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Matching Annotations
  1. Mar 2023
    1. 就业的难题让很多大学生都特别为难,只有通过考研这种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学历,才可以拥有更多的竞争优势。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源于一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①就业市场供需体系不平衡。全社会范围的需求萎缩,传导至消费市场低迷、人们消费能力减弱、消费意愿淡化,导致生产端需求岗位锐减,呈现出一种毕业人数大于社会岗位需求的局面; ②学生专业与现实社会需求不匹配。显示社会飞速发展,导致很多院校设置的专业、开设的课程,与现实社会需求之间呈现出一种过时、淘汰、跟不上实现需要的局面; ③缺乏实践经验:很多大学生拥有的是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这使得他们在求职时缺乏竞争力。 ④在大学就学阶段,对真正的学习能力的理解,不够深刻,只是停留在知识层面的掌握,而缺乏系统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从而让自己的学历与实际能力存在较大、较明显的代差; ⑤基于上述四条原因,如果认为参加考研,就能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的想法,如果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显然在思维深度、认知层次方面都是存在偏差和局限的。因此,如果上述的4条原因没有得到改善、改变,那么读完研究生后,自己的就业竞争能力同样不会得到明显提升,那么结果不言自明。

    1. 全国政协委员熊水龙:建议调整双休日,试点隔周三休鼓励消费

      谁能休息?这种提案不是蠢,就是坏。 问题的关键: ①财富从哪里来?是旅游、休息、娱乐的过程中就能创造财富了吗? ②最终的受益者是谁?是体制内的公务员还是比例更大,数量更多的自由从业人员? ③一个提案要想取得预期效果,在体系化、全局性的当下,绝对不是一个人大提议的问题,会涉及到工资待遇、劳动法等诸多方面的具体事宜调整。 这样的提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去热议、追捧。说明一个最核心的问题,讨论越激烈的问题,说明社会阶层的矛盾分化越严重、社会内部的矛盾也深刻。 一个结论: 所有的热议,都源于立场的对立,进而带来的矛盾。 面对同样一个现象,如果内部认知高度一致,与外部的声音明显不同,那么突显的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立场对立,矛盾。 进一步思考: ①要成为人大、政协提案委员,他们到底要代表谁的立场和利益? ②这些人大、政协委员是如何成为委员的,成为委员的标准、条件是什么?

  2. Jan 2023
    1. 九派新闻采访了几位正在三亚过年的游客。他们中,有人在春节前夕被堵在进岛的路上,排队了2天,在车内吃喝过夜;还有人吐槽处处是“海鲜杀手”——6只皮皮虾700多元,一只石斑鱼1000元,菜市场买的500元海鲜,被强行带去加工,花去加工费400多;还有人租车时被要求交口头保险、被讹修理费,“随时随地感觉有人在算计我的钱包。”

      旅游乱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①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衡,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 ②选择范围、目标的单一化是出现这种供需矛盾的重要因素; ③价值趋同以及缺乏独立思维和判断能力是出现这种乱想的根源。 基于上述三点因素分析判断。在未来,教化人们价值多元,避免趋同,一定会有一个巨大的商机出现,而且这种趋势不可阻挡。

    1. 除了父母,孩子,夫妻之间的事,多操心,其他人的事少参与,参与的太多就是多管闲事!

      这种提法略显狭隘。 倘若以他人之事为生、以处理他人问题困难为谋生手段,那么别人的事就不是闲事,相反而言还是正事、好事。 结论: 判断一件事的是否、对错、正闲与否,关键在于每件事最终能否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什么样的利弊。

    2. 在别人家,就是一个字“夸”,夸孩子,夸环境,夸老人身体....,这就是会做人!

      人与人相处,相互之间要满足情感、物质、利益上的需求,而夸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实用的方式。 人与人相处,各自追求的无碍乎就是能够满足自己在心理情感、生理物质两个大领域、层面的需求。因此,千万不要小瞧那些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人,他们能够满足的是别人在心理层面的情感需求,这种需求是每个人都必须的,而且是在物质层面得到满足之后,就一定会索求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心理情感层面的需求,要比物质层面的需求更高级,更多元、更复杂、更难。


      结论: ①情商高,并不是什么虚幻、高级的东西,就是能够满足别人、身边人、与之相处的人的心理情感层面的需求而已,这种需求就是被欣赏、被认可、被重视、被尊重,看似很简单,但是,又因为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小格局,大多数时候,都是以自我为出发点,因此,更多的关注的就是自己的感受、体会、需求,不会将关注点放在别人身上,因此,自然不能很好的观察、体会、欣赏、重视别人的感受。


      结论:情商高的人,就是总是能够将观察的重点、感受的焦点放在别人身上,能够敏锐的感受到周围、环境、人群的感受的人,通常就是情商高的直接表现。

    3. 去别人家,只在客厅!

      人与人相处,一定要有一种分寸感,别人可以没 有这种尺度,但是你必须有这种行动自觉。 ①人与人相处为什么要有一种分寸感? 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自己的隐私、都有自己不愿提及以及不愿被别人知晓的部分。例如:自己对于一个人的真实想法、对一件事情的真实目的、对他忌讳的人和事的真实感受不愿意被别人知晓,那么这种分寸感就是不可能消除的,而且会永远存在的。 ②如何拿捏把握这种分寸感,原则和尺度是什么? 分寸感的把握,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自己对别人个人隐私、忌讳事物、以及恐惧的人和事,都要有一种分寸感,因为这些领域、这些都是我们要特别注意需要提醒自己保持分寸感的领域; ③在那些场合需要格外注意这种分寸感? 分寸感源于隐私的需要,因此,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的时间、空间、话题、内容,都要适可而止,点到为止,万不可打破砂锅问到底、渣渣到底在哪里?


      结论: ①分寸感的把握,适用于对任何人,哪怕事自己的爱人以及父母; ②分寸感的把握讲究的是看破不说破;给彼此保留的空间独立性、思想独立性、时间独立性; ③和自己的爱人、父母、子女,都要保持这种分寸感,唯有对自己,可以彻底的袒露心扉; ④事实上,判断什么样的人会有更多的秘密,远比去恪守秘密更重要,因为避免敌人远比成为敌人关键。

  3. Jan 2022
    1. 在当今的社会,每个人似乎都希望走得更快、收获更多。与其花一个月时间读完一本书,我们更希望花二十分钟“听”完一本书。与其深入掌握某项技能和理论,我们更希望用一篇公众号文章中的“干货”来解决问题,哪怕并不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结果是,问题变得越来越多,人们变得越来越焦虑。于是,更加倍地去收集知识和技能,陷入了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洞察

    1. 而Scapple的理念不是射阳,它非常灵活自如,符合人类大脑的思考模式:先关注于内容,再关注于联系。想到哪里,写在哪里,不需要一步到位式的逐级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