志也容易统一,因此,歌咏底力量很大”。许又说,当晚歌咏节目选的是中国作曲家的作品,有些是有宗教性质的,有些是抒情的,也有军歌,都是“中国人唱自己的歌”,因而是“开辟新路径”,“前进底表征”。短短几句言简意赅,点出歌咏在新时代已然成为一种新兴文化。

      两个月后,武汉合唱团从广州经澳门访港,演出合唱和抗战内容的音乐剧。10月30日在香港大学大礼堂的演出,担任主持的自然是许地山。武汉合唱团之后在香港举行多场演出,在港逗留近两个月才继续到南洋巡回演出。为纪念聂耳逝世四周年,1939年7月成立了“香港歌咏协进会”。在九龙青年会举行的成立大会上,许地山和蔡楚生分别致词,大会以全体合唱《义勇军进行曲》作结。一时间,香港也成了歌声的香港,歌咏成了热潮,这股热潮背后有许地山教授的推波助澜。

      许地山手写的自己为《义勇军进行曲》填的歌词。图:香港大学档案馆藏   我在散稿中还发现了一份许地山手写的《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与田汉版不同。可能他对田汉的歌词并不是太满意,于是自己动手也填了歌词:“起来,巩固全民族底阵线!各尽各底能力,担起我神圣的责任!我们要克服了最危急的国难,不但要驱逐外寇,还要消灭汉奸!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拿着武器向敌人冲进。”很难说许地山的版本比田汉的强,不过,在一大堆关于古代器皿、服饰、风俗的散稿中,猛然看到一页如此热血的呼喊,诧异之外也有一点震动;同时也能想象20世纪30年代那个特殊的氛围,也仿佛能看到即将烧到香港的战火和毁灭。

    1. 二代新冠疫苗冲刺

      文|财新周刊 赵今朝 蒋模婷,陈鹏多(实习)

      自2021年6月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研发的灭活疫苗首批上市供应紧急使用,此后一年,中国再未有第8款新冠疫苗“过线”。

      疫情初期,疫苗曾被视作终结大流行的曙光,然而新冠病毒从发现至今不断复制、传播、变异,速度惊人,使得疫苗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率明显下降,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冠疫苗保护水平急剧减弱。

      现有疫苗不是新冠大流行的“终场哨”。2022年1月11日,奥密克戎在全球引起大幅疫情浪潮之际,世界卫生组织(WHO)新冠病毒疫苗成分技术咨询小组表示,突变谱和初步数据表明,疫苗对奥密克戎(Omicron)变体引起的症状性疾病的有效性将降低,但更有可能保留对严重疾病的保护。预防严重疾病和死亡不是疫苗开发的终极目标,还需要并应该开发对预防感染和传播具有重大影响的新冠疫苗。

      在这类疫苗问世之前,随着病毒不断演变,目前新冠疫苗的成分可能需要更新,以确保新冠疫苗继续提供WHO建议的抗感染和防疾病的保护水平。

      全球已上市的新冠疫苗,主要针对2019年底在中国武汉发现的原始病毒株中的刺突蛋白(S蛋白)而开发。然而,自奥密克戎广泛传播以来,病毒抗原发生的变化幅度之大,已经远超过阿尔法或德尔塔变异株,实质性的变化使得接种过疫苗或者感染康复后的个体对奥密克戎的中和活性都大幅降低。

      在最近一次关于新冠疫苗成分的临时声明中,WHO指出,现有数据表明,将奥密克戎纳入更新的疫苗成分可能是有益的,如果要提供此类疫苗,最好将其作为加强剂用于已经完成COVID-19基本系列疫苗接种的人群;但不建议将奥密克戎特异性单价疫苗产品单独用作基本系列疫苗。

      包含奥密克戎株的二代疫苗开发,已经成为2022年秋冬防疫“重头戏”,全球各国监管机构行动起来。

      6月28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疫苗与相关生物制品咨询委员会以压倒性票数,赞成今后美国新冠疫苗加强针中必须包含奥密克戎变异株成分。7月1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明确表态称,经调整包含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新冠疫苗作为加强针使用可以提高保护效果。EMA还表示,全球监管机构已经就更新COVID-19疫苗以应对新变种的关键原则达成一致。

      三年来,欧美国家对新冠病毒进行了全方位病原学及免疫学研究,相应产生的疫苗研发及评价观点,将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全球新冠疫苗使用及疫情防控的重要依据。有资深疫苗研发人员表示,前述观点将对中国已有疫苗和新研发疫苗的监管和审批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国内疫苗的更新换代策略同时受到技术变化、审批流程、疫情趋势、疫情防控模式的影响。进入全球疫苗研发竞速“下半场”之际,秋冬来临之前,多名专家和疫苗行业人士预判,中国国内专门应对变异株的疫苗准备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

      虽然新冠病毒季节性尚未完全确定,但过去两年多的证据支持一个观点,即冬季更易发生更大规模的传播。与新冠病毒展开拉锯战的第四个秋冬,我们将使用何种“抗疫工具包”?

      打加强针还是新疫苗?   美国东部时间6月28日下午,长达8个小时的公开讨论后,FDA疫苗与相关生物制品咨询委员会以19∶2的压倒性票数,赞成今后美国新冠疫苗加强针中必须包含奥密克戎变异株成分。委员会多数成员还表示,希望新的加强针是同时针对原始株和奥密克戎BA.4/BA.5毒株的二价疫苗。

      这一决定,将在今年秋冬季催生出全球首款使用奥密克戎毒株开发的疫苗。新冠病毒肺炎肆虐两年多,变异株无数,但此前普遍认为加强针策略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应对之策。然而,奥密克戎免疫逃逸能力之强,疫苗保护力衰减之剧,终于迫使人们改弦更张,针锋相对。

      争论不可谓不激烈。投下两张反对票之一的霍夫斯特拉大学医学院儿科教授Henry Bernstein指出,疫苗企业试图用样本量有限的血清中和抗体滴度数据来论证更换毒株后能更好地应对奥密克戎,但中和抗体滴度并不等同于疫苗的保护力,证据尚不充分。哈佛大学医学院儿科教授、波士顿儿童医院高级医师Ofer Levy则强调,自己投赞成票的惟一原因,是美国秋冬季奥密克戎大流行的风险高于鼓励新疫苗的风险,下次做类似决定时希望FDA能提供更全面、有说服力的数据。

      作为官方代表向委员会征询意见的FDA生物制品评估与研究中心主任彼得·马克斯(Peter Marks)承认,当前候选奥密克戎疫苗数据是不完美的。但他辩称,对是否更换毒株进行投票,FDA已经从今年4月拖到了现在。疫苗的研发、生产需要时间,如果想在秋冬季大流行到来之时用上新疫苗,6月底是最后的决策时机。

      WHO上个月发布的临时声明,同样支持加入奥密克戎成分作为加强针,但承认这一立场的依据有限,鼓励不同疫苗平台生成更多临床数据。

      2022年1月5日,菲律宾马尼拉大都会马卡蒂市,人们排队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图:Eloisa Lopez/IC photo

      2022年2月1日,墨西哥华雷斯城,在一项针对50岁以上人群的大规模疫苗接种计划中,人们排队接受新冠疫苗加强针注射。图:Jose Luis Gonzalez/IC photo   奥密克戎改变了疫苗研发的“游戏规则”。

      奥密克戎是首个具有显著免疫逃逸能力的变异株。与原始株相比,奥密克戎BA.1的突变点位多达66个,其中32个位于病毒与人体细胞结合的关键部分S蛋白上,比德尔塔毒株多一倍。它是迄今为止与原始株进化亲缘关系最远的变异株。

      奥密克戎因此能够轻松突破原始株疫苗和自然感染形成的保护。此前公认以保护效力见长的新冠mRNA疫苗,接种两针后对原始株保护率超过95%,对奥密克戎保护率却在50%左右徘徊,而50%在WHO的意见中是批准一款新冠疫苗上市的最低门槛。

      最新研究更指出,接种两针新冠mRNA疫苗半年后,其保护力急剧衰减。6月《自然》子刊一项对超过100万新冠mRNA疫苗接种者的研究称,接种两针辉瑞/BioNTech新冠mRNA疫苗BNT162b2(商品名“复必泰”)三个月后,对BA.1和BA.2的保护率分别为46.6%和51.7%,七个月后保护率降至-17.8%和-12.1%,即研究中不打疫苗的对照组感染率反而更低。Moderna公司新冠mRNA疫苗mRNA-1273的数据也呈现类似趋势。

      迎战变异株,加强针首先被提上日程。证据表明,加强针能使疫苗保护力再上一个台阶,尤其是防重症和死亡效果不俗。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研究发现,在2022年中国香港奥密克戎疫情期间,打齐三针复必泰疫苗或科兴灭活疫苗后,防感染率分别可达86%和63%,防病死率都能超过97%。2021年底,开打第三针甚至第四针已成为全球普遍选择。

      但加强针也难逃保护力衰减之厄。据前述《自然》子刊研究,接种第三针BNT162b2一个月后,对奥密克戎BA.1的防感染率从59.9%降至40.5%,对BA.2则从43.7%降至40.2%。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6月公布的最新数据也显示,接种新冠mRNA疫苗三针三个月后,对BA.1的防住院率从92%降至86%,对BA.2从71%降至55%。

      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还尝试放开序贯接种,即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时接种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此前有多项研究指出,“混打”比用同种疫苗加强能激发更强的免疫保护。但在实际执行中,受制于人们的“混打意愿”以及不同疫苗平台厂商生产和推广能力差距等因素,“混打”现状并不理想。截至6月27日,中国有超过7.6亿人接种了加强针,但其中“混打”的只有4132.5万人。

      冲击旧疫苗的同时,奥密克戎迅速取代了其他变异株,很有可能成为原始株后持续流行时间最长的新冠毒株。这为新疫苗研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据Moderna介绍,早在2021年初,企业便尝试使用贝塔变异株开发新疫苗,但贝塔迅速被后来者取代,试验半途折戟。如今针对奥密克戎BA.1开发的新疫苗终于追上病毒变异,给出乐观的临床试验数据。

      两款mRNA疫苗进度领先。6月8日,Moderna公布原始株/奥密克戎BA.1二价疫苗mRNA-1273.214的Ⅱ/Ⅲ期临床试验数据,试验共入组437名志愿者。结果显示,在接种两针原始株疫苗mRNA-1273后,用mRNA-1273.214加强产生的中和抗体滴度,是用原始株疫苗加强的1.6倍。

      辉瑞/BioNTech则在6月25日同时公布了单价和二价BA.1疫苗的Ⅱ/Ⅲ期试验数据:作为第四次加强针的奥密克戎单价候选疫苗在30μg(微克)和60μg剂量水平下,对奥密克戎BA.1的中和抗体滴度增加了13.5倍和19.6倍;二价候选疫苗增加了9.1倍和10.9倍。

      另外,在前述FDA会议上,6月初刚获得FDA推荐、还未得到紧急使用授权的重组蛋白疫苗NVX-CoV2373研发方Novavax,也首次披露了候选BA.1疫苗的早期数据:恒河猴实验显示,对比用原疫苗加强,第三针Novavax的BA.1疫苗能将对BA.1和BA.2的中和抗体水平分别提升1.9倍和1.7倍,但对BA.5没有明显提升。Novavax还称,其原始株疫苗的保护已经具有一定的广谱性,因此BA.1疫苗的优势似乎不如mRNA疫苗明显。

      会议上,当专家对研发进度和产能提出疑问,三家企业均当场表态,只要监管部门及时释出信号,有信心将奥密克戎疫苗在秋冬季准备到位:Moderna表示,在8—9月可以拿出1亿剂BA.1疫苗供应全球,如果FDA更青睐BA.4/BA.5疫苗,则预计9—11月产能突破百万剂,11月底、12月初实现大规模量产。辉瑞表示,无论选择什么分支的毒株,都可以在10月第一周之前满足美国政府的第四针采购需要。Novavax最为保守,但也认为今年四季度能够提供足量的新疫苗。

      马克斯在投票结束后称,接下来FDA将根据委员会的意见,高速推进二代新冠疫苗的研发、数据搜集和生产准备。预计10月起,美国将采用更新过的疫苗开打第四针。

      2022年6月24日,美国佛罗里达州,用于6个月至5岁儿童的两剂新冠疫苗。图:Paul Hennessy/视觉中国   诚然,更换毒株只是第一步,接种新疫苗还需要解决更多细节问题。其中争议较大的事宜,包括到底应该选用奥密克戎的哪一个分支来开发新疫苗?迄今,奥密克戎已出现BA.1、BA.2、BA.2.12.1、BA.4、BA.5等重要子分支,其中BA.4、BA.5正在美国加速蔓延,比BA.2传染力更强,引起广泛忧虑。

      马克斯表现出对选用BA.4/BA.5的强烈倾向。根据CDC的最新数据,BA.4/BA.5毒株在美国新增病例中的比例已经超过50%。他建议直接针对更可能在未来流行的毒株。另外,两家mRNA疫苗企业的研究均指出,接种BA.1疫苗能对BA.4和BA.5产生中和抗体,但抗体水平不如对BA.1和BA.2。他的观点得到委员会过半数专家的认同。

      也有专家提出异议。美国国家卫生院公共卫生专家Adam Berger质疑说,虽然BA.1疫苗对BA.4和BA.5不够完美,但已有产品进入临床试验,BA.4和BA.5疫苗研发还在最早期。“我们真的要支持一款什么数据都没有的疫苗吗?”他说。

      单价与二价之争是另一焦点。WHO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主任Kanta Subbarao支持二价,认为有助于让疫苗产生更广谱的保护。从理论上讲,如果疫苗里组合使用了两种差别很大的毒株,就更有可能产生对多种毒株的交叉保护。她还指出,最新研究发现,未接种疫苗但感染过奥密克戎的人,二次感染风险很高;但接种了原始株疫苗后再感染奥密克戎BA.1的人,感染奥密克戎BA.1和BA.2的风险都会大幅下降。这两种人群,可以认为分别模拟了接种奥密克戎单价和二价疫苗的情况。

      这一观点也被候选疫苗的数据所佐证。Moderna表示,研发贝塔疫苗时,企业就曾发现二价疫苗的效果显著优于单价,因此开发BA.1疫苗时直接将二价作为目标;辉瑞则指出,BA.1/原始株二价疫苗诱导的BA.1中和抗体比单价疫苗低,但诱导的BA.4/5抗体明显比单价更高。

      密歇根大学公共卫生教授Arnold Monto担心,选择二价疫苗路线可能会使疫苗中奥密克戎有效成分的剂量减少。

      除了诸多技术细节问题,新疫苗的上市程序是否应该简化仍悬而未决。据德国《世界报》6月底报道,BioNTech正试图说服欧洲监管机构采用流感疫苗更新程序,仅依据动物实验数据便批准奥密克戎疫苗上市,但遭遇阻力。FDA病毒疫苗研究评估办公室官员Jerry Weir则表示,目前FDA倾向于通过免疫桥接试验让新疫苗尽快上市,即企业不需要提供Ⅲ期临床试验结果,仅需要在实验室中比较已有疫苗和开发中疫苗的中和抗体滴度。但如果要批准在儿童等特殊人群内接种,Ⅲ期临床试验数据可能仍是必要的。

      马克斯表示,未来将继续召开咨询会议,形成一套新冠疫苗毒株更新的标准程序。

      更新竞速   中国奥密克戎疫苗研发也早有布局。

      3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对外介绍说,国内四种技术路线都在推进奥株疫苗研发:在灭活疫苗方面,中国已经开展了单价、德尔塔+奥密克戎两价,以及原型株+德尔塔+奥密克戎三价疫苗的研发,基本完成了临床前研究,并且已经进行了生产验证;重组蛋白疫苗开展了阿尔法+贝塔+德尔塔+奥密克戎四价疫苗的研发,正在申请境外的临床试验;腺病毒载体疫苗进行了疫苗株的优化制备,正在开展临床前的研究;mRNA疫苗正在积极推进临床前的研究。

      率先采取行动的是新冠灭活疫苗两大供应主力。2021年12月,国药中生与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科兴生物”)从香港大学处获得奥密克戎BA.1毒株样本,相继启动研发。

      4月13日,国药中生北京所与武汉所研制的两款奥株灭活疫苗,在中国香港获得临床试验批件;次日,科兴生物也在香港获得临床批件。

      目前,国药中生北京所进展更快,已在5月1日启动对未接种新冠疫苗人群的Ⅰ期临床,5月9日又在湖南省启动用奥株疫苗做加强针的序贯接种临床研究。科兴生物则在5月19日宣布,将启动一项在江苏省开展的奥株疫苗序贯临床试验。科兴生物品牌与公共关系总监刘沛诚告诉财新,二价、三价奥株灭活疫苗的研究也在推进,目前还没取得临床批件。

      2022年5月1日,杭州,医护人员进行注射前准备工作。当日,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临床研究正式在杭州启动。 图:张煜欢/中新社   国药中生首席科学家张云涛曾在4月说,奥株疫苗临床研究预计需三到四个月完成。他还介绍说,目前计划在已接种二针或三针原型株灭活疫苗基础上,间隔3个到6个月和6个月以上两组分别接种一针或二针奥株疫苗,并开展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观察。另外,会在空白人群中同步开展奥株单独接种试验。“如果这部分临床研究获得数据,空白人群可直接打新疫苗。”

      虽然国内灭活疫苗技术成熟、量产能力强,但押注灭活路线推出奥株疫苗,业内争议较大。首先是更新速度问题。“不像mRNA和腺病毒载体这样的技术平台可以根据公开的基因序列直接合成,灭活没有毒株做不了疫苗,启动时就容易慢人一步。”有疫苗企业人士表示,“灭活苗换毒株调整的时间就相当于开发一个新产品,没有捷径可走。”

      原始株灭活疫苗的防感染效果不尽如人意,也削弱了业界对奥株灭活疫苗的信心。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主任丁胜认为,在奥密克戎出现之前,灭活疫苗防止德尔塔等其他变异株感染的效果就有不足之处,“本来在2021年中是有机会通过更换佐剂或其他方式来提升国产灭活疫苗的基础保护力,但当时企业意愿不强,错过了这个机会”。

      参照海外研发进展,mRNA疫苗更新速度快、基础保护力高,使其成为奥株疫苗的热门候选。全球惟一两款“撞线”Ⅱ/Ⅲ期临床试验的奥株疫苗,即前述Moderna和辉瑞/BioNTech疫苗,都采用了mRNA技术路线。

      2022年4月11日,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Sputnik News报道,俄罗斯联邦生物医学署新闻处发布消息表示,该署圣彼得堡疫苗与血清研究所开始批量生产新冠疫苗Convasel。图:Alexander Galperin/视觉中国

      2022年1月2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其国产新冠疫苗Turkovac投入使用。图:Cem Tekkesinoglu/视觉中国   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解释说,mRNA疫苗更换毒株,只需要更新mRNA分子上的部分片段,疫苗的大部分成分可以沿用;而且其生产过程属于化学合成,在所有技术路线中更新速度最快。

      国产新冠mRNA疫苗研发企业斯微(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斯微生物”)首席科学官沈海法接受财新采访时表示,mRNA疫苗从确定更换毒株到实际生产出可用于临床的产品,快的要几周,慢的不超过两个月。

      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下称“康希诺生物”)、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康泰生物”)均未沿用自身获批产品的腺病毒载体和灭活路线,转道mRNA开发奥株疫苗。6月9日,康希诺生物发布动物实验数据称,其基于mRNA技术路线研发的贝塔株疫苗mRNA-Beta和奥株疫苗mRNA-Omicron具有较强的免疫保护能力。采用mRNA-Omicron作为加强针,不管是对mRNA-Beta进行同源加强,还是对康希诺生物腺病毒载体疫苗克威莎进行序贯加强,都可提高对奥株的中和抗体水平。

      康泰生物则在3月底对外透露,与嘉晨西海合作研发,已完成奥株疫苗及多价疫苗的免疫效果验证评价工作,制备的奥株mRNA疫苗在小鼠体内可诱导高滴度的中和抗体,但并未披露试验数据。

      重组蛋白疫苗应用历史悠久,安全性记录良好,在适当的抗原设计和佐剂加强下防感染率水平较高,也是全球一大热门路线。该路线中,目前中国只有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下称“智飞生物”)的“智克威得”于2021年3月拿到新冠疫苗“入场券”,并在今年2月获准用于加强针,3月1日正式获批附条件上市。

      目前,智飞生物基于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团队的研究成果,正在推进一种重组蛋白二价疫苗的研发,针对德尔塔和奥密克戎两种变异株。据媒体6月17日报道,目前该疫苗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预计在7月进行临床申报。

      但重组蛋白疫苗的生产工艺较复杂,量产时保持品控稳定挑战较大。重组蛋白生产要将所需要蛋白的基因编码进细胞内,然后培育细胞,之后对细胞进行破壁、过滤,获得纯度较高的蛋白。这会拖累重组蛋白疫苗的更新速度。陆蒙吉表示,新冠重组蛋白疫苗的开发比mRNA慢,但由于蛋白合成不受病毒自身生长速度限制,通常快于灭活。然而,因工艺复杂,厂商生产水准不一,“不能绝对地说重组蛋白和灭活哪个一定更快”。

      但不管选择何种技术路线,多家国内疫苗企业对财新表示,使用新毒株替代武汉野生株,是业内公认的新冠疫苗研发大趋势,大多数团队也在着手准备。但是,已有新冠疫苗获批的企业,技术成熟度、生产准备、资金积累、获批预期都更有优势,企业更新疫苗的意愿更为强烈。而对为数众多仍在推进原始株疫苗研发进度的企业,则要面临优先争取产品尽快获批,还是从头开始推进新一代疫苗的两难选择。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朱凤才表示,根据目前的讨论,已经上市的疫苗如果更换毒株,获批上市前仅需要做免疫桥接和小规模临床试验。陆蒙吉则认为,mRNA原始株疫苗数据充分,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大规模研究已开展过多轮,可以考虑参照流感疫苗简化疫苗更新获批程序。但对其他数据还不充分的技术路线,上市流程简化应该更谨慎。

      “审评时,几乎每个专家都问了奥密克戎的问题。”一家近期获得临床批件的企业据此推断,奥密克戎的保护效力将是未来新冠疫苗研发和审批难以绕开的话题。

      到底谁能胜出,取决于疫苗的实际效果。艾棣维欣(苏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下称“艾棣维欣”)执行董事张璐楠认为:“核心点还是,在病毒变异背景下,企业开发的疫苗还有没有效果?如果目前有效,在病毒不断变异的背景下,未来上市使用能不能仍然有效?”

      重组蛋白:起大早赶晚集   押注“下半场”奥株疫苗之余,海内外疫苗研发现状的另一面是,“上半场”的技术路线之争还在持续。原始株疫苗尚未被宣布退出舞台,已斥重资的企业仍在争取下一批“入场券”。

      新冠疫情暴发后,国内长期缺乏创新投入的疫苗行业焕发生机,呈现全面开花之势。抗疫之初,中国便布局了五条技术路径,除了第一代灭活疫苗技术,还包括腺病毒疫苗、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等二代基因工程疫苗,以及第三代核酸疫苗,这包括mRNA疫苗和DNA疫苗。

      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曾因兼顾安全性和有效性,且在乙型肝炎、流感疫苗领域早有应用,技术较为成熟,被给予率先“撞线”的厚望。但它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以最典型的代表美国Novavax重组蛋白新冠疫苗NVX-CoV2373为例,美国联邦政府主导的“曲速行动”以17亿美金重金“押注”,但直到今年6月7日,该款疫苗才经FDA批准成为第四款可用于成人的COVID疫苗,上市进程晚于辉瑞、Moderna两款mRNA疫苗和强生公司病毒载体疫苗。

      据外媒报道,Novavax重组蛋白疫苗之所以在美国迟迟未获紧急使用授权,是因为企业缺乏量产经验,不仅产能有限,且纯度指标不达标。虽然当时Novavax对产能问题予以否认,但在2022年6月,Novavax称已经解决了所有阻碍获批的生产问题,变相承认了此前的困难。

      NVX-CoV2373的安全性问题也同样受到关注。FDA认为,心肌炎、心包炎病例与接种NVX-CoV2373有因果关系,且NVX-CoV2373的心肌炎风险或高于已在使用的mRNA疫苗。

      截至7月1日,WHO公布的最新全球新冠疫苗候选物名单中,重组蛋白技术路线候选疫苗个数占据首位:临床阶段候选疫苗167个,重组蛋白技术路线有54个,占33%;临床前研究候选疫苗198个,重组蛋白技术路线有77个,占39%。

      国内候选疫苗中位列“第一方阵”的两款疫苗也是重组蛋白路径,开发公司分别是四川三叶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下称“三叶草”)和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丽珠集团”)。

      据财新了解,三叶草疫苗用于新冠基础免疫的适应证已进入申报上市阶段,用于加强针的研究处于Ⅲ期临床;丽珠集团疫苗Ⅲ期关键性数据,已递交国家药监局并已申请附条件上市。

      三叶草成立于2007年,主要为传染性疾病、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开发新型疫苗及生物治疗候选产品,目前未有产品商业化。2020年,三叶草乘着大流行的“东风”,成为“新冠疫苗黑马”。2021年11月5日,三叶草正式登陆港交所,发行价为13.50港元/股,共发行1.5亿股,由高盛和中金公司联席保荐。

      然而,本预期于2021年四季度至2022年中期获附条件批准的新冠疫苗SCB-2019,迟迟未有进一步进展。2021年9月22日,SCB-2019Ⅱ/Ⅲ期临床数据公布。数据显示,该疫苗对于德尔塔株保护率79%,而若考虑全部毒株,该疫苗的综合保护率为67%;对于重症和死亡病例,保护率均为100%。

      对比而言,已经在国内投入使用的智飞生物“智克威得”Ⅲ期临床结果显示,3剂接种预防有症状感染的保护率为75.7%,预防重症、危重保护率为87.6%。研究在奥密克戎高峰疫情之前完成,新发病例主要由德尔塔株引起。

      6月5日,三叶草公告,企业已与监管部门沟通了SCB-2019滚动申请提交的最新计划,预计于2022年下半年完成向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EMA、WHO的注册申请提交,并将在获得附条件批准后上市。据此推算,SCB-2019拟上市时间已较预期推迟了近一年。

      老牌药企丽珠集团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合作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疫苗”V-01,也于2021年10月宣布进入序贯加强Ⅲ期临床试验。在两针灭活疫苗基础上进行的序贯加强Ⅲ期临床试验的中期主数据显示,绝对保护率为61.35%,且对于奥密克戎感染导致的新冠肺炎可产生良好的保护力。已发表的Ⅱ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V-01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尤其是在老年人组中。

      这两款疫苗为何还未获批?6月5日,三叶草公告回应注册申请进展时,率先介绍生产预备情况。公告称,基于在中国市场的预期供应需求,以及为简化同时向多个市场供应疫苗的流程,三叶草优化2022年的注册申请和生产策略;受上海等地暴发疫情影响,面临生产基地材料和设备的发货延迟等后勤状况,预计长兴生产基地将在2022年三季度做好准备接受GMP检查。丽珠集团董秘杨亮称,目前暂无生产方面的问题。

      自主可控的本地生产,仍是监管机构考量的重要因素。张璐楠提到,疫苗申报之初,企业就必须与监管部门沟通产品定位,如果定位为国产产品,须遵循“地产化”原则,即最终产品必须能在中国工厂里完全独立自主地生产出来。与之对应的便是进口注册,即海外厂区生产出来的产品进口到国内。

      张璐楠告诉财新,后续谋上市的疫苗企业面临一个共性的难题:全球先后经历阿尔法、贝塔、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多种新冠病毒变异株引起的疫情,加之已上市新冠疫苗接种扩面迅疾,在现实场景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早前一些临床研究设计已经不能达到监管方相关要求,而企业很难在较短时间拿出新的数据,导致获批进展延缓。

      他进一步解释说,现在进展靠前的疫苗研究启动都较早,临床试验也多在未接种疫苗人群中进行。但现实情况是,全球绝大多数人已经接种过疫苗,因此未接种疫苗的人群的试验效果不能反映真实世界的情况,试验临床意义受损。

      张璐楠指出,企业与监管部门沟通的结果就是,调整临床试验方案,补充已完成基础免疫人群的序贯试验。

      6月14日,三叶草宣布,评估SCB-2019作为异源新冠加强针对既往免疫接种灭活、mRNA或病毒载体疫苗效果的Ⅲ期试验完成首批受试者接种,预计将在三季度获得第三针加强组关键数据。已公布序贯加强Ⅲ临床试验部分数据的丽珠集团称,关于疫苗研发、疫情变化及预期均有诸多不确定性,对企业而言,目前主要仍是将精力放在现有新冠产品的研发及申报上市工作上,Ⅲ期关键性数据均已递交,暂无进一步更多进展。

      一名资深医药行业投资人则认为,部分疫苗创新企业尚无产品商业化,前期专注于研发和临床试验,缺乏对审批和上市后推广的考量和布局,因此影响了产品上市进程。杨亮表示,最终审批结果要看国家审批或使用的整体考量,企业会全力以赴推进与配合。

      就差“临门一脚”的企业还在努力。然而,基于国内已经连续13个月没有新的新冠疫苗“出线”的现状,企业对后续候选新冠疫苗获批前景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前期疫苗研发到上市的特殊速度恐难再现。据财新此前了解,三叶草SCB-2019未能获准按照紧急使用申报,而需遵循正式上市获批的完整流程。有疫苗研发企业反映,虽然药监内部仍设有专门的新冠审评团队,企业也可以滚动提交申请,加速审批过程,但较疫情初期,审批正回归疫情前的正常门槛,步伐放缓。在常规情况下,一款疫苗从研发到上市需要8年—10年,成功率也仅为20%。此前,埃博拉疫苗历经5年,寨卡病毒疫苗也耗时2年。

      最近一次获批“里程碑”相对密集的时期是今年4月。4月3日,石药集团发布公告称,其开发的新冠mRNA疫苗“SYS6006”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次日,康希诺生物也宣布其新冠mRNA疫苗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件。4月26日,国家药监局又同时批准了科兴生物和国药中生的奥株新冠灭活疫苗进入临床研究。4月29日,斯微生物也宣布公司有一款新冠mRNA疫苗在中国获批临床。

      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内新冠疫苗审批沉寂数月后迎来“小爆发”,除企业自身研发取得进展外,也与2022年上海疫情暴发后官方重新重视疫苗效力问题相关。2022年3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加强疫苗、快速检测试剂和药物研发等科技攻关,使防控工作更有针对性。

      多名行业人士预测,明年将是候选疫苗获批的关键时间点。张璐楠认为,新一代疫苗面市时,疫苗技术上可能会取得重大突破,比如出现多价甚至广谱疫苗,又比如改变递送方式,出现微针、吸入式疫苗,使得疫苗接种更为便利。

      前述两家企业亦在原有技术路线上,启动了新一代疫苗的研发。杨亮称,针对奥密克戎株与新一代疫苗,公司也有很早开始启动二价苗以及特异性疫苗的临床前研究与申请工作,但目前工作重点仍是V-01上市申请。

      5月底,三叶草宣布,潜在广谱嵌合型新冠候选疫苗SCB-2020SⅠ期临床试验完成首批受试者接种。这是一个基于贝塔变异株和野生型毒株嵌合型的S三聚体蛋白开发的二代广谱新冠候选疫苗。该产品将水包油乳化型佐剂系统推至临床阶段。

      有疫苗研发人员提到,不同重组蛋白疫苗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抗原和佐剂的设计,两者都会直接影响免疫原性、保护效力和安全性。由于只是病原体的一部分蛋白作为抗原,重组蛋白疫苗本身激起免疫反应的强度不高,需要搭配佐剂使用。

      佐剂是国内疫苗研发的“软肋”,目前广泛使用的铝佐剂,使用已有百年历史,可靠性高,但免疫原性相比更新的佐剂来说较弱。三叶草的SCB-2019使用美国Dynavax公司研发的CpG 1018佐剂以及传统氢氧化铝佐剂,丽珠V-01和智飞生物一样采用常规氢氧化铝佐剂。

      有疫苗企业人士表示,更具创新性和更有效的新型佐剂长期受跨国企业主导,国内外现阶段技术尚有很大差距。

      mRNA国内寻求突围   相较于重组蛋白,mRNA技术虽然诞生于上世纪,但因核心成分mRNA分子是遗传物质,各国监管部门对批准其用于疫苗生产一直极为审慎。但在空前激烈的新冠疫苗研发竞赛中,与其他技术路线多涉及生物制品培养不同,mRNA疫苗生产属于化学合成,研发速度优势充分显现。

      Moderna和辉瑞/BioNTech的两款mRNA疫苗的保护效力数据不俗,大规模接种两年多后暂未报告严重安全性问题,逐渐被海外广泛接受。

      在海外大放异彩的mRNA技术路线,在国内仍在寻求“突围”。“2020年科技部宣布(中国新冠疫苗研发)五种技术路线,当时我们就参与了,但现在mRNA一款都没有审批上市。”沈海法说。

      业内普遍认为,国产新冠mRNA疫苗被寄予厚望却“难产”,与技术上的客观差距直接相关。“目前全球只有两家企业掌握mRNA疫苗产业化的全套技术,中国尚处于追赶的阶段。”云顶新耀首席运营官兼疫苗业务负责人张晓帆表示。云顶新耀引进了一款加拿大Providence公司处于Ⅱ期临床试验阶段的新冠mRNA疫苗,正在推进其在国内的商业化开发。

      与海外头部企业数十年的技术积累相比,国内专攻mRNA技术的企业“年轻”得多。斯微生物成立六年,在国内赛道里已算得上“老牌”企业。一名斯微生物内部研发人士坦言,国产新冠mRNA疫苗“包括我们在内,各家技术都有瑕疵,‘起跑线’与海外有差距”。

      但海外新冠mRNA疫苗的进口注册和技术转移,仍在走漫漫谈判路。2020年3月,复星医药向BioNTech支付至多8500万美元的许可费,以在大中华地区独家开发和商业化复必泰疫苗。但2021年7月对外透露药监局已经通过对复必泰的专家评审后,此后复星医药不再回应市场对获批预期的疑问。今年4月,知情人士向财新透露,BioNTech正与中国就复必泰进口注册事宜进行谈判,BioNTech对推进对华技术转移持开放态度,中国政府主管部门也已充分知悉。BioNTech和复星医药此前已进行一些前期对接,但技术转移“还存在本地合作方技术承接能力和生产质量控制水平的现实考量”。谈判进展至今未向外界公布。

      对自主可控的追求,让国产新冠mRNA疫苗呼声高涨。2021年,在其他几款路线相继有产品获批后,国内曾爆发空前的研发和投资热情,争夺首款国产新冠mRNA疫苗“桂冠”,但尚无一家撞线。

      进度一直领先的是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沃森生物”)与苏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艾博生物”)合作开发的AWcorna,目前正在开展海外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同时在中国作为加强针接种的临床试验向Ⅱ期推进。值得注意的是,AWcorna的海外Ⅲ期临床试验早在2021年8月便已获批,但企业至今未宣布Ⅲ期到达终点,也还未披露Ⅱ期数据。综合企业不同时间段披露的信息,AWcorna的上市进度已多次延迟。

      1月,AWcorna Ⅰ期临床试验数据“姗姗来迟”,但在Ⅰ期试验中最为核心的安全性数据上,AWcorna表现不佳。18岁—59岁健康成人志愿者在接种两剂15μg疫苗后90%出现发热,25μg组100%接种后出现全身性不良反应。研发方随后回应称,试验方案严格限制了退热药物的使用,造成了对不良反应的放大效应。

      从研发起点看,斯微生物也属于国内“第一梯队”。2021年1月,斯微一代候选mRNA疫苗获得Ⅰ期临床试验批件。当年6月,斯微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航文透露,将“很快”进入临床Ⅱ期。但到了8月,西藏药业忽然宣布与斯微生物2020年6月达成的疫苗合作开发协议生变,其不再享有这款疫苗的全球独家开发、生产、使用及商业化权利,前期投资转变为股权投资款。之后,这款疫苗再无新进展披露。

      沃森/艾博仍在继续推进。5月31日,研发方公布AWcorna作为灭活疫苗加强针的序贯接种Ⅰ期试验数据。300名受试者接种在2剂灭活疫苗基础上,分别接种AWcorna疫苗或科兴灭活疫苗作为加强针。AWcorna组产生的中和抗体,对原始株、德尔塔株和奥密克戎株分别是灭活疫苗组的3.8、6.5和4.4倍。在安全性上,未报告严重不良反应,但发烧比率达33.5%,明显高于灭活疫苗组的4%。综合来看,数据支持AWcorna继续进行加强针试验,但其优势较灭活疫苗不够明显,更弱于海外竞品。

      斯微生物转而推进迭代产品。2021年9月,斯微宣布开启迭代产品临床试验,目前已经在老挝开展Ⅱ期临床试验,暂未披露Ⅰ期试验数据。沈海法介绍说,迭代疫苗加入了新的突变点位D614G,并更新了配方比例和mRNA分子结构。

      除了研发瓶颈待突破,mRNA疫苗涉及复杂的化学成分生产和控制,国内相关经验匮乏,企业未来还要闯量产工艺关。蓝鹊生物联合创始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林金钟此前曾告诉财新,mRNA疫苗涉及的原材料多达三四百种,其中一些关键原材料国内供应链还不完善。沈海法也表示,国内此前缺少微流控仪器等量产mRNA疫苗所需的关键设备,斯微已投入大量资金与设备商合作研发并取得进展。

      2021年底,Moderna在一场专利官司中落败,又引发了业内对国产mRNA专利风险的担忧。mRNA疫苗中,真正起效的是mRNA,而LNP(脂质纳米颗粒)起到关键的保护和递送mRNA的作用。LNP专利目前由两家加拿大公司持有,该技术被Moderna和BioNTech用于开发新冠疫苗,后者已经间接取得了专利授权。而Moderna后续可能需支付高额专利赔偿。

      除斯微生物使用自主研发的LPP(脂质多聚复合物)平台,国内其他在研新冠mRNA疫苗仍基于LNP平台。沈海法称,如果使用LNP平台,虽然可以在技术细节上进行创新,规避部分“子专利”,但很难逃脱LNP“母专利”的涵盖范围。沈海法认为,LPP平台递送mRNA更定向,安全性上更有优势。不过,该平台目前还没有成熟产品面世。

      有资深疫苗研发人员表示,总体而言国内目前在mRNA领域中仍缺乏基础技术及其体系的研究,因此在国外已形成该领域技术的多重专利壁垒前,还需要更多工作积累和体系建设。

      为了让mRNA尽快在国内突围,监管部门也在“追赶”。沈海法表示,中国目前还没有mRNA产品获批,审评审批标准需“不断地积累经验”。“要批一种药物,需要了解这个药物,还要有一系列的检测指标和方法。国内没有批过mRNA,所以要(企业和监管部门)加强交流,完善相关流程。”

      复星医药负责人在6月底一次内部交流会中回答投资者问题称,猜测监管部门对mRNA技术路线仍持观望态度。他还表示,公司对复必泰疫苗获批抱有期望,仍在向监管部门滚动提交序贯接种试验数据。

      虽然领先者已不同程度受挫,但赛道仍然拥挤。除2021年便陆续入局的艾美疫苗、锐博生物—阿格纳生物、国药中生复诺健、瑞科生物等,随着2022年4月康希诺生物、石药集团两款新冠mRNA疫苗获批临床,新的重量级企业仍在涌入。

      2021年9月3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的抗新冠变异毒株的二代升级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左)和国药中生复诺健研发的mRNA新冠疫苗(右)。 “非主流”DNA和腺病毒   相比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的mRNA技术平台,同为核酸疫苗的DNA疫苗赛道稍显“冷清”。

      DNA疫苗发挥作用的机制,是通过将编码外源性抗原蛋白的基因重组到真核表达元件的质粒中,然后将质粒导入宿主体内,利用宿主细胞中的遗传物质表达抗原蛋白,通过抗原蛋白诱导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艾棣维欣在重组蛋白疫苗和DNA核酸疫苗方面有多年积累,但针对新冠疫苗研发,并未走热门的重组蛋白赛道,而是选择后者,成为国内为数不多从事新冠DNA疫苗研发的企业。

      对于这一选择,张璐楠给出的理由是:新冠疫情出现之前,尚无人用DNA疫苗被批准上市,探索的实践结果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虽然挑战巨大,但是一旦突破,就意味着新的技术平台得到验证,未来应用潜力巨大。

      这恰恰成为许多研究者放弃DNA疫苗的理由。新技术的出现容易引起公众的质疑:DNA疫苗免疫原性恐难敌mRNA,且质料在人体存在时间较长,存在DNA序列被整合到基因组中的潜在安全性风险。

      “现有证据没有办法排除长期副作用。”陆蒙吉提到,DNA疫苗改变基因组组成的隐患始终存在,过去更多考虑将这一技术运用到癌症、艾滋病等威胁生命的疾病领域。随着新冠病毒不断变异和人群免疫力的增加,其感染后危害性有限,因此在收益与风险权衡时,疫苗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再考虑使用这类潜在风险高的疫苗可能性极低。

      张璐楠坚称,疫苗实际效果有待实践来检验。艾棣维欣新冠病毒DNA疫苗pGX9501(INO-4800)2020年7月获得临床试验批件,2021年6月开展Ⅲ期临床试验。就在今年5月,艾棣维欣合作方Inovio宣布计划停止该款疫苗作为基础疫苗的一项Ⅲ期临床试验,转而调整为加强针项目临床方案。其公告称,新冠感染后重症发生率较低,这将增加试验规模和成本。基于COVID-19流行所处阶段,及基础免疫的普及,异源加强针市场提供了更大的机会。因此,不会优先将INO-4800评估为两剂基础疫苗,而是重点将其作为COVID-19疫苗的异源加强针进行研究。据悉,由世界卫生组织支持的INO-4800,作为基础疫苗的Ⅲ期团结试验仍在正常进行。

      张璐楠介绍说,INO-4800目前已经完成在接种过灭活疫苗人群上的序贯免疫试验,并正在海外国家递交产品作为加强针的上市申请。此外,艾棣维欣还在开发新一代针对沙贝科冠状病毒的广谱性疫苗。

      全球已有一款DNA新冠疫苗用于人体。据《自然》报道,2021年8月,印度药品监管机构批准印度医药公司Zydus Cadila研发的DNA疫苗ZyCoV-D在12岁及以上人群中使用。针对2.8万名受试者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的有效性为67%,效果比多款已经上市的其他技术路线疫苗差。但研究者指出,相关临床试验是在奥密克戎株蔓延时进行的。日本AnGes、韩国Genexine、意大利Takis等公司仍在进行DNA疫苗相关临床试验。

      另一“小众路线”腺病毒载体疫苗,已经在国内获批附条件上市,仅需接种一针,但对比同期获批的灭活疫苗,康希诺生物和军科院合作研发的该款疫苗销售额难言理想。“腺病毒(疫苗)海外也不是主流。”有疫苗研发人员表示,除了安全性方面的争议,现有研究表明,该技术路径效果也一般。

      全球已获批腺病毒疫苗的表现,挫伤了行业对这一技术路线的信心。强生新冠疫苗于2021年2月获批在美国紧急使用,受血栓相关报道、生产问题(包括合同制造商意外混淆成分)以及民众对疗效担忧的影响,该款疫苗在高收入国家一直较少使用。在安全性方面,同种技术路线的阿斯利康面临相同争议,甚至一度被多国叫停接种。几经波折后,5月23日,阿斯利康宣布COVID-19疫苗Vaxzevria已在欧盟获EMA批准作为成人的第三针加强剂。

      腺病毒载体疫苗有效性现实表现也稍显逊色。智利2021年8月公布的真实世界数据显示:辉瑞mRNA疫苗和阿斯利康腺病毒载体疫苗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有效率相当,但预防有症状效果差异较大,前者达87.7%,后者仅为68.7%。

      英国卫生安全局Nick Andrews团队研究发现,两剂辉瑞mRNA疫苗接种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保护率为35%;两剂阿斯利康腺病毒载体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感染的有效性趋近于零。

      陆蒙吉表示,腺病毒疫苗构建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由于相当大一部分人过去已经自然感染过腺病毒,人体本身对腺病毒预存的免疫存在可能会影响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强度,从而影响保护效果。同理,腺病毒疫苗也无法无限次使用,最多加强一次,之后载体就会“失活”,后续针次的有效性相比第一针或大打折扣。

      广谱疫苗很遥远   新冠病毒持续变异,各类变异株层出不穷。为迅速应对,科学界和变异株正在开展一场时间上的较量。目前有三大研发思路:一种是单价疫苗,研制针对单一变异株的特异性疫苗,整个开发路径不变,只是更换毒株,这一过程较为简单直接;第二种是含有来自不同变异毒株的抗原的多价疫苗;最后一种是泛SARS-CoV-2/广谱疫苗,这被认为是一种更可持续的长期选择。

      EMA近日表示,根据新出现的数据,针对两种新冠毒株(其中一种应该包含奥密克戎毒株)的二价mRNA疫苗,或能在扩大免疫反应方面提供一些优势。二价疫苗最初可考虑用作加强剂,等将来有更多数据可用时,可能会支持将它们用于初级疫苗接种。

      中国企业多价疫苗研究刚刚起步。6月22日,神州细胞率先披露其重组新冠病毒阿尔法+贝塔变异株S三聚体蛋白疫苗SCTV01C Ⅰ/Ⅱ期临床试验期中分析结果。在阿联酋入组的234人临床研究显示,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真病毒交叉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达800以上。此外,神州细胞还在SCTV01C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四价重组蛋白疫苗SCTV01E,抗原成分含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株。5月27日,沃森生物登记了一款基于阿尔法+贝塔变异株S蛋白嵌合体设计的二价mRNA疫苗RQ3013的Ⅰ期临床,预计8月完成。

      尽管已经披露的国外二价mRNA疫苗的加强免疫效果令人欣慰,但有资深疫苗研发人士认为,目前的问题是如何从病原免疫学的角度寻找具有更大意义的广谱免疫原性的抗原结构,而不完全是被动地跟着毒株的变异走。更进一步的追求,是探讨疫苗接种后如何具有更持久的免疫效果。

      陆蒙吉提醒说,对于“广谱”的概念一定要进行严格区分,所谓的“广谱性”到底是基于什么原理。比如依靠高抗体滴度营造出“广谱效果”的疫苗,当抗体滴度随时间下降到一定水平后,所谓的“广谱抗病毒能力”便可能不复存在。

      “从原则上来看,比较推荐基于细胞免疫的广谱性设计。”陆蒙吉解释说,细胞免疫不太容易受到含有主要中和抗体表位的病毒受体结合域(RBD)变异的影响,相比抗体反应,广谱性更好。在众多技术路线中,核酸、病毒载体疫苗诱导细胞免疫效果更明显。

      目前做广谱疫苗更主流的策略,是选择在不同突变株中保守不易突变且强免疫原性的抗原表位,希望用它产生比较广泛且高效的中和抗体。张璐楠提到,从理论上来说,广谱疫苗开发有一定可行性,现有研究发现病毒变异过程中有很多不变的保守区间。

      但张璐楠坦言,绝对的广谱是指找到一个靶点,无论病毒如何变异都逃不出设计的结构,“这是非常难实现的,甚至有可能永远无法实现这个绝对广谱的目标”。现在所谓的“广谱”疫苗,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比如可以抵御奥密克戎各亚型的疫苗。

      流感疫苗已有70多年的历史,但迄今为止,仍没有持续有效的通用型流感疫苗上市。

      丁胜认为,广谱新冠疫苗是一个长期研发的需求,研发的关键在于抗原的设计,国内有相关基础研究正在进行,但疫苗研发仍处于早期发现和研究阶段。

      2021年12月底,上海博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与美国Fulgent Genetics公司、复旦大学姜世勃团队签署合作开发广谱β属冠状病毒B谱系疫苗的协议。据博沃生物董事长吴克介绍,目前开发处于概念验证完成的实验室阶段,企业拿到实验室样品后,需要按照未来商业化生产的定位重新进行工艺开发,比如调整配方、加入添加剂或(和)稳定剂等,最终成品采用的生产技术可能与样品大相径庭。

      “实验室阶段做的东西相当于一个沙盘,通过沙盘的方式告诉企业,这边盖一个房子大概是什么样的、行不行。真正去盖的时候,企业还要考察‘地基是不是稳固’‘沙盘下有没有暗河’等现实情况。”吴克介绍说,算上临床试验,整个产品开发周期至少还需要一年多。国内康希诺生物、石药集团与国药中生等其他企业,亦在广谱疫苗领域有小幅“迈步”。

      全球尚无真正意义的广谱疫苗上市,新冠广谱疫苗的研发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辉瑞首席执行官Albert Bourla曾在4月表示,该公司正在尝试开发广谱新冠疫苗,以应对更多变体,但目前仍未有相关计划流出。

      美国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在2021年4月5日启动一款纳米疫苗SpFN的Ⅰ期临床试验,随后该所的研究人员希望用来自其他冠状病毒的蛋白质开发新版疫苗,以提供涵盖新冠和其他冠状病毒的广谱疫苗。据悉,该试验在2021年12月完成。另一家英国公司Emergex Vaccines研发出T细胞疫苗PepGNP-Covid19。这种疫苗旨在激活T细胞免疫,成为有效应对变异的广谱疫苗。该疫苗Ⅰ期试验于2022年1月在瑞士正式启动。

      传染病预防创新联盟(CEPI)、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还宣布分别拨款2亿美元和4300万美元用于研发广谱疫苗,旨在预防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多种冠状病毒。但在受到两所机构资助的广谱新冠疫苗项目中,目前仅有SpFN、美国公司Gritstone与曼彻斯特大学合作研发的mRNA疫苗GRT-R910、ImmunityBio公司研发的双抗原T细胞疫苗hAd5 Spike+Nucleocapsid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广谱’概念虽然存在,但难在设计。”长期致力于疫苗临床评价的朱凤才表示,“(距离广谱疫苗诞生)很遥远,因为难度太大。”

      新冠概念热退潮   不可否认,新冠疫苗的科研意义依然重大,但资本市场对其态度趋冷。一名资深医药行业投资人告诉财新,奥株疫苗研发的新动向也并未激起市场热情。

      他介绍说,国产新冠疫苗上一波投资热潮是在2021年7月、8月间,当时新冠变异毒株在广州和深圳引起规模性本土疫情,先上市的疫苗产品利润初显,而新技术平台的开发相继迎来临床进展,“企业像打了鸡血一样往前冲,里程碑一个又一个被达成,资本方摩拳擦掌希望赶在下一个里程碑到来之前进入”。

      以一度成为投资机构竞相追逐的“香饽饽”三叶草为例,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晓东、百济神州总裁吴晓滨等多位医药领域著名人士,曾以不同身份加入董事会助其“吸金”。2021年2月23日,三叶草宣布完成2.3亿美元C轮融资并获得超额募集。本轮融资由高瓴创投和淡马锡共同领投,海松资本和奥博资本参投,原股东康禧全球投资基金追加投资。至此,三叶草12个月内总融资额超过4亿美元。前述投资人表示,在新冠疫苗赛道的高光时刻,投资机构想要在其中谋得一席之地,光有钱不行,还要“带资源进组”。

      2021年以来,mRNA疫苗给辉瑞和Moderna带来巨额回报后,国内mRNA相关企业备受资本追捧。2020年6月艾博生物联合沃森生物启动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研发。2021年11月,艾博生物宣布完成3亿美元的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软银愿景基金联合原股东五源资本共同领投。这是当年8月完成惊人的7.2亿美元C轮融资后,时隔三个月的又一轮战略融资。以此计算,艾博生物半年内融资额已超10亿美元。同年6月,斯微生物也获得2亿美元融资。

      但在多家企业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审批也放缓后,市场对疫苗企业整体态度进入调整期,新冠疫苗资本退潮势头已经难以挽回。

      多只新冠疫苗股先后步入下行通道。2020年8月登陆科创板的康希诺生物,以高价发行,但错过了A股市场疫苗股首轮炒作热情的红利,直到2021年4月才迎来一波强势拉涨,股价从350元左右经两个多月涨至最高逼近800元大关。但漫长的回调也随之而来,扭亏为盈的亮眼年报“成绩单”也未能支撑其股价“翻身”。今年7月,康希诺生物已跌至200元以下。

      同时布局mRNA、重组蛋白和腺病毒路线的沃森生物,股价也遭遇“腰斩”。从新冠疫情暴发至2020年8月初,沃森生物攀上90元大关,随后行情阶段性起色难掩跌势,目前股价已跌破50元。

      智飞生物2020年7月底时股价最高涨至193元,较年初涨近3倍,随后行情虽有阶段性反复,但2021年5月中旬再度见顶,后又一路滑落,2022年6月一度跌至83元,此后略有回升,截至7月1日停留在113元。

      mRNA疫苗成为欧美国家的首选疫苗后,Moderna和BioNTech股价曾一度见顶,从10至20美元一路冲至450美元以上,随着新冠疫苗接种需求放缓,Moderna和BioNTech股价已经大幅回调。

      “乘大势”的企业获益程度已经出现分化。前述资深医药行业投资人提到,因新冠疫苗研发和临床进展情况不一,不同公司处境也不一样:一些企业在临床早期阶段,已经发现产品效果不理想,持续投入只会让钱“打水漂”,便转而把融到的剩余资金投入其他产品,这实际比已经完全铺开Ⅲ期临床的企业“省下不少钱”。

      上述资深医药行业投资人提到,前者账上还有资金,有机会再做新产品的Ⅰ期,故事还可以继续讲,而后者已经毫无退路,除非获批在市场“分一杯羹”,才有机会翻身。

      最明显的案例,便是三叶草“孤注一掷”的选择。6月5日,三叶草公告称,暂停一个肿瘤项目和两个生物类似药项目的继续投入,全力推进新冠疫苗成功上市。

      据三叶草2021年年报披露,其账上现金有27.67亿元,主要是首次公开发售、C轮融资以及GAVI(全球疫苗免疫联盟)预购协议所得款项,2021年仅研发费用就高达18.26亿元。这意味着,如果后续仍维持2021年的研发开支水平,公司现金流或将吃紧。此外,公司还计划3亿美元贷款授信用于未来新冠疫苗上市后的商业化运营。

      三叶草公告称,在完成内部科学、财务和战略评估后,新冠候选疫苗SCB-2019的注册申请是公司当前的首要任务。据其2021年年报,截至2021年底,因开发新冠疫苗,三叶草亏损额已扩大至60.16亿元,较2020年9.13亿元的亏损额又增长近5倍。

      以决然的姿态竞争新冠疫苗赛道的三叶草,是否有望获得可观的回报?根据招股书,三叶草对新冠疫苗未来潜在市场有一个极度乐观的估计:到2026年,全球所需约150亿剂的新冠疫苗。“尤其在出现新变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定期的加强接种或再接种,导致未来数年全球对新冠疫苗有巨大需求。”三叶草称。

      然而,多名行业人士称,新冠疫苗的需求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中国新冠疫苗基础免疫覆盖率已接近九成。截至6月27日,全国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12.6亿人,覆盖面达89.41%;第一剂加强针接种提升空间巨大,目前仅完成7.9亿人。

      “后面主要看加强针和序贯市场。”另一名投资人表示。然而,国内新冠疫苗的需求主要靠政策推动,具有不确定性:是否打第四针、第五针?如何打?答案尚在迷雾中。

      需求量无法预见的同时,疫苗价格持续降低已成为行业共识。前述投资人认为,除非开放自费市场,否则已经不太能指望单支疫苗能产生丰厚的利润,未来盈利主要靠量。

      他补充提到,灭活等传统技术路线的疫苗已经大规模投入使用,即便基于新技术平台开发的疫苗上市,短期取代前者也不太现实,“大家广泛接受需要时间”。

      行业已经将国外市场放在与国内市场同等重要的位置。多名行业人士认为,新冠疫情发生后,越来越多国内疫苗企业拿到WHO紧急使用授权,逐步走向国际市场,而第三世界国家疫苗基础针覆盖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前景可期。

      已有研究证明,目前所有疫苗对人体的保护时间都是有限的。前述投资人认为,在没有解决免疫持久性问题之前,国际市场仍会有较为频繁的需求,至少两三年内有一个确定的市场。

      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开始启动新冠疫苗第四针接种。3月21日,英国英格兰地区启动了春季加强针接种,面向完成第三针疫苗接种3个月后的年满12岁免疫系统较弱人群。3月24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召开疫苗分科会,决定追加购买1.45亿剂mRNA疫苗,用于第四针接种,接种对象为已完成第三针接种的所有人。

      但需求正在下落。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2020年12月到2022年5月中旬,美国各地药店、各州、联邦机构等共丢弃约8210万剂新冠疫苗,相比截至2月底被浪费的6500万剂有所增加。在5月底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Moderna首席执行官斯特凡内·班塞尔(Stéphane Bancel)曾表示:“我们通过华盛顿的大使馆联系其他国家政府,但没人想要⋯⋯我正在把3000万剂疫苗扔进垃圾桶。”

      “整个市场投(新冠)疫苗这个事,我觉得从去年底已经基本结束了。”前述资深医药行业投资人认为。

      吴克认为,新冠疫苗研发竞赛不是一场“百米跑”,而是一场“马拉松”,起跑阶段冲锋在前的运动员并不一定是最后的“胜利者”,最终获胜的一定是有耐力和韧性的运动员。

      一款疫苗“跑完全场”的投入数以亿元计。张璐楠介绍说,一般而言,开发一款疫苗临床阶段前花费2000万—3000万元,Ⅰ期临床1000万—2000万元,Ⅱ期临床3000万—5000万元,而用于验证疫苗在大规模人群中安全性和有效性的Ⅲ期临床是“重头戏”,投入破亿元。

      但留给新冠疫苗企业的市场席位已经不多了。有疫苗研发企业人士认为,新冠疫苗国内市场容量在个位数,最终脱颖而出的“玩家”要实现差异化定位,比如效果佳,安全性特别突出,适合老人、小孩等高风险人群等,但“最终产品不会特别多”。

      前述资深医药行业投资人表示,领头企业具有先发优势,赚钱后可以通过技术迭代,保持竞争优势地位,“后来者”想要超越前面的人,必须真正具有临床价值和比较优势。

      市场在等待下一个“里程碑式”的临床研究结果或者产品出现。

    1. “基石计划”在路上

      文|财新周刊 罗国平

      旨在增加中国自有铁素资源供应的“基石计划”,正在全国铺开。

      中国钢铁业产量占全球半壁江山,但在全产业链中,铁素资源极度依赖海外进口。资源安全保障不足,被业界视为最突出的“卡脖子”问题。铁素资源,主要指铁矿石与废钢。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进口铁矿石对粗钢铁素资源的贡献在六成以上;而包括国产铁精粉和废钢在内的自有资源部分,对粗钢铁素资源的贡献只有35%至36%,其中国产矿仅15%至16%。整体来看,冶金工业规划院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0年,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一直在80%以上,2021年降至76.2%。

      铁矿石进口来源地高度集中,从澳大利亚和巴西两国进口的矿石,对中国粗钢铁素资源的贡献占比超过一半。其中近五年来,澳大利亚每年向中国供应约6.7亿至7.1亿吨矿石,在进口矿总量中占比约60%;巴西供应2.3亿至2.4亿吨,占比约20%。而中国海外权益矿供应占进口矿的比重极低,2020年仅约8%。“上游集中度很高,是不争的事实。”中钢协副秘书长鲁兆明接受财新专访时说。

      “基石计划”背后的逻辑简单明了——铁矿石价格在高位大幅波动,若从供需层面加以干预,可主动作为的就是加大供应。“去年的230美元(每吨),明显偏离了合理价格区间。”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张龙强向财新称。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推动矿价高企,当年5月12日,Mysteel 62%澳粉现货价格(下称“62%澳粉价格”)创下了233.7美元/吨的历史纪录。

      “基石计划”在此背景下出炉,由中钢协与钢铁企业共同倡议,计划用两到三个“五年”时间,改变中国钢铁工业铁素资源来源结构,以更好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

      鲁兆明介绍称,“基石计划”暂定的阶段性目标是,到2025年,国内矿、废钢消耗量、海外权益矿分别达到3.7亿吨、3亿吨、2.2亿吨,较2020年分别增加1亿吨、0.7亿吨、1亿吨,增幅分别在37%、30.4%、83.3%;此后到2030年、2035年,国内矿与海外矿目标不变,废钢消耗量续增至3.5亿吨、4亿吨。

      如2025年粗钢产量按迄今最高的10.65亿吨测算,国内矿、废钢对粗钢铁素资源的贡献率可至47%,再加上海外权益矿,三类资源对中国粗钢铁素资源的贡献有望超过六成。

      “这关乎市场博弈。”一名了解基石计划的人士指出。

      增加进口还是加大国内矿开发,是钢铁界争议多年的问题。鲁兆明表示,国内矿由于资源禀赋较差,成本竞争力与海外优质资源存在差距,开发确实存在风险。但选择一些竞争力相对较强的项目,适度增加国内矿供给,对提高铁矿石供应的稳定有其必要。

      近年来,中国钢铁产能与产量步步走高,但国内新增铁矿石资源量却因投资不足而下滑:国产铁精粉产量在2014年达到4.05亿吨,在钢价卖出“白菜价”的2015年缩减近1.5亿吨至2.56亿吨,此后一直维持在这一体量。

      因而,“基石计划”的抓手在国内挖潜。鲁兆明告诉财新,中钢协与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经过前期广泛调研与梳理,在“基石计划”中提出了以国内矿山为主的具体项目清单,并将对项目进行跟踪、动态适时调整。其中,国内目前确定有50多个项目,境外有数个大型项目。

      2022年1月,中钢协将“基石计划”行业倡议上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得到了支持。3月至今,为推进国内铁矿项目开发,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已陆续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国家税务总局等七部门相关司局,以及辽宁、河北、安徽、四川、云南、山东、山西、黑龙江、甘肃、新疆等约十个地方政府商讨,以建立协调机制,摸底资源,了解项目推进难点。

      “基石计划”明确两级推进机制。国内铁矿的增产协调机制,参考去产能时建立的国家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该联席会议办公室已向多省份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国内铁矿项目建设的通知》。在地方层面,则明确了地方政府的工作目标与推进责任,并要在审批环节给予具体支持。

      鲁兆明强调,“基石计划”仍以市场化方式推进,由企业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判断、决策并实施。

      但市场不受计划所控,而国有企业投资亏损还有问责风险,这些是“基石计划”面临的主要阻碍。与澳大利亚、巴西不足30美元/吨的完全成本相比,中国铁精矿完全成本的平均水平在70美元至80美元/吨,高出约1.5倍。

      “基石计划”的达成,并非短期可一蹴而就。铁矿价格在2021年5月到达历史新高后开始回落,几经震荡,至2022年6月,62%澳粉月均价在130.47美元/吨,相较疫情前仍高出约七成。近期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增强,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回撤,市场短期对铁矿价格的预期并不乐观。

      此次“基石计划”在市场上不乏支持。一名行业资深分析师即认为,在逆全球化趋势的当下,有必要在国内保有一定量的资源产能,能够最小限度地保障国内生产,以战略缓冲地缘政治带来的供应短缺风险。

      他也提醒,国内新增铁矿资源产能虽然体量较大,但实际释放充满挑战。国内高成本产能在内需萎缩的背景下,面临极大的经营压力,来自外部的成本竞争是另一大挑战。但他认为,推进大型矿山投产仍然可行,特别是以钢厂附属铁矿为主的大中型矿山,这些项目对生产成本不算敏感,且自给率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对外议价能力。若将风险溢价考虑进去,新增产能的释放仍然可期。

      2021年,国内铁精矿新增1400万吨,接下来四年还有增产8600万吨目标。“能不能达到1亿吨,还得看市场。但至少已经有1400万吨的增量基础,完成目标还是具有一定支撑的。”张龙强说。

      高矿价冲击   21世纪以来,中国在铁矿石上的花费,仅次于集成电路和原油所用外汇。

      作为周期性大宗行业,铁矿石价格在此前20年经历多轮循环。21世纪初,铁矿石价格仅约20美元/吨,后因中国需求爆发,铁矿石价格一路飙涨,到2008年冲至第一个高点197美元/吨。此后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及随之而来的产能过剩和供给侧改革、去产能,铁矿价格又在下跌、回升之间反复。

      2016年以来,中国进口铁矿石连续六年超过10亿吨;矿价稳步走高,2016年至2019年,铁矿石进口均价分别为每吨56.7美元、71美元、71.3美元、94.8美元。

      新冠疫情加剧了供需错配。2020年4月以后,铁矿价格连续数月攀升,每吨价格从约82美元涨至年底的约160美元。2021年5月创下230美元/吨的历史高点,6月、7月也持续在200美元/吨以上的高位。后因中国压减粗钢产量、抑制矿石需求,62%澳粉价格自2021年7月15日约218.6美元/吨位置开启单边下跌,五个月跌去六成,之后又一路回升。

      2021年,中国进口铁矿所用外汇达历史新高的1846.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5%。“这几年铁矿石价格大幅波动,对中国乃至全球钢铁业影响很大。”鲁兆明说,“上下游产业集中度不匹配,也不利于整个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上下游利润分配失衡问题严重。2012年至2021年,中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总额累计1.233万亿元;而同期,四大矿山铁矿业务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合计超过2.8万亿元。

      全球海运铁矿石集中在四大矿山——淡水河谷(NYSE:VALE)、力拓(RioTinto,NYSE:RIO)、必和必拓(NYSE:BHP)、FMG(ASX:FMG),四家占近半全球产量,出口量占全球铁矿石贸易量约70%,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但下游钢厂十分分散,其中,中国有冶炼能力的钢铁企业约500家,且结构、水平差异较大。2021年,中国前十大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比重为41.5%。

      海外矿山的产能扩张具有较强的周期性,与美元周期、矿石价格等因素密切相关。方正中期期货总结称,矿业巨头上一轮资本支出高峰于2013年结束,2018年以后由于新增产能不足,产量增幅逐年下降。2019年1月发生的淡水河谷溃坝事故加剧了供给紧张趋势。不过自2018年,四大矿山开启了新一轮产能扩张周期。矿山实际产量的增加,要滞后于资本支出五年左右,即将进入产能释放期。

      标普普氏铁矿石指数经理王杨雯告诉财新,短期看,全球并没有显著的铁矿增量,海外供应整体平稳,并逐渐以新的矿脉替代现有的枯竭资源。后期增量除了看“量”,更要看“质”,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背景下,高品位、低杂质的铁矿石供应仍然严重偏紧。

      惠誉解决方案(Fitch Solutions)在6月底公布了一份颇为乐观的长期展望报告。报告称,过去五年,全球铁矿产量年均负增长0.9%;经历五年停滞之后,预计2022年到2026年,产量年均增速有望加快至2.8%,其中澳大利亚增速在1%,巴西增速在3.6%。

      在澳大利亚,除了FMG有部分新增矿山,力拓、必和必拓供应增量以替代项目为主。如力拓耗资50亿美元的四个铁矿石开发项目,年产能共计9000万吨,均为弥补其最核心生产基地皮尔巴拉产量的减少,其中年产4300万吨的库戴德利铁矿项目(Gudai-Darri)在2022年6月交付矿石。必和必拓旗下投资36亿美元、规划年产8000万吨的南坡矿(South Flank)项目于2021年5月投产,目前正在产能爬坡阶段,同样是要替代逐渐枯竭的杨迪矿区。

      溃坝事故一度打乱淡水河谷的生产与增产计划。2019年,淡水河谷多个矿区生产中断,铁矿粉产量从3.85亿吨下跌21.5%,至约3亿吨,此后维持在3亿至3.156亿吨的较低水平。不过,淡水河谷已启动产能恢复计划,计划从2020年的3.2亿吨产能逐渐恢复,2022年计划增至3.7亿吨,中长期规划超过4亿吨。

      尽管产能规划体量较大,但能否以及何时释放是个未知数。前述行业分析师认为,工业品供应随着需求变化,增加的产能不一定会完全释放,供应增长关键要看边际平衡变化,如过去两年的高矿价推升了海外部分中小矿山的高成本产能释放,随着矿价回落也面临关停风险。实际产量以及船期安排,也会在业务实操中去匹配需求。

      国内增矿不易   “基石计划”提出,到2025年,要在中国国内新增1亿吨铁矿石产量,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实现。

      中国铁矿资源储量不低,位居全球第四,但资源分散,品位不及35%,多是磁铁矿、地下矿,开采难度大、风险高。

      此外,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告诉财新,还有审批、环保、税费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此前对国内资源开发没有达成政策共识,企业开矿积极性不高,整体“不成气候”。且上一轮投资周期重心放在海外,但转了一圈,中国企业发现海外拿不到好矿,有地缘政治、政策、环境等约束,国外开发成功率也不高。“回过头看,国内也不完全是‘鸡肋’,且主动权在自己手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黑色金属采选业投资额从2013年的1690亿元高位一路下降,2019年跌破千亿元,此后长期维持在每年800亿元上下的水平。而由于前期投入不足,产能难以“临时抱佛脚”,2021年高矿价刺激,国内铁精矿产量也只提高了5.2%,至约2.85亿吨。

      中国铁矿资源集中在鞍本地区、冀东地区等成矿带,其中鞍本地区储量最大,也是中国最大的条带状铁矿成矿区。至2020年底,中国铁矿储量108.78亿吨。分省份看,四川、辽宁、山西、安徽、山东、河北、内蒙古等七个省份储量最高,占总储量七成以上。

      我的钢铁网在3月底发布的一份报告统计了各省份(2021年至2025年)矿产资源规划文件,辽宁、河北、新疆三省份或将分别承担2000万吨左右铁精矿的增量任务。这些任务与三省份的储量现状、可供开建至成功投产的项目情况相符。“1亿吨的增量目标不是‘喊口号’,是有实现思路和方向的。”该报告称。

      目前参与“基石计划”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央企中国宝武和鞍钢集团占了增量的较大比例;除此,地方国企首钢、河钢,以及民企建龙等也有项目。

      https://img.caixin.com//2022-07-09/165733246306410.jpg   中国最大钢铁央企中国宝武钢铁集团,自2019年下半年开始陆续重组国内钢铁企业,兼并或代管的持资源企业包括武钢、马钢、山钢、包钢等。

      另一家钢铁央企鞍钢集团,于2021年10月完成对本钢集团的并购,今年又兼并了持有资源的辽宁省地方国企凌钢集团。鞍钢集团持有辽宁、四川以及澳大利亚卡拉拉的铁矿资源,是中国最具资源优势的钢铁企业之一。

      中国的低品位磁铁矿,相比澳大利亚、巴西的高品位赤铁矿,增加了选矿、造块等工序环节,生产成本偏高。不同项目的国内铁精矿完全成本差异较大,跨度在60美元—90美元/吨,部分矿山达到100美元/吨及以上。

      不过,鲁兆明告诉财新,筛选“基石计划”项目时,经济性是重要考量因素,即项目要有竞争力——在极端情况下要能产生现金流,能够存活下去。近年来,中国部分矿山铁精矿完全成本降至60美元/吨甚至以下,具备一定竞争力。

      2019年6月30日,辽宁本溪,本钢歪头山铁矿矿坑和废渣。筛选“基石计划”项目时,经济性是重要考量因素,即项目要有竞争力——在极端情况下要能产生现金流,能够存活下去。   他解释称,一方面,随着智能化、智慧化矿山建设,技术水平提高,能耗水平在逐步降低;另一方面,对固废、尾矿等资源利用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都对降低矿山成本起到很大作用。

      如鞍钢集团旗下鞍钢矿业的西鞍山铁矿采选联合项目,根据2016年9月的可行性报告,该矿成本在381元/吨,按照当前汇率计算约合57美元/吨。据鞍山市政府4月消息,西鞍山铁矿审批手续在加快推进,招投标陆续开启,2022年将全面开工建设。西鞍山铁矿已探明储量13亿吨,平均品位34.26%,规划年产铁精粉1022.84万吨,总投资超200亿元。

      徐向春认为,当前开采技术也能实现深度挖掘铁矿资源,相当于扩大了资源储量。如建龙集团在鞍本地区在建的思山岭铁矿项目,据《辽宁日报》2022年5月报道,该项目是亚洲铁矿行业最深井,主井深度达1505米。该铁矿探明储量24.84亿吨,平均品位31.19%,铁精粉年产量将达1000万吨。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58.13亿元,预计2022年9月出矿。

      国内矿开采成本远高于国际四大矿山成本,据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统计,多年来,国际四大矿铁矿石离岸现金成本基本处于20美元—30美元/吨区间。“即便这样,肯定也要保一部分(国内资源),不然更没有话语权。”张龙强说。

      除了成本问题,此前影响限制国内开矿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政策约束,如审批环节多、周期长,不同省份对项目在生态、能耗、用地等方面也有一系列规定。

      如在某些省份,此前仅仅在矿山建设前,从开始勘探到完成矿权办理,中间就涉及27个审批环节,即使以最快速度办理,仅把矿权拿到手就需要41个月,再加上建设矿山,整个流程可能耗时多达十年。“不过这次‘基石计划’部署下去后,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推动起来了。”知情人士对财新称。

      安徽省在2022年5月底发布了《安徽省加快推进铁矿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相关厅局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并成立市铁矿项目建设专项工作组,在对资源摸底的基础上,针对项目解决具体的“堵点”与“难点”。企业也要制定具体可落实的推进实施方案。其中明确,要就此开辟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服务。

      国内矿山整体税赋也偏高。而据财新了解,减税在各部门间并不好协调。矿山所涉及税费,主要是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资源税(或权利金)三大税种。国内矿山平均销售税费负担率在20%至25%,其中以增值税、资源税占比较大。澳大利亚矿山增值税在全球最低,虽然企业所得税率偏高,但赚得多才交得多,2021年矿价创历史新高时,力拓、必和必拓所交税费及权利金占销售收入比重也只在20%左右。

      企业是铁矿项目建设的实施主体,也是主要的出资方。张龙强介绍说,国家对国内矿开发给予了一定资金支持,但也有明确的条件,如要求具备一定规模以及手续要齐全,一些企业因为历史性原因,也很难拿到国家资金。

      海外矿艰难博弈   在中国企业深度参与的海外矿中,最重要的项目是非洲几内亚巨型铁矿西芒杜(Simandou)。

      西芒杜的矿藏是全球钢铁行业潜在的“革命性力量”。该矿铁矿石平均品位达65.5%,超过澳大利亚的铁矿山;潜在储量约100亿吨,项目投产后年产量可达1亿至1.5亿吨,即全球目前总产量的5%至7%,将成为左右国际价格和供给方向的新势力。(参见本刊2020年第33期封面报道《解锁百亿吨铁矿石》)

      2020年第33期封面报道 《解锁百亿吨铁矿石》   根据项目参与方与几内亚政府在2022年3月签署的协议,西芒杜配套基础设施须在2024年前建成,矿山须在2025年前投入运营。西芒杜项目开发预计总耗资150亿美元,重要部分是前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配铁路长约650公里,被认为是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最大难点。

      一名熟悉西芒杜项目的人士对财新称,该项目纳入前期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测算,投产后离岸成本(FOB)预估在35美元至45美元/吨,处于全球成本曲线中等水平。

      早在1997年,力拓就拥有了西芒杜项目1至4号四个区块的勘探权,并于2006年获得采矿权;2008年几内亚政权更替,政府以迟迟未开采为由,要求力拓放弃了1号、2号区块。

      2019年11月,赢联盟中标了西芒杜北部1号、2号矿块矿权,成为搅动项目格局与发展的“鲇鱼”。赢联盟获得1号、2号区块采矿权公司的85%股权,几内亚政府则持干股15%,自2021年3月开始,已在当地开工建设项目所需铁路,数个标段同时开工,最高时现场有上万人开工作业。赢联盟自身最大股东为新加坡航运企业韦立国际,持股45%,创始人孙修顺祖籍山东,自青岛、大连发家;中国最大铝业民企魏桥集团在其中参股22.5%。

      中方资本由此切入,深度参与西芒杜项目开发。3号、4号区块采矿权,目前由力拓集团和中资企业组成的合资公司Simfer SA公司持有,其中,中铝集团、中国宝武等组成的中方联合体中铝铁矿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合资公司39.95%股权,几内亚政府持干股15%,力拓集团持股45.05%。

      2021年9月,政变领导人、现临时总统马马迪·杜姆布亚(Mamady Doumbouya)宣布控制了几内亚前总统孔戴(Alpha Condé),夺取政权。几内亚过渡政府成立之后,就与西芒杜项目的合作伙伴——Simfer SA公司与赢联盟探讨共同融资、共同开发的可行性。

      历经数月艰难谈判,2022年3月10日,几内亚过渡政府因不满项目进展,暂停过项目区块开发,希望强势推进项目,且督促四个区块的参与方一起合作,包括共同修建铁路。3月25日,几内亚政府以暂停项目开发、收回矿权为威胁,强压各参与方签署了框架协议,要求Simfer SA公司与赢联盟共建基础设施,且几内亚政府也要拿到基础设施实体的15%干股。

      几内亚政府希望与Simfer SA公司、赢联盟三方尽快签署有约束力的合资协议,但各方博弈激烈,几内亚称,项目参与方一再超过政府要求的时限,未就合资协议达成一致。7月4日,几内亚政府再次强制停止现场作业。

      据财新了解,Simfer SA公司和赢联盟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包括确定投资、运营、合作分工、建设、ESG等诸多细化框架协议,各方有数十人至上百人在现场谈判。上述了解项目的人士透露,项目参与方已将合资企业相关文件提交政府,但政府并未给予回应。几内亚政府要求从该项目获得一些实际利益,如从该项目开发中获得现款等,并以暂停项目为手段迫使参与方妥协。

      至此,这一被寄予厚望的巨型铁矿,仍在僵持中裹足难前。

      据财新多方了解,刚在2022年6月正式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中国宝武,或将在西芒杜项目中扮演重要角色。

      “宝武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钢企,但在‘走出去’方面积累不够,要成为在全球布局、具备国际一流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是有压力的。”张龙强也认为。

      海外项目开发之挑战,从西芒杜项目可窥一二。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矿产尤其铁矿投资,曾屡屡受挫。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到海外购买铁矿,以澳大利亚洽那合营铁矿为开端,至2019年底,主要参与的境外铁矿项目共计31个,权益矿产能约3亿吨/年;但在产项目仅7个,中方权益矿量约6500万吨/年,占中国铁矿年进口量不足10%,与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超过50%的权益矿占比差距巨大。

      股权层面,央企中铝集团在力拓集团层面持股10.32%,是力拓最大单一股东;地方国企华菱钢铁( 000932.SZ )是FMG第二大股东,至2021年中持股8.68%,且双方签有矿石供应协议。

      最近十年,中国几无海外铁矿资源开发项目,且此前所获项目中,大部分建设和生产成本较高,竞争力偏弱,大部分海外铁矿入手时,矿价超100美元/吨;即使有项目资质还不错,也因企业缺乏定力半途而退,如2015年矿价跌破40美元/吨时,部分项目没能熬过寒冬,反而退了出去。

      影响未来的供需因素   “‘基石计划’能不能实现,排第一的还是市场因素。”张龙强认为,如果矿价降到80美元/吨甚至更低,国内企业开矿的动力会大打折扣。

      因而,市场对接下来三年供需与矿价走势的判断至关重要。

      粗钢产量由需求决定,而需求主要由投资结构及国家宏观调控所决定。中国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经济正从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步入结构性改革阶段。钢材最大消费领域房地产行业处于产能出清的低谷阶段,直接导致钢材需求总量大幅萎缩——房地产占钢材整体需求约30%,占螺纹钢需求约68%。

      近几年,中国钢铁消费持续在10亿至11亿吨量级的高位。受访者多认为中国钢铁需求处在平台期(plato),未来随着中国经济动能转换将缓慢下降,不过中短期或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国家也在防止“大进大出”,压缩初级钢材产品出口。

      基于需求调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因素,张龙强认为,粗钢产量或在“十四五”达到峰值。而未来十年,中国钢铁也将迎来钢材消费量的全面峰值。以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为例,美国与日本峰值时,人均钢材表观消费量分别约为710千克、800千克。2021年,中国人均粗钢表观消费量约666.5千克,与之相距不远。

      2008年以来,中国宏观杠杆率持续上升,中间经过一轮“去杠杆”后有所稳定,但在疫情暴发后又有所回升,2021年达到272.5%,其中住户部门杠杆率则达72.2%,显著高于新兴市场国家平均水平,几乎与美国及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持平。“这是难以为继的。”前述分析师称,降杠杆、促转型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钢铁需求达峰下行是必然。

      前两年铁矿价格高企,这名行业分析师认为,背后是美国货币政策“大放水”、制造业回流等因素影响,大宗商品边际需求增加,推高了铁矿等以美元定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且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外贸表现超过预期,中国钢铁需求超预期增长。

      而前两年中国在基建等方面的超前消费,也导致钢铁行业需求在2022年加速萎缩。

      上述分析师介绍称,分行业看,房地产市场短期内难见起色;基建项目平均用钢强度低于地产,基建投资对钢铁需求带来的支撑作用正在边际递减,大推基建对钢铁需求的支撑难以弥补房地产需求的缩减。制造业端也并不乐观:家电是房地产下游行业,需求深受拖累;机械制造前两年已经历一轮高峰,目前看也在萎缩;国际政治分化,出口贸易增长的不确定性加剧。逆周期调节在一定程度上透支需求,这或将导致需求在未来加剧萎缩。

      截至目前,钢铁业需求已连降三月,钢企陷入亏损,再传导至供给端减产。在6月底一篇市场上广为传播、颇为悲观的文章中,河北民营钢企敬业钢铁直言“钢铁市场形势相当严峻”。2022年一季度,据中钢协统计,会员钢铁企业利润总额553亿元,已同比下降25.8%。

      张龙强判断,2022年全年行情比“十二五”后期稍好,不至于全行业亏损,但会大幅度弱于2021年。到2023年,产能置换项目逐渐落地,供需失衡风险加大,如果没有有效应对,市场或将更不乐观。

      供给另一来源——废钢,是“基石计划”的重心之一。用废钢炼1吨钢材,可节约1.6吨左右的铁精粉。不过,目前中国废钢市场小而散,加工、回收体系并不完善,距离工业化、规范化的废钢市场仍有距离。鲁兆明介绍,现正按照区域进行梳理,打造废钢示范企业、示范基地,完善废钢回收加工体系。

      国内废钢积蓄量近年持续增加,中国炼钢用废钢消耗量每年增量约1000万至1500万吨,2021年为2.3亿吨。张龙强认为,废钢放量须至2025年以后,到2030年左右可迎来规模发展短流程工艺的时机。短流程炼钢的原材料是废钢,相比原材料是铁矿的长流程炼钢更为低碳。

      “再远期考虑,随着废钢消耗量和短流程占比的逐渐提升,以及正在进行的大规模产能置换到位后,碳排放量大的高炉长流程项目不会再大规模建设(含新建和技改),同时综合考虑粗钢产量的下行趋势,中国铁矿石需求量将会较大幅度减少,未来铁矿石供应逐渐不再是突出问题。”张龙强说。

      不过,在全球范围内,世界钢铁协会北京代表处钟绍良分析,中长期有印度、东南亚、非洲等区域增量,会部分弥补中国的减量,全球需求仍将保持微幅上升。

      前述钢铁行业分析师补充称,东南亚、非洲等欠发达地区,倾向于建立比较稳定、风险更小的长流程生产模式,而废钢来源不稳定,进而对铁矿石需求形成支撑,未来铁矿石仍会是铁资源最主要的来源。

      但俄乌冲突带来的全球能源危机,使全球钢铁需求预测变得更为复杂。钟绍良解释称,2025年之前要看俄乌冲突,2025年之后要看气候变化。如冲突能在2022年底之前结束,重建需要钢材,被危机延缓的欧洲钢铁需求也有望反弹;但如再持续一年,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势必对欧洲国家财政、家庭支出带来极大伤害且短期难以恢复,也导致汽车、家电甚至房产等消费力下降或推迟,未来三五年的钢铁需求,要基于这些变因重新考量。

    1. 专栏|高通胀时代或将到来

      通货膨胀又一次出现了,而且有高位徘徊的危险。

      在连续多年低于各国央行目标之后,当前许多国家的通胀水平已远远超出家庭、企业部门和政策制定者的舒适区间。俄乌冲突导致全球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进一步加剧了已被应对疫情所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推高的通胀。随着通胀蔓延至各行业、各个国家和地区,一个持续高通胀时代可能到来。

      在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发布的《年度经济报告》中,我们观察、分析了通胀的“内在机制”,以更仔细地研究通胀发生的过程;我们探究了典型购物篮子中单个物品价格的变化为何以及如何演变成更广泛的通胀,并将通胀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当通胀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时,它会从公众的关注中消失。即使食品、汽油等日常用品价格出现波动,从中长期角度看也不会留下太大的痕迹,不会影响公众对通胀的预期。通胀会稳定在较低水平。过去20年来,发达经济体的情况就是如此。

      但是,如果单一物品价格涨幅太大,而且经常涨价,就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在这样的环境下,尤其是在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环境下,人们就会形成应对高通胀的心理。人们开始要求提高工资以弥补当下消费能力的损失,还会采取各种措施来避免进一步涨价可能带来的损失。他们会试图将自己的工资与通胀自动挂钩。另一方面,高通胀率也会刺激企业提高价格,以弥补被压低的利润率。

      如果工资追逐物价上涨,物价又追逐工资,就可能出现自我强化的通胀上升。一旦出现工资与价格形成螺旋式上升,这一势头就很难被遏制住,通胀预期会自我实现,进而出现更高的通胀。在这种形势下,要回到低通胀环境,就会困难得多。

      其他一些结构性因素,也增加了进入高通胀时代的风险。疫情和战争增加了全球价值链重组和去全球化的可能性。这意味着带动价格长期下行的因素减弱。短期内财政政策有望缓冲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带来的影响,但这只会推迟价格上涨,公共财政会更加紧张。如果增长放缓,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公共债务进一步增加,随之带来更高的通胀风险。

      我们正在靠近这样一个拐点时刻。很多央行已采取果断行动,以防止低通胀时代向高通胀时代的转变。现在它们必须将这一行动进行到底。踩刹车而不是再加油,可能对经济造成冲击,但如果这能防止经济更急剧放缓或更糟糕的崩溃出现,这样做就是值得的。

      对各国央行来说,当前的情况无疑很棘手。一些国家增长前景变得黯淡,甚至可能出现通胀与经济增长停滞的组合。目前高通胀与债务水平创历史新高的组合是前所未有的。由于房价和其他资产价格居高不下,贷款者和整个经济体对利率上升更加敏感。

      尽管如此,当务之急仍是防止通胀水平居高不下。我们必须吸取上世纪70年代的教训。当时,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冲击,使全球经济增速下降一半以上,并使通胀率达到两位数。直到十年之后,这轮通胀才重新被控制住。部分原因是,当时各国央行不具备现在的政策工具和知识。历史经验表明,与缓慢和渐进的行动相比,快速和果断的收紧政策更能降低硬着陆出现的概率。

      政策制定者在处理紧迫和眼前的挑战时,也不能忽视大局。最近十余年,财政和货币政策一直被当作解决经济问题的良方,导致了债务驱动型增长。这条路现在已经有些走不通了。

      只有结构性改革才能重新激发起长期增长的动力。这包括促进竞争、投资公共基础设施、在教育和培训方面为数字化时代做好准备,并确保可持续、有韧性的能源组合等。在央行握紧方向盘并改变路线的同时,其他政策制定者也必须为经济未来的轨迹谋划出一条路径。

    1. 财新周刊|大基建落地何处

      文|财新周刊 罗国平 陈雪婉,白宇洁(特约作者)

      6月,随着疫情扰动因素减弱,基建领域迎来赶工行情,多家市场机构预测,2022年国内基建投资或在三季度加速,并达到年内高点。

      基建投资常被用来刺激内需,以进行托底经济的逆周期调节。2021年底以来,中央多番强调要“适度超前”、全面加强基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分别以1998年、2008年为起点,中国几乎每隔十年经历一次大基建周期,20年间快速城镇化。其中,21世纪初以“电热水气”(电力、热力、燃气、水)等能源公用领域投资为主,2008年以来靠交通投资拉动,近十年则是市政类投资加速。

      据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统计,近五年,中国基建投资规模基本在17万亿至18万亿元高位,但比此前15年15%至20%的年增速已显著放缓。中国广义基建投资分为三类:最大体量在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规模约8万亿至9万亿元;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规模约6万亿至7万亿元,“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即在其中;三是“电热水气”,规模约2万亿至3万亿元。

      那么,这一轮基建投资的增长潜力在哪里?

      市场的一种普遍看法是,尽管中国在基建领域长年“狂飙突进”,但截至目前城镇化率刚过六成,距离发达国家仍有十几个百分点的差距,铁路密度、道路质量、供水安全可靠性、航空港口服务效率等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4月底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所提“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与专项债聚焦的11大领域,都强调新老基建并重,覆盖交通、能源、水利、新基建、城市基建升级改造、农村基建、国家安全基建等领域;其中,现代能源体系则包括大基地、外送通道、储运以及系统调节能力等。

      专项债即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针对项目、定位精准且不归入财政赤字,是此轮大基建的财政支持主力。今年中央安排新增专项债规模3.65万亿元,加上去年结转的1.2万亿元,意味着2022年专项债可使用资金达到4.85万亿元,较2021年增量近半。中信证券预计,2022年专项债中投向基建的比例约达65%,要比过去两年高出2到4个百分点。

      国务院在5月底下发的33项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中要求,2022年新增专项债须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力争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截至6月28日,年内新增专项债累计规模约3.4万亿元,比2021年上半年发行量接近翻番。

      2022年以来的基建投资数据,已经开始呼应政策导向:1至5月,作为专项债发力重点的“电热水气”投资增长了11.5%,水利环境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9%;而非专项债投资重点的交通运输仓储投资增速最低,为6.9%,其中铁路运输投资下降3%。

      纵观经济全局,要达成年初提出的5.5%的GDP增速目标,任务十分艰巨。要稳住经济,市场机构普遍预计,基建投资增速须达到8%至10%。而新增专项债发行到形成实物工作量,至少需要三个月。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预估,二季度后半段和三季度,基建集中发力,增速或超过10%,高点有望至15%,“全年基建投资有望实现10%左右的增长”。

      不过,今年上游原料价格高企,基建投资的实际增幅有所折扣。如一季度,上游建筑材料价格同比上涨约7%,一季度表面增速10%的基建投资刨去通胀,实际增速仅在约3%左右。

      国研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能源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继峰对财新称,此轮低碳投资应多元布局,补短板、锻长板、除隐患,方向包括新能源大基地、储能、电网、充电站以及城燃管网改造等;而服务低碳目标的基础设施投资,往往更有经济回报潜力,只要有产能和技术进步支撑,都可适度超前。

      在中环控股( 01735.HK )副总裁王策看来,追求有效投资,是本轮基建投资与过去的本质不同。传统领域基建投资会带动初级材料的采购和二次加工等基础原材料行业,通过新增项目可以向绿色生态、环保、5G、数据中心、数据库等倾斜,在投资结构上进行调整,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进而带动更长期的宏观经济发展。他认为,2022年仍需用大规模的传统基建投资稳住大局,新基建或要等2023年再规模化递进。

      多名受访人士共同担心的问题是“钱从哪里来”。“中国2008年基建投资规模约在3.8万亿元,而2022年的基建投资体量预计超过20万亿元。”瑞银证券亚太区工业及基础设施行业主管徐宾对财新称。经多年高速发展,本轮基建的资金需求远高于14年前,在土地出让金收入减少、经济增长承压等因素下,无论中央财政、地方政府,还是央企、国企和社会资本,当前面临的资金压力都比上一轮大得多。

      基建重担   2022年以来,地产投资持续负增长,制造业景气度受疫情和成本冲击,仍处于缓慢复苏期;基建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头戏”。

      基建项目审批、开工、规模都呈加速趋势。今年前五个月,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8个,总投资6542亿元,同比增长215%,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大项目带动作用明显,期内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0.2%,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3%。

      据中银证券统计,2022年全国19个省份重点项目数量合计2.371万个,较上年增加9.4%;年度计划投资额合计9.91万亿元,同比增幅达到17.2%。比如浙江省年投资计划额同比大增138.3%。

      从行业指标看,2022年以来,建筑业PMI持续保持在临界点50%以上;尤其5月的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达到62.7%、59.1%,连续三个月处于高位景气区间。

      不过,疫情影响开工,“基建强、施工弱”。5月,中国小松挖掘机开工小时数为104小时,同比下降17.1%,但环比提高1.9%,环比连续三个月上升。作为滞后指标的挖掘机销量,5月,26家挖掘机制造企业国内销售挖掘机1.2万台,同比降44.8%,降幅较前两个月收窄。基建施工进度慢,也体现在实物消费量上,据我的钢铁网测算,今年前24周,周度螺纹管表观消费量均值为260.85万吨,同比降26.16%。

      机械装备制造商三一重工( 600031.SH )在6月中旬的一次调研中称,目前公司挖掘机开工率约为80%,比5月的73%有好转;起重机开工率明显回升;预计挖掘机销售会在7到8月恢复正增长。

      “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三一重工说。

      中金研究院认为,基建投资增速与终端施工“冷热不同步”是流程问题。因为2022年基建新开工项目数量较多,但项目需要经过土地征拆等费用高且耗时的流程。一旦开工,设计勘察费等项目前期费用就计入投资,但尚未对下游挖掘机、建材形成需求。六家基建央企的数据亦证实,一季度基建新签合同额同比增幅普遍高于其他业务类型,而勘察设计咨询新签合同额的同比增速更高,大多超过20%。

      江苏南钢贸易公司首席期现分析师蔡拥政总结称,此轮基建需求整体趋势是:中西部补短板;东部沿海城市城市群建设,以及城镇化向县城发展;中部地区则以市政产业园区、棚改为主导。

      宁夏、内蒙古、西藏、青海、新疆等省份的基建投资在明显加快。5月,内蒙古五类设备平均作业量同比正增长并领先全国,其中拖泵、汽车起重机、桩工设备作业量均列全国第一;同月,宁夏履带起重机、压路机平均作业量居全国之首。

      中基宁波集团黑色产业研投部钢材研究负责人李青谦在5月底介绍调研情况时称,西北基建“较好”,如甘肃建投资金到位情况较好,银行贷款支持、项目新增都较多。宁夏在6月明确了首批364个全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1.6万亿元,正在推进的大项目包括了川藏铁路、西宁至成都铁路、海平高速、“西电东送”和“东数西算”等。

      不过,明明认为,2022年专项债分配、项目审批向债务压力较小、财力相对充足的省份倾斜,优先保证重大项目加快开工和建设,因此,还是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省份的基建投资会增长较快。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出口急转直下至负增长,冲击国内工业生产与就业;当年11月,中国推出两年新增约4万亿元投资的扩大内需十项措施,直接刺激2009年广义基建投资增速飙升至42.5%,其中交运仓储投资的同比增速高达50%。回头去看,该轮过量投资带来了产能过剩、不良贷款、巨额地方债务等后遗症,但“铁公机”等基建领域投资也获得了一定的长期红利,为中国制造升级提供了基础环境。

      此后多年,中国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抑制供给端无序扩张。多名专业人士指出,当前新增产能等供给端已问题不大,主要矛盾正在转向需求大幅下降。比如钢铁需求已连续三个月下降,钢企陷入亏损,再传导至供给端减产。

      基建咨询公司济邦咨询董事长张燎认为,2008年和2022年这两轮大基建都是危机驱动,当年基础设施是真缺,投错概率不大;但当前是结构性短缺,有效的基建项目不似上一轮好找,需要警惕投资风险。

      比如,此轮大基建投资中,“铁公机”领域投资仍然重要,但整体可挖潜力不大。2021年,全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62万亿元,同比增长约4.1%。徐宾预测,2022年交通运输业基建投资增速可能加快至7%,公路、铁路、轨道交通、民航的投资增速或在7%至8%之间。其中公路投资规模将在2.5万亿元左右。中国公路干线、沿海省份路网已经比较完善,中西部及内陆省份还有空间;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分别将达8000亿元、6000亿元左右;民航体量相对较小,约在2000亿元左右。

      交通运输部5月20日公布的《扎实推动“十四五”规划交通运输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工作方案的通知》显示,“十四五”期间,公路领域重大项目主要包括沿边沿海公路建设工程、“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工程等四大类。其中,既有线路改扩建是一大重点,比如京沪、京港澳、长深、沪昆、连霍等建设年代较早、车流量大、交通繁忙拥堵的国家高速公路主线扩容改造,以及其他沿边地区的低等级路段改造等项目。

      铁路领域,目前中国铁路营运里程达15万公里,优势在客运,货运端支线与专用线仍有待增强。但无论前期审批还是后期施工,铁路建设周期漫长,短期内难以形成立竿见影的投资拉动效果。例如,川藏铁路林芝至雅安段、沿江高铁(重庆至上海)是“十四五”期间开工投资最大的两个项目,估算投资总额分别达5500亿元、3198亿元,预计建成时间皆为2030年。

      一名山东铁路投资公司人士告诉财新,他所在省份的铁路规划布局在本轮疫情前基本已经完成,新建项目增量有限。“在投资拉动上,铁路方面可挖的潜力不是特别大了。”他说。

      城市更新强需求   6月以来,天津市宝坻区、山东省泰安市、河北燕郊等地相继发生燃气爆炸事故,引起社会极大关注。2021年,全国燃气事故1140起,造成106人死亡、763人受伤。

      以陕气进京、西气东输为发端,中国城市燃气自2000年开始大规模开发,这些老旧管网如今到了安全事故爆发期。“当年因陋就简,投资标准不高。运行近20年后,跑冒滴漏危险频出,确实到了更新或再投资的新周期。”张燎称。

      2022年前五个月,燃气生产和供应投资增长18.1%,在基建细分领域中增速最快。国务院6月下发的《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年)》要求更新改造城市燃气、供水、排水、供热等管道的老化问题。

      上述方案明确,在2025年底前,要改造完约10万公里老旧城市燃气管网。据财新了解,更新改造老旧燃气管道及配套警报设施、燃气表等,涉及资金总体量或达2000亿至3000亿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称,到今年6月底前,将完成城燃管道普查和评估,年底前力争开工改造约2万公里、完成投资500亿元。

      基建咨询公司大岳咨询董事长金永祥分析称,城市燃气管网有改造、新增两方面需求:除了老旧管网改造,还须整治“城市火药桶”——不符合标准的液化气罐及分布在城市中、由多类主体供气的零散区域;此外,还有城区燃气管网新建或下沉建设农村地区。

      除了燃气管网这类涉及城市安全的基础设施投资,城市更新范畴还包括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方面的投资。浙商证券测算,到2025年,全国380余万公里的市、县管网要实现智能化,市场规模在千亿元量级,在中性情境下,总投资规模可达1233亿元。

      所谓数字化,也在“新基建”范畴,后者覆盖七大领域: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城际高铁与城轨、特高压、新能源充电桩、工业互联网。国家发改委于2022年2月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已完成总体布局设计。

      在贝恩资本亚洲私募股权联席主管竺稼看来,2022年新基建领域的投资加速还不明显,或会在下半年提速。但他看好新基建投资,认为在疫情之下,远程办公、远程娱乐、远程消费等新增需求,都需要通过数据网络来实现。“我们投资的数据中心,基本上能建多快,就能有用户。”贝恩资本投资的新基建项目,包括秦淮数据(NASDAQ:CD)、能链智电(NASDAQ:NAAS)、中国物流资产( 01589.HK )等,其中秦淮数据2022年一季度资本开支同比增长87.2%;IT总容量同比增长43.4%。

      竺稼认为,数据中心服务器的运行、降温都需消耗大量电能,因此选址非常重要,需综合考量土地、电力、气候条件以及网络互联互通等多种因素。秦淮数据的数据中心即布局在气温和湿度较低的张家口怀来、山西灵丘,未来还会优先在可再生能源富集区以及“弃风弃电”比例较高的地区布局数据中心。

      能链控股是国内最大的充电桩服务商,线上运营管理着中国约30%的充电桩。竺稼认为,普及新能源汽车所需的充换电等基础设施网络有较大发展机会。

      多省份公布了新基建规划,如浙江省在2022年计划在新基建领域投资布局约4400亿元;宁夏则明确了“东数西算”等35个信息基础设施,总投资3101亿元。

      在5G通信网络方面,过去三年,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相关累计资本开支规模约在5000多亿元,鉴于4G网络应用仍未饱和,2022年5G新增投资有所放缓:中国移动计划5G投资1100亿元,同比降约3.5%;中国电信计划5G投资约340亿元,同比降10.5%;中国联通管理层则表示,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5G网络规模建设,整体资本开支保持平稳。

      风光再跃进   在甘肃省金昌市,2022年9月底,该市“十四五”第一批240万千瓦风电、光伏项目将完成并网,并继续申报国家大型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基地(下称“风光大基地”)第二批项目。

      能源项目是此轮基建投资的一大重点方向,中央要求加快推动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眼下,第一批风光大基地等项目正进入建设高峰期。

      2021年11月,第一批风光大基地项目清单涉及19个省份,总规模9705万千瓦,风电、光伏比例约为4:6,其中陕、甘、青、宁、新疆、内蒙古等西北六省份占比超六成,建设并网时点集中在2022年和2030年。截至2022年一季度,第一批项目开工约8400万千瓦。

      第二批项目业已启动。6月24日河北省已按照第二批风光大基地通知要求,完成了2022年度风光大基地项目公示,总规模为585万千瓦,其中风电60万千瓦,光伏525万千瓦,华能、华润、大唐三家发电集团分羹。

      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下发了《以戈壁、沙漠、荒漠为重点地区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总装机约4.55亿千瓦,预计2030年建成。风光大基地,是未来一段时期的投资主线。据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所长李琼慧预测,“十四五”期间,风光大基地规模超2亿千瓦,预计在所有新增新能源装机中占比超三分之一。

      近期,为落实稳住经济和“碳中和、碳达峰”要求,各央企、国企密集上马风电、光伏及配套煤电、储能、电网等项目。6月15日,大唐集团宣布开工64个项目,包括能源大基地和“风光水火储”项目等,总投资额近600亿元。其中包括陕西渭南、河北蔚县、广西红水河、湖南娄底等国家第一批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等,以及西部北部“风光火储”、内陆“风光储”、西南“风光水储”一体化等新能源和多能互补高效清洁煤电项目,总容量1100万千瓦。

      5月18日,国家能源集团宣布开工陆上新能源基地、海上风电、大型水电、煤电扩容升级和天然气发电等11个项目,总装机1238万千瓦,总投资861亿元。

      华能集团则称,预计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开工规模将超1500万千瓦,总投资将超900亿元。华能集团一名内部人士告诉财新,去年公司新能源新增并网、开工约1000万千瓦,今年预估翻番。“十四五”以来,公司新增核准备案项目突破5000万千瓦,但最终能落地多大规模,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上一轮大规模投资新能源基地是在2010年左右,甘肃、内蒙古等省份风电项目大干快上,号称打造“风电三峡”。“我们一定要汲取上一次教训。”李琼慧称,上一轮“风电三峡”建设,没有同步明确消纳市场空间,输电通道也未在当时的规划中明确,导致后续弃风问题突出。这一轮风光大基地建设,承载的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所以大基地不仅仅是规模,更在于风光的电量,关键在于消纳与经济性问题。

      6月1日,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十四五”期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达到1.45万亿千瓦时左右;明确可再生能源消纳指标,要求到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提至33%左右,可再生能源电力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达18%。这是政策首次给出明确的中期消纳目标。

      从目前规划看,“十四五”风光大基地绝大部分以外送为主,而由于风光出力特性不能单独外送,解决消纳问题,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增加煤电、储能等灵活性资源,促进风光绿电消费、增加中东部对风光电量需求同时促进西部本地消纳都很关键。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认为,近期优选的方式是发挥煤电调节能力,包括存量煤电的灵活性改造和少量新增煤电项目,同时辅以各类储能设计。“近期量大面广的就是煤电,发挥煤电容量支撑作用,同时降低煤电电量的出力。”在宁夏重大项目中,即包括宁夏至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及配套的200万千瓦火电、1300万千瓦新能源大基地。

      按照此前对新能源项目开发管理的政策,风光大基地项目同样也分为保障性并网、市场化并网两类。时璟丽称,预计国家层面或优先将风光基地纳入保障性并网规模,但具体纳入方式和比例,各省有所不同。

      经济性是风光大基地能否长久发展的关键。西北电力设计院新能源工程公司设计总工程师李海认为,目前外送基地主要边界条件是落地电价不能超过受端的燃煤基准价,倒推过来,相当于送端低价上网,同时还要承担调峰煤电、储能等灵活调节成本。这对项目的经济性提出了较高要求。

      供应链成本也阻碍光伏项目落地进度,比如硅料价格就比年初上涨了大约两成,攀升至29万元/吨。时璟丽称,目前风机价格正持续下行,但光伏行业各产业链价格居高不下,同时上涨的还有储能成本,光伏即使不配置储能,也仅是基本达到平价上网水平。2022年一季度,电化学储能价格大幅上涨,如果叠加储能成本,光伏平价上网仍有一定困难。

      前述华能集团人士也称,解决方法只能是放缓项目推进,“要不然算不过来账,或者是寻求技术进步等途径来抵消上游供应链增加的成本”。

      特高压方面,分为存量和增量线路。存量上,政策要求提高利用率,新能源输送占比最低30%,增量线路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则不低于50%。6月2日,国家电网披露,2022年电网投资将达5000亿元以上,为历史最高水平,计划开工川渝主网架、张北—胜利、武汉—南昌、黄石特高压交流,金上—湖北、陇东—山东、宁夏—湖南、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等八项特高压工程,同时开工一批500千伏及以下重点电网项目;南方电网也上调了2022年的投资计划,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超过1300亿元。

      特高压成本高、利用率低、送受端利益协调难等问题,历来受市场关注。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经济与电力市场研究所所长陈皓勇认为,电能利用应优先就地平衡,如果中东部加强新能源就地开发与利用,远距离传输需求就会越来越小,而且随着产业向西部转移,电力资源配置应重新优化设计,“特高压投资大幅增加,还会推高输配电价,进而提升全社会用电成本”。

      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上,新出炉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强调了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大基地项目主要包括新疆、黄河上游、河西走廊、黄河几字弯、冀北、松辽、黄河下游新能源基地、海上风电基地集群、西南水风光一体化基地等;分布式则主要集中于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油气矿区、公共建筑和厂房屋顶光伏等区域。

      如此大规模的风光跃进,可能面临土地方面的制约。中国电建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新能源工程院设计总工程师惠星提到,文件要求大基地项目单体建设规模不小于100万千瓦,相当于每个项目2万至3万亩土地,“这么大规模,即便在新疆、内蒙古的荒漠戈壁,也同样存在生态恢复的问题,而且有的保障性并网项目不一定具备荒漠戈壁条件,还需要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来降低单位面积新能源用地的指标”。

      因多年来风、光补贴历史拖欠问题,新能源开发企业现金流及投资能力受到较大影响。前述华能新能源人士称,公司投资来源约30%是自有资金,其余依靠贷款、发债等,“拖欠补贴目前得到部分解决,企业现金流有所改善;此外,现在项目投资收益率要求较此前8%有所放宽,约为6%左右”。

      为解决资金问题,今年5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在前期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可再生能源补贴500亿元、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注资200亿元基础上,再拨付500亿元补贴资金;此外,5月底落地的《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中称,通过将新能源项目纳入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支持范围、首次将新能源公益性建设项目纳入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范围等方式,筹措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所需资金。

      储气蓄水补短板   中国提出“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后,天然气作为过渡能源的重要性凸显,但中国在天然气储、运能力上仍有待提升。据中国石油分析,目前中国天然气管网密度为0.009公里/平方公里,分别仅为美国、欧洲的17.3%、39.1%,仍需加快建设,以促进能源调配、提升区域气化水平,因此资源调配型管道投资存在需求。

      世创能源咨询公司研究员车晓波认为,油气管网的增量空间主要在支线管道。业内把管道分为四类:一是国家基干管道,即跨省大型长输管道;二是国家支干线,主要是联络线、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外输管道等;三是跨地市的省级干线;四是省内支线。支线管道,即指大型长输管道之外的其余管道。

      在储气库方面,截至目前,中国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约在160亿立方米,占总消费量的5%左右,远低于全球平均12%、欧美发达国家16%至20%的水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郭焦锋指出,中国储气库建设较之国际晚,原来规划的储气库调峰能力没有考虑到天然气给可再生能源发电调峰。“(储气库建设)必须加速。”他说。

      “储气能力建设动静很大。”一名接近国家管网LNG接收站的人士告诉财新,国家管网须在2026年前建设61亿立方米的LNG储罐,对应大约35个储罐,2022年已经启动;下一步还要建设大量地下储气库。

      不过,有多名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主干管网项目按规划推进,谈不上加速。目前能看到的项目包括西三线中段、西四线、西五线、中俄管道、川气二线等,由于未来资源将形成以就近供应为主的方式,其他国家级干线管网增量或有限。

      在储能系统中,最成熟、最具经济性的方式是抽水蓄能。郭焦锋指出,抽水蓄能可起到区域性的调峰作用,是防止拉闸限电等能源运行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在光伏发电投资加速后,装机容量必须有储能系统相匹配。当前东部地区发展了很多分布式光伏发电,也需要抽水蓄能来平衡电网供需。

      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公开表示,发改委将组织地方和企业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全国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全力提升能源保供能力和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水利水电是此轮基建投资的一大重点。2022年1月至5月,新开工10644个水利建设项目,投资规模4144亿元;已落实投资6061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34.5%;完成投资3108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54%。

      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6月17日表示,2022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完成要争取达到1万亿元,底线规模是8000亿元。而近五年间,中国水利投资规模维持在6000亿至7500亿元。

      整体而言,中国水利设施不足,蓄水和调水能力较弱。国盛证券报告显示,中国水利行业仍较为落后,欧洲发达国家和美国的库容系数(河流径流量与水库蓄水总量的比值)分别在0.9、0.66,而中国库容系数尚不足0.4。

      徐宾指出,2022年水利增量将源自防洪防灾和引水灌溉项目。过去两三年,中国遭遇郑州暴雨等较大洪灾,加上水资源分布不均,乡村振兴也需农田水利支撑,预计此后两年会有较大规模的水利投资加码。

      郭焦锋也称,完善农业灌溉与农业用水系统,涉及粮食安全,也可促进缺水地区的供水平衡。如近期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可通过水利进行采灌平衡。

      至2022年6月中旬,中国在建最大引水工程——云南滇中引水工程已开挖438公里,较计划工期提前半年。该工程一期投资825.76亿元,于2018年10月开工,可将水量从金沙江干流引水至滇中地区,缓解云南中部缺水。

      一名水电行业人士告诉财新,他所在公司完成前期论证的两个水电站,核准速度在加快。2021年3月《长江保护法》出台之前,水电项目由省里核准;出台后,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上的大中型水电站须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部门核准,项目一度因为“不知道谁来审核”而耽搁,现已明确由国家发改委核准。

      钱从哪里来?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据张斌统计,近五年在每年17万亿至18万亿元左右的基建投资盘子中,仅有2万亿至3万亿元来自民间资本投资。

      国盛证券梳理称,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投资事权下放地方政府,逐步建立起城投为主的基建投融资模式;2008年“4万亿”计划让城投平台公司大发展,隐性债务风险积累;2014年“43号文”规范城投、鼓励PPP(全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和地方政府债券;2018年起,隐性债务监管持续高压,专项债成基建主要资金增量。

      发展至今,基建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预算资金(一般公共预算、包含专项债的政府性基金)、地方政府与企业的自筹资金(包含专项债的政府性基金、城投债、非标及其他融资等),以及银行贷款。

      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守清认为,下一阶段基建投融资模式将主要是专项债、资源补偿或使用者付费PPP,以及REITs、ABS(资产证券化)、产权交易等盘活存量资产的方式。过去中国PPP项目中主要由政府付费或补贴,未来PPP项目空间在于做使用者付费以及资源补偿的PPP项目,即由地方政府给予政策、税收、土地、矿产等资源补贴投资者,但这比较考验社会资本的复合型能力。

      在王守清看来,经过疫情几番冲击,地方财政已然艰难,社会资本不容易撬动,如果仅考虑当前刺激经济,最快且有效办法还是动用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信用,由政府发行地方债、专项债,甚至特别国债,先渡过眼下难关。但要特别注意项目的选择,避免无效投资和不可持续项目。

      投资回报率不高的基建项目向来筹资难,公益性强的民生工程更难。比如免费的农村公路几乎不可能吸引社会投资。“我们省没有收益的农村公路基本来自财政,由省、市、县统筹出资。”一名熟悉浙江省交通投资情况的人士告诉财新。

      当下土地出让收入减少,一般公共预算亏空较大,还得从土地出让收入里面调一部分去保运转。“剩下搞基建的钱肯定少很多。”张燎称,2021年7月起,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开始大幅下滑,2022年前五个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合计1.86万亿元,同比下滑近三成。

      专项债成基建资金的重要来源。但据财新了解,当下不少咨询公司业务已改为替地方政府编制专项债项目方案,专项债发行快、时间短,审核难免松懈,发行文件质量堪忧。

      王守清提醒,专项债由地方政府上报项目,再由省级地方政府统借统还,“以后地方政府还不上怎么办?”他称,个别地市级政府还不上还有省政府负责;但如省级政府也还不上就麻烦了,故省政府要考虑省内总体平衡。

      张燎则指出,专项债额度逐年增加,项目要求收支平衡,对行业有限制,要求地方配资本金,后续还有审计跟进,会有越来越多的省份、地市的专项债找不到合格项目,3.5万亿元专项债或面临结构性投放困难问题。“这些年形成的去杠杆、防风险、各种红线,其实给地方政府这个‘孙猴子’念了很多‘紧箍咒’,可腾挪空间实际已经很小了。”他说。

      国家在大力推动基建行业发展的同时,还强调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不能新增地方隐性债务。财政部在5月18日问责通报了八个地方城市的新增隐性债务案例。

      虽然中国人民银行重提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增量。但2022年前五个月银行贷款同比减少13.8%,企业层面仍普遍感到融资难。前述山东铁路投资人士就对财新称,他感受到的贷款政策环境暂无明显变化。“现在跟银行沟通,他们对合法合规的基建项目融资是支持的,银行也缺优质资产,但对合规审核越来越严格,没有任何放松。”上海隧道股份( 600820.SH )财务资金部经理张天舟5月也如此公开称。

      5月底,国务院调增了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基建领域。同时,国务院33项稳经济措施中也提出,支持中国铁路集团发行3000亿元铁路建设债券。6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提出,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不超过全部资本金的50%),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

      张燎认为,2008年中国GDP总规模为30万亿元,“4万亿”投资刺激显得“很猛烈”;但现在中国GDP规模约在115万亿元,几万亿元投资刺激再叠加杠杆,才可能推动基建较快增长,进而稳住经济。

      基建项目投资体量较大,很多地方政府仍希望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去寻找一些合适的社会资本方进行项目投融资、施工建设和后期运营。推进PPP、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是近期政策常提的拉动民间投资增长方式。

      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自2014年开始力推PPP,但发展初期较为激进,导致这一模式被简化、异化,名股实债问题严重。2017年下半年起,监管层开始对PPP“踩刹车”,加之资管新规实施,金融机构对PPP项目热情骤减。

      王守清认为,2019年以来,财政部对专项债与PPP项目的结合,态度有些摇摆,没有非常明确的政策;近年不同部委、省际、相关方之间对PPP项目的认知也存分歧。由于审计原因,2021年,西部省份部分央企参与的PPP项目被认定存在隐性债务风险被要求整改。国资委现在对央企考核时,投资损失在500万元以上须终身问责;同时,央企受制于负债率考核、自有资本金紧张,央企高管现在对地方财力不足的PPP项目整体持更谨慎的态度。上述熟悉浙江交通投资的人士向财新指出,PPP模式的主要逻辑是预先借支,类似于“寅吃卯粮”,当前符合PPP条件的项目并不多,该模式未来发挥作用或有限。

      公募基础设施REITs,或为融资新路径。目前有13个公募REITs项目上市,有现金流回报的高速公路项目就有5个。张燎指出,REITs底层逻辑是再融资和提高资产流动性——即用更便宜的资金,置换出原来更贵的债务结构与融资结构,以及将未来现金流部分提前兑现。但REITs综合交易成本不一定比银行长期贷款便宜,这在选择REITs底层资产,考察资产相关既有债务成本、期限与担保时需特别关注。但徐宾比较看好REITs发展。他认为,盘活存量基础设施资产方法有三:股市、债市或REITs。REITs作为介于股、债的产品,可为基建提供比较健康且可持续的增量资金。如PPP即可通过REITs退出,募集所得资金可继续再投到新的项目上,打通资金通道。要提高回报率,也可允许拉长回报周期。

      竺稼则指出,基建要提前修建,但消费能力在后,投资回报周期长;且部分基建行业存在自然或行政垄断情况,价格受监管。相比电网、5G等行业,市场化资金可参与应用场景分散的工业互联网、分布式发电等领域,像充电桩运营等部分细分领域,也能满足私募股权投资五到七年的投资周期。

      “难就难在没有效益的项目。”金永祥说,社会资本进入的前提是能赚钱,基础设施存量资产体量很大、存在使用价值,但问题在于如何通过推进改革,使这些资产具有投资价值,增加现金流。比如通过费价制度的市场化改革,理顺自来水、燃气价格机制,使有限的财政资源仅补贴弱势群体,大部分人则按成本付费;再如,抽水蓄能发电的经济性,还要看电价市场化改革的进展。

    1. 《科学》:某些压力源或可促进睡眠从而减缓压力

      【财新网】科学实验表明,睡眠和压力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人们通常认为,压力会让人睡不着觉,但来自英国和中国的科学家团队通过小鼠实验发现,受到特定社交压力后,一些小鼠的应激反应可以触发睡眠,之后这些小鼠体内的肾上腺素水平会下降,其焦虑、应激的状态会在第二天大幅好转。相关研究结果于近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在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睡眠周期里,有快速眼动睡眠(REM)阶段和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阶段。此前有研究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者的REM睡眠较少,而理论认为REM睡眠可以帮助人们处理困难、负面情绪和压力。

      研究人员利用实验模拟了人类被欺凌的情况,从而在幼年期的雄性小鼠身上造成了一种急性“社交挫败应激”的心理压力。在确保没有身体伤害的情况下,研究人员将实验小鼠与攻击性极强的小鼠放置在一起1小时,前者被不断挑衅。研究人员注意到,小鼠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升高,这会引起尤其是雄性哺乳动物的“逃跑或战斗”反应。“逃跑或战斗”是一种压力下的应激反应,会出现心跳加快、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等,伴随的情绪有惊慌、愤怒、恐惧等。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这一心理压力出现在一天中的小鼠不活跃阶段,一些小鼠会出现应激诱导睡眠。与遭到“社交挫败压力”后没有触发这种睡眠的小鼠相比,进行了应急诱导睡眠的小鼠,在第二天的应激水平大幅降低。

      研究人员持续监测了小鼠的神经元活动,并在其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发现了一组特定神经元,这组神经元可以检测和应对小鼠的应激激素水平,并被此时小鼠的激素水平激活,随后这些神经元可以促进长达5小时高效的REM睡眠和NREM睡眠;此外它们会向其他调节应激激素的神经元发送信号,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的释放,从而抑制肾上腺素的释放。

      该论文通讯作者、帝国理工学院生命科学系首席研究员比尔·维斯登教授表示,这一研究结果进一步完善了REM睡眠有助于哺乳动物应对压力的理论。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系教授玛丽安·约埃尔斯等人在同期《科学》上发表的相关前瞻性文章强调,这一实验中应激反应来源较为单一,且不同实验动物的结果有差异。不过该研究让科学家们进一步意识到,睡眠和压力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

      一般来说,人们认为经历压力后入睡,听起来不太符合逻辑,因为几乎所有的负面情绪和焦虑障碍都会表征出睡眠障碍,而睡眠障碍本身又会进一步加剧这类情绪障碍。在实验中,小鼠面临的是单一且清晰的应激源,小鼠确切地知道面对这一事件可能产生的后果是什么。因此,约埃尔斯等人表示,应激诱导睡眠可能取决于特定的压力情境,而现实中人们面临的很多压力结果更不确定、应激源更加复杂,因此很多人处于慢性应激的状态。

      此外,并非所有小鼠对社交挫败的应激反应都会诱导睡眠。动物的性别和遗传易感性也会影响应激诱导睡眠的触发,比如“逃跑或战斗”反应更多出现在雄性哺乳动物身上。实验动物之间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异,在前述研究中,大约一半的小鼠显示出快速眼动睡眠持续时间的显著增加,而剩下的小鼠睡眠量则与对照组相同。因此约埃尔斯提出,此后需要在更大的小鼠群体中进行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