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Matching Annotations
  1. Jan 2022
    1. 一项打破眼动的研究值得注意,眼不动而书动,称为快速序列视觉呈现法(RSVP )。使用电子设备,一个词一个词地呈现一句话,让每一个词都精确地落在注视点上,就意味着不需要眼动,此时一个熟练的阅读者可以达到惊人的阅读速度,是正常阅读速度的 3~4 倍。使用这种方法时,识别与理解单词的速度仍然让人满意,也就是说,单词识别与理解这些阅读的核心加工所需的时间并没有明显限制阅读速度。或许在屏幕逐渐取代纸张的将来,这种视觉呈现方式将成为阅读的新趋势。

      很多阅读app现在已经具备这样的功能了。

  2. Oct 2021
    1. 第一性原理的指导意义在于拿到问题后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将问题拆分到其最基本的形态。越是众所周知的“常识”,越要保持一颗怀疑的头脑和“初学者的心态”。“存在未必真的合理”,而在不合理的背后往往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imp 根基性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缺省,也不能被违反

    1. 如果你按巴菲特的建议,投资超过20%ROE的企业,企业的分红率又不高,你一定要知道他“空中接球”的极限——也许是明年,也许是后年。 事实上,巴菲特在投资高ROE企业的时候,非常重视企业分红。他认为,边际效益递减是一个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与其让企业乱用钱,还不如把这笔钱给股东,让他们去选择更好的企业。

      一旦分红了, 其实就是认命了, 通过资金杠杆不想加了的方式, 维持一个高roe

    2. ROE=销售净利率(净利润/总收入)×资产周转率(总收入/总资产)×权益乘数(总资产/净资产)

      .imp 净利润代表盈利能力 周转率代表营运能力 权益乘数代表财务杠杆

  3. book.douban.com book.douban.com
    1. 1. 根据外界提示我们获取当下和预期的差别,即实然和应然。2. 采取行动:合理化实然、变为应然。差别促使行动,而我们以有限的情绪概念描绘无限的差别,而且还经常张冠李戴。而有限的情绪又建立在屈指可数的生理体征上,从后者推测前者,能准确吗?

      纯粹的思想实验确实很难取得别人的认可呢。

    1. 教育因为是人人交互,传递信息保真度低,因此传递信息流采取的是震荡传递方式;设计以物为媒介,传递信息半精准,更多考量是降低复杂度与提升美感;技术可以非常自动与稳健,传递信息保真度最高。优秀教育者能成为圣人,说服与改变别人能力极强;优秀设计师能击中人类自主心智或者发现新的人-物通道;优秀的工程师制定新的协议。

      .ctk 交互场景决定交互特征,才决定了交互方式,一定有其特定的边界是短期很难突破的。 获得人的信任很难,高效获取信息则相对简单。所以一定是技术带着教育走。营销不也是一种教育么? 技术带着教育走,方式优劣和效率高低取决于设计能力。

    2. 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

      哈哈哈 这句话有意思

    1. 从「情景学习」出发,当一名「认知学徒」,它的要点有:找到学习共同体:因为大量知识存在于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中,不是书本中,所以有效的学习不是关门苦练,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小团体。如程序员在类似于 GitHub 这样的网站练习编程。隐性知识显性化:隐性知识是使人们有能力利用概念、事实以及程序来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一般也称之为策略知识;模仿榜样:榜样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导师,也可以是网上的导师;培养多样性:在多种情境中实践,以此强调学习广阔的应用范围。如,裁缝出师并不是已经练习了一万小时,而是能够缝制出足够好的衣服。

      .imp 情景学习,目标是共同学习 长时工作记忆,形成的前提是要刻意的去练习,比如任务难度适中、有反馈、有次数和重复性特征、可纠偏(有教练) 一万小时定律的解读,重点是专家和构成专家的chunk数量,而非单纯的死刷题和死学。

      回顾的时候是倒序的,反而有效。 情景和氛围学习,刻意练习形成chunk,有足够的chunk在效率上远大于别人的就是专家

    1. 如何成为一流产品经理?天赋很重要,要有很好的逻辑思维与审美能力。但除了天赋之外,更重要的是有锻炼机会。看书不重要,建立知识体系也不重要,有搞砸几款产品的机会最重要。

      .ctk 哈哈哈 这个还真是 所以回顾一下之前搞砸产品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很有用的成长的学习。一直都羞于面对过去,也造就了现在的我把。 得面对一下,重点不是给未来定向,而是跟过去握手言和。

    2. 成功转型主要有几点:1、内在动机驱使———数据科学是自己的兴趣;2、坚持输出——多年坚持写R语言的博客,数据科学圈的人都认识他,请他去做分享,很多工作机会自然而然来。 3、给自己设置缓冲器。刚开始转行时,他不介意起点低、收入低,把它看作一个过渡期。

      降低预期,有积累(不管是专业上的还是社会认同体系),内部动机驱动

    1. 在任何时候,精读一章错不了,它是一种性价比极高,并且容易坚持 10 年以上的方法。也不用担心走马观花,只要你能用自己的话每周写 15 张卡片,并且能把这 15 张卡片讲给开智部落的小伙伴听,就几乎不太可能走马观花,读一本书反而更容易走马观花。

      读得快和读的慢,没有好坏之分,目标不同方法不同 有产出是核心,不同的产出对过程的技术的要求不一样。

      读一本和读一章的10个卡片都是卡片,只不过视角和维度着眼于宽度和精度上有区别而已

    1. 四个象限有四种对应的文化

      群强格弱,孤立者和宿命论 群强格强,复杂的群体,位序文化 群弱格弱,个体主义者、个体主义 群弱格强,简单的群体、异类文化圈

    1. 链接:请填写指向文章的规范形式链接。除非对于链接正确跳转有必要,链接之后不应包含查询参数(query),例如 utm(跳转来源)、ref(引荐代码)等,但可以包含片段(fragment),例如 #heading-1。特殊地,对于易发生变动、存在付费墙的网站,可以使用 archive.org、archive.is 等网页快照服务对其存档,然后分享快照链接,但应标注内容属于存档及存档时间。

      这个还真是,分享链接也是需要范式的呢

    1. 如果模拟信息是一条线,那么数字信息就是用很多密集的点尽量完整模拟出这条线。

      .imp

    2. 高密度的存储磁鼓储存器的容量来到了惊人的 62.5KB,而且由于中间磁鼓筒可以转得很快,读取速度也非常可以(型号 USSC90,磁鼓筒每秒能转 300 圈,最高能够达到 60KB/s 的读写速度,相当于一秒就能够把自己全部的容量读一遍)。对比起之前出现的储存设备,这个简直可以说是质的飞跃,能够满足科技进一步发展的需求。也是因为如此,之后大部分储存设备的原理都向光、电、磁能够精确改变微小区域的方式发展。

      介质确定了,编辑处理这个介质的能力就变成了核心了呢. 读取原理应该是相对固定的,但是手法可以是多变的

    1. 第三种是波普尔心智。 第一种达尔文心智与第二种斯金纳心智是动物共有的。第三种波普尔心智和第四种格列高利心智则是人类独有的心智。波普尔是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提出了很有名的理论,就是科学是通过可证伪才叫科学。波普尔心智意味着你在头脑中对一些事情提前进行测试,测试一般是动物做不到的。这就是人类最重要的能力——你可以对真实世界予以抽象,然后在头脑中进行测试与预演。优秀工程师无不具备较强的抽象、测试与预演能力。

      预演和头脑测试

    2. 第二种是斯金纳心智。 假设你像斯金纳一样,发明了他著名的斯金纳箱子,不断地去训练老鼠。按照达尔文心智而言,老鼠看到猫就会害怕。但是训练中,如果当老鼠看到猫的时候就给它一些甜头,老鼠就会不断地去尝试,这种甜头就是刺激。从刺激到行为之间,既可以像巴甫洛夫一样,给予猫与老鼠之间的条件反射;也可以像斯金纳一样,赋予代币等操作。

      操作性条件反射

    3. 第一种是达尔文心智。 假设你是荷尔蒙爆表的男生,你在不同国家看到美女,只要她的腰臀比符合进化心理学规律,你看到这些美女都会兴奋。又如你看到蛇都会害怕;看到红色会兴奋,这些大脑通过千千万万年演化习得的进化模块,对应人类大脑的这一部分工作机制,丹尼特将其命名为达尔文心智。

      本能驱使

    1. 学习六律1:不要假设问题不可分析。注解:一旦假设问题不可分析,就会忽视掉大量发现隐藏模式的机会。学习六律2:不要假设别人跟你不一样。注解:不要用人格差异来作为逃避学习的理由,比如,他就是比我聪明,我怎么学得会;他跟我不是一样的人,我怎么可能做得到。用人格差异来逃避,是杀伤力非常强的理由。一旦养成习惯,基本会将该模式复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容易获得脑残一生。学习六律3:不要忽视别人花费大时间周期与大量金钱获得的知识。注解:不少人总是习惯第一次听到某个科学理论或者认知科学新进展的时候,迫切地用自己既往的知识结构去生搬硬套,结果忽视了真正可以学习到的知识点。学习六律4:记忆外部化会催生记忆外部化。注解:不要假设自己真的能听懂或者读懂。抓住一切机会,自言自语,将想到的写下来——从大脑工作记忆内存切换到外部载体。在执行记忆外部化的过程,会催生新的知识产出。对写作的写作,会催生写作;对学习的学习,会催生新的学习需求;对创业的创业,会催生新的项目想法。但记忆外部化存储空间,可以一键搜索而非分类整理。学习六律5:大脑的自我欺骗功能强于你的想象。注解:这是认知科学近年来最大的突破。学习者容易产生学会的错觉,举个例子,一般人都习惯当场写笔记。但是,当场写笔记的时候,是在工作记忆区域进程工作,此时输入很容易,未来提取就非常困难。反之,可以在六个小时后写笔记,略有难度的输入,未来提取记忆就更容易。学习六律6:对思考的思考离知识真相更近。注解:可以对任何知识点进行二阶、三阶操作,那么会离元问题更近,更容易获得更高的知识抽象层级。比如,对思考的思考,对认知的认知,对战拖的战拖,对学习的学习,对记忆的记忆。

      之前看过,但是一没有思考,二没有践行

    2. 沿着这三个维度,去区分一手信息、二手信息,是一手的模型与否?抽象级别是否足够高?是一手的故事与否?是否制作了某个广为流传的新故事内核?是一手的行动与否?是否提供了某种新型「第二序改变」?

      看了这么多书和微信文章了,也是时候学会区分不同信息和知识层级的。选择性的定位,才能选择性的消化,才能提高输出效率

    1. 当首先进行向下比较再进行向上比较,这个时候,标准六们对标准七与标准八们的不信任更少。因为已经在向下比较时,从分数比自己低的那批人获得了情感资源

      .imp 有意思诶。向下比较建立自信,向上比较获得理性 反着来就不行了,先失去自信,又找回自信。 孰优孰劣,一看便知。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不好的,比大多数人要幸福,还有成长的空间,听起来多棒。 中不溜的定位是客观的,如何对待这个现状则是可以选择的!!

    2. 韧性差的标准六,不少人会走向一个极端,在每个领域都伪装为标准六甚至标准七标准八。心理不具备这种在不同领域来回拉扯的能力。

      感觉就是我哈哈哈哈

    3. 人的自尊体系会在不同领域反复经历这种跃迁或下降过程。这种反复反复反复的过程,慢慢地将导致一个新的衡量心理健康的指标——韧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ctk 韧性对应的竟然是自尊,而不是常识意义的抗压性。 天天跟厉害的人在一起不一定就会韧性强,而这个厉害的人具备鼓励等正面特征,还能给出真实的负反馈,上上下下就自尊就稳定了呢。 一直夸人而且是没道理的夸不行,容易有小皇帝 一直贬低也不行,自尊会受影响。没有见过被pua还能很厉害的人呢

    1. 好的学习习惯是最小行动(成本),注重工具和模板(空间)和大时间周期、必要难度(时间)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最小行动,当你想要解决难题,尽量选择成本最省的方案,因为成本最省的方案往往会在大时间周期胜出。

      .ctk 最小成本是进化脑,是人类特性,没有办法避免的。所以要接纳这个事实。比如所谓的马拉松论,先赚他个一个亿等等,不应该光从目标和启动成本的角度来看,还应该拉长了从长期主义的角度来看,因为他是一个重复行为。本文中指代的就是习惯。 站在这个视角上 耗费精力和资源指代成本对应学习能力, 问题规模和比例尺指代空间对应学习反馈 目标和预期管理指代时间对应学习目标

      或者换个角度说,设定目标为何如此容易,就是因为设定个目标成本低哈,小目标更低。 所以,如果是长期主义为假设,形成习惯为核心目标。 颗粒化和降维是核心也最好实现,只有降低了启动成本和维护成本,才可持续,才可称为习惯。类比微习惯,才最可行。降低成本。不可执行的解决方案再好都不可持续。 利用框架和工具是次重要的,因为能够简化问题和提纲挈领找对切入点,才能提高反馈效率,习惯是否产生价值不重要,重点是有没有形成习惯,讲究的是合理的容错下提高效率,而其中重点就是重构问题,并合理切分空间。 长期计划性和提高难度反而相对最难实现。因为提高了目标,反而给成本和空间都加深了难度。

    2. 任意一个系统至少由三个要素构成:第一个叫成本,第二个空间,第三个是时间。在《创新算法》中把它被总结为 STC 算子。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更复杂的知识体系下,新增补的一点是,任意一个人类行为系统,除了空间大于时间之外,还存在一个叫成本最省原则。

      创新算法是triz理论,老毛子的创新理论。

    3. 用「正反上下,古今中外」的视角去想象,你所接触的学习方法论或者自己的学习习惯,它能不能推论到古代,能不能到推论到外国,能不能保持开放或者至少边界清晰,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imp 正反上下,古今中外。其实就是辩证思维的应用。 不管是学习上,还是什么上。 辩证的能力才是究极的能力,应该视角多了,这样才会全面, 当然,要选择性的辩证,因为辩证有成本呢

    4. 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大量的,所谓可以帮助你养成习惯的一些方法论,但是几乎 99% 的方法论仅局限于一周\一月\一年时间,甚至仅局限于某一个产品的。比如说有很多同学推崇 GTD 工具、GTD 软件、GTD 方法论,但是我很反对它,因为它只是在网络时代稍微有一点作用,如果在古代,比如说孔子那个时代, GTD 并不会起到作用。这意味着成为 GTD 信徒,用它来指挥自己的行为,并不是一个好习惯。

      哈哈哈哈,这个例子举得是很有意思诶。 普适性普适性,其实某种意义上就是第一性了。

    5. 查理·芒格曾在他的书和演讲中提到过各种「多元思维模型」,他认为人一辈子掌握一百个就足以过好这一生。现在来看,芒格的知识体系主要是形成于二战后,从 1960 年到 2000 年这四十年时间。而今天科学发展太过迅速,和他所处时代已有了相当不同,所以他的模型需要进行更新迭代,需要掌握更多更新的的高阶模型。

      所以说没有绝对的好模型和坏模型,只有合适的和不合适的。对于其他两个阶段(输入和输出)也一样。

      无外乎,问题的新旧,解法的新旧。不一定用旧解法用在新问题就是错的,也不代表旧解法解旧问题就是对的,用新的解法不行么?

  4. Sep 2021
    1. “能力素质”是描述职位和人才特性的基础主数据,从类型上可分为KSAO四类

      ksao,知识、技能、能力、特质

    1. 在报告期内云从科技、旷视科技主营业务毛利率波动较大,且公司综合毛利率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相比之下,依图科技主营业务毛利率呈上升趋势,2020年1-6月其毛利率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19年数据,50-70不等,但没有商汤的数据

    1. 如果象A股公司惯常的那样,把大部分研发投入资本化,百度账面无形资产可增加数百亿,损益表、资产负债表都会好看得多。比如2020年,研发投入113.8亿,如果将其中60亿资本化,财年净利润将从190亿提高到250亿。百度股价是“含权”的,包含千亿研发形成的价值无法估量的无形资产,而且不需要“摊销”或计提减值。过往十年,百度把上千亿投入“不能马上见到效益”的研发,这是“turn money into knowledge”,终于迎来“turn knowledge into money”的时代。

      .quiz 研发投入资本化是通过专利么?然后商誉?然后降低费用,提高eps?

    1. 这集中度会进一步展现出来,当你问什么是真正的“10倍回报”投资 — 事实上,没有所谓的“10倍回报”。对于那些总体回报达到3~5x的基金(这是风险投资基金的目标),整体回报率为4.6倍,但这些基金中所谓“10倍回报”以上的投资的真实回报倍数是26.7倍。对于总体回报>5x的基金,这个数字是64.3x。

      回报越高的基金,越是能投出顶级公司的基金.

    1. 20:错误一:我是拳击手里最会做奥数题的,所以我更容易成功。#58321:错误二:我知道未来在哪儿,但是现在行业的问题没人能解决,我们只能绕着走。#60322:投资人通过约见最想得到的信息不外乎有三个:1.你是干什么的?(投资人要明确拿什么标准来衡量你。)2.未来在哪儿?(我们对于未来的期许是不是一致?不一致的话,你的逻辑是否能说服我?)3.你们打算怎么去未来?(你们有没有这样的能力和资源?)#615

      p66.解码投资人的思考逻辑

    2. 进击创投 更新图书信息或封面 作者: 王璞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副标题: 创业者与投资人的过招攻略 出版年: 2018-4-1 页数: 284

      纸书 内容主要是日常短文,虽然说有章节的分类,还算有一些脉络,但还是整体感不强,拼凑痕迹重. 总体还说感觉还是值得一读,因为真实,也因为好读. 预计床前翻翻, 1个小时,2-3天最多了.

    1. - 少数派编辑工作 - - 01_工作规范 - - - 发稿规范 - - - 题图规范 - - 02_任务 - - - 写稿 - - - - 2018-01-02-2017 年度征文 - - - - 2018-01-20-Power+ 本周 App 奏折 - - - 约稿&改稿 - - - 发稿 - - 03_会议记录 - - - 2018-01-02-会议记录 - - - 2018-01-03-选题会记录 - - 04_工作报告 - - - 2018-01-01-本周报告 - - - 2018-01-07-本周报告 - - 05_归档 - - 06_灵感库(可选) - - 07_资料库(可选)

      .tbd 建立自己的文本工作文档管理规范

    1. 卡了很久没用起来,归其原因,是因为围绕缩写的一整套思路没有搞清楚,这个思路我总结了一下,是: 怎么想一个忘不掉的缩写; 缩写还是忘了怎么速查; 该什么时候添加一个缩写; 怎样尽快地添加一个缩写。

      缩写的逻辑确实要常用常用,一直管理 中文的缩写要更麻烦一点,因为信息熵要大.不像英文,反正知道的不多,所以就能想得起来

    1. Many stakeholders were not comfortable turning over responsibility to the product teams, especially when they had ill-equipped “product owners” that were more about the process and the backlog, and much less about the deep knowledge of customers, data, business and industry necessary to enable the team to effectively solve hard problems in ways that worked for the business. 

      .imp 说到点子上了呀,老板不信你有啥用撒。产品经理就是一个书记员的话,怎么敏捷的起来呢?你配么? 要敏捷的话,老板不得累死?

    1.    左脑是逻辑思维,MBA用左脑思考;右脑是创意思维,FBA用右脑思考。有人说以前是MBA的世界,以后是FBA的世界。。。是不是都有点偏激?

      让我想到了平克的那本书

    1. 设计冲刺 更新图书信息或封面 作者: [美] 杰克·纳普 / [美] 约翰·泽拉茨基 / [美] 布拉登·科维茨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谷歌风投如何5天完成产品迭代 原作名: Sprint: How to Solve Big Problems and Test New Ideas in Just 5 Days 译者: 魏瑞莉 / 涂岩珺 出版年: 2016-8

      一年半前听过的谷歌的spirint方法 现在如果真的要开始做产品了,就值得一试 30m 设计的流程 微信读书 看第一遍

    1.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第3版) 更新图书信息或封面 作者:  [美] Robin Williams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原作名: The Non-Designer's Design Book 译者: 苏金国 / 刘亮 出版年: 2009-1

      值得花时间看,而且是先看. 要美还是要有用,目前来说我觉得还是要美比较重要,毕竟好提升,ppt要美,web要美, 达到60分相对简单. 文字要有用?太难了.

      60min crap和美 微信读书

    1. 随意搜寻 更新图书信息或封面 作者:  [美] Peter Morville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Ambient Findability 译者: 沈浩翔 出版年: 2013-10-1

      知道了很久的书,被各种推荐.今天才看,一方面是电子版不好找,另外一方面可能没有那么强大的需求吧.而且看到这个封面就会给人很大的压力呢 关键字:可寻性.核心内容:信息的可寻性. 可寻性是信息有效,权威的基础,进而影响决策 信息可寻:web搜索和传统图书馆,数字化带来两者的融合 提高可寻性的方法:分类,经典分层,元数据,数据即元数据,语义网络,边缘物件 提高可寻性遇到的问题:语言的歧义等

      60m 可寻性 bs架构产品和网站设计 pdf(ocr) 纸质版的在配送途中

      注意事项,要读的快,要读的准.重点是理解产品设计的好坏和可寻性的关系,而不是建立自己的信息搜集系统或者满足好奇心.得带点价值出来才行. 又不是之后不读了

    1. 启示录 更新图书信息或封面 作者:  [美] Marty Cagan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 原作名: Inspired: How To Create Products Customers Love 译者: 七印部落 出版年: 2011-5

      启示录重点是启示,而非操作手册. 关于人,流程,和产品的启示, 虽然每一个领域的细节都有各自的问题,但是有一个大的宏观概念也很重要,这一点我其实一直都没有,产品经理的文章看了不少,但是最有价值的那几篇基本都是cagan写的. 与其关注产品经理这个角色问题,还不如关注做产品这件事情上. 而关注的最好方法其实就是定偶像, 目前的偶像肯定不是sujie,刘飞之类的产品经理网红,cagan显然要比产品经理手册的作者要更好一点. 有产品经验且在持续做产品经理教育的人太少了. 像三节课专注做教育,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 会做产品的呢又不写作或者写作零散. 所以还是cagan吧

      60m 启示(反常识点) epub 至少感觉得读3遍,所以第一遍可以快一点

    1. 点石成金 更新图书信息或封面 作者:  [美] 史蒂夫·克鲁克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副标题: 访客至上的网页设计秘笈 译者: De Dream' 出版年: 2006-8

      大概浏览了一下书评,主要都是说翻译和过时的问题. 过时不要紧,翻译也不可怕.只有带着问题读就行 而且要有针对性,主要是可用性和测试两个概念的深挖

      30m, 可用性, pdf

  5. Aug 2021
    1. 把周视图和列表视图的结合也让 Timepage 避免了列表视图的软肋——事件过于突出,导致日期分割不明显。

      日历工具的管理重点是时间而非事件,铭记铭记

    1. 西安中科英威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2. 西安中科英威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也是光机所产业和内部孵化项目,

    3. 陕西金信天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理工大博士创业,是博士生研究成果转化项目。 “超精密异形复杂零部件先进精整”项目获得大赛全国总决赛冠军。 主要针对的是表面工程工序的自动化精整,即抛光打磨之类的

    4. 西安中科微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实现经济效益的政策下成立的产业化公司。由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团队及行业内优秀专家共同组建。 公司依托数位光场调控核心技术开发出十余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空间光调制器产品,并结合自身的光学载荷可靠性测试、超快激光控制等优势研制出的多功能教学设备、地面仿真测试设备、工业激光加工头、工业飞秒激光器等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教育科研,仿真测试、激光加工等领域 。

    5. 陕西空天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空天动力研究院下属企业

    6. 陕西维视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视觉解决方案集成商,包括工业视觉硬件设备、光感元件、智能视觉识别应用系统和教研系统

    7. 陕西力拓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工务行业的,工务业务流程信息化系统

    1. 我们不妨把这个问题转换一下:一个不断增长的市场和一个过于饱和的市场摆在面前,你选哪个?如果你没得选,你所在的市场最终不可避免地饱和甚至萎缩,你又该怎么办?

      苹果的答案大概是:那我不如先帮大家把市场推向饱和。

    1. 标签和过滤主要有两个好处:

      减少重复操作,和帮我们集中注意力 重复操作靠过滤漏斗 集中注意力靠缩小任务的范围和边界

    1. 关于任务管理有一句我很感同身受的话: If it doesn't get scheduled, it will never get done.

      .imp 发任务的时候,要么我说时间,要么对方说时间 这是协作的核心原则,事项必须有时间,不给时间要求的可以默认不做

    1. 想看所有从少数派剪藏的关于 Evernote 的文章」,只需要输入 sourceurl:http://sspai.com* evernote

      没办法用呀

    1. 真正的「天赋」是「兴趣」和「坚持」——你做这件事你会感兴趣,你会觉得有意思,能继续做下去,我觉得这就是天赋。

      .imp talent不是上帝给的,而是自己养成的。每个人应该都会有天赋,也就是每个人都有喜欢上某一个东西并养成习惯的机会。只不过很多并没有发现的了,或者那个有天赋的人自己不说,或者他自己也不太理解

    1. 一般系统压力不大,选第一种,开发起来也方便。除非对供销表的查询压力特别大,慎重选择第二种。第一种情况,如果性能要求不高,可以选择直接用外键约束,开发更简单。如果性能有要求,可以把约束放在程序逻辑里,比如:如果物料信息不多,也不经常更改,可以一次性把所有信息读入内存(或redis等缓存),查询/插入供销信息的时候直接从缓存里读/验证。

      第一种没有冗余,第二种有

    1. 很鸡贼的销售手段:招来一批合同工(工程师),让他们投递简历去其他公司面试,在面试的时候向面试官推销咱们公司的产品(比如开发工具/云计算)

      证明一个点,大多数科技公司对未来的员工要远比销售好且有耐心, 沟通场景不一样

    1. 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开工按钮。这条工程背后,是能源局计划核准12条特高压的宏伟规划。

      能源局和国网集团确实是应该穿一条裤子的,而且结合刘正亚的话,确实有可能电力系统的人看交通的不爽。

    2. 双方焦灼的时刻,突然冒出了一个神队友:来自山西政府的代表。因为卖电利润比卖煤更高,山西在会上主动积极表态:我们地方欢迎建设特高压电网,我们不想卖煤,想卖电[1]。

      很多事情你永远都猜不到,也设计不了。 站在场景中思考,有完整行政权利的一把手的表态,确实也非常非常重要

    1. “硅能源”革命,即由光伏-特高压-新能源车组成,对应一个新的“生产-传输-利用”循环体系。

      .ctk 储能-基于数字电网下的潮汐分配自场景-电车

    1. 五力图中下面的两种力量,则体现了企业上下游的产业链环境

      购买方议价能力,供应商议价能力

    1. Built for focus and frictionless workflows.

      stick to the timely work,需要的是什么?他们给的答案是交互。。 在线上角度的层面,方便实现。线下真的就不好说了呢

    2. What you need, when you need it. Every calendar event in Magical is a sharable workspace, where you can store notes, tasks, videos, or pull time-based data blocks from your favorite tools

      你和别人的时间,就是shared的时间。我擦,这个概念很棒诶

    3. Consolidating time-management. Turning the calendar from a block of hours into the center of our workflow. Magical offers a holistic approach to time management, collaboration and scheduling, and provides automation tools to plan and run better meetings and work sessions. In a way, we are doing for the calendar what Notion and Airtable did for docs and spreadsheets.

      基于时间的数据库管理????? 时间颗粒度可以自定义,然后贴标签,智能标签?然后智能匹配?

    1. 第一,内容免费获客的瓶颈,我拍一个数,就是在 5000 万了。第二,5000 万以上到 1 个亿,就是无法做渠道和内容的联合体,要专注做一个事儿,内容的极致,要开放性在各个渠道卖,沉淀的是规模和品牌,渠道的极致,是字节跳动和天猫。

      .ctk 大包大揽不是不对,是有上限。开始的时候大包大揽,是为了要时间,也可能是为了要效益。发展起来了以后还大包大揽?会产生很多的问题。比如原来的集成方式不能够或者说到顶了,抢了别人的蛋糕了,等等

      总得在跨越鸿沟的时候,重新定位一下把。以卖给创新者的方式卖早期大众会出问题的。除非你的目标就是一直服务好那些创新者,但是这是不可能的。除非私人企业,和家里有矿的那种

    2. 你可以写一辈子文章,但是你的文章影响的受众会逐渐有限,你的文章支撑不了你的公司走向 10 亿,甚至是 1 个亿。

      .ctk .imp 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能力,不同的能力会自带不同的天花板

    3. 自己解决渠道冷启动怎么办?要么做内容获客啊,类似群响啊,要么就是自己靠亲戚朋友非标渠道带一带啊,要么就是靠一波红利的流量渠道啊,比如说 2018 年的时候的微信公众号啊。无论是哪一个场景,都意味着是非常非常难得的非标准。

      .cmt 区分自己是不是在刻舟求剑,以及成功是否是更像是时代的产物。 非标准的成功是不可能延续的。

    1. 运营方案的SOP版块。1.社群运营SOP用户触点-活动规则-用户话术-用户路径-活动反馈-数据分析2.新媒体SOP内容筛选条件-排版-触点-内容设计-热点-业务排期3.活动SOP时间排期-活动流程-活动物料-活动人员-活动复盘-数据分析

      社群运营对标大客户销售,新媒体对标内容营销,活动对标会销或者公开活动

    2. 首先只有创业和中小企业才会难以建立SOP。但对于大厂或大型企业来说,SOP是非常成熟的。正是因为如此,大企业在人效、和团队绩效管理上都能做到非常精细化。反而小公司就容易浪费资源走向歪路。

      .ctk 越难标准化的越需要标准化,大厂的标准化是结果,是因为他在早期标准化了重要的事情,他才能活到现在的。所以不要说我们不是大厂,我们不要标准化,我们不能管理大于经营。 请问,为什么做标准化一定就是管理大于经营呢?标准化效率提高点,迭代快一点了,为什么就不能支撑经营呢?

      管理大于经营是个引发与错误假设的谬论的逻辑

    1. 萃取率和浓度在定义上是独立的,但实务上是相关的,因为你的浓度被萃取出的咖啡粉影响。

      知识的浓度和萃取率

    1. 目前,互联网上只有极少数知识被人类手工整理成了机器可以解析的格式,如各种百科栏目和垂直领域数据库,然而这些信息仅仅是沧海之一粟,无论是覆盖范围、更新频率、可靠程度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需求。 其根本矛盾在于:读懂自然语言对人类来说不难,但人的精力有限,无法跟上有价值信息的产生速度,也不能保证稳定和客观;机器虽然不知疲倦且速度超群,但面对纷繁复杂的自由文本却难以利用,使得不可估量的价值被埋没于字里行间。

      核心矛盾是不停产生的信息,以及越来越不够的识别能力 很多东西不是因为他是垃圾,而是没有人去抽象提取和分析,让他变成了垃圾

    1. 别忘了根据读者问题、反馈积极调整,另外利用好内容平台提供的数据分析后台,更清晰地了解到文章阅读、转发、收藏、点赞、评论、增粉的情况,更清晰地理解读者真正的内容需求

      .imp 把一些维度复用,并在读者群里面做投票,高级读者可以参与到协助选题策划等等 内容共创么,参与到需求确定也是一种共创

    2. 选题主要有下面几类 1Andy Simmons: HOW TO MAKE MONEY BLOGGING USING FREE STRATEGIES FOR BEGINNERS:Guides 指导其他人如何做(How to …)的文章,比如「如何在网上赚钱」、「如何组织会议」、「如何远程协作」等等,属于大家最熟悉的「干货」;Lists 清单类文章,比如「5 种简单的燃烧脂肪的方法」、「7 种让你的前任回来的方法」、「10 大笔记工具推荐」,这种文章百试不爽,非常有吸引力,属于流量的压舱石。News 新闻类文章,总有一些事情发生,总有热点可以追,比如头条出了扶持策略、订阅号上了评论功能、B 站增加 vlog 专区等等,类似这种可能会影响你所在市场的新闻,可以写一写。Reviews 评论。每当流行的产品出现在市场,你可以撰写关于它的评论,比如你关注手机测评,大概率小米、华为、锤子、三星、OnePlus 等等上新,你都会撰写一些评论,这也是你后期商业化变现的重要途径。

      .checklist guides、lists、news、reviews 当前的定位应该是readinglist,和书籍review居多我感觉适合自己一点呢

      边学sustainable productivity,边学左其胜

      .ctk productivity也有其他的灵感来源,比如一些公众号,比如少数派栏目 书评也有其他的灵感来源,比如豆瓣书评家,比如海外原版书的goodreads好书评的搬运。

    3. 1.3 创建模板提升选题推进效率完成上面的设置就算是进入了选题管理的初级阶段,在看到 Thomas Frank 分享自己如何使用 Notion 的影片后,决定更进一步,将「选题数据库」变成「创作项目管理数据库」。我按照 Frank 的思路,设置了一个配套模板,可以更系统地管理跟这个选题相关的全量信息。

      .cmt 好思路! 持续好奇心创作项目数据库,而非广义的选题数据库 这也能够缩小范围,而不是强求把所有的素材、信息都扔在这个写作项目里面

    4. 新增一个选题要填写这么多信息肯定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便于后期的信息筛选。Notion 提供了看板、日历、表格、画廊等不同的信息展示形式,「筛选」和「样式」的搭配使用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的选题管理需求。

      .ctk 筛选和视图样式搭配才有价值,这也原来没想过。但是今天用了vika的分析台的时候就有很明显的感觉了

    5. 1.2 新建视图获得自定义筛选信息

      .ctk 不同视图的用法,我之前确实也没有怎么考虑 这可能也是选择notion的一个核心原因。因为他的视图足够多 .quiz 不同视图的功能,不同视图的价值,不同视图的使用体验,是不是,能不能,好不好,用不同的视图管理不同的选题场景?

    6. 因为一条选题往往包含多个维度信息,因此我选择使用数据表格 (table) 来承载信息。设置的具体栏目如下:题目:选题的标题;主题:选题的主题,我对选题进行了简要分类,包括信息管理、团队协作、生产力工具等类别,类似给笔记贴上的分类标签;状态:选题所处阶段,我给选题设置了 6 个进展状态:Backlog(备选)Research(信息收集)Writing(写作)Publishing(发表)Complete(完成)Drop(放弃)分配: 支持将选题分配给不同的成员,因为我还没有团队,因此这个目前尚未启用;日期:记录作品预计发布时间,也就是截止时间;类型:如果你除了文章之外还有播客、视频、线下演讲等表达形式,添加这个信息类型会对你有帮助。

      .checklist .imp that is what im looking for! .imp 把卡片、文章甚至灵感,都可以当做一个潜在选题呢。 flomo的卡片算是灵感了,但是现在没有选题相关标签。当然,也不会有类似的标签。 好的方式,还是通过自己的想象加上flomo的核心标签来做选题把。比如母题和母答之类的。

      .ctk .*5 备选、收集、写作、发表、完成、放弃,这六个状态感觉又部分可以借用。至少说,不同的场景应该配备不同的状态,全都是ongoing,inbox这些太不专业了。不好。 题目、主题标签、状态、分类、日期、类型,确实都是需要加入了。反倒是今天白天想到的一些标签感觉都是次级维度了。 和设计hr表格一样,有点贪大求全了。不好

    7. 1.1 选题数据库的基础设置在尝试了各种工具之后,我最终选择了 Notion 来做这件事

      .imp .*5 .ctk 选题库用notion是有道理的。我刚才脑子过了一下,用表单工具做选题不合适,因为他们没有打通文档和表格。

      notion是单向打通,也不够好。但是,双向打通感觉非常非常难,因为逻辑很难抓。比如写测评的文章应该怎么办的问题。能不能做基于数据库的创作呢?感觉很难,好像除了omnioutliner以外就没了呢。 有可能一些其他的一些专业写作工具可以把。这对我又是一个新领域了。但是他们能和csv文档打通么?感觉够呛

      .quiz 需要确定一下csv这个格式的逻辑了

    1. 3.3 如何保存搜索素材

      .quiz 确实我当下最严重的问题。如果保存素材,和管理好素材

      使用readwise后,加上最近加入了inline tag的技巧。我现在的素材已经到达了block和card的级别了呢。怎么才能有效管呢?

    1. 为了提高,我们必须自己创造机会。

      .imp 这句话说得太有力量了 没有书怎么了,没有朋友又怎么了。其实有的是你可以刻意练习的机会。有你锤炼基本功的场景。

      找到那个机会,挖掘那个场景,苦练基本功

    2. 富兰克林解决了一个许多人经常面临的问题,即想要提高写作水平,但没有人教他怎么做。

      .imp 确实,重写句子,重写单词,重写文章,甚至重写书。这个方法并不难,难点是执行下去

    3. 最后,富兰克林再来完善文章的总体结构和逻辑。他又一次找来《观察家》的文章,并为每个句子都写下一些提示线索。但这一次,他把那些线索写在另一些纸上,并且故意把顺序打乱,使词汇完全处于无序的状态。然后,他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不仅让自己忘记了最初的文章中句子如何措辞,还忘记了那些词汇的顺序,再一次复写文章。他找来从某一篇文章中摘抄下来的、没有按顺序排列的提示线索,并按他认为最符合逻辑的顺序来排列,根据每条线索写出一些句子,并将自己写的结果与最初的文章进行对比。

      .*5 .imp 文章整体递进到了高潮,重写文章!而且是在一段时候后重写文章,是想要让我自己离开第一次阅读时对作者的尊崇感。让自己没有束缚的再次创作。

      这就是重新拼接线索和理解线索的价值,重点不是活在别人的逻辑里和故事里,是自己偷来的认知加上自己的表达方式 .ctk copy but not steal the hint,then re-organise in your own way. 借鉴别人的观点而非结构,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4. 富兰克林发现,这些练习的最大问题是,他的词汇积累并不像《观察家》的投稿者那样丰富。并不是说他不认识那些词,而是他无法做到在写作时「文思泉涌、信手拈来」。为弥补这一不足,他想出了前一种练习的变体。他确定,写诗将迫使他想出大量其他不同的词语,他通常不会想到那些词语,只有在需要与诗歌的韵律和声律模式相一致时,才会去努力搜寻它们。因此,他找到《观察家》杂志上的一些文章,并将它们改写成诗句。接下来,在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以至于最初记下来的诗句和措辞在他的记忆中已经消失时,他再把诗句改写成散文。这使他形成了一个习惯,就是要找到正确的词汇,并且增加对词汇数量的积累,以至于他可以迅速从记忆中调用这些词汇。

      .imp .*5 啧啧啧 伟人果然牛逼 别人还在rewrite句子,他竟然已经开始rewrite单词了。

      不得不说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5. 富兰克林于是开始观察,一旦他忘记了文章中一些句子的措辞,可以怎样以最为相近的方式重写那些句子。因此,他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几篇文章,然后写下对每个句子内容的简短描述,只要让他能够回想起句子讲的是什么意思便行。

      .cmt rewrite能够提升理解,甚至提升写作能力。这点我怎么能没有想到呢? 、 哈哈哈哈 .ctk 文献重写!这就是我的招数!用,马上就可以用

    1. 真的有必要再使用白首穷经这类低效的写作学习方式吗?西方通过创意写作、分析性写作、有效商务写作、写作 QA 站点等课程走上了另一条不同的道路。目前西方关于写作,有了非常多清晰而明确的规则。如,「情感指数的计算」、「短句与动宾结构的运用」、「计算句子的平均长度」、「FURY 原则」、「游说矩阵」、「正式性指数」等大量中国传统文人瞧不起的术。

      .cmt 简单可操作,大过不可明述的悟

      .ckt 是要大概率的还行,还是要小概率的完美?不同人不同选择。但确实大概率的还行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选择呢?至少对于那些杂学家来讲,大概率的还行其实挺重要的。如果能够做到高效的还行就更好了

    2. 此阶段注意事项:1)证据最好来自多方面,正反上下左右前后。2)参考文献可使用 bibdesk 数据库、Zotero 等软件配合 Markdown 格式。

      收尾工具 .cmt 边写边整理确实是个大问题。比如收尾让文章完整,有hyperlink,比如写一半的时候,想起来个事情,就跳出文章创作出去找东西。这些行为都不适合创作

    3. 此阶段注意事项:1)在一切能使用奥卡姆剃刀的地方使用它。2)删掉多余的副词、形容词、介词、与主题无关的内在价值观描述。3)使用隐喻。

      修建和改进你的文章

    4.  写作总是少不了对文本排序、突出重点、链接外部资源、引用,恰巧 Markdown 在以上方面完全支持,所以你会越写越顺手,不会出现写作速度跟不上思维速度的问题。此阶段注意事项:1)尽量不要复制内容。2)在倒计时约束下,写作的过程中,你会放弃去查找例子、补充参考文献与排版,一气呵成,将主要内容写完。3)那些剩余工作,可以在每天的「低效率时间」来做。一旦你新开很多窗口,很容易被不断冒出的新刺激抓住,走神与行为瘫痪。4)多使用「比如」、少使用「而」、「但是」、「则」让文章更朴实与流畅。5)不少「类型文章」,重点是你的观点、证据、观点如何联系证据。有时候,写着写着,仅有观点,没有证据。此时,使用类似于” 比如” 这样的词汇,会提醒你为观点使用证据,不作无营养的情绪发泄。6)书桌边常备巧克力。在写一些较难的文章时,大脑热量跟不上,此时此刻,来一块,美味极了。

      整理成文 .imp 有了截止时间,才会先写作,再改正。

    5. 此阶段注意事项:1)大量阅读、积累素材是写作的必经阶段。自认随着阅读量的提升,能够看见自己的成长。积累什么样的素材?观点、论据、作者联系观点与论据的巧妙方式、各类好的拟喻。2)「自言自语」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身兼心理学家、管理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等多项头衔,虽然是政治学博士毕业,但是拿的是诺奖的经济学奖,顺便再拿个图灵奖,几十年过去了,还是计算机科学论文被引第一的西蒙。在阅读、写作与实验等多处,他都推荐了这种方式,比如:在阅读时,「自言自语」,多问几个为什么,能够更好明白作者的意思;在写作时,「自言自语」,能够提升语感;在实验时,使用「口语报告法」,是揭秘被试心理内部机制的重要实验方法。西蒙晚年,辞世之前的著作之一,即为《口语报告法》。

      积累素材和心得

      .cmt 自言自语不代表默读,而是尝试着和读者对话,在想想中对话

    6. 1)使用心算等方式,启动大脑。2)写较容易的文章热身。在写很难很难的文章之前,先写简单的文章,这是一种较好的启动大脑,避免行为瘫痪的方式。比如,心智黑客十一篇对我来说,每篇文章都写得极其艰难,半年写不出一篇。所以,在写它之前,干脆使用心智工具箱这类较简单的小文章来攒素材。3)拿出计时工具,倒计时 2 个 25 分钟。

      启动阶段

    1. 如何从读者角度进行写作?这本书,告诉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概念

      .sum 这篇解读干货满满 不光介绍了为什么要响应读者 响应哪些读者和内容的区别,以及学术写作的专业场景 给出了四点写作原则,专业性和科学性,精确性,简洁性和逻辑性 还给了四个检查清单。todo和nottodo,针对句法和语义两个维度。很有操作性

      .imp 当然,最有价值的是,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表述,节省能量,不管我们要耗费无限的能量,为了让读者能够少用能量。啧啧,确实,能量是最好的指代,比精力、体验和认知等等都要有价值。因为思考就是要耗费能量的不是?

    2. 你的文章需要传递一个信息(message),这个信息要让读者觉得是有用、有价值的,或者能解决他的一个问题,让他觉得没有白花时间读

      .imp 具象化表达是打开率呀等等,重点是作者是真的知道他在传达什么的

    1. 在少数派写作一年了,这是我的写作工具流丨 2016 与我的数字生活

      .cmt 没有解决我当前的问题,但是提供了一些有意思的工具和使用场景

      .ctk 现在的我也能更明确的定义自己当前碰到的问题了,就是如何管理inline tag级别的素材。啧啧,感觉搞定了以后readwise和flomo的价值对我就能起飞了。

    2. 阅读素材的时候都会动笔摘抄下觉得有用的部分,或者是对自己的启发,通常是碎片的形式在脑中冒出来,Bear 就很适合这个场景。全平台化保证了不管手边有什么设备都可以第一时间打开 Bear,而这些思维碎片通常也没什么特定或者清晰的主题,Bear 的标签系统就很适合用来整理。对每一个碎片段落,我都会起码加一个 #碎片 的标签,再根据内容添加。

      .cmt 记得之前尝试过一阵子bear,吸引我的点就是inline tag,看来当时的灵感是对的。因为现在很依赖inline tag,针对卡片和block级别内容做标注。

      碎片的这tag很有意思诶。就和我的randomstuff很像,但是碎片两个字儿更有趣一点

    3. DEVONagent 的联想功能就显出作用。DEVONagent 和 DEVONthink 出自同一家公司,DEVONthink 主攻知识管理,而 DEVONagent 希望是你的智能搜索助理。

      .cmt 这个工具感觉还不错诶。在建立某个领域知识库的时候可以用一哈。当然为了自己学习,而是为了快速建立领域公共知识,一开始的定位就得变,问题就会变。工具也会变

    4. 维基百科的词条 是非常精准实用的「一度信息」1 ,更重要的是词条最下端「参考文献」和「参见」,是和关键词联系非常紧密的「二度信息」,由此搜索的路径像波浪一样扩散开,不愁找不到足够的信息。维基百科有个小功能是能将词条自动排版成 PDF 以供下载,对于习惯阅读 PDF 的人来说是直击心灵深处一般的体验。

      .cmt 一日一技 wiki能够下pdf还真的有用诶,那了解一件事情的第一步就是看wiki了哈。把词条都下下来。然后基于词条想办法做一个obsidian的网状笔记。当然,要能导出的。这样就可以去搭一个基本的垂直领域支持库了呢。 大家就分pdf,读就完事了。先输入足够多的观点。然后再尝试一起连?

    5. 以写应用体验为例,在决定写一个应用后,其实文章的主语已经确定下来,收集的范围自然也以该应用为中心。最不容错过的自然是应用的官方文档,作为用户大多数人都不会去阅读动辄百页的官方说明书,但这确实最快速最朴实的了解一个应用的渠道。

      .ctk readme driven,所以好的工具和好的软件,甚至好的应用,应该都要有一个好的readme

    1. 一万个人眼里的一万种样子:内容大纲 OmniOutliner

      文章整体标签*4 tools 感觉对写大纲的价值有了新的理解 可以通过对主体内容在写作前就考虑有哪些共性,并在做大纲的时候集中编排,这是一个挺反常识的点。 文章其实也可以结构化,omnioutliner是让这种结构化可以在写之前就可以预设。并在写作过程中快速添加

      比如说 美食推荐,每一个推荐都有一些标准的内容,比如 评价,价格等级

      .ctk 是一种 数据库快速转线性写作的思维。适合写评测呀,汇总分析和汇总报告写作呀等一系列场景。 尤其适合分析型写作。比如营销的成单率汇总分析之后的分析性写作,帮助作者线性表达,帮助读者结构化输入。 好东西,好思路

    2. 分别包括以下五大块: 样式:对文字格式、颜色和间距等进行设置 栏:定义单条栏目的属性,即数字、日期和注记格等 空心字:设置纵横条目内容之间的边框样式 文稿:给文稿添加主题、说明和注释等属性信息 样式属性:显示当前条目所拥有的所有样式

      omnioutliner的do功能

    1. 在 Slack 中最常问的问题也从最朴素的「工具选哪个」变成了「怎么用工具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乐于看到的,因为这样的问题才是真正能够产生价值并帮助到他人解决问题的。

      .imp .*5 所以best of就停办了哈哈哈 应该改成 怎么用网易邮件大师解决邮件积压造成信息过载的问题。 这样的文章标题多好。 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从工具出发,变成从问题出发。 我推荐的工具到,我推荐的解法。这样对大家都好。 你可以质疑工具,但是你很难质疑解法。

    2. 在各种软件平台上,对选择哪一款工具的争论从未停止过,一款软件可以凭借它的功能、设计、逻辑、用途…… 甚至仅靠颜值都能收获不少用户。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 —— 发掘新工具、转移内容、淘汰旧工具、发现不足、寻找替代品…… 如此往复之下,工具最重要的性质:「如何解决问题」反而被淡化。就好比一群榔头爱好者在比较「铁榔头好用」还是「不锈钢榔头好看」而吵得头破血流,却没有产生实际的价值。

      .ctk 除非产生新问题,才会有新工具产生价值的可能。 我想买notion和airtable的股票了呢。我相信他们一定行的。 低代码开发?我觉得够呛。毕竟表哥表姐的数量远大于所谓的管理干部的数量。 当流程不熟的时候,还做什么管理呢?但是,当流程不高效的时候,至少我能提高某个简单流程的效率。 所以配置性更强,要求更低的多维表格一定比低代码开发工具更适合当今的中国

    3. 很多人搞错了一个学习方向,认为自己学会使用工具就了解了专业知识。其实恰恰相反,我认为更应该先具备一定的领域知识,才能比较快速地理解专业工具。比如绘画领域,只知道笔刷怎么安装、图层怎么合并,于我提升绘画水平并没有任何帮助。但学会绘画基础之后,再用起工具自然是得心应手。

      .ctk 因为有了专业知识了,就会发现一堆问题,然后就想要解决,然后就会找工具,然后才会用工具

    4. 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使用专业工具,你对相应领域知识的了解程度,决定了你能探索的极限。从未学过编程的人,很难靠探索学会 XCode、Android Studio 这些 IDE 开发工具,顶多是按照步骤把源码打包生成一个 App,并不能真正掌握这款工具。即便是 Office、Photoshop 的复杂度,对零基础用户而言,也已经很接近自主探索的极限了。

      .imp 会用photoshop不代表他是个设计师,他只是一个会用photoshop的人 如果会用crm的人就会销售了?会用excel的人就会会计了?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具人,会用工具的人。

      还是需要一些专业知识打底的

    5. 其实他们并非学不会,而是对工具的使用产生了恐惧心理,总认为一款工具的学习过程是复杂且枯燥的。因此选择了最消极的方法对待这件事。

      .ctk 大多数还是恐惧驱动的。消除恐惧的方法难么?难。难在缺乏一个以身作则的人,用实际表现告诉大家,这个其实不难,你看我也会。

    6. 在线工具无需频繁下载更新安装包。 在线工具能提供网络服务,便于与其他设备同步。 在线工具能提供 API,便于与其他工具协作。 在线工具能通过全文翻译解决语言问题。 在线工具必须依赖于浏览器。 在线工具的设计中很少会设计右键操作。 在线工具很少能直接离线存储。 在线工具通常无法安装本地插件。 在线工具通常无法直接管理本地文件。 …… 这些功能点都是在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很少有哪一篇使用指南中,特意指出这些共性的功能。但往往正是由于很多初学者不了解这些基础的功能点,从而影响了他们对功能判断。比如寄希望于一款在线工具批量重命名本地文件,显然是不现实的。

      .ctk 很多新手不清楚的反而是那些老手们都说不清楚的常识问题。 真的让一些老手们来去写出来一些常识也很难,要么是没意愿,要么是没能力。真正害怕的其实是那些没能力的人,那些伪老手

    7. 更多的情况是你发现了一款新工具,但不清楚它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那就不妨先从它的主界面上的「新建」按钮开始,从流程化的角度来尝试理解这个工具,然后熟悉它的编辑、保存、删除、退出等基础功能。这一过程并不需要什么教程,你能自然而然理解这款工具的大致用途。 这种将复杂功能转变为单一流程的做法也是软件厂商降低门槛的主要方式之一,软件的用户引导从来都不会出现长篇大论,而是直接指出「你先按这个,再按那个」来帮助用户探索工具。我们在探索时也应该下意识地这么做。

      .ctk 所以工具产品经理反而更需要流程思维,而不是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以为所有人都有他的知识储备 这个世界慢慢变成了设计主导的世界。销售一对一服务太慢,效率太低。技术一对多服务又缺乏能力。 过去的衔接是销售,现在的衔接可能就是设计了

    8. 良好的设计为上手一款工具提供了不小的帮助,这又回到了上面提到的软件功能侧重上 —— 流程主导:一条线式的流程化服务不太需要动脑子,单一流程的、无需配置的工具,上手门槛是最低的。 设计主导:以设计主导的工具会将重点功能放在醒目位置,可能需要勾勾选选、拖拖拽拽,但你不会一次性面对太多选项而感到无所适从。往往需要经过一番摸索后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功能,上手门槛会略高一些。 功能主导:以功能主导的工具的可操作项最复杂,复杂的功能让人需要做出多次选择,也能让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很多功能会被隐藏,初学者需要学习才能掌握。上手门槛是最高的。

      .imp 功能主导的airtable、Evernote、notion等等 流程主导的readwise 设计主导的flomo 流程主导的工具感觉想不太到诶。主要是这个软件加了工具两个字。 纯粹的XX主导的工具肯定没有,都是各有偏重的。 .ctk 要有意识识别和分类不同的工具了。我打开我的手机后,发现真的分不出来。可能是我并没有很懂工具吧

      回过头来想象,excel可能是功能主导的,vika可能就是流程的。毕竟要在excel实现相应的功能也可以,甚至有可能更好,vika上要简单的多

    9. Donald Norman 在《设计心理学》一书中表示,优秀的设计会强调「可视性(Discoverability)和易通性(Understanding)」,可视性是指操作可传达,易通性是指操作可理解。不仅能正确传达可操作性,也能让用户理解如何操作,比如按下电源键就是亮屏或锁屏;再比如所有的接听电话都是绿色,拒接电话是红色。体现在软件中,最典型的就是 Windows 的软件最小化、最大化、关闭窗口无一例外都在右上角;iOS 的应用大多将返回按钮设置在屏幕左上角等等。

      .imp 可视性和易通性,感觉这个翻译不够好呢 discovery和understand,一个是发现,一个是理解。

      发现是要高效找得到,理解是要行为可驯化。 找不到功能键的平台,和用了十次都找不到的规律的工具,除非解决的问题够难,否则都没有存活的价值。

    10. 工具的定位是「是不是」解决问题,是初步筛选的过程。 工具的功能是「能不能」解决问题,是筛选功能的过程。 工具的用法是「好不好」解决问题,是提高体验的过程。

      .imp again 先后顺序很重要。好用不好用是最后考虑的问题。是不是是关键,所以至少选择一个工具的时候,要把他的官网刷一遍才行,刷官网之前更要先先定义好自身的问题

    11. 当我们自己选用工具时,也并不需要一味的追求大而全的复杂工具。可以在心底反复对工具进行考量: 工具的功能是否解决我的问题? 是否有更简单的工具完成更好? 这样有助于快速用快捷工具解决小问题,避免让自己陷入挑选工具的纠结之中。

      .checklist 是否有价值,是否最简约 .ctk 背后都离不开对问题的定义 好的人生需要加强痛感建设,要能识别到问题。 高效的人生还得对痛感做分类,才能分别大问题小问题

    12. 同样是解决一个问题,用小螺丝刀和瑞士军刀都能解决。

      .imp 用合适的工具解决合适的问题。不要高射炮打蚊子,更不要小朋友挥大锤

    13. 方便快速上手的规律,从理解工具定位、到理解工具功能、到理解工具用法

      .ctk 道法术是不会出错的呢 why how what, 这创始人咋想的赶出来这么一工具。这工具能干啥。我能用这工具干啥。三个层次递进的,而非反过来的

      是不是,能解决我问题的一个潜在选项 能不能,基于一些定制化需求解决问题 好不好,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好不好

    14. 为什么不是按用途、按类型、按系统来划分?难道笔记工具和绘图工具使用起来会是一样的吗? 因为从新用户上手的难度上讲,工具的用途、类型、系统并不是他们的主要障碍,他们面前的第一个障碍是不理解工具的功能和设计。这些对用户理解工具的用法产生了障碍,只有在明白这两点之后,再谈探索方法才是有意义的。

      .imp 先尊重产品的设计和功能定位,而不是一上来就把自己的问题往上套,这样反而更有可能解决不了问题。

      .ctk 就和结婚找老婆一样,重点是对方。他有什么更重要,而不是你要什么

    15. 如今工具的趋势是 功能越做越复杂,设计越来越人性化,从而在丰富功能的同时降低工具的探索门槛。

      .imp 服务老客户,服务新客户? 服务真正的老客户,服务潜在的新客户? 不能用假老客户的需求,去探索潜在的新客户需求。容易导致两头不讨好。 新客户就去做研究调研,针对新客户产品功能拉新的研究调研。 老客户也要去做研究调研,针对老客户产品唤醒的研究调研。 至于那些本身用的就很好,对新需求也没啥要求的真正的忠实客户?反倒是厂商最不关注的一群人,这个简直是世界上最蠢但是又很难规避的事儿。 就像一个目标远大的男人,和为某一瞬间所吸引的女人一样。男人有钱就变坏,产品一有用户就变蠢,哈哈

    16. 软件工具的历史

      .imp 软件工具的发展史,就是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场景从专业到通用,解决问题的方式从复杂到简单,解决问题的体验从麻烦到方便。

      解决小问题,降低复杂度,提高易用性,软件的发展确实可以做到永不止步。

    17. 「工具的功能与设计」「工具的探索方法」「工具的通用属性」「工具的学习方法」

      .imp 都算是术的层面,但是都非常有用

    1. 光是画完也不算数,还要有一个统一的地方可以回看之前的批注。刚才提到的工具都能查看批注,有的做得比较到位,可以分颜色来查看批注。4 色不仅在视觉上起到了区分作用,现在还可以帮助过滤信息

      .imp 所以说批注这个事真的也挺麻烦的,要分清楚批注的应用场景,要分清批注的后期应用目的才行

      • 方便导入到自己的阅读框架
      • 方便区分内容重心
      • 方便高级用户做内容主线回顾(会读才会写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不管以我为主,还是以内容为主,都需要不同的批注方法论,结合起来才算批注体系。体系,hmmm,
    2. 面对工具的不完善,更好的态度便是:先把书读了再说。所以我的批注方案非常简单,就是用 4 种颜色来勾出 4 类重点信息(这套方法之前在 奏折 19 中也介绍过)。 蓝色 :本书理论; 橙色:经典案例; 红色:关键词、专有名词; 紫色:对我有特殊意义的内容。

      .imp 用尽量通用的颜色,选择符合尝试的颜色做匹配 不要尝试用递进关系来分颜色,比如红色最重要、紫色最不重色,指代阅读批注内容 因为重要不重要的评价主观,不具备后续回顾的价值。还不如把所谓重要不重要的等级,去配对内容类型。 有些内容类型对有些人重要,需要自己设计。

      .ctk 之前有关批注的自我设定很多,有基于颜色的,有基于特殊标注的,有基于划线模式的(下划线、波浪线、高亮)。到最后都是因为各家标准不一样,且没有站在帮助阅读和帮助回顾笔记的角度全局思考,导致都不了了之了。

      现在好的地方是用 .cmt .imp .quiz .ctk去做了一些编号。颜色是一种更好的方案。适配性强且方便使用,但是不好设计。 因为这四个维度一定是用起来最持久的,相当于要从不断变化的思维分类模型中,找到对自己一生可能都很重要的维度。然后在阅读的时候使用。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还不如用时间来说话。比如:

      • 一周内甚至当天要回顾的,马上就有用的内容
      • 一个月内回顾一次的,对近期有帮助的内容
      • 三个月内要整理的,对长期有帮助的内容

      虽然和上述的重要不重要的没什么区别,但是针对阅读是解决问题的角度是适用的。 当前我不能接受,一本书我看了半天,短期还没啥用的、中期没啥用,长期没啥用的。然后一本书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去衡量一下他对我的价值。

      就像今天和媳妇儿聊天的内容一样,书是一个物件,不管是电子的还是纸质的,他要对你产生价值才行,价值是和时间和事件有关系的,有价值的书才摆的出来,因为他对我有意义。 红色-短期就很有用且一辈子有用,可以放进flomo和flag以及人生知识库的 橙色-短期有用而已,术 蓝色-中期有用而已,法 紫色-长期有用,道

      道太远,术太近,关注法。 ps. 算了还是用时间标记大法把,雷同todoist的标签。 w\m\q\y直接直观

    3. 将重点内容分类标出,仿佛随身挂着几个框,随时准备把重要信息采集下来,填进阅读框架里

      .ctk .m 所以一本书的笔记确实要以一种阅读框架的角度来去做

      标记加标签,然后做成一个表格,那应该很棒。但是具体怎么做呢?感觉用智能公式的表格就能实现。识别单元格内容是否有特殊标记,然后自动筛选。哈哈哈,我真是一个小天才

      ps. 现学现卖,w\m\q\y,四个标签出马。week、month、quater、year。先不用颜色标了。毕竟还没想好他是不是最重要的

    4. 用缩略图,实际上更容易找到特殊的排版,因为此时文字的内容已经很难看清,也就不会影响你判断,你眼中只剩下段落的形状、颜色浓淡:某页左侧出现了整齐的空白,可能意味着这里有列表;忽然瞥到淡下去的一块儿,也许这里是颜色较淡的斜体

      .ctk 终于明白缩略图的意义和价值了。找特殊标记和符号。比如表格,比如列表,比如案例故事等等

    5. 透视图片:预判书籍专业程度 我读书,第一步和很多人不一样:我习惯先透视书中的所有图片,对书的深浅、涉及领域做一个预判。 文字是很有误导性的,比如上文提到的《论摄影》,其实是本艺术和文化经典,和摄影技术则几乎扯不上关系;而图片要忠实一些。

      .ctk 点开图片素材,翻一次?这个思路很奇妙诶 在纸书时代不好做到,电子书时代很简单。 当然如果编辑的比较好的书,会有图表目录,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

    6. 阅读前后可以这样做: 读书前,通过各种透视技巧,搭建阅读框架; 读书中,通过各种锚定元素,捕猎信息、填进框架; 读书后,有条件的话,把信息归纳到自己的知识系统中 4另起一篇,本文只会浅浅涉及。 。

      .imp 透视技巧和锚定元素,名字熟,不会干呀

    7. 遇到这些情况,就是速度法大展身手的时候

      .imp 时间有限、目标明确、书本身主线不清、书不值得精读但是读一下也无所谓

    1. 我对自己的 newsletter 目前有了一些界定:以社交连接为主,未来会辅以创业 - 产品相关知识的展览。

      .ctk 我的界定可能是什么呢?近期的权重应该是 社交连接5,人工推荐内容3,细分行业知识展览2吧。

      其实微信公号也可以去做一个内容类型分类。找朋友还是学知识还是扩阅历,目的不同,追求的内容不一样

    2. 作者不应该添加推荐语之外的个人叙事,比如写自己的生活、观察等。因为这些信息对他的读者来说都是噪音。纯粹的信息推荐反而是其读者所期望的

      可持续的输出一致的纯净的内容的目的很多

      1. 最小化用户的认知成本,读者要的不是大杂烩
      2. 筛出你想要的对你感兴趣且信任读者,你是个好人,但是我不可能不喜欢你。好的内容但读者不感兴趣怎么办?那就不感兴趣吧。
      3. 系统闭环形成,反馈回路形成,给读者获得感,给作者成就感
    1. 「研究快乐的专家告诉我们,快乐有三种:pleasure(欢乐),passion(热情),higherpurpose(理想、有意义). 其中欢乐是最短暂的,热情其次,而最长久的是理想。」

      .imp 出自张一鸣的微博

      研究快乐的专家是哲学家还是用理性实验和调研的手段得出来的呢? 但是这个说辞和描述很棒

    1. 1 )文件智能收纳对众多 vika 维格表的智能收纳,单个主题下可容纳多种主题维格表,一键收纳,清晰导览。通过「神奇关联」「神奇引用」两大智能维格列,实现同一数据在多个维格表之间的引用、同步,满足企业多类型业务、多个项目的连接与协作。

      先建库,再做应用。嗯,应该是这个逻辑

    1. vika 维格表继承了数据库「主键」特性。数据库中的「主键」通常为首列,信息关联与查找都是通过「主键」定位关系。「主键」是一行信息的全局唯一标识,不允许重复。

      .imp 难怪第一行不能动,usid是啥,唯一标识是啥,主键就应该是啥

    2. :vika 维格表是轻量级可视化数据库,而 Excel 是一个「电子化的试算表」。由于本质的区别,带来数据展现、使用逻辑和使用场景的差别。

      .ctk 数据、逻辑和交互

      重点不在于数据,懂数据就基本就会api了 重点是表单设计逻辑和交互 不是说原来的人不会设计表单,而是excel的既有功能限制了他们对表格价值的想象,加上很多表哥表姐并没有产品思维。比如说分析和related,一表多用等等这样的功能逻辑的需要一阵子才能吃透 而交互呢?主要是分享、评论、批注和修正、权限设计等等这些更追求场景化体验的维度了。大多数人就更不关注了。尤其是那些原来用excel当做单兵装备的人来说,压根不考虑协作和交互,这是操作习惯的问题,比思维习惯还难修正

    1. 在 Excel 中,一切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简单理解成都是基于字符的:不管是文本、数字、日期还是链接等等,其实都是一段文本字符。 而在 Airtable 中,每一列(Fields)都可以有一个特定的类型,而且这个类型出奇得丰富,除了常规的文本外,你还可以设置为附件、勾选框、单 / 多选框、二维码等等

      again,从airtable就能看到很多notion的设计逻辑

      二维码这点真的是棒,不知道附件方面会不会要做的比notion还要好,比如限定文件格式之类的

    2. 从 API 中来 Airtable 支持大量的第三方平台,通过 API 的形式互传数据。一个简单的例子,可能就是少数派之前的 技巧文章 中,有人分享了利用豆瓣和 Airtable 的 API,通过 Workflow,将豆瓣上的书籍 / 影剧信息,记录到 Airtable 中。 Airtable 自建有一套完整的 API,并通过 Zapier,支持和 450 多个网站或 app 互通数据,包含 Dropbox、Evernote、Gmail、Instagram、奇妙清单 等等

      这个牛逼呀。全部开设api并做了定制化适配的notion。

      这点确实airtable牛掰

    3. Views:Views 是 Airtable 所特有的一个功能,你可以把 Views 理解成一个 Table 的不同展现形态,而共享同一个 Table 的数据源。每一个 View 都可以单独记录自己的行列展示、筛选条件等等。而更高级的,记住我们所说过的表格只是规整化数据的原始形态,在这个基础上,Views 还支持以日历、表格、图集、看板的形式展现

      .ctk 所以到底notion和airtable谁在抄谁呢?

    4. Airtable 本质是一个表格化的数据编辑工具。这里最重要的是表格化,不同于文字或幻灯片,表格着意味着数据的规整化,而在规整化的数据上,则可以孕育出无限可能。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关系型数据库,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每一张 Excel 表格,就是一个小型的关系型数据库。

      .imp 表格的前提是,要规整。 规整的目的是,后续要分析

    5. 面向使用场景设计 传统软件的设计,很多时候并不是面向最终用户的。特别是企业级别的软件,诸如 SAP 之类的公司,肯定是面向雇主,而不是面向雇员的。相对应的,这样的设计思路下,一款软件的确可以实现某些目的,完成特定的功能,却对于使用者来说,往往最后成为了生产力的束缚。

      .ctk 客户关注价值,用户关注体验

      好的产品兼顾两者。能存活下来的产品至少覆盖客户。而所谓的关注用户体验的to b产品,最终都死翘翘了

    6. 从传统软件到现代化的网络服务,背后蕴含的变革实质,其实是这三点:

      .imp 数据是流动的,面对使用场景设计,交互高于功能

    1. 如何跨团队高效协作调研

      .quiz 我是带着问题回过头来再看这篇文章的,不是如何高效调研,而是如果在营销和产品工作中利用好多维表格实现高效协同。更重要的是协同场景,调研只是中间的一个细分而已

      阅读完后,发现通篇是一个黑帕云的应用实例。当然评论区也给了部分信息。 维格表,投资人牛掰,和飞书和钉钉甚至企业微信都有集成。但是集成效果和费用不确定

    2. 痛点 4:关联无法被引用

      感觉这一块除了设定relation,还有一些按照函数自动分配ID,甚至说批量编辑子表科目可直接映射到总表的机制。 感觉是这样的。

    3. 虽然我们调研的是领域中的产品 / 公司,但调研完后,我们需要对每个垂直领域做出商业价值判断,如此一来,就需要一个单独的「领域」表,以区分「供应商」表所以我希望能很方便地将「供应商」、「领域」这两个表单的数据进行关联;而通过黑帕云的数据关联字段,我很方便就将相关数据关联上了

      用同一个数据库重新建立子表,并进行后续分析

      子表不影响总表,一样,notion也能做到

    4. 出个 SOP(标准作业程序)来让大家照着一定的标准填,可是一来浪费时间,二来人不是机器,可能会出错,为防止出错又要经常校对,一来二去成本太高了;而在黑帕云中,可以将此类常用数据设置为「下拉框」类型的字段,预定义数据值

      这个解题思路简单,实现起来也不复杂。对于添加相应tag有设计外加权限限制即可。不知道notion和飞书支持不支持。

    5. 痛点 1:数据不规范团队填表最常见一个问题就是表述不一致,导致数据不规范

      名词定义不同。这个很容易发现,但是很难处理。

      要么定义名词库,这个很难很麻烦,基本上不可操作。还会有什么解法呢?通过牛掰的工具?

    1. 2019 年内容营销成熟度白皮书下篇:95 后不再看文字,内容营销该怎么做?

      *5文章,需要笔记和回顾。 定位是法和术,解决的是内容营销团队的后期团队建设和中长期目标和方向问题,重点是在于他提供了内容如何产生闭环和循环,以及内容营销的价值假设。 有逻辑,有一定理论,可操作性强。

      .ctk 开始以为后两阶段可以不用看,但是看看能够一个操作性强的案例用来规划后续的方向果真是不错的。尤其是有一个整体画完闭环后的想象了。

      这也让我能够把内容营销做成一个最小mvp有了一丝的期望

    2. 2)优化成本指标,提高内容的投入产出比 成本指标主要衡量内容生产的投入成本: 在内容营销上投入的费用是多少? 每篇内容 / 创意的成本是多少(包括社交媒体付费推广、KOL 营销推广、原生广告等)?

      .ctk 内容生产团队的账套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价值端的难弄,成本端的呢?

    3. 常见的生产指标包括: 发布时间:衡量内容生产速度。可以通过在内容编辑日历上记录构思时间以及发布时间,取两个日期的差值。 内容生产量:测量一定时间段内发布的内容数量,可以衡量不同作者的生产力。 内容积压度:内容发布频率与用户访问频率的比值。 内容积压度 > 1,则说明生成内容的速度比用户消耗内容的速度快,那么可以降低内容生产量,优化成本; 内容积压度 < 1,则说明用户渴望获得更多内容,则需要提高内容生产量; 内容积压度 = 1,则说明目前生产内容的速度与用户的需求恰好匹配。

      .imp 基于时间的管理指标,基于内容的管理指标,整体内容的生产消耗的throughtout,以及分类内容和单篇内容的throughput

    4. 1)通过生产指标,评估团队的内容生产表现 生产指标主要考量团队的内容生产水平: 内容团队如何制定目标、确定发文排期? 内容团队需要多久才能将想法落实到发布? 在特定时间段内发布多少内容? 常见的生产指标包括: 发布时间:衡量内容生产速度。可以通过在内容编辑日历上记录构思时间以及发布时间,取两个日期的差值。 内容生产量:测量一定时间段内发布的内容数量,可以衡量不同作者的生产力。 内容积压度:内容发布频率与用户访问频率的比值。 内容积压度 > 1,则说明生成内容的速度比用户消耗内容的速度快,那么可以降低内容生产量,优化成本; 内容积压度 < 1,则说明用户渴望获得更多内容,则需要提高内容生产量; 内容积压度 = 1,则说明目前生产内容的速度与用户的需求恰好匹配。

      .imp 编辑部的内部管理指标,当前讲实话也没有太大追究的必要,但是可以学习思路。思路主要是:

      • 计划规划和计划难度,okr的逻辑
      • 内容生产周期,瓶颈的逻辑,时基原则的内容生产,toc瓶颈理论的逻辑
      • 内容产能,峰值产能和日常产能,制造业和标准化的逻辑

      这三个是相互影响的共生关系,缺哪环都不行。负责人分别应该

      • 营销策划,类似制片人+监制负责内容
      • 内容产品经理,总编,类似导演,负责艺术创作端,覆盖多专业职能
      • 内容开发和过程管理者,小编和总编助理,类似演员、美工、设计和管理场务的副导演

      .ctk 当前状态是前两项是管理重点,因为要有目的和目标,且反馈环要短

    5. 5)利用销售指标,证明市场部对销售的价值 常用来衡量内容的销售指标包括: 有多少销售线索 / 收入是受内容影响的? 有多少销售线索 / 收入是由内容产生的? 受内容影响的销售线索 / 收入的百分比是多少? 由内容而产生的销售线索 / 收入的百分比是多少? 通过首次触点归因模型,可以计算由内容而产生 / 影响的商机的总价值 —— 也即这些商机的首次触点来源于内容,或者潜在用户是通过内容而了解到品牌。

      .imp 归因,归因,归因分析是核心。具体有哪些指标反而不重要,重要的是归因逻辑是什么?重要的是归因逻辑大家认可不,技术认可不,销售认可不?这个环节的kpi设计,已经不能光凭讲道理了,要靠讲人性才行

      .ctk 不会系统论就搞不定双算 搞不定双算就无法能够讲道理的衡量出来市场部的价值

    6. 对于每条内容,都创建一个活动系列,当潜在用户进行某一营销活动的时候(例如打开报告、下载资料),营销自动化系统就可以将潜在客户的数据信息与其行为相关联。

      .imp 到达这个漏斗,就需要更定制化的营销活动匹配内容阶段了,所以有了event,等同于大客户销售activity 只不过这个天生就需要自动化,因为量级可能会很大。但是在tog和to大b行业呢?不清楚。这个取决与客户的央地关系以及采购权限设计机制

    7. 4)通过线索指标,衡量内容的贡献值 线索指标是衡量内容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通过营销自动化系统将潜在客户归因于特定内容: 某篇内容产生了多少新线索? 哪些内容有助于将潜在客户进行转化? 目前有多少潜在客户是通过内容获得的? 转化漏斗中的哪些阶段还没有足够的内容? 将内容与线索关联起来的最简单的方法:在 CRM 与营销自动化平台中设置活动系列跟踪。

      .imp 内容和商机的关系,从商机角度拆+从内容角度拆构成了kpi矩阵

      .cmt 线索要有更高质量的留资才叫真正意义的线索(商机)。这个需要团队对商机的准确定义才行,

      .ctk 商机到达这个阶段才需要sdr甚至销售来参与。因为这会才算是一个有谱的商机,才值得投入宝贵的销售的精力和大宗的营销费用。内容营销到销售的灰度空间主要在这个环节,识别的指标也是线索指标。

      如何确定要增设sdr团队,并开始处理小单呢?需要判断量变到质变的点,比如sdr团队处理比销售团队处理高效;销售团队工时不够分导致丢单率超过xxx等等。不能光考虑线索的指标,而应该考虑线索的量级已经后续影响

    8. 3)参与度指标,提高目标用户的认可度 用户的参与度越高,转化的概率也越高,包括: 停留时间:用户对页面内容的兴趣程度,营销自动化平台可以统计。 页面深度:用户每次访问的内容页数,页数越多,参与度越高。 社交媒体评论:后台数据有统计数据,评论越多用户的黏性越强。

      .imp 也算是用户/读者的运营指标,只不过换个名词叫做交互指标

      .ctk 交互指标更像是实时指标,后置latency相对较少,属于那种不管就死的指标,而且是今天不管明天就死。

      这些指标的分析周期要更短,频次要更快才行,而且最好是能够聚类并一起分析

    9. 2)利用保留指标,确定目标用户的偏好 保留指标可以显示内容与目标用户的契合度: 有多少用户再次来消费其他内容? 多少人订阅了长期的内容更新? 用户间隔多久才会回来再次消费其他内容? 常见渠道的保留指标包括: 官网: 老访客与新访客的百分比,了解内容对哪类用户的吸引度更高,进而优化内容重心; 跳出率,B2B 企业的跳出率需要维持在 60% 以下。致趣百川营销自动化可以统计这些数据。 电子邮件:取消订阅量和新增订阅量。 若退订量 > 新增量:要在电子邮件中添加更有吸引力的内容,或者重新考虑邮件这一渠道是否合适,适当降低邮件的频率。

      .imp 用户/读者运营和内容黏性相关kpi指标

      .ctk 注意,这些都是后置指标。 运营参与度也是后置指标,展示了果,而非揭示了因

    10. 1)根据内容消费指标,优化内容质量 消费指标主要考量内容效果: 有多少人在使用您的内容? 用户在哪些渠道上看内容? 用户的消费频率如何? 用户的内容消费行为和偏好是什么? 常见渠道的消费指标包括: 官网:网页浏览量、访问者量。可以通过网页分析工具统计数据。 资料:可下载的资料的消耗量,例如白皮书下载次数。 社交媒体:后台 “阅读量” 等统计信息,仅限于内容曝光量。可以在社交媒体文章中嵌入链接,将点击链接的人数作为内容消费数据。 电子邮件:打开率、点击率等。可以在邮件中不提供完整内容,引导用户点击查看全文,提高打开率和点击率。

      .imp 内容消费相关kpi

    11. 从两个维度考虑内容营销衡量方法:效果和内部运营。

      .imp 一个对内,一个对外。一个收入,一个成本

      商业分析的通用思维和分类就是这个分类。但是大多数都没有,所以他们没有商业思维。 .quiz 所以如何识别商业思维呢?hr面试的时候怎么设计呢? 管理者和team leader,我感觉都需要有商业思维。

      这个东西识别相对难,培养倒还简单的,有财商的人基本上有商业思维。会记账,会做个人管理?反正能够识别投入有哪些,产出有哪些,怎么持续投入产出,整个分析过程相对理性,其实就行了。培养么,就靠记账和pkm其实就可以了。

    12. 针对四个阶段的用户,采用内容类型组合,满足个性化需求: 观望:小测验,诊断评估;回答问题的博客;关于痛点的白皮书 / 视频。 考虑:解决方案的视频 / 白皮书;线下活动。 行动:专注于产品的白皮书、客户案例、产品视频演示。 依赖:产品的更新、特定功能的视频演示等。

      .cmt 还是老调重弹的感觉,而且只有解决方案,没有逻辑推演。感觉就是把内容营销矩阵的思路揉来揉去的说。 .ctk 当然这种深度的内容,要么自己再去找细节,在外网上或者找kol;要么就自己思考、摸索和推演

      这就是有系统无细节的内容的核心问题,因为他只能且选择了服务某一类用户和读者,导致深度的问题无法在有限的版面和时间进行解释。

      如果ref和hyper link,以及交互上做的再完整一点,可能就能把读者服务的更好了。

    13. 观望者:没有任何购买意向,只对自己需要的干货、问题方案感兴趣。 考虑者:有一定的购买意向,正在通过各个渠道收集相关产品的信息。 行动者:具有强烈购买意向,已对某一 / 几家产品有了很强的偏好,拥有很强的购买冲动。 依赖者:已经购买过的用户再次付费,非常认可产品,是为企业带来持续收入的群体。

      感觉就是不同客户旅程的倒装而已 感觉还在用一个逻辑硬套在解释一个问题。

      只能说需求是变化,客户旅程可以前前后后的动,可能之前在考虑,现在又观望。

      客户采购的需求在变化,优先级也在变化,但是身份定位没在变。该买的还会买,该出的问题还会出,只不过基于需求的层级会消费不同的东西。

      可能是注意力(好奇心驱动的消费),可能是找解决方案的时间(问题驱动的隐性消费),可能是费用(价值驱动的显性消费),最终可能是个人品牌(认可驱动的分享和自传播,粉丝经济)。

      消费永远存在,只不过投入的属性可能有点区别。这样的话用户的投入产出闭环就能找到,背后的第一性原理就能发现。 .ctk 尼玛如果找到1000个愿意自传播车网耦合的粉丝,不管是什么职级和背景的,都应该算是内容营销的一种成功!不是决策者,至少是影响者吧,传播符合幂次规律,会比想象的要快的形成风潮,接下来就看产品团队和技术团队的了

    14. 不管用户使用怎样的路径进行购买决策,根据购买意向大小,用户都可以划分为 4 个阶段:观望者、考虑者、行动者、依赖者。

      .imp 用户的再度分类,是纯粹的基于购买意向的分类。 分类何其多呀,我的天。 .ctk 那为什么不基于感性认可和理性认可来去分个类呢?当然这样一分类,感觉就复杂了,但是实际上应该是更有效的。 让影响决策的人感性认可,让做决策的人理性认可,才能促成成交,尤其是to g。 影响决策的人瞎逼逼,如果一直考虑那些永远考虑不完的风险是有问题的。所以对于影响者,只需要让他花最少的时间去认知,且感受到足够的好处就够了。反正他也不用承受决策的理性思辨和痛苦,有了动议举个手完事儿。 反倒是对于做决策的人来说,因为集体决策一定要综合考虑,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和管理风气下,一言堂越来越少。就更需要理性分析而非感性决策,所以对于决策者来说要明确表达大的风险已经被隔离掉了,roi高高的,短期影响小小的,长期影响买彩票,万一中了就牛逼了的策略是最棒的。 至少针对轨道交通行业

    15. 企业并不知道用户消费旅程什么时候开始,用户会自己搜索信息并反复比较。 用户消费没有固定路径,不是线性决策。 最终购买的用户通常是在很早就已经了解了品牌。Forrester 的研究显示:超过一半的购买者在线下购买之前,已经通过网络了解了品牌和产品 70% 的信息。

      这些观点之前都提到过 .imp

      • 消费旅程多变
      • 非线性决策
      • 接触前已经建立了认知

      .ctk 在一般b2b行业是这样,但是在tog行业不是,感觉是反的。不多变因为有明确采购计划,接近于线性决策(要么逐级上报、要么逐级下发),懒得提前了解信息(信息变化慢,甲方bargaining power强)

    16. 2014 年,Mark Schaefer 提出了 “内容冲击” 理论:随着各大品牌创造的内容越来越多,内容的生产量将远远超过用户对内容的需求量。 而作为消费主力的 95 后,是习惯了碎片化内容的一代人,更加偏爱图片、直播、短视频,内容消费更加视觉化。 但是,这并不代表内容营销不再有效,相反,如今 5% 的品牌内容占据了 90% 的用户注意力。

      .ctk 供给大了,需求杂了,反而注意力市场更呈现马太效应了?为什么呢?

      难道是因为内容本身符合马太效应,谁有资源能够助推形成第一轮优势,后续基于关注、认知植入导致注意力就迁不走了? 那小品牌为什么这几天雨后春笋的。难道说,重点在于用户细分以及基于新用户细分的传播闭环的产生速度加快?

    1. 从自有渠道开始生产流量,再通过共享、付费、赢得媒介不断放大内容效果,最后再将各个渠道产生的流量汇总回自有渠道,打造私域流量池闭环。 第一步:在自有平台上放置高质量、有价值的原创内容。这是整个过程的核心,各个渠道产生的流量最后都会回到这里。 直接接触目标用户具有巨大的价值和竞争优势,但是巨头流量封锁的环境下,企业自己 “接触受众” 变得愈加困难,这时候拥有自己的一个流量池就更加重要,而使用原创内容吸引目标用户注意力的能力对企业越来越有价值。 第二步,通过多种共享媒介分享内容,提高内容的复用率,放大内容效果。同样的内容,要放在多个不同的平台上,提高内容的曝光度。 第三步,通过付费渠道提高搜索排名和平台推荐。在社交媒体或搜索引擎上投资一定的预算,确保内容可以覆盖到更多用户。 第四步,通过赢得媒介进一步放大效果。前三步积累了大量的流量,有了可以裂变增量以及合作交换资源。通过与媒体、KOL 等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提高内容的可信度。

      imp. 自有到分享到付费到媒介资源交换

      常规的对的套路,但是有用么?感觉还得来点歪门邪道的才行呀。但是找不着的时候,就先靠自己把。

    2. 1)根据内容目的设置的内容组合规划:

      imp. 基于营销目的,确定内容交互频次 频次从低到高 娱乐、鼓舞人心、交互内容、传授方法、提供用户关注的信息

      新闻媒体就是最后一个。而且那些长期不更的blog主,就是靠洞察深层次人性需求,当然,这个娱乐我理解应该是广义的娱乐。而不是营销号突然出来吃个瓜或者抖机灵什么的

    3. 首先根据企业的整体目标,尽可能多的写出内容选题,再根据目标用户特征与偏好,删掉对他们没有吸引力的内容。 将各个内容选题填入内容评估矩阵,筛选出效果最好的内容。

      内容营销策略的制定需要完好matching的游戏

      一头是内容的标题,一头是客户的标签。得配的上 先靠常识配,再靠科学方法配 什么时候能够超越数据,天马行动的艺术的配,就代表是真的传媒大家了,因为他能洞察人性了

    4. 内容一般有四种方向:产品深度内容;企业文化与故事;行业相关内容;与目标用户生活 / 工作相关的内容。

      内容方向之前好像也看到过,短时间之内找不到了

      记忆中会覆盖:企业、产品、客户,但是没有这四个圈有意思

    5. 4)原创内容研究员 74%的 B2B 买家表示原创研究内容在购买过程中具有影响力。然而,只有 37%的 B2B 营销人员将原创研究作为其内容营销策略之一。 原创内容研究员主要负责调研部署、调查问卷设计与根据调查结果生产内容等。

      quiz. 原创和研究员?为什么会和内容营销产生关系? ctk. 有可能是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之分?原创的意思更多是数据和信息是原创的,而非洞察和内容是原创的

      如果这么说,一手数据是一方面,基于一手数据有了很牛掰的洞察是另一方面! 超级好的内容是什么?可能就是一手数据集,以及牛逼的洞察,外加开放数据集的这种开放态度!

    6. 3)Web 开发 / 用户体验 内容也是一种用户体验,如果用户在平台上的内容体验不理想,那么内容的效果就很难保证。 大多数企业中,内容营销团队都没有这个职能,但如果有这样一个角色存在,就可以让内容团队对于网站上的相关内容导航等需求响应更加及时,这个角色主要负责做 A/B 测试、网站功能、原型图等,技术型的职能填补了运营人在技术思维上的空白。

      时髦一点的叫法是grow hacker ctk. 也是中阶才需要,可能会快一点需要,但是成长是不会跳跃的。现在在网站上加一大堆埋点是扯淡。

    7. 1)数字化管理员 当有大量内容的时候,可能团队成员或用户难以很快找到他们需要的内容,而数字化管理员就是可以让内容井井有条、便于搜索的专家。 数字图书馆员负责将内容放在恰当的位置上,系统化管理内容,及时清理掉冗余、过时的内容,以便用户和内部成员可以轻松找到。

      imp. 数字内容管理员,哈哈哈 知识管理小专家 这个岗位需要一个跟着团队一起走了一段时间的人才能干,比如,我的助理

      我很想干一个这样的岗位,如果西门子和ge有的话。量身定做呀我擦。知识工作者(pkm)+产品经理(产品思维去传播)+好奇宝宝(阅读爱好者),现在唯一缺失的一块就是写作者的定位和能力了呢

    8. 5)编辑校对员 通常自己写出来的文字很难发现语法错误等小问题,编辑校对员可以帮助找出很多之前忽视了的问题,包括语法、架构逻辑、数据事实、相关链接添加等。

      应该让内容策略者和编辑策划者兼了

    9. 2019 年内容营销成熟度白皮书上篇:如何从 0 到 1 搭建内容营销体系?

      *5文章,需要笔记和回顾。 定位是法和术,解决的是内容营销团队的团队建设和短期工作计划问题。 有逻辑,缺理论,可操作性强。

    10. 纵观整个成熟度曲线,营销人的关注点都是 “如何让内容营销产生更多业绩”,但在思考进阶方向的时候,大多数人的思维却是被动且受限的。 比如,看到网页浏览量下降,就认为需要增加网页浏览量;看到用户的参与度降低了,就认为需要去增加用户参与度。 这种判断方法并没错,只是过于片面。只关注了结果(滞后指标),而忽略了过程(领先指标)。 滞后指标:“输出” 或 “结果”,容易衡量,难以改变。比如网页浏览量、销售量。 领先指标:“输入” 或 “行动”,容易改变,难以衡量。比如 “渠道策略有多好” 是 “达到目标浏览量” 的领先指标。 决定是否可以实现目标的是领先指标,而非滞后指标。要在领先指标上做出改进决策,把握提升滞后指标的最佳机会。

      ctk. 头疼医头的原因就是对指标和症状没有全局思维

      预期关注头有多疼,要用什么药,还不如考虑什么引起头疼,引起头疼的指标怎么衡量?比如,睡眠监测

      再不准的睡眠监测也比再准的头疼疼感监测,对于患者有价值!

    11. 当内容营销的效果线性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它会开始加速循环。也就是,内容的力量会以指数级的速度迅速发展并扩充。

      imp. 幂次增长是内容营销的核心。小投入高回报,但是对时间的要求多。 核心原因是在于信息传播马太效应,内容上的先发制人很容易,尤其是在互联网这个载体上,seo、数据积累等等都会帮助你,案例见saastr的内容营销

      背后的背后的原因是信息的复利

      ctk. 问题来了,内容营销的增长是这样的,不是线性的,那怎么配置资源、做计划和提要求呢? 还是前面的文章给了我灵感,重点不是职能上的专精和资源上的扩容,而是职能上的扩容和资源上的专精,重点是辐射到别人干不好的领域,以及保持团队精干和知识积累,能够做到想扩就扩。 这背后要有营销人员对全链和整体的好奇和一些控制欲,也需要团队型的知识工作者的个人能力和高效协同的系统能力能够有效的积累下来,来对抗管理上规模不经济的这个重力

    1. 用户的阶段不同,我们需要使用的内容类型也不同。我们将内容类型分为 4 类: 娱乐型:感性,适合对品牌了解不多的用户。包括小游戏、视频、小测试等。 激励型:感性,适合对产品购买有意愿的用户。包括客户评论、论坛、社群、名人证言等。 教育型:理性,适合对品牌了解不多的用户。包括图表报告、行业趋势预测等内容。 说服型:理性,适合已经有购买意向的用户。包括在线会议、案例研究,产品介绍等。

      这不就是内容营销矩阵么。

    2. 用户不愿意付费的内容通常犯的都是同一种错误:光想着别人,却忘记了自己。 文章说了很多实用的干货,但是和自己的产品没有任何关系。虽然阅读量暴增,但是转化率却极低。 能让用户愿意付费的内容,一定既是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还包含了你的产品价值,取二者的交集。这种内容才能既让用户愿意读下去,又让用户对你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产生需求。

      ctk. 考虑阶段的文案一定一定要让问题和解决方案能够匹配上

      解决方案并不是把产品设计文档和盘托出,而是选择性的展示,以合理的方式展示

    3. 对于这三个阶段的用户,要写不同的内容,内容投入比例遵循 “四四二原则”: 40% 内容让用户知道你,40% 的内容投入让用户对你感兴趣,20% 的内容投入让用户做出购买决策。

      意识、考虑和决策阶段

      quiz. 也不知道这个基于什么模型的,麻蛋,这些模型真多,也真乱。常识理解感觉都对,也很难分清之间的区别。 核心原因,可能还是把他当教科书了吧,应该更具备行业和企业特性,才能完成模型选型。

      下一步去设计流程的时候,不光需要有模型思维以及模型库,更重要是要考虑到特性后去做模型选型。有理论基础和有针对性的模型,才能保证长久使用,因为心中不慌,因为决策质量高

    4. 内容切入用户痛点,相关性、有价值、个性化、新奇是必备项,但有真正有效,需要深入用户旅程,在不同用户阶段提供不同内容。

      内容营销要有价值,除了有人看是基础,重点其实是在于能否推着用户的认知提升甚至达成共识。

      两者兼顾才是好内容营销,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标,不能过于偏重任意一头

    5. 系统 1 自动运作,实际上系统 2 的主要工作才是不信任和质疑。人们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根据大脑中这两个系统共同决定的。要想让用户愿意把你的内容读下去,一定要同时激发用户大脑中的两个系统。 什么样的内容能同时打动用户的两个思考系统? 一是,知道他们的说话方式,阅读习惯,用他们最熟悉、最喜欢的方式呈现这些内容。诱惑他们的系统 1。 二是,了解用户,什么信息对他们有价值,就写什么内容。贿赂他们的系统 2。

      imp. 这个思路简直简直简直尼玛太棒了!!!

      诱惑系统1,贿赂系统2.哈哈哈

      能被感性接纳的内容形式和文案特征,能被理性识别的内容价值。缺一不可。否则,会让用户产生不适感和无法控制感觉,这都影响信念植入!

    6. (3)自建数据 自建用户数据,需要明确用户名片、用户标签、用户触点行为三个方面有明确的认知。 第一,用户名片。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消费力情况、偏好的媒介、形式、主题、品牌等,绘制客户全景画像,打造用户名片。 第二,根据规则,自动给用户打上标签: 事实标签:什么用户,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如参加了某次活动或者下载过某资料的行为标签。 群组标签:针对符合某种特定行为或背景信息的用户,进行分组处理。如只针对 “北京” 标签群组推送相应的线下活动。 第三,明确触点行为时间轴,还原用户的行为轨迹,既可查看即时行为,也可查看历史行为。

      imp. 定信息维度,需要覆盖到哪些维度 定分类规则,通过固定的机制,给用户聚类,和给行为打标签 定触点和场景,模拟和还原用户行为轨迹

      感觉还是把toc的那一套marketec搬移到tob场景中。至少是框架和机制上的。

    7. 很多企业却陷入获取流量难和流量无法转化为销量的双重困境,而内容营销也受困于内容生产,无法有效开展

      所以内容营销的普遍瓶颈是什么呢?

      三个选项,内容生产难,传播有效难,效果量化难? 相关解法呢? ctk. 产品营销和高效编辑部,abm和媒体&公关渠道拓展,营销自动和marktec

      感觉从被安利以及个人认知的角度,解法应该是这三个

    8. 高质量内容具有三个维度:能触发用户痛点;为不同阶段的用户提供不同的内容;在合适的渠道,发布合适的内容。

      imp. 什么是高质量内容

      搜索关键字,而且应该看到过很多次了。所以,之后的批注要有钩子,不管是基于问题还是基于黑体字的展现形式还是基于inline tag

    1. 2)通过 Social Selling 销售跟进提高线索到签约效率 第一,让内容带有销售卡片,营销协同获客。 内容上放上销售的二维码,带来的客户和商机线索都算销售个人或经销商也。这种模式可以直接让品牌与销售、终端用户直接建立连接,市场部帮助销售成单,那销售自然也愿意给市场部直接的数据反馈。 第二,社交销售,快速线索分配,实时动态反馈。 市场部可以把商机直接通过微信推送给销售,销售点开模板消息就可以直接做回访,可以拿到快速的销售反馈。而且市场部也与终端的用户建立了连接,中间把销售这个环节也放了进来,解决了营销协同问题,市场部帮销售转化客户,降低了销售的工作复杂度。

      ctk. 之前一直苦恼的是让销售人员用起来新型协同工具,选择发现,crm的前提是线上线索,线上线索的核心是内容。如果非要硬搬移客户联系场景和客户资料,不好执行,不管是对客户还是对销售人员。

      这不,企业微信的场景和用处来了,要么是给邮箱、要么是企业微信。我也算是理解沙尔特宝官网的套路了。内容+scrm,只不过不知道他们还有什么

      所以内容营销正好是个导入crm和数字化营销机会。 最差是能把联系人加上,好一点是能够把线索和内容连起来,完美的状态是覆盖了销售线索、内容的新型营销体系的数字化和自动化业务流程建立起来了

    2. 1)搭建 SDR 体系,优化线索,及时优化线索 以内容营销为例,内容营销位于销售漏斗的顶端,所获线索虽然量大,但是精准度低,如果直接给到销售,线索接受率低,有一些也没有得到有效孵化。SDR 体系的搭建,则可以精准判断线索质量,及时线索孵化并转出,当线索成熟度得分在 SCRM 中达到预设范围,SDR 结合潜在客户线索历程画像,与其取得联系,并深入沟通需求与解决方案,将线索转化为 OPP,小单可以直接签约,大单转接给销售进一步跟进,同时及时反馈线索跟进情况给到内容团队或投放团队。

      ctk. 这样看来,销售过程管理关注的是全漏斗的效率和转化,sdr则是关注客户旅程的中段,比如商机&目标用户匹配性,甚至都可以做一些业务的分配。

      大单转销售、小单直接干。重点单转销售,普通单直接干。

      重点不是单纯为了提高效率,而是为了内部工作的转介的合理性。不造成对撞和不负责是核心。是一种负责任前提下的精益化销售的思路。 更别说,大单都是小单孵化出来的呢。

      当然,一切的前提在于线索质量。那线索质量分析就需要很多很多活儿了。 流程设计、线索获得、线索分析、线索共识

    3. 3. SCRM 营销自动化,挖掘 “效率红利”

      重点是自动化,前提是有客户分层、内容矩阵以及匹配逻辑。 没有的话,自动化个锤锤

    4. 4)第一次使用营销自动化的建议 第一, 第一次使用营销自动化策略时,保持简单很重要,简单意味着灵活。 第二,不要忘了在使用营销自动化的同时,也要保持品牌的人性化,否则用户会很容易感到疲惫。

      imp. 简单代表能用,不要搞得太复杂 品牌人性化代表有温度,让我想到了vi、品牌故事和设计感

    5. 第三,已成交客户的线索打分。如果企业想提高老用户的复购率,那么这部分已成交用户的打分逻辑又不同。针对已购买用户,需要采集多个维度的信息,要明确这个产品卖给谁,谁是真正购买的最终决策人。从品牌到营销到采购再到设备,针对这些维度进行打分。

      imp. 采购、复购、增购的营销场景不一样,导致营销流程不一样,导致线索评价不一样,导致打分机制不一样! 原来没有考虑过这一点你。

    6. 要考虑自己目前做的市场是什么,是增量市场还是存量市场?是 SMB 客户还是 KA 客户?是有形交付还是无形交付?然后再思考营销自动化落地的逻辑。以线索打分为例: 第一,增量市场和中小型客户的线索打分。如果企业做的是增量市场,主要针对中小客户的市场,那么营销自动化的重点就是匹配度和兴趣度。因为 SMB 客户的使用者和决策者通常都是一个人,那么只要这个人对你的产品感兴趣,可能很快就可以下单。 第二,存量市场和大客户的线索打分。如果 B2B 企业做的是存量市场,主要面对的是 KA 客户,那就要做 ABM(目标客户营销)。大客户一般都需要多个部门共同进行决策,包括采购部门、技术部门、管理层等。ABM 并不是单纯的让用户参加几次活动、互动几次就可以产生购买意向。所以 ABM 需要根据不同决策部门、用户的不同阶段进行打分,筛选数据。

      ctk. 线索打分。线索打分。 abm和线索打分绑定。 套路很多,思路很对,执行起来巨难无比,诶唷我的天哪!

      要想卖的出去,要流程化设计,还要考虑效率。除了事儿的部分,还要考虑人的部分。 难,真tm的难

    7. 内容生产并不是越多就越能匹配营销自动化的需求,要通过提高内容复用率和杠杆率,满足内容多种类型的需求,同时注意不同内容类型的卷入度,沿着卷入度打造营销闭环。 复用率:内容营销鸿篇巨制策略的一部分,如影视翻拍一样,将同样的内容,以微信图文、白皮书、视频、书等不同载体呈现。 卷入度:某项内容要投入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如微信图文平均停留时间 7 秒就可知大概含义,自办活动,需要到场参加,时间为 3 个小时,线下活动就比微信图文卷入度要高。

      ctk. 复用率=一鱼多吃 卷入率?这个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说的直白的就是发生关系的紧密程度。 这个可以很多元,可以有很多的触点。问题来了,现在要的是什么?精密的错误,还是粗略的准备?肯定是后者。

      所以要选择合适的有价值的量化的方向,而不是什么好量化就去量化,无限内卷的量化,为了好看为了准,就和傻逼财务的日常工作状态一样,那可不行!

    8. “营销自动化可以实现营销和销售过程中的任务和流程的自动化,其中包括通过落地页收集客户和潜在客户的信息、对线索进行评分、自动发送定制化的邮件、以及网站推荐等功能,从而支持线索培育和客户互动。” 第一,通过将各个营销场景数字化管理,形成交互数据的留存,并对数据进行聚合,为未来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打下基础。 第二,就是通过预设的工作流模式,让各个营销场景形成自动化的关联并触发程序化交互,从而优化用户的体验。如,当用户完成了 A 行为,就流程化的向该用户推送 B 内容,引发用户对 B 的交互,进一步判定用户意图或者进一步收集用户数据等。

      imp. 区分营销场景和可数字化的触点,让这些触点通过自动化流程链接起来。 这就是营销自动化。

      前一个需要理解用户和pmf,后一个需要懂流程、效益以及会用自动化工具。 所以基于营销自动化的描述,需要两类人才

    9. 3)服务触点 To B 营销,不仅要有对购买产品的决策流程的洞察,也要对使用过程的洞察,触达用户购后旅程,将服务触点也纳入营销触点,为向上销售、交叉销售、SASS 续约做好准备,也更深层次的卷入客户场景,成为客户的必需品。

      ctk. 不仅仅是saas需要服务,很多产品都需要,尤其是复杂的产品,场景多元的产品。

      问题来了,saas天然在线,好埋点。数字化产品呢? 技术上好实现,逻辑、伦理和商业模式上好实现么?不好实现怎么办?愿意损失多少,维系和产品的关系呢?

      这是个大问题!难解,但是必须解决!

    10. 与直销不一样,渠道是本土的代理商, 通常无法拿到终端用户的数据。这就要求组织在线化,将经销商团队全部放到在线化的体系中。

      渠道确实是销售流程中的一环,这个需要设计渠道的职能才行,而不是拿利益和提成强推。越复杂的产品和销售过程,越需要代理商,也越需要好好设计代理商的职能和管理 ctk. 原来的思路是把代理商当做敌人一样防范和管控,但是赋能呢?其实这也是一个思路。很有趣的思路

      毕竟所有市场都不再像原来一样是一个卖方市场了,代理权重要。现在的市场更像是一个渠道市场,谁能高效接触客户谁牛逼。所以,谁赋能代理商好,谁就能卖的进去。

      这是一个渠道大于产品的时代。即便是好产品,也需要先教育代理商,再教育客户。所以就要赋能代理商才行,不是求代理商,而是和代理商共同进步

    11. 第一,客户推荐 / 转介绍是触达潜客最有效的方法。将员工/客户的口碑流量汇集到 Social 流量池,同时,系统后台会记录每次活动的传播效果,以及每个销售 / 代理商传播的效果数据,发现行业内的 KOL,通过数据记录就可以清晰地呈现线索来源,让市场部和销售部更有动力继续带来有效线索。

      做到这点需要有一个基础版的crm 重点不是要不要crm软件,还是用scrm软件

      重点是要设计一套客户关系系统的表单,符合行业特色,符合营销当前的个人/集体的倾向,符合公司整体的数字化认知水平,然后再搬移到更好更大的crm软件商。别想着一步到位,因为没有一个公司会真正意义上的削足适履的

    12. 第二,官网。将官网流量导入企业 “自有流量池”。对于 B2B 企业来说,官网是一个很重要的流量入口。但是,现在市场部面对的问题就是,公司官网都是由公司总部的 IT 部门管理,他们动不了公司官网,难以将官网上的流量导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建立一个动态表单和落地页,所有通过官网进来的流量和用户数据都可以被识别和统计,并且和微信进行匹配连接,将流量汇入统一的流量池。

      imp. 这个角度上来说,没有it部门的公司反而好操作。

      官网到底服务谁?整体的调性和网站布局是总经办的事儿,细分页面呢?hr、产品都可以参与。重点重点是营销。

      如果有营销+产品,联合去做一个产品线的主二级页面,那就非常棒了

    13. 第三,会销。尽管互联网营销玩法层出不穷,但是会销依然是经久不衰,屡试不爽的方法。通过致趣百川 SCRM 营销自动化系统,从会议前的邀请函制作、发放邀请、报名、签到、审核,到会议中的互动,再到会后的调查问卷,会议全流程的闭环可以一站式自动化完成。

      imp. 参加一个展览会是一个全套的策划,而不是租个站台,人一站,结束。 应该向外贸展会学习,提前就把展会附近的供应商、代理商和客户全做预先梳理和邀约,这样的展会才有价值和意义。

    14. 第五,让物料成为新的流量入口。市场触点除了内容、活动,还可以在发放的物料上附上二维码,作为流量入口。致趣百川的客户微软会在发出去的台历、手册、卡片上面附一个二维码,这些二维码就是触点,不同物料上的触点后面会埋入不同的标签。用户拿到这些物料以后,扫描二维码,微软就会给用户推送不同的内容,针对不同阶段的用户进行培育。

      纸质资料以后一定要加二维码

    15. B2B 营销的触点,主要包括市场触点、销售触点、渠道触点、服务触点

      通过职能来去区分的么?反正不管怎么样,就是和用户发生关系的。不管线下线上,得有关系才行。

      已有触点+待开发触点,线上化触点+线下触点,可被数字化触点和不可被数字化触点。全触点注定是一个mixed program。怎么发展和分配权重取决于行业特色、企业特色和ceo的认知!

    16. 用户在哪里接触信息,就该去占领哪里,入口思维逐步被触点思维取代。 入口思维:就是将线下店铺、地面广告、信息流广告、APP、PC 站、电话销售等作为流量入口,流量入口就是这几者的线性叠加。 触点思维:在用户正常生活中可能提及产品及需求的场景、或是在一个入口内甚至入口间的用户交互流中可能激发的需求,都算触点。

      ctk. 对于新经济和互联网行业,需要入口转触点,因为入口贵了。对于传统行业不是这么回事,因为入口还便宜着呢。 内容营销的前提,是先要找到行业当前的社会习性,从哪里获得信息?下一阶段又会从哪儿获得?会跳跃发展呢,还是会逐步进阶?

      在合理的时间点占据稍微新一点的入口,比优化触点的roi要大得多。

    17. 4)内容营销要对业务敏感,更要对数字敏感 B2B 内容营销的难点,主要是懂文字的人不懂公司业务,懂业务的人没有文字表达能力。要 做好内容营销,就需要内容营销人员,定期拜访客户,切实了解客户需求;定期与销售沟通,了解销售打单需要的内容;定期与投放团队沟通,了解最新的 SEO/SEM 机制。 同时,对数字保持敏感。通过致趣百川 SCRM 营销自动化,了解内容营销线索的销售漏斗演进情况,做到能够明确知道每周的注册数、SQL 数、最终签单额。

      imp. 所以好的内容营销一定要兼顾两个能力,可能并不需要在一个人身上,两个人也行

      重点是领导要兼顾两种思维,而非两种能力。

    1. 一方面,SDR 作为线索开发和管理团队的核心部分,通过和市场团队密切合作,创造新的潜在客户机会,跟进由入站营销等策略获取到的线索。另一方面,SDR 与销售团队密切合作,通过进一步限定市场成熟线索(MQL)来管理市场营销和销售之间的过渡点,并积极推动 MQL 转化为销售成熟线索(SQLs),使销售团队能够专注于完成签单。

      ctk. 承前启后的定位,知识管理的节点。 一对多投入到多对一投入的模式变更点。

      要干销售运营管理,得先干这个环节。 早点启动大客户销售浪费成本,晚点启动浪费机会。

    1. 1、内容协同内容协同主要在于提高获客阶段的效率

      不同类型的内容针对不同的场景协同起来,重点维度是:

      • 像设计产品一样设计内容消费场景
      • 投入产出比合理,权重合理
    1. 低级 BD 的显著特征的总结:

      出击前没有目标,不能掌控对方资源投入,有目标的前提下达不成结果

    2. BD 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个岗位

      bd在于建立联系,而非关单。 这样看来,王勇是个好bd

    1. (2)F.R.Y F.R.Y 即频率、媒体到达率和收益。 F(frequency):频率,也称为购买率。让已有客户更经常的购买产品。 R(reach):到达率,即转换的新增客户。更多的人购买产品。 Y(yield):收益,每次交易的平均金额。对于已购买的客户,不需要经常购买,但每次购买时花更多的钱。

      ctk. 频次、触达和转化、收益 为什么是这三个呢? 因为again,他符合内容营销的特征:

      • 交互频次远大于传统销售手段
      • 交互总规模大,覆盖多而广,但是产生的价值的衡量标准是一样一样的
      • 内容营销可以更好的覆盖多产品线,能够合理的配置销售&营销手段和产品。前提是保证综合收益以及单项收益达标
    2. 一、算算你的内容投入值不值?

      imp. 内容营销基础的价值公式是什么? 内容营销在怎样的基础下才能成立,甚至说能够得到发展? 这是一切的前提。

      投入多少,获得多少,周期多长,会如何变化?画个图出来。

    3. 3. 第三,服务:内部群体利用效率 要展现内容的整体影响,不能忽视内容无形的方面,如体现近来内容给组织带来了什么贡献? 相关的评估指标为: (1)内容沟通角度评估指标 用于内部沟通的内容数量 支持其他部门的咨询内容数量 用于主题演讲的内容数量 (2)客户服务角度评估 用于培训客户服务代表的内容 转发给客户的内容,作为客户服务的一部分。

      imp. 这个是对内的场景,指标清晰,也方便控制

      可以作为第一阶段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