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世界内核常常与可见物无关,是一些纯粹的意念、观念、理念或信念,它们有特定的词汇对应,比如美、正义、爱、意义、真理。 这很好,因为这些都是典型的质性词汇——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道不明,但它就是在那里,我们就是能感受得到它。但越来越多的量化词汇正在入侵我们的自然语言,它们暗中开启了一个无形的质-量编译进程。我把它们叫“质-量杂种词”。
人类社会的内核常常与可见物无关,这一句话极为深刻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我们追求的很多时候都是用一种可见物,却衡量比较量化,但现实中我们真正的人类的内核的东西却是一些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你感受得到的东西,例如美正义,善良意义,真理、愉悦等等。
在我们当前的这个社会中,越来越多的有一种量化的东西与这种无形的本质的内核的东西正在不断地进行融合生了这种叫做本质与量化之间的杂种词,两者融合杂交形成的大量的这种词汇,例如机会成本、情绪价值,沉默成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