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Matching Annotations
  1. May 2021
    1. 新加坡学者郑永年提了一个概念,“制内市场”。中国是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它有自己的体制框架,所以就出现了一个可能:既让自己体内的市场经济享有充分的创新自由,与此同时又可以用国家的力量制约资本的边界

      郑永年这个人干啥的我不知道,好像写了个信任的本质还是社会治理四框架的那个人

      但是这个说法很对。把太阳照常升起公众号的逻辑以及政治经济学融合的更精炼也更传神

    2.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危机治理。这种制度设计对当前中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有一定参考意义。第一,对社会深度嵌入。到处都有 “折冲府”,不管哪里出了事,朝廷都可以就近调兵。现在也是,外卖小哥各个城市都有,深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各个基本面,是身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不同社会群体共同频繁接触的 “关键少数”。第二,有技能优势。当年的府兵也是在农闲的时候做军事训练。今天的外卖小哥,得益于日常工作的训练,在物流高效分拣、物资急速调运等多个方面展现出较强的职业素养与效率效能。第三,得有高度的机动性。当年的府兵是招之能来来之能战。今天的外卖小哥,那是城市里的摩托化部队啊。第四,良好的组织协作。当年的府兵有专门的机构管理。今天的外卖小哥,后面是用虚拟世界的算法和现实世界的站点双重组织起来的。

      动员有知识的员工来去支撑城市基础运维事件?

      地震了,火灾了,列车趴窝了?

    1. 本书以德鲁克先生的人力资源理念为主线,通过对大师思想的解读和优秀企业实践的剖析,提出了中国企业 HR 转型的杠杆解:回归正确的角色定位、从客户需求而非职能专业出发、从目标成果而非专业活动出发、从假设而非最佳实践出发。
      • 角色定位,不要妄图替代管理者,直线管理者到底是谁?
      • 客户需求,业务好职能才会好,好的hr是依附于企业的
      • 目标成果,专业不重要结果更重要,谁谁谁是这么说的这句话没用
      • 假设,最佳实践是别人的最佳实践,情况类似么?逻辑相通么?资源和目标一致么?
    1. 想在 Slack 里设置提醒非常简单,于任意对话框中输入 /remind 某人或某频道 to 做某事 at 时间 句式的文字并发送就行,比如: 在晚上 8:00 提醒我发通知 /remind me to 发通知 at 8pm; 每早 10:00 集中检查评论 /remind me to 检查读者评论 at 10am every day; 每晚 8:30 提醒频道中的用户看通知 /remind #频道 记得看通知哦 at 8:30pm; 提醒 @文刀 下午检查读者评论 /remind @文刀 检查读者评论 at 4pm。

      飞书好像也有类似功能

    2. 每次收到任务邮件(Todoist 的邮件有固定的格式,用自动化工具很好识别),系统自带的 Mail 就会识别里面的任务,并执行一个脚本、把它添加到 TaskPaper 里,同时把刚才的邮件归档掉。

      有没有别的可以输出固定格式的邮件,已经可以自动识别内容并添加脚本到任务管理工具的自动化工具应用场景呢?

      • 固定格式的邮件,plain text?
      • 邮件内容文本可以被解码
      • 解码后的内容添加到任务工具中

      drafts到todoist的逻辑也是这样的

    1. 回顾任务清单的周期,没有任何严格的约束。实际上,这个周期应该和你的任务数量多寡、任务的吞吐量成正相关,存量越多、增量越多,那么回顾就应该越频繁,因为变量太多,系统会很不稳定,需要我们多做干预。

      任务量越大越需要定期回顾,因为熵大

    2. 先看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任务分配: 确保每天分配的任务都是必须要完成的 确保分配的任务数量没有超过数量上限

      我现在每天任务上限可以预设为25个,方法呢就看一下today的列表就行了

    3. 最典型的清单例如「今天」,所有日期设置在今天的任务都会出现在这个清单里。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适当给自己安排一两个清单,用来安排没有刚性时间限制或者耗时比较短的任务。这些任务可以通过添加特定的标签,方便用过滤器进行筛选

      比如refuel、low、research和study清单都可以作为清单

      todoist filter set!!!

    4. 在任务管理工具以外做目标管理,因为目标和任务类似,也不宜同时推进过多的目标。例如我用的是「看板方法」,确定好目标以后,用来指导任务清单里的优先级与排期。

      所以trello的目的是管理目标,而非任务。

    5. 在之前的文字里,我统一都用「任务」这个词来表示进入任务管理软件的内容,实际上,「对象」是更准确的表述,就像电子邮件只是载体,我们真正关注的是邮件搭载的内容,任务也是同理。 这些对象可能是某个想达成的目标,是想要看的一本书、一篇文章,是想追的一部电视剧,是想去旅行的一个目的地,因人而异。我们很容易就因为软件的便利交互,试图把任务管理软件当成追剧清单、稍后读应用、会议记录工具甚至是资料库。

      定义不明确,任务满天飞。

    6. created after: 2018/01/01 & created before: 2018/12/31 作为过滤指令。created 指的是任务创建的日期,用 after 和 before 表示时间范围,所以这条指令筛选的是「创建时间在 2018 年,而且尚未处理的任务」。 经过这样的过滤,我们会得到一个符合条件的任务清单。这个清单的任务数量,代表我们创建过,但是最终没有处理的任务列表。Todoist 在过滤器列表不会显示计数,不过我们可以将其添加到收藏,在 Dashboard 区域展示的过滤就会显示计数了。

      2021年q1未完成任务总计502个,诶哟我的妈呀 q2到目前为止也有158个了

      只顾添加,不管处理呀我是

    7. Todoist 在「您的效率」列表提供了最近一个月的数据走势,能直接看到总数。如果你早就开始使用 Todoist 做任务管理,那么在年度报告页面有个基于全年使用情况的报告可以查看,可以看出每月完成任务数量的变化趋势。

      2019和2020的年度报告可以再看一次,另外日常汇总当日todoist的使用情况时,可以看一下you productivity 和karma

    8. 乍一想,「往清单里添加了过多的任务」似乎是罪魁祸首,其实并不是。我们都知道,事无巨细的记录一切事项、想法,一是为了备忘,二是为了专注在当前的任务上。所以不断往任务管理的收件箱里丢东西,正是我们应该做的。事实上,加得多不是问题,问题是处理得不够多,任务流入与流出量之间存在的差值,就是堆积的任务数量。

      任务吞吐效率有问题,而非输入的问题。

      得让任务流动起来的

    9. 在任务清单超载的时候,无论是管理,回顾,还是从中搜索信息都变得越来越困难。这个本该让我们有条不紊的任务管理系统,反而额外增加了我们的压力。

      这也是我用任务管理的当前阶段最大的问题

    1. 知识管理之前,先设定你的母题

      人生母题,工作母题,爱情母题,朋友母题,比特币母题

      重点是什么是母题,是追随到本质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主观选择的,而不是有所谓的客观事实和答案。 想过怎样的人生哪有什么正确答案,需要是符合自己偏好的正确答案

    1. 爆品战略

      爆品是否等于引爆点?至少在老板的认知中,是否这么觉得? 虽然评分低,公关痕迹明显,但是还是值得快速看一下。

    1. 究其根本,数据主义和伟大的作品是敌对的

      因为大多数民众是傻逼 好的东西被人理解的时间颗粒度不是现在,而是在于未来更久的一个时间段内,可能是5年,10年甚至更久。

    1. 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去理解」的部分 —— 创作过程帮创作者更好地认识了自己,帮助她厘清了思路,让一些纠缠不清的胡乱想法像岛屿一样明白无误地浮现了出来。我们许多人都有强烈的同感:如果一件事情自己想不清楚,不妨试着把它写下来,通过写作这个实践,自己也就帮自己把原本的事情想明白了。至于说「被理解」,即在读者和受众中获得广泛的影响力,这一点对他们两人来说似乎都是一个额外之喜,或者甚至是额外的负担。

      通过说来理思路,还是通过写来理思路。 重点与其说是载体,还不如说是理清思路的目标在哪里? 如果是为了从对象出发的被理解,会倾向说,是不是自己真的理解了不重要 如果是为了自身更好的理解,则会倾向写,别人是不是真的理解了不重要

    2. 创作者是「内容岗」,中间机构是「运营岗」,私人与公共 —— 内容与运营,二者界限分明,各司其职。然而,数据主义造就的「自媒体」逻辑使得这个界限暧昧不明了,此时运营的思维倒过来侵入内容,使得很多作品本身就充满一种运营的气息。互联网创作追求一种「数据处理」的最大化,内容不再执着于可以直抵内心深处的人性和共同感受;后者被架设在创作者和受众之间的中介 —— 数字 —— 稀释掉了。

      imp 数字出版的好处是商业化程度高,坏处就是艺术性降低。

      编辑和内容创作者得权利混合在一起,短期主义盛行,长期价值无法彰显,说到底还是人性的恶即快消主义和即时满足被新技术无限放大了

    1. 「自我管理」,也就是说,将记录作为管理的基础和依据。其实我们试图在这里探讨的问题有两部分:记录如何「成为」(方法论)和「成为了」(现象)自我管理的前提;而数据化如何影响了记录(用流行的话术或可叫「赋能」);数据化里面还隐含了数据记录方式和载体数字化两层意义。

      自我管理是目标 记录和数据驱动是方法论 数字化环境的认知和自动化工具的效能价值可以说是信仰也可以说是核心假设

    1. Obsidian 在 2020 年下释出 v0.9.8 版本(该版本增加了官方支持的第三方插件市场)同时 Notion 出现了北墙风波后,我开始在 Obsidian 上投入时间精力(趁着它还比较简单的时候入手,及时适应以后更新带来的笔记方法上的变化)。

      两个信息

      • 墙代表工况,工况变化,工具也得变
      • 第三方插件市场,带来的是自定义和自由配置的权利和可能。小到css插件关系到外观和体验,大到api接口和脚本的可配置。开放带来的是可能性,可能性等于可选择性
    1. Geek Squad 也好不到哪里去,这种服务明显是针对中产以及老外这种我们迫切希望吸引的目标消费群体,即便假以时日,我也觉得它永远都只会是边缘化的小众产品

      真的是未来的小众么?品牌调性需要有geek support么?未来的消费偏好会变化么?

  2. Apr 2021
    1. 3、很多传统的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一旦企业的产品可以完全数字化,那么就可能存在崭新的商业模式颠覆你现有的运营模式。这种企业要理解今天的挑战是:过去是企业核心的收费业务今天要完全免费,那如何在免费前提下构建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对这一点有痛苦认识的行业,已经有了一个,就是报纸。过去人们获得新闻的方式是买一份报纸,现在很多人已经完全不看报纸,因为网上有免费的版本。

      数字化可行的前提下,收费业务的盈利性就会变化

      公司总得有收入,那基于免费的核心功能的前提下,什么收费才是核心

    1. 很大程度上,发起一种社会流行的成功要取决于信息传播者的社交天赋”,但第三种个别人物 —— 内行的存在却告诉我们个别人物不只是最会交际和煽动的人。内行能联系到或者影响到的人数可能会少于联系员,感染力也不如推销员,但内行是能把第一手的讯息带到大众面前的人,是热潮发生时最前面的那一环

      内行第一,联系员第二,销售员第三

      传播的阶段和传播路径上的渠道变化,是要经过设计的

    2. 书中对于 “联系员” 的定义是,那些把大家联系到一起的人,这样说你也许很难联想到网络上那些你并不认识的意见领袖。但联系员的这些特质 —— 结识人多、微弱关系多等等,是否会让你想起那些粉丝量极多的人呢?一个关注者很多的明星,或者网红,你并不是真的认识他们,甚至你也不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 “铁杆粉丝”,但是如果你 follow 了他们的账号,这样微弱的关系就能让你看到他们的一言一行,并且可能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

      你关注的不代表是你的偶像,可能只是某些意见领袖

      你可以不遵从,但是无法忽视他们,更别说持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1.   培养勇气:不要害怕辞职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一个人一生平均要经历 7 份工作。跟人生的长河比起来,眼下的工作并非不可替代,未来的道路永远都充满未知的惊喜。   

      你辞职过么?原因是什么?当时是什么做决断的?

      轻微的冒险很重要,重点不是机会主义,也不是能掐会算敢要,更不是跳槽求发展

      最重要的点其实是积极面对新世界的好奇的心态,以及敢于冒险的勇气。毕竟所有的事情都不是没有风险的,看似不冒风险,实际上是逃避自我选择的机会以及不想承担做错事的代价,有问题都是社会的问题,而不是自己的,说白了有一点点心理不健全和抗压能力差。

      不选择和不拒绝一样,都是不致人

    2. 果断行动:打开自己的信息通路   在许多职场 PUA 的案例里,实施 PUA 的人都有一个共同操作:关闭受害者的信息通路。兼听则明,旁听则暗。当你发现有人刻意屏蔽你的信息通路时,一定要警惕,然后勇敢采取行动,打开信息通路。   比如拓展自己的职场交际圈,和不同的朋友聊自己的经历,多看看相关的书籍甚至寻求一些专业咨询帮助,这都能帮你认清楚眼前的这个人到底是为你好,还是想控制你。   当观点越多,信息越全面时,你就越能辨别是非,判断出对方的话有没有道理。切莫一个人胡思乱想,学会借助周围人的力量帮助你走出思维牢笼。

      信息素养的点是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坐标

      不睁眼看时间是啥也不是的。光从一部分人身上获取有价值偏向的信息,是大多数人无法走出内卷,无法建立自身价值的核心原因

    3.   坚定信念:上司并不是评判你能力和价值的唯一标准   领导、老板、上司,这些人只在你人生的某一个阶段扮演角色,他们没有权力和能力否定你的整个人生。

      上司不是唯一,行业评价可能也不太公平。重点还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是悲观还是乐观精神在评价的背后?是主观还是客观在评价的背后?

      重点在于价值观的稳定性,前提是有,再说是否稳定。

    1. 所谓 IP,在我看来就是一种内容生产能力,这不仅仅是一个剧本、一个小说那么简单,而是持续生产内容的能力

      像今天听到的皮克斯的创意下降

      肉体和精力,如何和创作能力成反比?相互是如何制约的?

      没有两全的事情,而是压力激发创造力,压力激发固化的动作,永远不是屏蔽压力和假装压力可以被某些上帝之手缓解掉

    1. tagLyst V4 新架构对于专业用户来说,最大的一个作用在于:为将来提供了更广泛的插件空间。 例如:一些用户拥有某领域的专用格式的文件(例如:CAD 绘图文件),这些文件并非所有的用户都会需要。通过插件,可以很好的提供针对性的预览或检索,甚至是某个行业的「一键自动化」操作。

      这个思路是对的,尤其是针对小企业。

      不可能做到100%都针对优化,而是选择性的

      而且选择了一个最适配的架构,能够保证可拓展性,而非一上来就带着封闭的原罪

    2. tagLyst V4 的新架构从底层就融入了文件操作的「预感知」技术,对于批量操作的安全性特别有用。此外,V3 中已经实现的不少专业功能,在 V4 中 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加强,例如:识别文件名中潜在标签将 同义词 归类为一个标签文件名 正则表达式 检索特殊的 屏蔽型 标签

      基于文本智能/对照分析的名称识别,对象可以是文件也可以是标签

      正则表达检索的则是个工程问题了,是个筛选问题 屏蔽类标签其实就是not的条件搜索而已

      不知道这个和mac的文件管理逻辑会有几分相像

      感觉通过文件管理能够窥到信息管理以及业 务流程管理的门框 IMP

    1. machine learning is all about data, but data is highly specific to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More handwriting data will make a handwriting recognizer better, and more gas turbine data will make a system that predicts failures in gas turbines better, but the one doesn't help with the other. Data isn’t fungible. 

      fungible,可替代的

    1. 小家电的营收通常在市场份额扩大的情况下才会增加。LG、三星、惠而浦、肯摩尔、博世、通用等智能家电为 Alexa 和 Google Home 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占比。 一款智能微波炉目前已经在 AmazonBasics 上架,与摩恩和 iRobot 的合作也让用户可用语音打开淋浴和激活扫地机器人。

      虽然每个人都在家电里面加入各种智能的场景,但是真的有用么?

      我记得之前看过一篇吐槽文章,开玩笑说,谁会跟一个冰箱说话。

      不见得错,也不见得对。家庭主妇会,小朋友会,得看冰箱收纳本身做的怎么样,使用习惯什么样

    1. Rob May 所言的训练,则是广义层面的「训练」,他这样写道: ……and by training I don’t mean training a neural net. The current model of doing so is way too targeted to be a generic benefit like we need for the AI-as-electricity framework to make sense. At some point, I think training will be a more generic process that includes humans training machines, and machines learning by reacting to a broad based environment like humans do — not just narrowly targeted applications. I think broad based training is the place to really get economies of scale — train a thing once and see it execute that training as many times as the world needs it to for all kinds of applications. 利用这种更广义的人与机器、机器与环境甚至机器与机器的「训练」,有望可以大幅降低 AI 的训练成本

      机器与环境,机器与机器的训练。

      这个靠脑补感觉就能极大降低训练成本 Imp

      所以m2m的目标并仅仅是自动化,而是机器之间的自动反馈。

      可控网络下,带5g,带边缘智能,这一切的目的都是降低训练成本,而非单纯奔着应用去的 imp

    2. 数据是人工智能里的「燃料」,尤其在已标注的数据。然而,AI 的数据与发电时的燃料所不同的一点:尽管数据越多越好,但当数据量达到某个阈值之后,其 AI 模型的精准度并不会继续提升。也就是说,AI 的数据无法成为一种规模经济,依靠更多数据来降低整个 AI 成本,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数据要清洗,清洗要成本 数据要标记,标记也要成本

    3. 投资人 Rob May 在一篇文章里探讨了这种可能性,他首先提出了一个观点:电力革命价值的最大化,来自于用电价格的平民化。 他提到了一位企业家:塞缪尔・英萨尔(Samuel Insull)。一位英国出生的美国商业巨头,富豪,爱迪生早年的私人秘书和密友,通用电气创始人之一,他的一生备受争议,但他用大型蒸汽涡轮机来生产廉价的电力,实现规模经济以此来克服市场成本,这就使千家万户都能用得起电。 Rob May 认为,如果将电的发展规律作为 AI 的参考,势必要思考 AI 的成本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数据成本 推理成本 训练成本

      数据成本、推理成本和训练成本

      加在一起的成本和产生的价值相比,必须得有催化剂和助推剂。以及在试错的过程中,有什么风险?冒险的收益是通过什么保证的?

      这些一定一定都要搞清楚,否则ai个毛 imp

      换言之,其他ai投资者说的ai没有门槛的逻辑是因为没有数据,以及数据获取成本会水涨船高,如果ai框架还是开源的前提下,确实巨头做ai最简单。但是巨头无法降低的是需要知识的推理,需要iot和saas应用的数据获取,最多就是训练成本一定一定会便宜,当然前提条件是她自己做云,以及有一帮子便宜人力能做基础标记,比如亚马逊的那家零工平台 Imp

    1. 当初人们对于市场经济以及《国富论》的追捧,整个讨论体系里缺乏亚当・斯密另一本书《道德情操论》的参与,其后来的结果就是经济上行时期的社会动荡,而当下中文语境的人工智能讨论,创业融资,巨头垄断长期占据版面头条,社会伦理层面的讨论完全被忽视,这一次的技术推动的技术进步,会不会重蹈覆辙呢?

      社会情操论和国富论要一起读。想起来了,这个还是室友给我说的。

  3. Mar 2021
    1. 至于公司信息和采访速记,我全都放在 Ulysses 中。我新建了组「工作-资料」,资料会用「时间+公司+受访者姓名」等关键信息来做标题。如果资料里有很有意思的内容,我会把它复制在文档的开篇,方便我在翻阅文档时温习当时的记录。

      好习惯。三段式记录,一元化存档,以及题头的summary

    2. 纸质笔记有个非常好的地方——只要你白纸黑字记录了,即便划线表示不采纳这个想法,你还是能追溯到当时的思考。

      所以划线的应用场景找到了

      是你的思索,但是决定不采纳了

    1. Future 过滤器 这个过滤器主要被用于制定计划,在 Weekly Review 和 Daily Review 中会被频繁地使用到

      基于未来工作的标签体系下的漏斗筛选

      每一个漏斗都是需要考虑到具体场景的

    1. 我比较推荐采用更精细化的时间控制,比如整个线上内容处理的时间限定在 1 小时,先用 25 分钟深度阅读已经剪藏的文章,再用剩余时间分别浏览不同平台内容,否则永远都是浮皮潦草地信息筛选,很难获得太深度的思考和洞察。

      有重点要理解的几篇内容,不管基于长度还是因为作者来判断的。

      有重点阅读,有rss时间,有标签归档时间。

    2. 忘掉清空信息收件箱这件事吧,它的边际效应递减非常明显,ROI (投入产出比)不高,做得太多反而并不划算

      收件箱不用清空。清空也可以佛系清空,贴上标签就归档不是不可以

      但是任务应该如何归档呢?道理感觉一样。但是归档有没有意义呢?算了,还是得回头看一下gtd的原理,尤其是有关想干但是不确定时间的任务类型

    3. 首先确定每天的基础信息处理产能,比如有下列场景:起床后的 30 分钟;洗漱时的 10 分钟;坐地铁的 60 分钟;午饭后的 30 分钟;睡觉前的 30 分钟;从中,我们就能得到自己最多也就两个多小时的「产能」,按照我们在前面提到「IF THEN」模型,只需要把不同的信息处理任务放置到相应的场景即可,通过场景切换启动信息处理动作,抢出更多信息处理时间。

      确定每天的阅读时间和产能,这个是用来阅读的。

      当然,工作相关的阅读是另外一回事了,可以另计

    1. 为了实现体系的良好运转,我们首先需要改变检视行为的触发机制------自主触发,再进一步考虑时间触发和情景触发等方式。

      自主触发,是先要开始有回顾某个东西的习惯。

      比如readwise,比如todoist,比如notion,比如很多事情

    2. 检视除了包括检查任务和项目的完成情况,还应该包括对精力持续时长和工作效率的评估。

      hum的精力图需要打印几份呢诶

      检视和回顾,是个人提升的第一步哈 review myself

    1. 一个学习习惯差的人可能在幼年缺乏管教,“放弃枯燥的事物而寻求娱乐”的经验更多,于是神经突触的建立让他习惯于从中获得快感,适应了高刺激的事物;一个学习习惯好的人可能被教育得好一些,从小适应了枯燥的钢琴舞蹈书法绘画,于是追逐刺激的经验更少,适应了低刺激的事物,更习惯于在枯燥中坚持下去。并且随之而来的好成绩正向激励了这种亲和枯燥的习惯。

      说到这里要真的感谢我的妈妈

      让我从下看书,写书法,别人家里有电脑有游戏机,我还羡慕的不行

    1. 5、快50岁,思路清晰深入,细节敏感,执行又高举高打,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绪。晚上参加活动看到别人的优点。

      除了年龄和我无法判断的思路是否清晰,其他的地方全中 还是应该尊重boss

    1. 在企业创业初期,很多做得很好的人都是“用行动来思考”或“在行动中思考”的人。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会面临如何产生一些思考和行动相对分离的“幕僚型”人才的问题

      用行动来思考,和 思考和行动相对分离

      这是怎样的两种人?

    1. 有些企业具备较好的业务流程管理基础,因而形成所谓“流程型组织”,常见情况一是在业务流程控制点上,有跨职能进行审批、控制,这种“控制关系”我认为不属于管理汇报关系,二是共享服务等流程服务型组织,虽然有跨职能协同,但是由于基于工作关系是服务水平协议(SLA),我认为也不属于汇报关系

      sla是个啥,需要深入理解和研究一下。共享服务欸!

    1. 从公司预置的目标库中选取目标:CornerStone还支持从预置的目标库中选取目标,而预置目标库是按照前述的“方面”来树形组织的,“方面”可以等同为“战略主题”或者“战略行动”,因此,公司完全可以通过平衡计分卡或者是战略行动规划的方式,建立一个目标库(注意,不是KPI库),让员工在制定绩效目标时,从这个目标库中,按照战略主题的逻辑来选取。

      从战略目标拆解出来的事业部和职能部门目标,认领逻辑

      认领后的二次再拆解

    1. 绩效校准流程是常见的业务流程实践,在一个尽量大的层面(例如部门、跨部门),保证同职级(Band Wise)的分布形态,从而保证全体员工在全体组织的分布形态合理化(一般是正态分布),所以一线经理进行绩效评价后,会按组织层级、绩效得分高低的组合,层级自下而上地由各部门经理人进行按职级的校准

      校准的目的就是理解调查过程中的信度和效度问题

    2. 宜粗不宜细的评价模型和量表:由于前述的校准假设,评价项少的简单模型以及粗的量表(三级量表、五级量表还是百分制量表),本身能减少叠加过程中的数据噪音,也能够减少校准过程的复杂度,想想看达人秀的评价,是不是简单直接?

      简单的可能是最合适的,不一定是最准的。

      但是有可能是可持续的,而且下限足够高的。

      比如一个人的评价的平级打分,上级打分,上上级打分,更应该如何设计?

      上级打分少一点,平级打分多一点,上上级打分多一点,会变成什么局面?会更准确还是不准确?

      感觉会主观评价被均衡,以及加入更多的客观评价视角。

      上上级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维度高,专业性强,打分的项目少,但是价值权重反而更高,因为效度高),平级打分也没有太大利益关系(基于项目和目标的协同性要素,偏主观,但是没有利益相关,所以信度高)

      imp. 如何选择合理的评价模型和量表

    3. 可以采用概率随机模拟(蒙特卡洛方法)或者统计拟合(线性回归),样本量还要足够大,方能验证哪些项和哪些业务结果具有真正的因果关系。人际行为的复杂性,很可能是多因素的复杂模型(因素关系也不仅是算术关系)。

      天天换问卷,问卷还不一样,还得持续一段时间

      我擦,铁总的绩效管理是怎么做的呢?机务段的绩效管理?检修工种的绩效管理?

    1. 老板说,他们分解指标,发现指标没法完全覆盖干部和员工应该被考核的内容,我说,绩效考核本来就不等于指标衡量。

      因为外部环境是变化的,想要事事争先,一分工资都不浪费的思维是有问题的。

      这种思维本质上就是把员工当作执行机器,把自己当成一个无所不知的神

      以及是本着人本恶的角度,和长工思维。

      价值不是靠管理和省出来的,而是靠创造出来的。 而且即便是靠管,也是在源头部分多管,管的也是价值观、原则、素质素养,而不是懒惰的招入,懒惰的kpi管理。

      又懒又坏,还想赚钱,这就是大多数老板的问题。

    1. 4、        敬业度管理:敬业度是组织氛围的重要指针,是影响个人绩效的环境因素,当今,取消绩效评估的企业更加重视敬业度管理,不仅是年度的常规敬业度调研,而且加入频率更高、针对阶段性、突发性问题的敬业度调研,及时改善组织氛围,就像侦测心跳,形象地称为“脉动敬业度调研”(pulse engagement survey)

      敬业度调研如何设计呢?

    2. 管理框架的逻辑假设是:人员绩效是可观察、可衡量、可干预、可提升的人员绩效取决于是否采取了正确的、正向的行为决定行为水平的是个体的:- 能力(知识、技能、素质)- 意愿(价值观、成就动机)

      绩效的刻意管理

      管理动作,管理行为,让他自己感受到结果 而不是粗略的从结果出发的管理

    1. 老板总是抓“点”的问题,怎么办?

      5星文章 imp.

      换了个角度来理解天天在变化的老板和看起来没有变化的团队

      如果主观的认为只有自己在努力,那就是有色眼镜了。其实可能存在的问题要深度的多。 比如系统能力上的不兼容,要么老板问题要么员工问题。比如信任问题,是把信息当权力,是把自己当神的老板;还是把专业当核武器,把不懂专业的标签贴给老板,导致沟通不畅;还是一个愿意被领导,一个愿意当工具人。

    2. 问题不在于“抓点的问题”本身,而在于“点”最后“能不能连成面”

      点线面体的工作总得分一分吧

      怪领导老改,还不如怪自己没长眼睛,没长脑

      无法转化信息以及解决问题,老板有嗅觉,有方向感,那管理者就需要去分析去深究,并把点连成线。

      如果不高维思考一下,要是自己上的话,点能不能抓得住,线能不能排的清?总得有一个能力吧,否则高管是准备干啥?

    1. 考虑从核心领导团队中选一个既懂业务又有流程思维的人与CEO配合做这个事。一级的大流程很容易一看就明白,也容易达成一致。但二级流程的很多分歧就得靠明确的竞争及运营战略作为指引。魔鬼都在三级、四级流程,尤其是三四级流程中的SOP(标准操作程序)。在那里,能力、标准以及背后所呈现的价值观将无法遁形。那些SOP的水平决定了运营系统的效能,而不只是顺序和效率。

      这就是现阶段变流所处的阶段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2. 如果把公司战略分为发展战略、竞争战略、运营战略的话,发展战略可以靠大神和团伙,竞争战略可以靠团伙和团队,运营战略真得靠组织。在这个阶段,运营战略及竞争战略的相对重要性大大提高了。

      发展战略是站在月球看地球的,看发展,看方向,看未来,用思考引领感觉 竞争战略是站在地面看周边的,看身边的人,看谁跑的快,看谁在领先,看现在该干什么,用感觉代替思考 运营战略是站在地面看自己的,看自己看内在,看看自己的问题在哪,哪里舒服哪里不舒服,变什么,不变什么

    1. 一系列组织建设、标准政策实施推动变革,都是为了让组织再变大一点,变大的时候再变强一点,不要夭折。但更高级的是什么?你做这些的时候,你有跟战略、使命、发心连接的初心。另外一部分你是要通过那些体系化的制度建设产生文化,文化最后是让这个组织尽可能的不要死亡。生命曲线到了一定的时候,一定会衰落,但是衰落的时候,组织有能力进入新的市场,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

      组织建设的目标是让他能变大,也能够变小

      变大的核心在于懂战略,高效少浪费的去拓展组织边界 变小的逻辑在于懂文化懂业务,以文化为武器不停的把层级转化成小型化组织

    2. 因为我们的存在,要让组织的效能和效率胜过其他组织。晋升或者降职不是简单的行为,因为所有的HR要记得每一个人事的决定,都是一个成本的决定

      hr的绩效就是企业总效能 hr的权利就是在于人事决定,责任也在人事决定,利益也来自于人事决定

      学一学组织部吧,为什么古代的吏部如此的强,不应该是别人任命的么?

  4. Feb 2021
    1. 去年8月11日,花旗银行代为露华浓(Revlon)公司向债权人支付780万美元的利息,但是不慎将5亿美元的本金也支付出去了。最近,法院判决,相关公司不必偿还这5亿美元,花旗银行必须自己吸收这笔损失。 这个事故的原因令人啼笑皆非,完全是内部转账软件的 UI 设计有问题(上图)。必须同时填写 Principal、Front、Fund 这三栏,本金才不会支付出去,但是操作者误以为只填写 Principal(本金)那一栏就可以了。后来又经过三层审核,所有的审核者都没有发现这个错误。

      错误的人机交互体验是灾难

    1. 2021年1月25日,四川省射洪市公安抓获了两个犯罪嫌疑人,原因是他们使用可视锚鱼设备捕鱼。 可视锚鱼是一种新型的捕鱼方式。捕鱼者通过水下摄像头,在小屏幕上观看水下情况,一旦发现大鱼靠近,立刻拉起鱼钩,钩住鱼的身体,把鱼拖出水面。这种方法的捕鱼效率很高,一天可以达到上百斤。 警方认为,这根本不是新型钓鱼,而是非法捕鱼。因为它不通过鱼儿咬饵,而是通过鱼钩刺入鱼的身体来捕鱼。它使用滚钩,比普通的钓鱼钩大十几倍,对鱼类造成巨大创伤,捕获后即使放生也难以存活。问题是,这种工具在电商平台上大量出售,很容易购买。

      这也得要逮人呢?

    2. 如果所有人减少一半的出门,对社会和经济有何影响? 首先,实体经济会加速死掉,它们依赖传统的顾客上门模式,没人上门就活不了。其次,商业地产会很惨,店面租不出去,购物中心纷纷关门。最后,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变弱了,不出门就接触不到其他人,网络很难建立人与人的沟通。

      虽然很难接受,但是他一定会出现

      美国对音频的需求有他的逻辑,中国可能也有他的,但核心都是必要性的社交降低了,但是心里的不安全感逐步加剧了,总会有一个点会爆发的

      让我想到了宅经济,让我想到了那种极致的个人生活场景,比如鲁滨逊。

      孤独到底有多少可怕,可能大多数都不知道 #十万个是什么 虽然我不是特别害怕孤独,但是别人呢?

    1. 按主题分类:比如科技、文化、时政、摄影、时尚等,都可以单独作为文件夹。稍微进一步的,你还可以将更新频率较高的新闻和更新频率较低的个人博客分成两个文件夹。 按专注程度分类:前面有提到,有的文章快速扫读就能看完,有的则需要聚精会神地看,这说明不同文章对我们的专注程度要求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可以按照专注程度来分类文件夹,比如分成「轻松」「中度」「专注」,按不同的精力状态来分配阅读时间和顺序。 按重要程度分类:这和我们的个人身份以及职业发展相关,对我们职业发展有帮助的内容,当然要优先阅读。而和我们职业发展无关,仅是兴趣向的阅读,则尽量往后排。 三种思路可以交叉使用,比如总体按重要程度分类,每个分类再分成主题和专注程度等小分类。这里介绍一下我自己在用的文件夹分类方式

      树状和标签在任何形态下的信息整理场景下,都会涉及

      取决于使用场景而非一个框架走完

    2. 我有一个针对「播客」的规则,因为很多网站都会专门发一篇通知大家播客更新了的文章,但我本身就已经在播客客户端里订阅了它们,没必要看两次重复的消息。好在这些文章的标题基本都有规律可循,一般是「播客名称 + 期数 + 主题」,所以我们就可以在 Inoreader 里,将这些播客名称放在规则内,并将范围设置为「标题」,筛选掉这些文章。

      真的是为了实现最大化保护自己的精力的有效投放为原则, 在认清自己的好奇宝宝心态的前提下的,对认知负担的有效管理。 if then逻辑下,行为心理学的集大成者,虽然是从动作和执行入手的,可能不够高维,但是足够有效 imp. #十万个怎么干

    3. Inoreader 的规则支持用「和」「或」逻辑来组合2用过 Finder 智能文件夹的人应该对此很熟悉。 ,过滤的范围可以在标题、内容、作者、URL、图片、附件里选,文本匹配方式可以用「包含/不包含」「是/不是」、正则表达式等,还支持组合嵌套,比如符合一个规则的前提下再用另一个规则过滤一遍。相当灵活多变,基本能满足我们的任何过滤需求。

      过滤逻辑就是and or以及正向逆向 过滤范围可以是多种元数据

      正则表达是个啥呢所以?

    4. 针对单个订阅源的规则也可以用来反向过滤,比如我订阅了 Bloomberg,他们每天更新的文章数量非常大,我也不是对他们每个领域的内容都感兴趣。所以我就设置了一个规则,只有标题或内容包含我感兴趣的话题时,才留下他们的文章,剩余的都自动标记为已读。

      反向过滤的意思就是 只提出关注的点,自动过滤掉非关注的点

    5. RSS 处理流程里的添加订阅源、过滤文章、整理、阅读这 4 个步骤,来一一介绍 Inoreader 的特点

      添加、过滤、整理和阅读。这是针对任何一个阅读行为都会涉及到的流程。小到一个书或者文章此类的信息载体,再到一个作者这类特殊标签,甚至到一个期刊或者综合媒体。都是可以用以上的视角做分类的,甚至其他的内容载体,比如音视频。

      为了提醒自己,先把读书清单的section换成这个吧,这样的kanban就有背后的原则和意义了

    6. 当你需要过滤时,才说明你每天的阅读量很大,大到需要借助自动化的手段来帮你筛选掉不感兴趣的文章。即便是不想读的文章,也至少需要花掉我们阅读标题的精力和时间,就算每天只有几十篇,累积起来也是很可观的数量。借助过滤把它们自动筛选掉,可以帮助我们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轻芒阅读就是典型的状态了。现在很多公众号有点价值,但又没有太大价值。所以需要区别对待,但是这个时候就能发觉到轻芒的功能上比较差的点了。

      除了排版规则还不错,以及能高效抓取微信文章,以及一些power reader的推荐,这三点以外,其他的体验都不行。满足不了我的需要

    7. 和真正的 RSS 服务比,客户端还是少了些功能: 云同步:在不同平台或者不同客户端里,同步我们的订阅源和阅读记录。 过滤:通过一定的规则,筛选掉一些我们不感兴趣的文章。 自动化:可以和 IFTTT、Zapier 等服务联动。

      真正的power rss工具是需要适配更高级的场景的,除了订阅了开始读。

      • 多场景适配。大屏工作设备做文档深度处理,小屏设备看动态和简单的信息;重要的内容需要复杂处理,简单的内容不管是人的,还是事儿的,集中处理,但是不管怎么,都需要自己来控制feed
      • 能够筛选的rss才是rss
      • 和前序流程比如导入订阅源,和后续流程比如阅读批注存储能够有效适配
    1. NewsBlur 的特色功能则更多着眼于怎样让用户从 RSS 本身获取更多有效信息。例如,它的侧边栏上有一个专门的「Infrequent filter」入口,将那些每月更新频率低于 30 篇(可调节)的源内容集合一处,避免这些文章被淹没在一些量产站点的洪流中。再如,它支持显示特定文章的更新历史,或许对于「考据党」们有所帮助。

      信息源盒子等同于消息盒子

      不重要的,打开率有问题的都可以往后放一放

    2. NewsBlur 的分享功能则不太突出,被折叠在了文章标题的右键菜单里,可选项也只有邮件、Evernote、Instapaper 和 Pinboard 等少数几个。

      分享不行就有点水啦

    3. 搜索能力方面,本文评测的三家服务均在界面上设置了显眼的搜索入口,且支持全文搜索(需要付费)。Feedly 的搜索功能很强大,支持搜索语法和按照时间、范围等尺度排序,但无法保存下来随时调用。NewsBlur 则可以将搜索关键词保存下来,并钉在侧边栏上;但是其搜索能力相对简陋,不支持逻辑算符,也不支持时间远近等筛选尺度。Inoreader 结合了前两者的优点,不仅可以用高级语法和筛选选项精确搜索结果,而且可以将其保存在订阅列表中随时查阅(被称为「动态搜索」Active Search,注意免费账户仅能保存一条动态搜索);保存后的动态搜索甚至可以导出为 RSS feed。

      搜索上尼玛newblur又刷瞎了。沃日,选个工具真麻烦的,要考虑的维度太多了。所以看似是一个探索类的问题场景,实际上还是一个做选择的场景

      搜索重要,还是调解信息源重要?目前看来,有pocket加入的阅读流程,源头质量问题更重要一点吧应该。

    4. NewsBlur 的过滤机制是最特别的,自创了一种称为「Intelligent Trainer」(智能训练)的系统。在任意订阅源上点击右键选择「Intelligent Trainer」,NewsBlur 就会列出该订阅源中文章的所有作者(author)和标签(tag),它们是从原文网页内嵌的元信息(metadata)中提取的。你也可以从任意一篇文章上进入 Intelligent Trainer,从而看到该文章的作者和标签,并可以选择该文章标题中的特定关键词作为「训练」对象。

      训练一个源头,只要某种类别的信息

    5. Inoreader 还提供另外一种过滤机制,即针对单个订阅源的过滤订阅源(filter feed)功能,其支持的匹配规则与规则系统是完全一致的,唯一的不同在于过滤后的动作比较单一,符合(黑名单模式)/不符合(白名单模式)匹配规则的文章会被直接丢弃。

      整体可以过滤,单项也可以过滤。

      一个重在自己,想要什么信息,不要那些 一个重在信息源,想要他什么信息,不要那些

      最终整合的时候会麻烦一些。信息源过滤掉的就真消失了,这个得提前确定好。

    6. Inoreader,它的过滤功能(在该服务中被称为「规则/rules」)完全是碾压级别的。首先,规则的筛查范围可以是所有文章、特定文件夹或特定订阅源;筛查对象可以是文章的标题和/或内容,网址,以至是否包含图片、视频等附件,并且支持在文本匹配中使用正则表达式;同一过滤规则中可以设定多个条件,这些条件相互之间可以是「和」与「或」的关系;对于被筛出的文章,除了将其自动标为已读,还可以发送推送通知,打上星标、标签,或传送到特定第三方服务。规则的调试功能也很完善,在设置规则时或制定规则后,都可以实时看到该过滤条件的过滤结果和匹配率,方便随时进行调整。
      • 积累到巨量的订阅源的时候一定需要的功能
      • 阅读内容来源的综合性过强的时候也需要,比如geek时间、36kr、woshipm等类似综合性媒体。那么not这个逻辑漏斗就很多价值了
    7. 寻找订阅源地址一直是 RSS 使用中的一个难题,而得益于 Feedly 庞大的用户群,它的数据库中积累了大量现成的源,并且根据话题、语种进行了详细的归类,添加时只需在搜索框中输入站点名称甚至分类(如 #tech、#wellness 等标签),就有很大几率可以直接订阅,几乎将门槛降低到了与很多新闻聚合服务和社交网络一个水平。

      所以feedly能不能被当做一个rss订阅源工具呢?

    8. RSS 阅读是以订阅内容源为基础的,因此订阅源的管理能力在阅读器的使用体验中地位非常重要。一套好的管理工具不仅能帮助用户便捷地添加新的源,而且应能让用户高效地分类、归组,并且提供更新频率等统计功能。唯其如此,在积累了几十上百个订阅源的情况下,用户才能在扑面而来的文章中分出轻重缓急,作出有效取舍,避免信息过载。据此,完善的订阅管理功能应当满足如下条件:(a) 便捷的导入和添加订阅源功能,(b) 分组和批量操作功能,和 (c) 订阅源数据统计功能。

      先积累,再管理,对任何事情如是

      比如文件、任务、信息,再到订阅源,先累计起来吧

    9. Feedly 和 Inoreader 都采用了 Superfeedr 提供的 PubSubHubbub 服务。在 Inoreader 的订阅管理页面上,你可以观察到一些热门订阅源默认已经处于「加速」状态,这时再点击加速按钮,会被告知得益于 PubSubHubbub 协议,该订阅源本身就能实时更新。NewsBlur 则没有部署这一协议,因此该服务理论上完全是依靠服务器手动抓取来实现更新的。

      所以newsblur的更新速度会不可避免的慢

    10. NewsBlur 的移动客户端保持了和网页端几乎完全相同的视觉样式和功能完整度**,并且难能可贵的是,这种一致性是完全建立在使用 iOS 原生框架的基础上的,没有通过任何形式的网页套壳来节约开发成本。于是,NewsBlur 的客户端对于 iPad 布局和拖拽等特性的支持是最完善的;过滤功能(即 NewsBlur 语汇下的「智能训练」)和订阅统计/管理也被完整移植;它也是三家的移动端中抓取文章全文最方便的(Feedly 不支持,Inoreader 需要每篇文章下拉一次);从这个角度,NewsBlur 的用户几乎可以不用投资第三方 RSS 阅读器。

      原来有梯子的这个问题,现在不存在了。 所以说软件也是吃网络环境的。

      那现在我需要尝试一下newsblur么?感觉app体验好所以方便日常使用,以及能够智能调教rss源。

      这两个都相对适合现在的我。而inoreader的协同特性,等累计了3个同事再说吧

    11. Inoreader 的 web 版是 RSS 服务中少见支持响应式设计的,即使在 iPhone 的有限屏幕空间上显示得也相当好,一定程度上弥补了 app 功能的不足。

      所以不用纠结他的app端

      其实对于大多数web based的产品以及客户端软件来说,异曲同工。需要啥就用啥,而不是非要在意一定要客户端软件

      inoreader适合web,pocket适合web,轻芒适合客户端,是因为不同的技术特性以及产品定位而来的,没有轻芒实际上我也很难发现好的订阅源,这一点我要感谢他。

    12. Inoreader app 改版后放弃了很多高级选项,跟 Feedly 一样无法设置过滤规则、细致管理订阅,似乎是与该服务的「硬核」风格相左

      所以还是得理清配套的使用场景,rss的启动频次和启动场景。 如果不用订阅源管理和过滤功能的话,感觉rss就没太大意义 另外就是,阅读体验的问题在于需要适配多设备,而硬核功能很难被移动化。不管导入opml和进行配置都很麻烦。

      所以要保证rss的高频使用,一定要对深度阅读场景做提前部署。比如pocket搭配rss,比如reeder搭配feedly。这里轻芒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场景了。

      感觉订阅做的很专,就是微信公号,而阅读做的就很好。导出的功能也在思索并突破。

    1. Google Reader 作为一个 PKM 的素材库,可以方便地搜索所有的订阅源

      rss作为素材库的价值,这一点是个反常识

      • inoreader没有试验过,但是至少在添加rss feed以及找过去的文章是能够用到的
      • 轻芒的搜索机制从来没有想象过和了解过,但通过几次搜索的感觉应该不怎么强大
      • feedly是付费功能?这一点回头可以看看
    1. Lifehacker 里有很多技巧文章,非常笼统地总结,就是一点点地把一个新行为加入到固有的生活流程里。这首先要求想改变自己的人对已有的生活习惯、流程有一个自觉,比如每个人早上起床以后干的几件事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几乎都是固定不变的,那首先要知道自己会做什么事,以什么顺序做的。然后才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可以把阅读、学习新语言、锻炼或其它你想养成的习惯中的一项加入其中,坚持一段时间,直到让自己做到可以无意识地每天重复。

      了解自己,才能改变自己 #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要花时间对内探索内心?探索习惯?探索习惯能够坚持的原因,能够带给我的价值etc

    2. 清稍后读哪有什么秘诀,无非是把别人刷手机的时间用来读文章而已。

      最近使用pocket的频率越来越低

      两个原因

      • 使用轻芒以后,信息输入开始稳定的多了,且又因为事情的边界一直在变,导致订阅源光进不出,导致最终待读清单太多
      • 强调输出了以后,更多的时间放在了pocket的批注的深加工,比如readwise比如flomo都占用了更多的时间,导致阅读的时间变少了

      imp. 时间是固定的,时间的消费一定是此消彼长的,这边多点那边一定少点,所以要有计划的对待自己的信息网络架构

      对这个贪婪一点,对那个就需要大方一点。建立我的信息消费人生观 #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我现在需要多用rss,少用pocket?因为pocket里面很多文章实际上不值得阅读,或者说不值得批注和深度阅读吧。

      短期内还是多用readwise和flomo,pocket的文章可以积累,readwise的消化一定需要完成 #十万个怎么干

    3. 对于速读真正的效果是有一些争议的,因为速读只是简单地考虑了阅读速度和眼动之间的关系,认为眼动减少阅读速度就会提高。但是如果我们的理解没有赶上眼睛摄入的文字,那看到的只不过是乱码

      速读的前提是对相关领域已经有了积累,所以信息熵少,可以速读

    4. 实在读不下去还想读的非母语类文章,或者是由于你必须马上处理文章中的内容不能慢慢攻读的文章,都可以,或者说只能借助 Google Translate 来解决

      所以有些pocket收集的英文文章,到现在都一直没有处理

      因为没有工具的帮助呀哈哈哈哈

      所以pocket里面的此类文章就应该加入标签(via-laptop,或者english或者focus-H) imp. #十万个怎么干

    5. 先看这两类文章 (1) 时效性 新闻类和热点类的文章如果没必要就最好别保存到稍后读服务,如果必须保存到稍后读服务,就要优先处理它们。这些文章会随着时间逐渐丧失其价值,过期不读就要再删。但是既然已经把这些文章加了进来,还给一个个添加了标签,投入了精力和时间在这些文章上面,就最好别再花时间把这些文章删掉。时效短的文章就抓紧读。 (2) 同类文章一起读 同类的文章读起来会对其中的概念和观点越来越熟悉,一起读会越来越舒畅。 这一步也凸显了整理的优势,如果不先把同类的文章整理在一起,就无法做到一起阅读这些文章。

      这个技巧的背后是高级认知

      • 信息的时效性,有些信息过了时效就没有价值了
      • 信息的价值,复杂维度的信息一般价值更高,就需要更多的内容(事实要有、观点要有以及立场)支撑以及更全局的视角和批判性思维(一起看的这个场很重要)

      imp. #十万个怎么干

    6. 有些文章,你是为了未来的某个计划去准备的,比如菜谱、装修、旅游等等,这些文章你没必要把它们一直存在未读里,因为在你不需要它们的时候,你不管看到它们多少次你也不会想点开看,而这一点是非常不效率的,首先它们提高了你的未读数增加了你的压力。其次,你每次看到它们也会让你烦躁。最后,划过这些文章实际上也在浪费掉你的时间。所以这些文章在加上标签以后可以归档,等到要用的时候,把同类的文章一起拿出来读了。

      请注意,并不是说旅游这些就一定需要被归档对待。 这里的重点是要判断对现在有用还是对将来,重点是在于有用与否的价值判断和一些时间和计划感

      • 咖啡日记是什么?
      • lonely planet又是什么?
      • 装修又是什么?

      这个时候用para的角度去分类和思考就有了价值,装修可能是个p项目,咖啡日记可能是个领域(因为要花钱了亲),而旅游则更像是r(是归档以后的回头再回顾)

      时间感是一方面,分清楚兴趣爱好、人生领域以及短期事项,是个很重要的能力。因为这样才能真正面对自己的欲望。

      现在的人就是领域想要的太多,资源准备的太少,把所有事情都当成项目导致时间不够,然后一个都完成不了 imp. #十万个是什么

    7. 你搞不懂你就先放那儿,等你的基础到了,这些问题你才有研究的可能。这不是让你放弃尝试,而是不到火候的话就要尊重目前能力不足这个客观事实。读不懂硬读会让你在这篇文章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回报可能很少。这样的文章如果不是必须短时间内弄懂,就可以直接归档,如果必须短时间弄懂,那你不能把它当成一篇简单的可以泛读的文章来对待,而应该是当成一个课题放到你的代办事项里,甚至把文章打印出来以便做批注。

      所以对待一个问题和文章的时候,需要先去判断他是不是一个软柿子

      看待自己也一样,能明确一下自己的握力

      当然,在明确柿子和握力的前提下,选择稍微使点劲还是直接放弃那就是个人选择r问题了。

      这里说的点更像是,不能去尝试握碎一块石头,更别说他是个钻石了。所以,还是需要保持谦卑和秉承尊重客观事实的这样的一个理念吧。

      毕竟当今时代已经不是一个撑死胆大的时代了,而是饿死胆大的。 #十万个是什么

    8. 检查 稍后读工具只是个文章收集器,有特殊作用的文章应该分发到不同的场景:要批注的发 Evernote、要在电脑处理的发电脑上或者任务管理软件里。检查的时候遇见看不懂的不想看的文章要舍得归档。

      因为本身就自带批注,所以就顺手就阅读了。但是涉及到长文又会有阅读压力,那就应该扔到todoist里面的某一个项目分类中间。这个就需要一个todoist的标签了。 虽然在pocket里面还加入todo感觉有点奇特,但是有用

      另外,有关需要做后续处理的,比如打印成pdf变成公共资源,比如在电脑上边操作边阅读(比如教程,比如需要马上进行后续深度编辑的)

      • 只收集和粗架构的就要在pocket批注,那就快点去readwise把md格式导出在obsidian里面编辑,要么是import+export并在notion里面编辑
      • 需要思索和深度加工的,要么就速读以及快速打标签,归档了以后在hypothesis里面同步处理标注和批注。方便深度编辑。

      不同点在于单篇文章预计总处理时间和时效性要求,以及预计在pocket上的投入 imp. #十万个怎么干

    1. 光是画完也不算数,还要有一个统一的地方可以回看之前的批注

      klib能够看,但是一直没有好好用。

      readwise能够支持解析批注形式,比如颜色

      但是其他的app就不好说了。

      所以,如果批注的场景和后续编辑的场景无法适配,就很难很难发挥批注的核心价值。我好像理解到了为什么kindle还是好。可能和他的批注管理做的最好有关,比如xrays,比如导出标准公开且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了。

    2. 通过 4 种颜色来勾出 4 类重点信息。 蓝色:本书理论; 橙色:经典案例; 红色:关键词、专有名词; 紫色:对我有特殊意义的内容。

      利用颜色分类信息的规范 需要自己理解,但是也需要符合大众共识

      主观维度,自己觉得是否重要,就可以用红黄橙绿青蓝紫的色阶来去区分。这个能够结合普世的价值衡量标准

      至于对待信息本身,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算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可能案例重要,可能结构重要,可能名词卡片重要。什么最重要呢?不能都是红色。那就要看自己把握了

    1. 我的 RSS 大部分都是专业的内容+科技的内容,如果你有这样跨领域的关注需要,那么 RSS 可能是最适合的,因为它的高自定义程度让你可以很方便的获取想要的信息

      跨领域的就需要rss,因为可以自定义,因为可以方便的在不同的mood中间切换,并且给自己加入限制条件

      防止放飞自我

    2. RSS 订阅很多时候是人对信息流的贪婪的体现,过多的信息源其实是有害的,信息的充实带来快感,但同时也会成为我们放弃 RSS 的原因。我们不应该去订阅每一个我们想要知道的信息源,而应该去订阅那些最想每天看的,内容为核心的信息源,把它们聚合在 RSS 里

      从欲望到责任,从短期的信息缺失的恐惧到长期的对领域的好奇。这是使用rss心态的核心区别

      以天为单位,衡量一下自己的时间和诉求,就能清楚整个情况了,才能考虑投入产出。

      毕竟时间才是核心瓶颈。

    3. Pocket 排序方式设置为旧的在前,这样看到的就是前几天保存的,如果发现已经没兴趣了,就直接标为已读。 这样做可以避免把时间浪费在低价值信息上

      排列方式能够影响使用习惯。早就应该知道这个事情

      这个技巧可以使用在轻芒或者pocket里面,但是再rss的时候不太合适

    4. RSS 里面的内容可以两个方向,一个是应该是你无论什么时候去看都觉得有一定价值的内容;另一个是筛选过的即时信息

      这可以就是我使用的两种状态。

      • 筛选过的即时信息,需要的是weibo、雪球、twitter、豆瓣等一系列的,重点在于可能有用。所以需要投入适当的精力,也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和认知来去对待它。精力投入是核心。
      • 无论什么时间都有价值的内容,重点在于一定有价值。那就要带着一颗todoist的心去对待它

      pocket是todoist的心态么?如果是的话,就把信息采集中间前置一下到书签+rss+轻芒,然后pocket里面的就只有三个动作,读+删+标签归档,归档这个东西会有认知负担但是回头搜索都是标签的认知现在已经建立起来了,就还好。 如是不是的话,那就当一个阅读器。todoist反而到了readwise。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对待信息和知识卡片了就,直接降维了,反而好处理,因为本身我的大多数阅读还是分过类的且目标明确的。而且慢慢的个人批注也越来越多了。

      imp. readwise vs pocket的答案要快做 #十万个怎么干

    5. 我的观点是:一切的出发点是为了获得信息。所以当你的阅读体系没法让你得到想要的信息,你就应该改变你的使用方式。RSS 本身很好,我们都推荐它,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它。还有就是真正的阻挡你获取信息的其实是时间,我们每个人在这个时代有过多的时间可能花在了获取信息的路上,这可能就是我们为什么经常读不完自己 RSS 的原因

      还不如掌握一下信息捕获的能力

      • 比如提高搜索技巧,这是pull的能力
      • 加强信息源头的管理,这是push的能力

      但以上的工具都是表象,背后的基础能力其实并不是工具本身,而是更深层的个人能力

      • 理解机制且能动手的工程能力,还能快速察觉问题、并能够分配合理时间并解决的项目经理能力。这才是搜索的背后支撑,idol比如说是奔跑的奶酪
      • 理解内容和有批判性思维的评论家能力,这样才能筛选到真正的好来源。一得会阅读,还得会思考。既要有信息素养,还需要有全局思维。这个就更难了。
    1. RSS核心问题总结: 内容提供方--无收入内容提供方--无互动内容阅读方--订阅困难内容阅读方--上手门槛高  

      产品上升不到商品是核心。 在商业化的尝试上,没有找到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方法而已,至于提出的这四点都不是核心问题,都只是这个产品无法规模化的二级问题。核心应该是基于rss形成不了一个能够持续创造更多价值的生态 形态不了生态的原因是这个生态既不平衡,也没有未来

    1. 这类软件的重大缺陷,是它们的资源库完全独立于本地文件系统。无论资源库里有多少文件,多少标签,它都与本地无关,想要通过 Listary、Everything 等工具搜索资源库里的文件,就变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

      存的好,分类明确,但是对第三方全局搜索不够支持

    1. 「人 + 物 + 序列 + 描述」的命名方法。如果使用了特殊符号、下划线、日期,也要确保是统一的,比如日期连写我习惯用 2018-01-22,分割用中划线,日期用0来补位显示两位数。具体来说: 人:文件所属人。 物:不可或缺,文件的核心名称。 序列:可以是日期、版本、编号。 描述:对文件名称的附加描述。 除了“物”不可或缺外,其他项目的加入都是为了保证文件名称的唯一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添加,并可以调整它们位置排列。

      命名规则的重要性远超想象,尤其是在现在的文本智能以及搜索不够强大,尤其在适配中文世界的前提下,更需要做好文件的命名规范了。

    1. 3,订阅源分类 对订阅源进行分类时,不建议用订阅源的类型作为分类依据,可以按照时间管理里的「四象限法则」来分类,分成「紧急重要」、「紧急不重要」和「重要不紧急」三类,对于那些「不重要不紧急」的订阅源则直接退订删除。分类文件夹名字可以使用「资讯信息」、「每日必读」和「每周必读」。

      一定需要每过一段时间把订阅源管理一个,对于相对重要的工具(经常用的,花的绝对时间足够长的)和核心应用场景(价值预期大的)来说。无管理,不应用

      管理的重点:

      • 管理策略(if then模型的建立和完善)
      • 管理频率

      参考的筛选维度:

      • 偏主观的判断方法,四象限,自己来判断是紧急还是重要。但是问题是大多人缺乏判断
      • 偏客观的判断方法,基于数据反馈来去调整。经常打开的还是?所以这个要主动锻炼自己阅读信息的方式。这个要基于时间线的角度,跨越不同的信息源处理才最合理。否则数据容易失真
      • 主客观不管,只考虑自己的应用场景,花在rss上的筛选时间、输出到任务管理和read it later应用的总条目数,以及是否达到预期。核心在于完成筛选漏斗。并基于筛选后内容阅读的评价和内容维度标签,反向来去对信息源头做分类控制。建立阅读体系后,只要调整漏斗设计就行。靠人工控制信息过滤机制和相信智能漏斗的调教能力就行。最终基于整体的readlist的清单做管理就行。可分为平台方(分发方)和内容两个维度来去做大的订阅源分类和管理就行。
    2. 对于一个没有筛选和自控能力的人来说,RSS 订阅和其他订阅方法差别不大。就像沉迷抖音的那一群人,他们本身就是筛选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弱的那一群人。 但如果你是一个有筛选和自控能力的人,RSS 对于你来说就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

      信息录入过于被动,没有主动订阅能力和主动影响能力的,看什么、听什么都是被外部影响的 筛选能力过于弱小,没有漏斗的概念,更没有分层级的理性能力(不了解世界)和评估价值的感性认知(不了解自己)

      一个是没有筛选能力,一个是没有自控能力。差评

    3. 因为要迁就读者的喜好,推荐的内容会越来越狭窄,读者接受到的知识和观点也会变得片面,视野受限。同样,在 RSS 上,这种回声室效应也没有得到解决,甚至可以说更甚。因为每一条订阅源都是你自己亲自添加的,你没有理由会去添加一条你不喜欢的订阅源

      从回音壁的角度是一样的,背后的问题是对信息和知识的开放性,背后的本质是人是否接受改变和自我颠覆。

    4. 算法推荐常常被诟病瀑布流的内容模式容易造成了信息的过载,然而在 RSS 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断添加新订阅源,如果你疏于阅读清理,巨大的未阅读数量同样会造成信息过载。

      从信息过载的角度来说,任何形式的信息传递都会产生 因为这不是方法和技巧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如果有信息处理能力的问卷,估计大多数的人的分数都不够高。 结合信息管理术和其他的书籍是否能够出品一个信息处理能力的问卷和调查活动,甚至有没有相应客观的量表存在呢? imp.

    1. 28、文件管理 QTTabBar 是一款带资源管理器的插件,有了它,系统自带的资源管理器就像重获新生了一样。多标签页浏览功能可以用来管理文件,同时还有快捷预览功能,当鼠标移动到文件或者文件夹上时,会显示文件或者文件夹的预览。 奶酪推荐:QTTabBar 同类软件:Total Commander、Directory Opus、Q-Dir、FreeCommander、Clover

      第一次听这个软件,之前都是tc听的多

    2. 25、文件分享 网盘服务对免费用户都有流量的限制,比如下载速度、储存时间、文件大小等,不过也有两两组合的免费方案。(详细可回复关键字 i17) 1、速度快 + 文件大 = 文叔叔。 2、速度快 + 保存久 = 蓝奏云。 3、保存久 + 文件大 = 百度云。

      还得看需求说话

    3. 奶酪推荐:Xmind 2020 + draw.io

      免费开源很重要,因为通用 所以要选还是得freepium的软件最合适

      drawio是个很重很重要的工具

    4. 06、视频录制 如果只是录制视频的话,Bandicam 就可以,简单易用,可以同时录制电脑屏幕、电脑声音、麦克风声音。如果录制后还需要进行剪辑的话,还是 Camtasia Studio 更为专业好用。如果是直播视频录制,推荐 OBS Studio,大多数主播都是用这款软件的,而且它还是开源免费的软件。

      这个对于行政来说很重要欸

    5. 05、GIF 截图 GIF 图片录制则推荐 Screen2Gif,它非常的小巧,体积只有2Mb大小,在屏幕上框选指定区域就可以录制 GIF 图片,录制后还可以进行编辑,包括剪切、删减、添加文字等功能,最重要的是它录制出来的GIF图片体积非常小。

      这个确实需要

      这样看起来,感觉这个文章问的应该是需要什么工具而非软件了

    6. 必备类软件

      请每个人自己列一下必备类的软件,比如我自己

      • rss聚合
      • 支持批注的阅读器
      • 在线批注工具
      • 在线笔记汇总和管理,方便导入且能公开的,涉及协同的部分,现阶段先不考虑
      • calender
      • 思维导图
      • 支持markdown的编辑器
    1. 生活照片的分类 根据照片拍摄的时间和主题,我们可以把生活照片大概分为三类: 第1类,有时间线和主题的照片。 这里特指去某个景点游玩的旅游照。我会用「时间+主题」的格式来命名照片文件夹,这类的文件夹多了会整齐地排列,看上去很舒服。 第2类,没有时间线的主题照。 比如我会创建一个名叫「@自拍照」的文件夹,里面是断断续续给自己拍的照片。又比如我创建一个叫「@跑步」的文件夹,每次出门跑步用手机拍的照片都会放在这里。加个@的原因,是为了让这些文件夹排列靠前。 第3类,没有主题的杂拍照。 那些我们觉得有意义,不舍得删除,但又不知道怎么分类的照片,我会创建一个比如「@2018年」的文件夹,把2018年的杂拍照全放进里面,算得上是没有主题的主题照。

      分类

      照片拍摄的时间和主题 有时间线的、没有的 有主题的,没有主题的

      2021 旅游-马尔代夫 这就是一种分类方式 旅游 2021

      有没有有时间无主题的?有,random stuff的照片

      反而此类照片是最多的。

    1. 图片分享(图床)   新浪图床 需注册,服务稳定速度超快,支持三种尺寸,支持拓展。(Firefox,Chrome)   免登录新浪图床 无需注册,无需登录也可以使用新浪图床。   SM.SM 无需注册,服务稳定速度快,每次最多10张,每张最大5Mb。   A.Photo 无需注册,速度快,和SM.SM一样是个人网站,注册后可保存上传记录。   Imgse 无需注册,速度快,提供图片直链,每张最大10MB,注册后可保存上传记录。   牛图网 无需注册,速度快,成立于2010年,服务稳定。   Vim-cn 无需注册,非常直白的上传界面,速度不错,海外服务器多。   聚合图床 无需注册,可一键上传图片到多个图床,注册后可保存上传记录。   Imgur 无需注册,国外老牌图片分享社区,图片支持外链,但国内无法上传。   Image.frl 无需注册,荷兰老牌图片分享网站,多用于博客和论坛,分享页支持评论。   PhotoBucket 需注册,国外老牌图片分享网站,多见于论坛图片分享,国内速度比较慢。

      todo

      图床呀图床 这个问题场景还不是很明确呢

    1. B站,输入bilibili视频链接或者搜索关键字即可,厉害的地方在于支持专辑批量下载。

      需要下载windows客户端了

    1. 任务管理Things:Things 也是今年发现的好物之一,Things 的使用覆盖了产品规划的各个过程,每日的任务计划通过它进行管理。Things 可以对待办事项进行标题分类(一般这里我按紧急程度),也可以对待办添加标签(类型分类,如是产品还是运营),这样一个待办就是横向纵向 2 个纬度,后期便可迅速定位

      定位信息,多维度定义信息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列表如何分类就是大原则,而标签是用来补充的

      • 只用标签,没有重点
      • 只用文件夹/清单/一种分类模式,无法快速筛选

      两个状态都不行

    2. 「画原型」只是产品经理工作范围的一小部份。作为公司与用户的纽带,产品经理真正要做的是找准公司商业目标与用户体验的平衡点,识别用户需求并解决它。从这个层面上讲,「公司」与「市场用户」均是产品经理的「用户」,产品经理需要为这 2 类角色负责

      两个用户这个思路说道点子上了

      所以我不是一个好pm,因为我没有把公司这个用户对待好

    1. 回顾 这样下来,我们实际上用到了“收件箱”、“将来/也许”、“等待”、“日程表”、“下一步行动“这几个主要的列表,还有若干个项目列表。回顾就是我们要周期性的回顾这些列表,列表里面的列表项并不总是一成不变的,有些不需要的可以删除,有些需要更改的,移到其他列表中。

      这个是做的最少的。接下来需要建立回顾项目列表的习惯

      现在已经有了inbox的回顾习惯了。但是其他的还没有

      可以从找书和订阅开始 以及 reading list开始

    1. 「理性信念」与「非理性信念」对应的则是「负面情绪」与「消极情绪」

      理性信念后的负面反馈会带来负面情绪。但是合理的负面情绪是合理。

      • 适量的负面情绪是一种激励和自我管理,比如上班快迟到了;马上要见领导了...能够让压力变成动力,那就必须保持理性,否则容易引发情绪问题。比如如果我想清楚为什么做铁路,就不会那么容易有负面情绪了,可能最多是负面反馈而已
      • 非理性带来的后果不一定一定是坏的,但是一定会是不稳定的
    2. 动笔之前,我经历了两个非常有趣的阶段,第一阶段——我称之为「自我感动」——有点类似老师常说的「半瓶水响当当」,在我看了 List 上三分之二的书以后,有一种强烈的「顿悟」的感觉,好像之前心里纠结的部分都找到了源头和解决方案,并且迫不及待想要分享给别人。然而在我和一个两个三个朋友去聊所谓的感悟的时候,却又觉得怎么说都说不出我想要表达的东西,并且「越描越黑」,好像是「我依然在纠结并且不停在诉苦这件事」——不因为遣词造句,而是我不断试图把自己带入书中的内容去解释自己行为和心态的合理性,一种迫切的「我知道为什么了也知道该干什么了」自我表达。直到自己看完了整个书单,开始整体回溯并思考既有的事件、彼时的心态和书里的内容,也才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接纳」。 接纳是不要试图合理化自己的行为,以及不要在觉得自己犯错后迫切的想要解释。接纳就是接受真实的自己,一个优秀的自己,同时也是一个容易犯错的自己。

      从理性的了解情绪自救,到真正的全方位了解情绪自救

      从自我感动到接纳自己

      不管是对于情绪自救还是其他的知识和认知,都是这样一个过程

    1. arXiv论文都包含哪些学科,我知道你一定很不满足。 你的专业,有可能不在arXiv涵盖的范围内。 这样的论文能不能用arXiv-sanity的服务呢? 很遗憾。答案在目前还是否定的。 因为arXiv-sanity的智能,是建立在全文可获取的前提下的。 可是,目前世界上很多的论文版权,还牢牢地掌握在几大出版商手中。

      版权问题,知识啊知识,都被这些人垄断四了。讨厌知网

    1. 把知识分开两个软件管理,是为了让自己明确什么工具是用来做什么的。消化后的知识我知道会在 Onenote 中找得到答案,而老师的板书和原生的一手资料则保存在 Notability 中

      这是一个好方法。能够基于不同的工具或者笔记本,能够定义场和环境

      给自己一个催眠口令,快速进入状态

    2. 执行 将预测视图中的「推迟至」勾选,这样可以在该透视中显示可以开始写了的作业,而不是在截止日期当天才显示。在死线写作业对于作业质量和学习本身没有多大好处。不需要等到每节上完了才开始写作业,而可以在确定自己掌握了大部分只是的时候就开始执行。

      todoist里面有没有类似的功能?还是说建立一个filter,能够提前看下一周,或者后面几天的工作内容清单

      这样结合甘特图能够做好大事有计划,小事不遗漏 imp. todo.

    1. 进入默认模式网络的方法有: 第一个办法是“积极的建设性的白日梦(positive constructive daydreaming,简称 PCD)”。首先你要找个不需要费力的事情做。比如织毛衣、摆弄花草、散步之类,目的是让大脑放松下来,进入默认模式网络。然后主动想点好事儿 —— 好玩的事儿、在树林里穿梭,在游艇上躺着,或者纯粹是白日做梦,想想你期待的一个什么事情。 第二个办法是小睡片刻。具体方法可以参考上一节的打盹步骤。 第三个办法是假装自己是别人。这是当你有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用的办法。比如文科生可以暂时假装自己是个理科生,换个视角,胡思乱想一番,看看有没有什么新思路。

      所以这么说来,竞技型的拼图和发散下的拼图又是不一样的。

      其实想象一下,一个1000甚至2000 piece的拼图会怎么办呢?就是休息后的灵感迸发,而且强求找规律,要求快

      不同的人,不同的状态下,对待一个事务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得到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imp.

    2. 《A Mind for Numbers》中作者提到大脑有 focused mode (集中模式)以及 diffused mode (分散模式),学习时需要在两者间切换,在 diffused mode 我们能够获得很多一心一意时发现不了的“大局”信息。比如概念间的关系,整体脉络等,需要在分散模式中才能识别到。

      聊天和开会是在发散 思维练习和分析输出是要集中

    3. 这四者的关系不是加法,而是乘法,因为任一为 0 的话,都谈不上有任何精力。同时保持充沛的体能、积极的情绪、清晰的思维以及坚定的意志才可以称得上是精力充沛。 精力 = 体能 * 情绪* 思维* 意志 精力管理中包括对体能、情绪、思维及意志的管理。

      让每一个都不是零,去找个核心需要提升的点

    1. 「存在模式」很适合开会和沟通这类场景。过去的沟通里,我会习惯于一直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但却没有去认真地听对方在试图表达什么,甚至会粗暴地打断对方。而在我有意识地使用「存在模式」,在确定对方理解了我的点以后再开放地去听对方的观点,我发现很多地方都变得豁然开朗,其实我们之间的观点和意见不存在那么多冲突,大家做事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相同的,只要把其中存在观点差异的地方沟通好就可以。这样一来,沟通时的态度更温和,情绪也少了,沟通成本自然降低了不少。

      冥想来自正念,正念是一种对自身的感知思维

      即便不闭眼放松的身体,如果是以这样一个态度面对别人,面对生活,也会是很好的

    2. 大学里上过一门关于临床心理学疗法的课,里面有提到「正念认知疗法」,这个疗法的关键元素之一就是,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

      正念认知疗法

      临床心理学诶。

      万维钢的书还提到过

      imp.

    1. 《Calm: Calm the mind. Change the world.》已经为你贴心地准备了 25 条工作后休息的小建议,例如骑单车,观察蚂蚁搬家,听 BBC Radio 3 频道的古典音乐,午睡,按摩,拥抱,摘水果等等。

      imp.

    1. 最后一个因素是配件。手机壳、钢化膜这些自然不用说,新机到手后,出厂自带的清水壳就非常不错。另外,配件也与手机型号息息相关,通常情况下大牌手机支持的保护壳、钢化膜会比较多,两三年后也能买到,但一些小品牌的机型就不好买了。值得一提的是,我这款 OPPO Ace2 也支持无线充,于是我索性整了全套装备,买了官方无线充电器,虽然又贵了 200 块钱,但看到老爸面对无线充的感叹后还是蛮开心的,这下他也能赶时髦了。

      配件是期望属性

    1. 互联网和新媒体加剧了这种群体极化。很简单,传统的模式下,人与人之间要交流、讨论,并不容易,故而极端观点不容易得到认同和拥护。但互联网打通了沟通壁垒,今天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观点,都可以在网上找到拥趸,故而群体的诞生,变得再无障碍。

      从操作层面上来讲,铁路也需要水平,也需要群体极化

      需要一个人说一个东西好,然后慢慢的就变成真的好了

      kol的价值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大。谁和群众连接紧密,谁的声音就能得到放大,因为群众无脑

      imp.

    2. 三个因素构成:极端观点,群体依附和认同,以及群体偏见。

      群体极化的原因

    3. 三种模式:1.社会分类。我们会把各种各样的人分成不同类别,比如白人和黑人,中国人和外国人,男人和女人,精英和大众……然后再给自己贴标签,把自己归到其中一类。2.社会认同。我们会总结出所属群体的行事模式,并要求自己按照这个模式去行动,以得到这个圈子、群体的认可。3.社会比较。为了保证优越感,我们会把所属群体跟其他群体进行比较,并设法找到我们比你们更好的地方。

      社会认同的三种分类

    1. 真正适合网状笔记的人是研究者,也就是 RR 里提到的 Research 。但这个功能只有配合「自动检测关键词生成双链」才能让你发现新的关系,这个功能我想才算是 RR 真正的王牌。

      这才是zettlekasten的精髓。

      想象一下,之后联想的东西不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

      每天都会基于关键词来回顾,让知识工作者只需要做连连看就可以了的知识辅助创造工作有多香。

      如果再在连接上面做一些文章,比如记忆曲线,虚线连接等等的功能

      能够让知识之间的连接也符合paced layering的逻辑,就爽到飞起了

    1. 我设计了一个「折算月化订阅费」的公式,如下:对订阅制软件取其月化的订阅价格。如 1Password 是一年 $43.06,则取 $43.06 ÷ 12 = $3.59。对单一版本买断制软件,取买断价格除以 24 个月(即两年)。对终生买断制软件,取买断价格除以 60 个月(即五年)。最后把所有的金额加在一起,得到的和曰「折算月化订阅费」。以上算法做成表格,套用在你希望使用的软件上,就是 Setapp 对你的预期价值。只要预期价值高于订阅费,我们就认为它值得,否则则不建议订阅。

      牛逼。这就是模型思维的典范了

      很多决定做的不畅快,就是因为决策模型没有设计,或者没有设计好的原因

      其实只要突破那么一小小层,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1. macOS 我是当作生产力工具来用的,因而上面我安装的大多数 Setapp 应用都是我日常工作中助力非凡的应用:Espresso 专门给文章的 html 代码进行优化、TextSoap 批量处理文章中的常见误写、Canary Mail 是我的主力邮箱应用、Keysmitch 这款傻瓜自动化是我最近的新宠解决了我工作中许多死板的点点点、Mockuuups Studio 套壳做题图、Permute 批量转换格式、Paste 接管了我的常用字段和代码……一口气说太多简直停不下来

      很适合程序员

      不知道适不适合文字工作者还是自由职业者

      一个对应其他专业场景,一个对应综合场景

      一个要专业,一个要轻量级的解决多种复杂问题

      一个要精在其他处,一个要广度覆盖

    1. 企业邮箱对于树立一个公司的形象很重要,有的公司的企业邮箱前缀是sales,sales2,sales3,sale4,就被用户吐槽说看着像骗子,不够专业

      又想保留企业虚拟资产,比如渠道,比如邮箱内部信息

      但是缺乏手段和方法,邮箱的批量导出管理?邮件内容是一个个的conversation,当成聊天记录导出不行么?

      这都是文本技术,都是可以分析的素材。感觉像是为了管理而管理

      ps. sales1\2\3\4,这个也太蠢了吧哈哈哈哈

    1. 神圣时间,很多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企业家都会设置自己的神圣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去写作、健身、冥想。在神圣时间里,要做的这件事「神圣不可侵犯」,任何其他事项,哪怕是工作、回复邮件这种事也不能抢占这个既定时间,严苛的专时专用。

      给最重要的事情,配上最神圣的资源,比如不被打扰的时间,比如精力充沛的时段

      这将是我的居心地,也是我的专属workspace

    2. 推荐使用 Timetrack.io 这样的自我量化 App,启动活动之后能自动打开相应的 App,比如开始阅读打开 Kindle,开始日记打开 Day One,开始背单词打开 Anki,自动计时,设定的时间到了还会提醒你,非常适合这个场景。

      是不是需要重新开始使用这个工具呢? 还是考虑有没有自动化的forest的捷径?

      果然自动化记录时间才是核心王道,有需要搞一下捷径了

    3. 推荐「少量多次」的策略,特别是在习惯养成的初期,不妨把单次时间控制在 10 分钟以内,简单到难以失败的程度

      再一次的呈现了,完成比完美要重要

      降低预期果然是最棒的心法了

      imp.

    4. 相对于「时间点」,场景切换显然要更胜一筹,比如起床、坐地铁、午饭后、睡觉前等,就算再忙,这些场景通常也不会消失或被逾越。

      场景切换的触发即明确,且不具备不可逆性。有冗余设计就带来安全边界,有了安全边界才会高效执行

    5. IF THEN 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触发条件和对应的行动。前面提到「人类是一个半成品」,这也说明,这个系统有很多「IF THEN」是缺失、落后的,需要补充或修正。我们看到高手总能态度坚决、行动迅速,小白总是犹犹豫豫,轻易沉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完备的「IF THEN」作支撑。

      具备执行力的前提是,人家已经提早想过了,甚至打过无数次腹稿,推演过无数次,已经有了一个自己相信的模型

      所以决策效率又快,决策质量还高。

      if then的唯一对手就只有是否迭代和迭代频率了。

      稳定的好,比一会贼好一会贼坏,要有价值的多。因为持续做正确的事情才能享受持续提升和自我迭代的复利

      这里的复利是相对可控的 imp.

    6. 2.3 如何抢夺信息处理时间

      之前看的是老版本,2019年年底

      回头想想那个时候的认知,和现在确实要低上好几个维度

      至少这次看有了更完整的背景知识,和明确的目标。

      价值评价,和思考的角度都会发生变化。

      今天来看,七分看变化,三分才是看习惯养成

      核心的模型基础是,行动心理学

    7. 连续地自我挣扎,不断地自我否定,持续地自我挫败。这种挫败感往往不是:「我在某件事情上失败了」,更多的时候是:「明明100% 知道该怎么选择,却还在挣扎之后,挑了最差那个。

      不是不知道,而是忍不住。或者说在做决策的时候被感性牵制

  5. Jan 2021
    1. 战略简史 更新图书信息或封面 作者: [美] 沃尔特·基希勒三世(Walter Kiechel Ⅲ)

      2019-11-13 目标,首席战略官。原因,战略是抽象化思维的最佳展现场景,也是跨行业跨领域创业和职业的一把最佳武器,积累经验太慢了。有了武器才好练级!

      2020-1-30,目标制定的草率和激情已经理我远去了。现在最不可能干的就是咨询了。不过,战略的变化会一直是我一个兴趣方向。从产品从战略以及从竞争的角度去看商业发展是必须的三个角度。

    1. 富人思维

      看简介觉得可看,看批注又觉得一般。感觉不清楚想要表达什么。优先级还是p2把 左其盛推荐 4星

    2. 作者是硅谷著名天使投资人,本书算是他总结的硅谷天使投资人入门手册。虽然新的信息与数据不算太多,但是大部分是他本人的经验经历而不是公开资料的转述与整理,并且这个领域的书比较少(按作者的说法,这是第一本),还是比较有价值的。

      怎么能够被投资的前提是,理解别人为什么投资,是理解用户层面的,也是理解用户认知层面的。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学习活动,和看张磊、达利欧的书的状态不太一样。 可以和创投融资的书一起做次主体阅读

    1. 中国财政史十六讲

      左其盛推荐4星 中国经济史 有关财政,有关国企,有关控制和成长的权衡选择。值得放在待读清单,以及和财政密码一书一起看。

    1. 哥伦比亚商学院商业策略课

      左其盛推荐,4星。不错,可看。如果放在一年半年,2019年中那个时候,毫无疑问这是一本p1的书,那会天天在考虑战略和企业价值。

      但是现在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股东-用户-员工的选择题没有对错,只有相信与否。至少现在是不太愿意相信能力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了。

      当然不同类型的行业和市场下,用户和员工的天平实际上还是不一样的,而且在需要融资以及母公司支持的前提才能运作的前提下,股东也不得不考虑了。

      但是,半年内,理解用户,做好产品,才是一切之本。至于常态下的员工策略和股东策略,可以放一放。

    1. 科技前哨 更新图书信息或封面 作者: 王煜全 主编

      左其盛推荐4星,目前评估不值得看 科技报道的集约化呈现而已。可看可不看,如果有日常的信息搜集习惯,以及对科技创投blogger的跟踪,是完全能够定向收集甚至过滤信息的。 有关某些尖端科技的评论和应用,还是定了锚定的科技应用后再做深入了解会好一点。

    1.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

      左其盛,四星,看过一遍,可再看一遍。 重点是在概念上的收集以及rewording,形成网状笔记,让他可以在不变成我的知识之前,至少是我的资料库

    2.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别人身上,你的角色是像所罗门一样给人出主意,你往往会表现出更多的智慧。但如果是发生在自己身上,那就是一怒之下迅速决定,所有智慧都不要谈了。P181

      所以好的方法是把自己抽象出来,再做分析,再做决定。抽象出来成为另一个人也好,另一时间维度上的自己也罢,,对抗的都是所罗门效应

    3. 正常化偏误则是灾难或者已经发生了,或者已经有非常明显的征兆马上就要发生了。火山已经爆发,飞机已经坠毁,事情已经非常不正常了,人们还在假装正常。这个偏误更可怕,因为各种小灾难比黑天鹅事件多得多。而且正常化偏误还不仅限于那种特别剧烈的灾难。P65

      正常化偏误对的场景每天都在发生。我觉得我学习还不错呀,工作还不错呀,公司发展还不错呀,业务上面也没有什么风险呀等等的事件。已经有征兆的,员工离职,收入下滑,工作痛苦,家庭不幸。这些都是已经发生了,说的平实一点是逃避,说的科学一点叫做偏误。 一个主观一点,最终的结果是不要害怕,勇敢面对。 另一个客观一点,最终的结果是正视这种情况不可避免,客观分析和评价原因和问题,理性得出结论,要么关掉公司,要么在某个成功机会上赌一把。

      哪个都不算错,但是客观评价会更让大多数人接受一点。

    4. 有效的方法可以归结为:第一,要在学习时间上安排一定的间隔,不要突击学习。这个间隔学习法的原理是人脑的“记忆曲线”。隔一段时间回想前面学过的,然后再学新的,这个方法最有利于记忆。第二,在不同的场景下、用不同的方式学习同一个内容。P35

      音频的价值其实是提供不一样的信息输入场景

    1. 凡事做到50分靠常识,从50分做到90分靠技术,从90分做到100分靠艺术。每一个阶段是不能跳跃的,做到90分我们通过努力都能达到,至于是否能做得更好,就因人而定,可遇不可求,所以不必有负担。P245

      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是问题是说了又能怎么样呢?说的目的是什么?

      1.把一件事情做到达标靠讲常识。常识是什么?是不言自明的道理。道理不同道理不对的人,基本上都是一帮世界观不合的。也就是说文化和价值观不合的人和团队,用常识解决问题都会变成一种奢望。所以,一要区分什么事情是50分万岁的,二是怎么做到50分。 2.把重要事情做好,考较的是技术。技术又是什么?是专业性,是一套框架和方法路,是比别人效率高效能大,是做的事情是可以证伪的,是在不确定性中能够找到一部分确定性的。

      1. 艺术则是靠的是方法论往上的一丝灵感,是赌,是感受,是一往无前的气势
    2. 《见识》是硅谷投资人、国家文津图书奖得主吴军博士首部认知升级类著作,吴军老师认为,与其他外部资源或者个人因素相比,个人的成就首先取决于“见识”。因此在书中,他将自己的经历,以及身边那些时代先行者的经验,以鲜明睿智的方式阐述出来,为你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值得深度思考的看待世界、看待问题的视角。 #link-report .report { text-align: right; font-size: 12px; visibility: hidden; } #link-report .report a { color: #BBB; } #link-report .report a:hover { color: #FFF; background-color: #BBB; } Do = (typeof Do === 'undefined')? $ : Do; Do(function(){ $("body").delegate("#link-report", 'mouseenter mouseleave', function(e){ switch (e.type) { case "mouseenter": $(this).find(".report").css('visibility', 'visible'); break; case "mouseleave": $(this).find(".report").css('visibility', 'hidden'); break; } }); $("#link-report").delegate(".report a", 'click', function(e){ e.preventDefault(); var opt = ""; var obj = $(e.target).closest('#link-report'); var id = obj.length != 0 ? obj.data("id") : undefined; var params = (opt&&id) ? ''.concat(opt, '=', id) : ''; var url =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144978/"; url += (~url.indexOf('?') ? '&' : '?') + params url = url.replace(/\&+/g, '&') generate_report_dialog({report_url: url, type: 'subject'}); }); $("#link-report").append('<div class="report"><a rel="nofollow" href="#">投诉</a></div>'); });

      左其盛4星

      肯定看过,还推荐给李贝过。在深圳看的第一遍。 记忆中还有一些案例是出自这本书的,比如加装iot的分酒器,以及跟踪经济的。

      总的来说是一本不错的科技范儿的畅销书,没有再看的必要了。

    1. 1:基本的人生态度;2:人生与事业的格局;3:对工作的心态;4:跟他人合作的心态;5:沟通技巧;6:个人投资的常识和适合初学者的方法;7:科研的方法技巧;

      最好是更好的敌人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实本身很难一步到位。一些人无所作为不是因为不想做事,而是一根筋地追求最好,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专业和业余很多时候,利用很贵的食材,做出一盘美味并不难,难的是将土豆丝这样的菜炒出好味道,让大家回味无穷。所以,真正一流的大师在任何小事情上都能体现一流水准的人。很多入会觉得,某件事情太简单,它体现不出自己的水平,这其实反倒是他们无法成为一流人的原因。

      抵制诱惑有回报的事情和造成上、受到仿害的事情常常没有交集。原因很简单,任何回报都不能白白得来,需要付出努力,甚至有些时候要逆着自己的欲

      成功是成功之母一个人如果做一件事失败了,虽然可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但是第二次哪怕他离成功再近,都有可能在最后时刻功亏一。人只有成功过一次,才更容易成功第二次、第三次,因此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是

      成功之母

      上帝喜欢容人根据我的经验,我很多想顺便做的事情最后都是丢三落四,而万一眈误一点儿事情,可能损失很大,因此我宁可采用笨办法,并且让它成为我做事的原则

      做事时境界要高很多时候,那些诱惑量得如此美妙,你周围的人会渐放弃目标,接受它们。这就是考验人的定力的时候。人的境界高一点儿,多关注长远,少盯着眼前,才能走得更远。

    2. 4星|《态度》:吴军博士写给读高中和大学的女儿们的信

      大概率读过,但是细节、框架都已经忘记了,书本也都找不到了。是重拾读书习惯的前几本,在2018年底的时候,在深圳读的。没有批注,没有留得下来的思考,没有正儿八经的去应用和践行。这样的读书是低效的

    3. 大概率读过,但是细节、框架都已经忘记了,书本也都找不到了。是重拾读书习惯的前几本,在2018年底的时候,在深圳读的。没有批注,没有留得下来的思考,没有正儿八经的去应用和践行。这样的读书是低效的

    4. 1:基本的人生态度;2:人生与事业的格局;3:对工作的心态;4:跟他人合作的心态;5:沟通技巧;6:个人投资的常识和适合初学者的方法;7:科研的方法技巧;

      对于一个才要步入大学和社会的年轻人来讲,有哪些人生经验是有传递的意义的。

      科学观,金钱观,沟通技巧,合作心态,工作观,世界观,人生观。

      沟通技巧和合作心态其实都可以看做一个社会观。

      回头想想这些确实都很重要,对不同的人有轻重之分,但是是每个人都需要考虑的

    1. 2019-9-1,再次找到第一次看吴军老师写的本质还有见识那种感觉,对科技演进的表述提供了另外一个纬度看历史发展的见解。对能量的使用效率,以及对信息的应用效率解释人类发展史的一切。但这足够么?是个问题。希望下次能够带着问题和其他的见解再读一次。不要让这种收获的感觉来的太简单了,不然就是对书对知识的不负责任!

      2021-1-30,追着书评又来看了一眼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科技史百科,中间穿插了很多概念,很多案例,也讲了一个洞察和认知。比如爱因斯坦悖论,比如科学是演进出来的而非发明出来的等等。

      要让我再看一次估计够呛,半个小时翻一下特性的有兴趣的章节倒是没啥问题。可读性在那摆着呢。

    1. 左其盛推荐4星 沟通类书单,可以看,虽然内容比较散乱

      得到的课程之前也买过,没有听完整。这本书应该就是文字版本。两个可以对照的来看

    2. 朋友圈就是两条半:我挺忙,但很好;我很强,且有用;我这人很有趣(可选)。P351

      哈哈 这个角度好

    3. 大家不要在职场上交“朋友”,而是要寻找“盟友”。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应对策略:我们会愿意为“朋友”牺牲自己的利益,而结交“盟友”就是为了一起争取更多利益。P126

      目标不同,态度不同。朋友是心灵的慰藉,盟友的事业的共生

    1. 一本应该是很棒的书,心理学家如何解读理性。

      可以在第二遍看完《这才是心理学》后再读

      从批注的角度来看,应该是一本不好读的书。

      左其盛5星

    2. “如果一个人有两个大脑,他会加倍愚蠢”社会中常见的不理性行为背后那些制造麻烦的心智程序大多是由中等或高智商人群编造的,影响的对象也是中、高智商群体。结果导致很多以聪明才智著称的名人频频做出不理性行为。错误信念之岛上的知识投射也许解释了这种现象:聪明人会深陷于特定的知识领域不断犯错,并由于知识投射效应而无法逃离。这些人常常使用他们强大的计算能力将自己的信念理性化,并避开怀疑者的观点。

      锤子占据了心智,导致他觉得这个锤子是无所不能的

    3. 本能冲动与意志力:深思熟虑后的失败我们在进行信息加工时,通常并不知晓自己有着吝啬使用认知资源的倾向。当个体面临一个待解决的问题时,他们常常想不到这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呈现框架。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思考时并没有尽力而为。

      没有原则和框架,就容易做出自己后悔的决策

    1. 可证伪这种东西是科学思维的基础,可以应用在所有学科上的

      这本书的内核就是心理学也需要被证明才能叫做科学

      左其盛推荐5星也是我第一次读这本书的原因 总的来说值得读第二遍

    1. 把你的对手对你说的所有可怕的内容都列出来,我把它叫作“指控审查”。#1060

      想到了八英里

    1. 一般,看了书评以后更感觉到一般。 有关谈判这方面的书,更多应该是价值观问题,而不是方法论问题。有没有提出建设性意见的能力,以及接受风险的勇气是核心,沟通方式倒是其次了。 即便是沟通很重要,更好的学习对象应该是符合中国人特色的,以及碎片化的。 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差异性要大一些,沟通能力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事情,用耳熟能详的案例会更有说服力一些。 不是所有东西都要上升到理论的,尤其是这些缺乏洞见,也无法系统的领域。

      更重要的是对文字的感知感受和触动,以及因势利导的全面性,要权变而非理性,要柔软而非刚硬,坚持的是原则和观点,而非某一种沟通方式。

      thoughts

    1. 感觉一般,不值得左其盛4星

      3星朝下,大概率不看。

    2. “6个P原则”:独特性原则(Proper) 事先准备原则(Preparation) 预防性原则(Prevents) 美好呈现原则(Pretty) 匮乏性原则(Poor) 优质性能原则(Performance) P52

      独特的策略,提前的准备,问题的预案,美好的想象,让自己的资源更值钱,合则更强

    1. 左其盛4星,我感觉就三星把

      一样,可以扫读,结构性阅读。做好笔记和书摘就行。之后当成素材库就行。

    2. 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①始终保持沟通;②倾听并提问;③尊重而不是责怪对方;④经常总结;⑤进行角色互换;⑥平心静气;⑦明确目标;⑧在不损害双方关系的前提下坚持自己的立场;⑨寻找不起眼的小信号;⑩就知觉差异进行讨论;⑾了解对方做出承诺的方式;⑿做决定之前进行协商;⒀专注于自己力所能及之事;⒁避免争论谁是谁非。#1716

      需要遵守的沟通原则,好说难做到。 对我来说,做的很差的是:

      • 了解对方做出承诺的方式
      • 决定之上协商
      • 专注自己的能力
      • 避免争论对错和谁是谁非
      • 平心静气
      • 倾听

      其他的都有在做,没有做的很好罢了

    1. 左其盛4星 看过一遍,做过批注,但是批注找不到了 没关系,再一个小时的事情。而且是可以作为日常出现沟通问题时找答案的一本书 但是就通读一下,梳理一下结构。梳理完了以后结合公司现状做个培训 p2把,找个书友一起看,一起输出

    1. 超级实用的obsidian实用技巧

    2. Topic 的「标题 + 内容」相当于 Zettelkasten 的「卡片」,而 Topic 的「标题」在 Obsidian 中相当于 Zettelkasten 的「索引」(如何使用下边会讲到)。所以在 Obsidian 中的「标题」具备唯一性。

      标题是唯一的 一方面是卡片的简述够简单直接,一方面是符合某种索引体系 缺一不可

    1. 场景1(中高频):任务(事务)每周时间大多是在处理事情。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处理的事情包括临时以及近期内的。因此是中高频的。期望对工作、生活中的一切需求、问题、个人 Project 等转化为任务(或称为事务更具有普适性)进行管理。即:所有的任务都是一条事务数据。同时,目标先行,所有任务(事务)理论上都应该有一个目标,否则不知道为了什么做,只是盲目去做,日常可减少在没有目标的事务上的消耗。

      所有的任务都是一条事务管理

      事务的要素需要完整,事务的记录要能够支撑hyperlink,完善上下文

      谁能做得到就用什么工具。不同的工具有他的场景和适用性

    1. 互联网老油条caoz 公众号关注很久了,知道他是俞军的徒弟 也是19年看过一次的书籍,当时惊为天人,但是没做笔记。有必要有价值再看一遍 优先级一般,可以翻翻,不用看重。重点是在找互联网的方法论不适应传统行业的一边

    2. 怎么判别优秀的人?只说最简单的几个要素。1.对信息的敏锐度和钻研精神。2.担当与责任。3.对未来保持乐观。#1282

      对所有人才的通用评价基础。 好奇心、责任心、乐观精神 三者都有是奇才,两者都有是人才,只有一个至少也是个干才。 三个都没有就是一个破庸才

    3. 我常用的一个培训情景测试:假设数据库服务器挂了,没反应了,假设我就是个菜鸟运维,什么都不会,就会基本操作,你是技术专家,你来帮我分析这个数据库挂的原因。#779

      一个很好的内部培训情景测试的方法论 imp.

    4. 一直以来,大部分商业行为获利的一个重要基础是信息不对称。互联网时代一个巨大的谎言是,信息是公开透明的,但是很遗憾,这不是真的。#443

      老板提过很多次,这一点确实需要思考

    5. 互联网老油条caoz 公众号关注很久了,知道他是俞军的徒弟

      也是19年看过一次的书籍,当时惊为天人,但是没做笔记。有必要有价值再看一遍 优先级一般,可以翻翻,不用看重。重点是在找互联网的方法论不适应传统行业的一边

    1. 一本确实稍有的我看一半但是一直想看完的书 内容5星,价值5星。

      一定要看,而且越快越好。即便是只冲这两句话:

      过去这些年里,我只在顺境中当过三天的CEO,剩下的8年几乎全都是举步维艰; 有趣的是,多数管理学书籍都在探讨如何在顺境中当好CEO,极少提及逆境中的管理策略;

    1. 未来具有大额现金流的公司是什么样的呢?每个垄断企业都有自己的特殊,但是他们通常会综合以下几个特点:专利技术、网络效应、规模经济以及品牌优势;

      互联网行业胜利需要遵循的法则,学习pmf相关的七种力量和许小年的互联网的本质都提到的

    2. 看过一遍,可能会看第二遍,如同吴军的书一样。感觉有价值,但是缺乏实用价值。里面提到的如何对待竞争和垄断,以及创业切入点的选择,可能有一些意义。 但是对目前来讲,更像是找到扔出去了以后找靶子的情况。

      唯一的价值就是明确创业的价值观,如何面对竞争和切入,以及合理的运用书中案例和逻辑,正面引用甚至反面引用,解释给那些该解释的人。

      想不通的时候可以翻一下,有重看价值,但是优先级略低。3星的书,合适的时候4星把。p2级别

    1. 左其盛,4星推荐

      可看,价值感觉一般偏上。符合反常识的价值,因为他说的和大多数人说的不一样,且可以更早一点看。内容方面,专业性的少,通识类的多。好奇反常识观点的全部论证过程

    2. 死亡谷”之所以被公认为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所有失败的创业者都认为:如果他们有更多时间、更多资金和更多立场坚定的投资人,那他们就能创业成功了。这个理由看似最合理、最容易为之辩解,也最不会受到谴责。如果事情真这么简单就好了。#2283

      所以好的创业应该是稳定但少的资源投入,以及一帮子有改变世界欲望的人们

    3. 死亡谷”之所以被公认为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所有失败的创业者都认为:如果他们有更多时间、更多资金和更多立场坚定的投资人,那他们就能创业成功了。这个理由看似最合理、最容易为之辩解,也最不会受到谴责。如果事情真这么简单就好了。#2283

      所以好的创业应该是稳定但少的资源投入,以及一帮子有改变世界欲望的人们

    1. 有关条款的,应该是在开始对接一定数量的投资人以后再看的 至少是在拿了ts以后再说的事情

      左其盛推荐5星,个人感觉3星,但是在特殊时刻是4星。 而且即便很重要,如果有好的fa对接的话,看懂看清的必要性有限

    1. 4星,值得看,且值得在摸清商业模式准备好融资架构的前提下,最早看的一本关于融资的书

    1. 可看,大概在年中的时候必看。 因为要设计公司结构了,前提是明确业务方向、目标、模型的洞察,以及对团队能力的深度了解。

    1. 网上找不到资源,已经在知乎上问作者要了。

      目测是一本好的入门书籍。 给人的最大的价值是区分好钱还钱,以及明确一些坑。

    1. 针对基金投资者的书籍,也针对那些已经ipo的或者将要ipo的证券部门负责人看会更合适。

      至于对那些想要了解投资人逻辑,定位产品和企业商业价值的初期产品经理来讲,没有太大价值。

      不涉及到财务洞见,也不涉及到创新的偏好。这本书更重的实际还是资本逻辑。创新也只是一个边界条件而已。

    1. 远比另外一本医疗创新的书要好

      五星内容,五星书评,五星相关,可看。

    2. 那些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将会自己培训医生,因为我们的医学院并不能提供一些必要的培训。而那些“隶属于企业的医学院”则需要更少的时间就能使学生获得实践能力,同时也让学生获得相同的实践能力,也就是说在毕业生能够胜任医生工作的基础上使毕业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变得很小

      技师和医生一个道理 需要技术+实践,医院和企业培养,远好过医学院和专科大学培养

    3. 执业护士通过微型诊所负责我们日常性、程式化的疾病诊疗;协助型网络通过引导我们的生活行为帮助我们进行慢性病管理;分工协作型问题解决模式为我们处理仍然属于直觉医疗领域的疾病;增值服务模式诊所负责治疗那些已经被精确诊断的疾病;

      检修领域一样,需要分工,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下完成价值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