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1 Matching Annotations
  1. Apr 2021
    1. The more complex or valuable is whatever you’re trying to sell, the more important it is for you to build a world around that idea, where other people can walk in, explore, and hang out – without you having to be there with them the whole time. You need to build a world so rich and captivating that others will want to spend time in it, even if you’re not there. 

      你试图销售的东西越复杂或越有价值,你就越需要围绕这个想法建立一个世界,让其他人可以走进去,探索和闲逛——而不需要你一直在那里陪着他们。你需要建立一个丰富而迷人的世界,即使你不在那里,别人也会愿意花时间在那里。

    1. 《纽约时报》最近很火的一篇文章,作者总结了疫情以来的一个趋势:更多人选择离开稳定的(甚至是高收入的)工作,去冒一定的风险,追寻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因为YOLO(你只会活一次)。

    1. 英国作家和藏书家J. 罗杰斯·里斯(J. Rogers Rees)1886年出过一本《书蠹乐趣》(The Pleasures of a Bookworm),其中有一节叫“献辞的浪漫和现实”(The Romance and Reality of Dedications),开头便说:

      在“献辞”(dedication)中,我们能发现何种风流韵事以及欲盖弥彰?它往往是爱的标志,或是友谊的申明——不,它偶尔也带着悲伤和苦涩。老迪斯雷利(D’Israeli the elder)常常坦承自己总是从前言中拾欢集趣,同样我也得坦承,我时常通过仔细阅读作家的献辞,窥探他们的灵魂,以此获得更多的乐趣,而不是像作家们所希望的,关注他们的“作品”。

    1. 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和比较文学系教授浦安迪(Andrew H. Plaks)以其《<红楼梦>的原型与寓意》奠定自己在学术圈的地位,他的《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中国叙事:批评与理论》《中国叙事学》等也是汉学名作。在本书中,浦安迪召集了12位汉学家——德沃斯金、欧阳桢、韩南、何谷理、夏志清、高友工、李培瑞、林顺夫、黄金铭、芮效卫、王靖宇以及他自己来关注中国的传统叙事学。本书涉及的内容有中国的四大名著、《左传》《儒林外传》、六朝志怪等小说,探索中国传统叙事脉络。

      很多西方读者乃至今天的中国人都喜欢用西方的小说概念去理解中国的小说,并以这样的标准衡量中国小说,对西方人来说,无法恰切理解异域色彩,厌弃道德说教,觉得人物性格从头到尾都没有一点儿发展……如此等等,造成了阅读中国小说只是消遣的习惯。但是本书的作者们把西方的批评方法与以文化为根的批评理论区分开来,关注与西方大相径庭的中国叙事模式,探寻中国小说的诞生与兴起。

    1. 作为一位现居于东京的城市摄影师,Yoshinori Mizutani曾以他的摄影集《东京鹦鹉》而闻名。Mizutani意外地发现了这些40年前被人们从热带带来的绿色小鸟如今散落在城市上空的景象,深感兴趣的他用昼伏夜出的方式,借助闪光灯拍下了这些城市里极不寻常的绿色。

      《东京鹦鹉》之后,Mizutani又以城市鸟类为主题创作了一本摄影集《Hazon》,这一系列的影像则与上次的画风完全相反:全白的背景里,一群黑压压的鸟类栖息在城市上空的电线,看起来就像站满了黑色小鸟的五线谱。

      根据摄影师自己的介绍,创作这一系列作品的动机,源于他初次见到鸟群时的震惊和恐惧:这些鸟儿让他想起了希区柯克在《群鸟》中描绘的景象,所以他刻意选取了一张“密密麻麻聚集在一起的群鸟”作为封面,向读者传达自己关于“入侵物种”的黑暗幻想。

    1. 在2002年的丹麦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中,来自哥本哈根的艺术家Tove Storch,呈现了一场以“ Reading Blue”为主题的演出:二十位表演者五人一行地坐在一起,同时阅读着手上的书籍,但是,这些书籍上并没有文字,而是二十多种各不相同的蓝色。

      表演者们按照自己的阅读节奏各自翻阅着这些蓝色书页,他们不发一言所产生的沉浸氛围,也让每一个人的阅读,转化成了一种可以与周围的人们共享的,有关阅读的审美体验。 作为一位以将钢材和丝绸等材料结合而闻名的雕塑家,Storch希望通过创作来探索二维材料的三维属性。

      除了邀请表演者进行阅读,艺术家还在于哥本哈根的Nils Stærk画廊,将这些蓝色书籍放置在她以往的雕塑作品上结合展出,让观者更近距离地“阅读蓝色”。2002年,她又分别在纽约和巴西办展,邀请当地的人们欣赏这些无字作品。随着展现形式的不断变化,这场“Reading Blue”已经突破了单纯的雕塑,艺术家本人也将这一系列表演,视为自己一直以来的雕塑创作的自然延伸。

    1. 2017年,受到韦斯·安德森《布达佩斯大饭店》中那些美丽风景的启发,来自纽约布鲁克林的摄影师Wally Koval,和未婚妻Amanda一起陆续去往巴黎、布达佩斯、伊斯坦布尔等地区旅行,试图在现实中寻找带有韦斯·安德森电影画面感的地方。

      他们把自己在网络和现实中找到的地方放到在Instagram自创的“Accidentally Wes Anderson”账号上,同时接受世界各地网友的投稿。截至如今,这个账号已经吸引了近150万粉丝的关注。

      从建于1880年、历经百年而不衰的罗马剧院,到墙壁和家具都被大红色天鹅绒包裹的意大利酒店,从日本长岛温泉区的巨型白色过山车,到冰岛雷克雅未克湖边红白相间的小木屋,这些可以被Wally发现的地方也许名气并不大,但它们都意外地与韦斯·安德森的镜头里那些对称、复古、梦幻的画面如出一辙,“有一些东西没办法真正说出来,但当你看到它的时候,你知道它是完美契合的。”

      为了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地方,去年底,Wally将账号里发过的的200多个地方整理成了同名摄影书“Accidentally Wes Anderson”,还在书中深入挖掘了每个地方背后的历史和故事。

      当然,韦斯·安德森本人相当欣赏这本完全展现他美学风格的摄影集,他说,“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图像集,一本特别诱人的旅游指南”,这句话还被放到了前言里。也有人说,这本书就像一个“去过却未曾发现”的美丽补丁,甚至有人开始按照Wally的指南,亲自去探索这些明明是现实、却像梦一样美的地方。

    1. 英国设计师 Joe Rudi Pielichaty 从 2008 年开始收集不同的天空。当时,在读书的他因为心情忧郁和焦虑,渐渐爱上了浏览报纸旅游版上的天空剪影,借此实现一种心灵上的逃离。喜欢天空的他,还剪切下了各种形状的天空“碎片”作为收藏纪念,用来提醒自己乌云背后总有晴天。

      2016年,Pielichaty接受意大利小型出版机构“十六分之一(Un Sedicesimo)”的邀请,将自己收藏的那些照片整理成一本名为“Blue Skies”的彩色画册。这家出版社每次都会邀请一位艺术家进行共16页的画册创作,所以,这本天空画册也是刚好16页。

      在这本“Blue Skies”里,除了自己收集到的天空碎片之外,Pielichaty还特地在每一张剪影下面,将自己与这片天空之间的距离标注了出来——不过,由于那些天空所在的准确位置未知,所以实际计算的数值,其实是那些城市对应的国家首都与Pielichaty的现居地诺丁汉之间的距离。

      在书的封底,Pielichaty还特地引用了19世纪以描绘云朵和风景而闻名的英国画家John Constable的一段话,“天空应该是一幅画作的有效部分。如果天空不是主调,不是情感的主要器官,就很难评价风景画的高低。”如果你在某个普通的下午,一个人独自走进书店,偶然发现了这本关于天空的小小纪念册,一定也是一件同样愉快的事。

    1. 唐娜·哈拉维(Donna J Haraway)1985年发表的后人文主义文章如今可能已经过时了,但它所提出的超越传统界限理解人类身份的理由,在今天仍然具有惊人的力量。

      唐娜·哈拉维反对简单的自然与人为的二元论,甚至反对任何事物都可以用这种简单的方式来分类的想法,对性别、政治或整个社会的本质主义观点进行了精辟的驳斥。这是一部影响巨大的文本,其遗产至今仍影响着人们。

    1. 前Kotaku记者杰森 ·施莱尔(Jason Schreier)以揭露游戏界的内幕而闻名,包括拉开大西洋两岸最大开发商的压迫性工作和数月的漫长工作时间(被称为 “紧缩”)的帷幕。

      《血汗与像素:电子游戏制造背后的胜利和动荡的故事》深入探讨了过去几十年中最重要的一些游戏,从《巫师3》和《命运》到《星露谷物语》和《铲子骑士》。通过对这些游戏变为现实的开发人员进行广泛的采访,他们往往面临着紧迫的时间压力、资金问题、员工管理不善,以及更多地狱般的故事,施莱尔向我们展示了我们最喜爱的游戏,能够面世是多么的神奇。

    1. 如果这一切听起来有点严肃,你可能会想看一看《即将到来》。来自美国科学家凯莉·韦纳斯史密斯和她的丈夫漫画家扎克·韦纳斯史密斯的共同合作,后者是优秀的科普漫画SMBC(周六早间谷物早餐)的创作者。

      正如书名所暗示的那样,这是一本关于新技术和发展中技术的幽默书,从荒诞不经到惊心动魄,所有这些都是SMBC标志性的漫画风格。谁说学术书籍不能有漂亮的配图?

    1. 这本《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描绘了当今科技界大名鼎鼎的人物的命运。它探讨了谷歌的搜索引擎产品是如何成为一个庞大的科技集团的发源地的,Facebook是如何主宰社交媒体,并成长为收购大批竞争对手的,以及为什么亚马逊等公司继续对在线零售业有如此强大的控制力。

      斯科特·加洛韦(Scott Galloway)对这些强大的公司提出了尖锐的问题,这些公司占据了我们日常使用的设备、手机、服务和搜索引擎,无时无刻不在出现,质疑他们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以及他们是否应该留在那里。

    1. 《获取技术》是你解决最大的技术问题的切入点。《获取技术》提供了20节 “浸入式课程”,内容涉及自动驾驶汽车、纳米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确保当你的科技界和工程师朋友们开始谈论当今最重要的科技趋势时,你不会感到一头雾水。

    1. 珍妮·奥德尔(Jenny Odell)的这本书并不是关于放松或正念,而是必须从无休止的信息流和社交媒体的分心世界中脱离出来,以便重新更自觉地与周围的世界接触。

      《如何无所作为》既是一本自然主义指南,也是一本行动主义指南,从科技自由主义的宏伟目标(向彼得·蒂尔致敬)到隐士和自然主义者的谦逊,甚至是行为艺术家对我们经常发现自己投入的商业社会的质疑,都有所涉及。总的来说是一幅复杂的图景,我们的政治、技术和环境景观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让这本书成为你不应该随意翻翻的一本书。

    1. 马克斯·泰格马克的里程碑式著作《生命3.0: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人类》探讨了当今人工智能系统背后的方法论,以及人工智能从长远来看对人类的影响。

      虽然距离智能语音助手接管世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已经开始依靠人工智能系统来筛选工作申请、解读大量数据、驾驶我们的汽车,以及决定我们每天看什么新闻,而这仅仅是个开始。泰格马克为我们的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的结果,有好的,也有坏的,并对那些对人工智能过于乐观的人提出了严厉的警告。

    1. 10 best non-fiction books on technology, design, and the future

      10本关于科技、设计、未来的非虚构类书籍

      本文的书单将为你介绍当今最好的十本非虚构类书籍,涵盖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控制论和其他令人振奋的主题领域的进步,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它们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这些书结合了对软件设计、数字行为以及推动当今科技经济发展的目标的精辟分析,将丰富你对周围世界的理解,甚至意味着理解一些难以接受的东西。

      这些书中有些是比较推测性的,涉及到赛博格(半人半机器)的概念,或可能不应该被开发的未来主义技术。另一些则更多的是关于当今最大的科技公司的崛起、家中简单的消费类小工具的设计,或者电子游戏实际上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一位技术专家令人难忘地称电子游戏为 “艺术与科学的碰撞”。

    1. 美国宣布从阿富汗撤军以后,连篇累牍的媒体文章都在讨论美国的外交、战争政策。从早年的门罗主义,到二战后的全球警察,美国在过去 70 年不停地被卷入局部战争,以至于就像新闻周刊这篇文章标题说的那样,Forever Wars,永久战争,似乎才是美国的常态。

      这篇文章来自于 4 月 13 日出版的新书 The Generals Have No Clothes: The Untold Story of Our Endless Wars。作者 William Arkin 是美国资深的军事记者,当过兵,也给美国国防部、CIA 等机构做过参谋。

      Arkin 想要强调的是,进入 21 世纪以后,美国战争形态发生了变化,主动出击、精准定点打击、小范围行动、高科技技术引入,让战争的范围缩小,却也延长了战争的形态和时间。最终,这些东西构成了一个政治体制之外的战争机器,以至于它超出了任何一个人的掌控。

    1. 音乐杂志 Pitchfork 的这篇文章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了这个故事。他的观点是,City Pop 大致代表了一种怀旧,认为日本、东方、以及 City Pop 本身都是 1980 年代的美好象征。作者引用了学者发明的一个词,技术东方主义,Techno-Orientalism,说日本代表了资本主义的一种新方向。

    1. 2021年索尼世界摄影大赛(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专业组获奖名次公布,其中也诞生了本年度的最佳摄影师。专业奖项被分成建筑与设计、创意、纪实、环境、景观、作品集、运动、静物、自然这几个类别。

      翻开这本“相簿”,穿越到地球另一个角落

    1. 来自德国明斯特大学、哥廷根大学的研究者们探索出了一条用乐高积木搭建显微镜的方法,只需另找一个 iPhone5 级别的手机主摄像头就可以实现。

      经过测算,「手搓」一台乐高显微镜花费的成本只需要 102 欧元(约 800 元人民币),如果你不是淘宝买,而是直接拆旧手机上的摄像头还会更便宜。

      作者们还强调了一点意义:显微镜是众多科学领域的必要工具,但由于成本等因素,显微镜的使用在教学课堂上是受限的。这项小发明或许可以让人们更多地去接触科学探索。

    1. 来自德国明斯特大学、哥廷根大学的研究者们探索出了一条用乐高积木搭建显微镜的方法,只需另找一个 iPhone5 级别的手机主摄像头就可以实现。

      经过测算,「手搓」一台乐高显微镜花费的成本只需要 102 欧元(约 800 元人民币),如果你不是淘宝买,而是直接拆旧手机上的摄像头还会更便宜。

      作者们还强调了一点意义:显微镜是众多科学领域的必要工具,但由于成本等因素,显微镜的使用在教学课堂上是受限的。这项小发明或许可以让人们更多地去接触科学探索。

    1. 主角是“文明的火种”——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的基石之作,这本书讲述了这些人类科学的伟大经典如何跨域地域、信仰、战争、技术的重重障碍得以在人类文明史上薪火相传的惊险旅程。

    1. “这是一本非常优雅的研究笔记,记录了两位意大利学者在一个极小的岛国基里巴斯的观察和研究。它有极为漂亮的插图,非常清晰的视觉引导,恰到好处的内容密度,阅读起来很轻松,但是内容却非常扎实。基里巴斯属于英联邦,有现代文明,但是生活的很多方面几近原始社会。这是一个微妙的观察视角,可以把这个岛当做整个人类群体的一个模型,关于生存本身、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关于入侵,关于象征着湮灭一切的海平面上升。这本书没有答案,但是却引发很多思考。”

    1. 在2003年搬到北威尔士之前,汤姆·伍德 (Tom Wood) 已经为利物浦附近的居民拍摄了近30年的照片。在这两卷书中,伍德展示了从他的档案中精心编辑的照片,这些档案中充满了男人和女人生活的艺术编年史。

      尽管这些图片并没有按时间顺序排列,但《男人和女人》最终还是成为了一本充满历史的书,展现了利物浦从过去的工业时代转型的过程。

      他从未离开过他的相机,不断在不同的格式和摄影风格、彩色和黑白之间切换,这位摄影爱好者(伍德在当地广为人知,这是他与斯泰德尔合著的最后一本书的书名)很容易将陌生人的照片与家人和朋友的肖像混合在一起。

    1. 这本豪华的插画书汇集了世界上最著名的 LV行李箱拥有者的故事。行李箱的主人们,谁会在 LV 行李箱中放 70 双定制的 Ferragamo 鞋?谁又在巴黎丽兹酒店的一只旅行箱中发现了传世名作的原稿?

      这些故事从蒸汽时代就开始讲起,一直讲到现在,而他们的主角是名流贵族,演员、摇滚明星、艺术家,比如葛丽泰·嘉宝、海明威、老佛爷 Karl Lagerfeld、麦当娜等等。

      约 50 位旅行者齐聚一堂,讲着自己的生活趣事、旅行癖好。

      全书以插画的形式呈现,插画作者是 Pierre Le-Tan,他从 1968 年开始就是《纽约客》的插画师,并多次在不同城市举办个人回顾展览。

      而巴黎作家 Bertil Scali 担任本书的作者,他曾在创刊于 1949 年的法国老牌杂志《巴黎竞赛》(Paris Match)供职多年,并出版了小说 Villa Windsor,Hitler, My Neighbor: Memoirs of a Jewish Childhood 等。

    1. “时尚之眼”(Fashion Eye)系列,每本影集会由一位时尚摄影师创作,用私人化的镜头语言去解读不同城市、地区或某个时代的魅力。

      比如 2021 年春季新填的两册《京都》和《诺曼底》,还有以路线命名的《丝绸之路》《东方快车》。

      你可以把这个系列看作是摄影师世界之旅的创作展,也可以把他们当成与你同行的旅伴,共同浏览都市街头、自然风光、人文图景和当地生活。

    1. “城市指南”系列(The City Guides Collection)可以说是威登最早创立、也最有影响力的一个系列,系列中每本小巧的精装指南都容纳着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看点。

      它就像一个轻便的笔记本,当你去往一个陌生城市准备游荡,便可以随意地把它揣进包里、翻阅。

      LV 在每一册指南中,都会“当地人”作为推荐嘉宾。他们是媒体人、作家、企业家或其他领域的创意人士,以居住者的身份为即将爱上这座城市的旅行者做从奢华酒店、高级餐厅、博物馆,到街头酒馆、古董商店等的周到推荐。

      这个系列其实很照顾初次到访的旅行者,除了常规的推荐,还会在目录中列出不同主题,比如,“24 小时城市”版块是如何在一天之内逛完城市的精华之处,“夜生活”则介绍了当地的爵士俱乐部、电子乐地下舞厅,“观景路线”是如何用步行享受某个区域的城市风景。

    1. 数字时代,电子设备已经占据了人们的大部分阅读时间。纸质阅读日渐式微,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也在逐渐向适应屏幕阅读转化。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面对数字媒介和传统媒介这两种阅读方式,我们应如何应对?下一代人从小就深受数字媒介的侵染,这是否会影响他们的专注力和深度阅读的能力?儿童应如何整合大脑的深度学习过程,从而提高专注力和阅读能力?在作者看来,新的阅读方式给我们带来困境和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发展的契机。数字阅读的影响不全是负面的。相反,适应了这种阅读方式的大脑将具有极强的处理繁杂信息的能力,这是传统阅读模式下的大脑所不具备的。

    1. 由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芝加哥大学、密歇根大学、华盛顿大学、多伦多大学等世界知名高等学府的54名资深学者撰写述评,62个大事件包括文艺复兴、黑死病、明朝崛起、一战、二战、西班牙无敌舰队、科学革命、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时代等,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兼具趣味性与学术性。

    1. 我们何以能够研究我们的大脑?有人说:“你无法用黄油做的刀来切黄油。”现在可以对大脑进行扫描,但对观察到的结果需要详尽的解释。以视觉为例,至少有30个不同的脑区参与视觉体验。“这有点像管弦乐队中不同的乐器,或是一种包含有非常复杂的配料的高级食谱。每个脑区确实有其自身特殊的功能,但每个脑区都参与整体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大于每个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这个整体就是那一瞬间的意识体验。”

      本书采用了一个有趣的结构,作者苏珊·格林菲尔德是牛津大学林肯学院高级研究员。从早上醒来,外出遛狗,到办公室工作,夜里做梦,作者探索了我们的日常经验是如何被转化为细胞、分子和化学信号的,并由此探究了大脑如何塑造我们的独特自我这一永恒的谜题。

    1. 《鸟鸣时节》按月份排序,用优美、灵动的文笔依次介绍了一年当中有代表性的247种鸟类,其中200种在中国也有分布。它鼓励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聆听四季之歌,重建与自然的联系。2月,成群结队的太平鸟可以在最没指望的地方找出浆果,然后乌泱泱地挤在树上。4月,一道钴蓝色的闪电划过农家庭院,与之相伴的是一阵热情的呢喃。这只能说明一件事:家燕从南非回来了。6月,欧夜鹰像外星登陆艇一样发出奇怪的“嚓嚓”声......

    1. 狄更斯很喜欢深红色的香叶天竺葵,丘吉尔的泥瓦技术娴熟,哈代是个狂热的种树者,罗尔德·达尔创作《詹姆斯与大仙桃》的灵感源自他花园里的果树,毕翠克丝·波特笔下的彼得兔、水鸭杰迈玛、小老鼠塞缪尔的活动场所就在她居住的丘顶农场……

      本书结合实地走访,呈现了英国20位世界级作家的花园生活,以及他们的写作与花园之间的紧密联系。从沃尔特·司各特童话般的苏格兰城堡,到鲁伯特·布鲁克在剑桥河边的田园生活;从弗吉尼亚·伍尔夫在苏塞克斯郡的小屋,到毕翠克丝·波特在湖区的丘顶农场,每一座花园都揭示了我们所熟知的作家鲜为人知的一面,进而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和作品。

      对作家而言,花园是一个庇护所,一个让幻想飞翔的地方。弗吉尼亚·伍尔夫在《邱园记事》《达洛维夫人》等作品中,都描写了她所熟知的花园。阿加莎·克里斯蒂几乎毫无掩饰地将其挚爱的格林威花园,作为好几部侦探小说的故事发生地。

      书中丰富的图片让我们饱览作家花园的各个角落,仿佛身临其境。徜徉其间,也许能感受到萦绕其间的“作家的精神”。

    1. 作者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年近六十才开始写作,一生创作了九部长篇小说。1979年,她凭借《离岸》获得了布克奖。这部《早春》也曾入围布克奖短名单。和早期的作品大都从自身出发,带有自传性质不同,《早春》的故事发生在十月革命前夕的俄国,莫斯科的一个印刷厂老板弗兰克的妻子内莉突然离开了家,抛弃了他们的三个孩子,这使得弗兰克的生活在大变革来临前就提早陷入了混乱,面对生活、革命、身份,他都显现出了忧虑和茫然。

      《星期日泰晤士报》评论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的写作时说,她笔下的人物在对话中满是不合逻辑的推论,论述起爱情与宗教来总说不到点子上,就像人们真实的交流。在她那些作品中,所有的群体都栩栩如生,就像职掌记录的天使全知全见,将人们的抱负与懊悔仔细地记录下来。《伦敦书评》则在评论《早春》时说,作者像变魔术一般,将这座正在稀里糊涂地经历巨变的城市创造了出来,笔下满是生动且惊人的细节:有着肮脏的地下作坊的狭窄后街;拥挤的市场和火车站;供商人喝茶和伏特加的喧闹的俱乐部;被碎冰和垃圾堵塞的浩瀚的黑色河流。

    1. 同为犹太作者,以色列插画师、漫画家阿萨夫·哈努卡被视为漫画《鼠族》的作者阿特·施皮尔格尔曼的“接班人”。《现实主义者》是哈努卡的自传漫画作品集,来源于他在以色列报纸The Calcalist上的每周创作,他以另类、有时甚至超现实的幽默记录了他在特拉维夫的日常生活。

      在那里,哈努卡一家人过着危机四伏的日子,人们经常谈论战争,新闻里时不时播报哪里又发生了爆炸,避难演习成为常态,因为恐怖袭击随时可能发生。就连“光明节”“普林节”“安息日”“逾越节”这些特殊的日子,也可能充满波折和“磨难”。这样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遥远和陌生的,但更多时候,哈努卡的日子又和我们没什么两样,他的故事从房东突然决定卖房,一家人不得不被迫搬离出租屋开始,面对房贷压力、灵感枯竭、家庭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哈努卡在生活中扮演的就是一个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幻想破灭的平民、缴械投降的丈夫、焦虑不堪的父亲、社交恐惧的普通人,一个自我怀疑的艺术家。哈努卡用一种精妙的视角打量这个世界,离经叛道、苦中作乐。

    1. 有关西南联大的著述汗牛充栋,但多集中在昆明8年,对于联大前身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及其西迁,缺乏详实研究。本书发掘了散落于回忆录、档案、地方文史和民国报刊中的相关史料,辅以当事人及后代的采访,以较高分辨率还原了历史现场,对临大始末及湘黔滇旅行团沿途故事的爬梳尤其细致、真切,同时采用严格非虚构标准:每一历史细节皆标注出处。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作一部西南联大前传。

      本书最特别处,是作者切入历史的方式:他徒步为主,重走了湘黔滇旅行团的西迁之路。恰如《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作者易社强在本书序言中所写:“去亲眼看看那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仍是对阅读史料的无价补充……借助这些,你得以重新想象一段历史。”在书中,历史与现实双线叙事,不断切换、交织、互文,那条1600公里老路层层叠叠的历史,以及走在路上的中国流亡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在“寻路之年”这个大背景下一点点被讲述出来。

    1. “逛美术馆”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这本书抛出了十个与美术馆的话题,探讨了美术馆与中国当代艺术、与城市、与公众的互动关系。更难得的是,这本书并没有止于对美术馆的艺术功能、社会功能的常规谈论,而是突破了“展览中心”的视角,多维度地看待美术馆的公共价值和存在意义。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逛美术馆”不是为了看展览,而是为了享受一顿早餐,或者在阅读角里读一本书,然后离开,去上班。

    1. 博物馆作为一个超级文化传播场所,已经从自上而下的说教模式向自下而上的参与式模式构建全新的学习体验,现今的文化场所应该反思和改进相关的工作流程和思维,从一开始的策展中就把观众的参与考虑进去,这不仅强化了博物馆本身的体验,也强化了自身的博物馆品牌。

    1. 这本书聚焦艺术工作中的社会转向,系统全面地梳理和评判了“参与式艺术”的历史与实践经验。包括现代艺术史上发生在公共领域的参与式事件,到1990年代以来的十余年间,在不同体制与社会环境之下,当代艺术如何进入白盒子之外的社会场景,联合公众展开行动,以及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的观点交锋,隐藏在理念、方法和实践中的陷阱……在我们把艺术视作社会介入和社区营造的一股有生力量时,闲来翻翻也能有所启发。

    1. 读过后才发现,这书并非单纯的历史记录,而是秋元雄史凭借他“直岛计划推手”的关键身份,生动揭露了计划背后的“地区再生×企业行销×艺术实验”三大经验。秋元先生以参与直岛诞生的一员身份,述说直岛从一座破旧离岛成为享誉国际的艺术圣地的历程。创造与新生,在推旧和立新中,艰辛实现。

    1. 放眼全球,以艺术的方式推进地域创生的案例中,越后妻有三年展无疑是最重要的案例之一。本书是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的发起人、总策划人北川先生所著,高度提炼了策划、营造工作中的经验。分为“作品篇”和“营造篇”。

      其中,作品篇介绍了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的关系,艺术如何发现地方、活化旧事物创造新价值,艺术如何促成超越地方、世代、领域的协同合作,也包含公共设施的艺术化,生活艺术等方面的介绍。

      最为可贵的是,本书的“资料篇”详细介绍了大地艺术祭的历史背景、策划过程、实践方法、主协办方、参与人数、策划成本、门票收入等数据。对从业者具有重大参考意义。

    1. 地区营造从活动到事业必备的思考、实践和技巧。近来年,越来越多人开始关「地方创生」;也越来越多人主动尝试地方产业的经营与创新。不过,该怎么企划与执行?如何在坚持理想下,不靠补助也能赚取所需的成本与利润,木下齐集结了自己经验中失败与成功,特别针对地方创生活动里,「个人」如何提升能力与成长,提出精辟的见解。

    1. 这是一本没有什么很高深理论,通篇的犀利观点,且充满从实践中反思后讲出大实话的书。在读这本书之前就耳闻木下齐说过的“没法为地方赚钱的营造计划都是耍流氓”这样让人大跌眼镜的论调。

      全书一开始就在吐槽日本的很多地方创生策略,是“一开始就选错了项目”,比起到处参访,只了解了2个小时,就决定”我们也做这样的项目“吧,不如考虑什么是“别的地方没有,只有我们这里能做的项目“。在谈到人的时候,木下齐又提出看到”在地的个体力量“,“是要继续不负责任的100个人的群体决策,还是重视那一个人的行动者。”类似这样讨论贯穿全书,有许多理念与实践的互搏,十分过瘾。

      对于践行者来说,可能这本书能带来一些思辨的推力。

    1. 走进社区时,我们带着一颗怎样的“初心”?“动机”是什么?给予的“支持”是什么?所坚持的“正道”又是什么?真的能借此培养对方的“心根”吗?社区营造只是改变的触发点,它的关键在于激发在地人“共建美好家园”的心,这颗心会指引着大家自然地走向长期的思考和行动。不然,我们带进去的“资源”,很快也会随着我们的离开而离开;再多的“道具”,也将随着时间流逝而消耗殆尽;而“方法”、“形式”不过是昙花一现的热闹。

    1. 居住是个紧迫的问题吗?预计2050年70%全球人口都将生活在城市,届时,我们将住在哪里?如何体面的居住?带着这些对于每个人都要伴随终身的思考题,我们不妨看看IKEA创新实验室Space10 怎么说。在这份研究报告中 Space10 提出,共同居住co-living或是一种出路。他们详实的介绍了共居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可能的变化,并系统梳理了现代共居的不同模式,在生动的案例故事及各方人物访谈中,或对当下中国市场的居住带来一些思考与借鉴。

    1. 这是一本国内较早对国际儿童友好城市理念进行介绍的译著。用西方的生动案例揭示了联合国儿童友好城市倡议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和建构策略。儿童友好城市倡议本质上是为化解世界城市化与儿童发展之间矛盾的一副解药。

    1. 本书以社会治理及自组织过程为理论视角,从本土社区营造案例入手,分析和提炼社区营造的实务方法与流程,发现在社区营造过程中存在三个“社造化”,即“社区社造化”、“组织社造化”、“行政社造化”,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三个“社造化”的实现流程,并探讨在本土社区营造过程中多元力量共同营造的协作模型。

    1. 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变革时代。过去几十年我们见证了技术进步推动下人类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增长,而真正改变生产关系的技术——区块链,正在爆发的前夜。我特别推荐公益伙伴们阅读这本书,它不是一本技术读物,而是从商业与社会思维的层面深度解读区块链的内在价值,描绘它将带来的颠覆性的改变。追求公平、致力于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公益行业,怎能不了解区块链?

    1. 这是一本写给将探寻目光投向地平线以外更远处的未来社区领导者的书。编者邀请了哲学家、作家、学者和领导者,从不同角度讨论“社区”这一议题。从社区演进,社区价值,社区创建,新科技对社区的影响到全球化社区,他们精辟的见解,给读者以新视野、新思维和新启示。

    1. 知来路方能识归途。在广袤的宇宙中人的生命极其短暂而渺小,是什么塑造了今天的环境、气候、文化和人的生存状态,地理显然是一个重要的维度。从陨石的撞击、地壳的运动到奔流向海的大江大河,以有限的阅读理解无限的宇宙,《这里是中国》给出了一个切口。

    1. 当规划、建筑、景观设计的专业壁垒越来越高,当设计逐渐演变成为甲方服务而缺少考虑真实生活的体验和人的感受,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于城市空间有了回归生命和生活本质的思考。作者努力构建一种语言,让非专业的人有能力设计出独具个性的生活环境。从乡村城镇、到街道和建筑组团、再到个体建筑,作者认为城市空间是不断发展的生命体,书中梳理当下城市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不同指向,特别是从空间设计的视角帮助问题的解决。

      回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在权力资本主导下的城市快速发展背景下,能感受到作者想要做出的种种努力,虽然书中的部分内容有些“理想主义”,但是书中提出的基本空间模型总是能在富有人情味的城市空间中找到呼应。

    1. 本书是这位著名社会学家的第二十本著作,可以视作是其有关我们如何被城市设计所塑造的思想总结。何为城市?作者选择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可凸显其思想核心的定义:他写道,城市就是“一个人类居住的地方,适合陌生人在这里碰面”。

      对于作者来说,“结识陌生人”是一项公民义务,因为任何现代城市文明都建基于此。因此,衡量城市规划好坏的标准在作者看来就在于我们身边的建成环境是否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加这些机会,并进而让我们成为更好的公民。可是身处还未摆脱疫情阴影的当下,封闭式社区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城市模式,开放城市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即使它可以容忍差异并促进平等,使人们摆脱陈规和习惯的束缚,从而创造一个丰富经验和滋养人性的领域。我们不得不再一次面对“当今城市的伦理问题”,城市规划“应该代表现实社会?还是应该想办法去改变社会”?

    1. 现代建筑师似乎总是忽略了使用建筑的主体“人”,对Jan Gehl来说,建筑之间的公共空间,以及空间中人的行为和活动才是最重要。如何设计一个舒适的公共空间,如何吸引人来使用,并促成人们之间的交流,应该列为建筑师设计时所考虑的首要问题。

    1. “如果不做规划,就准备好失败”。什么是规划?什么是好的规划?规划师应具备哪些核心技能与特征?作者结合美国城市发展和规划师的职业实践展开,并将重心放在了社区层面,强调了城市规划处理和解决社区地方性议题的重要性,为今天日益走向城市更新和社区发展的中国规划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1. 2010年在墨西哥一处海滩散步时,凯文·斯特罗姆(Kevin Systrom)听女友说在使用他新开发的照片分享应用时遇到了一个问题——她用自己的手机拍出的照片不够好。回到酒店,斯特罗姆编写了一个快速解决方案:一个能把随手拍出来的普通照片变时髦的滤镜。他把这个滤镜加到一张抓拍的照片上——一个墨西哥玉米卷摊旁的一只狗狗。这是上传到后来这个改叫“Instagram”的应用上的第一张照片。有了10亿用户后,使用这个滤镜的照片已经无处不在。

      那些挖到金矿的书呆子们的故事让人们一窥硅谷的离奇之处。一开始,斯特罗姆和他的联合创始人迈克·克里格(Mike Krieger)在露营途中用笔记本电脑修补错误,他们还接到了贾斯汀·比伯的电话,因为他忘了密码。后来,在把Instagram卖给Facebook的讨价还价中,一场关键的谈判在扎克伯格大宅的烧烤会上进行,这位Facebook的创始人一边烤肉,一边吹嘘说这是他自己打来的肉,虽然他不确定到底是鹿肉还是野猪肉。斯特罗姆前往梵蒂冈说服教皇方济各(@franciscus)开设账号,这位终极意见领袖最后同意了。

      这笔在当时难以想象的价值10亿美元的交易后来变了味。书中写道,在Facebook,“每一个行为……都源于对增长的虔诚痴迷”。作者不偏不倚,但相比和Facebook高层的关系,她似乎和Instagram的创始人走得更近些。新主人让Instagram刊登广告并赚钱,而一些早期员工原本想要建立“一个围绕欣赏艺术和创造力而打造的社区……结果却发觉自己盖了个购物中心”。斯特罗姆是个完美主义者,最初他会监督Instagram上的每个广告,还亲自编辑过一条,好让薯条看起来更脆。但在Facebook的人看来,他矫情又自命不凡。

      Instagram的一位高管抱怨说,随着Instagram越来越大、越来越酷,Facebook开始表现得“像个姐姐,想把你打扮好了去派对,但又不想让你比她更漂亮” 。扎克伯格限制了Instagram的员工人数。他甚至因为它的新视频应用IGTV的logo有点像Facebook Messenger而生气。就这么过了六年之后,2018年斯特罗姆和克里格双双辞职。

      在这个商业故事里还有几条支线。一个是Instagram如何模糊了个人分享和广告促销之间的界限。说唱歌手史努比·狗狗(Snoop Dogg)在2011年1月上传了一张自己喝着新品饮料Blast的照片,配文说“Blast爽翻天”,这可能是Instagram上发布的第一条付费帖文。至少在新冠爆发之前,金·卡戴珊向她的1.57亿粉丝发一条帖文能赚100万美元;超过二亿用户的粉丝数达到五万人以上,足以作为“人形广告牌”谋生。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表示,网红们在有偿发帖时应该声明。他们通常都不会。另一条支线是人们用来记录生活的应用如何变成了一个决定他们怎么生活的应用。

    1. 在大多数外国人眼里,中国是现代化、都市化的。闪亮的摩天大楼鳞次栉比。舒适的高速铁路风驰电掣。如果你只去过北京、上海或深圳,可能会认定中国已经是一个富裕国家。然而,还有另外一个中国:那些贫穷的农村,几乎不为外人所见,尤其是在新冠疫情让旅行变得极不便利之时。在那里,厕所可能就是在地上挖出的坑,昏暗之中难以找到。女人们有时要敲碎河面的冰块才能手洗衣服。在许多村子里,大部分成年劳动力都已流向城市,在那里砌砖、送包裹,只能偶尔回来看看自己的孩子。“长时间离家的日子太难过了。”河北一名外来工人说。

      斯坦福大学的斯科特·罗泽尔(Scott Rozelle)和加州的研究人员娜塔莉·黑尔(Natalie Hell)认为,在这些村庄中正酝酿着一场危机,可能会成为中国实现习近平共同繁荣梦想的绊脚石。三分之二的中国儿童来自农村,原因之一是农村家庭比城市家庭生养更多子女。而作为中国未来的劳动力,农村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着实堪忧。

      目前70%的中国劳动力都是非技术型的。他们能从事重复性的工厂工作,但随着工资上涨,这些工作将转移到越南等较贫穷的国家。为了摆脱经济学家所说的“中等收入陷阱”,中国需要迅速提高国民的技能,让他们能够胜任更复杂的工作。然而,中国工人的受教育程度远远低于墨西哥、土耳其和南非等其他中等收入国家,同时也低于台湾和韩国等后来发达起来的地区在生活水平尚未超过现在的中国之时工人的受教育水平。

    1. 蒂莫西·费里斯(Tim Ferris)在《每周工作四小时》一书中,提出“新贵”的概念——新贵阶层不以积累经济资本为标准,而提倡以时间与移动为货币,主导自己的生活方式设计。事实上,我们都拥有为自己量身定制生活方式的权利。但是,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1. 如果连剪刀和胶水也不想碰,那还有更简洁的方法等着你。只要一支笔就够了。涂抹诗(balckout poerty)带你找回儿时乱涂乱画艺术创作的快乐。

      Austin Kleon 就此提出创作的万能公式:报纸+马克笔=诗歌。只需要拿出一张废弃的报纸,用马克笔涂黑不想要的内容,剩余的空白部分就可以组成一首诗。他的这本诗集在当年也算是红极一时的畅销书。

    1. 以声音闻名的影像诗之一是《拉撒路夫人》(Lady Lazarus)。这是桑德拉·拉希尔(Sandra Lahire)为了纪念美国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在 1991 年制作的与其诗歌作品同名的影像诗,其中摘录了普拉斯生前最后一次采访及其本人的诗歌朗诵。

    1. 以声音闻名的影像诗之一是《拉撒路夫人》(Lady Lazarus)。这是桑德拉·拉希尔(Sandra Lahire)为了纪念美国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在 1991 年制作的与其诗歌作品同名的影像诗,其中摘录了普拉斯生前最后一次采访及其本人的诗歌朗诵。

    1. 影像诗(video poetry)也被称为录影诗、电影诗、银幕诗,是透过摄影的影像、声音,搭配文字,以传达诗意的作品。

      最早的影像诗可以追溯到 1978 年,加拿大诗人 Tom Konyves 的 10 分钟的作品《与战同悲》(Sympathies of War)。

    1. 面包诗(Bread Poetry)由艺术家卢克·耶拉姆(Luke Jerram)发起的一项活动,与英国霍布斯故居面包店(Hobbs House Bakery)合作,每周六将诗歌印在可食用的糯米纸上,并烘烤在面包底部。

      该项目从去年 1 月至 3 月持续了 10 周,人们可以用和普通面包同等的价格购买面包诗,阅读、分享、思考并消化掉这首可以吃的诗。

    1. 《璇玑图》相传是魏晋才女苏蕙所作的回文诗,读法千百,纵、横、斜、交互、正、反读或退一字、迭一字读均可成诗。

      简·博文请了苏州的刺绣师傅在半透明的绸缎上绣下《璇玑图》,刺绣师只能凭借触觉和经验进行精细、准确的操作,这也使得长达 7 小时的穿针引线的过程更为珍贵。

    1. 美国诗人简·博文(Jen Bervin)的多个创作项目都采用了纺织。The Desert 作品选择了John Van Dyke 的同名作品,她用细密的针脚遮住原有的文本,把自己的诗缝了进去。但这种再创作并没有那么简单,一旦缝纫机压过卡纸,就会留下孔洞。

    1. Letterform Archive 是一个教育,出版和社区的非营利性中心,向所有热爱信件的人开放。自从档案馆于2015年开业以来,他们的使命就是通过展示平面设计系列文物,特别是丰富的字体与印刷品,来激励每个到访的设计师。

    1. Digital Giza是哈佛大学Giza项目的分支,后者是一家国际公司,对来自世界各地的Giza高原的档案和信息进行编目和合并。 研究人员使用这些数据创建了一个3D模型,虚拟徒步旅行以及其他免费的交互式资源的数字平台,人们可以用来从远处探索该地区。

    1. 它是一项面对高中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计划。参与的学生可以在不同的研究背景下,设计作品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项目的入围者可以和THINK的团队成员一同组织交流会议,并有机会参观麻省理工的校园。

    1. 网站最初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在线学习电子产品的最佳场所,并为各个年龄段和技能水平的制造商提供设计最佳的产品。目前,网站上不仅有很多有趣的电子项目,还有一些针对初学者的指南和探索教程。

      从这个网站的目标来看,它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既做到了普及相关的专业知识,也做到了引导学生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项目。由此可见,MIT需要的是有着强烈的学习热情,且具有自主创新意识的学生。这是MIT这类理工科名校,对于学生鼓励和支持的方向之二。

    1. 用户可以在这个社区自由地创建自己感兴趣的探索项目,这些项目涉及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这个网站的运作模式来看,它倡导学生将自己想法用文本、图像、视频等方式记录下来,并将这些想法和他人分享。由此可见,MIT需要的是热爱创客创作、愿意记录并分享的学生,这是MIT这类理工科名校,对于学生鼓励和支持的方向之一。

    1. Part of the appeal of miracles was stated by the Scottish philosopher David Hume in his 1748 essay “Of Miracles”: “The passion of surprise and wonder arising from miracles, being an agreeable emotion, gives a sensible tendency towards the belief of those events from which it is derived.” In their book Wonders and the Order of Nature, the historians of science Lorraine Daston and Katharine Park document humankind’s enchantment with wonders and oddities. Things that don’t fit. Surprises and peculiarities. Miracles. Marco Polo enthuses over finding completely black lions in the Indian Kingdom of Quilon. Other travelers excitedly record gourds with little lamblike animals inside, beasts with the faces of humans and the tails of scorpions, unicorns, and people who vomit worms.

      1748年,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在一篇题为《论奇迹》的文章中指出了奇迹的部分吸引力:“由奇迹引起的惊讶和神奇是令人愉快的感情,它让我们从情感上更倾向于相信奇迹的确存在。”

      科学历史学家洛林·达斯顿(Lorraine Daston)和凯瑟琳·帕克(Katharine Park)合著的《奇迹与自然秩序》(Wonders and the Order of Nature)中记录了人类对于灵异志怪的沉迷,包括不合常理的东西,惊异和怪奇之事物,奇迹。马可·波罗(Marco Polo)在印度奎隆王国发现纯黑狮子时欣喜若狂。其他旅行人士兴奋地记录下装有似山羊的小动物的细颈瓶,长有人脸的野兽,蝎子的尾巴,独角兽和呕吐出虫子的人。

    2. Where Science and Miracles Meet
    1. 文章一上来就举出了微软早年的例子:Windows 过度开放,病毒肆虐,后来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修补漏洞。互联网也是如此:

      与 Microsoft 一样,Facebook 必须关闭一半的 API,并锁定另一半的 API,并且必须创建一个完整的扫描和监控基础结构(现在拥有 30,000 多个人类主持人),并且每个其他社交平台都必须这样做。

      Facebook 大约在 2016 年前后同时达到了足够大的用户规模和足够开放的平台特性。这两点相互作用,很快让这家公司的公众声誉跌到了谷底。如果开放和规模本身是问题,那么科技公司至少要在这两者间做出一个选择。

      Evans 并没有把所有的问题都甩到科技公司身上,人性本身仍然是问题的根源——但这些问题至少曾经在过去被解决过(部分意义上)。

      如果潜在的问题是人的天性,那么您仍然只能解决它。没有人再抢劫工资卡车了,但是我收到很多消息,要求我将毕生积蓄送到尼日利亚。将企业应用程序迁移到云中会导致网络钓鱼,而沙盒操作系统则为零日漏洞利用创造了更大的市场。但是,我们确实设法修复了城市。因此,我想知道 5 年后的新闻馈送和共享将有何不同之处,又有多少新的社会公司将改变有关机制和滥用的假设。

    1. Reggie James 发表了一篇由几张图片组成的奇异短文,复盘了过去十年来新旧媒体之间反复拉扯和此消彼长。

    1. You have to pay a price for your distinctiveness, and it’s worth it. The fairy tale version of “be yourself” is that all the pain stops as soon as you allow your distinctiveness to shine. That version is misleading. Being yourself is worth it, but don’t expect it to be easy or free. You’ll have to put energy into it continuously.

      你必须为你的与众不同付出代价,而这是值得的。「做自己」的童话版本是,只要你让自己的独特性发光,所有的痛苦就会停止。这个版本是误导性的。做自己是值得的,但不要期望它是容易或免费的。你必须不断地投入精力。

    2. Jeff Bezos 作为 Amazon CEO 的最后一封致股东的信。

      信的开头,Bezos 回顾了自己在 20 多年的时间中,为股东创造的巨大价值,让我们感受到时间累积之下的复利价值。他附上了一封 Mary 和 Larry 的来信,这是一对在 Amazon IPO 的时候为自己的儿子买了 2 股 Amazon 股票的夫妇,他们写信来感谢 Bezos 和 Amazon 所创造的巨大财富价值。这封短信情真意切,让人动容。

      之后,Bezos 分别讲述了 Amazon 在创造股东回报之外的社会价值,包括对生态合作伙伴、员工和气候承诺。

      最后一部分,他提到了在最后一封信中,必须去传授的、希望所有亚马逊人都牢记在心的事情:Differentiation is Survival and the Universe Wants You to be Typical(差异化是生存必需,泯然众人是宇宙引力)。

    1. Stakeholders in the venture/growth game

      这篇文章主要分析了 Tiger 系基金迥然不同的投资风格:Better/Faster/Cheaper Capital.

      首先来看这张图,这是在 Venture / Growth 阶段投资中的三个利益相关方,以及他们的利益目标。

      在这样的安排下,传统的投资基金选择的方式是:尽可能保证每一笔投资都能产生较高的 IRR(内部收益率),那么,这就意味着选择更审慎的尽职调查,以及压低估值,以此来寻求回报率的安全边际。这就使得在一笔投资上所花费的时间更长,流程更繁琐。对于创始人而言,意味着更多的时间花费在融资的流程中,并会收到更少的钱。

      Tiger 改变了游戏规则。他们的决策流程很短,甚至仅仅根据简单的 P&L 数据就做出判断,并在估值上毫不吝啬。对于创始人而言,就是更快、更好、更便宜的资本。对于其它的投资者而言,这种游戏玩法让他们在交易上难以竞争。而对于 LP 而言,Tiger 用更少的时间来尽可能多的部署资本——只要每个交易都能到的一定的 IRR 门槛。

    1. 一个新上线的跟踪记录中国在海外项目的网站,由一个靠谱的中国研究者社群建立和维护。虽然是关注基建等方面的项目,但正如网站的名字所透露的,项目真正关心的是背后受到影响的具体的人,比如劳工、原住民、环境问题影响的群体等。

    1. 中国人如果在中国为外媒工作,那么只能担任“新闻助理”这样的职位,不能担任记者,这是中国政府的规定。这群新闻助理的故事如何?这篇文章中有几位担任过新闻助理的人的分享,其中还包括故事FM的创始人寇爱哲。文章来自在国际媒体工作的华人记者社群Chinese Storytellers的newsletter。

    1. Marcus du Sautoy, a general question to start with: What is creativity – and who is creative?    Creativity is a word that is hard to pin down, just like consciousness, which is interesting as the two are closely linked. My hypothesis is that as a species, our creativity emerged about the same time as our consciousness because, as psychologist Carl Rogers put it, creativity became our tool for exploring this strange inner world. With regards to creativity, I quite like cognitive scientist Margaret Boden’s definition as something that is a) new b) surprising and c) has value. Creativity means novelty, because if you create something, it has not been there before. But novelty alone is not enough, it also needs to move us and to make us look at things in a new way. And valu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because you don’t want your creation to just be surprising, but also to resonate and change things.

      哈拉尔德·威伦布洛克:杜·索托伊先生,让我们先来讨论两个基础性的问题吧:首先,什么是创造力?第二个问题:是谁拥有创造能力?

      马库斯·杜·索托伊:我们很难对“创造力”这个概念下定义,“意识”这个名词也是类似的情况。有意思的是这两者总是密切相连的。我的假设是,人类的创造能力大概是与我们的意识同时产生的。因为——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所指出的那样,创造力是我们人类的工具,通过它我们能够探索自身非同寻常的内心世界。至于什么是创造力,我本人更喜欢借用认知学专家玛格丽特·博德(Margaret Bode)所做出的界定,她将“创造力”的特征大致概括为:首先是新颖的;其次是令人惊讶的;第三是能产生价值的。创造能力涉及到新颖性,因为如果说你创造了某样东西的话,那么在此之前它应该是不存在的。但是,仅有新颖性还不够。一些体现创造性的东西也应该能够触动我们的情感,并且能够引导我们用不同以往的方式看待事物。创造性的作品还必须有价值,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也就是说,你的创造不仅为人们带来了惊喜,而且它也将发挥作用,并且为世界带来变化。

    2. The machine that unleashes our creativity
    1. 艺术家 Alex da Corte 操刀的动态雕塑《As Long as the Sun Lasts》,名称取自作家卡尔维诺的短篇小说集,造型来自芝麻街大鸟。

      装置位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屋顶,由底座和三个连动的活动零件组成。微风吹来,装置会缓慢的旋转。

      创作者想要为人们的心灵带来一丝平静,因为无论绕了多少圈,它最后总是会停在轨道之内,总算是在无法预测的变数之中,带来一点确定性和踏实感。

    1. 堪萨斯大学传播学系的迈克·安德森(Mike Anderson)和迈克尔·丹尼斯(Michael Robert Dennis)等人 2011 年发表在《性研究期刊》(Journal of Sex Research)上的文章对恋爱中的禁忌话题作了进一步探讨:

      之前的恋爱关系和过去的性经历是否是受访者在恋爱关系中最普遍的禁忌话题? 恋爱中的人有什么理由避免谈论自己和伴侣过去的性经历? 在恋爱关系中,表示有特殊理由避免谈论自己和伴侣过去性经历的男女在人数上有显著差异吗?

      他们的实验室调查显示——

      先前的浪漫关系被认为属于禁忌话题的频率是其他类型的两倍多,而其中有关性经历的方面尤其突出;而被试们回避这一类话题的理由涉及到情绪、信任和尊重隐私等各方面因素;在选择回避的理由上,有比如由于自己“经验水平”太高或太低而不愿和对方谈及。

    1. 早在 1985 年,以关系辩证法理论方面的成就而闻名的传播学学者莱斯利·巴克斯特(Leslie Baxter)与合作者威廉·威尔莫特(William Wilmot)共同发表在《社会与人际关系期刊》(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上的一篇文章,曾对亲密关系中的禁忌话题做过调查。

      据他们分析,人们不愿意和当下恋人谈及往昔关系,主要是出于三个原因:

      • 有 50% 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会显得对前任还余情未了,威胁到眼下的关系;
      • 27% 的人则认为,过去与现在无关,不需为此浪费时间和精力;
      • 另有 14% 的人担心,这将使恋人对自己的印象出现负面影响。
    1. Deception in disclosing one's sexual history: Safe‐sex avoidance or ignorance?

      《传播季刊》(Communication Quarterly)在1999年的夏刊上刊登了一篇独立学者安妮·卢切蒂(Anne Lucchetti)的论文《隐瞒自己的性爱史:安全性回避还是无知?》,是较早讨论这一课题的专业研究。

      卢切蒂博士在摘要部分写道:进行安全的性行为是许多关系伴侣的目标,但对自己的性史保持开放和诚实,又有可能会损害发展中的关系,这使得男女双方都不愿意与潜在恋人讨论自己的性经历。

    1. Nature’s playbook
    2. The termites’ abilities in self-organisation speak to humanity’s growing awareness that people can sometimes solve their own problems from the bottom-up. The prolific science-fiction writer Isaac Asimov, writing about the future fall of the Galactic Empire, patterned on the ancient Roman empire, makes this point: suffice to say, the Galactic Empire’s central-control strategy doesn’t end well. The empire collapses from over-reliance on outer planets and the complexity of ruling from afar. At a smaller scale, examples of communities who self-organise to manage their own forests, fisheries and other affairs better than distant authorities issuing commands illustrate the power of nature’s experience. Analogies between human societies and termite colonies have their limits. Ideas, morals and learning, rather than instincts and pheromones, shape human civilisation. But nature’s strategies that counterbalance the ricocheting hazards of 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 where diseases can spread, unreliable partners can bring down a network and an unexpected collision or volcano can wipe out previously successful life forms – should give us some pointers. Civilisations throughout history, from the Indus Valley to ancient Rome to the Anasazi of the American Southwest had similar conundrums. They relied on vast networks and dependencies for trade and, similar to a termite queen, rulers couldn’t simply command and control over distant lands. Like the interacting biosphere, atmosphere, oceans and solid Earth, all of which keep our planet habitable, human societies fit the definition of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白蚁在自组织方面的能力使人类日益意识到,有时人们可以自下而上地解决问题。多产的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在描写以古罗马帝国为原型的《银河帝国》未来的衰落时指出:银河帝国的中央控制战略结局并不好。帝国由于过分依赖外界星球及远距离统治的复杂性而崩溃。在较小的规模上,社区自发组织,管理其森林、渔业和其他事务,比听命于远方政府要好,这些例子说明了自然经验的力量。

      将人类社会和白蚁聚居区之间的类比有其局限性,塑造人类文明的是思想、道德和学习,而不是本能和信息素。但是,自然界对应复杂适应系统中风险的策略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在复杂系统中,疾病可以轻易传播,不可靠的伙伴可能导致合作网络崩溃,意外的碰撞或火山爆发随时可能摧毁已经建立的文明。纵观历史,从印度河流域到古罗马,再到美国西南部的阿纳萨齐(Anasazi),各种文明都面临着类似的难题。他们依赖于巨型网络和信赖关系进行贸易,并且统治者如蚁后一般,不能简单地指挥和控制遥远的领地。相互作用的生物圈、大气圈、海洋和地质圈使我们的星球适宜居住,人类社会也符合复杂适应性系统的定义。

    1. 2003年的马萨诸塞州,一家已经在运行了九十多年的精神健康中心即将要被拆除,为了纪念这座老牌医院,德国艺术家 Anna Schuleit 被委托在建筑内“创作一些特别的东西”。

      初次参观的时候,这个本是用来治愈人类的地方透出的出的毫无生机和破旧暗淡,让艺术家感到深深震惊。她也决定为这座建筑注入一些新的(当然也是最后的)希望:用28000盆花把这座建筑铺满,建造一片美丽的“花海”。

      Anna 将这次的作品取名为“绽放(Bloom)”,作品展示的时间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只有短短的4天。在这4天里,整个建筑的每一个房间都被不同的花朵塞满:三楼的一间小办公室,覆盖的是橙色的郁金香;一个病人的候诊室里,放置的是粉红色的石楠花;儿童精神科里,白色的郁金香正在开放;建筑的地下室,则覆盖着5600平方英尺的活草皮……

      除了作品本身的生机勃勃之外,艺术家对这个展览的解读也很酷:在拆除之前,这座曾经单调、寒冷、令人不那么愉快的医院建筑,确实需要一点完全不同的改变。来参观的人们的态度也各不相同,有人十分感动,也有人觉得有点忧伤,这些真实的反应,也都被艺术家当成了作品的一部分。

      展览结束之后,Anna和工作人员一起,将这片花海的原材料(也就是这些盆栽植物),陆续赠送给了附近的收容所和精神病医院,这也是艺术家刻意选择盆栽花朵,而不是切花的原因——在一个看似老旧而肃杀的地方,放上代表希望的、充满生命力的、活着的花朵,这样的浪漫似乎也只有一个艺术家才能想得到。

    1. 2016年,法国艺术家Mathieu Lehanneur的系列装置作品 “Liquid Marble”,用3D技术直接模拟水面的形态,加上机械雕刻和抛光,制作出了从颜色到质感都极其逼真的“水体”。

      远远看去,这些被安置在地面上的大理石雕塑,几乎与真实的波浪毫无差别。艺术家对作品本身的介绍也十分有趣:“是的,这块物体其实并没有动,但是这些抛光大理石表面的光线反射,会让人的大脑感觉‘这就是真实的海洋’。我的想法就是,把一块水域带到没有水的地方,让你能对着它产生沉思。”

    1. 法国艺术家Mathieu Lehanneur一直钟爱海洋,为了寻找灵感,他曾经踏足过世界上的许多不同海域。在探索的过程中,他观察到了每一片海域的独特之处:尽管世界上的海水都是相连的,但不同地区的海水,颜色也会有微妙的差别。

      回到法国之后,Lehanneu决定用墙面艺术的形式,模拟出这些色彩各异的海洋形态。他通过高清摄影,选择了50个不同的海域,借助彩陶的雕刻和上色工艺,将它们复原到作品“50 Seas”里的这些圆形的雕塑上。从蓝色到蛋白石绿,从里海到哈德逊湾,不管是海水的颜色还是海浪的阴影,每一片都是独一无二的。

    1. 2014年,巴西艺术家 Cildo Meireles 在米兰举办了自己的个人回顾展。在展览的最后,有一片面积约三百多平方米的微型“海洋”——作品的名字就叫做“海(Marulho)”。

      踏上这片海域上方的栈道,你就会发现,这个蓝色的世界,其实是由17000本印有海面图案的小册子拼凑而成的海。栈道则跟真实的海景一样由木头制成,便于观众近距离欣赏。除此之外,房间里的录音则以各种各样的声音、用不同的语言重复着“水”这个词。

      作为一个以观点强烈的大型互动艺术出名的艺术家,Meireles 在这件装置中所表露出的情感和态度,却相对温和与模糊:身处其中的人们仿佛隔绝了喧嚣,只需要静静体验沉浸于纸张之海当中的感觉。

      这件特殊的展品,被艺术家本人刻意放置在了观展线路的结尾,或许这也是他多年以来的终极创作意图:并不是单纯地展示冲突,而是追求融合和多元。

    1. 2008年,英国艺术家 Roger Hiorns用另一种特殊材料颠覆了人们的想象:他在一个废弃了的房间里,注入了75000升硫酸铜溶液,创造了一个由蓝色晶体组成的海洋。

      这件名为“覆没(Seizure)”的作品,通过对建筑注入这种带有一定腐蚀性的材料,希望鼓励一种“与现代实用主义截然相反的、异类的、非理性”的美学。艺术家表示,他更喜欢这样的“失控”。

      晶体结成后,Hiorns选择了开放这件艺术品,允许人们直接步入其中参观,并不介意来往的游客对自己作品的损伤。他说,“如果一件作品足够‘独立’,不需要依赖任何其他的事物,那么它就是成功的,它们会以自己的方式存在。”

    1. 2004年至今,东京森美术馆每三年都会以“六本木Crossing”为名举办主题展览,展现近年来日本当代艺术的发展状况。在2019年的展览现场,日本艺术团体 Mé则在现场,用他们的装置作品《接触(Contact)》,为观众建造了一片黑色的海洋。

      在日语中,Mé是眼睛的意思,“Mé”作为一个艺术团体,自然也致力于让观者将视线转向日常中的那些“具有不确定性、或者人们所未曾见过”的风景。

      在这个作品里,团队中的三位艺术家把一座巨大的黑色海洋雕塑放置在一扇宽阔透光的玻璃下面,随着一天中太阳的移动和观者视角的转变,即使是同一片海洋,也能呈现出纷繁多变、波光粼粼的景象。

      海浪的创作灵感源自团队里负责构思的艺术家Haruka Kojin。当谈到人们与眼前的种种风景的关系时,他说:“我们总是无法接近‘风景’本身,当我们从远处接近时,一座山逐渐变成了一片树林,我们越走越近,树林又变成了一棵树,最终,我们真正可以接近的只有一片叶子。”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三人决定以海洋作为风景的最佳展示实例,因为他们觉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拥有过一片海”。接着,团队的另外两位成员Kenji Minamigawa和Hirofumi Masui则负责起了制定计划和执行的部分,以雕塑的形式模拟出逼真的海洋景观——在一件看似浑然天成的作品背后,其实是整个艺术家团队的通力合作。

    1. 如果走到这件装置的背面,你会发现,汹涌的“海面”之下其实还卧着一条安睡的小狗。这只狗的出处,其实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杜勒的作品“忧郁症(Melancholia)”。为了致敬这幅画,Rothschild 还在装置背面的墙上将画作展现了出来。

      这件海洋装置的精妙之处在于,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推敲:海浪的褶皱仿佛可以流动,悬挂织物的细线发出闪闪微光,海浪下安睡的小狗栩栩如生,悬挂带来的倾斜感,似乎真的让人可以看到不平静的水面。

    2. 来自阿根廷的艺术家 Miguel Rothschild 在2017年的作品“哀歌(Elegy)”,就为观者展出了这样一片浪花细密的海洋。

      不过,这片深蓝的“海”其实只是远象,一旦观者走近,他们就会发现,眼前的海浪原来只是一块由3D打印的轻薄的纺织品。

    1. Monty 1955年出生在西德,后来在英国汉普郡长大。从小父母就对Monty非常严格,父亲是个军官,他们家中有一块地,母亲总是要求他和其他兄弟姐妹一起帮忙做园艺。

      那时他并不喜欢这些工作,直到17岁的春天,在播种种子时,突然感受到园艺的乐趣。他回忆说:“突然被一种彻底的幸福感惊呆了,感觉自己完全不想要其他任何东西。要知道这是1971年的事,那时世界上最有魅力的东西是性、毒品和摇滚乐,而不是园艺。”

      后来他考进了剑桥大学麦格达林学院,并在那儿遇到了自己未来的妻子Sarah Erskine,一位优秀的珠宝商和建筑师。

      20世纪80年代初,两人一起创立了时尚珠宝公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的顾客包括迈克尔·杰克逊和戴安娜王妃,还给大卫·鲍伊做过袖扣。

      然而,1987年的股市崩盘导致他们破产,从成功的商人直接跌落谷底。他们不得不卖掉所有东西,家具、房子以及所有一切。生活上的意外让Monty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整日情绪低落。

      身心俱疲的Monty和家人离开伦敦,搬到了偏远的赫里福德郡,拿着母亲留给自己的一点财产买下了一处破败的房屋,和一片灌木丛生、荒无人烟的土地。

      在那儿,他重新拾起年少时对土地的热爱,建设起自己的花园。花园成了他的工作场所,也是他的“避难所”。

    1. Decentraland是由以太坊区块链提供支持的去中心化虚拟现实平台,在Decentraland世界中,用户可以创建、体验和货币化他们所建造的东西和所拥有的东西。在Decentraland共享的虚拟世界中,用户可以购买被称为“parcels”的土地,这些土地记录在区块链支持的分类帐本中,土地本身以及在其之上构建的虚拟财产也是不可替代的数字资产或NFTs,存储在以太坊智能合约中。土地所有者控制在其土地上发布的内容,该内容被编码为智能合约,此内容可以是从场景和图像到游戏和应用程序的任何内容,用户可以以类似于现实世界中的方式探索,旅行和访问场所,该平台也是允许用户进行交互的点对点网络。

    1. 2016 年,33 岁的 Timothy Stokely 创立了 OnlyFans。在此之前,他有过几份创业经历,并在其中敏锐地观察到「创作者经济」有巨大的市场机会。

      2011 年,他在逛论坛平台 Reddit 的时候,发现了有恋物癖的人群,这群人的偏好非常明确、强烈,但 Stokely 发现市场上却没有很好的垂直服务平台,于是推出了恋物网站 GlamWorship。接着,他意识到了成人电影粉丝会定制化内容的极大需求,在 2013 年推出了 Customs4U,用户可以付费向色情明星索取他们想要的内容,Customs4U 可以看作是 OnlyFans 的前身。

      有一次,Stokely 在刷 Instagram 和 Twitter 的时候,发现有些色情明星会利用这些社交媒体发布照片和视频来吸引粉丝,他灵光一现,既然现有社交媒体对这些限制级内容抱着「打击为主」的态度,那为什么不自己开发一个平台呢?

    2. Pornhub 是存放着大量厂牌制作和 UGC 内容的色情网站,而 OnlyFans 是一个粉丝订阅平台,类似付费社群「知识星球」,区别在于,OnlyFans 上让粉丝「付费解锁」的内容大多是成人内容。

      OnlyFans 的经营模式是这样的:创作者对自己上传的内容进行定价,介于 5 美元和 50 美元之间,订阅的粉丝付了费才能查看,可以月付,也可以次付。

      粉丝还可以直接和创作者进行互动、聊天,直接付小费购买定制内容。比如有人会花 200 美元让创作者拍摄特定服装、特定场景的色情片段,一些成人创作者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需求的难度和出价的多少决定是否接单。

      平台收取创作者全部收入的 20% 作为佣金。这和生产链条稍长的厂牌工作室相比,创作者只有平台这个中介,他们成了利益链条上最大的受益者,能拿到收入的 80%。目前,在 OnlyFans 上已经有 100 多位创作者实现了 100 万美元以上的年收入。甚至在本月,刚满 18 岁的说唱歌手 Bhad Bhabie,仅在 OnlyFans「露脸」, 6 小时就入账 100 多万美元。

    1. 这只“MODULAR KITE”,基于3D打印技术,由固定的杆长和固定的织物组成。别看它只是由一些白色的方块构成,但从不同角度望去,会呈现出不一样的图形。数学老师完全可以拿这只风筝作为立体几何的考题。

    1. “玩沙子”是几乎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领,也是童年时代最热衷的一件事。如果你告诉任何一个当代人,这位穿着海魂衫背带裤在沙滩上奋力倒腾的先生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但依然以玩沙子为职业,想必能收获一大波羡慕的眼神。这个“在沙滩上班的人”名字叫Nico Laan,1956年出生于荷兰的Nibbixwoud。捣鼓沙子创作的人不少,但他却能以巧妙的技法和充满童真的艺术想象力,在一众长大后的“沙子艺术家”中脱颖而出,留下一连串令人称赞的作品。

    1. 2021 年,东京大学研究者发表的另一项研究也应证了这个结论,即用纸笔能帮你更好的记忆。这次和纸笔做对照的,是今天更常见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

      研究人员将 48 名志愿者按使用的不同工具分成 3 组,志愿者需要阅读一段对话,内容涵盖了人物在未来两个月的日程安排,志愿者需要在默读后将时间表录入日历。

      接着,志愿者还要完成一些干扰事项,然后再回答关于日程表的一些问题。结果发现,三组人员在回忆的准确性上无显著差异。然而,在一些简单问题上,纸质组准确率明显高于手机、平板组。

    1. 2014 年,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发表的一项研究证实,纸质笔记不仅能活跃大脑,还能让你记得更准。

      研究人员选取了 300 多名学生,让他们分别用纸笔和笔记本电脑听课做笔记。随后的检查发现,用手写笔记的学生比使用笔记本电脑的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能力更好。

      接着,他们又邀请 67 名大学生,让他们听 5 个 15 分钟左右的 TED 演讲,一组参与者在纸上做笔记,另一组用笔记本电脑。

      在完成一系列干扰任务后,他们发现,在回忆客观事实的问题上,参与者表现得同样好。然而,在回答概念性问题时,使用纸质笔记的人明显表现好得多。

    1. 2021年,Netflix决定为大家的心灵健康出份力,推出一部体量小巧、能量无穷的纪录片——《Headspace》(冥想正念指南)。

      它像零基础的冥想入门,一边看动画一边学冥想,还有贴心中配版,闭上眼睛也可以跟着做。

    1. 艺术作者 Lauren Studebaker 在与 New York 杂志旗下的 The Cut 网站采访时列举了NFT 的发展能够有益于创作者的几个方面:

      ❶ NFT 为数字艺术作品提供“唯一真品”证明的能力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接受数字艺术的价值;❷ 创作能够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条例,保证自己的权益,不会像现实中出现年轻艺术家迫于生计低价出售自己的作品,而新主人不久后便以高得多的价格卖出;❸ 而对音乐人来说,可以自由定价在线音乐,也可以以 NFT 形式发布原始录音、演唱会门票,不用担心造假和黄牛等等。

    1. 作家 Kevin Roose 为《纽约时报》写了一篇关于 NTF 的专栏文章《Buy This Column on the Blockchain!》。为了知行合一,他灵机一动,把这篇文章的图片作为 NFT 挂到了交易平台,最低价格定在 0.5 Ether (0.5 以太币,大约 $800)。

      结果小玩笑变成了大震惊,等他一觉醒来,拍卖价格已经一路飙升,最后成交价格为 56 万美元。

      于是他又写了一篇新专栏《为什么会有人花 56 万美元买我的专栏文章的图片?》(Why Did Someone Pay $560,000 for a Picture of My Column?),不过这次没有当作 NFT 卖掉。

    1. 受到中美洲地区热带雨林的启发,古巴知名画家托马斯·桑切斯(Tomás Sánchez)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便开始了他以热带雨林为题材的相关绘画创作并持续至今。

      桑切斯的作品,乍看似乎是将现实中的雨林景观像摄影一般复制到了画纸之上,但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每幅作品中那些被作者刻意无限拔高了的树木,让画面整体呈现出了一种如梦幻天堂般的崇高感。

      多年亲自在森林漫步和冥想的经历让桑切斯相信,宇宙中的一切其实都是由至高无上的力量造就,人与自然原本就是一体,所以桑切斯也经常在他的画作中放入一个渺小的人类身影,借此强调他的自然观——只有在森林里,你才会感觉到自己的微不足道。

      在创作这些雨林景观的同时,桑切斯其实还在同时进行着一个有关城市垃圾场的系列创作。这些作品的画风与雨林系列迥然相反,画面中的城市垃圾铺天盖地,但对画家自己来说而言,这两个系列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平静与超然,后者则是人类攫取自然资源填补自我之时,像无底洞一样空虚的心

      为了寻求更加多元的创作氛围,桑切斯于九十年代去往美国发展并且颇受好评。“纽约观察家“报刊就称赞他的作品“将史诗般的视野带入了风景描绘”。今年73岁的他,已经是国际公认的、现存最重要的古巴艺术家之一。

    1. Nils-Udo于1938年出生于巴伐利亚的一个乡村,当六十年代他从巴黎返回家乡,看到当地自然环境所遭受的破坏后,他便停止了自己在工作室里的常规创作,转而进入林间,开始用自然材料进行艺术表达。

      在这个阶段的早期,艺术家的创作以树木种植为主要方向。但与传统的“种树”不一样的是,他经常将树木刻意以圆形或三角形等规则的几何样式呈现,仿佛在借大自然之手完成一件件有趣的恶作剧。

    1. 自2009年以来,英国摄影师Ellie Davies几乎每年都会以一个新的视角来进行有关森林的影像创作,创作的灵感最早可以追溯至Davies小时候在英格兰南部一处森林中度过的难忘时光。所以,当摄影师在2008年从伦敦传媒学院取得摄影硕士学位后,她决定拿起相机,重新延续她与森林之间的奇妙缘分。

      2014年的“Stars”系列,或许是Davies作品中最广为人知的一组,摄影师将她所拍摄的森林与哈勃望远镜所捕捉的繁星,通过数字技术合成了十几张新的图片,呈现了另一种形式的、由星空和树木共同组成的“森林”。

      通过这些图像,Davies希望能让平日里远离自然的我们,也能产生一种置身于森林之中的亲近感觉。另一方面,星空森林中那些密布的、明亮却又寂静的繁星,似乎又在悄然暗示着宇宙对人类来说有多么遥远和渺茫。

    1. 自2005年开始,Guneriussen便持续在挪威各地的森林中进行着他的创作:那些样式或古典或现代的台灯,时而被藤蔓似地缠绕在树上,时而被随意地摆放在林间路上,原本冷清的森林也被装点得热闹了起来。

      除了台灯之外,椅子、电话、书籍等家居用品也是Guneriussen经常使用的元素。但是关于创作这些装置的意图,Guneriussen给出的表述却相当模糊,“我并不想为人们理解我的作品明言具体,我只想为人们指出一条通向某个故事的道路。”

      他觉得灯火之后藏着巨大的奥秘,也与人类文明的进程息息相关。比如,原始人类学会用火,现代都市电灯的发明,都是人类科技发展和文化演化的转折点;在如今,灯还可以指向消费文化,能源,人际交往等更多、更广泛的含义。将“灯”这个意象置于森林这样的自然空间中,人类文明与大自然的对比自然会显得更加强烈。

    1. 音乐的版权制度就更加混乱。由于歌曲创作过程往往会有多人参与合作,而旋律也往往容易产生相似性,一首流行歌曲的版权往往会被分割成多份,作词、作曲、编曲、演唱等等。而在流媒体平台重新改变了音乐行业格局的同时,音乐人们意识到,过去的版权分割逻辑让他们的利益受损了。歌曲的演唱者认为自己在一首歌的收入贡献中占更大的比例,因此会通过各种方式向词曲作者要求一定比例的版税分成,并把自己的名字放在词曲作者的位置。而唱片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扮演中介的角色。

      由于词曲作者看到他们的影响力被流媒体侵蚀——流媒体为唱片音乐支付比唱片发行更多的版税——艺人、经理人、制作人甚至高管都加大了对版权和/或词曲作者版税比例的要求,以换取艺人演唱歌曲,甚至仅仅是将歌曲带给艺人。

      在过去的几年里,有越来越多的艺人要求对自己没有写的歌曲进行出版。这些艺人会继续从巡演、商品、品牌合作以及其他许多收入来源中获得收入,而词曲作者只有他们的出版收入作为收入手段。这种出版需求之所以能够发生,往往是因为艺人和/或他们的代表滥用杠杆,使用威逼利诱的手段和威胁,掠夺那些可能选择放弃部分资产而不愿完全失去机会的作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艺术家夺取出版权的做法已经变得常态化;而直到现在,歌曲创作界还没有真正团结起来进行反击。

    1. 本文是住在波多黎各的作家 Alicia Kennedy 的一篇批评环保主义的文章。文中从一些绿色食物创业公司开始,直到批评了包括 Bill Gates 和 Elon Musk 在内的「家长式资本主义」不切实际的对环境保护和碳中和的追求。

      本文是非常典型的在同一议题上对抗主流观点的尖锐争论。我最近在 Netflix 刷到一部关于人脸识别的纪录片,也很有类似的感觉。持有此类观点的作者往往并不在社会阶梯中占有较高的位置(但一般也不会太差)。由于社会和经济地位的差异,她们很容易抓住主流意见的缺陷,并进行无情的攻击。

      比尔·盖茨最近接受了《泰晤士报》的卡拉·斯威舍的采访,在那里他讨论了「飞遍非洲」和「看到,你知道,非洲没有电,并想知道我们如何让整个非洲都通电」这大有「他们知道今天是圣诞节吗」式的帝国主义家长制的臭味,在这篇采访中,我没有看到盖茨真正审视自己作为一个来自美国的男性亿万富翁的角色,也没有看到他思考如何把缰绳交给非洲人民,让他们自己带领自己进军绿色能源,进军再生农业和农业生态。(他还说,「重要的是,埃隆对特斯拉所做的事情是任何人对气候变化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这是一款针对个人的汽车,最便宜的车型要卖 36490 美元。比尔-盖茨认为一根香蕉要 10 美元吗)?

    1. 本文介绍了指数型基金的兴起带来的若干后果。

      指数型基金(Index Funds)比传统的共同基金费率更低,但回报仍然足够好。机器再一次表现出自己的计算能力在面对巨大规模时的灵活自如。多快好省,TAM 最大的就是「省」。在投资上也不例外,指数型基金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

      指数型基金不关心财报和市场传言,而只是跟踪市场表现。这种做法的结果是:资本向头部集中,正如我们其它的互联网平台上看到的一样,宣称长尾效应的算法流量分配最终导致了少数人占据了舞台中央太长时间。

      当指数型基金重仓在少数公司的股票上的时候,这些公司彼此之间的竞争性可能降低,进而传导向实体经济,导致消费者的利益受损。

      但如果消费者自身也都参与了指数型基金的投资呢?他们在消费上产生的损失是否被投资收益所补偿呢?在一个高估值的世界里,很可能是这样的情况。因为消费者损失的 1 美元,将成为企业多赚取的 1 美元,在资本市场上,则可能会被放大成为 10 美元。尽管在经济上账是算得过来的,但人们更加担心他们可能因此损失的个人选择空间。

    1. Nick Clegg 是 Facebook 全球事务副总裁,也曾经担任英国副首相。他在本文中表述了一个与大众媒体所批判的截然不同的 Facebook。

      他解释到,个性化是互联网区别于媒体公司最大的不同:

      个性化是互联网过去二十年发展的核心。从谷歌搜索,到亚马逊购物,到在 Netflix 上看电影,互联网的一个关键功能是,它允许一个丰富的反馈循环,其中我们的喜好和行为塑造了提供给我们的服务。这意味着您获得最相关的信息,因此获得最有意义的体验。试想一下,如果 Netflix 没有根据你看过的东西提出建议,而是按照观看人数最多的电影和节目的顺序列出了数千部电影和节目。你会从哪里开始?

      Clegg 在文中介绍了 Facebook 最新推出的 Favorites 功能,让用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些信息来源,并在算法推荐中增强这些来源的权重。并且在文末讲出了很多 Big Tech 公司的心里话:

      这些都是深刻的问题,不应该留给科技公司自己回答。

    1. 你的手机上不少app可能都会时不时提醒你:3年前的今天,你在做什么,你拍了什么照片,你和谁谁谁成了好友,要不要回顾一下?可是有时候,有些回忆是我们并不愿意记起的。但机器并没有这种分辨力,于是有时会造成困扰。 其实,那些时不时打捞记忆的app,与其说是为了让你记起美好的时刻,不如说是利用人类的记忆,来增加你打开和使用app的活跃度。这是注意力经济的商业逻辑对人类记忆的一种利用。

    1. 【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东亚数字资源库】现已扫描中日韩等多语种古籍资料90余万页,时间跨度为七至十九世纪,支持中文检索(繁体),开放获取

    1. Astra Nova 的教学理念分为三部分:

      复杂性挑战:模拟能力、案例研究能力、制造和设计项目能力、实验能力、公司写作能力。Astra Nova 更喜欢培养着迷于复杂性和解决未知问题的学生。

      课程每年更新:Astra Nova 每年都根据学生重新设计。我们将从每个项目、实验室和讨论中获得的经验应用到下一步的行动中。

      一个孩子们喜欢的学校:如果学生们被认真对待,他们的时间被合理利用,会怎样?Astra Nova 相信跨年龄层次和领域的有意义的学生体验。

    1. Ad Astra (now known as AstraNova) uses simulations, case studies, fabrication and design projects, labs, and corporate collaboratives to develop students that are enthralled by complexity and solving for the unknown.

      Ad Astra(现名AstraNova)使用模拟、案例研究、制作和设计项目、实验室和企业合作来培养学生,使他们对复杂性和未知的解决方法着迷。

    1. These examples have several things in common. For one, they were highly collaborative. Two, they pushed a new technology beyond what anyone imagined possible into something dramatic, whole, and full of promise. Three, they were - fundamentally - not works, but tools. "Space War" was a game, nothing without players, and never the same from game to game. The Aspen Movie Map was not a tour of Aspen; it was Aspen. The tour was what you did with it.

      这些例子有几个共同点。第一,它们都是高度协作的。第二,它们将一项新技术推向了超越任何人想象的可能,使之成为戏剧性的、完整的、充满希望的东西。三,它们——从根本上说——不是作品,而是工具。"太空战争"(Space War)是一个游戏,没有玩家就什么都不是,而且不同的游戏之间也绝不相同。阿斯本电影地图(Aspen Movie Map)不是阿斯本的旅游,它就是阿斯本(Aspen)。游览的是你用它做了什么。

    2. "Art is not a mirror. Art is a hammer."

      “艺术不是一面镜子。艺术是一把锤子。”

    1. (1) the effort toward developing the innovations in the individual's way of doing things that are expected to make him more effective (we call this our Synthesis function); (2) the effort toward developing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techniques by which we can study and evaluate the human activity that we wish to make more effective (our Analysis function); (3) the effort to develop testing facilities that provide support for, and common ground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Synthesis and Analysis (we are thinking of a computer and special testing laboratory); and (4) the forward and outward looking efforts that provide scouting, guiding, and coordination for the other effort (our search effort).

      (1)努力发展个人做事方式的创新,使其更有效率(我们称之为“综合功能”[Synthesis function]);(2)努力发展测量和分析技术,通过这些技术,我们可以研究和评估人类活动,我们希望使其更有效(我们的"分析功能"[Analysis function])。(3)努力开发测试设施,为 "综合 "和 "分析 "之间的交互提供支持和共同基础(我们考虑的是计算机和特殊的测试实验室);(4)前瞻性和外向性的努力,为其他努力提供侦查、指导和协调(我们的搜索努力)。

    2. (1) to find the factors that limi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human individual's basic informationhandling capabilities in meeting the various needs of society for problem solving in its most general sense; and (2) to develop new techniques, procedures, or systems that will better match these basic capabilities to the needs or problems of society.

      (1)找出限制个人基本信息处理能力的因素,以满足社会解决最一般性问题的各种需求;(2)开发新的技术、程序或系统,使这些基本能力更好地与社会的需求或问题相匹配。

    1. “Biology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and powerful technology platform anyone’s ever seen,” he said. “It’s already taken over the world with reproducing machines. You can kind of imagine that you should be able to program it with DNA.”

      “生物学是前所未有的最有趣、最强大的技术平台。它早已与复制机器一起接管了整个世界。你可能会想到,自己能够利用DNA来编写这些复制机器的程序。”

    2. IGEM has been grooming an entire generation of the world’s brightest scientific minds to embrace synthetic biology’s vision — without anyone really noticing, before the public debates and regulations that typically place checks on such risky and ethically controversial new technologies have even started.

      “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已经引导整整一代世界最聪明的科学头脑去拥抱合成生物学的愿景。而这一切都发生在没有任何一个人真正注意到的情况下。更不用说,针对这种新技术的风险和伦理争议的公共辩论还未展开,相应的法规也还没有出现。”

    1. 德鲁·恩迪(Drew Endy)与杰拉德·萨斯曼(Gerald Sussman)、兰迪·雷特伯格(Randy Rettberg),以及汤姆·奈特(Tom Knight)一起,共同创办了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合成生物竞赛,参赛者全都是高中生和大学生。参赛者的目标是,从可互换的、标准零件(实际上就是具有清晰结构和明确功能的基因序列)开始,构建一个简单的生物系统,然后把它们放到活细胞里面进行操作。这些标准化的“零件”,在技术上被称为“生物积木”。所有生物积木都会被收集到一个资源公开共享的数据库当中,任何一个有好奇心的人都能够访问这个数据库。

    1. 《自己动手去拼接》这篇文章,它出自华盛顿大学的合成生物学先驱罗伯·卡尔森(Rob Carlson)之手,发表在著名的《连线》杂志上。

    2. The era of garage biology is upon us. Want to participate? Take a moment to buy yourself a molecular biology lab on eBay. A mere $1,000 will get you a set of precision pipettors for handling liquids and an electrophoresis rig for analyzing DNA. Side trips to sites like BestUse and LabX (two of my favorites) may be required to round out your purchases with graduated cylinders or a PCR thermocycler for amplifying DNA. If you can't afford a particular gizmo, just wait six months - the supply of used laboratory gear only gets better with time. Links to sought-after reagents and protocols can be found at DNAHack. And, of course, Google is no end of help.

      车库生物学的时代已经来临。你想参与吗?那就花一点时间去eBay网站为自己买一个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吧。只要1000美元,你就可以买到一套用来处理液体的精密的微量吸液管,以及用来分析DNA的电泳设备。如果你顺便去逛一下像BestUse和LabX那样的网站(这两个网站都是我所喜爱的)的话,或许它们还会建议你购买刻度量筒和放大DNA用的PCR(聚合酶链反应)热循环器。如果你买不起某个特定的小发明,那么只要再等上6个月就行了——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二手实验器设备和器材供应会越来越完善。你还可以在DNAHack网站上找到非常抢手的试剂和实验方案的链接。当然,你永远可以从谷歌那里得到帮助。

    1. your money is safer in the hands of the world's poor than in your 401(k)

      《时代周刊》杂志在2009年所指出的:“你的钱投资于世界各地的穷人身上,比投资于你的401K计划上更安全。”

    1. 开创公司(KickStart)是由马丁·费舍尔(Martin Fisher)和尼克·穆恩(Nick Moon)于1991年7月共同创办的,它的成功证明:只要两个人精诚合作,就可以带来巨大和可度量的显著影响。他们创办这个公司的目的是希望把一些技术工具带给数以百万计的人们,让他们脱离贫困。这个非营利性的组织已经开发出了许多技术设备,从低成本的灌溉系统到廉价的榨油机器,再到价格实惠的住宅用砖瓦制造设备等,无所不包。这些技术后来都被非洲的企业家买下了,他们利用这些技术创立了高盈利性的小型企业。

    1. 企业社区合作伙伴基金会(Enterprise Community Partners),它被《快公司》杂志(Fast Company)称为“你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但却最有影响力的组织之一”。这个组织的成员既有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企业家,也有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企业家,它专门为穷人提供负担得起的房屋抵押贷款资助。在过去的25年里,它已经帮助振兴了一些美国最贫困的社区,包括布朗克斯区的阿帕奇要塞(Fort Apache)和旧金山的田德隆区(Tenderloin)。但是它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创造了一个低收入者的住房信贷,发放的信贷资金大约占到了全美廉租房租金的90%。

    1. How can we push digital creative tools to their full potential as co-creators, thus harnessing the full power of creative thought and computational actualization to enable human innovation?

      如何推动数字创意工具充分发挥其作为共创者的潜力,从而充分发挥创意思维和计算现实化的力量,实现人类创新?

    1. Shopify 的 CEO Tobi Lütke 用一个例子来描述 Shopify 和 Amazon 的不同:他们为每一个商家提供「总部」,而 Amazon 为他们提供「货架」。他认为过去的电子商务逻辑已经落后于时代,Shopify 致力于消除建立线上店铺的摩擦及阻碍,借此来提升总市场规模。这是一个很不同的思路,相比货架化已有的存量市场,寻找和扩大增量成为平台型产品。

    1. 美国国家情报局发布了一份 2020 大选干预的调查文件,其中提到的关键点:1)俄罗斯在支持 Trump 连任,同时试图破坏公众对选举过程的信心,加剧美国的分裂;2)伊朗尝试不让 Trump 连任,但并没有「积极的」帮助 Biden 胜选;3)虽然他们都努力了但没有改变结果;4)中国没有尝试干预大选结果,因为中国知道选谁都一样,没必要留人话柄。

    1. Twilio Jeff Lawson 提到做 API 型的公司,一定要把开发人员当做客户一样来对待,从开发者视角出发构建产品。当然公司最终一定会招很多销售人员,但一定要从开发者开始,他们才是起点和价值来源,而产品最终的网络效应就是为这些客户们不断增加价值。

    1. 这篇访谈其中提到关于和中国的技术竞争,Patrick Collison 认为中国公司和中国政府的观点有时并不一致,绝大多数公司之间是期望能够进行有效合作的,「技术竞争」不是一个很好的表述,因为绝大多数挑战是来自上层政治驱动而非技术驱动。Stripe 已经超越 SpaceX 成为美国最大的未上市独角兽(估值已达 $950 亿),它到底值不值这么多钱也引发了很多讨论。

    1. The Information 对 Mark Zuckerberg 进行了一次 45 分钟的访谈,其中提到了 Facebook 在 AR/VR 方面的战略、思考和细节。尽管目前的设备和内容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他非常坚定的认为这会是下一代计算平台,「Facebook 致力于制造让人人都能买得起的设备,而不是像苹果那样依靠溢价赚钱」。为了配合这一战略,Facebook 有接近 1/5 的人为 Facebook Reality Labs 工作。

    1. 37signals 的创始人借 Hey World 这个产品举例做产品要从最小单元开始,不要设限,让产品自己成长。这里有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确保提供的「干细胞」能够被普通人所理解。在创造者眼中它可以是一个「干细胞」,但在用户眼中很有可能太容易被其他产品替代或者无法理解它能做什么有价值的事情。

    1. 每一个成功的产品要么重塑了过去体验极差的旧市场,创造了比旧产品加迁移成本更好的体验获得成功(Uber);要么创造了一个新的细分市场,在较少的对手的池子里成为了最大的鱼(iPad)。一个产品究竟是在重塑旧市场还是创造新市场往往不是二选一的,更像是一段光谱,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1. 运输大亨的开源版本 OpenTTD 于 4 月 1 日正式登陆 Steam 平台,游戏支持包括中文在内的数十种语言,版本号为 1.11.0。OpenTTD 逆向工程自 1995 年的游戏《Transport Tycoon Deluxe》,玩家通过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运输乘客和货物以营利。玩家可以自由定制游戏内的各种元素,下载社区制作的各种 Mod,包括真实世界的车辆,新工业,自定义场景等。自 2004 年发布首个版本以来,OpenTTD 已经持续更新了 17 年,还将会继续更新。

    1. 做学术通常是一门家族生意。一项研究调查了美国 7000 多名 STEM、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拥有终身教职的学者家庭背景,发现他们更可能来自富裕家庭,他们的父母也更可能拥有博士学位,显示精英和学术家庭背景的人更可能进入学术界。这一结果并不出人意料,研究人员没有试图宣称学术界充斥着裙带关系,而是描述学术界的多元化问题,提出为什么经济状况和父母教育背景与学术成功相关的新问题,如何通过干预缩小这一差距。仅仅干预而不深入根源是没有真正解决问题的。研究报告发表在预印本网站 SocArXiv 上。

    1. 比尔·盖茨关于新冠病毒变异的几点解读:1️⃣变异本身并不令人意外,是必然发生的现象;2️⃣目前各地出现的变异种类非常类似,这是好消息;3️⃣虽然病毒在变异,但是结束疫情的方法没有变,那就是保持社交距离和打疫苗;4️⃣变异提醒我们,让所有地方的人都能打上疫苗是多么重要,只要有没打上疫苗的地方,更糟糕的变异就有可能出现;5️⃣下一次我们可以更好地监测变异情况。

    1. “50岁阿姨自驾游”的故事被《纽约时报》报道之后,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们留下的积极回应。有人说,这是最近在这份报纸读到的最好的内容了。很多人从故事中看到了自己的母亲、奶奶、亲友,乃至自己。还有很多人说,他们很喜欢这种对中国“普通人”生活的报道——其实也不是普通人了,而是普通人中更酷的那些人,但肯定是在宏大议题视线之外的人生悲欢。

      被点赞最多的一条评论说:“一个人寻找自我的需求,并不是女权主义的特有,而是人类所共有的。”作为一名男性,他也觉得从故事中获得了深深的共鸣。

    1.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他买了一部新的 iPhone,意识到这部神奇的设备,以及它背后神奇的 iCloud,是如何轻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无论这次迁移的体验如何令人愉悦,Austin 指出了一点——似乎也是他一贯的观点,就是物理世界仍然难以逃离。

      让他换掉手机的原因,是使用了多年后,电池容量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衰退。

    1. 纽约客杂志的一篇专栏文章的开头,就指出了最近几任总统在竞选和上任之初都如何相似的重复了历史。

      在历史中寻找伟大的替身,比重新创造新的偶像要简单的多。人们喜欢怀念昨日的荣光,尽管今日的生活事实上要好得多。Clinton 和 Trump 分别找到了 JFK 和 Reagan。

      Biden 则找到了 FDR 和 LBJ,最新的 2 万亿刺激方案旨在重建美国的基础设施。

      这是一次出色的叙事,它利用了历史自我增强的特性。

    1. 在这篇文章中,他接受了 Ben Thompson 的采访,讨论了疫情后中国的产业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变化。

      简单重复往往并不受到知识分子的欢迎。后者喜欢复杂深刻的表述,体现细微的差别。但如果要让话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简单重复是更好的做法。

      Wang 发现,前后一致但又不断进化的叙事能力,让庞大的系统大致保持了团结和高效。他提出「灵感」和「控制」两个概念,前者指明了人们共同向往的光明未来,而后者则保证在前进的过程中队伍不会出现混乱失序。

    1. 大连图书馆特殊馆藏数据库(中文/日语/其他语种):大连图书馆馆藏的数字化资源,其中有明清小说150种,满铁图书15479条,古籍善本55万册以及罗振玉学术全文集;尤其是明清小说是该数据库的精华。

    1. 《玲珑杂志》(上海1931-1937)电子版(中文): 该杂志出版于1931-1937年间,其目的是促进女性的精致生活,鼓励崇高的社会娱乐。现已由哥伦比亚大学数字化,为研究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女性的生活,反映一个城市的社会和政治变革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1. 汉口中西报商业广告档案(中文): 莱斯大学数字化“汉口中西报”,是晚清至民国中期汉口地区最重要的报刊之一,对于研究湖北地方而言,它是重要的史料来源,共收藏有2759个刊发在该报上的商业广告。

    1. 海德堡大学中国小报资料库(中文): 该数据库是由德国海德堡大学数字化的近代中国一些小报或者娱乐报。涵盖的时期是1890年代到1930年代。这类小报的内容集中在娱乐,演员,戏剧,电影明星等领域。其内容反应了流行文化的形成和对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

    1. 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基督教古籍数据库(中文):该库是由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及校牧处合作建立的全文数据库。其收录的36本清代民初出版的中文古籍,主要是圣经注释,其次为有关基督教的著作。

    1. 海德堡大学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女性杂志资料库(中文): 该资料库是有德国海德堡大学数字化的民国时期四种中国女性杂志,这四种杂志是《女子世界》、《妇女时报》、《妇女杂志》、《玲珑》。它们在中国妇女性别角色转变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1. 中国拓片数据库(中文): 该数据库由美国哈佛大学制作,其中收集了7500中文拓片,可以通过网页进行浏览。

    1. “中国历史老照片”数据库(英语):“中国历史老照片”是由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发起的一个项目,旨在收集和数字化管理英国私人收藏的关于中国的老照片。目前已经收录1840年至1950年间9000多张关于中国的老照片。

    1. 台湾大学图书馆“中文善本书与线装”书库(中文):本馆收藏之中文线装书,清乾隆60年(1795)以前之版刻列为善本,清嘉庆以后有特色而显著者亦列入,其后至1949年为古籍线装书。典藏之书籍内容包罗万象,遍及经史子集丛各部,以丛书藏量最多,次为清人文集。现藏中文善本古籍1,900部,2万8千余册。

    1. 中国古代史地图集在线查询(中文):本站收集了自大约170万年前至四,五千年前的“中国原始人群,氏族公社遗址分布”图到1795年-1806年“清朝中期苗民起义和白莲教起义”图等约71幅中国古代史地图。

    1. 浙江档案数据库:该数据库由浙江省档案馆建立,包含数据档案(清代档案、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等)、图书期刊(浙江省地方志、民国浙江报纸、民国浙江期刊)、历史图库(清代人物图库、民国人物图库等)、声像档案、特色专题等资源内容。

    1. 瀚堂近代报刊数据库(中文):该数据库汇集数百种清末至民初的报纸和刊物,从香港的《遐迩贯珍》、天津的《北洋画报》,到上海的《申报》,数据库汇集近三百种清末至民初的报纸和刊物,图文对照整理,内容完整,可全文检索,并标记有详细时间,可以逐月逐日检索浏览。全库内容持续修订增补,种类动态添加中。

    1. “Basically, the project involves creating graph-like models of many possible universes, as defined by rules that determine how the model evolves. As the graphs become more complex — really more complex — they generate phenomena that’s worthy of study in themselves. If the rules are right, one can “discover” in them the real physics that govern our universe — everything from E=mc2 to the law of gravity.”

      “基本上,这个项目包含了创建多种可能的宇宙的图形化的模型,每种模型都被其演化的规则所定义。随着图形越来越复杂,它们产生的现象值得更多的研究。如果这些规则是正确的,我们就能探明我们真实的物理世界的规则,发现所有的事情,从 E=mc2 到万有引力。”

    2. “It’s unexpected, surprising — and for me incredibly exciting. To be fair, at some level I’ve been working towards this for nearly 50 years. But it’s just in the last few months that it’s finally come together. And it’s much more wonderful, and beautiful, than I’d ever imagined.”

      “这是不可预料的,也是令人惊讶的——同时,我本人也是异常地激动。事实上,从某种程度来说我已经为此努力了将近50年,但就是在近几个月,这些东西才终于结合在一起成为现实。它比我想象的更美妙、更美丽!”

    3. His software package Mathematica is in its 12th edition. His 1197 page book “A New Kind of Science” was a best-seller, reaching #1 on Amazon when it was published in 2002.

      他的大部头著作,1197页的《一种新科学》(A New Kind of Science)在2002年出版的时候登上了亚马逊的榜首,畅销无比。

    4. Richard Feynman’s Advice to a Young Stephen Wolfram (1985)
    1. 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诺齐克(Nozick,1938—2002)写过一本书,叫《反省的人生》。他在其中谈到,苏格拉底“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活”的说法也许有些苛刻,但是,对人生的反省虽然可能不会助人成功,给人以一种冲过终点的感觉,却能让人成熟、让生活充实,还很有可能产生一种定向或调整的作用。这种反省,就像自己创作一幅自画像,而不是自拍一幅“快照”。自画一幅油画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它需要不断审视,不断修改,最后它不仅成为一个艺术品,还成为一种自己对自己的深刻认识。

    1. 迪克斯坦曾经是著名左翼知识分子杂志《党派评论》(Partisan Review)的编辑。这份杂志于1934年创办,政治倾向具有托派色彩,2003年4月中旬宣布停刊。在68年的出版历史上,其发行量从未超过一万五千份,但在1930到60年代的鼎盛时期,它是美国公共知识分子的重要论坛,撰稿人包括声名卓著的政治哲学家阿伦特,作家奥威尔、鲍德温、桑塔格,批评家麦卡锡、威尔逊、特里林,诗人艾略特、洛厄尔,小说家贝娄、梅勒等。

  2. Mar 2021
    1. OpenDoc

      OpenDoc是一种为共享文本、图形和多媒体对象,而由Apple、Borland、IBM、Novel1和Word Perfect等公司研发的开发环境。

      在一次会议上,乔布斯回答一个参会者不满于苹果停止开发文档编辑器OpenDoc而提出的尖锐抱怨。乔布斯说,OpenDoc确实含有一些伟大的技术,它能做到其他技术不能做到的事情。但是,作为一个产品仅有这样是不够的。

      乔布斯认为,确实很多人在OpenDoc上花了很多时间,但苹果这些年来一直受迫于糟糕的工程管理。工程师们就像朝着18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在各自努力,虽然每一个方向单独来看都是有趣的。苹果有优秀的工程师,但是也有糟糕的管理。

    2. Oscillon 40 by Ben Laposky — one of the first recorded pieces of art created with a computer. Laposky used an oscilloscope to manipulate and photograph electronic waves displayed on a fluorescent screen.

      美国艺术家本‧拉波斯基(Ben Laposky)在1952年创作的黑白电子作品《Oscillon 40》(电子抽象)。这位计算机艺术的先驱者通过使用真空管计算机器材操纵荧光屏幕上的电子波,为了留存这段“波光粼粼”的片段,不得不借助长时间曝光的摄影方式记录下这美妙的一刻,并演变成“示波”系列,为现今可考最早的计算机“艺术”作品。

    1. 根据一项元分析,美英精英阶层的慈善事业主要是给自己创造声誉而不是为了改善穷人的福祉。研究人员分析了 263 篇关于精英阶层慈善事业的期刊论文、图书和研究,旨在更好的理解它在新的不平等时代所扮演的角色。自 1980 年代以来,美国最富有家庭和最贫困家庭之间的财富差距增加了一倍以上。而英国最富有的五分之一家庭的收入是最贫困五分之一家庭的 12 倍以上。研究显示,精英慈善事业主要是为了给自己带来某种好处,是为了保存个人以及家庭亲密成员的财富。许多人错误的将精英慈善事业视为善的力量,而不是将经济资本转化为社会和文化资本的手段。精英慈善事业具有交易性质,除了文化利益也具有物质利益。2017 年美国将可扣除收入的比例从 50% 增加到 60%,精英阶层能直接获益。而在英国,减少慈善税款减免的尝试在遭到富有慈善家抗议后失败。研究人员称,富人通常选择最能产生影响力的地方进行捐赠。虽然慈善事业的投资能给整个社会带来好处,但绝大部分慈善投资仍然保留在精英阶层的内部。哈佛牛津等知名高校拥有大量的慈善捐款,它们是精英慈善事业的最大受益者。在国际上,最大的捐赠者实际上是政府,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从 2013 年到 2015 年,发达国家政府提供了 4620 亿美元的海外援助,而慈善家提供了 240 亿美元。

    1. 法国巴黎卢浮宫将其 48.2 万件收藏品数字化后发布到网上,供任何人免费浏览。馆长 Jean-Luc Martinez 表示他们已经为此准备了好多年,其目的旨在服务于公众和研究人员,可访问性是其使命的核心。在线数据库不仅包括公开展示的收藏品,还包括保存的收藏。

    1. The idea is to initially attract users with a single-player tool and then, over time, get them to participate in a network. The tool helps get to initial critical mass. The network creates the long term value for users, and defensibility for the company.

      这个想法是最初用一个单人工具吸引用户,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让他们参与到一个网络中。该工具有助于达到最初的临界点。网络为用户创造了长期价值,为公司创造了护城河。

    1. 2013 年 10 月 15 日,Square 发布了一款面向消费者的独立应用:Square Cash。这个 app 的功能就是能够在不同的 Cash 用户之间转移现金。这个 app 选用了鲜艳的绿色作为主色调,设计风格简约大胆,与常见的传统金融机构的老派表单式设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绿色,以及 app 中的种种交互,都让人不由得想到微信一类的即时通讯应用。

    Tags

    Annotators

    URL

    1. For Dorsey, it’s all one big integrated system. Transactions are like traffic. Traffic flows over the beautiful bridge. The bridge is a point on the map. The map is an expression of the scheme, the stream, the grand flow of interactions. And he’s been thinking about this stuff since he was eight.

      对于 Dorsey 来说,这些都可以认为是一个大型集成系统。交易就像交通。交通流过美丽的桥。而桥是地图上的一个点。地图是机制、流动和交互的表达。而他从八岁开始就一直在思考这些东西。

    2. “Payment is another form of communication,” he says, “but it’s never been treated as such. It’s never been designed. It’s never felt magical. About 90 percent of Americans carry cards, but almost nobody can accept them. We want to balance that out and just make payments feel amazing.”

      支付是另一种交流形式,但它从来被如此看待,也从来没有被精心设计过,更是从来没有令人神奇的感觉。大约 90% 的美国人都带着信用卡,但很多商户并不接受信用卡付款。我们想平衡这一点,让支付的体验变得神奇。

    1. 纽约大学商学院教授Scott Galloway对新冠疫情结束之后的商业发展,尤其是科技创业有非常乐观的预测。各国政府出台的刺激政策,让民众有了更强的消费能力。而社会对打破巨头垄断已经形成了共识,大家都期待新产品的出现。他尤其提出了对几个行业的关注:地产(是的,远程办公将在疫情后保留,不再需要那么多办公室,但很多办公楼将会改造,成为住宅或社区空间)、高等教育、医疗科技(这两者在美国都是极贵但服务并不好的行业)、虚拟货币。当然,乐观预测背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经济刺激政策和股票市场的上涨,造就了很多寻求投资机会的资本。仅2020年,就有225家美国公司成为独角兽(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2021年到现在又有超过60家公司加入这个行列。2021年1月,风投一共新投资了400亿美元,创下了历史记录。

    1. 牛津大学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Timothy Garton Ash去年底发表在英国《Prospect》杂志的文章,对自由主义的内核及其面临的危机做了清晰的梳理。他认为,当前(西方的)自由主义忽视了两对价值,分别是平等和团结,以及社区和身份。

      关于前者,不平等现象在西方社会日益严重,这种不平等不仅是金钱上的,也是机会上的(例如,顶尖大学青睐精英家庭学生),还是心态上的(精英对底层的傲慢和无视)。作者认为,必须采取更激进的措施来解决这些不平等现象,让人们团结起来。

      关于后者,人有自由的需求,也有归属感的需求,自由主义者在对地球另一边的事情侃侃而谈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社区。这就给了民粹主义者可乘之机,他们借机渲染排外、仇外情绪。作者提出,为了应对这一问题,自由主义中应该包含一种自由开明的爱国主义。

    1. Women designers in history

      历史上的女性设计师,15位对设计做出了持久贡献的女性。

    1. Bruce Mau是加拿大当代著名的平面设计师。1985年至2010年,他一直担任Bruce Mau Design(BMD)的创意总监。他在芝加哥创立了巨变网络,并担任无国界研究所的创始人。他的创作天赋并不局限于平面设计,而是延伸到建筑、艺术和电影、概念哲学和生态环境设计领域。

    1. 建筑设计事务所 ABIBOO 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设想了未来的火星城市并为此制作了视频。根据它的分析,建造工作可以从 2054 年开始,到 2100 年结束,也就是第一个人类社区可以在那里生活了。ABIBOO 设计使用的建筑材料完全来自火星本身,水最重要,它可以帮助产生合适的建造材料,水和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碳,有了碳可以产生铁。它设想的火星垂直城市包含了由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的大型绿色空间,居民将依靠来自温室作物的植物饮食为生。社区之间通过隧道和电梯串联起来。ABIBOO 创始人 Alfredo Muñoz 表示,仔细的规划可以确保新的殖民地不会重复类似对地球造成的破坏。

    1. 改编自天野梢漫画的古早治愈系经典,作者在连载初期曾表示这是一部“水与猫的故事”,漫画上的介绍则为“未来式的治愈系漫画”。

      未来,人类将火星改造成一颗宜居星球AQUA,仿照地球上的威尼斯再造了一座异星观光城市“新威尼斯”。

      15岁的水无灯里从地球来到这里,憧憬成为一名“领航员”,划着凤尾舟载游客领略水城美景。这颗人造星球上,没有冷冰的机械,只有古老的水道、房子和温柔善良的人们。

      虽然是硬核科幻,但充满了灵异猫故事:

      被猫领着进入不存在的猫咪咖啡馆,喝到一杯绝赞的饮料;收到一张猫咪送来的车票,半夜遇见从天空开来的银河铁道特快。

  3. sites.google.com sites.google.com
    1. PANDAID 项目并不是太刀川英辅在防灾领域的第一次尝试。十年前创办的维基百科式信息平台 OLIVE,是他在这个领域的起点。2011 年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的 40 个小时,NOSIGNER 自发地搭建起了基于 Google site 服务,公开可编写的开源网站“OLIVE”。“在缺乏物资的情况下,即使是小物品说不定也会派上用场。”太刀川英辅发出这条 Twitter,号召更多的人将生活妙招上传到 OLIVE,帮助灾区民众解决震后生活上的不便。

      在成立的第一周,OLIVE 平台上收集到的实用点子就超过了 100 个,例如迷你暖炉的制作方法、如何用纽扣电池做出简易 LED 照明灯等等。一些复杂的物件改造都配上了图示讲解,便于灾民快速掌握使用技巧。赈灾期间,NOSIGNER 选取衣食住行和卫生健康方面的内容,印刷制作折页册子《OLIVE PAPER vol,2》,随物资分发到了宫城县石卷市的灾民们手中。

    1. PANDAID 项目并不是太刀川英辅在防灾领域的第一次尝试。十年前创办的维基百科式信息平台 OLIVE,是他在这个领域的起点。2011 年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的 40 个小时,NOSIGNER 自发地搭建起了基于 Google site 服务,公开可编写的开源网站“OLIVE”。“在缺乏物资的情况下,即使是小物品说不定也会派上用场。”太刀川英辅发出这条 Twitter,号召更多的人将生活妙招上传到 OLIVE,帮助灾区民众解决震后生活上的不便。

      在成立的第一周,OLIVE 平台上收集到的实用点子就超过了 100 个,例如迷你暖炉的制作方法、如何用纽扣电池做出简易 LED 照明灯等等。一些复杂的物件改造都配上了图示讲解,便于灾民快速掌握使用技巧。赈灾期间,NOSIGNER 选取衣食住行和卫生健康方面的内容,印刷制作折页册子《OLIVE PAPER vol,2》,随物资分发到了宫城县石卷市的灾民们手中。

    1. 2020 年 10 月末,NOSIGNER 将声音互动装置 Social Harmony 铺设在了东京商场表参道 Hills 及横滨港未来音乐厅入口处。

      作品是一幅全长约 20 米的乐谱,包含 Gymnopédie No. 1 钢琴曲中的四个小节。通过在音符间设置 2 米间隔,确保人们保持一定距离排队等候。当队伍中的人们依次踏上音符时,就会瞬间触发感应装置,形成完整的钢琴旋律。每个人的前进速度不同,同一段乐谱能随队伍的移动,呈现不同节奏的旋律,营造出不同效果的音乐空间。

    1. 2020 年 10 月末,NOSIGNER 将声音互动装置 Social Harmony 铺设在了东京商场表参道 Hills 及横滨港未来音乐厅入口处。

      作品是一幅全长约 20 米的乐谱,包含 Gymnopédie No. 1 钢琴曲中的四个小节。通过在音符间设置 2 米间隔,确保人们保持一定距离排队等候。当队伍中的人们依次踏上音符时,就会瞬间触发感应装置,形成完整的钢琴旋律。每个人的前进速度不同,同一段乐谱能随队伍的移动,呈现不同节奏的旋律,营造出不同效果的音乐空间。

    1. The identity is reminiscent of a road sign and embodies a wish for the pandemic to to stop and retreat. At the same time, the three arrows show how people’s unity is essential for its realization.​​​​​​​

      “Pandemic+Aid,在疫情中守护生命”。红/白的颜色组合暗示公共健康、治愈康复。

    2. 日本设计师太刀川英辅和他的设计工作室 NOSIGNER,通过在防灾领域一系列有意思的设计,让人们认识了这个来自日本横滨的设计团队。

      在 COVID-19 疫情期间,太刀川英辅以一个红白双色视觉主导的信息传播网站“PANDAID”,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自创立以来,PANDAID 吸引了 300 多名志愿者,通过 Google site 共同参与网站的内容编辑和平面设计。2020 年,以 PANDAID 为核心的一系列防疫设计活动获得了 DFA 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Design for Asia Awards)。

    1. 阿基.查维伦(Aki.Jarvinen)在《Computer games: Text, narrative and play》中把游戏的元素分为五大类。第一个是组件(Components),构建游戏中武器、人物、象征物等实体。第二个是步骤(Procedures),涉及到发布的任务以及玩家的目的和具体实现方式,决定战斗或建造等等一个个具体的行为。第三个是主题(Themes),是游戏中具有唯一性,承担语义宇宙的功能,主宰游戏文本的布局以及内容。第四种是界面(Interface),常以面板、UI 的形式存在,也包括游戏中常见的物品栏、玩家的血量、魔法值等概念。第五种则是算法(Algorithm),隐藏在画面后,但支配游戏世界的底层逻辑。这种独特的讲述技艺,需要设计师利用游玩的方式,同时利用大量传统的视听手段,去为玩家创造一种可进入并且临场化(Engaging)的体验。

    1. 这个课程是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Z)与蒙特利尔大学、芝加哥的丰田技术学院合作的成果,使用了大量Duckietown提供的智能硬件。

      教学的基本内容是,探索数据驱动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使得汽车模型可以在城市环境中自动行驶,同时检测和避开行人。达成这个目标,需要掌握从基础数学到机器学习技能等各领域的专业知识。其中包括:计算机视觉,机器人操作,建模与控制,目标检测与避障等。

      具体来说,该课程包含了机器人学习理论、相关算法,以及将它们用于实践的方式,这些方法完全可以用于现实生活。学员们使用ROS、Python、Docker这些编程软件,创建相应的编程模型。

      同时,在课堂之外,老师将和学员一同探究各种机器人学习的方法,并分析它们在实践中的优缺点。

      强化STEM学习方法

      在STEM的工程教育领域,一直存在一个严重的缺陷,那就是不同的主题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和联系。这个课程,就是运用Duckietown的教学资源,强化STEM学习。

      课程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在基础主题领域基础上开展的课程,帮助学生们看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包含数学、编程、电学等内容。在学习基础理论的同时,Duckietown会为学生提供动手学习的机会,比如编写程序、提出解决方案等。

      由于Duckietown小巧且灵活的特点,对编程和机器人一无所知的孩子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上手。在“编程”主题中,学生们要学会独立启动ROS的基本单元,熟悉Duckietown的基本项目,并动手解决具体的机器人编程项目;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主题中,学生们要练习在模拟器中独立设计算术逻辑电路。

      课程的第二部分,是实践项目的介绍和训练,这其中要用到Duckietown的硬件和教具。学生们在设计自动驾驶的同时,理解其背后的理论数学和物理学,完成穿越城市的复杂挑战。

      例如“小鸭出租车”项目的想法是,Duckiebots可以在某个物体附近停下来,然后按照一定路线继续前进。所以,该任务需要分为两部分:检测和沿图形移动。学生需要思考,如何让小车在未检测到Duckie的情况下驱动,以及如何根据地图和目的地建立路线。

      还有学生自己发明的“巡逻车”,想法是教一个Duckiebot(即巡逻队),让它发现,跟踪并制止“入侵”的Duckiebots。具体方法是,使用标记器识别道路上的入侵者,根据标记器的方向和距离更改Patrol Duckiebots的状态机,使得机器人在接近停车线时继续行驶不停车,最终使用SSH连接并关闭它。

    1. Duckietown是一个自动驾驶的研究和教育平台,由日本的丰田汽车赞助。从2016年开始,Duckietown在麻省理工学院开课,之后逐渐演变成一项全球计划,旨在实现AI和机器人教育。2018年之后,该项目由非营利性组织Duckietown基金会负责协调。

      Duckietown平台分为两部分,分别是Duckie Bots和Duckie Towns。前者是低成本的自动机器人,几乎完全由现成的零件制成;后者则是对城市环境的模拟,其中有用运动垫子和胶带制成的道路,以及机器人用作四处导航的标牌。通过添加交通信号灯和城楼,Duckietown可以转变为智慧城市。

      由于Duckietown的侧重点是以机器人为基础的自动驾驶,所以其中包含的教学资源大多都与城市交通、汽车行驶有关的。我们先从平台提供的硬件包说起。

      城市拓展包

      这套硬件包里,都是Duckietown的基本构建模块,用它们可以搭建出适合自动驾驶行为的城市交通道路。其中,包含9个黑色泡沫道路的互锁瓷砖,还有符合Duckietown标准的胶垫边框区域,用来放置交通标志。

      此外,拓展包中还有可以DIY的磁铁,能让使用者自主设置汽车行驶的直线和曲线道路。通过这些硬件,我们可以将组装好的路段锁定为不同的配置,从而获取不同的城市地形。不仅如此,使用这套工具,还能够在数分钟之内组装和拆卸搭建好的城镇。

      与之类似的还有“红绿灯城市包”,这套硬件也是用来扩展城市的基础设施的。除了提供现实交通信号的闪光灯,它还具有与Duckiebot相同的感测、内存和计算功能,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用它来编程。

      在组装红绿灯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亲手设计的乐趣,还可以了解Duckiebots提供的许多硬件组件,它们可以相互之间交替使用。还有红绿灯的切换设计,更是需要运用基础的编程知识。

      人工智能驾驶奥运工具包(AI-DO)

      Duckietown基金会每年都会在ICRA(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会议)上举办两次AI-DO,即“AI驾驶奥运会”。

      这套硬件包的工具就是配合这个竞赛的。它们基本都可以与Duckietown里的机器人相结合,解决车辆在交叉路口行驶时可能会遭遇的一些问题。

      一般来说,DuckieBots的机器人都是带有编码器的。例如其中一款名为“DB19”的机器人,就带有嵌入式车轮编码器的电机,以及一个新的电机支架。此外还有许多必备的零件和备件,用于构建、校准、初始化和操作DuckieBot。

      而这个“人工智能驾驶奥运工具包”,则可以根据机器人技术和AI的互动,来衡量智能车的具体性能。它包含几个解决实际问题的任务,分别是LF(车道跟踪)、LFV(车辆的行车跟踪)和交叉路口的行车跟踪(LFV-1)。在Duckietown模拟器中,我们可以思考相应的解决方案,将之实践于智能车的行驶。

      这些任务需要使用到2个机器人(DuckieBots),和一个城市导航包。要注意的是,完成这些任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反复地测试和优化。

      这个只有5岁的小黄鸭,居然开发了这么多有趣的人工智能项目!

    1. Duckietown是一个自动驾驶的研究和教育平台,由日本的丰田汽车赞助。从2016年开始,Duckietown在麻省理工学院开课,之后逐渐演变成一项全球计划,旨在实现AI和机器人教育。2018年之后,该项目由非营利性组织Duckietown基金会负责协调。

      Duckietown平台分为两部分,分别是Duckie Bots和Duckie Towns。前者是低成本的自动机器人,几乎完全由现成的零件制成;后者则是对城市环境的模拟,其中有用运动垫子和胶带制成的道路,以及机器人用作四处导航的标牌。通过添加交通信号灯和城楼,Duckietown可以转变为智慧城市。

      由于Duckietown的侧重点是以机器人为基础的自动驾驶,所以其中包含的教学资源大多都与城市交通、汽车行驶有关的。我们先从平台提供的硬件包说起。

      城市拓展包

      这套硬件包里,都是Duckietown的基本构建模块,用它们可以搭建出适合自动驾驶行为的城市交通道路。其中,包含9个黑色泡沫道路的互锁瓷砖,还有符合Duckietown标准的胶垫边框区域,用来放置交通标志。

      此外,拓展包中还有可以DIY的磁铁,能让使用者自主设置汽车行驶的直线和曲线道路。通过这些硬件,我们可以将组装好的路段锁定为不同的配置,从而获取不同的城市地形。不仅如此,使用这套工具,还能够在数分钟之内组装和拆卸搭建好的城镇。

      与之类似的还有“红绿灯城市包”,这套硬件也是用来扩展城市的基础设施的。除了提供现实交通信号的闪光灯,它还具有与Duckiebot相同的感测、内存和计算功能,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用它来编程。

      在组装红绿灯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亲手设计的乐趣,还可以了解Duckiebots提供的许多硬件组件,它们可以相互之间交替使用。还有红绿灯的切换设计,更是需要运用基础的编程知识。

      人工智能驾驶奥运工具包(AI-DO)

      Duckietown基金会每年都会在ICRA(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会议)上举办两次AI-DO,即“AI驾驶奥运会”。

      这套硬件包的工具就是配合这个竞赛的。它们基本都可以与Duckietown里的机器人相结合,解决车辆在交叉路口行驶时可能会遭遇的一些问题。

      一般来说,DuckieBots的机器人都是带有编码器的。例如其中一款名为“DB19”的机器人,就带有嵌入式车轮编码器的电机,以及一个新的电机支架。此外还有许多必备的零件和备件,用于构建、校准、初始化和操作DuckieBot。

      而这个“人工智能驾驶奥运工具包”,则可以根据机器人技术和AI的互动,来衡量智能车的具体性能。它包含几个解决实际问题的任务,分别是LF(车道跟踪)、LFV(车辆的行车跟踪)和交叉路口的行车跟踪(LFV-1)。在Duckietown模拟器中,我们可以思考相应的解决方案,将之实践于智能车的行驶。

      这些任务需要使用到2个机器人(DuckieBots),和一个城市导航包。要注意的是,完成这些任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反复地测试和优化。

      这个只有5岁的小黄鸭,居然开发了这么多有趣的人工智能项目!

    1. NIFTEX 是支持 NFT 持有者将 NFT 碎片化,成为 ERC-20 代币的交易平台,该项目旨在提供 NFT 拆分出售的功能,并提供防止卖断的限制,并方便投资者对于高价 NFT 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