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Matching Annotations
  1. Dec 2022
  2. Sep 2022
    1. 第一遍完成后我们已经有了文章的大纲,第二遍就是要将文章中的「引用部分」,也就是「双向链接」部分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一遍,并将「双向链接」删除。 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用自己的话描述一遍,才能真正的掌握了这段「知识」,否则即使文章写出来也没有达到目的。

      这个倒是新的观点,之前自己一直都是直接引用,没太多想过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1. 互联网到底怎样才能赚钱呢?雷军的回答是互联网最厉害的是靠机器赚钱。当用户量达到一定规模,只要开着服务器就可以赚钱。而服务器贷款成本逐年下降,新增一个用户的编辑成本几乎是为零的。因为互联网带来了信息传播的便利性,口碑营销在互联网时代非常重要。互联网公司靠提供服务来挣钱,而软件公司靠卖产品来挣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前者是靠服务积累用户量,再靠向用户收取“小费”的方式,更看用户量的增长。而后者则是卖产品,收费的方式决定了业务不容易持续稳定增长。互联网的关键就是快,需要快速测试,快速获取用户的反馈, 快速调整上线。

      关于“服务”、“产品”两种赚钱的方式,涨了见识

    1. 我们需要进行合理的任务管理,利用工具达到更好的效果。目前我们敏捷组产品与设计小团队用的是飞书文档,它可以新建所需要的任务看板,清晰直观的看到此任务当前流转的阶段,任意拖拽方便快捷。

      这个协作方式值得参考,一直想做没做,但感觉不能太过细致

    1. 系统思维:让设计动起来
    2. 结构思维:复杂问题构建
    3. 本质思维:从表征看病因
    4. 常用的结构化方法:图表化:展现复杂问题的结构,帮助更全面的完善细节,也是我在整理信息是特别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其难点是在于要将问题拆解充分,最终每个单元格只有单一的「是与否」信息为最佳;模型化:将问题思考的过程提炼,帮助我们进行更全面的分析与思考,设计常用的分析模型如:用户体验地图、用户增长模型…公式化:找到核心变量及其影响关系,明确工作与结果的关系,对于数据结果导向的工作特别常用。

      结构化思考的形式,图表化、公式化最基础,模型化需要抽象总结,定期提炼。

    5. 问题本质探究的思考方式:问题溯源:不断追问 why (为什么) ,从根源解决问题,避免复现。追问的方法很简单,但很多时候是我们忘记问或问的不够深。审视目标:重新审视产品目标,明确现状与目标的差距在哪里,为什么?回到系统:把问题放回到它所处的系统中去重新思考,找到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核心因素。

      向上溯源思考方法,就好像一直在井里生活,试着站在井外或旁观者的角度,思考整个结构

    1. 当我阅读非虚构类内容时,我会试着写下具体的实验,可以让我将『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践。例如,我今天早上读了 Nick Winter 的 Motivation Hacker 中的一章,它让我想到每小时记录一次我的幸福感,从而更准确地认识我对事情的享受程度,而不是受制于峰终定律(peak-end effect

      分辨有用的信息,看内容能让我有什么具体行动

    1. 最近发现最好的办法就是坐下来冥想。心静下来之后,做事的动力自然就产生了。

      驯服自己的方法尝试

    1.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两个选项中徘徊──是去A公司还是B公司,是搬家还是不搬──但更好的办法是创造新的选项。

      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往往能获得出奇的效果

    1. 商业需求文档:BRD,Business Requirement Document市场需求文档:MRD,Market Requirement Document产品需求文档:PRD,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交互说明文档:DRD,Design Requirement Document设计规范文档:DGD,Design Guidline Document

      需求文档专业名词,平时接触比较多的PRD、BRD文档

    1. 在推送频率上对比了每日发送条数对用户体验和点击推送的影响,通过数据过去的数据发现每日5条推送可以满足我们推送的需求和用户体验的平衡。

      推送频次,5次,APPpush

    2. 我们应用在早上9点、中午12点、晚上21点的使用点击较高,可以考虑在这几个时间段去推送重点的内容。另外我发现周末10点使用会比平常9点较高,考虑周末大家休息会比较晚起床等因素,因此在周末的推送规则我就设置在10点左右进行。为了避免和其他应用卡在同一时间点推送,推送的时间不会卡的很准时,由程序自动设置在推送时间之后的5分钟左右进行发送。

      推送时间测试结果,可以参考

    1. 今天介绍一种新的的读书方法,是《The art of impossible》一书提到了 “五本书阅读法”:在某个领域内,你可以依次阅读一本俗易懂的畅销书、一本热门的技术科普书、一本领域内专家写作的书籍、一本知识全面的教科书和一本领域内最新的研究成果书籍。通过这样不断深入的学习,即可完整地了解某个领域。当然某个领域的书可以不限制在一本,如果你感兴趣,阅读更多也是很好的。

      阅读方法,如何进入一个新的领域

    2. 为了节省时间,我们要避免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浪费时间去辩论,试图说服认知不同的人,让他们接受自己的观点;在一些重复的事情上浪费时间,没有事情自动化或外包;把时间浪费在效用低,且无法复用的事情上;参与低效甚至有伤害性的社交应酬;没有保持充足的睡眠,健康地生活;在某件事情上,花费了超长的时间(边际效益递减);上面是简单的总结,作者在微博中,对没一点有了更明细的说明:微博链接:https://weibo.com/5339148412/M2JSemaIe

      第3点,感受尤为深刻,特别是自己对于感情上,明明知道是没有结果,但是还是一直在持续不断的投入感情,浪费时间、金钱

    3. 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中说的的「赞美和正能量,永远是世界上稀缺的资源」纳西姆·塔勒布讲过的世界上存在一些事情,风险很低,但很有可能带来高收益。我们要善于发现这些事情,比如参与早期投资,读书,和陌生人打招呼等等。

      都是可以去做的事情。读书、和陌生人打招呼

    4. 另一方面,体会在沟通中,我们只有理解了别人的思路,才能与他们交流,如果只顾反对,往往会陷入到不好的沟通氛围中。

      这一点挺重要,特别是在景栗工作期间,跟下属主管沟通的时候,对对方的观点会下意识持否定态度,带着情绪,后来试着冷静去了解对方的想法,再去沟通,会发现好很多。

    5. 东东枪老师在《文案的基本修养》这本书中说,应该包括以下五点:第一是澄清疑问。尤其是在工作刚开始的前半段,一定有问题就问。第二是分享材料。分享材料就是把你知道的故事、你想到的想法、你找到的跟话题有关的东西拿出来,与团队共享。第三叫聚焦思路。聚焦思路是确认共识的部分,即前文说到的,对于方向或 idea 的共识。第四叫相互启发。相互启发可以基于材料,也可以基于各自既有的想法。第五叫检验想法。这是头脑风暴完全不具备的功能。检验想法靠什么?就是靠互相审视、互相批评。"如果你是从事创意性的工作,我想这几句话常读读,会对工作有帮助。via. 东东枪《文案的基本修养》

      最深的一点是,共享,分享材料、分享看法、思路等,最后一步,就是要结果,检验想法,分享给大家了,那大家也不能白看,总得提出一些想法、批评之类,帮助来改进

    6. 无忌 是指不要去猜忌。无论是面对自己,还是面对他人。我们都期望能够做到坦诚。全然地接受自己,肯定自己的优点,也接受自己的缺点。在人际沟通中,合理地,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希望对方做的事,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猜忌上。

      这一点,我可以尝试下,特别是有事情可以合理、大方跟对方说吗,表达自己的情绪,无需遮遮掩掩的

    7. 叔本华说,当欲望不满足时,我们就感到痛苦;当欲望满足时,我们便觉得无聊。

      深有感触。特别在找对象这件事上,未能达到预期目的,感觉很失落,达到了反而会觉得很平常,与预期不一致,反而有种“始乱终弃”的感觉,“渣男”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