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1 Matching Annotations
  1. Jun 2021
  2. www.nendo.jp www.nendo.jp
    1. 由佐藤大创立引领的日本设计工作室Nendo推崇先锋设计、简约和极简主义风格,总是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惊喜。它倾向于打破行规和惯例,创造‘惊奇’效果,而且作品立意鲜明,易于理解。

      “好的设计就是妇孺皆懂。”建筑师、设计师佐藤大以日语中的“粘土模型”这个词命名工作室,意指其设计作品趣味十足。

    Tags

    Annotators

    URL

    1. 最近的“Stop Asian Hate”是继“Black Lives Matter”规模最大的少数族裔觉醒运动,也是让主流社会意识到亚裔被歧视和被忽视的现状。这个故事讲了NPR亚裔记者Emily Kwong(鄺文美)学习中文的经历。Kwong是中美混血儿,她的父亲Chris是一个1958年出生在纽约的华裔。Chris的经历和很多在美国出生的二代华裔经历很像,他从小失去了学习中文的机会,因为他的一代移民父母希望他能融入美国社会(这也是中国二代移民是最少会说母国语言的移民的原因)。但是,Chris在唐人街听到人们用中文说话会十分焦虑,这种焦虑来源于自己失去了融入自己根源文化的机会。而随着Kwong的成长,她越来越意识到,失去说中文的能力,不会让她更融入美国,而是无法理解自己的祖父母的语言、情感和思想,为了不再有父亲那一代的遗憾,她决定从头学习中文。

    1. 1947 年,IBM 推出了一款中文打字机,有 36 个键能打 5400 个汉字。在演示中,一位华裔女性熟练的敲出了一个个汉字。她是谁?斯坦福大学的中国史教授 Tom Mullaney 一篇关于中文打字机的博文吸引了一则留言,留言者称她就是那位打字员。她叫 Lois Lew,在 IBM 的宣传片里,她只有 22 岁,现在她 95 岁了。她出生在纽约,后来回到了中国。中日战争爆发之后她与家人一起逃往南方,一直到逃到香港。她的母亲为她在美国找了一个丈夫。她当时只有 16 岁,独自一人去了纽约。她的丈夫经济状况一般,在纽约开了一家洗衣房,而她还没到纽约州的法定结婚年龄。她不会多少英文,工作机会寥寥。这个时候 IBM 需要一位会说中文的人去演示它的中文打字机。 Lew 去应聘时工程师首先问她会不会拼 encyclopedia,她以为工程师可能要她回家。但发明中文打字机的工程师 Kao Chung-chin 意识到他没有多少人可供选择,因此留用了她。但中文打字机从未能进入市场,而 Lew 在离开 IBM 之后开了一家中餐馆。

    1. 【六十年代 The Sixties (2013)】【全10集,高清720P】由汤姆·汉克斯担任制作人的系列纪录片,带领大家共同回顾一些有关时代变迁的记忆,共十集:《电视的时代》、《战争边缘的世界》、《肯尼迪遇刺》、《越南战争》、《自由路漫漫》、《英国人的入侵》、《太空竞赛》、《1968》、《变革的时代》、《性、毒品和摇滚》。

    1. 《Aniara》是诺贝尔奖得主Harry Mattinson在1956年完成的小说,同时也是电影《安尼亚拉号(Aniara)》的原著。这部小成本科幻作品,在释放出人类通过高科技逃离生存危机的欣喜之后,又一点点将其剥夺,最终把极低的生存希望拉长到了天文数字般的年限后才能达成——这时我们大概才会如梦初醒:所谓的时间,原来只不过是神用来把玩人类的道具罢了。

    1. 从工业机器诞生之日开始,我们就已经幻想这些非碳基生物有一天会成为人类的精神主宰了:1909 年,英国作家E.M.福斯特的科幻短篇《大机器停止(The Machine Stops)》,就已经描述了一个人类被机器控制甚至拜机器为神的极端工业化时代。

  3. May 2021
    1. Not Boring 的这篇文章非常详细的讲了 Shein 所在行业的特点以及他们的优势之处。例如 Shein 将设计到生产的时间缩短到三天,而传统的典型时间是 5~7 天;取消了中间商,采用了拼多多创造的 C2M 模式,从用户需求直达设计师,同时依托中国的供应链让 Shein 的产品可以更快更便宜的被生产。目前 Shein 已经是一家估值 3000 亿美金的公司,在最有价值且还未上市的创业公司榜单中已经能排得上号了,也算是中国公司走出去的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值得持续关注。

    1. Sketch 在这个月发布了自己的新产品战略,主要聚集在:实时协作、Workspace、浏览器内的直接预览。整体来看可以说是非常的老生常谈了,都是早就应该有的功能没想到拖到了现在才出来,从我的角度看 Sketch 过去的迭代真的是非常令人失望:坚定不移走原生应用协作路线、性能迟缓、至今没有 Windows 版本…这里有一条评论很好:「一次虚张声势的影响活动,用大量误导性的描述让人觉得 Sketch 更像 Figma。」

      从 Photoshop 到 Sketch 再到 Figma 是一条很有趣的 UI 设计工具迁移路线,每个环节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变化:

      Photoshop → Sketch:1)扁平化的设计潮流兴起,UI 界面设计门槛降低,不需要过去那么复杂的工具完成高频操作;2)移动互联网普及,行业红利带来更多非设计背景的从业人员,需要更易上手的工具;3)原有工具在新场景下没有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升级(性能、标注、预览…)。

      Sketch → Figma:1)设计本身从独狼式工作转变为组织性工作,需要在生产力工具层面支持;2)设计落地需要更多部门的配合,需要更「云端」的协作方式;3)原有工具的支持力度糟糕,需要大量第三方应用配合才能完成基础和高频的工作。

      从根本上两个软件走了完全不同的两条路,尤其到了今天,两个产品的差异越来越大。Sketch 和 Figma 在我看来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生产力工具竞争案例,从结果看两者都做出了更好用的 UI 设计工具,但选择的路线完全不同,目前来看 Figma 逐步走上了领先地位,过去还很期待 Sketch 准备如何反击,现在看来 Sketch 基本没什么还手之力了,走向衰落也成为板上钉钉的结局了。这里有一个反思或者教训是:如果决定做生产力工具,在造一匹跑更快的马同时,更要花大力气思考未来人们如何出行。在一个迭代速度没那么快的领域中可以先造马赢得市场,然后再投入造车,但如果你所在的领域迭代速度极快,同时已经有一些苗头在技术、需求等侧面初步证明汽车已经在眼前了,那就需要做出更具 vision 的决策或选择:像 Figma 一样投入超长时间耐住寂寞专心打造产品,当产品成熟之时,就是重新划分行业格局之日。

    1. 如果你有关注 Twitter 近况的话会发现,他们最近半年上线的功能几乎要比过去十年上线的功能还要多了。Twitter 的 CTO Parag Agrawal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提到了主要的原因:从 Twitter 建立之初,他们就在使用自己的机房运行整个服务,随着时间的推进,整个技术架构变成一团乱麻,严重影响到了产品迭代速度。2016 年的时候技术团队有过一次讨论要不要把自己的整个服务迁移到公有云上,但经过评估之后认为这个事「冒险、昂贵且具有破坏性」从而被放弃,至此之后技术债越堆越多,最终在 2018 年实在受不了了,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开始迁移,尽管整体还没有完成,但目前业务已经感受到了好处,产品迭代相比过去也快了很多。

    1. Paul Graham 的新博客讲了他是如何看待新想法的:在一个新生、反共识的东西诞生时,看衰是最安全的做法,因为确实绝大多数类似的东西最终都会失败。Paul Graham 给出了另一个角度的观察:如果你仔细研究「发表新想法」和「评判新想法」的「回报」会发现,「发表新想法」的回报是这个想法最终被证明后的价值,所以只有当成功概率大于 10% 且回报收益是 10 倍以上时,这样做才是值得的。但是攻击一个新想法的「回报」是固定的,无论攻击的目标是什么,回报都一样稳定。

      有两个问题是非常有趣的:1)你有哪些和自己周围人观点都不一样想法?2)你认为未来 5 年大概率会出现哪些大变化?

    1. 这篇文章采访了 Stripe 的支付业务负责人,他讲述了 Stripe 的产品文化,除了老生常淡的快速迭代、深度思考、重视设计之外,提到了大家会思考 30 年后的产品趋势应该是什么样的,然后以此来矫正短期行为,是否出现了方向偏差。以 Stripe 举例则是他们认为商业行为未来一定会转向到互联网之上,因此才有了 Stripe。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个很像大家聊起苹果时经常会讨论的问题:为什么人家可以花大成本重视设计,不断挑战工程极限,我们就不行呢?一般的讨论结果会变成:因为他们有极大冗余,资源丰厚,有议价能力,所以他们可以做这样的事情。我/你没有这些东西,所以我们要更务实的解决当下的问题。这里其实反映出了两个问题:到底是谁创造了谁?是先有长期愿景和文化,再有的成功;还是先有了眼下的成功获得了冗余的资源,才能更加长远思考?这个问题还是需要更长期的观察才能得到一些靠谱的结论。以我自己的角度来看,对于一个没有资源冗余的创业公司来说,只能通过靠谱的长期思考得出的愿景以低于市价的方式获得相信这些的人加入,同时以足够强的凝聚力和 ownership,这样才能有可能在小概率下获得初步成功继续滚动这个雪球,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会复杂很多。

    2. Ken: What does long-term mean for Stripe? How far out are you looking?Michael: We talk a lot about building multi-decade abstractions. I personally like to think 10 to 30 years to get out of the three- to five-year mode, but generally here people do say “multi-decade” a lot. Patrick and John and the entire leadership team are clear that this is a long-term bet and that we’re still very early. That long time horizon comes from the top, and it’s in the culture. And my sense is it’s been like that at Stripe since day one.

      Ken:对于 Stripe 来说,长期意味着什么?你们的眼光有多远? Michael:我们经常谈及建立数十年的抽象概念。我个人喜欢考虑 10 到 30 年,以摆脱 3 到 5 年的模式,但一般来说,这里的人确实经常说「数十年」。Patrick 和 John 以及整个领导团队都清楚,这是一个长期的赌注,我们仍然是非常早期的。这种长期的视野来自于高层,而且是文化的一部分。我的感觉是,在 Stripe,从第一天起就是这样的。

    3. 本文是对 Stripe 支付业务的负责人 Michael Siliksi 的访谈。

      谈到 Stripe 的产品文化,Siliksi 讲到两个点:deep-thinking 和 moving fast——它们看上去是相互矛盾的。Siliski 也谈到他们如何用很长的书面文档来进行沟通,以及聘用头脑聪明且行动力强的人,但这些都难以保证思考深入的同时,行动速度还能不受影响。

    1. 有投资者在 Spotify 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提出疑问「现在市面上的音频产品几乎都是录好的,你们为什么要收购一家做实时音频的公司?」, Spotify CEO Daniel Ek 解释说「实时音频是下一个 Stories」,主要原因是:1)实时连线可以让创作者和粉丝关系更近,这和 Stories 的效果很接近;2)每个平台都会吸引这样的音频创作者,但 Spotify 专注音乐和音频,因此更加符合这类创作者的诉求;3)当你关注的创作者做了一个优秀的作品,你作为粉丝难道不想更早听到么?

      在这其中有个有趣的点是:Stories 几乎是每个内容/社交产品都标配的产品,而且发展都不错,但在国内 Stories 几乎没有成功的例子;反过来(语音)直播则是每一个国内内容/社交产品的标配且作为收益来源发展的都不错,但在国外产品上似乎并不是这样 🤔。

    1. 科技公司的 offer 一般由现金和股票两个部分构成,而股票一般分 4 年兑现,不同的公司会选择不同的策略,比如按年兑现,每年 25%;第一年按年兑现,后续每月归属;按年兑现,4 年分别为 10%、20%、30%、40% 等等,不过最近越来越多公司开始放弃这种传统的归属方式,例如 Snap 开始尝试 3 年期归属,Stripe、Lyft 开始尝试一年拿完,这样可以释放更多被锁定的股票,方便公司雇佣更多新员工,对于员工来说收入更可预测,毕竟谁也不知道 4 年后公司股价到底是什么水平(比如最近上市的快手,这才几个月,相较于高点已经腰斩)。

      对于 Coinbase 来说,除了一年归属之外还决定薪水对标同行 75% 分位,同时他们看到对薪酬影响最大的是那些掌握薪酬谈判的人,因此他们取消了薪酬谈判,所有同水平的人薪酬一致,差异化由入职之后的绩效决定。算是一个很有趣的尝试。

    1. 为什么人变老之后,会觉得时间过得更快,而小时候会觉得时间很漫长?这则4分钟的科普短视频(存放在YouTube上,墙内需要梯子观看)生动清晰地解释了这个问题。简单来说:当我们的大脑在处理新信息的时候,就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们就会觉得时间更长;而当我们在重复自己熟悉的事情时,大脑就不会付出什么努力,所以就容易产生“怎么一年这么快就过去了”的感觉。 所以,即便生理寿命相同,我们也可以通过不断尝试新鲜的事物,来“活得更久”。

    1. 挪威哲学家Guttorm Fløistad这样形容这些层出不穷的“慢运动”:

      “今天的社会给人们传达的信息是: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所有东西都在变化,变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如果你要抓紧时代的列车,你就得加快速度了。然而,我们应该提醒每个人:其实,我们的基本需求从来不会变化——被看见的需求,被欣赏的需求,对归属感的需求,对附近性和关怀的需求,对一点点爱的需求。这些需求,只能通过人类关系中的慢才能获得。所以,要想掌握变化,我们首先要恢复慢速,恢复反思,恢复团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更新。”

    1. But focusing on the risks within the game obscures a much bigger problem: The game is no longer optional. Everyone must play. We have little to lose because we already lost everything: Stable jobs, affordable homes, education that lasts a lifetime, and worry-free retirement are no longer an option. Even money itself ain’t what it used to be. It loses value by simply sitting in the bank.

      关注游戏中的风险掩盖了一个更大的问题:游戏不再是可选的。每个人都必须玩。我们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一切:稳定的工作、负担得起的房屋、持续一生的教育和无忧无虑的退休都不再是一种选择。甚至钱本身也不再是以前的东西了。仅仅是把钱存在银行里,就已经贬值了。

    2. 这篇文章在开头的时候讲到了 1950 年代的美国:你不需要有特别高的才华和天赋,就可以有一个非常稳定的工作,而且可以买一个很好的房子和汽车。

      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陷入了无尽的游戏中。这个游戏看起来上限很高,你可以只是坐在家里做一个创作者,就可能拥有百万粉丝,成为百万富翁。在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普通人都没有这样的机会。但这样的致富故事,听上去很像是「足够真实」的那一个。一个穷小子,通过不懈努力,加上自己的天赋,最终达到了人生的巅峰。我们已经学会在听到这样的故事的时候,先问问这是不是真的。

    1. 乐事薯条(Frito-Lay)公司有一位清洁工,名叫 Richard Montañez。一天,他从装配线上的一台坏掉的机器中取出一包未经调味的薯条带回家。他进行了试验,并提出了制作辛辣薯条的想法。受到乐事 CEO 一段励志视频的启发,他打电话给 CEO 助理,要求向董事会提出他的想法。两周后,在加州库卡蒙加牧场,他向 100 多人的高层管理会议上进行了汇报。后来,Montañez 的产品 Flamin' Hot Cheetos 将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薯条之一。最终他成为了乐事公司的一名高管。

      故事还没有讲完。这个堪称完美的成功故事被全国媒体报道,并已经改编为电影剧本,准备开拍。

      故事可以一直讲下去。直到 Flamin' Hot Cheetos 真正的发明者 Lynne Greenfeld 发现,他的发明被安在别人身上,演变成了一个荒唐的闹剧。关键在于,乐事公司也把这个故事作为塑造企业形象的好故事,而推动了事态的发展和传播。洛杉矶时报随即曝光了这一丑闻。

      尽管如此,电影编剧仍然认为故事「足够真实」:一位清洁工,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成为了知名企业的高管。实际上,编剧应该更加喜欢这个故事的现实版本,就是在谎言被揭穿之后的神转折,更能让观众感受一次现实的过山车,在恍然大悟后瞠目结舌。

      这是 Hustle Culture and the Big Lies of Success 一文开头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前半段足够真实,甚至于已经让人觉得有些乏味。而后半段的反转如期而至,让整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技巧纯属的故事讲述者,会用慢条斯理的语气平铺直叙,然后在让你觉得故事快要完结的时候,突然反转。只要结局没有来,谁也不敢先走出剧院。

    1. 启蒙运动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新技术出现所导致的⼈们对 我们这个世界在哲学层⾯的理解所发⽣的变化。⽽我们 当下的时代与启蒙时期相⽐,在技术进步和哲学思考的 互相作⽤⽅向上是相反的。我们⼀直在寻求⼀种指导纲 领性的哲学,⽽在寻求这种哲学的过程中,我们却创造 出了⼀种很可能将主导⼀切的技术。

    1. 在美国洛杉矶,去年开始出现一大批TikTok网红「公馆」——这些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住在一起,共同生活和创作,并培训新人。这些公馆吸引了来自全美的青少年,不少人辍学前来追寻网红梦。

      《哈泼斯》杂志的这篇长文,记录了作者在一家网红公馆里面看到的东西:一面是热闹和繁华,这些网红就好像当年的西部淘金者一样,他们在TikTok这样的平台上圈地赚钱,有人随便拍摄一条15秒的广告视频就可以拿到几万美元;另一面则是空洞和忧伤,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被淘汰,而即便是有着几十上百万粉丝的年轻人,他们大多也是浮夸而肤浅,甚至很难集中注意力——比如,每次到篮球场上准备打球,吵吵闹闹分好队伍之后,还没开打,他们就被其他东西吸引,四散跑掉了。

      文章的作者是一名大学老师。他在行文间,频繁回想起自己的手机上瘾的学生,以及问题重重的高等教育制度。他说,如今人们的共识似乎是:“我们的学生不是有着复杂的、色彩斑斓的历史的人,而是填补就业市场不足的潜在劳动力。”正是因为我们人之为人的定义被扁平化了,所以,无论是那些到办公室找他诉说心理问题的学生,还是那些在网红公馆里的年轻人,他们看上去都是那么的悲伤。

      曾有一个男生跟作者说,他在整个隔离期间一直躺在床上,刷TikTok、Instagram,看各种电视节目。而最让他感到慌张的是,他发现这和他疫情前的状态其实差不太多。作者跟这位男生说:你需要的也许是文学理论家肯尼斯·柏克所谓的“equipment for living”(生存所需的设备),读几本好书也许有用。

    2. TikTok 时代创造网红。这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自从媒介自印刷术开始有着大众化趋势以来,人们就开始探讨原本稀缺的影响力,变得唾手可得,会对世界和人类产生怎样的影响。在当下这个时代,除了重复安迪·沃霍尔那句每个人都可以成名 15 分钟以外,我们还能对此探讨些什么?

      哈珀斯杂志的这篇文章提供的视角是,网红是否是时代症候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不是一个新鲜的视角,从弗洛伊德时代开始,个人心理和时代精神之间的链接就已经被明确的建立起来了。而这篇文章多少页充斥着一个多世纪以来的陈词滥调。

    1. Vice 的这篇文章介绍了在印度尼西亚,一些帮助外卖骑手的工作好过一些的灰色 APP 市场。

      这些 APP 功能各不相同。有的帮助骑手自动接单,而这是外卖公司自有 APP 不具备的功能。有的则可以帮助骑手修改定位,帮助骑手能够接到更适合自己的订单。还有的可以让骑手筛选自己想要接的订单,避免一些长距离订单或者超低价订单等等。

      而这篇文章或许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存在一定的阅读障碍。在中国,人们对于外卖骑手的工作有了一些大致的认识,但是这种工作方式却未必是印尼外卖骑手的工作方式。他们的 APP 有着不同的派单逻辑,而印尼城市的不同特质,例如超过北京的拥挤程度,也为骑手的工作造成了别样的困难。

      但核心的问题仍然是一致的。是否存在用技术真正提升生产效率的可能性?而不仅仅只是将剥削隐藏在不可见的代码之后?

    1. Mark Lilla 是当代最出色的政治理论学者以及思想史学者。这篇文章是他发表于 New Republic 上的一篇书评,而后收录进了他的个人文集《搁浅的心灵》,该书中文版于 2019 年经由三辉图书发行出版。

      文章讨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如何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理解当今社会的反动思潮?反动(reactionary)大致是指诸如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白人至上主义等与启蒙精神倡导自由、平等等价值观相悖的意识形态。关于反动,自特朗普上台以来,媒体与大众的关注大多集中于现实层面上,例如全球化创造了更大的不平等,以至于许多人在其中受到损害,因而选择了许多反动意识形态作为救赎的方式。

      而 Lilla 的论点是,问题的根源来自于一种接近于本性的心理,当人们面对现实生活的失意,总是会幻想曾经黄金时代的辉煌,继而期盼一种力量能够让黄金时代重临世界。这种心态,始终潜伏在历史中,并且会经由各种人的表述不断复活。而这篇文章追溯的大致就是这样一个历程。

      追溯这段思想史的意义是什么?Lilla 认为,思想史证明的是,所有关于黄金时代的理解都不过是妄想。而人类要摆脱神话的迷思,要做的只能是承担起未来的责任。

    1. Get Things Done,一种源自于国外的自我管理方式,教导人们用各种工具让自己的生活井然有序且效率十足,包括番茄时钟、待办列表、闹铃提醒、再到更精神层面的断舍离、冥想等等,不一而足。而所有的 GTD 文章多少都点冷冰冰。他们会引用各种各样的科学研究,指出人类的特性是如此这般,因此对症下药,你需要使用我们的 APP 或者硬件设备……简而言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要更柔软一些。作者 Amitava Kumar 只做了一件事情。每一天,只要她完成了当日的写作任务,就会在用的笔记本最后一页,写上当天的日期,然后再打一个勾。没有太多复杂的东西,只是一个勾而已。

      更让人惊讶的是,Kumar 在这里完成的一个转换。有时候,人们会批评 GTD。他们说,人们过于执着于用复杂的方式来记录自己的人生,以至于他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了工具之上,反而忽视了自己真正在做的事情。但是 Kumar 说,通过用一个勾,仅用一个勾的方式,她发现勾起到了完全不同的作用:“我所做的事情,定义了我是谁。而这个勾,则是我所做事情的具象化符号。”

      “勾才是真正的生活,而日常工作只是活着而已。“

    1. Designing a Way to Measure the Impact of Design
    2. Cheryl Heller

      谢丽尔·海勒(Cheryl Heller)是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chool of Visual Arts)社会创新设计硕士项目的创始主席,也是设计实验室CommonWise的创始人,并联合发起了MeasureD Group。海勒现在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整合设计实践与创新设计的教授。她因其在设计领域的贡献而获得AIGA奖章。她是一位商业战略家和沟通设计师,曾向世界各地的领导者和组织传授创造力,帮助企业从小型地区性公司成长为价值数十亿的全球市场领导者,并帮助数百名成功的企业家设计战略。

    1. Nicolas Monterrat来自法国巴黎,本职工作是摄影师兼插画师,风平浪静的生活,平平无奇的工作,自学成才的麻瓜有着意想不到的潜力:业余时间的Nicolas,成了一位动图艺术家。

      Nicolas的第一个尝试,是将希区柯克《迷魂记》里的一个片段做成动图动图。他的灵感来自某一天的灵光乍现,身边的黑白老照片和曾经看过的经典影视作品突然从他的脑中闪过,让这些严肃而沉默的图像动了起来。

      Nicolas的作品带着超现实主义的美学,不是从无到有的创造,而是从有到妙的“锦上添花”,不光好玩还有点魔性,幽默的画面仿佛伸出一只无形的手,侵袭了你的大脑和视觉,将你拽进了这个奇奇怪怪的魔法世界。

      “动图能在那个原本有些暗淡的世界中建立一个虚构而积极的想象,我为这种想象力的娱乐而着迷”,带着年代感的复古照片和不同的素材拼接,不同形式的动图制作技巧就像缝纫的线,把这些素材一针一线组合在一起。可以荒诞,可以幽默,还可以惊悚或可爱,Nicolas把自己汹涌的想象力都注入了照片之中,在旧图片里打开了一扇超现实的大门。

    1. 1971年7月4日,在这台「Xerox Sigma V」电脑上,古腾堡计划创始人Michael S. Hart 创造了有史以来第一本电子书:《独立宣言》。

      他将文字输入电脑,将文件分享给网络上的其他用户,并注明可以免费使用和传播。

      「Xerox Sigma V」当时造价30万美元,内存16K。

    1. 「维基」一个不断变化的知识载体,每分钟都有成百上千的编辑发生,现在可以用环境音乐来体验这种动态。

      「Listen to Wikipedia」跟踪每一条增减和新用户注册,以不同的音调表示。

    1. 村上春树超级书迷Masamaro Fujuki,在Spotify 制作了一个名为「Haruki Murakami's Vinyl Collection」,即「村上春树的黑胶收藏」的Playlist ,收录了作家曾在个人网站上公开、以及他的作品中出现过的音乐。

    1. Ed Needham,曾是《FHM》和《滚石》的编辑。2018年他推出了自己的杂志《Strong Words》,每一期有100多篇书评。

      Needham会读或听每本需要评论的书。

      “我只有找到时间,没有其他办法。”

      “每六周制作一期《Strong Words》,我们计算过,在这六周中的前五周,我每周读的书相当于一套《战争与和平》。”

    1. 亚马逊即将推出一个新的阅读应用程序「Kindle Vella」。

      作者将以连载的形式逐步呈现自己的作品。前几集免费,读者可以选择付费购买后续故事。

      Kindle Vella 中包含社交功能,读者可以直接与作者对话。读者的反馈将影响作者创作走向。

    1.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HathiTrust Research Center 发布了一个交互可视化在线工具:

      可追踪1800-2007年间,英文小说中不同性别的书中人物,和不同性别的作者,使用同一词汇的频率变化。

    1. 海洋之声的白噪音网站「VirtOcean」,再现大海的声音,从平静如镜到波澜壮阔;支持增加帆船、海鸥、鲸鱼、海豹、海豚、沙滩散步等音效。

    1. 艺术家 Alex da Corte 操刀的动态雕塑《As Long as the Sun Lasts》,名称取自作家卡尔维诺的短篇小说集,造型来自芝麻街大鸟。

      装置位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屋顶,由底座和三个连动的活动零件组成。微风吹来,装置会缓慢的旋转。

      创作者想要为人们的心灵带来一丝平静,因为无论绕了多少圈,它最后总是会停在轨道之内,总算是在无法预测的变数之中,带来一点确定性和踏实感。

    1. 「Seminar Live」一个在线学术讲座资源平台,分享、追踪、保存、参与在线学术讲座

    1. 「Animagraffs」一个科普网站,有高清动画 、视频和360度旋转科普图。

    1. Google Arts & Culture推出「Scan the World」计划,将全球超过1.8万件艺术品,扫描后上传到协作平台My Mini Factory,供大家下载打印。

      只要有3D打印机,就能将自己喜欢的艺术品打印成迷你版尺寸。目前已经扫描的作品,从埃及鱼造型陶器、刻有铭文的古代石碑、埃及法老半身像,到大卫像、沉思者等。

    1. 受禁书行动影响的高三学生即将成年,他们将约会、恋爱,将面对真实的世界。阻止孩子们阅读我的书,或者任何一本书,并不能保护他们。

      不允许读,不允许谈论,这可能会使他们失去机会:在即将遭遇之前,先对这个世界有所了解。

      为什么我们没有看到禁书行动的本质:短视、暴力和不可原谅?

    1. 《耶鲁评论》推出在线杂志网站TYR,整合原有纸质期刊和独家在线内容,包括专栏、诗歌、小说、视频等。

      《耶鲁评论》是美国最早的文学刊物之一,成立于1819年。很多作家如托马斯·曼、弗吉尼亚·伍尔芙都曾在杂志上发表过作品。

    1. 125位英美作家列出自己最喜欢的十本书,第一名10分、第十名1分,一共544种书,在2007年集结出版《The Top Ten》。

  4. www.visualizingsep.com www.visualizingsep.com
    1.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最新上线了一个精美的交互式可视化项目 Visualizing SEP,将不同观点、流派、哲学家条目联结为一个强大的知识网络。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SEP)是一部由斯坦福大学营运的免费线上哲学百科全书,内容主要以经同行评审认可的论文为主。该百科内的每一篇论文均由一位该领域的专家撰写并维护,作者涵盖来自世界各地学术机构的教授。

    1. 《哈佛商业评论》一篇文章中关于「生产力工具」的举例:

      有「高尔夫球」课程,但没有「高尔夫球杆」课程。球杆只是工具,真正要学习的是如何有技巧的打高尔夫球,不应舍本逐末。老虎伍兹即使用一副破旧的二手球杆,也是普通人望尘莫及的。

      作者给出的建议:先将重点放在方法上。当有了方法后,对工具的要求就显而易见了。

    1. “ocearch”一个可以实时追踪海洋里鲨鱼动向的网站

    1. 一次偶然的机会,来自柏林的建筑师Sara Perovic在家中发现一本由祖父编写的网球训练手册,画册中那些关于运动姿势的陈述,让他想到了自己同为网球运动员的父亲。由于职业身份的特殊性,父亲在Sara 的童年中总是忙于训练,网球运动也因此成为了Sara与父亲的亲子关系间的一道屏障。

      为了追溯自己童年时对于父亲的回忆,Sara展开了一个关于父亲的腿的摄影项目。在这一项目中,Sara让丈夫模仿年轻时的父亲,在各种环境下摆成正在进行网球运动的姿势。此后,Sara则将父亲年轻时的黑白腿部照片与她拍摄的彩色腿部照片共同整理成册,并将其命名为“My Father’s Legs”。

      除了增强对父亲职业身份的理解外,Sara的项目也为影像中关于性别关系的探讨提供了一次珍贵的素材。以往镜头中以男性视角来看待的女性身体,如今与女性视角下的男性双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就如Sara母亲对她所说的那样,“我是因为你父亲的那双美腿而爱上他的,”女性对于男性身体的凝视或许一直都存在,也正有待人们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探讨它。

    1.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来自意大利的艺术家Piero Percoco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困在了他所成长的南部小村庄中。乡村生活的无聊日复一日地加剧着Piero内心的绝望和窒息,但是,女友送给自己的一部iPhone让Piero开始了他的摄影生涯。

      Piero并没有选择轻快简单的拍摄,而是用了一种严肃的方式摆脱无聊。他决定用一种陌生的视角探索周围的世界。他将镜头对准了身边的老人。并将摄影意义定义为“意大利南部的生与死”。

      Piero镜头下的身体往往并不完美,苍老松散的背、布满褶皱的胳膊、扭曲且拥有伤疤的脚……有这些“瑕疵“,是因为人们时常裸露在温暖如夏的海滩。摄影师也没有选择刻意去遮掩这些“缺陷”,而是诚实地将这些细节凝重且审慎地放大,并以一种平淡自如的姿态,和人们分享着来自这些老人身体的故事。

      这些将镜头从青年人身上移开、转而投向年老者的摄影,反而成就了另一种来自人类身体的诗意。每一张照片浓缩的经历,非几十年生活所不能得。Piero认为,这些照片是在日常生活中的“那些被人们忽视了的彩虹”,所以在2019年,他也将这些作品整理成册发行,并将其命名为“彩虹被低估了(The Rainbow is Underestimated)”。

    1. 在道具布景设计师Michelle Maguire和摄影师Kelsey McClellan共同创作的“Wardrobe Snacks”中,“吃东西”变成了一件优雅而端庄的事情。或者说得很准确些,是人们手捧食物的动作。

      Michelle Maguire的灵感来源于日常看到的那些离开了桌子的进食者:继父把装有三明治的盘子放在腿上,边看电视边吃;挤上公交的陌生上班族,从包里掏出早餐……这些动作看上去琐碎,但人们从容的姿态让Michelle Maguire感受到了一种禅意。

      (完整或残缺)食物、(戴有饰物)的手、以及人们的穿着共同构成了“Wardrobe Snacks”。为了营造出优雅和谐,Michelle Maguire统一了食物和服装的颜色。事实上,在Michelle Maguire的认知中,个人记忆中的食物就是有色彩的。她小时候会用粉色的碗吃麦片,如今看到粉色,就会联想到吃早餐的场景。

      关于Michelle Maguire的另一个与食物相关的趣事是,她专门拍过一段时间冰淇淋。在那段时间里,她的相机闻上去一股奶味。在吃了那么多的冷饮后,冰淇淋在这位摄影师的眼里已经不再是食物,“只是一种会化的物质”。

    1. 组织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发表在《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文章提出了一个词汇——“languishing”,用来形容这种感受。

      “不是精疲力尽,我们仍然有精力;也不是抑郁症,我们并不感到无望。我们只是觉得生活有些无趣,感觉看不到方向。”

      “过着一种平静的绝望的生活”。

      languishing 就是这样一种停滞和空虚的感觉,它会让人难以集中注意力,很难有兴奋的情绪,“感觉就像是你在浑浑噩噩地度日,隔着一个雾蒙蒙的挡风玻璃观看自己的生活。”

      除此之外,他还表示,这可能是2021年蔓延在人们之间的一种主导情绪。

    1. 封闭拥挤的空间里,眼神所及之处皆是他人。这也让地铁成了许多艺术家和摄影师的灵感来源。

      然而与绝大多数摄影师不一样,汉娜·拉·佛莱特·瑞安(Hannah La Follette Ryan)的镜头里几乎没有脸。

      她对陌生人的手有一种特别的痴迷——地铁上通勤的人们脸上往往缺乏表情,比起观察一张张面无表情的脸,有时手传递的内容会更丰富。

      2015年大学毕业后,25岁的她搬到了纽约,找到了一份保姆的工作,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乘地铁,通勤在布鲁克林和曼哈顿之间。

      初到纽约,一切都充满新奇。“我看着地铁上的其他人,对他们的生活特别好奇。我观察着人们,注意到在地铁上人们的手有如此多的动作,他们的手是如此具有表现力,你可以从中看到很多情绪。”

      过去几年里,她就这样在每天的通勤路上,用手机记录了上千张地铁乘客的手,捕捉和记录下许多有趣的瞬间。

    1. 2016年,荷兰设计师Maarten Baas为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创作了一件奇妙的时钟装置艺术,也是他的“真实的时间(Real Times)”系列作品之一:随着时间的移动,每一分钟都会被藏身巨大钟面里的“时间看守人”抹去,再重新绘制下一分钟,“时间的流动” 在机场变成了现实。这个影像装置的秘密在于,Maarten Baas花了12个小时制作这段视频,而整个时钟表演的时长也是12个小时,“非场所”的超现实意义在这里被展现了出来。

    1. 今年5月,德国航空摄影师Tom Hegen在新作品“Aerial Observations on Airports”中,就展现出了机场意想不到的美:他被获准进入德国最大的六个机场上空拍摄两个小时,为停放的飞机寻找到对称和几何的瞬间。在摄影师的镜头里,仓库、停车场、集装箱和航站楼这些机场设施都在的画面中营造出一定的规模感和秩序感,机场地面复杂的彩色沥青标志,也让机场的运营系统带上了几何美学的色彩。换了一个角度之后,飞机和机场内的各个元素仿佛也有了自己的生命。

    1.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DeepMind 提出了一种机器学习模型,能够自动生成此类草图,且结合了通用语言建模技术以及现成的数据序列化协议,具有足够的灵活性来适应各领域的复杂性,并且对于无条件合成和图像到草图的转换都表现良好。

      具体而言,研究者开展了以下工作:

      • 使用 PB(Protocol Buffer)设计了一种描述结构化对象的方法,并展示了其在自然 CAD 草图领域的灵活性;
      • 从最近的语言建模消除冗余数据中吸取灵感,提出了几种捕捉序列化 PB 对象分布的技术;
      • 使用超过 470 万精心预处理的参数化 CAD 草图作为数据集,并使用此数据集来验证提出的生成模型。事实上,无论是在训练数据量还是模型能力方面,实际的实验规模都比这更多。

      借助Transformer,DeepMind新模型自动生成CAD草图,网友:建筑设计要起飞了

    1. 2021年4月21日,阿卜杜尔-阿里·穆罕默德(Abdul-Aliy Muhammad)在《费城询问报》(The PhiladelphiaInquirer)上发表了一篇专栏文章,批评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博物馆(以下简称宾大博物馆)持有1985年MOVE爆炸案中遇难者的遗骸,并将其用作课堂教学目的。作者要求宾夕法尼亚大学及宾大博物馆将遗骸归还给遇难者家属,为持有这些遗骸郑重道歉,并对相关家属和社群进行补偿(reparation)。

      MOVE是一个非裔美国人激进环保组织,由约翰·阿非利加(John Africa)于1972年创立,总部位于费城。1985年5月3日,手持逮捕令的费城警察在试图进入MOVE成员居住的排屋时与后者发生武力对峙。警察向屋内投掷催泪弹,MOVE成员开枪回敬,警方也用自动武器予以还击。随后,警方从直升机投下两枚炸弹,爆炸引起大火,焚毁了周围的65间房屋。最终,包括约翰·阿非利加在内的6名成人和5名儿童死亡,超过250人无家可归,MOVE居住的排屋内仅有两人幸存。2020年11月,费城市议会通过投票表决,为爆炸事件正式道歉。

      1985年,在体质人类学家阿兰·曼恩(Alan Mann)的监管下,宾大博物馆通过费城市法医办公室接收了MOVE爆炸案的遗骸进行检查。由于对其中的某些遗骸是否属于特定MOVE成员这一问题产生了争议,此后宾大博物馆一直保留着这些遗骸,直到2001年曼恩教授前往普林斯顿大学时将遗骸随他一起带走。2016年,宾大博物馆曾暂时取回遗骸进行调查,到2019年它们被送回至普林斯顿大学。

      2019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开设的一门法医人类学线上课程中,主讲人宾大博物馆体质人类学负责人珍妮特·蒙格(Janet Monge,她在1985年曾作为博士生在曼恩手下工作)手持被严重烧毁的股骨和盆骨(它们来自MOVE爆炸案的遇难者遗体)给学生们授课。这一系列课程的标题为“真实的骨头:法医人类学的冒险”。

      此消息传出后,阿非利加家族以及更广泛的非裔社群表达了强烈的痛苦和愤怒。他们质问为何这些同伴的遗骸会进入博物馆的收藏陈列,以及为何它们会被用于科研和教学目的。对非裔美国人而言,在36年之后,MOVE爆炸案尚未愈合的伤疤又被无情撕开,而宾大博物馆距离当年爆炸的案发地仅有几个街区之遥。不少人类学者也积极声援非裔群体,认为博物馆和研究者未获得当事人生前或事后的知情同意,严重违背了研究伦理。而且,此次事件凸显了非裔美国人遭受的双重暴力:一方面是以MOVE爆炸案为极端体现的、由国家施加的身体暴力;另一方面是学术机构留存遗骸以供“科学研究”、不交予遇难者家属/社群善后的学术种族主义暴力。

  5. bluntumbrellas.co.nz bluntumbrellas.co.nz
    1. 在狂风四起的下雨天,一把抗风力强大的伞可以解决不少烦恼。Blunt umbrellas工程设计师Greig Brebner创造了钝角伞边,让伞蓬张力平均分布,可以对抗12级强风。

    1. 在撑伞时,基本是没办法看手机、回消息的,而韩国工作室SWNA设计的雨伞KT Umbrella,在伞柄上做出了创造改变,在撑伞状态下,伞柄可以很容易地搭在手腕处,保持了滑动手机时的完美角度。

    1. Sa“折纸雨伞”是设计师Justin Nagelberg和Matthew Waldman共同开发的一款新型雨伞,他们从折纸艺术中获取灵感,用漂亮、环保、防水的蓝色塑料做伞面,没有伞骨的设计玩起了不一样的“雨中折纸艺术”。

    1. 水,是万物之源。在大自然的生命旅程中,从天空飘落而下的雨,是在伟大的生命轮回中完成着它的使命。当人们举着伞,匆忙地在城市中穿行时,殊不知从伞上滑落的雨水,蕴含着生命的意义。

      有一次,设计师Volkan Ugurel在绵绵细雨中漫步,伴着雨水打在伞面的声响,一个创作灵感顿时明朗——做一把可以收集并净化雨水的伞。

      一段无序而浪漫的遐想,让物理实验由此开始。Volkan Ugurel想办法把过滤系统放入雨伞的杆身中,顶部的粗颗粒过滤由金属网阻挡,雨水中的所有有机化学物质以及令人讨厌的味道和气味,在完成过滤后滴入底部220毫升的玻璃瓶中,过滤水可以饮用。

      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Volkan Ugurel常常听音乐唱片《Nonagon Infinity》,这张唱片被设计为无限循环播放,一首歌的结尾便是下一首歌的开始,像极了雨水永无止境的生命周期。而这正是Nonagon Umbrella伞名字的由来。

    1. “雨伞是目前最方便的四季雨具,但并不利于回收,它们经常被扔进垃圾填埋场中。” Studio Mesh工作室的设计师解释道:“尼龙是雨伞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其次是金属,但金属作为雨伞中最可持续的材料,却很少被回收利用。同时,玻璃纤维和塑料等材料也被用于雨伞的折叠和扣紧结构,多种材料的使用让回收成为挑战。”

      为此,Studio Mesh工作室希望能找到合适的防水涂料,确保材料的可回收性,一方面让雨具的使用寿命尽可能地长久;另一方面可以实现闭环回收。

      在经过反复的思考、实验和调整后,Studio Mesh工作室找到了一种可再生材料,用一块圆形、单一、柔软的再生聚酯制成了Urbanella雨衣,没有任何需要密封的解封,面料之上涂抹了防水且透气的涂层。Urbanella雨衣可以穿戴在任何服装上,不使用的时候可以打包成一个小袋子。

    1. 自2018年起,摄影师兼艺术家Nathan Head便开始沉迷于描绘那些散落在海面上的星星点点。由于海面的千变万化,Nathan每张作品中的星星都呈现着迥然不同的生面貌。虽然这些星星看起来既脆弱又短暂,但海面却因为它们的存在显得流光溢彩。

      不同于那些空中的恒星,Nathan作品中的星星仿佛本就成长和生活于海洋之中。你甚至可以通过这些图画,“解读”出不同星星的性格和它们的生活方式。爱热闹的星星往往在翻涌的海浪里嘻嘻攘攘;懒散的星星在太阳光线的照耀下,身体都仿佛被晒化了;喜欢安静的星星则偏居一偶,如果不是从远处望去的几点光,它们可能一生都不会被人发现。

      或许是为了让人们更加亲近地观赏这些海洋中的奇妙生物,Nathan还别具匠心地“创造”了多条通往这片海洋的观光地铁:地铁窗外往往是一望无际的平整海面,图像笼罩着一层糖果般的梦幻色彩,仿佛时刻提醒着人们,你我正身处于一个有别于现实世界的独特地带。

    1. Roger设想中的宇宙,同样可以让人类自由进出。或许是因为担心地球上来到这里旅行的人数太多,宇宙中的交通秩序成为了Roger首要关注的问题。于是,他在创作的宇宙中修建了各式各样的高速公路,隧道和立体交通网络供人们井然有序地通行。

      与这些热闹的交通场景不同的是,Roger设想中的星球本身倒是可谓平淡无奇,大多是一片灰色的荒凉之地。人们三三两两地停在路边回望地球的景色。因为没有座位,他们往往只能选择站着或席地而坐——有些是一起出来星际观光朋友,有些是大人和孩子,有些则像是正在约会的恋人。

      所以,为什么人们会愿意离开繁华的地球生活来到这里呢?或许,只是因为这里足够遥远空旷,能够不受打扰地和喜欢的人说说话吧。

    1. 在Bruno的作品中,宇宙汽车,火车,轮船,飞机都成为了人类可以去往宇宙的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之后,那里还有着餐厅,酒店,加油站供我们息和继续旅行。

      Bruno的聪明之处在于,他用好奇心四溢的儿童作为观察者。他的世界里确实有太多奇观了。相比于已经人们习以为常的地球景观,这里的天空飘着巨大的水母,鸟类甚至大象。踏上这里的陆地,人们还会与一种身形巨大的猫咪不期而遇。

      艺术家想象中的宇宙,特别之处远不止如此:他会把一个西瓜放大到一个星球那么大,然后向人们展示它切开之后的果瓤;出于对女性力量的赞叹,他还会把巨大而沉静的女性雕像安置在星球各处:“我不知道原因,只是觉得女人散发出一种强大的气场,只要在她们身边,我就会感到强大。”

      虽然拥有如此想象力,但这位年轻的艺术家其实并没有接受过完整的艺术教育。他从小成长于保守的天主教学校,长大后由于性格叛逆,又选择离开去学习广告专业,并在2014年开始他的拼贴创作。生活中的Bruno还是一位DJ和游戏发烧友。他对自己以后的创作计划也很轻松随意:希望能在街道上通过海报的方式创造巨型拼贴画。

    1. 因为一张加了“专属bling bling特效”的Billie Eilish照片,VOGUE对艺术家Sara Shakeel进行了一次专访。

      这位出生自巴基斯坦、定居在伦敦的艺术家,开拓出了一种“像水晶般闪亮”的艺术风格,借由数字技术和现实中的那些闪闪发光的东西,她可以做到“将目之所及的一切都用星星填满”。借助持续多样的创作,她在Instagram上也获得了超过百万的关注者。

      Shakeel的创作源于她2017年的一段沮丧时光。那一年,27岁的她多次报考牙医资格都被拒绝。感觉与社会格格不入的Shakeel便开始在卧室中,用自己仅有的一台旧手机制作拼贴画,试图疗愈自己。

      选择水晶创作拼贴艺术品,一部分原因是Shakeel小时候把玩祖母的水晶收藏品时的深刻记忆(“水晶的颜色会随着我的每个动作而发生变化”),另外也还因为她自己开放的艺术观念。用她的话来说:“艺术与创造整个自我的概念有关,它从不局限于绘画,音乐,戏剧,表演等形式。”

      从一个普通女孩到受众人瞩目的创作者,Shakeel的走红其实相当偶然:2019年,刚开始创作不久的在她飞往米兰的旅行前,创作了一幅被水晶涂满的阿联酋航空飞机图片。正是这张从色调到风格都极其梦幻的图片,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飞机降落后,她发现自己Instagram上涨了近30万粉丝。

      除了美丽的形式,Shakeel也在不断地为作品填充情感内涵,比如在她建立的另一个账号@glitterstretchmarks中,Shakeel用水晶涂抹了那些被人们看作是缺点的伤痕、色斑和妊娠纹,因为她觉得这才是 “它们在上帝眼中原本的样子”。

    1. 用电子阅读器跟踪阅读的速度,如果确认真的读完大部分的内容,就全额退款给你,并倒贴一点钱。算是付钱请你来读完一本书。很多读者是买书后不读完的,所以整体来讲出版社应该能赚钱?

      类似的思路:健身房付钱请你来锻炼。每个月来健身一定天数后,退钱给你。

    1. 几十亿网民都在玩同一个大型线上游戏。各社交平台,各种网上的互动/发帖/聊天/做任务,都是游戏里的一部分。游戏里有随机事件,后果能影响到线下的人生(如突然成为网红,人生轨迹改变)。

      好的游戏设计四要素:Feedback Loops(如别人的转发点赞打赏);Variable Outcomes(如小概率地一夜爆红);Sense of Control(努力会有回报,技能会有所长进);Connection to the Meta Game(有可能影响到你线下的人生/职业生涯)。

      这个大型线上游戏里,还有各种小游戏(如朋友圈秀炫晒)。如果你不想在别人的小游戏里内卷,那你可以自己定义游戏规则(如彻底退出朋友圈),在你自己设计的小游戏里,你也能玩得好,玩得开心。

    1. 本文讨论了在 Substack 等创作者平台上写虚构作品(小说等)这个话题。

      开头先释放了不少关于图书出版行业的数字。从作者的角度看,写书真的不是一件财务回报很好的事情。这个行业当然会冒出一些超级畅销书,但比例极低(2020 年中 260 万本在线销售的图书中,只有 268 本销售量超过了 10 万份)。出版社想要和已经成名的作家合作,而非挖掘新人。国内市场的数据也是类似,去年按照码洋计算的十大畅销书中,只有 1 本是当年出版的新书。

      作者随后也分享了 Substack、Patreon 和 Wattpad,结果仍然很惨淡。有趣之处在于,虚构作品的商业化还不如非虚构。在 Substack 和 Patreon 上都已经出现了年入百万美元的创作者,而在 Wattpad 这个美国版阅文上,创作者的付费内容只能收到很少的钱(每年分摊到每个作者身上只有 1818 美元)。

      背后的隐忧在于:如果传统出版和线上平台都无法为虚构类作者支付足够的报酬,那么新的故事从何处诞生呢?当然,影视和游戏公司也在为好的故事付钱。但我们必须理解到,文本仍然是创作和挖掘好故事最高效的方式。从近年越来越多的影视和游戏改变作品来看,经典的故事就像是被不断开采的原油一般被快速的探明挖掘,但这是不是会有尽头呢?

      文中提到了一个词:serialzied,正是虚构创作的要义。普通人类并不缺乏讲述短故事的能力,但难在构建多个人物、多个视角、长时间跨度的世界(或宇宙)。这是一种少有的能力,因为它需要极高的共情能力,也就是说能够站在上帝视角观照全局,又能下放灵魂到某个角色身上,替他感受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连续不断的延伸创作,让故事可以讲下去。

      读者因此可以陷入到作者构建的世界中,尽管他们也会挑战其中不合理的地方,但这些都无伤大雅。

      这可能就解释了为什么书不再是一个合适的故事载体。书的物理形态制约了它的创作流程中。在线平台对长度不加限制,连载能力最终受限于作者的能力。Freemium 的收费模式本质上是为稀缺的世界构建能力付费。一旦成功构建了世界,作者就应延续这个世界的生命周期,其收入也与此能力正相关。

    1. 这篇来自 Farnam Street blog 的文章介绍了第一性原理的基本知识。

      第一性原理已经不是一个新鲜概念了,但我相信很多人都对这个词似懂非懂。实际上,解释它并不难,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运用它是更难的。

      根据本文的定义,第一性原理就是无法从其它定理或假设中推导出来的原理。

      如果头脑中有基本的逻辑概念,这个定义很好理解。但应用起来,第一性原理需要你放弃所有思维中的参照物,从事情的本源开始思考: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比如文中讲到的橄榄球教练,从比赛的规则开始思考,应该如何排兵布阵,如何应用战术,如何训练球员。而不是参照其它球队的比赛,照猫画虎。

      大部分人的思维模式并不是这样的。比如很多人很热衷于讨论的,是 A 和 B 两家公司的竞争关系,孰强孰弱。这不是教练的视角,这是观众的视角。如果要赢得比赛,就应该关心得分有哪些方式。如果要收入增长,那么就应该关心消费者还有什么需求没有满足好。

    1. 这篇长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电子设备给使用者带来的身体不适,来理解技术与人和社会的关系。在这种视角中,重要不再是机器的硬件和软件,而是人的身体、感受和行为。

      比如,文中提到,当电脑最早在办公室出现的时候,往往是女性使用。那时,使用电脑主要是为了打字,这种工作被认为是低等的,而且确实让人身体不适。在既有的性别秩序中,这样的工作自然是被分配给了女性。那时有人专门推出针对女秘书/打字员的健身操。那时的电脑广告中,女性都是具体操作电脑的人,而男人则只需要站在身后对着屏幕指指点点。直到鼠标发明之后,公司里的男性主管才真正开始自行操作电脑。

    1. 在这篇文章中,作家、学者Tressie McMillan Cottom说,她在写作前都要做足够的阅读。如果你有无限的时间,当然可以把一个话题相关的书和文章都读完。但是我们往往没有那种奢侈,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更有效的阅读?

      她的建议是:reading around a subject,也就是说,不仅仅阅读你想了解的人物/话题本身,还要阅读那些相关的话题。比如,你要写一个美国南方出身的白人女性乡村歌手,那么除了歌手生平之外,你还应该阅读美国南方的历史文化、白人女性在美国南方的位置、乡村音乐与性别及地理的关系等。这些“周边话题”才是让你的思考和表达变得更有趣的地方,就好像你把一根大蟹腿剪开之后,最好吃的部位其实要从远处的关节部分拉出来。如果你只吃开口地方的蟹肉,那就浪费了最美妙的东西。

    1. VUCA is an acronym meaning Volatile, Uncertain, Complex, and Ambiguous.

      vuca是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的缩写。VUCA这个术语源于军事用语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被普遍使用。随后被用于从盈利性公司到教育事业的各种组织的战略这种新兴思想中去。

    1. 1886年,费利克斯·费内翁(Félix Fénéon)首次提出“新印象派”的观念,并解释了新印象派的创作方法和理论。

      关于费利克斯·费内翁,MoMA举办了《费利克斯·费内翁:无政府主义者和先锋派——从希涅克到马蒂斯》(Félix Fénéon The Anarchist and the Avant-Garde—From Signac to Matisse and Beyond),介绍了他在艺术史上做出的重要贡献。

      费利克斯·费内翁在世时是新印象派的理论奠基者和重要推手,虽然供职于政府单位,但他本身是个无政府主义者,现实的矛盾让他更倾心于新印象艺术里所追求的色彩的饱满与和谐。

      他所在的19世纪后期的法国进入了一种两极化的“美好年代”——对于资产阶级来说,现代生活所带来的便利和文化的繁荣让他们甘之如饴;而对于连最低工资也领不到的工人阶级来说,“美好”只是莫大的讽刺。

    1. 可汗学院在2019年末从python转到Go技术栈。可汗学院的工程师在编写了几十万行go代码后,写出了自己对Go的一些感悟。

    1. 这是一款完全基于“探索”的游戏,没有敌人可供战斗、没有案件可供解决,也没有固定的流程必须遵循。搭乘母亲的车来到度假公园后,小鸟克莱尔将在此度过自己的假期。她的姨妈在此担任管理员,她告诉克莱尔,整个园区除了山顶之外,都没有手机信号。克莱尔正在等待一个电话,所以决定独自上山。而攀上这座山,也是克莱尔家族的成年礼,每代人都曾完成这一挑战。

      Eureka Vol.7

    1. 六十年代的许多激进建筑师都对富勒持批判态度,即使是强调系统理论的乌尔姆造型学院(Hochschulefur Gestaltung, Ulm)系主任托马斯·马尔多纳多(Tomas Maldonado), 也曾在他的著作《设计,自然,和革命(Design, Nature, Revolution)》中批判富勒的技术至上主义。他认为政治问题无法被简化为技术问题。然而,或许将建筑作为一个能量,信息,和物质流动的阀门,变建筑为生态的手段本身已经让建筑变成了以技术为载体的政治。毕竟信息流能够组织的不仅是生命体,机械体,更是社会团体。只有重新考虑稳态建筑与动态流动的关系,才能真正地介入政治。

    1. 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在一篇题为《纵则生,横则死(Vertical is to Live, Horizontal is to Die)》的文章中提及了他对阿波罗九号成功发射的观感,“环绕月球的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只需要两秒钟,就能传送回地球,出现在成千上万的电视机屏幕上,并让人们意识到这颗被云层包裹的宝石蓝星球存在于几十亿年的虚空之中(太空之深就是人类从未经历过的无光黑暗。)”对于富勒来说,《地出》提供的宇宙视角彻底改变了人类在现象世界中的经历。人类口中习以为常的左右上下,对于他来说不过是宇航时代之前的幻觉。宇宙中不存在方向,也无所谓漂浮。“纵则生,横则死”延续了启蒙时代的普世理想,希望将人类从自我催眠的幼稚之中唤醒。纵向发展是客观和成熟的表现,而横向发展则是主观而不独立的婴儿姿态。富勒,作为对逆文化运动产生巨大影响的发明家,或许正像阿仑特所担心的那样,渴望占据能够撬动地球的阿基米德点。他着迷于航天项目,并拒绝以地球为中心的人类经验。阿波罗航空项目中的太空船与他的建筑和规划思想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了在富勒的世界里统领一切,并解释一切的比喻。

    1. 中心再难维系。这个国家随处可见破产通告,拍卖通知,谋杀报道,寻人启事,被遗弃的房屋,以及无法正确拼写四字单词的涂鸦。这个国家的家庭随时随地可能消失,留下跳票的支票和房屋充公的报告。青年们从城市漂泊到破败的城市,甩掉过去和未来就像蛇脱掉旧皮。小孩们从未被教育也不再能习得维系社会稳定的游戏。人群失踪。儿童失踪。父母失踪。留下的人潦草地发表了寻人启事后便不再等待。这不是一个公开革命的国家,也不是一个被敌军包围的国家。这是1967年晚春的美利坚合众国。市场平稳,GNP高涨,而且那些思路保持清晰的人们似乎仍然能看到社会的终极目标。或许对这些人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坐拥伟大希望的春天。但事实并非如此,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事实并非如此。 ——琼恩·迪迪安(Joan Didion),《缓缓走向伯利恒(Slouching Towards Bethlehem)》,1967

    1. Snark.art 是一家位于布鲁克林的艺术工作室,由 Andrey Alekhin 和 Misha Libman 创立于 2020 年 6 月,定位小预算艺术品藏家,大多数作品的售价都低于 1,500 美元,少数作品高达 33,000 美元。艺术家包括 Eve Sussman、Kendell Geers、Ilya 和 Emilia Kabakov。

      和其他 NFT 平台一样,Snark.art 会定期发布艺术家们创作的 NFT drop,但其不同之处在于,平台方只收取少量的费用,每一件艺术品销售产生的收益,都会将其中的 30%分发给平台上其他艺术家共享,艺术家本人赚取 60%,剩下的 10%归平台方用于支付开发和托管费用。也就是说,只要有一名艺术家的作品成功拍卖,平台上的其他艺术家也从中获得分成收益。

    Tags

    Annotators

    URL

    1. DADA 是一个艺术创作社交网络,由 Beatriz Helena Ramos、Yehudit Mam 和 Abraham Milano 创立于 2014 年。最初,DADA 并不涉及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而只是一个基于绘画创作的交流平台。

      DADA 一直致力于探索一种新的营收模式,即在不依赖广告和出售用户数据的情况下实现一个自我维持的社区模式,这让 DADA 开始实践去中心化应用和区块链技术。2017 年,DADA 在以太坊区块链上推出首个数字艺术市场,开始探索区块链和艺术相关用例。2018 年,DADA 获得 ConsenSys 的投资,并在其帮助下建立代币经济模式,为艺术家提供有保障的基本收入。

    1. Patreon是一个众筹网站,创建于2013年,创立者分别为Sam Yam和Jack Conte,其中前者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计算机专业,连续创业者,在创立Patreon之前已经创立过AdWhirl(后被谷歌收购),后者是音乐人,其组合Pomplamoose在2009年在线销售了约100,000首歌曲。

      Patreon的创立最早是希望通过一个众筹平台来解决音乐人的创作和收益转化问题,后来发展为面对所有的艺术创作,包括摄影(视频)、音乐、写作、插画、动画、播客、游戏等等。他在2013年获得首次融资,融资额$210万,随后在2014、2016年分别获得进一步的融资,融资额分别为$1500万和$3000万。

      截至2021年4月,Patreon有活跃的创作者20万,付费用户六百万,平台为创作者累计带来20亿美元以上的收入,其中,Patreon依服务内容向创作人抽取收入的5%、8%、12%的收入作为平台费用,此外还有一些数据上的增值服务。

      Pateron对用户审核力度较弱,注册个人信息后即可成为创作者,不过在提现方面需要填写Pateron的W-8BEN格式表格。

    1. 回溯建立 Gumroad 的原因,Sahil 称只是自己有售卖设计图标的需求,但不想自建网站,没有找到太满意的售卖平台,他意识到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扰,拥有一门手艺却不想自己建立网站。

      这家公司只有 1 个员工,却每年帮打工人赚 1.75 亿美元

  6. www.idea-mag.com www.idea-mag.com
    1. 作为一本专注于平面设计和印刷排版的杂志,《idea》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印刷工艺上的精心与特别。每一期《idea》都会采用不同方式的拉页、不同特性的纸张、专色印刷以及专色叠加技术等近百种的技术创意,以此来带给各位创意爱好者新的呈现。

      多年来,《idea》杂志常用大篇幅的内容来介绍一位设计师或一个主题、一个年代。这样的优质呈现使《idea》早已不局限于“启发与传播者”,它是一本让人乐于推崇、享受其中的平面设计参考书。也因此,《idea》走在行业前沿,营利上甚至无需依赖广告收益,销量可观。

    1. New York Times 有个关注隐私和互联网变革的栏目 The Privacy Project ,其中 2019 年 7 月的文章 「Google’s 4,000-Word Privacy Policy Is a Secret History of the Internet」里有一幅非常震撼的图,是谷歌三个版本的隐私协议。

      最左边这个是1999年的版本,非常短。中间这个是2009年的版本,2019年是我们右手边看到的版本 —— 篇幅是第一个版本的10倍(第一个版本只有400个字,现在这个版本是4000个字)。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从互联网诞生到今天,为什么现在大家普遍认为服务条款(Terms of Services)是霸王条款呢?

    1. Kubo是来自丹麦的无屏编程套件,主创团队来自乐高教育。它的编程卡片,完全从计算机编程的核心知识出发,程序、子程序、嵌套、循环等等知识都可以用编程卡片来拼接。和代码编程的语法知识衔接紧密。

      教学解决方案简单直接,而且根据场景主题可以自由的设计创意地图。它是无屏幕的,并且附上了大量精美的教案和任务卡,以及一些有趣的教程和入门指南。

      Kubo不依靠其他配件进行指令传输,而是将基于编程指令的卡片拼接在一起,进而创建指令和代码,由“机器人”去读取卡片程序,然后在场景地图上执行程序。在这样的设计下,孩子们通过拼图就可以创建一系列代码,在无形中锻炼自己的编程和计算思维。

    1. Cubetto是一个木制机器人,它可以通过冒险和动手游戏的方式,教给孩子们计算机编程的基础知识。与之配合的套件有编码块、控制板、地图等。其中,编码块代表你可以触摸和操作的编程语言,控制板是执行程序的开关,地图是可以辅助你的挑战工具。

      要制作高尔夫球场,首先需要将毛毡切成有趣的形状,并将它粘成一块波浪长条。随后在毛毡的一端,切一个比球稍大的孔,作为球的进洞之处。如果想增加一点难度,我们还可以在毛毡长条上设计一些障碍物。

      准备工作都完成之后,我们可以将Cubetto放在毛毡的另一端。利用Cubetto上的控制板,我们可以控制“球杆”向左或向右移动,想办法将球击打进洞。期间,孩子们可以通过对编码块的调整与设计,让球的路线发生变化,增加该项目的趣味性。

      Cubetto还可以被用来设计圣诞节面具、万圣节服装等一系列创意作品。它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在没有屏幕的情况下进行编码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儿童进行协作游戏,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而且使用它的门槛也很低,零编程基础的孩子也可以很快上手。

    1. 一个叫做“Happy Science”的日本极右宗教组织和政党,如何成为坚定的川普支持者,并选择社交媒体作为主要的影响力阵地。这个案例再次展示了社交媒体平台如何帮助边缘、极端的政治团体和思潮崛起。

    1. 组织心理学家Adam Grant最近炒热了一个叫做“languishing”的概念。他说,2021年大家的共同感受不是筋疲力竭,也不是抑郁,而是languishing(失去活力),也就是感到停滞,感到空虚,混混沌沌,糊里糊涂。

      而在这篇后续文章中,《纽约时报》的作者提出:languishing的反面是flourishing,也就是茂盛生长。那么,如何达到flourishing?文章分享了一些方法:

      • 多多庆祝,哪怕只是一些小事;
      • 定期写下自己感激的事情和人;
      • 做一些利他的事情,比如参与志愿组织,或者是一些很小的事情,比如介绍两个可能会互相感兴趣的人认识,分享一则好的文章、播客(或者这封newsletter!)给你的朋友;
      • 找到社群和与他人的联结;
      • 从每天固定的习惯中寻找意义;
      • 尝试一些新东西。
    1. 这是一本出版于 17 年前(2004 年)的书,写的是 Oracle 的创始人 Larry Ellison。在 2000 年前后,Oracle 这家公司一度被认为是微软的有力挑战者,而 Larry Ellison 本人也经常被拿来和 Bill Gates 相比。Ellison 超前十年看到了互联网将替代 Client/Server 架构的前景,并以此为愿景,推动 Oracle 成为最重要的软件公司。

      我们已经知道这场竞争的结果。在比赛刚刚开始的时候,Ellison 联合 Sun Microsystems 等公司联合推出了售价 500 美金的 Network Computer(NC),但没想到 Intel + Microsoft 的联盟也很快推出了相近售价的上网本。两者都没有取得足够大的成功,某种程度上,都是在路线竞争上做出的超前决策,并不是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的推演。

    1. Kevin Kelly:

      历时十年之久的旅程使他改变了。他说:“我在亚洲非常偏远的地区,从服饰,建筑,信仰,行为等各个方面来看,这些地区实际上都是中世纪的社会。” “我看到了完全没有车辆的城市,人们在街上扔垃圾,没有厕所。更不用说没有金属的腹地村庄了。” 1979 年回到美国后,他对使生活更轻松的技术产生了深深的欣赏。

      Kirkpatrick Sale:

      Sale 仍然坚信文明注定要失败。几年前,他曾建议他的两个女儿不要生育。他们不理他。现在,他有一个成年的孙女,有一天他可能会向他提供相同的建议。“她可能也会无视我,”他今年对一位采访者说。

    2. 本文记叙了 25 年前 Kevin Kelly 和 Kirkpatrick Sale 的 1000 美金赌注:2020 年,人类文明会不会(因为技术)而崩溃。这个 25 年的赌注已经到期了,Kevin Kelly 所代表的乐观主义赢了赌局。

      整个赌注最终的评判过程并不简单,而是通过对经济崩溃、全球环境灾难和贫富之间的战争三个方面来分别评判的。在这三个回合中,Kevin Kelly 甚至几乎输掉了后面两个,但最终结果仍然是他获胜了。文明尽管遭受了重创,但仍然没有崩溃。Sale 也接受了这个结局,尽管他还是保持悲观。

      • 学习循环:我们倾向于认为我们是通过经验来学习的,但这根本不是我们学习的方式。我们通过反思经验来学习。
      • 如何做读书笔记——用一张空白纸:在开始阅读新书之前,请取出一张空白纸。写下所有关于该书或其主题的已知知识的基本脚手架-如果可能的话,请绘制一个粗略的思维导图。
      • 如何管理个人时间——和自己预定会议:我确保中午前没有会议——我每天早上都保持空缺,只有很少的例外。当我在一家大公司工作时,我养成了与自己预约会议的习惯,这是没人能接手的时间,那是我真正完成工作的时间。一开始是 8:30 到 9:00。然后逐渐从 8:30 到 9:30,然后从 8:30 到 10:30。
      • 如何决策:我保留决策日记,以此作为真正校准决策方式的一种方式。我为所有人提倡它们。这是一种具有远见卓识的决策方法,它使我变得非常诚实,对自己也很脆弱。
    1. A.) A map may have a structure similar or dissimilar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territory. B.) Two similar structures have similar ‘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us, if in a correct map, Dresden is given as between Paris and Warsaw, a similar relation is found in the actual territory. C.) A map is not the actual territory. D.) An ideal map would contain the map of the map, the map of the map of the map, etc., endlessly…We may call this characteristic self-reflexiveness.

      A. 一张地图的结构可能与领土的结构相似或不相似。 B. 两个相似的结构具有相似的「逻辑」特性。也就是说,如果在一张正确的地图上,德累斯顿被列为巴黎和华沙之间,那么在实际的领土上也会发现类似的关系。 C. 地图并非真正的地形。 D. 一张理想的地图会包含地图的地图,地图的地图的地图,等等 ... 我们可以把这个特性成为自我反身性。

    1. 太阳能供电的网站。没有阳光就下线。

    1. Tag1 公布了采访 Linus Torvalds 的第二部分:开源开发和在美国的生活。

      Torvalds 说他是一个死心眼的人,与其他开源项目没什么互动,这是他在 30 年后仍然在维护内核的一个原因。Linux 以及 Git 的成功部分可能是幸运部分可能是时机合适,也就是在“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事情。他说,维护一个庞大项目需要大量的工作,长时间维护一个项目并不好玩,但非常有意思,极具挑战性。不是每个人都想做这样的事情。 维护一个大开源项目的另一件重要事情是公开,你不能靠一个内部圈子秘密讨论后公开结果,你需要把一切都敞开。Linux 能够成功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并没有庞大计划,没有事情将会如何走向的高度期望,这让很多开发者很容易能参与进来,因为他对 Linux 怎么走是持开放立场的。开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诚实,你不想在背后玩政治,你可以不喜欢你合作的每一个人,他们也不需要喜欢你。最重要的事情是你们能信任彼此。信任真的非常重要。Torvalds 说沟通技能真的非常关键,他生活在记者家庭,父母是记者,祖辈还有一位是诗人,英语是他的第三语言,沟通对他而言不是难事,但对其他人来说因为个性或语言障碍沟通可能会成为一大问题。 很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很长时间之后会感到筋疲力尽或 burn out,Torvalds 也不例外,他感到受不了之后会抽身去读读书,以及度假潜水。他通常一年会去潜水数次(去年因疫情没去),而潜水的地方通常是没有网络的,他会中断外界沟通大约一周,然后精神抖擞的回来工作。 Torvalds 说他对 Linux 的未来没有任何长远计划,他不知道五年后的 Linux 会怎么样,更不知道三十年后怎么样,他最多知道几个月后会怎样。作为一名工程师,他对细节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细节真的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你搞定了细节,那么一切就顺理成章。Torvalds 称,他有一个很自觉的观念是不为一家 Linux 公司工作,不是因为他认为商业兴趣是错误的,而是因为他希望被视为一个中立方,不被看作是一个竞争对手。他认为部分开源项目因为过于反商业化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Torvalds 一家是在 1997 年移居美国的,当时诺基亚是最大的手机制造商也是芬兰最大的公司,他对手机(还没有变成微型电脑的手机,只能打打电话)没什么兴趣,而美国有很多更令他感兴趣的地方,因此和妻子以及十个月大的女儿一同去了美国。美国现在是他的家,他也有点怀念芬兰一些好的地方。比如美国的教育系统是灾难,上好的学校需要搬到好的学区,上好的大学需要支付大量金钱,医保系统也是灾难,政治气候从略微奇怪变成非常可怕。但美国一个好的地方是气候比芬兰好多了。Torvalds 称美国的政治系统让他感到担忧,美国例外论和民族主义可悲又可怕,人们经常对一无所知的事情胡说八道。一位医生说美国的医保系统是全世界最好的,他从未生活在其他国家,他也是特朗普支持者。民族主义在全世界都存在,但美国的版本有点毒性。他居住的地方偏自由派,看不到多少特朗普或邦联旗帜。Torvalds 说他家里有两狗一猫。

    1. If you want to change how a system works, and move the system into a new steady state that’s closer to your goal, sequential effort won’t do much. What you need is parallel effort: you need several different things to happen, all at the same time, for the system to actually move in the direction that you want and stay there. 

      如果你想改变一个系统的工作方式,并使系统进入一个新的稳定状态,更接近你的目标,串行的努力不会有什么作用。你需要的是并行的努力:你需要几件不同的事情同时发生,让系统真正朝着你想要的方向发展并保持在那里。

    1. Vibes were made for the Internet not just because they’re audiovisual but because, like all memes, they are participatory. Anyone can assemble her own version. They’re not scarce or limited-edition.

      Vibes 为互联网而生,不仅因为它们是视听的,而且因为像所有的 memes 一样,它们是参与性的。任何人都可以组装自己的版本。它们不是稀缺的,也不是限量版的。

    2. We know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vibe,” of course. It’s a placeholder for an abstract quality that you can’t pin down—an ambience (“a laid-back vibe”). It’s the reason that you like or dislike something or someone (good vibes vs. bad). It’s an intuition with no obvious explanation (“just a vibe I get”). Many vibes don’t have specific names, but some do.

      当然,我们知道「氛围」这个词的含义。它是一种你无法确定的抽象品质的占位符——一种气氛(「一种悠闲的氛围」)。它是你喜欢或不喜欢某事或某人的原因(好的氛围与坏的氛围)。它是一种没有明显解释的直觉(「只是我感受到的一种氛围」)。许多氛围没有具体的名字,但有些氛围有。

    3. 纽约客杂志考古般的追溯了 Vibes 一词的起源及其现代含义。它最初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加州,并和嘻哈文化紧密相连。

    1. 由于内容创作越来越简单,更多人开始利用这一点来创造各自版本的现实,而这些不同版本的现实在不同传播力量的驱使下,又影响了不同数量的人。

      多种现实并存并不一定是有害的。不过,它在很多情况下的确造成了混乱和混淆。比如 Trump 讲的 alt facts,就会让人怀疑世界的正当性。大部分人无法区分谎言欺骗和平行现实的区别,就像大部分人都无法区分事实和观点的区别一样。

      Torenberg 在文中也提到了 Bruno Macaes 写的 The History Has Begun 一书,这本书最精彩的比喻,就是把华盛顿、华尔街和硅谷都和好莱坞做了对标。

    1. 《LifeWear Magazine》创刊于2019年8月,是日本知名服饰品牌优衣库创办的一份杂志,同时以纸质刊物和电子刊的形式发行。杂志创意总监是原《POPEYE》总编、现优衣库研发负责人、高级执行董事木下孝浩,创刊目的是“帮助世界各地的人们探索服装的细节及其生产背后的概念”。

    1. 澳大利亚智库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与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日前联合发布一份报告,对习近平未来退休后中共可能面临的接班问题进行了分析。报告指出,习近平的长期执政给中国未来的政治道路带来不确定性,使中共面临潜在的继任危机。

    1. Giorgia和Stefanie这对来自英国和美国的笔友,是十足的「数据控」,凭借强大的头脑,将每一张明信片的文字信息转化成数据,需要对照双方给出的解码方式,才能顺利读懂对方的信,两人以此分享各自琐碎却精彩的生活,并以「Dear Data」(亲爱的数据)为这个计划命名。

    1. 时光无法倒转,但声音却能被保存。这个名为Conserve the Sound的线上博物馆,记录下了那些即将被人们忘记的老物以及它们的声音。

      Conserve the Sound用声音来触发听者回忆的神经,帮助我们重拾那些即将被遗忘的美好,思考对于我们最为珍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如果有机会,你想要保存哪种物品的声音?

    1. 来自英国的Peter Bellerby原本是一家保龄球店的老板,在父亲80岁生日时,他准备送父亲一个地球仪作为礼物,但跑遍市场却发现,这些地球仪要么色彩太艳丽毫无美感,要么就是太贵却易坏,怎么办?那就自己做一个呗!

    1. 这就是micro:bit教育基金会组织的,do your bit全球挑战赛。自2019年以来,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源源不断地参与其中,至今已设计出了1000多个创意作品!

      每一年的do your bit都有1-2个明确的挑战主题。孩子们首先需要理解这些主题中包含的价值观,然后再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培养自身的核心素养。

    1. 微软有一个 Microsoft Garage 计划,鼓励员工自己创新、自己落地项目,即便这个项目与微软主营业务没有什么关系,但它还是催生了不少著名的微软应用,比如绘画应用 Plumbago、天气应用 Your Weather,以及在 Android 平台上颇为出名的 Microsoft Launcher 启动器。

    1. 在日本杂志市场的多样类型之中,有一本生活杂志很怪,它总是采用淡雅色彩的插图放在接近满版的封面,插图的内容几乎都是没有人物在场的生活场景,或者写意超过写实的静物描绘,插图上面摆放着六组左右等大的直排文字标题,文字中性优雅不会太长… 它是《暮之手帖》(暮しの手帖,中文译名为《生活手帖》)。

      版面呈现上,《暮しの手帖》采用赏心悦目的直行组合排版,纵横对齐排版方式,必须行对行,字对字,齐头齐尾,就像是相扑馆或小剧场观众席并排的方型座垫。如果你去日本旅行逛文具店或书店看到他们的稿纸,或者去日本各地的文学纪念馆看写在稿纸上的作家原稿,《暮しの手帖》的文字版面就是那种强烈真实的人文感受。常使用的小标排版,左右各空一行的处理方式,让直排文字版面更好看。

    1. 《foam》(泡沫)杂志是由阿姆斯特丹Foam摄影美术馆出版的国际摄影杂志,每年出版三次。该杂志因其高水准的平面设计和内容质量而获得多个奖项。最近,《foam》杂志在露西奖(Lucie Awards)上获得了年度摄影杂志奖。

      在《foam》杂志第56期中,内容探讨了“other”一词在摄影和视觉文化方面的衰落,调查它的创造和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分支——沿着一个涉及到超人类主义和“非人类”的光谱,与人类世和生态有关。

      《foam》杂志上展示的作品集重新调整和纠正了根深蒂固的权力平衡,提出了抵抗、恢复与拒绝的形式,关注代表性不足的社区,他们调查游客的目光,揭露好奇心,质疑艺术史给我们提供的故事和叙述。

    1. 爱读杂志的人多是视觉系派,《&Premium》在画面气氛营造上让人着迷──封面一贯是上方色块上,清楚点明当期主题,主标加上附标,便不再有其余题目介绍,一目了然,轻快俐落;下方则几乎总是一位年轻女孩,有点轻柔有点感性地做着日常之事,与时尚杂志常以对着镜头微笑的名人为封面大不相同, 《&Premium》的女孩有着莫名魅力,让读者很容易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情绪与想像投射在这个封面上,被吸引着而翻开页面。

      《&Premium》编杂志的方法很有“教学”概念(其实多数日文生活风格杂志都有如此深入钻究的偏执性格),当然,是那种不着痕迹、不卖弄地,要将读者带向更高明精炼品味生活的方向。

    1. 安迪·沃霍尔与苏西·法兰克福在1959年共同完成了《野生树莓》(Wild Raspberries)这本烹饪书。书中恶搞了一系列20世纪50年代的奢华烹饪方法,最后仅产出了34本“珍本”。三月底,该菜谱将被拍卖,目前的估价为3-5万美元(约20-33万人民币)。

      这是“一本写给不做饭人的搞笑食谱”,出发点就是为了好玩。比如菜单中的“打架鱼饼冻(Gefilteof Fighting Fish)”——把鱼沉入海水中,让它们打起来,一直打到将对方完全剥皮剔骨,然后择出鱼片,浸入白葡萄酒中搅拌,冰镇食用为佳。

    1. 1942年6月,纳博科夫以超人(DC漫画系列里的超级英雄)视角写了一首诗The Man of Tomorrow’s Lament。被《纽约客》拒稿后,过了近80年,《泰晤士报文学增刊》首次将其发表。

      创作时纳博科夫刚从俄罗斯移民到美国两年,身处在流亡的痛苦之中。诗中写道:

      无论我飞往何处,身穿红斗篷,蓝色衣服,穿越黄色的天空,我也无所畏惧。

      No matter where I fly, / red-cloaked, bluehosed, across the yellow sky,/ I feel no thrill.

      俄罗斯学者安德鲁·巴比科夫(Andrei Babikov)在耶鲁大学的一所古籍善本图书馆里重新发现了这首诗,填补了纳博科夫文学创作的一笔空白。

    1. 英国音乐爱好者,摄影师Alex Bartsch从2006年起,就开始走访伦敦大大小小的街头,通过相机与黑胶唱片的封面,去寻找过往留下的,至今依然飘在空中的答案。

      打开Alex Bartsch的个人网站,满满都是自己过往的摄影作品,而关于自己的介绍只有短短的一句话:“A Photographer based in southern London”以及几个社交媒体的链接。“一方面是我比较内敛,另一方面,艺术家的名片永远应该是他的作品”Alex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说。而他坚持了十年的黑胶唱片封面还原项目,就是他最引以为傲的名片。

      他花十年走遍伦敦每一条街,走进了一张张经典封面里

    1. 据《卫报》报道,著名垮掉派诗人艾伦·金斯堡的代表作《嚎叫》的初稿复本被发现,研究者能从中找到金斯堡是如何构思《嚎叫》的新线索。

      艺术收藏家安妮·拉夫(Annie Ruff)家里收藏了许多知名诗人和艺术家的手稿。近日,安妮·拉夫家的一位家庭成员在家里发现了金斯堡《嚎叫》的初稿复本。这位家庭成员认为,他们发现的初稿应该是《嚎叫》很早的版本。为此,他们联系上了收藏珍稀图书的书商和垮掉派文学研究专家布莱恩·卡斯蒂(Brian Cassidy)。卡斯蒂认为,该初稿复本应该是金斯堡在1956年1月底2月初在自己的打字机上通过复写纸记录下来的。

      众所周知,根据杰克·凯鲁亚克的记载,金斯堡在1955年旧金山的一次朗诵会上,凭借着《嚎叫》获得轰动性成功。这首长诗抨击了美国社会的物质主义,也描写了美国青年的颓废生活方式。《嚎叫》在形式上模仿沃尔特·惠特曼的长行自由诗,成为金斯堡和他的同时代人的里程碑。这首长诗在1956年的秋天出版。出版《嚎叫》的出版商劳伦斯·弗林盖蒂(Lawrence Ferlinghetti)还因此被人指控涉嫌出版淫秽作品。当然,这个指控并没有获得成功,但这个事件也让金斯堡声名鹊起。

      这个11页长的初稿复本被安妮·拉夫家以42.5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Type Punch Matrix——布莱恩·卡斯蒂收藏珍稀图书的公司。卡斯蒂说,这份初稿是研究者研究《嚎叫》的关键材料。1956年,金斯堡在里德学院首次录制了《嚎叫》。这个录制版本也是大众所熟悉《嚎叫》的版本。金斯堡的初稿原本已被他修改得干干净净,研究者无从得知金斯堡是如何创作的。

      如今发现的这个初稿复本非常特殊,因为研究者能在这个复本上发现金斯堡是如何构思这首诗的。研究者能从这个初稿复本中发现,金斯堡原先选择了什么样的单词,后面又被他修改成了什么样的单词。这对20世纪美国诗歌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全新发现。

    1. PLATEAU是国土交通省推动的三维城市模型开发的主导项目。把城市活动的平台数据通过对3D城市模型的开发,并以开放数据的形式发布,这样每个人都可以自由提取和利用城市数据。

      PLATEAU项目的目标是在日本全国范围内普及3D城市模型的开发并扩大其使用范围。其在2020财年结束前将在包括东京23区在内的日本全国约50个城市开发三维城市模型,并开展各种主题的用例开发和黑客马拉松活动。 通过项目积累的知识和利用方法,将成果转化为开放数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1. 1802 ~ 1817 年间,英国矿物学家 James Sowerby 以期刊的形式发行了他的矿物插画《英国矿物学》,这份来自 19 世纪的矿物彩绘作品制作精美又富有细节,大多数矿物包含多幅插图。

      设计师 Nicholas Rougeux 根据插画的色调和亮度,对其中的 718 种矿物,共 2242 幅插画重新做了排版。进入这个网站:https://c82.net/mineralogy/# ,你可以点击感兴趣的矿物,查阅它背后的故事。

    1. 这是个合成器教学软件,视频穿插着交互,讲一点原理,再来一些练习。练习是亮点。它设计了很多声音片段,然后让你用刚学到的东西自己从零开始调出这个声音,这样你就对每个旋钮在做什么更有概念了。

    1. 线上电影史博物馆,网站总共也只有 1027 个页面,但对电影产业的上半辈子有着非常全面的记录。这里存了不少老电影胶片扫描件,你可以看到 1930 年好莱坞的电影海报,如何为电影胶片添加声音轨道,从 8mm 到 70mm IMAX 之间电影构图都经历了什么,好莱坞又是如何绞尽脑汁利用构图和画幅与电视机分庭抗礼的。

      「Development of Color Cinematography」栏目中,你可以找到电影史上几乎所有胶片上色技术,甚至还有原理解析,比我写的视频稿简洁明了多了。「鲜为人知的色彩处理」一部分,还记录了 20 种应用在早期电影中应用过,却未被推广的技术手段。

    1. NHK知名的"Design Ah"节目以及延伸的展览内容。以视频和音乐为中心,直观的内容,激发了孩子们对设计的兴趣。通过电视节目、展览等不同媒介,为儿童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机会,让他们深入思考事物的起源。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愉快地感受到设计思维,节目邀请了一些来自日本的创作者参与进来,鼓励孩子们从一个独特和意想不到的角度来重建日常机制和事物。

      试图关注产生它们的“行为/过程”,而不是完成形式的“结果”,以一种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孩子们传达了设计的行为不仅涉及设计师的职业,也涉及用户。

    1. 日本儿童设计奖(Kids Design Award,キッズデザイン賞)是为儿童相关的设计所设立的特别奖项,2007年首次颁发,同年日本经济产业部将每年8月8日定为「儿童设计日」。

      奖项共分三个类别:为安全所做的设计、为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做的设计、便于父母抚养孩子所做的设计。设计不局限于工业产品,也包括课程、软件、建筑设计等。

      评委有来自设计院校的教授和著名设计师,也有医学、机械、汽车方面的专家,所称的「儿童」被定义在0-15岁。奖项设置与政府直接关联,每年的最高奖名为「内阁总理大臣奖」,此外还有「经济产业大臣奖」、「东京都市长奖」等。

    1. 挪威艺术家 Jan Hakon Erichsen 在 Instagram 主页上的自我介绍是“视觉艺术家兼气球破坏者”,非常精确地概括了他的作品特色:“用一万种方法扎破气球(或者别的什么东西),然后把过程拍下来”。

    1. 伊玛·布:作为建筑的书籍

      伊玛本人设计的自传+作品集,伊玛的「小红书」,2010年的第一版包括了大小两个版本。她在采访中曾经说「这本书每年会变大3%」。

      伊玛有做「小样」的习惯,每一本设计的书,为了预先看到最终呈现,她都会做出无数个小样。伊玛本人也一直希望自己有机会设计豆丁本。800页的大本和小本内容上没有任何区分,但从「XXL」(大本)版本上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书中的图片和工艺细节。豆丁本尺寸虽小但是做工精细,阅读展开舒适,在当时很受读者欢迎。2013年再版的版本中添加了新的内容和序言等等。

    1. 香奈儿五号香水

      伊玛受香奈儿公司的委托,为2013年在巴黎东京宫(Palais de Tokyo)举办的展览制作一本书。这是一本真正「不能用PDF阅读的书」。300页的书中没有任何印刷,内容均由压纹工艺呈现香奈儿本人的生涯。无法完全依赖于视觉感知的一本「若隐若现」书,让人联想到香水本身的特质。

    1. Sheila Hick,编织的寓意

      这本为美国染织艺术家Sheila Hicks设计的书,被伊玛本人称为一本「纯粹的书」,也是开始引起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注意的一部作品。

      伊玛在了解艺术家作品的过程中,被深深打动,希望它能被更广泛的群体翻阅。她没有直接使用染织作品的图片作为封面,而是选用了凸显编织质感的工艺,以此引发更多人翻开书的兴趣。然而,出版方无法接受一本没有封面的书,只是伊玛始终坚持。几经周折,耗费了四年,这本书才得以完成。

    1. SHV思考之书 1996-1896

      伊玛设计的第一本「胖书」(Fat Book),是一本2136页却没有页码的书。荷兰SHV集团CEO保罗·芬特纳·范·弗里辛根(Paul Fentener van Vlissingen)委托伊玛为自己的公司制作「百年诞辰纪念册」。他的要求只有一个:做一本不同寻常的书。

      带着这个要求她耗时三年半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及归纳,整个过程跨越五年之久。此书有中、英文两个版本。白色封面的文字涂有透明粘合剂,让封面上的信息随着翻阅、变脏、变旧而显现出来。切口的两个方向分别印制了郁金香的图案和一首荷兰的诗歌。

    1. 被誉为「The Queen Of Books」的伊玛·布(Irma Boom),是来自荷兰的书籍设计师。她设计出版的图书多达300本,其中部分作品甚至作为艺术品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永久收藏。

      Nederlandse Postzegels (荷兰邮票)

      作为伊玛·布的「成名作」,这本书在出版时备受争议。20岁的伊玛·布,此时还是荷兰印刷出版局(Printing and Publishing Office)的一名不起眼的设计师。在出版局工作时,由于资历尚浅,她主动要求负责那些「没人接」的书。通过这些「不起眼的书」,她有了大量默默实验的机会。她的广告设计也为自己迎来了负责1987年荷兰邮票书的机会。邮票书此时是一项备受关注的项目,往年都是由维姆·克劳威尔(Wim Crouwel)、卡尔·马滕斯(Karl Maartens)、格尔·登贝(Gert Dumbar)等设计大师们操刀的邮票书,就这样落在了出版局最年轻的设计师手里。

      伊玛在原有的素材基础上,加入了许多自己编辑的内容,将一本单纯展示邮票的书籍变成了一本复合性的艺术设计评论书。她想把原本96页的邮票书做成700页,装帧方式也选择了复杂的线装。

    1. 每天我们都像登上新舞台一样,开启不同的冒险。每天你都在长大,也在变得更加勇敢。我知道我不能要求你永远都是小孩,也不能要求你永远保持天真。自然的发展是不受外力控制的,你会变化,也会成长。就像花朵在寒冬来临之前的绽放一样,你将为童年披上天鹅绒斗篷。就像蜕变一样,是美丽的,但也令人心碎。我亲爱的孩子,我希望你野蛮生长,一生珍重。

    1. “非常态空间制作所”最近将台湾新泰国中的一间老旧的生物专科教室进行了改造,这座四、五十岁的被闲置的老教室摇身变为“美感实验室”,整个空间内绝大面积的区域都是白色,只有色彩四原色CMYK在其中特立独行地流淌。事务所表示他们也是反其道而行,避免置入过多设计师对于“美感”的定义,尽量将空间回归到更单纯的样貌,让学生成为空间中的主角。

      这间极简教室斩获日本设计金奖,台湾美育领先多少?

    1. 美国曼哈顿计划的发起人,一个身边朋友利用他给的ideas全拿了诺贝尔奖而自己却鲜为人知的物理学家(前期)和生物学家(后期)。

      Leo是一个空想家,每天花很多时间泡澡和散步,靠着空想把chain reactions搞定的天才中的天才。一生没有固定的职业,万年的contrator。

      一辈子没有固定住所,长期住在欧洲和美国的各大酒店,他去长岛拜访爱因斯坦后,起草了给罗斯福的信,这封信直接导致了曼哈顿计划的诞生。

      后来因为美国军方决定炸广岛和长崎而致力于将原子弹和氢弹的控制权移交到平民手中。

      兴趣转移到生物学后,最初创想了Salk institute,该机构至今是美国生物学研究的顶级机构。其建筑美轮美奂,也是建筑界的巅峰,简单中的平静。

    1. 《完全机械手册》是一部加拿大拍摄的机械原理科普类纪录片,物理爱好者和机械迷们不容错过!节目针对生活中的一些机械,介绍它们的结构和运作原理,大到过山车、摩天轮、巨型天文望远镜、发电厂、商场扶梯,小到纹身枪,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了机械的内在骨架。

    1. 沃格林出生在德国科隆,在维也纳读书长大,与哈耶克关系不错,在欧洲知识分子最多的时候和很多人有学习、争吵,后来因为纳粹抓捕流亡美国,50年代末曾回到慕尼黑接任韦伯去世之后一直空缺的政治学教职,十年后因为德国气氛不适合做思想工作而回到美国,进入斯坦福胡佛研究所。

      他一生都在学界,这本书写得坦诚,是一位毕生进行思想冒险的人的自传。前半本很多地方写个人的思想与精神成长,对同时代的思想家有点评(对二战前欧洲精英群体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读),对掀起惊涛骇浪的某些思想有很深反思,偶尔会有“学术黑话”,但比阿伦特深刻。沃格林是将“理智诚实”实践到比较深程度的思想家。

  7. Apr 2021
    1. 《You are standing in an open field》

      Rafman 在工作室里用散落的键盘、杂乱的物品布置的桌面,背景是自然风景。寓意屏幕可以通往任何美好的地方,但屏幕前的人却无法触及。

    1. 《I am alone, but not lonely》 描绘了一个年轻人的卧室,卧室被涂成灰色, 物品上满是灰色灰烬,只有屏幕在废墟般的房子里闪着光芒。

    1. 自2008年起,加拿大数字艺术家 Jon Rafman 就开始查看、收集 Google 街景的图像截图,“拍摄”下了许多意外的照片。

      原本指路用的地图在 Rafman 的视角里有了新的意味,他很快就注意到这个“新的虚拟世界”的有趣之处:

      “Google 街景捕捉到的世界更真实,也更透明。 因为它捕捉到的世界更接近于物质世界, 它是在用一种中立、没有偏见的角度在记录世界。”

      他被这些未经任何加工的原始图像吸引,“街景唤起了我在早期街头摄影中感受到的一种紧迫感,它以所谓的中立视角,具有一种自发的特质,还没有被人类摄影师的敏感或设置的议程所破坏。”

      他开始花费大量的时间观看,截屏和收集街景照片,把它们发在博客上。他给项目取名为“9 Eyes”,以指代当时拍摄的街景车上的9个摄像头。

    1. 从人类能够驶入海洋开始,海盗就出现了。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它的船只在海水中放下过一支桨、在海风中升起过一张帆,它就肯定与海盗斗争过。

      作家埃里克·杰·多林以地理大发现时代为背景,生动重现了美洲海盗的“黄金时代”,他以细腻的笔触、电影镜头般恢宏大气的构图,还原了那些令人兴奋的冲突和海上战争。从最臭名昭彰的“黑胡子”,到命途多舛的基德船长,再到暴虐成性、喜欢折磨俘虏的爱德华·洛,这些海盗明星的传奇经历照亮了航海史上那个迷人的时代。

      这部颠覆大众错误认识和漫画式刻板印象的作品,定会让我们对美洲殖民地生活的危险本质有更深入的理解。

    1. 本书讲述了一个双向塑造的故事:美国造就的河流,河流造就的美国。美国的25000多条河流,总长度300多万英里,遍布全国,如同巨大的循环系统。这些河流从古至今扮演过多重角色:贸易路线、疆界、通道、下水道、水源地、发电站、灌溉渠等。

      作者讲述了美国河流开发利用的宏大史诗,从殖民地时期的河流通航,到美国工程兵团的探险勘察,从1848年淘金热,到西部目前的水资源争夺,河流常常处于美国社会实验的争论焦点,比如土地私有权、主权、财产权、税收、环境保护、开发利用等。作者旁征博引,又高屋建瓴,阐明了河流开发与美国历史的密切关系,并且断言美国的河流将继续对美国的未来施加巨大影响。作者用生动的文笔和故事切入这个宏大的话题,兼具可读性与学术性,是该领域的杰作。

    1. 人类历史上的最后一名“女巫”

      海伦·邓肯(Helen Duncan)。她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名被判处“女巫罪”的人。据传说,她被控犯有女巫罪的原因,是因为英国政府担心她会预知到“诺曼底登陆”的作战计划,泄露军事机密。

    1. 2017年,新加坡Infocomm媒体发展局(IMDA)开始实施“数字创客”计划。该计划提供micro:bit,教师编码和活动培训,并提出将micro:bit用于课堂的想法。

      在微软的帮助下,这个项目已经配备了1000多名教师,他们具备使用micro:bit进行数字化创造的基本技能。这些教师也都认识到了将数字化创造引入课程教学的极大可能性。

    1. 2018年,丹麦国家广播电台(DR)提出了Ultra:bit计划。作为9-12岁的孩子都很熟悉的媒体平台,DR从micro:bit中整合出了关于流行小说和以技术为中心的内容。DR skole教育团队还开发了一套课程材料,其中包含丹麦语、数学、手工和科学。

      该计划的目的是,让当地学校广泛使用micro:bit,从而引导老师们更轻松地将技术运用和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Grit Dørup Lund,就是这样一位使用micro:bit的老师。据她说,自己的一个4年级学生(8-9岁)就正在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学习技术。这些孩子没有任何思想障碍,他们就像成年人一样学习如何编程。

    1. 任天堂创始人:山内十号 Yamauchi-No.10 Family Office 的网站,站内音乐和熟悉的马赛克风格非常有代入感,滑动页面不断呈现的动态元素,分分钟把你带入对任天堂游戏的回忆之中。

    Tags

    Annotators

    URL

    1. Michael Heizer, 'City', (1970-ongoing)

      大地艺术先锋艺术家Michael Heizer从1970年就开始在内华达沙漠上创造的一座无人的城市,它孤独和神秘,因为在气候恶劣的沙漠深处,很少有人能到达。沟壑与丰碑穿插,像极了雕塑的建筑,从任何角度也无法轻易看到他的全貌。

      这件作品至今还在建筑,这几乎是世界上最庞大的艺术品之一,横跨1.25英里的土地。灵感来源于世界历史中那些建筑奇观,建筑和雕塑,艺术与自然,在这片沙漠上以一种神圣且浩瀚的方式化为了一体。

    1. 德国艺术家Hannsjörg Voth在摩洛哥南部的沙漠上,运用当地人建筑的技法,徒手搭建了这座孤独而灿烂的City of Orion“猎户座之城”。耗时长达六年之久。

      “猎户座之城”由七座大小不一的高塔构成,每座塔之间有矮墙相连,为何称之为“猎户座”则因为七座塔与猎户座的七颗星星一一对应。在每年一月十七日,人们可以徘徊于几座高塔之间,便可以观测星宿的移动。

    1. 沙漠之息(Death Breath)位于埃及El Gouna的红海附近,是D.A.ST. Arteam将不可思议的巨大陆地艺术装置挖入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子中。D.A.ST. Arteam是装置艺术家Danae Stratou,工业设计师Alexandra Stratou和建筑师Stella Constantinides组成的艺术团队。作品历时两年的共同努力,旨在在最大的非洲沙漠背景下进行无穷探索。

    1. 《Now you see me, Now you don't》是一件蹦床作品,灵感来自在沙漠中快速形成并迅速消失的水坑,其蓝色的水坑其实都是蹦床,遍布的蓝色蹦床从远看充满生机却又生生不息。该作品是对大气能见度,干旱和含水层不断下降的严肃探讨。

    1. 像极了外星来物的《Kholkhal Aliaa》其实是一个脚链,灵感来自艺术家谢林·吉尔吉斯(Sherin Guirguis)的母亲贝都因人(以氏族部落为基本单位在沙漠旷野过游牧生活的阿拉伯人)的脚链。脚链对她们而言,“既与美丽有关,也与权力有关。”

    1. 艺术家道格·艾特肯(Doug Aitken)建造了典型的加利福尼亚牧场风格的房屋,将镜面全部贴在他的外立面。房屋的外部因为完整反射了沙漠景观,整栋房屋几乎隐身于沙漠之中。而房屋的内部,就像一个万花筒。把整个世界收纳其中,在这里,无穷被体验了个够。

    1. 《西方旗帜》(Western Flag)描述了1901年、德克萨斯州“世界上第一个主要石油发现地”的遗迹,如今荒无人烟。这件视频作品,来自艺术家约翰·杰拉德(John Gerrard)。旗帜实际上是几条稀疏的黑烟流,在沙漠的风中像旗帜一样挥舞。黑烟流象征着导致全球变暖的一氧化碳。

    1. Ghada Amer的《女性品质》是一个社会项目,调查了科切拉山谷内的各种社区,其想传达的是社会中依赖自然、保护和其他传统上与女性气质相关的活动,借由球形仙人掌景观花园来表现。

    1. Zahrah Alghamdi创建一个不朽的雕塑墙,模仿地质挤压的结构,暗示不同地层形成的时间,隐喻地壳几经变化形成沙漠地质现象的过程。

    1. Xaviera Simmons在公路旁设立了大型广告牌,为其制作了语言和图像,来对抗白人对于黑人的刻板印象,以及塑造我们社会结构叙事中的视觉方式。

    1. 在《许愿井》里,Serge Attukwei Clottey讲述了各个社区在获取饮用水时面临的挑战。用库福尔加仑(库福尔加仑是加纳农村地区用来将水源输送到家中的一种燃料)建造的建筑物,与一口积存的井(表现更容易获得的自然资源的地方)遥相呼应,反讽沙漠中用水困难。

    1. Nicholas Galanin的《永不忘记》以巨大标示形式,讲述了纪念碑和它们所纪念事件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意识的提高和与行动的号召,通过与内陆运动的联系,质问大地艺术运动的历史中的土地观念。

    1. 在《乘客》中,Eduardo Sarabia用编织的棕榈树纤维墙建造了一个大型迷宫结构,通过穿过迷宫的行为体验,来感受以沙漠作为边界,来连接不同地域和文化的人们的主题。

    1. Alicja Kwade的雕塑作品ParaPivot(永恒的云)是一个原子模型和一个地质命题。这些看似冰冷的石头碎片与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们反映了当前的全球问题、宏观和微观的空间观念、陆地与外太空的相对性和时间。

    1. 始于2017年的双年展Desert X,是专注于在沙漠举办陈设大型装置的公共艺术展览,旨在探讨人文、生态、历史与社会问题。

    1. Why the wrist

      为什么要选手环这样一个交互设备,Facebook 是这样解释的:

      • 首先手是我们与外界交互的主要「工具」,手环可以利用手部丰富的控制能力,就跟手表一样,佩戴者不会因此感到不适应;
      • 手环这种可穿戴设备可以作为计算平台,同时支持一大堆传感器;
      • 虽然声音也可以用来输入信号,但是会被背景噪音干扰,在公共场合不够私密;一个独立的设备,比如手机,会让我们和增强现实环境之间多了一层摩擦。不像利用肌电图技术,动动手指,就真的抓取了一个虚拟物体一样;
      • 况且扎克伯格说,就像埃隆·马斯克那种侵入式脑机接口方法用在医学治疗上就可以了,短期内很难用在消费级产品上。
    1. Kahoot!做的事听起来很简单,概括为一句话:帮助用户在其平台上创建测验和学习游戏,但要想把这件事情做成一门生意,还要认真打磨细节。Kahoot!能传授的经验只有“简单易用”和“个性化”这两个词。

    Tags

    Annotators

    URL

    1. 在这集 Founder's Field Guide 播客中,Patrick O'shaughnessy 采访了 Jesse Pujji。Pujji 是 Gateway X 的创始人。Gateway X 专注于 Direct-to-Consumer 品牌的投资和运营。在创办 Gateway X 之前,Jesse 还曾经创办了一家专注于效果营销的公司 Ampush,客户包括 Uber、Dollar Shave Club 等知名互联网品牌,并在高盛的对冲基金部门担任分析师。

      Pujji 的职业经历让他对效果营销有一种非传统的认识。他从拜访第一个客户开始,就以自己的华尔街背景为 selling point,把效果营销看作是股票交易:在 Google 和 Facebook 上以较低的成本购买销售线索,然后再把这些线索转卖给广告客户。他在访谈中用 alpha 和 beta 这样的概念来理解在 Facebook 上的投放回报,这一下子就让效果营销不仅仅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而是可以借用大量的投资理论。

      在这样的认知下,他雇用了大量和他具有类似背景的聪明大脑,在关键字投放、素材设计、销售转化、落地页等环节上不断优化,但最终,这是一个低买高卖的流量套利,正是华尔街最为擅长的事情。

      当我们在一个看起来普通的行业中看到具有特异背景的人才的时候,就需要意识到,差异化的背景可能会带来与传统做法形成差异化的实践,同时,也会吸引不同背景的人才加入团队,从而放大在实践上的差异化。

    1. use company revenue to fund a Universal Creative Income program for emerging creators on the platform. For instance, companies like Facebook or YouTube could carve out a fund to support creators on the platform and send them a monthly check to cover basic living expenses, regardless of skill, training, or background. UCI differs from most prevailing platform creator funds in terms of consistency of payments, transparency of eligibility criteria, and focus on smaller emerging creators. To the last point: we believe focusing on creators who are in the greatest financial need would create the largest impact on participation in the creator economy.

      利用公司收入为平台上的新兴创作者提供通用创意收入计划。例如,像 Facebook 或 YouTube 这样的公司可以划出一个基金来支持平台上的创作者,每月向他们发送一张支票,以支付基本的生活费用,而不考虑技能、培训或背景。UCI 在付款的一致性、资格标准的透明度以及对较小的新兴创作者的关注方面,与大多数普遍存在的平台创作者基金不同。对于最后一点:我们相信关注那些经济需求最大的创作者将对创作者经济的参与产生最大影响。

    2. Li Jin 已经是 Creator Economy 这个主题下的必读内容了。她和 Lila Shroff 本周发文,提出了「通用创意收入」的概念。顾名思义,这个概念类似于 Universal Basic Income 通用基本收入,就是由平台向创作者提供有条件的基本收入,保障创作者可以无需担心基本生活支出,更加自由的开展创作。

      User Generated Contents 从 Web 2.0 时代开始,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整个世界最主要的内容创作来源(至少是在每天发布的数量上)。这种方式的本质是利用了人们沟通表达的自发欲望,再加上消费者无穷无尽的冗余时间为机器算法提供筛选和排序的信号,最终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形成了可以和专业制作相媲美的内容创作。

      显然,这些内容创作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为了支持创作者的持续创作,平台和创作者自身都在探索各种产生盈利的方式。广告、带货和付费订阅等商业模式都被开发出来,但它们很大程度上都带有缺陷:内容的商业模式或多或少是规模经济,没有规模,就没有经济性。这就意味着大量的创作者可能在达到临界点之前,就已经饿死了。

      艺术和商业虽然看上去背道而驰,但前者一定离不开后者的支持。在所有蹩脚的商业赞助模式中,提供基本收入以保障创作者的生存,有可能滋养更多创意的可能性和多样性。让更加小众的创作也可以在规模经济之外找到生存空间。

    1. 本周苹果发布了一系列的新硬件,其中包括了一个看上去不太起眼的小玩意 AirTag。这个售价 299 人民币的小东西可以用来追踪物体的位置——它会利用周边的 iPhone 等设备信号来进行定位,让 Apple 生态的网络效应进一步增强。

      连线杂志的文章认为,这可能是 Apple 在增强现实(AR)方向上的布局。文中展示了 AirTag 配合 Find My 应用的截图。可以看到,用户可以用 AirTag 来跟踪自行车、钥匙等不同的物体,并在 iPhone 上展示这些物体的位置,并利用导航功能来找到它们。

      文中提到了迄今为止最成功的 AR 应用——Pokemon Go——这是一个寻宝游戏,套上了宝可梦的故事和玩法,因此成功的完成了世界构建。AirTag 今天的叙事逻辑仍然是实用性质的,但它会不会衍生出其它的内在意义呢?消费者们也许会自发的发明出新的玩法,为 AirTag 和 Find My 重新赋予意义。

    1. 叙事的意义在于构建你的世界。这个世界需要有清晰的地理、货币、贸易和时间定义,从而能够让每一个走进来的人发现自己可以在这个世界中发展自己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又可能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人。

      这个定义是抽象的。World Building 最好的例子就是游戏。每一个游戏设计师都是在构建游戏的世界,而吸引玩家进入的最好方式就是设计优秀的故事和玩法,好的故事赋予意义,好的玩法则为玩家在游戏世界中能做的事情提供了空间。传统意义上,玩游戏不是一件「正经事」,但它仍然能够每天吸引数以亿计的人——这恰好证明了 World Building 的巨大价值。