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Matching Annotations
  1. Jan 2023
    1. 2019年,美国曝出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起高校招生舞弊丑闻。联邦检察官在3月对50人提出指控,知名演员、商业领袖及其他富有的父母涉嫌行贿(金额从5万到120万美元不等),为子女“购买” 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及其他名校的新生入学资格。舆论哗然,美国两党政要也纷纷对其予以谴责。

      优绩主义的现实背景

    1. 马克思·韦伯说:“幸运的人很少对自己拥有好运的事实感到满足,除此之外,他还想确认他有权利获得自己的好运,他想要确认自己理应获得这份成功,最重要的是,他想要确认他比其他人更值得这份好运。”

      富人的优绩主义观

    2. 优绩至上并不是简单的“努力,就能获得回报”,其具有更丰富的内核。其一,优绩至上的一个关键点体现在“我的收获来源于我付出的努力,因此我的收获是应得的”,这为优绩至上主义者提供了道德武器。事实上其源头要追溯到路德新教。新教与天主教的区别在于:新教崇尚预定论,能不能上天堂是上帝早就定好的,而“一生勤勉工作以回应上帝的召唤,是确认自己是否蒙圣恩的方式”。因此,人们通过努力来印证自己“值得上天堂”,得到的回报则具备了道德上的合理性。

      优绩主义的宗教源头

    1. 优绩制的不公平性: 影响我们成功与否的因素大都不是我们自己能决定的,例如性别、种族、地区、健康状况、天赋、家庭背景等,这些“运气”和你自己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你能否进入大学、能读什么样的大学,进而影响你未来的事业发展。

      优绩主义陷阱的机制

    2. “优绩主义”理想或“优绩制”(meritocracy)原则:社会与经济的奖赏应当依据才能、努力和成就这些“优绩”(merit)来决定。人们在机会平等的条件下公平竞争,成绩优异者获胜。

      优绩主义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