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 Matching Annotations
  1. Mar 2024
    1. 测试一下评论后后面能不能找到,可以找到,后面就用这个方法来给原型做评论吧。

  2. Dec 2023
    1. 我需要每年都洗牙吗?不需要,但宣传每年洗牙是利大于弊的。前文已经介绍了,牙结石是由牙菌斑矿化而来的。理想情况下,如果你能够及时且完全地清除牙菌斑,实际上就是从根源杜绝了牙结石的产生,自然也不再需要洗牙。但现实中你是无法做到完全清除牙菌斑的。比如,如果你之前没有使用牙线或者其他工具清洁邻面的习惯,很有可能你的牙间隙中就有一些牙结石。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你之前从来没有洗过牙,可以先去正规医院进行一次检查,由医生判断你是否需要洗牙。如果需要洗牙,可以记下来自己牙结石较多的区域,这也是你平时没有清洁到位的地方。之后,只要你能够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年形成的牙结石数量都是非常少的,完全没有必要每年都去洗牙。而且洗牙多多少少还是会对牙龈和牙齿造成损伤的。洗牙这个活又脏又累,收费还低,其实没有多少医生愿意去做。对于口腔诊所来说,如果用销售的思维去想,洗牙本身是一个低客单的产品,它的主要作用是吸引顾客。过程中可以给顾客介绍高客单的产品,从而赚取高额的利润。而对于三甲医院和医疗科普人员来说,洗牙的过程相当于进行了全面的口腔检查,可以检查出可能存在的各种口腔问题,的的确确能够促进口腔疾病的早期诊治(二级预防)。而且,从现阶段牙周炎和龋齿的高发病率来说,大部分人都没有办法做到良好的口腔清洁。所以现阶段,宣传每年洗牙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不需要每年都洗牙

  3. Sep 2023
    1. 本地生活是基于LBS及三五公里门店属性,而抖音电商逻辑,更多是单品或者单店爆发。因此,抖音达人直播可能无法赋能于本地生活,起到很高的杠杆效应。抖音目前对本地生活的业务渗透更多停留在网红拍摄短视频挂小黄车推荐附近团购,而商家参与拍摄短视频推广门店比例还很小,抖音ads成本毕竟远高于点评和美团,ROI效率俨然吓退了80%商家。目前抖音在这块并没有收取佣金(gtv的3-5%),商家基于暂时利益自然会推荐消费者选择抖音,帮自己节省交易成本,但是这个局面不可持续。但在不久的将来,抖音一定会收取佣金,参考抖音电商业务。

      抖音的种草多了网红生产内容这一环节,成本极高。并且由于本地生活的效益比较局限,所以这一环节增加的成本还是很高的。

    1. 此前,据报道,抖音在2022年上半年进行了多次测试,发现抖音展示的电商内容一旦超过8%,主站的用户留存、用户使用时长就会受到明显的负面影响。同样,抖音展示的本地生活服务广告变多,用户留存也会受到影响。这说明,公域流量很难无止境地为电商、团购和外卖输血。

      抖音展示的电商内容一旦超过 8%,就会影响主站的用户留存、用户使用市场。

  4. Apr 2023
    1. 1)能说出反方最强的观点、最有力的证据。即他掌握其他人掌握的信息,只是思考和其他人不一样。

      芒格老爷子说的:我要比任何人更能反驳我的观点

    1. 那我选择一个tag的思路是什么呢?当时我在发布书桌笔记的时候,我的第一步也是搜索书桌,然后就会出现很多tag,一般而言当然是选择该主题下最热门的tag,也就是少女心书桌。但我感觉自己的这篇笔记不算少女心,所以就在#书桌上有什么 和 #晒晒我的书桌 中选择热度更高的话题。热度一般我们可以从【发布笔记篇数】&【浏览人数】来判断。但现在我们在发布笔记的时候下面打tag的区域,小红书后台会自动推荐几个匹配的tag,但感觉大部分时间推荐的都不精准,所以我还是更倾向自己手动打。

      要发一篇笔记之前,搜索下类似的内容,看看小红书官方推荐什么 tag,另外可以看看相同领域的博主使用什么 tag。

  5. Mar 2023
    1. 如果您的日程安排不完美也没关系。其实,这很正常。您的日程安排只是您希望如何度过一天的蓝图。它让你不断前进,帮助你保持积极主动,而不是对时间被动反应。当事情出现时,需要更长或更短的时间等等,这很好。顺其自然吧。

      非常赞同,使用 schedule 最大的误区就是要把自己的时间排满

    1. ‘Never attribute to malice that which can be adequately explained by neglect.’“永远不要把可以用疏忽来充分解释的事情归咎于恶意。”

      蠢就是蠢,不是坏。

    1. 然而,它们并不能说明尼克拉斯·卢曼的系统是什么:一个人际交流系统。卢曼的笔记本系统在逻辑上和组织上都不够整齐,无法方便公众访问。也不是故意的。对于除了它的创建者尼克拉斯·卢曼以外的那些细读它内容的人来说,它似乎很混乱。一位亲自研究过卢曼系统的研究人员说,“乍一看,卢曼的收藏组织似乎缺乏清晰的秩序;它甚至看起来很混乱。然而,这是一个深思熟虑的选择。

      除了创建者之外,zettelkasten 对于其他人来说是混乱的

    1. 完成草稿后,我准备将其分享给朋友们,向他们征集意见反馈,毕竟自己容易陷入作者视角,而且是否讲得通俗易懂也必须要靠他人检验。这里面既有现实的朋友,也有在机核认识、同样是经常写文章的朋友。这个做法也是我从 Nicky Case 那里学来的,在「如何真正做好解释」的分享中,Nicky Case 建议一旦内容完成,要尽早的做真实的测试,比如对于线下分享,就可以先和朋友当面演练一遍,我自己也深有体会,曾经做过一次有关如何高效学习的沙龙分享,当时也是靠和同事多次演练保证了分享的质量。

      完成文章后发给朋友,寻求反馈。

    1. 在 Roam Research 中,我还可以通过 Roam Memo 插件,间隔回顾对应的卡片内容,比如「什么是中间产物?」。只需要给 Block 加上 #memo 标签即可,这是插件所需要识别的标识符。如果我对问题的答案已经很了解,可以对它进行反馈,根据反馈指定下一次 Review 的时间,比如选择 Hard,就会明天提醒再次 Review。右上角的 Past Due 会标注是否错过 Review 时间。

      我也可以基于 notion 做一套这个随机回顾插件

    1. 提出问题的能力,现在叫 prompt engineering, 以后也会被工具化,变得越来越容易

      硅谷王川也认为,prompt 的能力将会随着 AI 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越来越工具化。

    1. 研究 gpt 之类的语言模型如何变得越来越聪明,就可以帮助自己变得越来越聪明 ; 分析这些语言模型的缺点,为什么会顽固不化的重复一下弱智的错误,也可以用来更好的提醒自己,及早避开这些缺点。

      就像研究 GPT-3 涌现的现象一样,硅谷王川的研究是在技术层面研究,人工智能会遇到的问题,也是人类会遇到的。

  6. Feb 2023
    1. For me it's the opposite, a bunch of notes linked radially to another bunch of notes without context is useless.对我来说恰恰相反,一堆笔记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径向链接到另一堆笔记是没有用的。

      没有上下文的双向连接只会增加阅读的压力,是没有用的。

    1. 1000 学时定律:高密度持续学习 1000 学时就能掌握一门外语短时间高投入,不要中断听说读写结合,学以致用以B2为目标,不求精通但求够用一心一意,有始有终

      学习一门外语,最重要的是需要长时间、高密度、听说读写多维度的投入。还是比较困难的。

  7. Jan 2023
    1. 当你从「想做的事情」获得的收入超过维持事情运转下去的成本时,你就会得到我所说的 「成就感盈余(Fulfillment Surplus)」。

      创作的作品收到认可时产生的成就感,确实要比发工资,带来多得多的快乐。

    2. 当一个人的工作本身是充实且有价值的,他就会更容易满足于极简的生活方式。

      在另外一个播客(一期一会)里听到的话:不要用生活的充实来弥补工作的虚无。

  8. Dec 2022
    1. 临近年末,就像在经历一场飓风。最近的日子似乎有一点复归丛林的感觉,有一点体系完全消退的无序感。 过去,那个将我们每日生活严格限制与控制的力量,突然整块从我们的生活中抽走,留下一个巨大的空隙。我们从各自掩体般的生活中走出来,面面相觑。随后是疾病如期而至的降临,空荡荡的街道,人们艰难分享彼此的药物。

      我们应该有相似的经历,2022 年的最后两个月,一言难尽。

    1. 所以到底如何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呢?如何避免 ”听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呢?“ 其实没有什么捷径,我们只能有目的性的把自己经常置于可以实践的环境中,多多面对真实世界的风险,多做真实世界中的决策。

      因为自己没有经历过,没有过感受。

    1. 在创业的这十几年当中,我在公司主要是营造一种氛围,就是任何人都不能成为卡住流程的人。比如说在一些产品的设计和一些大的方向上面,他们也会向我汇报。但是假如没找到我,他们是可以自己自己往下走的,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而卡住。第二是我尽量避免以一种领导者决定性的口吻去说话,在我们公司经常出现走出会议室大家决定不照我说的去做的情况。这是一个互相尊重的过程,我非常鼓励年轻人表达自己。在中学和大学的环境下,没什么人去鼓励他们表达自己,更多的是要让他们塑造成一个样子。社会不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差异性,不重视他们的表达,然后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轮到他来表达了,也不知道未来的世界是需要他表达的。

      我很认可这两种想法,一个是公司是一个能够运行的系统,而不是老板的觉得。第二个是鼓励员工发挥自己的主管能动性。

    2. 对于我们这些小众产品,我们并不希望我们的公司做大,我们并不希望 IPO。我希望我们不要把心思花在那些华而不实的事情上。不管是一个功能,还是公司如何运作,我希望把我的时间和精力只花在我自己热爱的东西上。如果我不热爱,那么我再去做那个东西,我就真是为了钱,我就如同行尸走肉了,对不对?

      比起把公司做大,如果可以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做成一个很好的小企业,也很不错。

    1. 自我称述,不是在解决和承受间做出选择,而是把选择罗列出来。罗列出来是为了建立一种意识,就是告诉自己:我始终是有选择的。无论我们选择了什么,这个决定都是我们自己主动做出的。即使这个选择是痛苦的,也在我的控制之内。

      不要抱怨。都是自己的选择。

    2. 李笑来像个严父,他说有一个最需要戒掉的恶习,就是抱怨。抱怨只是无能和无奈的表现。因此,能解决就去解决,不能解决就去承受。抱怨就像是处在解决和承受的中间地带,既不想解决,也不愿承受。

      少抱怨,少抱怨,少抱怨。

    1. ️UI颜值高,“成图率”高。利于激励分享和种草。设计师很重要(暗自窃喜)。

      现在做产品都要考虑成图率,颜值就是生产力。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营销环节。

    1. If you want to build your career, get a blog and write. Write when you solve a problem to show that you solved. I can’t count the times I’ve encountered a problem more than once only to start searching and finding my own site.

      将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记录下来。分享,这很有效。

    1. 工作就是处理异常。工作流程应该是自动化的,只有在流程运转出错时,才需要我们工作。很早以前,自动化的纺织机,一般不会出错,一名纺织工就能管很多纺织机,纺织工只在纺织机出错后,做重新接上线头之类的修复工作。今天的工作其实也是这样。

      好的公司制定系统和标准作业流程,降低对员工的要求。

    1. 关注人,而不是算法。这也是我喜欢 newsletter 的原因。

      恐怕人和算法没有太大的区别。我们为什么讨厌算法,是因为算法的目标与人的目标相悖,问题不是出在算法上。 举个例子,淘宝也是电商推荐算法,但我很感激,因为他经常会给我推荐我喜欢的衣服。 但抖音不一样,抖音的目标是让我们在平台里待久一点,而我的需求是短暂地娱乐,所以我们目标不同,我反对抖音。只是这样的。 再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给你推荐内容,是为了自己的钱,而不是真心想推荐,你还会喜欢吗?

  9. Nov 2022
    1. 晚点 Auto:听起来你在不熟悉的领域倾向于民主,熟悉的领域倾向于集权。车的产品算是你熟悉还是不熟悉的领域? 何小鹏:整车的产品我肯定会拿意见。 晚点 Auto:大的意见,还是比较细的意见? 何小鹏:大意见,具体的定义等等我肯定不会说。 G9 的配置是大家讨论的结果,在这上面我没有集权。任何一个公司老大最终应该做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选择都有好跟坏,大家讨论出 1-2 个选择,最后我去做最终的决定。

      高层领导应该在重要的事项,大方向上给出意见,而不是具体的措施。

    1. ,如果您确实想大大加快速度,那么有一种有效的技巧: 找一个有影响力的人来支持您 。 如果您可以将您的内容呈现在您的利基市场的主要创作者面前并且他们分享它,那将极大地加速您的成长。 很难低估它的威力。 有些企业家影响者不会被邀请参加高中客座讲座,但 10 年前他们在 Tim Ferriss 的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很好的客座帖子,嘿,现在他们很有名了。

      主要获得有影响力的人来支持。这样会事半功倍。

    2. 无论如何,经过广泛的研究,您将知道如何满足您的利基需求,所以去做吧。 启动一个电子表格,在其中跟踪您创建的所有内容以及它在喜欢和关注者方面的表现,并围绕最成功的内容不断完善,直到您大步向前。

      了解目标用户的内容需求,然后去创作。

    1. 创新来自于什么?来自于冗余在进化学中,冗余意味着在生物体会建立数量上的备份,以及功能上的互补,比如视觉固然是人类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渠道,可能有超过 90% 的信息是通过 “看” 获得的,但失去视力的盲人也仍然可以通过听觉、触觉继续获取信息,维持基本正常的生活。在这个案例里,听觉、触觉的输入就起到了功能冗余的作用;

      这个观点很奇怪,创新应该是来自于各种限制条件,属于稀缺。只有稀缺,才有动力创新。

    1. The best way to explain the answer may be to start with a slightly wrong version, and then fix it.

      从一个稍微错误的版本开始,然后不断修正。

    1. 企业服务,要么赚智力的钱,要么赚人力复用的钱。一般代运营,很重要一头赚的就是人力复用的钱。一个员工,可以同时对接好几个客户,做好几个客户的事。

      这句说得很好。要么是收智力的钱(咨询),要么就是收人力复用的钱。像趣增长的那种案例其实是很少见的,前年难得一回。

    2. 但直播不太一样,同一时段,主播只能服务一家客户,也不可能两个直播间来回串场播。工作人员也不能串场,基本直播的过程,三四个人,就要一直驻守在直播间里。

      直播都集中在一个时间段,所以直播的人力很难复用,只有后勤是可以复用的。

    1. 遍历假设是平衡统计力学的一个关键分析工具。 它基于以下假设:可观察值的时间平均值和期望值相同。 在有效的地方,动态描述通常可以用更简单的概率描述代替 —— 时间基本上从模型中消除了。 有效性的条件是有限制的,对于非平衡系统更是如此。 经济学通常处理远离均衡的系统 —— 特别是增长模型。 因此,当得知经济理论的主流表述 —— 预期效用理论及其派生理论 —— 对遍历性做出不分青红皂白的假设时,你可能会感到惊讶。 这主要是因为与风险和随机性有关的基本概念起源于 17 世纪的经济学,比 19 世纪物理学中出现的遍历性概念早了大约 200 年。 在这篇《观点》中,我认为,通过仔细解决遍历性问题,困扰当前经济形式主义的许多难题都以一种自然的和经验可检验的方式解决了。

      因为遍历性,微分的发展之后与经济学,所以很多主流的紧急理论,忽略了遍历性。但这里的遍历性具体指的是什么,我还不是很清楚。往下读看看。

    1. 制作 1 加仑的糖浆,需要 50 加仑的树液。写作也是一样,10 小时写作时间的背后是 100 小时的经验积累。作家需要不断积累经验,然后将其浓缩为简单明了的观点或引人入胜的故事。耐克将自己整个营销理念浓缩为「Just Do It」;纳西姆・塔勒布参考近 500 本书后写下了《反脆弱》;爱因斯坦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解释了复杂物理世界的运作方式 E = mc²;毕加索也最终体会到由繁入简的真谛,开创了新的流派。

      写作是压缩内容,内容越简洁越好。

    2. 很多人都会质疑,为什么不直接去阅读原著,而要阅读这些「二手资料」?正是因为有书评作者的存在,好书才得以流传开来,有时候你会因为阅读了书评,才对阅读原著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书评作者就像好书的推销员。寻找你所在领域的经典书籍,尤其是那些晦涩难懂但陈述了学科基础思想的书。经典书籍已经接受了时间的考验,而你的总结更能让它们延续下去。

      书评,读书笔记还是有价值的。

    1. 不断发展的技术和没有与时俱进的社会规范产生了巨大的鸿沟,而此时就容易诞生机遇。这时候,你一定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这个机遇,然后 Go-For-It。

      抓住新的事物,抓住自己的 niche

    2. 当世界变得不可理解之时,不是世界错了,而是你错了。遇到你无法理解的事情正是你学习的最好时机。当你困惑之时,大脑正在邀请你重新调整你对世界的认知。如果苦于没有写作思路,那就去寻找那些不合常理的东西。在它们的背后,你总能发现隐藏着大多数人所不了解的知识,那些让你惊讶的东西很可能也会让你的读者感到惊讶。

      寻找不合常理的事情。

    1. 仅仅 10 分钟的散步 (最好是在户外) 就可以改变你的心情

      这个很有同感,运动可以让心情和大脑放松

    1.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武长海表示,经过这么多年,“虽然从名称上还是供销社,但已经完全不是过去的概念了。” 当前的供销社没有过去那么强的行政属性,已成为了公司制,“将现在的供销社和计划经济联系起来是一种误解。现在更多是类似日本的农业协会,相当于村民的自助组织,为农民科学种植提供产销服务等。”

      你看你,升级一个名字,至少都不会受到这么多的误解。

    1. 学习就是学习,学习解决的就是技能升级和人脉扩展的问题。至于间接的是否能带来副业、人脉型生意商机、被动收入,那是非常不确定了。我不认为学习可以承担两级以上的目的(一级是技能升级,一级是收入增加)。副业不是学出来的,是干出来的!如果有人告诉你学习就有副业,你可以现在不信,或者认真思考下。岗前培训都不允许收费了,副业培训怎么会是真的?

      出售时间的副业是谎言

  10. Oct 2022
    1. 看了尊龙拍的所有日本品牌广告。真是只要尊龙拍什么,什么品牌就显得又贵又天真又邪气。

      尊龙回国真是可惜了,在海外发展多好啊。

    2. 我以为所有树冬天都掉叶子,杭州朋友告诉我,茶树是一年四季都不掉叶子的,都是绿的...

      可是作者是福建人,怎么会不知道南方树不掉叶子呢?

    3. I've learned that people will forget what you said, people will forget what you did, but people will never forget how you made them feel. - Maya Angelou

      人类对感觉的记忆时深刻的,就好像每次换季,我都会想起若干年前的季节感受,无一例外。现在说起冬天的冷,我想起来的是前年回家参加表哥的婚礼(7点从广州出发,1点到家)下车后山区小县城的极度寒冷。

    4. 身为一个福建人,只有最近两年才真的领悟到福建人一直以来的抱团做生意的要义。

      作为一个潮汕人,我深知。这种团建不是通过基因遗传的,而是环境。同一个家族的人,同一个宗族的人做生意的环境里面适应出来的。

      而作为现代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没有这样的基因。看来作者也是一样。

    5. 快消的场景,制药的产品

      你们这个品牌名称太难记了,文章读到这里,我都想不起来品牌名称是什么啊。

    6. 野兽派朋友说,客人买三束花,再三提醒名字地址千万别弄错...

      华伟说他在xx 的时候,转发买了五副哈哈哈

    7. 所有 Hipsters 的品牌里,我唯一不能接受的就是 Allbirds。想了一下是因为,Blue Bottle、Tesla、Whole Foods、Burning Man,都是我十年前还在硅谷和湾区的时候起来的品牌,他们的 early adopters 都是当年我身边那些很酷的有品的让我喜欢和仰望的人,我想到这些品牌就一定会和这些人联系到一起。但 Allbirds 这个品牌和我的连接中缺少了这些人,小李子这样子离太远的好莱坞明星也撑不起那个酷。有点断链条。

      不知道为什么划这一段,可能有点嫉妒/羡慕吧。

    8. 除了茅台,谁好意思说自己品牌是刚需?都是兴趣需求罢了。

      茅台对我就不是刚需。品牌和刚需,这两个词本身就是相悖的,因为品牌就意味着选择,意味着筛选用户。

    9. 中年男人太难了,吃淀粉发胖油腻,不吃淀粉生酮饮食又脱发。

      欧洲男人脱发更厉害

    10. 一点完菜每个人就收到店家送的一份水果捞,满足感却远不如桌上台卡写着「30 分钟菜品未上齐,赠送:水果捞一份」。这是什么心理学原理?

      还是可以理解为损失厌恶?后者其实避免了损失,比直接获得要更快乐。

    11. 都是乌龙茶,但铁观音从名字上就比单丛更有气势了。

      我记得以前谁给我科普,铁观音属于绿茶来着,我也确实在铁观音里喝到了绿茶的味道。

    12. 广州酒家的粽子是吃了一个还想吃第二个。

      粽子能得到这样的评价并不容易,因为粽子是碳水,吃完一个就很顶很腻了。

    13. 有即时反馈很重要。最近几次送衣服去干洗,我都严重怀疑我大衣到底有没有被干洗过,还是只是熨了下加个衣架和塑料袋就还给我了。但我的猫洗完回来,我永远知道它被用力揉搓过了,因为首先它一回家总是气哼哼的,还撅个嘴,而且宠物洗发水加香味特别重,隔着半米我都能闻到,总感觉钱花得值得。

      好主意,干洗店怎么让消费者知道自己的衣物已经干洗过了呢?

    1. 每天只给自己半个小时时间写 blog,写成什么样就怎么发布。于是写 blog 这件事,对于我来说,不再是种折磨。

      写作固然是痛苦的, 无法避免,如何尽量减轻痛苦,是一个问题。

    1. The funny thing is that writing kind of reminds me of love. Dating is also a process of doing and redoing, trying to find the right person and the right relationship. Even if you stay with the same person you have to revise the relationship over and over. Just like writing, it only works if you make meaningful changes.

      写作就像约会

    2. The way to do a piece of writing is three or four times over, never once. For me, the hardest part comes first, getting something—anything—out in front of me. Sometimes in a nervous frenzy I just fling words as if I were flinging mud at a wall. Blurt out, heave out, babble out something—anything—as a first draft. With that, you have achieved a sort of nucleus. Then, as you work it over and alter it, you begin to shape sentences that score higher with the ear and eye. Edit it again—top to bottom. The chances are that about now you’ll be seeing something that you are sort of eager for others to see. And all that takes time.

      好的作品依赖于几次地修改和编辑

    1. 911 那天,因为不知道是否有下一次袭击,也不知道下一次袭击会在哪发生在什么时候发生,纽约所有公共交通都瘫痪了,车也开不了,全城人都只能步行缓慢往 New Jersey 挪动。

      原来但是911下的人们是这个情绪。

      所以说同理心,还是很难啊。我知道911很久了,但每次想起,都是事后地,认为911只炸了大厦,但当时的人们,会担心,下一次恐怖袭击是不是就在身边。

    2. 我今年学到的第二点是 Alain de Botton 说的,不能只看到另一个人让你开心的点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另一个人让你抓狂的、不爽的、神经质的点是什么。比如如果别人不附和你你就不爽,或者别人改变你的计划你就不爽。不要高估自己的理智,当自己一个人待着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和气的人,但每个人都可能因为另一个做的一些极小的事情而变成疯子。这没有对错,只是化学反应罢了。远离那些让你抓狂让你易怒让你变糟糕的人,和那些让你变成更美好的人在一起。

      同时也思考一下,自己身上的什么点,让对方抓狂。

    1. miHoYo 一直崇尚的理念是跟优秀的人在一起,然后做出优秀的事情,然后给予大家优秀的回报。所以我们从来不会论资排辈,对一个人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做出了什么样的结果。结果好,我们就要给予他相对应的优秀的回报,不论他是新人还是老手,也不论职位高低。

      只认功劳,不认苦劳。

    1. 表达时怎么算是对” 事”,怎么算是对” 人”:对” 事”:对事情本身下判断(正确与否的结论)、给支撑结论的论据(问题定位)或提供处理方式的建议(解决问题的方法)。如” 这打出来的伤害太低了(判断、结论) ,你的圣痕搭配得有问题(问题定位),换个” 薛定谔上” 输出会更高(解决问题的方法)

      表达时保持客观,对事不对人也是重要的。

    2. 我们公司没有主美,主程这样的 Title,而只讲美术组长,程序负责人。为什么呢?因为主 x。往往会给人一种,他说了算,对错都由他来一言定之的印象。这样以难免个人影响太重,难免在获得部分正确判断的同时也放大了个人缺陷。而 XX 负责人,或 XX 组长则意味着:这个岗位的同学,负责组织整个团队一起来取长补短,发挥每个人擅长的事情, 最终把一个问题解决好。他是组织者,也是负责人,但不等于其他人要言听计从。每一个人都拥有对自己负责事情的决策权,也必须遵循有话直说,开放地接收各种意见。

      领导是组织者,而不是负责人,好的领导让大家都发挥出优势。

    3. 因为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人在团队里面,不管是制作人也好,是策划负责人也好,是美术负责人也好,都是有他的局限性的。简单来说。作为一个人,他一定有其擅长的地方,和不擅长的地方;有他特别容易关注的地方,和容易忽视的细节。所谓人无完人,人就是这样一种生物。但我们对于产品的要求是无限接近于完美的,那怎么办呢?必须通过一个团队来取长补短,互相弥补彼此的缺陷,发挥长处。那如何做呢?就是要在团队里面,可以听到来自不同角度的声音和意见,所以我们需要有话直说。对于任何一个人,当我们觉得他负责的东西有问题的时候,应该立刻告诉他,这样才能让他获得一个更全面的认识,避免个人视野的局限,帮他建立一个全面的认知。只有看到的问题全面了,再以严密的逻辑进行判断,才有可能做出比较好的决定。

      每一个人的思维都有局限性,好的公司让员工之间可以互相查漏补缺。

    1. 我早在一两个月前就说过,汽水的发力点之一会是 all in one 的电台组歌策略。目前的组歌策略对于我是最优解,一方面可以听到不少有新鲜感的歌,另一方面播放推荐歌曲时插入收藏,带来了稳定的听歌体验,大概每隔 10m 就会 high 一下。

      这个网易云的歌单也做了

    1. 从最早开始思考和倡导「独立思考」到后来在字节学习的 Day1,我想清楚了,底层都是「打破惯性」

      习惯和惯性,都是思维的偷懒,但有些偷懒是好的,有些是坏的,很难区分。唯一可以做得事情就是多反思,多复盘,看看有没有优化的空间。

    1. 你拥有的基础知识越多…… 你获得的新知识就越少。

      这是我现在的感受,感觉读到的新内容越来越少了。

    1. 每天问自己的事(日记模板) 每天结束时,通过写日记回顾自己的一天,是很好的总结和改进的方式。如果你不知道应该写点什么,又不想记流水账,不如添加一个固定模版,每天问自己一些问题。那么,我们应该问自己什么问题呢?答案是,你在乎什么就问什么。今天分享三套模版,它们都有明确的针对性,看看哪套适合你吧。

      虽然我之前没有读过这个说法,但是我在日记里这么了,还真是不谋而合。在日记里,每天,我会留下几个问题给自己回答。

    2. 从头开始设计的复杂系统根本不切实可行,无法修修补补让它切实可行。 你必须由一个切实可行的简单系统重新开始。 盖尔定律说明了设计高度复杂的系统很可能会失败。 它们很难一蹴而就,更多是从简单的系统逐渐演变而来

      好的系统是改出来的

    1. 蓝月亮让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什么是洗衣液,但很难说这是蓝月亮的独家创新,而更像是一种跨市场套利的行为。

      以前大家都是用洗衣粉

    1. You will rise fast in your career if busy people like working with you. Here’s a tip: when you have a problem to solve, come prepared with a suggested next step. If you have a question, phrase it in a way they can answer yes/no. If there are multiple options, lay them out and ask them to pick one. Try to avoid expansive, open-ended questions. ​

      不要让忙碌的人回答开放性的问题,给他们选择题。

  11. Sep 2022
    1. resilience is something you realize you have after the fact.

    2. A plan can usuallycover no more than 18 months and stillbe reasonably clear and specific. So thequestion in most cases should be. Whereand how can I achieve results that willmake a difference within the next yearand a half?

      目标通常无法长期清晰,所以我们最多制定半年到一年的目标。

    Annotators

    1. 就像理财一样,得先有了一定数量的 “财” 之后,我们才需要 “理”,知识也一样。双链笔记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在笔记特别多的情况下才会比一般的笔记软件更好用。

      这个案例并不好。实际上重要的是在“管理”两个字上,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需要管理。

    2. 自动链接双向链接虽然有很多优势,但它无法绕过的缺点就是会降低一定的效率。因为当我们在输入的过程中,还得停下来思考 —— 哪些字词需要链接?但双链笔记也尝试减少这方面的阻力。例如,常见的双链笔记都加入了【Unlinked References】的功能,它可以自动根据当前页面的标题,将没有连接的句子或页面显示出来,我们可以一键进行链接。

      按照文本的自动链接是伪需求,但推荐相关的笔记是可以的。

    1. 说实话,我也找不到解题的办法。但我有一个基本看法,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身边的小宇宙,而不是大千世界。少看一点花边新闻,少关心一点国家大事,多和朋友聚聚,多陪家人一起。当全部的精力都集中起来,专注到几件日常的小事之中,很多负面的思想自然而然就走了。面对更大维度上的困难,我们本质上也无能为力,但我们要想办法在熬过艰难时刻之后,首先能保持身体硬朗,再谈迎接阳光。

      回到当下,回到“附近”

    1. 因此,在人生采样期,《成长的边界》作者给出的建议是:与其先计划,再实践。不如先实践,再调整;我们是在实践中了解自己的,而不是在理论中;新的工作身份不会一夜之间冒出来,但可以从暂时性的工作开始。

      先做起来再说,在做的过程中不断调整

    1. 不管你写得多好,你的草稿中至少有 10% 总是未经仔细思考的,比如多余的词…… 不合逻辑的 …… 你知道的那些没用的东西。找到那些东西,然后剪掉。

      只有10%吗?我以为是50%

    2. 问题是,这些技巧让你在猜测受众。而解决方案应该是,不要去猜测受众为何需要关心某个话题,而是告诉他们是什么让你关注这个话题。 一个有趣的谜题? 一个聪明的创意? 一个个人的故事? 告诉我是什么让你关心。

      起标题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个方法,用户关注的点。

    1. 而心理学或者泛心理学,很多时候其实会让一个人觉得,如果今天我还不开心,还不成功,是因为我不够好,或者是因为我没有生长在一个足够好的家庭,我的父母不够好。把所有东西都引向这种自我指责,我觉得是有问题的。

      精神内耗的原因在于自我指责,请停止一切对自我的指责,你是超级棒的!

    2. 我们这个社会非常善于制造概念,然后大家就会拿这些概念跟自己对比,无一例外会产生对自我的审判。松弛的确很好,但一旦我们将它用来自我审判,就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暴政。

      停止对自己的暴政

    1. They don’t know that, that is one of the typical things about expert intuition in that we know domains where we have it, there are domains where we don’t, but we feel the same confidence and we do not know the limits of our expertise, and that sometimes is quite dangerous.

      知道直觉来源于哪个领域,以及我们是否能相信自己在这个领域上的自信。

    2. Is the domain one where there is enough regularity to support intuitions? That’s true in some medical domains, it certainly is true in chess, it is probably not true in stock picking, and so there are domains in which intuition can develop and others in which it cannot.

      想要相信直觉,你必须知道直觉来源于哪里?

    1. 有一天我问一个毫不了解 saas 的朋友:你觉得做 shopify 生态的 saas 靠谱吗?对方答:shopify 自己不就是个 saas 吗?给一个 saas 做 saas 算什么?传说中的套娃吗?我又问:shopify 不算生态吗?对方答:它自己又没有流量,有啥生态?

      流量足够大,才能算是 OS。

    1. The point of writing is expression. That’s what I would like to do, in part: express things. And, to some extent, having something to express depends on having a rich existence. And, for me, days of discussing what I already know about—self-expression—is not a particularly enriching schedule. 

      确实也有这个感受,已经记下了笔记,但还是很不愿意创作。

    1. 3 月 8 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个更具体也更坚决的能源独立路线图 ——《欧洲廉价、安全、可持续能源联合行动》,最重要的一条是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 —— 欧盟要在 2022 年底前减少 2/3 的俄气进口,在 2030 年前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进口依赖。德国的目标是,到今年年中俄油进口量减半,到今年年底俄油进口量降至零并且俄气进口量大约减半,逐步摆脱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

      欧洲提倡的能源安全,其实主要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当然宣传出来的可能说是为了地球安全。

    1. 第一,关于前置仓,我们有个终局思考。十年后,生鲜行业依然是多业态并存,有的业态会成为人群的主流业态,大约占用户购买频次的二分之一,不过用户也会分散到其他场景去购买,但这些场景都不是主流业态。所以我们关心的是什么是主流业态,不做非主流业态。

      有没有可能,十年后,大家已经不买菜了。

    1. 很少有公司在成立初期创始人就想着做坏事:欺骗消费者、做假账侵害股东利益。往往都是因为走错了路,逐步陷入没有选择的境地才不得不这么做。也许有少数人在极端状态下也能坚持不做坏事。我们崇敬这样的人,但你得明白,不应如此预测或依赖于此。我从来没有见过芒格先生,只是知道他的生平和看过他的很多言论。但我对他不做坏事的信任却超过一些我更熟识的人。这是因为我知道,以他的智慧和生活状态,相比做坏事,他有更好的选择。如果他做坏事,那不是坏,而是蠢。

      绝大部分「坏」是因为没得选择,很少人生来就想做坏人。

      不存高估自己或他人的道德水平。

    1. Then we’re burdened with our findings. It’s tough to focus on something new when you’re still holding the old in your mind.

      短期记忆是有限的,当我们还牢记这旧事物时,就很难再记住新的事物。

    1. Luhmann 创建如此多内容的另一个原因是,在他的整个过程中,他花时间创建将在他的工作中使用的输出。他没有捕捉和快速做笔记,而是花时间用自己的话写下他的解释。在写刊物的时候,他的想法已经完成,他可以专注于创建一个草稿。

      写笔记的时候一定要使用自己的语言,这样其实自己已经完成了一般的创作。完成了草稿。

    2. Luhmann 的 Zettelkasten 系统之所以奏效,是因为它迫使他放慢脚步,思考每个想法以及它与其他想法的关系。为每张卡片编号以将其连接到另一张卡片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这需要他花费更多时间来整理笔记,而不是实际撰写出版物。这让他有时间(在他的脑海中)建立真正的联系和洞察力。如果我们不小心,数字工具很容易从我们这里抽象出来。

      建立双向连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尽可能串起一个网络,而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和融会贯通。

    1. 「孟岩,非常非常抱歉,刚才的播客没有录上。」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周,我还能清晰地记起,当我和曹名长老师录完《无人知晓》的新一期后,当我还沉浸在自认为不错、长达一个半小时的内容中时,听到这句话后的心情。沮丧、郁闷、生气、崩溃、遗憾、不敢相信……这些都是我当时最真实的感受。我自己很喜欢那场对话,特别是在聊天的过程中,曹名长老师说出的那句:「投资收益是基金经理和投资者一起创造的」。我觉得这句话解释了为什么「基金赚钱而基民不赚钱」,也蕴藏着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冷静了一会儿,我对曹老师说:非常抱歉,我们的工作失误给您带来了麻烦和不好的感受。但刚才我们录播客的时候,您说了一句话,我觉得特别好。为了这句话,我想现在和您重新录一次,我也不知道再录一次的体验会是怎么样的,但我希望我们一起试一次。

      情绪管理也是一种练习,或许一开始练习的时候,对方很容易就能看出,你产生了情绪,你在努力控制,抑制自己的愤怒。但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你会越来越熟练,越来越坦然,能够更好地控制情绪了。

    1. Every time I encounter this line of thinking, I feel convicted. It is so clear that we are surrounded by endless knowledge, yet more often than we’d like, we are also starving for wisdom. We are exposed to countless strategies and solutions to every problem under the sun, yet too often, we don’t apply them.This advice encouraged me to slow down, to treat each new idea as a practical experiment, and to wait to see what results it produces before rushing on to the next fascinating concept.

      将每一个想法作为试验,慢下来,联系,实践,知行合一。

    1. 本地优先、本地优先、本地优先这个概念太重要了,以至于要强调三遍。从 Evernote 迁移的时候,竟然给我的是 htm 格式文件,只好手动复制了一遍又一遍,搞到我接近崩溃。

      希望十年后,我从 notion 迁移时,不用进行这个脑瘫操作。傻逼印象笔记!!!

  12. Aug 2022
    1. Successful careers are not planned.They develop when people are preparedfor opportunities because they knowtheir strengths, their method of work,and their values.

      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2. Am I a reader or a listener? The firstthing to know is whether you are areader or a listener. Far too few peopleeven know that there are readers andlisteners and that people are rarelybotb. Even fewer know which ofthe twothey themselves are. But some exampleswill show how damaging such igno-rance can be.

      可以将人分为「阅读者」和「倾听者」,两种人有不同的风格,很少人能够听喝读都兼顾。

    3. The only way to discover yourstrengths is through feedback analysis.Whenever you make a key decision ortake a key action, write down what youexpect will happen. Nine or 12 monthslater, compare the actual results withyour expectations.

      9 到 12 个月后复盘,为什么是这个频率呢?

    Annotators

    1. 我们所期待的贵人,往往是不完美的,不那么符合我们的想象和预期的。比如说,也许会对你很严厉,也许会对你很苛刻,也许他自身也并非完美无缺,也有这样那样你认为非常不好的缺点。但是,你能从他那里学到怎样的认知,获得怎样的机会,以及掌握怎样的资源,这才是最重要的。

      贵人往往不会像你预期一样带你,给你一个机会,带你走向成功。往往贵人会把你退下绝望之谷,当你自己慢慢爬上来。

    1. 刚刚过去的两周,独处的时间更长了一些,负面情绪也比较多些。当负面情绪产生的时候,有的人会尝试过寻求朋友的理解和帮助,有的人会尝试过用酒精麻痹自己,这些我都尝试过,但往往负面情绪都很难消解。当负面情绪产生的时候,也正是最好的观察自己的时机。最有用的方法还是向自己的内心探寻。过去这段时间里,通过自己觉察,意识到了自己内心更多深层次的需求。

      这一段写的太散开了,而且文本被图片风格开了,体验很不好,下一次要注意。

    1. 但别因为蒙田这样说就却步,学习无罪,他说的是把学习当成逃避世界的理由,逃避行动,逃避去面对真实世界的问题。那什么是真实世界的问题?我是怎么定义它的?我现在的答案是:1、把自己置身于更真实的关系中; 2、把自己置身于更真实的商业逻辑中。

      阅读->思考->实践->感受->创作

      要置身事内,要知行合一,要去实践。

    1. 最近看了第一财经杂志对兰小欢的采访文章,兰小欢是《置身事外》的作者,文章里让我记住的不是他对经济发展的分析,而是一句极其普通的话:想要让思考超越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花很多额外的精力和时间,一般人很难做到。之所以会被这句话打动,是因为我想到在 25 期提到的一个现象:在信息消费时代,我们自我意识是被剥夺的。我们越是漫无目的地摄取信息,就越没有时间思考;越没有时间思考,就越容易陷入无意识的怪圈。

      我现在的状态是,当我开始思考,才意识到「越思考,越痛苦;越痛苦,越思考」

    1. When I asked how he speaks so eloquently, he said 95% of what he says in public are things he’s written down before.

      能言善辩,是因为说的话之前写过。

    1. When you find yourself using willpower to make the choices your future self wants you to make, try creating an automatic rule instead.

      好习惯,帮助节省意志力。

    1. 自我是流动的。它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决定一个更好的自我。自我流动的对立面是自我是固定的。赵昱鲲在积极心理学课中举了几个例子:在工作中,自我固定论的人认为,自己只适合某项固定的工作,于是总是在寻找适合自己的而无法安定;而自我决定的人认为, 我可以去改变工作,把它改造得适合我,或者我也可以改变自己的一部分去适应它;在恋爱中,自我固定轮的人认为,自己只适合某种类型的人,于是总是失望于找不到灵魂伴侣;自我决定论的人认为,关系和自我是相互塑造的,我的自我和对方的自我都会跟着改变,通过努力,两人也许能磨合出一段融洽的关系。

      关系是相互的,自我是流动的。

    1. 这让我想起《成长的边界》这本书,这本书也被比尔盖茨列为年度书籍。书里讲到说,提高人生质量的唯一方法就是:尝试 —— 回顾 —— 调整,然后再重复这个过程。

      看到很多类似的观点,例如德鲁克在自我管理的文章中说,进步的方法唯有使用「回馈分析法」,不断地复盘,提高自己。

  13. mp.weixin.qq.com mp.weixin.qq.com
    1. 而影响商品服役时长的其实主要有两点,1 是产品损耗,这个很好理解就是产品的正常磨损,在早期产品损耗可能会高一点,毕竟有一些坑总得要填,但后期基本上就会回归到某个均值。2 是品类升级,品类升级可以理解成产品迭代升级的速度比产品损坏的速度要快,于是造成了旧款产品没人愿意用的局面。而最直接的案例,应该就是苹果手机一年一换了。

      影响服役时长的两个因素:产品损耗+品类升级。

    2. 就目前整个市场而言,绝大部分用户选择租赁的核心原因还是基于价格,那么租赁的价格是由什么所决定的?其实主要有两方面原因1 是产品使用频次,产品使用频次越高,那么单次的使用成本就会越低,就像租车一样,这辆车只能租给一个人还是能分别租给一百人,这背后的成本完全不一样。2 是交易成本,租赁与购买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购买是一次性交易,而租赁是多次交易,在反复交易的过程中商品是需要回收的,而在回收与再次租赁的过程中就产品了交易成本。

      这个论断是错的。租赁服务的价格由市场决定。租赁服务的经营公式 = 商品租赁价格x租赁次数 - 成本(固定成本+折旧成本+维护成本+交易成本)。文章里的两个影响因素,连收入和成本都分不清楚。

    3. 共享单车的单车租赁,爱奇艺的电影租赁,微信读书的图书租赁等,交易成本都极低。

      要区分清楚,电影和图书属于服务,边际成本为0,一份可以租赁给很多人,和实体商品的租赁是不一样的。

    1. 旧式的图书馆卡片目录就是同质性的 。 它用来组织书籍,并提供书籍的借还途径。但是,卡片目录无法访问书籍中的章节, 也 无法用在杂志或视频中。这种同质性允许结构化的分类系统。每本书的目录中都有记录,每个记录都包含相同的字段:作者、标题和主题。这是高级的、由单 一 媒体构成的系统,它可以很好地运行。相反,大部分数 字信息环境在很多方面都是高度异质性 的。例如,网站通常提供以不同级别的粒度访问文档和其组件的途径。网站可能会同时显示文章、期刊及期刊数据库。链接可能会连向网页、网页中的区域或者其他网站。而且,网站通常会提供各种不同格式的文档 。 你也许可以找到财务新闻、产品说明、员工个人首页、图像文件库和软件文件 。动态的新闻内容会和静态的人力资源信息共享空间 。 文本信息与视频、音频和交互式应用共享空间。网站是 一 个很大的 多媒 体熔炉,在此你必须接受来自协调各种媒体间分类粗细的挑战。

      内容的异质性是组织信息的第二个难点。过去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管理的内容都是书,但如今的媒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 这样的模糊性使得分类系统的基础不稳固。当我们以词语作为类别的标签时,我们必须承担用户可能误会我们意思的风险。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参见第 7 章有关标签的说明)

      当我们用标签系统时,同样一个标签,可能用户对同一个名词的理解是不同的,这就是名词的模糊性。

    1. An interface like this based on materials over features would naturally absorb some “features” of today’s browsers. We would be able to “re-open closed tabs”, for example, by just selecting the most recent section of the recording timeline and opening all the pages again.

      作者提出了一种将我们的网站浏览过程,录制下,的制作成分叉树分享的功能。

    2. For software like Figma, Apple Notes, and the humble file explorer, there aren’t such clearly defined tasks that users would want to accomplish when the open the app. People don’t open up a file browser to just create new files or just move files between folders; there are a million different things users may want to do with files, or with text inside their notes, or with shapes in their Figma boards.

      在这样的应用中,用户有多种多样的目的,就不再适合使用管道化地入口布局了。比如 figma、文件管理、google

    1. When stress arises, feeling confident in practising introspection will allow you to remain focused and avoid succumbing to a negative thought cycle. Taking a solution-based approach, self-reflection can help avoid ruminating on a difficult situation, and instead use reflective practice to strive towards insight into how to overcome an issue or reach a goal.

      更好的自省能力,可以帮助你调整心态,渡过难关。

    1. And finally, I like these hiring heuristics: "Is this person going to get you to where you need to be way faster than you think any reasonable person could? When this person disagrees with you, is it as likely they’re right as it is that you’re right?"

    1. 3、公司账面攒够三年工资俞敏洪老师说,新东方永远都准备好未来 18 个月的员工工资。今年开始我不再从公司领取业务分红,直到公司准备好未来 36 个月的员工工资,以备不时之需。稻盛和夫说京瓷账面常备 7000 亿日元现金,我总觉得任正非和稻盛和夫某些地方很像。反正吧,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真正的企业家,都很重视现金流。左晖也是如此。

    1. One of my big takeaways from using Monocle on a daily basis for the last week has been that no single app can be my second brain. There are going to be parts of my life that are inherently spread out across different apps.

      没有单一的软件可以成为你的第二大脑。第二大脑一定是跨软件的。

    1. 这个模型并没有什么问题,尤其对于大体量的平台,就跟我上面 LOFTER 小程序的 case 一样,它能带来的是数据环比的增长,所以更多的是对于已有用户群体使用场景的外延优化,比较典型的是 “XX + 社区” 的模式,比如考拉的种草社区,拼多多的拼小圈等等,从目标导向上,都是很好的产品模块,因为它们的诉求从一开始就是为平台提供更多的消费转化场景。

      在非社区的产品上提供社区,效果是好的。因为社区提供了更多的内容消费场景和用户讨论的场地。

    1. Finding flow has largely to do with performing tasks that match your skill level. When a task is far beyond your skill level, you will feel defeated. When a task is too easy, you'll be bored. Only when a task is challenging but achievable will you feel good about doing it.

      最佳学习难度 15.87%

    1. 接地气一点地说,生活中的所有美好事物都会带来痛苦。不论你是写小说,跑马拉松还是生孩子,在收获令人欢欣的结果之前,都会不可避免地经历痛苦。

      获得幸福的过程必然存在着痛苦

    1. 另一个关键区别是大多数堆由可操作的项目组成。也就是说,堆并不意味着临时存储。你办公桌上的一摞账单是为了提醒你付钱,而不是因为你想永远把它们放在那里。另一方面,文件有利于长期存储。分类文件夹背后的想法是你可以在以后找到你的东西,有时是几年后。当然,这需要定义一组对 “未来的你” 有意义的类别。

      对有用的,但不想长期关注的内容进行归档,没价值的内容可以删掉。

    1. 目标专注是在短周期内来讲的话题。同一时间段内目标不要太多,超过 3 个就真的是多,专注便是成功。每年年初,我会给自己定上一个小目标,比如 2022 年我的目标是要专注、静下心来沉淀产品知识体系。我在做选择时会围绕这个目标来选择,减少外出、减少活动、减少其他一些事项的诱惑。划分到每个季度 \ 每个月我也会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最近几个月我核心要提升什么能力。比如 Q2 我重点提升 PPT 制作,Q3 重点提升结构化和框架思维。接下来的时间周期内都围绕一个小目标来,不要让自己精力分散,今天学习数据分析能力、明天再学习用户研究,最后发现什么都没学好。

      我现在的学习的目标是不是太多了呢?

    2. 目标坚定是在长时间周期内来讲的话题,至少是 3~5 年。而我也建议你做一件事儿要给自己留 3 ~5 年时间周期(可能我愚笨,我自身经历走来大概需要 3~5 年时间沉淀。)焦虑大多是没有耐心,也许自己只是花了个把月或者大半年看不到成果便对自己失去信心。我建议说,别对自己那么苛刻,再多点时间吧,以至少 2~3 年为周期尝试把一件事做好。改变是渐变而不是突变的,渐变的过程本身很缓慢。

      今年来,越来越觉得很多事情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都需要当成长期的目标,快不得,需要积累。

    1. 因为电影的决策难度大,所以需要给用户提供更多信息,基本就意味着给双列信息流判了死刑(我们当时用的就是双列,数据表现非常差,远不如我们之前的单列信息流)。

      如果在列表里需要给用户提供的信息太多,就不适合使用双列瀑布流。

    1. 今天,情况发生了变化。我们以效率的名义放弃了学徒制。想要成为达芬奇的人没有学徒,而是在专业艺术学校接受培训。随着学徒制的减少,模仿学习也随之减少。印刷术的双重兴起以及后来的大众学校教育,导致我们不成比例地重视可以编入教科书的知识。人类在扩大事实传播的能力中所获得的东西,它在过度关注可以在教科书中传播的想法时失去了。技术和隐性知识的传递在翻译中丢失了。

      模仿的学习制度消失了,转而鼓励原创。

    1. 「“”」:在短语中查找完全匹配的字词。

      使用 “”避免分词

    1. 这个情境出现了所有冲突元素:表达出来的挣扎(他们的差异已经显现,两人各持有歧见),两个相互依赖的个体(他们享受彼此做伴的感觉而且一起跑比单独跑效果更好),感觉到不相容的目标(露西亚想邀朋友一起跑步,而保罗只想和露西亚独处)、不足的资源(他们只有这些时间可以用来跑步)。

      处于关系中的两个人,往往需要的是独处时间。

    2. 当别人乐意接受以及承认我们所表现出形象的重要性时,我们根本不需要感到防卫。反之,当其他人用带有当面威胁的举动来面对我们的时候,这样的信息似乎已经挑战到我们所反映出来的形象,我们便会开始会去抗拒这样的信息,此时,“防卫”就成了我们保护自我表象、顾全自己面子的一个过程了。当你努力表现了自己重视的一面却受到了他人的否定时,你就可以了解防卫心是如何借着对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的想象而产生的了。

      当对方的信息已经挑战到了我们说反映出来的形象时,我们就会开始去抗拒这样的信息

    Annotators

    1. As I understand, Niklas Luhmann researched 1 topic extensively - social science. It would make sense for him to keep all his notes in 1 place.

      文章的观点是认为不同类型的内容不太适合放在同一个zettelkasten里

    1. "I don’t recommend using tags as your primary organizational system. It takes far too much energy to apply tags to every single note compared to the ease of searching with keywords or browsing your folders." (Tiago Forte, Building a Second Brain)

      我用标签可能用得太频繁了,可以少用一些

    1. 有个细节是,在他做《5 分钟商学院》时,单期文稿字数在 1800 字左右。为了完成这 1800 字,每次都会先找到 2 万字的素材,再写成 3000 字的草稿,最后一字一字删成 1800 字。整个过程要花 5- 7 小时。

      写作都是先写,再删。

  14. Jul 2022
    1. 我觉得人生最好的状态是什么,应该是:守正出奇,用心、用脑做好每一件事,用智慧解决问题。深刻洞察世间乱象背后的本质,胸怀正气不屈不挠,嫉恶如仇,外在让他人感到如沐春风,外柔内刚。不患得患失,不尖酸刻薄,不怨天尤人,尽力拥有更好的未来。发生意外的、不如意的事,想尽一切办法动员一切资源去改变能改变的,坦然接受不能改变的。尽人事,听天命。明白这世上所有一切最终都将雨打风吹去。自己、自己的物质、自己的精神、自己的后代、人类,都将随着这个星球这个太阳系化为尘埃。红尘来去一场空,爱恨情仇一场梦。有些执着,该放手最好放手。明白人类整体并不值得爱。明白人类整体是一个自私、贪婪、凶残的物种。但更明白,这并不能掩盖人类中那些闪光的、温暖的、伟大的个体。爱自己,爱值得爱的人。体验酸甜苦辣,体验美好,体验痛苦,体验成功,体验失败,体验这难得的,人的一生。

      做着认为的人生最好的状态: 1. 用脑子,智慧解决问题 2. 坦然面对得失 3. 重在体验

    2. 涨一天跌一天怎么办(14:15:54) 踏踏实实                                                         怎么办?交给野生 AI 策略啊。难道你想主动去根据每天的猴市行情操作?策略让买就买,策略让卖就卖。该长线长线,该波段波段。那位朋友问了,AI 都干了,我干嘛啊。您干嘛,三点多了,您饮杯下午茶摸鱼听故事不香吗!

      如果你想每天都看盘,那么交给 AI

    1. 刚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很笨拙。但是假如你开始经常使用这种反应并且逐渐增加频率,你就会慢慢领受到它的价值。

      刚开始总是笨拙的,需要找到元知识,并通过不断联系来突破自己,走过笨拙的阶段。

    2. 除了塑造一个人的身份之外,语言可以增进和表明与他人的一致性。研究指出,沟通者会被与他们说话方式相似的人所吸引。同样地,沟通者会想要和适应他们甚至有相同说话方式的人结盟。这里,说话方式包括字词的选用、说话速率、字数和断句,以及礼貌的程度。

      关系好的人会倾向于使用像是的语言,拥有像是的说法方式,语速、字数、断句,词语的选用等等。

    3. 因果论的谬误 因果论的谬误奠基于认定情绪是由他人引起,而不是一个人自我内言的非理性信念。

      情绪是只发地产生的,无关于他人。

    4. 学者研究证实,如果一个人无法与别人建设性地谈论情绪,这人身上会出现很大的问

      如果一个人的情绪无法与别人建设性地讨论,那么可能会出现如:社会孤立、不满意的人际关系、焦虑、沮丧等等感觉。

    5. 沉默在西方文化中带有负面的价值,它被解读为缺乏兴趣、拒绝沟通、敌意、焦虑、害羞或是彼此合不来的征兆,西方人对沉默感到浑身不对劲、窘困、尴

      如今在中国,似乎沉默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资本主义改变了我们,是的我们不得不时时刻刻做出反映,不能保持沉默不语。

    Annotators

    1. 这就导致…… 大量思维天赋上很适合政商的人,他没有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选择,也失去了最宝贵的学习时光。而少量人得到了这样的机会,但他的成长更多基于家族经验,而不是理论应用。这是否是我们在商业 / 管理模式上很少创新,也很少在非垄断行业里创造出丰厚利润的一个原因?

      中国的教育,对政商不够重视。谈到经商,往往会有铜臭味的偏见。谈到政治,往往认为其追求稳定或权力。

    2. 不知道现在的中等教育是否有发展,我上大学前接触过组织和经济的理论是非常非常有限的政治课本所提及的阶级矛盾和有形无形的手之类的浅显比喻。甚至没有美术音乐课的课时长,直接导致了在专业报考上并没有形成相关专业的概念。

      现在依旧如此。

    1. 最重要的是,让书籍保持有趣。如果你有超过 15 分钟的时间,而且一想到要让它们读起来感觉不舒服,那你就读错了书。

      实际上如果你碎片时间很难读自己不感兴趣的书。其他内容题材也是如此。

    1. 当然,有些人确实从书本上吸收知识。事实上,这些人真的在思考他们正在阅读的东西。这个过程通常是看不见的。这些读者的内心独白听起来像是: “这个想法让我想起了... ...”、“这一点与... ... 相冲突”、“我真的不明白怎么... ...”等等。如果他们做一些笔记,他们不仅仅是抄写作者的话: 他们总结,综合,分析。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也是在的用自己过去的认知来理解句子。所以往往这样的阅读是起作用的。

    2. 它们利用了你认知的一些潜在真理ーー关于你思考和学习的方式。在许多情况下,真理不仅仅是关于你的认知,而是关于人类的一般认知。

      解决有趣的问题,记笔记,做创造性的项目等等,是有效的学习策略。因为他们利用了人类的基础认知方式和思考方式。

    1. 最近几周的周记围绕着类似的话题,最终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有真正开始践行的道理才是你懂得的道理。 ​

      这不就是 知行合一 嘛

    1. 学生时代,他总是上最难的课、拿 A+ 作为回报。如果他选了简单的课、做简单的题目,他反而浪费自己多余的能力。但真实世界和学校不一样,1)真实世界的问题维度很高,难题不止一种;2)如果以影响力为目标,他能产生最大影响的方式不一定是解决最难的问题,而可能是:找到解决简单问题的最快方法;找到能用简单方法解决但还没被解决的问题;组建团队,加快解决简单问题的速度。

      不一定要去解决最难的问题,而是用简单的办法解决哪些还未被解决的问题,并通过团队来完成。

    1. 我当时是非常密集的在看英文的书,比方说当时在地铁上就会拿着 Kindle。我会在遛弯的时候拿着 iPhone 听书,但是这个习惯大概在 2016 年以后就没有了。为什么没有了?是因为我以前住的地方比较偏,我当时住在上海杨浦区的一个大概是在比财大再往北一点的一个位置,每次我走到地铁站都要走 20 分钟,但是我当时的地铁站在上海市相对也比较偏,我经常喜欢去去 IAPM 就是陕西南路或者去浦东玩,所以我经常要坐三四十分钟的地铁。在坐地铁的时候,我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因为地铁很无聊。因为我又是在起点站附近,我经常有座,所以我经常就有时间去看书,所以那个时间我看了很多的英文书,但一旦离开了这个环境,说后来我搬到了陕西南路附近,我每次去 IAPM 坐 5 分钟就到站了,所以我就没有在地铁上看书的习惯了。

      我也是这样,不健身以后,我几乎不听播客了。

    2. 像内容创作者,或者像刘慈欣那样的作家,很重要的一点是生活。刘慈欣在一个工厂工作的时候,他会接触到很多人,但是他一旦辞职了以后,自己创业以后,他当然不是说没有任何的社会活动,但除了社会活动以后,他可能自己的公司也不大,他可能接触的人反而就很少了,这个时候其实你就缺乏了生活。

      创作来源于生活,如果没有生活素材,就很难创作了。之前有一本书描写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作家,发现他们的生活都极其趋同,都是每天写作3小时,然后出去玩。

  15. mp.weixin.qq.com mp.weixin.qq.com
    1. 有时,我会觉得一个人满满都是优点,简直太棒了;同样的人,不同的时候,通过不同的事情,我又觉得他为什么会这样,简直不可理喻。一个人会有如此之大的变化吗?

      两面性,有些朋友的某方面让我们很喜欢,另外一些方面又让我们厌烦。

  16. Jun 2022
    1. 原来做水果的品牌,要垄断产地品类和种子。我说怎么买猕猴桃就是佳沃,买凤梨就是多乐。原来做水果品牌化,要和政策紧密联系,其实藏住一个种子不让别人种,应该也挺难的。

      水果的垄断只能从种子和场地发生

    1. 对于成年人来说,一种错误的观点是,我已经这个年纪,很多东西再去学已经来不及,首先把自己就放弃了,这其实就是懒,一种思想上的懒惰,最后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

      不要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

    2. 这里的教如果涉及更多方法、理念、态度、性格效果可能会更好,引导孩子养成坚持不懈、乐观、自信的性格,注重培养孩子好奇心、多问为什么和自主探索的能力、成长型思维,教这些底层的东西更有价值。

      并不告诉孩子什么才是对的,而是让他保持乐观自信地自己去探索。

    1. 研究已经证实了自我强加的预言的力量。在一个研究中发现,认为自己不能胜任沟通任务的人往往表现得比较差,而着眼于追求互利关系的人表现得比较好。此外,那些较多自我批评的人也更容易破坏现存的人际关系;同时,肯定自己能力的学生学业表现一般比较好。

      态度影响(决定)行为,如果你觉得你可以,那么你做到的几率就更大。反之亦是如此。

    2. 东西方有一种强烈的文化对比,东方人强调和别人的联结,使得否定自我对传统亚洲人来说有其重要性;而西方文化在个人主义的影响下,对个人的自吹自擂只是家常便饭

      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的不同。

    3. 我以前有一个学生,几乎每个人都觉得她很漂亮、外表很吸引人,足以成为任何魅力杂志的封面人物,然而她却在班上的作业单上说自己是“普通的”“无吸引力的”。当同学问她时,她说她的牙齿在小时候非常不整齐,而且她带了好几年的牙套去矫正她的牙齿。在那段时间里她总是被她的朋友取笑,在她带牙套的时候,同学从未让她忘记她的“金属嘴巴”,即使牙套已经拆掉两年了,她仍然觉得她自己是丑的,而且总是漠视我们的赞美,把这些赞美当成是我们出于好心而说出的安慰。她说她知道自己看起来真正的样子。这个例子就说明了一个事实:我们会抗拒修正一个不正确的自我概念

      人们会抗拒修自我概念的概念,倾向于坚持过去的自我概念。

    4. 研究发现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例加,在儿童期被视为害羞内向的人在长大成人后,当面对新的情境与挑战时,大脑内仍然出现明显的神经反应。事实上,与沟通相关的性格特质,至少有一半与生物性因素有关,

      性格决定更多是由基因决定的,但也会有后天的影响。

    5. 第二项特色是不可替代性。人际沟通的独特性使其对每段关系来说都是无可取代的,这项特征告诉我们,为何当一段亲密关系或感情由浓转淡时我们会如此难过,因为我们都知道它是不可取代的,无论身边有再多的朋友、亲人,都没有一段关系能给予我们像那样的感受。

      每一段关系都是不可取代的。

    6. 当我们使用品质性的定义作为标准时,人际沟通的反面便成了非个人化的沟通,也就是说,人际沟通并不等同团体沟通、公开沟通或是大众传播

      沟通可以分为人际沟通和非个人化的沟通

    Annotators

    1. 我认为,如果是在一个小剧场里持续演出的节目,演员可以多讲讲自己的事情,可以多讲讲有创意的段子。第一,观众逐渐对你熟悉,你已经建立了上下文(context)。第二,观众数量小,你可以试错,尝试发布新段子,并把那些笑果好的收集起来。

      做一个幽默的人看不难,但是做一个脱口秀演员很难,因为在你的朋友面前,你们有共同的 context,但是大多数时候再观众面前,我们只能选择大众的 context。(context:共同的背景信息)

    1. 为了让你的孩子获得最好的成长,你应该只花你认为应该花的一半的钱给他们,但花两倍的时间陪他们。

      应该让孩子感受一下贫穷

    2. 了解自己的一个好办法是,仔细地分析自己做的会惹怒其他人的每一件事情。

      了解自己的一个好方法是,就是分析自己为什么会惹怒他人,他人为什么会惹怒自己。

    3. 好好耕耘12个爱你的人的关系,因为这12个人远比1200万人喜欢你重要得多。

      亲密关系比粉丝数重要得多。让我想起了王德峰老师讲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乐。

    4. 除了你以外,没有人会真的记得你拥有什么东西。

      确实,我写过很多东西,但大家并不知道。

    1. >>> numbers[7:10][8, 9, 10]

      切片是左闭右开区间

    Annotators

    1. 以农业为例,在这个比可以种「三季稻」的海南更温暖的国家,那里的人们一年却只耕种一次,因为他们没有水利工程(老挝一年只有一次雨季、一次持续半年)、没有化肥工业、没有机械农具(只能放火烧出一片田地)。所以在老挝雨季到来前的 4 月,四处都是山火燎原之后的沧桑感,与之相比写在书里的「刀耕火种」四个字实在是过于无力了。

      这才是真正的刀耕火种啊

    1. 我们的生活中总有太多的事情要做,能意识到这一点便是一种解脱。由于资本主义和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野心勃勃的人类总想获得更多。但是人类自身的产能却是固定不变的,抱着试图掌控一切的心态,注定会迎来失败。你完成的任务越多,相对产生的问题就会越多。人们并不应该因为没有完成海量的工作而感到自责,而是应该主动有意识地选择需要忽视的事情,以便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那些对你来说重要的事情上面。

      工作是做不完的,知识是学不完的。

  17. May 2022
    1. 结束以后领导笑着说:“飞机都检査完了?”说罢带着他绕飞机重新走了一圈。过程中,这位同学发现了松开的螺丝钉、几个拔出来的电插头,还有不应该出现在设备舱里的杂物......他这才意识到,背得再熟也没用。跟着领导实际走一遍,飞机维护的能力才真正长在了自己身上。

      飞机有检查清单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有SOP

    2. 说服一个人,不是拿着一个方案摁着对方,让他无论如何也要接受,而是让他觉得我们俩是一伙的,我的目标就是他的目标。我提议的这件事,本来就是他想做的,只是我需要获得他的同意或者请他和我一起做而已。

      说服是寻找共同目标

    Annotators

    1. 【格局打开】爱因斯坦曾说“你无法在产生问题的层面解决问题”,的确如此,解决首月1元投放模式带来的高脱退的最优解不是全量触达客户做“感情充值”,而是“守株待兔”做退挽;解决互联网健康险的续保问题也绝不是传统线下靠人去维系触达,而是依靠微信支付的月缴代扣功能;一个其它行业的例子,解决小米手机渗透率提升的问题也不是单纯的依靠把手机做的更好,而是发力智能家居;那解决当前互联网健康险的进一步增长问题应该依靠什么呢?是把百万医疗范畴主打的高杠杆方向做的更好吗?

      无法在问题层面解决的问题,往往需要引入新的思路或新的角度。但其实大部分问题是可以在问题层面解决的。

    1. 当然,既然要讨论意义问题,我就要回答:意义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每个人,让他人的生活变得更好,人类也就变得更好了。可人类的意义是什么呢?我的答案是:没有意义。

      意义是有社会价值。

    1. “买房是刚需” 是一个天大的谎言,因为只有居住是刚需,而买房不是。过去十多年高杠杆导致的房价过快上涨,让我们对这种资产有了执念。而随着去杠杆进程以及三五年后大量交易限制的解除,房价泡沫极有可能破灭。

      这一天还没有到来,或许正在路上。但我的判断是,中国的房价像日本的物价一样,需要几十年来下调。

    2. 我们从小学开始就被教育: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长大了才明白,安静冥想确实是可以修身的,但勤俭节约却未必是美德。因为一个人的支出,等于另一个人的收入。刘先生带家人坐一趟私人飞机,给飞行员、机长、空姐、飞机设计师、工程师等等都直接或间接提供了工作和收入。这些人有了收入,生活当然会更好,世界也因此变得更繁荣。

      商业是最好的慈善。

    1. 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有一本很有影响力的书,叫《象与骑象人》。他说,人的情感面好像大象,理智面就像骑象人。骑象人看起来是在指挥大象,但实际上,他的力量微不足道。如果骑象人跟大象的想法产生冲突,一般是大象说了算。

      感性的力量远远大于理性,所以我们经常被情绪冲昏头脑。

    1. 总结过去总是简单的。上周有个朋友问我:“现在做区块链的创业靠谱吗?”我随口答道:“现在做太早了,如果不是做底层技术,也许可以等等再做。”后来想起这个随意的答案,竟吓出一身冷汗。因为也许站在未来看,我很有可能判断错了

      为什么吓出冷汗?

    1. 竞争,是个保持目标感的极佳办法。我看到很多行业第二第三名的公司,充满干劲,并不需要很强大远景或使命,只需要一条目标就够了:成为行业第一。如果外部实在没有竞争对手了,那就搞内部竞争。

      腾讯搞内部赛马,主要是因为外部没有竞争对手。

    1. 我经常厚着脸皮,邀请同行和朋友来公司分享失败经验。失败经验往往比成功经验有用。因为避免失败,就能提升成功概率。成功经验一方面很容易归因错误,自己认为的制胜原因,未必是真的原因。另一方面,过去的成功经验,放到未来往往不适用。老祖宗四个字就概括清楚了:“刻舟求剑”。

      曹政也说过类似的话:案例不可复制。

    1. 前两天,罗永浩又在成都开了一次发布会,只是这次没发布新手机。我上大学的时候听他上课的音频,前段时间又在《得到》APP 上听到他分享的创业心得,感受到他变化很大,成长巨快,也超级很努力。只可惜,他进入手机行业的时间晚了两三年。手机行业竞争太激烈了,苹果一家拿走 85% 利润,是创业者的地狱模式。真心希望他的公司能活下去。

      牛逼的人总能成功,罗永浩现在不仅成功了,而且全国人民都知道他了。

    2. 什么是竞争格局?说白了就是三件事:第一,成功率。第二,如果不成功,下限在哪。第三,如果成功了,上限在哪。成功率、下限和上限,都是越高越好。

      市场集中度,市场规模,市场发展现状,玩家数量

    1. 如果老板不热爱行业,那公司也就不会有真正的使命和愿景。那么从长期来看,公司就是老板的赚钱工具,或者是资本操作的工具。这样的公司,就缺少足够的动力,把业务真正做深、做强。

      我上一次的职业选择就犯了这个错误,明明在搞私域流量,后面直接去搞 NFT 了,最后公司也解散了。

    1. 搞好关系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站在领导的角度考虑和解决问题,主动承担自己职责范围以外的工作,高质量的沟通,准确地评价领导的工作,等等。

      我还是没想好怎么和领导搞好关系,往往就是做好领导要求你做的事,甚至给出超过预期的回报。

    1. 那么问题来了:领导者的说教没作用,手把手地指挥又会导致团队成长变慢。那领导者还能做什么呢?答案是:规划成长路径。

      制定好的KPI

    1. 举例说一些论证方法的强弱。(以下一段可以跳过)类比论证是最弱的,特别是类比不恰当的时候。举例证明一个观点是比较弱的。举例和类比的作用是帮助他人理解,而不是证明。举反例证伪一个观点的时候是很强的。统计数据是比较强的,但是要分清 “相关关系” 和 “因果关系”。用户调研是比较强的,但是要看调研方法是否严谨。A-B Test 是最强的论证,但是取得数据的过程往往不容易。

      论证的强弱

    2. 有一次,我遇到一位离职去了 supercell(业界一流的公司)的同事。我问他:新的公司,有什么地方比我们公司做的更好?问完这个问题,我心里其实有点忐忑,因为人总是害怕尖锐的批评。这位同事思考了一会,给了我一个答案。听完他的答案,我发现我竟然真的收获很大!从此,只要遇到离职的前同事,我必问这个问题。不仅如此,我还让所有入职满半年的同学回答:你之前的公司,有什么工具、流程、方法,比我们的更好?心态开放,意味着我们也要容忍某些明显错误的意见。因为如果我们对错误意见施予打压,那就没有人敢提意见了。

      当有员工离职,询问他们在新公司,遇到哪些比现在的公司做得好的地方。

    3. 这点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极难。因为中国人特别讲 “面子”。当面承认自己错了,或者当面接受他人的观点,需要极高的修为。

      不要证明自己,而是去追求正确的事

    4. 如果能够准确、毫无粉饰地描述事实,那问题常常就解决了一半。中文有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我们常常把 “表达能力” 和 “文学” 这两件事混淆。江州祭酒陶渊明,礼部尚书苏东坡,左都御史纪晓岚…… 这些大官吏,都是吟诗作文的一把好手。而他们的政策观点是否深刻、是否行之有效,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判断标准是:文学性是否够强,比如是否押韵。毫不夸张的说,这样的现象,在今天依然存在。所以在进行高水平讨论的时候,我们要警惕用 “文学表述” 作为战斗武器的情况。

      文学能力不是表达能力

    1. 比方说,相比于搬到运作方式完全不同的 Farawavia(译注:作者虚构的一个地名),你呆在老家就不太会感觉是个菜鸟。但是你如果搬了,你会懂得更多。

      保持谦逊,承认自己是个菜鸟

    1. 启动并运行后,您可以重新利用您的每个单独的内容项 通讯 (时事通讯) 作为 推文 (鸣叫) 、话题或其他平台上的社交帖子。

      把newsletter中的每一小段放到社交媒体上发布。我之前有很多newsletter中的想法,其实可以放到即刻发布。

    1. 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说什么都对,那很快就会飘起来,开始高估自己。

      谨记

    1. 帕金森定理决定了一个任务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会随着分配给它的时间变得肿胀,进而充满时间期限。这也是设定紧急的截止日期的神奇之处。如果我给你 24 小时完成一件事,时间的紧迫性会迫使你集中注意力在执行上,你别无选择只能赶紧把必须的要素完成。 如果我给你一周来完成同样一个任务,其中 6 天时间将被用来小题大做。如果我给你一个月,它会被想象成一个不可完成怪物。可是最短时间期限里完成的作品,与更长期限里完成的作品拥有同等品质,甚至更高,因为执行者有着更高的注意力

      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给的时间太多会导致拖延。

    1. 当那些对成就有很高需求的人(包括所有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有额外的半小时时间或者额外的一盎司精力时,他们会不自觉地把这些时间分配给那些能够产生最具体成就的活动。我们的职业生涯为我们的前进提供了最具体的证据。你运送一个产品,完成一个设计,完成一个演示,完成一个销售,教一个班,发表一篇论文,得到报酬,得到晋升。相比之下,在你与配偶和孩子的关系上投入时间和精力通常不会带来同样的直接成就感。

      我们默认会把多出来的时间投入到让自己有成就感的事情上,但这样就会忽略了其他目标,比如家人

    1. 经常的,我们会先有一个想法,或者干脆就是冲动。然后,用理性想出一堆道理,支撑这个想法。 就比如,我们就是想交易、想下单。然后,对着 K 线找一堆理由,让自己相信,自己想下单是有充分理由支撑的,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多巴胺。 也许,不能说这是我们的缺陷,而只是事实。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尊重这个事实的前提下,想办法把事情做好。

      人类有自我服务偏差,当自己有某个观点时,大脑会想到类似的案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但对于反例的察觉是不够的敏感的。所以如芒格所说,我们在做决策时要考虑逆向思考,考虑自己是否陷在心理偏差中。

    1. 交易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时间过得太慢了。 过于充裕的时间,给了太多心理活动的空间。如果开仓后,行情瞬间到平仓点并平仓,中间没有犹豫胡思乱想的过程,就容易多了。这也是为什么复盘时盈利、实盘亏损,复盘实盘那段时间的 K 线,还是应该赚钱。 跟市场保持距离,在别的事上分配时间精力,如果能做出成就感就更好了。

      投资需要耐心

  18. Apr 2022
    1.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 app 中所有呈现给消费者的类目信息全部为前端类目,后端类目消费者是看不到摸不着的。

      搜索应该按照前端类目搜索

    1. 西方形象也可能大有帮助,可口可乐在中国的成功验证了这一点。相比千本土的饮料品牌“健力宝”,它的成功部分归功千品牌代表的现代和财富的形象。

      居然能再营销管理里看到健力宝的名字,健力宝值得了。

    Annotators

    1. 最差劲的投资者会关注每一点信息。他们已经阅读了所有的新闻稿、新闻报道和收益报告。任何细节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但是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相关的,什么是不相关的。他们不知道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因为他们在寻找每个人都缺失的东西,他们最终会找到的。

      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出发么,利用你的筛选器

    1. 人货场经历时代发展至今,优先级经历从货场人 — 场货人 — 人货场的变化过程。

      从买方市场到卖方市场的变化

    1. 长内容平台的流量,主要集中在搜索、分类检索、和内容详情页上。搜索、分类检索页可以出广告么?电商平台的基本操作,在爱奇艺等平台则不太行得通,因为货都是自营的,而淘宝的货属于不同的商家,他们会在搜索等场景竞价博弈。因此,我们会发现,长内容平台的广告,主要集中在视频(音频)播放页,包括小说类产品,会在作品中穿插广告,因此这是流量最大的页面。

      长内容插入内容难度大,商业价值不如端内容。

    1. 其次,广告会让 Netflix 更容易继续提价:一方面,它会为可能流失的边缘客户提供另一种选择,另一方面,它会为那些愿意付费的人创造新的利益。即最高层没有广告)。

      这里需要中衡量的是,提供带广告的学者之后,有多少现有购买了无广告版本的用户会退到有广告的层级,需要测试。但据我对人性的了解,大多数人会选择一个带广告的版本,特别是在当下通货膨胀的格局下。

    1. 例如财经类内容,产品需要在后台增加一个 “时效” 字段,让运营标注是 “4 小时”,还是 “3650 天”。

      内容标签体系,是标签组,而不是都处在同一个字段里的。

    2. 产品角色在这半年中,主要的工作就是搭建 “断物” 所需的后台,可以理解为是 “打标” 后台,运营需要对每天新增的内容进行标注。

      内容推荐以来与对内容的疯狂打标

    1. ClubHouse 模式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对于主持人的要求很高

      我参与过几次clubhouse,确实有这个问题。

    1. 每一次重大事件、转折点,都是一次从别人 “错误” 中学习 “有效经历” 的时刻,一定不要浪费这样的机会。

      也有可能是自己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